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病毒及其它病毒
(第二十章第 7-9节 P393-416 )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周铁丽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定义,指一大群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
人、家畜及野生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
非分类学概念。
节肢动物传播
(arthropod borne arboviruses)
为 RNA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 )
单正链 RNA
有包膜
二十面立体对称
三种结构蛋白
E 镶嵌在包膜上的糖蛋白
M 位于包膜的内面
C 为衣壳蛋白
抗原性稳定
乙型脑炎的致病机制
带毒蚊虫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
节内增殖
少量入血
肝、脾单核巨噬细胞内
增殖
二次病毒血症
突破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
顿挫感染
乙型脑炎的免疫性
感染后 5~ 7天出现 IgM
IgG血凝抑制抗体
中和抗体
补体结合抗体(无保护作用)
免疫力稳定持久,隐性感染也可获免疫力
乙脑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病毒分离
尸检或以延髓穿刺取脑组织制成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接种乳鼠
脑内或做细胞培养,可作回顾性诊断
血清学检查
方法,ELISA法,二巯基乙醇( 2ME) 耐性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意义;早期为 IgM,后期为 IgG
测定 IgM抗体及 IgG抗体,双份血清效价增长 4倍以上可确诊
单份血清抗体效价 1:100为可疑,1:320可作诊断,1:640可确诊
乙型脑炎的预防
灭蚊防蚊
稻田养鱼或洒药等措施控制稻田蚊虫孽生;在畜圈内喷洒杀虫剂
人群免疫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对象主要为流行区 6个月以上 10岁以下的儿童
在流行前 1个月开始,间隔 7~ 10天复种 1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
森林脑炎病毒
( Russian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 virus)
生物学性状与乙脑病毒相似
蜱 是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
在我国东北和西北林区曾有流行
林区工作者应接种疫苗
病后免疫力持久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为登革热的病原体
该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
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
我国于 1978年在广东佛山首次发现本病,
以后在海南岛及广西等地均有发现
登革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病毒颗粒呈哑铃状( 700× 20--40nm),棒状或球形(直
径为 20--50nm)
单正链 RNA, 4个血清型
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
登革病毒不耐热, 不耐酸、不耐醚
对寒冷的低抗力强, -70℃ 可存活 8年
登革热致病机制
带毒蚊虫叮咬 网状内皮系统增殖 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网状内皮系统
第二次病毒血症
感染细胞释放激酶等
大量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病理变化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 5~ 8天,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
登革热
发热 骨、关节疼痛 皮疹 出血 全身中毒样症状
(轻型、典型、重型)
登革出血热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 出血倾向严重
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 出血量大于 100ml
登革休克综合征
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
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登革病毒的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
急性期患者血清
白纹伊蚊胸内
小白鼠脑内、猴肾细胞株
血清学检查
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效价超过 1,32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效价超过 1,1280者有诊断意义
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高 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
ELISA法及斑点免疫测定法检测 IgM
汉坦病毒( hantavirus)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及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 HPS) 的病原体
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首先由韩国李镐汪等在 1978年从该国疫区捕获的
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出,并根据分离地点称为
汉滩病毒
汉坦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I)
有包膜,包膜上有刺突
单负链 RNA,分为 L,M,S三节段
大小不同,但 3′末端相同
四种病毒蛋白
RNA多聚酶 糖蛋白 G1,G2 核衣壳蛋白( N)
pH5.6~ 6.4时可凝集鹅红细胞
汉坦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II)
培养特性
可在人肺传代细胞( A549) 等中增殖
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在感染细胞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
病毒型别
据基因序列和抗原性可分为 14个型别
抵抗力
对酸( pH3) 和丙酮、氯仿、乙醚等脂溶剂敏感
56~ 60℃ 30分钟可灭活病毒
汉坦病毒的传播途径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是我国各疫区 HFRS病毒的主
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可能的途径有 3类 5种
动物源性传播(呼吸道、消化道, 伤口)
虫媒传播 ( 厉螨)
垂直传播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潜伏期一般为两周左右,起病急,发展快
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症,即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
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HFRS的发病机理很复杂
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细胞
病毒直接作用,免疫病理损伤
我国是 HFRS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免疫性
G1和 G2糖蛋白刺激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 ( 起主要作用)
N蛋白刺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感染后抗体出现早
1~ 2天即可检测出 lgM抗体,第 7~ 10天达高峰
3~ 4天可检测出 lgG抗体,第 14~ 20天达高峰
细胞免疫也有重要作用
免疫力牢固
lgG抗体在体内可持续存在 30余年
隐性感染产生的免疫力多不能持久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PS)
汉坦病毒属的辛诺柏病毒为病原
常引起双侧肺弥散性浸润、间质水肿
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汉坦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病人急性期血液、尸检组织或感染动物的肺、肾等组织均可用于病毒分离
接种易感动物来分离病毒,常用者为小白鼠乳鼠,通过腹腔或脑内接种
培养 7~ 14天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查细胞内是否有病毒抗原,胞浆内
出现黄绿色颗粒荧光为阳性
细胞或动物分离培养阴性者继续盲传,连续三代阴性者方能肯定为阴性
汉坦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检测特异性 lgM 抗体
抗体在发病后第 1~ 2天即可检出
急性期阳性率可达 95%以上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检测特异性 lgG抗体
需检测双份血清(间隔至少一周)
抗体效价 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可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检测血凝抑制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
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新疆出血热病毒
属布尼亚病毒科
病毒结构、培养特性、抵抗力与汉坦病毒相似
抗原性、致病性及传播方式与汉坦病毒不同
新疆出血热
自然疫源疾病,主要分布于有硬蜱活动的荒漠和牧场
野生啮齿动物 (牛、羊、马、骆驼等)是储存宿主
传播媒介为亚洲璃眼 蜱,病毒也可经卵传递
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 4~ 5月为流行高峰
潜伏期 7天左右,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疼痛,出血
及中毒症状
病后免疫力牢固
疱疹病毒( Herpes viruses)
有包膜的双链 DNA病毒
在感染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可形成增殖感染和潜伏感染
仅次于流感病毒的引起人类病毒性疾病的病原体
Herpes来源于希腊词语,herpein”( 意为爬行、蠕
动)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 virus,HSV)
基因组有四种异构体
编码 70多种蛋白
病毒包膜有 10种糖蛋白 ( gB~ gM)
型特异性抗原( gG)
对细胞吸附 /穿入( gB gC gD gE )
控制病毒从细胞核膜出芽释放 ( gH)
诱导细胞融合( gB gC gD gH)
诱生中和抗体 (gD 最强 )
免疫逃避 (gC,gE and gI),
细胞毒作用(已知的 HSV糖蛋白均可)
单纯疱疹病毒的流行病学
人群感染率高,广泛存在潜伏感染
病人和健康带毒者是传染源
亲密接触与 性接触 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HSV-1一般通过口腔或污染的手及飞沫感染
HSV-2一般通过性接触传播
可经垂直传播或分娩时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特点
部分病毒可沿神经髓鞘到达三叉神经节( HSV—1) 和骶神
经节( HSV—2)
以潜伏状态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不引起临床症状
各种非特异性刺激下,潜伏的病毒激活增殖
病毒沿神经纤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末梢,至附近表皮细胞内
继续增殖,引起复发性局部疱疹
每次复发病变往往发生于同一部位,最常见在唇鼻间皮肤
与粘膜交界处出现成群的小疱疹
潜伏感染和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采取病人口腔、宫颈、阴道分泌液等
接种易感细胞中培养 1~ 2天
细胞肿胀,变圆,相互融合等病变,可作初步诊断
抗原检测
用 IFA,ELISA等方法直接检测细胞内或分泌液中抗原,快速诊断
HSV感染。
抗体检测
补体结合试验,ELISA抗体,可用于原发感染诊断
复发感染时很难观察到抗体效价上升
检测脊髓液抗体,对神经系统 HSV感染有重要意义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
人是 VZV的唯一自然宿主
皮肤是病毒的主要靶细胞
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
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
潜伏体内的病毒受到某些刺激后复发引起
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的基本性状
基本性状与 HSV相似
只有一个血清型
对一般实验动物不敏
感,在人胚成纤维细
胞中增殖,并缓慢产
生细胞病变
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的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
病毒分离
人胚肾或人胚肺细胞
抗原检测
血清学检测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而得名
CMV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形态,其 DNA结构也与 HSV相似
有高度的种特异性,
人巨细胞病毒( HCMV) 只能感染人
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增殖缓慢,
复制周期长
核内包涵体呈, 猫头鹰眼, 状
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
通常呈隐性感染, 少数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可长期带毒形成潜伏感染
潜伏部位常在唾液腺, 乳腺、肾等
传播途径有接触感染, 先天感染, 血源性感染, 性
感染等
巨细胞病毒所致疾病
先天性感染
早产、流产、永久必性智力低下、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等
输血感染
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
细胞转化与致癌潜能
经紫外线灭活的 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成纤维细胞
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等中 CMV DNA检出率高
巨细胞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镜检 尿等标本离心沉淀,姬姆萨染色镜检,检
查巨大细胞及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分离培养 可将标本接种于人胚肺纤维母细胞中, 培养
24小时后用 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 CMV DNA
抗原检测 葡聚糖液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制成涂片,
加 CMV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酶或荧光染色,检测细胞
内抗原
抗体检测 ELISA检测 lgM抗体和 lgG抗体,适用于早期
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
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
Epstein和 Barr于 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 Burkitt非洲儿童
淋巴瘤细胞时发现,故名
形态结构与其它疱疹病毒相似
主要侵犯 B细胞
在 B细胞内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
增殖性感染 非增殖性感染
不同感染状态时表达的抗原不同
EBV的致病性
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
我国 3~ 5岁儿童感染率达 90%以上
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 B淋巴细胞
感染 B细胞进入血循环可造成全身性感染
病毒可长期潜伏
EBV所致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非洲儿童淋巴瘤(即 Burkitt淋巴瘤)
鼻咽癌
在所有病例的癌组织中有 EBV基因组存在和表达
病人血清中有高效价 EBV抗原(主要 VCA和 EA) 的 lgG和 lgA 抗体
病情好转后,这些抗体的滴度也随之下降
EBV的微生物学检查
EBV分离培养困难
可用核酸杂交和 PCR等方法检测细胞内 EBV基因
组及其表达产物
血清学诊断
EB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检测病毒 VCA- IgA或 EA- IgA抗
体,滴度 ≥1,5~ 1,10有诊断
意义
异嗜性抗体凝集试验 用于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的
辅助诊断
轮状病毒( rotavirus)
属呼肠病毒科,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秋泻)
生物学形状
大小不等的球形,具双层衣壳
外壳辐射呈轮状
双链 RNA病毒,分 11个节段
病毒蛋白 VP1~VP3位于核心
VP6位于内衣壳
VP4,VP7位于外衣壳
其它非结构蛋白
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
轮状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
晚秋及冬季为主要发病季节
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呼吸道也可传播
入侵后在小肠粘膜绒毛细胞内增殖
VP4为主要致病因子,导致严重腹泻及水和电解质的丧失
主要保护性抗体为 SIgA,对同型病毒有保护作用
对异型也有部分保护作用,细胞免疫亦有交叉保护作用
轮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预防
电镜检查、细胞培养、免疫电镜,PAGE,PCR
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经常洗手
预防用猴、牛轮状病毒,可提供交叉保护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属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
仅一种血清型
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后感染
狂犬病的病原体(恐水症)
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病死率高
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
在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鸡胚、鸭胚细胞中
增养增殖
在细胞浆中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内基氏小体( Negri body)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属于乳多空病毒科 (Papovaviridae)的乳头瘤病毒属
小的 DNA病毒
体外细胞培养尚未完成
只能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不能感染动物
--------细胞核内增殖,形成空泡细胞 (Koilocytotic cell)
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性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品或性传播感 染
不产生病毒血症
常见:寻常疣(主要为 1,2,4型)、跖疣(主要为 2,4
型)、扁平疣(主要为 3,10型)
性传播疾病,尖性湿疣(主要为 6,11型)
与宫颈癌、喉癌、舌癌等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