第十讲 资本主义 分配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二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一,剩余价值 转化为 利润
1,成本价格
( 1) 形成
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 包含三个部分, 即
不变资本价值, 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 如果从商品
价值中减掉剩余价值 m,余下的部分 ( c+v)
就等于资本家生产商品时耗费的资本价值 。
第一节 平均利润 和 生产价格
本来,商品的价值或实际成本价格,是以
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量计
算的,它既包括物化劳动的耗费,也包括
活劳动的耗费。但是,由于资本家在生产
商品时耗费的只是资本而不是劳动,剩余
价值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
无偿占有的。因而,对于资本家来说,生
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
本价值,就必然表现为商品的生产费用,
即成本价格。
( 2)成本价格的意义
W=K+m,成本价格规定了商品出售价
格的最低界限;
成本价格的高低对企业竞争能力有重要
影响;
成本价格歪曲了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的形成:商品价值中的 C和 V转化为成
本价格,它的另一部分即 m自然就表现为商
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增加额。 m本来是 V
带来的,是 V价值以上的增加额。但是,在
资本家看来,m是 K以上的增加额,是他全
部所费资本价值的增加额。
当人们把剩余价值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价
值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所
谓利润,也就是表现为总资本的, 观念上
的产物, 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
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商品的
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如果用 P代表
利润,商品价值的公式 W=K+m,就会变
成 W=K+p。
利润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和利润本来是
一个东西, 但是它们所反映的关系是不同
的 。 剩余价值作为可变资本的增殖额, 反
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它是事
物的本质, 只有通过科学分析才能认识到 。
而利润则是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上的表面
现象, 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
它把本来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
在观念上却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
歪曲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掩盖了
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并使这
种关系神秘化起来 。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马克思说:, 用可变资来计算的剩余价值
的比率,叫作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
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是,m’=m/v。如
果以 P’代表利润率,C代表预付总资本则利
润的计算公式是,P’=m/( c+v)
从量上看: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
从质上看: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对工
人的剥削关系, 准确地表示出资本对雇佣
劳动的剥削程度 。 而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
资本的盈利程度, 因此, 利润率不仅歪曲
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而且也掩盖
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它是剩余价
值率的转化形式 。
利润率 P’=m/( c+v)。 决定和影
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
资本的周转的速度;
不变资本的节省 。
二,利润 转化为 平均利润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决定和影响利润
率的各种因素,在各个部门,各个企
业都有不同的组合,因而各部门、各
企业的利润率是不一样的。资本家为
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必然展开激烈的
竞争。
部门内部的竞争,是指同一部门生产同种商
品的各个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
进行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表现在:①在
生产领域展开的革新技术、节约消耗、降低
成本、提高质量、改进品种等的竞争;②在
流通领域展开的争夺销售市场和取得优质低
价的原材料而进行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
然使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均衡
为统一的市场价值,即社会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因为各个生产部门
的利润是各不相同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
不同,资本的周转速度也不同。即使在
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相同的情况
下,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资本有
机构成也是不同的。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就低;
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就高。
如果它们生产的商品都按照各自的市
场价值出售,在这些资本有机构成不
同的部门中,等量资本就获得了不等
的利润。
但是,资本价值增殖运动的本性却要求
等量资本能获得等量利润。这样,在不
同生产部门之间就必然展开争夺有利投
资场所的竞争。这种竞争一般是通过资
本的转移,即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
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来实现的。
项目
部门
C m 商品
价值
利 润
率 %
平均
利润
差额
食品工业 70 30 130 30 20 -10
纺织工业 80 20 120 20 20 0
机械工业 90 10 110 10 20 +10
合计 240 60 360 60 0
从整个社会来看, 剩余价值总量和利
润总量是相等的 。 可见, 平均利润的
形成过程, 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在
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作用下, 通
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 平
均利润率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自由
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具体形式 。
平均利润率 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
第二, 社会总资本在各个部门的分配比例 。
在社会总资本中, 投在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
部门的资本占的比重越大, 平均利润率就越
高;反之, 投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部 门的
资本占的比重越大, 平均利润率就越低 。
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 并不排斥各个部门内
部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 平均利润率
的形成, 是把每一个部门作为整体, 并以部
门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为前提的 。 至于在每
一个部门内部, 各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
资本周转时间, 以及其他生产条件仍然会有
差别, 它们的利润率也会有高有低 。 因此,
在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存在
着部门内部各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
而进行的激烈竞争 。
生产价格形成与实质:随着平均利润
率的形成,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商
品的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 。 生产价
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 。 生产
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
前提的 。
三,商品价值 转化为 生产价格
生产
部门 有机构成 m
平均
利润 价值
生产
价格
生产价格与
价值之差
食品
工业 70c+30v 30 20 130 120 -10
纺织
工业 80c+20v 20 20 120 120 0
机械
工业 90c+10v 10 20 110 120 +10
合计 240c+60v 60 360 360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各个部门的商品都按统一的生产价格出售,
各个部门的资本家获得了平均利润。在三个
部门中,除纺织工业部门外,机械工业、食
品工业部门的商品的生产价格都和价值不一
致。但这些部门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
是相等的。所以,生产价格与价值尽管有区
别,但生产价格实质上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规律与价值规律:生产价格形成之
后,商品不再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
价格出售,因此,价值规律就以生产价格规
律的形式发生作用了。以前,商品的市场价
格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的,现在则是以生
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没有否定价值规
律。
第二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 地租
一,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
品买卖, 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职能资
本 。 商业资本的性质表现在:商业资本是
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是产业资本的独立化部分 。 也就是说, 商
业资本它已经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 在
流通领域由商业资本家完成原先由产业资
本家承担的商品资本的职能 。
商业资本 有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两
种形式 。 通常所说的商业资本, 指的是商品
经营资本, 它的运动公式是 G- W- G’。 商
业资本的职能也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即通
过商品的销售, 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
2,商业资本的形成,商业资本在历史上先
于产业资本, 是一种最早出现的资本形式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3,商业资本的作用,商业资本的产
生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 节约流通费
用, 减少流通中资本的占用量, 有利
于社会生产协调, 有助于提高社会生
产效益 。 但另一方面, 商业资本的独
立, 也会产生流通, 消费, 生产相脱
节的暂时现象, 造成某种社会损失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4,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活动, 包括两个
内容:一是从事生产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活
动, 如商品的保管, 运转, 分类, 包装等活
动;二是从事商品的买和卖 。 前一活动, 实
际上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生产性活动, 不
是真正意义的或纯粹的商业活动 。 后一活动
才是真正的或纯粹的商业活动 。 在这里, 我
们只考察后一类商业活动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5,商业资本的来源和本质,从现象上看,
商业利润来自商品的出售价格大于购买价格
的差额 。 但这只是表明商业资本取得利润的
途径, 并不能说明商业利润的真实来源 。 商
业资本家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时, 产业资
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商品, 把
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才是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产业资本家为什么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
让渡给商业资本家呢? 因为, 商业资本
分担了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 专门为
产业资本推销商品, 为完成产业资本的
W- G’这一最终形态服务 。 商业资本通
过自己的活动, 能使产业资本提前实现
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 加速产业
资本的周转, 节省流通费用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6,商业利润量的规定:让渡的量的界限, 要
受客观经济规律制约, 主要受竞争和平均利
润率规律制约 。 马克思指出:, 因为产业资
本的流通阶段, 和生产一样, 形成再生产过
程的一个阶段, 所以在流通过程中独立地执
行职能的资本, 也必须和在不同生产部门中
执行职能的资本一样, 提供年平均利润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如果商业资本的利润低于平均利润, 它就要
向生产部门转移, 转化为产业资本 。 反过来,
如果商业资本的利润高于产业资本, 产业资
本就要向商业部门转移, 转化为商业资本 。
可见,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 商业资本必然
要和产业资本一样, 得到平均利润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7,假定, 在一年内整个社会产业资本是
900,资本构成是 720c+ 180v,剩余价
值率 100%, 720c中的固定资本价值在
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到年终时
社 会总 产品 的价 值是 720c + 180v +
180m= 1,080。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再假定, 社会总产品全部由商业资本销售,
商业资本总数为 100。 也就是说, 商业资本
经过 1,080/100=10.8次周转, 把价值为
1,080的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 。 那么,
社会上全部资本的总数= 900( 产业资本 )
+ 100( 商业资本 ) = 1,000;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由于商业资本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所以
社会上的剩余价值总数仍然是 180;产业资
本和商业资本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平均利润率
= 180/( 900+100) =18%。 这是商业资
本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过程而
形成的平均利润率, 也就是职能资本的平均
利润率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按 照 职 能 资 本 平 均 利 润 率, 产 业 资 本 得 到
900× 18%=162的产业利润, 用 p表示, 商业资本得
到 100× 18%=18的商业利润, 用 h表示 。 这样, 产业
资 本 向 商 业 资 本 出 售 商 品 的 价 格
=720c+180v+162p=1,062;商业资本向消费者出售
商品的价格 =1,062+18h=1,080。 商业资本虽然在
进货价格之上加了 18的商业利润来出售商品, 但出
售价格仍然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相等, 也就是
和总产品的价值相等 。 完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以上分析表明,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让渡
给商业资本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它体现
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
工人的关系 。 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
,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
虚伪的兄弟, 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结
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8,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概念,商业流通中除用来购买商品外之外所
需的各种费用 。
商业流通费用分两类:一是生产性流通费用,
是与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 即商品
的运输, 保管, 分类和包装等费用 。 二是纯
粹流通费用, 是与商品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
即店员的工资, 广告费, 手续费, 经营管理
费及簿记费等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生产性流通费用的补偿:生产性流通费用
与直接生产过程的费用一样, 在必要的限
度内, 会全部加入商品的价值中去, 增加
商品的价值, 然后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而
得到补偿, 并获得平均利润 。
一,商业资本 和 商业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作为非生产性费用
的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和利润的获得, 是
通过商业资本家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时,
采取直接扣除的方式来实现的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1,借贷资本的本质
本质:借贷资本无非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
得利息而暂时借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贷币资
本 。 它是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又为职能
资本的周转服务的, 是一种从属于职能资
本的资本形式 。 它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
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以及
这些资本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借贷资本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再生产有着密
切的联系 。 一方面, 存在着暂时闲置的资
本 。 职能资本, 在它的循环周转过程中,
总有一部分在货币形式上暂时闲置起来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是产业资本在循环和周
转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 主要包括:
( 1) 固定资本折旧基金 ; ( 2) 暂时闲置的
流动资本 ; ( 3) 用于积累但尚未形成投资的
剩余价值 。 由于资本的本质是获取剩余价值,
这些从职能资本中主要是产业资本中游离出
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的所有者, 必然会
给它们寻找增殖价值的途径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另一方面, 存在着对货币资本的需求: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 由于商品尚
未售出而需要收购大量季节性原材料或
支付工资, 或提前更新固定资本, 或扩
大生产规模等原因, 一些资本家常常急
需临时补充一部分货币资本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这样一来, 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
家, 就可以把这部分货币资本贷放出去,
供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去使用, 并在收
回时要求使用者支付一笔利息, 从而形成
了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 这部分暂时闲
置的货币资本变成了借贷资本 。 随着借贷
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家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2,借贷资本的特点:
( 1) 借贷资本是资本商品;在资本主义制
度下, 货币作为资本使用时, 能够给它的所
有者带来一定的剩余价值 。
( 2) 借贷资本对所有者是财产资本即所有
权资本, 在职能资本家手中是职能资本 。 资
本的借贷关系, 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
的分离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 3) 借贷资本的运动表现为与职能资本
运动相脱离的特殊形式;货币资本贷出直
接带着增殖额利息回来, 用公式表示就是:
G—— G’。, 在生息资本上, 资本关系取
得了最表面, 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3,利息的本质,在职能资本家借用借贷资本家的
贷币资本, 从事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的场合, 职
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 不能全部独吞, 必须
将其中的一部分以利息形式交给借贷资本家 。 所
以, 借贷利息的本质是, 借贷资本家凭借对资本
的所有权, 从职能资本家那里取得的一部分剩余
价值, 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 不过, 在正
常情况下, 借贷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而不是全部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借贷利息的出现, 使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
和企业主收入两部分 。 这是由资本的所有
权和使用权分离引起的 。 这种分割一旦确
立, 只使用自有资本的职能资本家, 也会
在观念上把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
入两部分, 即他既是资本的所有者又是资
本的使用者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4,利息率与 利息量, 利息量是由借贷资本数
量和当时通行的利息率决定的 。 利息率是一
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 。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率在平均利润率以下
和零以上范围内波动 。 但是在 80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期, 我国的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实际利率为负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5,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银行是经营货币资
本, 充当借贷中介的企业 。 资本主义银行的
职能主要有:充当资本家借贷货币资本的中
介人, 也就是充当作为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职
能资本家的中介人 。 一方面, 银行把贷款人
集中起来, 替全体借贷资本家或食利者发放
贷款;另一方面, 又把借款人集中起来, 替
全体职能资本家借入资本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银行的职能是通过银行经营的业务来实现
的 。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信用业务 。 它分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负债业务, 即吸收存款 。
另一方面是资产业务, 即发放贷款 。 银行
除经营信用业务外, 还经营结算业务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银行资本的构成:银行用于经营业务的资本,
从物质构成上看, 主要是现金 ( 金或银行券 )
和各种有价证券两部分 。 有价证券包括商业
票据, 国债券和各种股票等 。 从所有权或来
源看, 银行资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银
行资本家自有的资本;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
即吸收来的各种存款 。
二,借贷资本 和 利息
银行利润:银行资本家投资于银行业, 也
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 银行利润来源于放
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银行的
各项费用开支后余额 。 既然借贷利息也是
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是剩余价值的
一部分, 所以, 银行利润也是雇佣劳动者
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地租是我们所要考察的剩余价值分割的最
后一种形式, 也是最隐蔽的一种形式 。 如
果说利润, 平均利润, 利息, 股息等, 在
现象上割断了与剩余价值的联系, 那么,
地租则不仅表现为与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
无关, 而且与支配劳动的资本无关 。 它似
乎是土地的自然产物, 只与某些自然条件
相联系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地租是租
地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付
给土地所有者的, 由农业工人创造的
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
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
的实现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2,资本主义农业的主要特点 — 产权制度和
生产关系: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农业劳动者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而隶属于
资本, 投资于农业的资本家没有土地, 靠
承租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生产;大土地
所有者占有并出租土地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3,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的价值分配与地租的
实质 — 分配关系:农业工人在农业生产中创
造的新价值, 作为资本主义收入的形式, 分
配给三种不同的所有者:农业工人的工资;
农业资本家作为资本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获
得剩余价值中转化为平均利润的部分;土地
所有者则以地租形式取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
额利润部分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4,级差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按其产生的条
件和原因不同, 可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
地租 。 资本主义经济实践表明, 租种任何
等级的土地都要交纳地租, 而地租的量又
会因土地优劣等级的不同而不同 。 这就清
楚地表明, 资本主义地租, 作为一个总量,
是由两个不同的部分构成的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一个部分是直接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相联
系的地租, 也就是租种任何等级的土地都
要交纳的那一部分地租, 我们把它叫做绝
对地租 。 另一部分, 是与土地的等级有关
的地租 。 土地有优, 中, 劣之分, 租种优
等地要多交地租, 租种子中等地少交 。 这
种与土地的级差性质相联系的地租, 叫做
级差地租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马克思认为, 级差地租是耕种较优土
地所获得的, 归于土地所有者占有的
超额利润 。 由于这种本质是超额剩余
价值的地租是与土地的等级相关的,
所以被称为是级差地租 。 土地优劣的
等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1).由土地好坏不同引起的级差生产率的差别,
是形成级差地租的自然客观条件 。 在市场上,
农产品价格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投资于
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 农产品的个别生产
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 他不仅得到平均利
润, 还可以得到超额利润 。 农业资本家就把
这部分超额利润作为级差地租交给土地所有
者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2)土地有限性与农业超额利润的稳定性和
较普遍性 。 与工业相比, 农业中的超额利
润却是比较稳定的, 因为土地数量有限,
好地更有限, 从而使自由竞争和资本的转
移受到阻碍 。 因为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
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 所以租种
优等地, 中等地的资本家都可以获得超额
利润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3).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是
级差地租产生的逻辑原因:土地是有限的,
一旦土地被农业资本家承租经营, 其他人
就不能再进行投资, 于是形成对土地经营
的垄断 。 这种垄断经营, 使经营较好土地
的农业资本家就可稳固地获得超额利润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4).级差地租的形成同土地私有权毫
无关系, 土地私有权只是表现为级差
地租的那部分超额利润转归土地所有
者的原因, 而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
因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级差地租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所具有
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土地质量优劣的差
别, 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或自然基础;
土地的有限性引起土地经营的垄断, 是产
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
劳动, 是级差地租的源泉, 土地所有权是
超额利润采取级差地租形式, 落入土地所
有者腰包的原因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级差地租按其形成条件的不同, 又可
区分为两种:级差地租第一形态 ( 级
差地租 Ⅰ ) 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 级
差地租 Ⅱ )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级差地租 Ⅰ 是不同地块因土地肥沃程
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等条件而形成的
级差地租 。 它是投入不同地块的等量
资本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土地
肥沃
等级
投入
资本
平均
利润
产量
(担)
个别生产
价格
全部 每担
社会生产
价格
全部 每担
转化为级
差地租 Ⅰ
的超额利

优 100 20 6 120 20 180 30 60
中 100 20 5 120 24 150 30 30
劣 ` 100 20 4 120 30 120 30 0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级差地租 Ⅱ 是指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同
量资本而具有不同生产率所形成的超额利
润转化成的地租 。
级差地租 Ⅱ 在土地的租约到期之前, 被农
业资本家占有 。 一旦租约到期, 重新订立
租约时, 土地所有者就会将追加投资所得
的超额利润计算在内, 提高地租数量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5,绝对地租和土地价格
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 不论租种
什么样的土地, 地主都一概要收取地租 。
这种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决定的, 租
种任何土地都绝对必须交纳的地租, 叫做
绝对地租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早期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条件与原
因:农业有机构成低和土地所有权垄
断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形成条件:一种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之
间的量的关系, 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的部
门的资本有机构成 。 如果一个部门的资本
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该部门产品
的价值就会高于生产价格 。 农业部门的情
况正是如此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形成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虽然不排除竞争的
资本转移, 但会形成一种阻碍 —必须向地主交纳地
租, 否则就不得投资于农业 。 而农业资本家必须要
获得平均利润, 因此农产品只能按高于其生产价格
的价格出售 。 这样 。 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
部分没有被平均化, 而是作为一种超额利润留在农
业部门并转化为绝对地租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生产
部门
资本有机
构成
剩余价

m’=1
00%
平均
利润
产品
价值
生产
价格
绝对
地租
工业 80C+20
V
20 20 120 120 0
农业 60C+40
V
40 20 140 120 20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的来源:美国等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有机构成等于甚至高于平均有
机构成 。 由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而形成的绝对地租虽然消失了;但土地私有权仍
然存在, 对土地的垄断仍然存在 。 要租种土地,
必须向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 这样就使得农产品
必须以高于价值的市场价格来售卖 。, 来自市场
价格超过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余额, 转化为绝对地
租 。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 =
利息率
地租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由于土地不是劳动产品,马克思认为土地有价
格但没有价值。地租是土地的使用权价格,它
体现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因此土地是与
借贷资本相类似的财产资本。又由于土地价格
取决于土地在未来预期能给所有权带来的收入,
因此它又与股票类似,其作为财富的价值有一
定的虚拟性。炒作房地产是虚拟经济中的冲浪
者谋取暴利的重要手段。
三,土地所有权 和 地租
土地价格的日益上涨趋势:原因有三,一是土
地稀缺程度提高,二是私人投资对土地或房地
产的改良,三是公共投资提高了土地价值。房
地产和公益投资的外溢性(外部经济性),使
土地价值(价格)提高,是土地或房地产成为
虚拟经济因素的重要原因,也是国家收取房地
产税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