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教学模式”
的学习设计方案
这是本课程的第十四单元,按照第一节和第二节课分别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概念:教学模式、意义学习、自学指导教学模式、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
2、了解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3、理解教学模式的组成因素和主要特点。
4、能够阐明教学模式类型的主要标准和特点。
5、掌握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6、分析和评价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和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的基本结构、特征和适用性。
7、进一步掌握和使用网络查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
二、活动形式
(1)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查找2篇与本单元密切相关的期刊论文,精读并记下学习体会;
(2)教师列出3个问题供学生课堂分组自由讨论;
(3)教师参与学生讨论;
(4)教师讲授本单元重点与难点。
三、活动技巧
(1)准确表达、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2)轮值组长学习如何在记录同学发言时抓住重点,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时能将记录内容加以正确的梳理和归类。
(3)在公开场合通过沟通、妥协与他人达成一致意见;
(4)认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和课后学习测试题。
四、阅读资料
l、吴也显:《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试探》,《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2期。
2、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五、时间:80分钟。
六、第一节课——“预习汇报、教师讲授‘教学模式’”——活动过程设计(40分钟)
师生站立互相鞠躬开课。
教师引入(4分钟)。教师说明本单元的学习过程设计,然后引入第一节为“预习汇报、教师讲授‘教学模式’”。使学生准备好提出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有关问题。
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提出疑问(10分钟)
要求:学生汇报预习指定学习材料的体会与疑问,以及自己查找与阅读期刊论文的收获,并向小组其他同学推荐一篇与本单元相关的佳作。时间:每人不超过2分钟。方式:小组成员轮流发言;轮值组长记录并整理。
第二步:轮值组长在全班汇报本小组预习情况,并提交2到3个疑难问题。(时间11分钟)
第三步: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讲授课文重点(利用事先制作好的ppt)。(时间15分钟)
按时下课休息。
七、第二节课——“小组讨论、教师评议”——活动过程设计(40分钟)
第一步:教师引入(2分钟)。教师利用电脑呈现预先拟好的三个讨论题目:“1、不同的教学模式的分类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2、当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有何启示;3、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教学模式”。
第二步:小组讨论。(时间18分钟)
要求:三个题目分三轮分别展开讨论,每个题目不超过6分钟。学生自由发言,注意发言不要跑题,不要一两个学生占用所有发言时间。轮值组长记录,同时控制讨论时间及秩序。
教师分别加入三个不同的小组参与讨论。
第三步:轮值组长在全班汇报小组讨论情形,每人不超过1.5分钟,发言尽量简明而要。(时间12分钟)
第四步: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表现,并简要总结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时间5分钟)
第五步:布置作业和指导(3分钟)。要求学生:
课外上网完成“第十四单元学习测试题。
第十五单元预习指导。
3、填写本单元教学评价问卷。完成的同学交轮值组长,就可以离开课室;轮值组长收齐后交教师。
八、学习工具准备
1、一个PPT;
2、第十四单元学习调查问卷60份;
3、第十四单元学习测试题;
4、第十五单元预习指导(WORD,PPT);
5、白纸一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