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 谈谈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有着悠久历史的逻辑与哲学素来有着渊源。即使是在今天,重视 逻辑不仅仅应该体现在法律和文献的推敲中,重视逻辑就是站在了一 个更谨慎更周密地认识世界的角度,它不仅仅可以使人们具有更高的 识辨力,更能协助人们通过表面看到事物现象地实质。这样说来逻辑 学与哲学的本质又一次疏路同归,不期而遇了。但是现实生活中是没 有繁复的符号的,如何通过逻辑的手段来认识真实世界,如何在符号 的示意下抽离而 又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使符号真正成为一 种建立理性思维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就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 其实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是逻辑,一个哲学问题的探讨 是逻辑,一个文献的执笔是逻辑,一个法律的指定是逻辑,一个案件 的推理,一个争议性问题的分析,一道题目的解答处处不是逻辑。其 实逻辑符号是对现实生活的归纳,而反过来现实生活也可以利用逻辑 符号来进行演绎。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样一个基督教的小故事: 有一位圣人问他的学生:“我们如何得知黑夜已过,黎明将来 临?”一个门徒回答说:“当我们在远处看到一棵树,看得出是榆 树,而不是杜松,那就是天亮了。”另一为说“当我们看到一只动 物,分得出是狐狸而不是狼,那就是黎明了”。圣徒说:“都不 对。”学生们被弄糊涂了,追问老师答案到底是什么。圣徒安静地 说:“当我们看到其他人,就清楚知道他是我们弟兄姐妹时,黎明就 到来了,如果不是这样,无论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仍是在黑暗中。” null 注:基督教徒中的弟兄姐妹是指,所有具有基督信仰的人都是其的弟兄姐妹 这是一个十分具有寓意的小故事,因为《圣经》中写到“我们因 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翰一书3:14)。或许有 人会认为这两个门徒的回答看似都没有错误,为什么当我们得知圣人 的回答时会更感到贴切? 这里我们不妨用逻辑学来的角度来加以分析。的确按照三段论的 规则,这两个门徒的回答都没有错误。但是一旦联系上下文,不难发 现的是这两个门徒的回答都犯了没有遵循三大逻辑规律中的“同一 性”的错误。他们都没有把握圣人所发问的“黎明”的确切含义。他 们所理解的黎明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上的黎明(清晨),而圣人所指 的是一个教徒心灵的黎明,是抽象的黎明。圣人说当一个教徒无法分 辨清楚自己的弟兄姐妹时,他的世界永远是黑暗的。这里的黎明是特 指的。如果一个普通人将这里的黎明理解成物质的黎明是情有可原 的,但是作为圣人的学生,应该首先想到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所以 他们的错误是无法正确把握圣人所提问题的原意,违背了逻辑逻辑的 “同一性”规律。 可见逻辑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扮演着领路人的角色,它帮助人们 穿过重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它还能够 帮助人们拭清双眼,识别诡计,分辨善良和邪恶。 记得有这样一个报道:有一个从贫困的家乡来到城市打工的女 孩,认识了一个英俊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十分的同情她的遭遇,一 再的接济她,久而久之他们就相恋爱,并且闪电般地结婚了。但是不 久以后这个女孩遇害,而他的新婚丈夫获得了一大笔保险金之后,就 离开了原住地,神秘的失踪了。最后警察查得,这位英俊青年是一个 惯犯,已经几次三翻的用这种手段谋害身份低微或者正处于困境中的 女孩并连连骗得巨额保险金。 看了这则报道以后,我判断这个女孩在认识人的过程中犯了三段 论中中项必须周延一次的错误: 所有善良的人都会同情穷人 他是同情穷人的人 所以他是善良的人 其中大前提中的“同情穷人的人”,和小前提中的“同情穷人的 人”处于谓相的地位作为中项都没有周延,所以可想而知由此得出的 结论也只能是错误的。而那些遇害的女孩恰恰并未对这样的前提做出 理性的逻辑判断。 逻辑无所不在。它不只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的教条,它是澄清干 扰,判断事物,认识世界的角度。“逻辑无能,还是逻辑万能?”— —见仁见智,关键在于“今天你应用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