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任务
? 1、药物: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具
有药理活性的物质。
?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 (含病原体 )相
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1)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
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
药物的处置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 )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
学。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绪言
? 二、药理学分支学科
1、生化药理学
2、分子药理学
3、遗传药理学
4、免疫药理学
5、临床药理学
6、神经药理学等
? 第二章 药效学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1、兴奋性改变:
(1)兴奋性:指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
的能力。
(2)兴奋药:使兴奋性增高,功能增强,
如尼可刹米兴奋呼吸指数使呼吸增强。
(3)抑制药:使兴奋性降低,功能减弱,
如吗啡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 。
?2、新陈代谢改变:
许多药物通过影响新陈代谢而发挥
效应,如肾上腺素使血糖升高;胰
岛素使血糖降低。
3、适应性改变:
药物通过增强或抑制机体对环境变
化的适应性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如免疫增强药和免疫抑制药。
?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1、选择性:指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
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
很小或无作用。
2、选择性形成的有关因素:
(1)药物分布的差异; (2)组织生化功
能差异:通过干扰组织某一生化代
谢过程而发挥效应; (3)细胞结构的
差异,如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壁合
成选择性地杀灭革兰氏阳性细菌,
而人和动物的细胞无任何影响。
?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1、治疗作用: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
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治疗目的分为
对因和对症治疗。
2、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甚
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作用。
(1)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毒性反应:指由于药物剂量过大,用药
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使机体产
生病理反应或有害反应,分为急性和慢
性毒性反应。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
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4)继发反应: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
的一种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引起的两重感染。
?(5)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指与药理作
用无关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6)致畸作用: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
引起畸胎的作用,常发生于妊娠头
20天至 3个月内。
(7)致突变与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指
药物使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
序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 ).
? 四,药物剂量一效应关系
1.量效关系,药物的药理效应随着剂
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间的
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
2.最小有效量 (阈剂量 ):刚引起药理
效应的剂量,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
的剂量,
4.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
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量,
5.最小中毒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6.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7.效价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
剂量,
8.效能,药物的最大效应,
9.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
的距离,
10.半数致死量 (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
的剂量,
?11.半数有效量 (ED50):引起半数动物阳
性反应的剂量,
12.治疗指数,LD50与 ED50的比值
(LD50/ED50),比值越大安全性越大,反之
越小,
13.可靠安全系数 (CSF):CSF=LD1/ED99,
比值大于是,安全系数较大,比值小于 1,
安全系数小,
? 第二节 药物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的理
化性质有关,
1.渗透压作用,如甘露醇的脱水作用,
2.脂溶作用,如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
统的麻醉作用,
3.影响 PH:如抗酸药中和胃酸,
4.络合作用,如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
重金属离子而解毒,
?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
关,
1.干扰或参与代谢过程,药物通过影响酶的活
性而发挥作用,如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 (AchE)
的活性而增强乙酰胆碱 (Ach)的作用,
2.影响生物膜的功能,如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影
响 Na+.Ca2+或 K+的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
?3.影响体内活性物质,乙酰水扬酸通过抑
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
作用,
4.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如麻黄碱
促进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NA).
?(1)受体概念:受体为糖蛋白或脂蛋白,
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能
与药物相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
的细胞成分。
(2)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
①高度特异性;②高度敏感性;③受体
占领饱和性;④药物与受体是可逆性结
合。
?(3)激动药与拮抗药
①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
强的内在活性 (效应力 ).
② 拮抗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
无内在活性。
③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
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 (4)受体调节与药物作用关系:
①受体向下调节:在激动药浓度过高或长期激
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向下调节与耐受性
有关。
②受体向上调节: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时,受
体数目增加。向上调节与长期应用拮抗剂后敏
感性增加有关。
? 第三章 药动学
第一节 药物体内过程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被动转运 (顺梯度转运 ):药物依赖于膜两侧
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
散转运的过程。大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1)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
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
药物体内过程
?(2)影扩散速度的因素:
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
②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脂溶
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通过
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2、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 (或电位 )差
的转运。
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
象和竞争性抑制。
?
? 二、吸收
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
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
1、消化道吸收
(1)口腔粘膜:脂溶性药物如硝酸甘油 (舌下给
药 )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
(2)胃:小的水溶性分子如酒精可自胃粘膜吸
收。
(3)小肠、大肠:大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 。
? (4)影响药物在胃和肠中吸收的因素:
①溶解度:多数药物以脂溶扩散的方式被吸收。
② PH:PH主要通过改变解离与非解离分子的比
值而影响吸收。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非解离型多,脂
溶性大,吸收多;但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多,
脂溶性小,吸收小。
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非解离型多,脂
溶性大,吸收多;但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多,
脂溶性小,吸收少。
?(5)首过消除:某些药物通过肠粘膜及肝
脏时经受药物代谢酶灭活代谢,进入体
循环的药量减少。
2、皮下和肌肉组织吸收:药物脂溶性高、
局部血流量大易吸收 。
三、分布
决定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如分子大小,脂溶性。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可逆性疏
松结合,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增大,不能跨膜
转运、代谢和排泄,并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某些药物可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发生竞争
排挤现象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如碘在甲状腺
中浓度比血浆高 1万倍。
4、特殊屏障:
(1)血脑屏障:血液与脑细胞、血液与脑
脊液、脑脊液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分
子量小脂溶性高的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
(2)胎盘屏障:某些药物可通过此屏障引
起胎儿不良反应。
5、体液 PH:如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
促进巴比妥类药物由脑细胞向血浆中转
运和从尿排泄。
? 四、生物转化 (代谢 )
1、生物转化类型及其催化酶:
(1)生物转化类型:
①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
是母药加入极性基因如 -OH,产物的多数
是灭活的代谢物,但也有少数药物变为
活性或毒性代谢物。
②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是母药或代
谢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和甘氨
酸结合。结合的产物一般是极性高,水
溶性大、药物活性减弱或消失。
? (2)催化酶:
①专一性酶:如乙酰胆碱酯酶 (AchE)、单胺氧
化酶、它们分别转化 Ach和单胺类药物。
②非专一性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肝
药酶 )。
组成:细胞色素 P450,细胞色素 b5和辅酶
Ⅱ(NADPH) 。
功能:促进多种药物和生理代谢物的生物转化。
? 2、肝药酶的诱导剂和抑制剂:
(1)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钠和苯妥英钠,能诱
导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使
药物效应减弱,如苯巴比妥长期应用后产生耐
受性。
(2)抑制剂:如异烟肼和氯霉素,能抑制酶的
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效应敏化。
? 五、排泄
1、肾排泄 (主要排泄途径 ):
(1)药物从肾小管中重吸收量与尿液 PH有关。
弱酸性药在酸性尿中非解离型多,易重吸收,
排泄慢;在碱性尿中,解离型多,重吸收少,
排泄快,如弱酸性巴比妥类中毒时,用碳酸氢
钠以碱化尿液,促进排泄。
(2)同类药物之间有竞争性抑制排泄现象,如
丙磺舒抑制青霉素自肾小管分泌。
?2、胆汁排泄:
许多药物如洋地黄毒碱甙或其它代谢物
从肝细胞经胆汁排入小肠中,结合型药
物在肠中受细菌或酶的水解后可被重吸
收,形成肝肠循环。
3、乳汁排泄:某些药物如吗啡经乳汁排
泄,故哺乳期用药时应注意。
? 第二节 药动学的基本参数及概念
一、时量关系和时量曲线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时量
关系。以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和以
时间为横坐标作图为时量曲线。
? 二、房室概念与房室模型
1、一室模型:假定身体由一个房室组成,
给药后药物立即均匀地分别于整个房室,
并以一定的速率从该室消除。单次静注
给药时,时量 (对数浓度 )曲线呈单指数
消除。
?2、二室模型:
假定身体由两个房室组成,即中央室
(血流丰富的器官如心、肝、肾 )和周边
室 (血流量少的器官如骨、脂肪 )。给药
后药物立即分布到周边室。单次静注给
药时,时量 (对数浓度 )曲线呈双指数衰
减即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
? 三、生物利用度:
不同剂型的药物能吸收并经首过消除后
进入体循环的相对份量及速度。
A(进入体循环药物量)
F(生物利用度 )=------------------× 100
% D(服药剂量)
? 四、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表示在服用
某一剂量后的一定时间内吸收入血的药物相对
量。
五、表观分布容积 (Vd)
药在体内达到平衡时,按血药浓度 (C)推算体
内药物总量 (A)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Vd(L)=A(mg)/C(mg/L)
? 六、药物消除动力学
1、恒量消除 (零级动力学消除 ):每单位时间内
消除恒定数量的药物,这是由于血药浓度过高,
超出了机体消除能力的极限。当血药浓度下降
至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特点:
(1)药物血浆半衰期( t1/2)随血浆浓度
高低而变化;
(2)时量曲线用普通坐标时为直线。
?2、恒比消除 (一级动力学 ):每单位时间
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由于血药浓度
较低,未超出机体消除能力的极限。
特点:
(1)药物血浆 t1/2 恒定,不随血药浓度
高低而变化;
(2)时量曲线用普通坐标时为曲线,血药
浓度改为对数尺度时呈直线。
? 七、清除率
每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升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
(L/min或 h)。
八、消除速率常数 (K)
某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百分速率数。
九、半衰期 (t1/2)
血浆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t1/2=0.693/K。 t1/2是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
依据。
? 十、连续多次给药或单次给药血浆药物
浓度的变化和稳态血药浓度
1、恒速静脉滴注药物时,血药浓度没有
波动地逐渐上升,经 5个 t1/2达到稳态浓
度 (Css,坪值 )。
?2、连续分次给药,即每隔一定时间 (如
一个 t1/2)给予等量的药物时,血药浓度
波动地上升,经 5个 t1/2达 Css.当首次剂
量加倍 (负荷剂量 )时,血药浓度迅速达
到 Css.
3、单次给药时,经 5个 t1/2体内药量基本
消除 (>96%).
? 1、药物: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具
有药理活性的物质。
?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 (含病原体 )相
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1)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
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
药物的处置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 )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
学。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绪言
? 二、药理学分支学科
1、生化药理学
2、分子药理学
3、遗传药理学
4、免疫药理学
5、临床药理学
6、神经药理学等
? 第二章 药效学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1、兴奋性改变:
(1)兴奋性:指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
的能力。
(2)兴奋药:使兴奋性增高,功能增强,
如尼可刹米兴奋呼吸指数使呼吸增强。
(3)抑制药:使兴奋性降低,功能减弱,
如吗啡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 。
?2、新陈代谢改变:
许多药物通过影响新陈代谢而发挥
效应,如肾上腺素使血糖升高;胰
岛素使血糖降低。
3、适应性改变:
药物通过增强或抑制机体对环境变
化的适应性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如免疫增强药和免疫抑制药。
?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1、选择性:指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
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
很小或无作用。
2、选择性形成的有关因素:
(1)药物分布的差异; (2)组织生化功
能差异:通过干扰组织某一生化代
谢过程而发挥效应; (3)细胞结构的
差异,如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壁合
成选择性地杀灭革兰氏阳性细菌,
而人和动物的细胞无任何影响。
?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1、治疗作用: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
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治疗目的分为
对因和对症治疗。
2、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甚
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作用。
(1)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毒性反应:指由于药物剂量过大,用药
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使机体产
生病理反应或有害反应,分为急性和慢
性毒性反应。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
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4)继发反应: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
的一种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引起的两重感染。
?(5)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指与药理作
用无关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6)致畸作用: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
引起畸胎的作用,常发生于妊娠头
20天至 3个月内。
(7)致突变与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指
药物使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
序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 ).
? 四,药物剂量一效应关系
1.量效关系,药物的药理效应随着剂
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间的
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
2.最小有效量 (阈剂量 ):刚引起药理
效应的剂量,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
的剂量,
4.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
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量,
5.最小中毒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6.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7.效价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
剂量,
8.效能,药物的最大效应,
9.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
的距离,
10.半数致死量 (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
的剂量,
?11.半数有效量 (ED50):引起半数动物阳
性反应的剂量,
12.治疗指数,LD50与 ED50的比值
(LD50/ED50),比值越大安全性越大,反之
越小,
13.可靠安全系数 (CSF):CSF=LD1/ED99,
比值大于是,安全系数较大,比值小于 1,
安全系数小,
? 第二节 药物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的理
化性质有关,
1.渗透压作用,如甘露醇的脱水作用,
2.脂溶作用,如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
统的麻醉作用,
3.影响 PH:如抗酸药中和胃酸,
4.络合作用,如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
重金属离子而解毒,
?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
关,
1.干扰或参与代谢过程,药物通过影响酶的活
性而发挥作用,如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 (AchE)
的活性而增强乙酰胆碱 (Ach)的作用,
2.影响生物膜的功能,如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影
响 Na+.Ca2+或 K+的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
?3.影响体内活性物质,乙酰水扬酸通过抑
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
作用,
4.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如麻黄碱
促进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NA).
?(1)受体概念:受体为糖蛋白或脂蛋白,
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能
与药物相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
的细胞成分。
(2)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
①高度特异性;②高度敏感性;③受体
占领饱和性;④药物与受体是可逆性结
合。
?(3)激动药与拮抗药
①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
强的内在活性 (效应力 ).
② 拮抗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
无内在活性。
③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
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 (4)受体调节与药物作用关系:
①受体向下调节:在激动药浓度过高或长期激
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向下调节与耐受性
有关。
②受体向上调节: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时,受
体数目增加。向上调节与长期应用拮抗剂后敏
感性增加有关。
? 第三章 药动学
第一节 药物体内过程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被动转运 (顺梯度转运 ):药物依赖于膜两侧
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
散转运的过程。大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1)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
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
药物体内过程
?(2)影扩散速度的因素:
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
②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脂溶
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通过
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2、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 (或电位 )差
的转运。
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
象和竞争性抑制。
?
? 二、吸收
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
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
1、消化道吸收
(1)口腔粘膜:脂溶性药物如硝酸甘油 (舌下给
药 )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
(2)胃:小的水溶性分子如酒精可自胃粘膜吸
收。
(3)小肠、大肠:大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 。
? (4)影响药物在胃和肠中吸收的因素:
①溶解度:多数药物以脂溶扩散的方式被吸收。
② PH:PH主要通过改变解离与非解离分子的比
值而影响吸收。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非解离型多,脂
溶性大,吸收多;但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多,
脂溶性小,吸收小。
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非解离型多,脂
溶性大,吸收多;但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多,
脂溶性小,吸收少。
?(5)首过消除:某些药物通过肠粘膜及肝
脏时经受药物代谢酶灭活代谢,进入体
循环的药量减少。
2、皮下和肌肉组织吸收:药物脂溶性高、
局部血流量大易吸收 。
三、分布
决定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如分子大小,脂溶性。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可逆性疏
松结合,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增大,不能跨膜
转运、代谢和排泄,并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某些药物可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发生竞争
排挤现象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如碘在甲状腺
中浓度比血浆高 1万倍。
4、特殊屏障:
(1)血脑屏障:血液与脑细胞、血液与脑
脊液、脑脊液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分
子量小脂溶性高的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
(2)胎盘屏障:某些药物可通过此屏障引
起胎儿不良反应。
5、体液 PH:如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
促进巴比妥类药物由脑细胞向血浆中转
运和从尿排泄。
? 四、生物转化 (代谢 )
1、生物转化类型及其催化酶:
(1)生物转化类型:
①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
是母药加入极性基因如 -OH,产物的多数
是灭活的代谢物,但也有少数药物变为
活性或毒性代谢物。
②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是母药或代
谢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和甘氨
酸结合。结合的产物一般是极性高,水
溶性大、药物活性减弱或消失。
? (2)催化酶:
①专一性酶:如乙酰胆碱酯酶 (AchE)、单胺氧
化酶、它们分别转化 Ach和单胺类药物。
②非专一性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肝
药酶 )。
组成:细胞色素 P450,细胞色素 b5和辅酶
Ⅱ(NADPH) 。
功能:促进多种药物和生理代谢物的生物转化。
? 2、肝药酶的诱导剂和抑制剂:
(1)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钠和苯妥英钠,能诱
导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使
药物效应减弱,如苯巴比妥长期应用后产生耐
受性。
(2)抑制剂:如异烟肼和氯霉素,能抑制酶的
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效应敏化。
? 五、排泄
1、肾排泄 (主要排泄途径 ):
(1)药物从肾小管中重吸收量与尿液 PH有关。
弱酸性药在酸性尿中非解离型多,易重吸收,
排泄慢;在碱性尿中,解离型多,重吸收少,
排泄快,如弱酸性巴比妥类中毒时,用碳酸氢
钠以碱化尿液,促进排泄。
(2)同类药物之间有竞争性抑制排泄现象,如
丙磺舒抑制青霉素自肾小管分泌。
?2、胆汁排泄:
许多药物如洋地黄毒碱甙或其它代谢物
从肝细胞经胆汁排入小肠中,结合型药
物在肠中受细菌或酶的水解后可被重吸
收,形成肝肠循环。
3、乳汁排泄:某些药物如吗啡经乳汁排
泄,故哺乳期用药时应注意。
? 第二节 药动学的基本参数及概念
一、时量关系和时量曲线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时量
关系。以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和以
时间为横坐标作图为时量曲线。
? 二、房室概念与房室模型
1、一室模型:假定身体由一个房室组成,
给药后药物立即均匀地分别于整个房室,
并以一定的速率从该室消除。单次静注
给药时,时量 (对数浓度 )曲线呈单指数
消除。
?2、二室模型:
假定身体由两个房室组成,即中央室
(血流丰富的器官如心、肝、肾 )和周边
室 (血流量少的器官如骨、脂肪 )。给药
后药物立即分布到周边室。单次静注给
药时,时量 (对数浓度 )曲线呈双指数衰
减即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
? 三、生物利用度:
不同剂型的药物能吸收并经首过消除后
进入体循环的相对份量及速度。
A(进入体循环药物量)
F(生物利用度 )=------------------× 100
% D(服药剂量)
? 四、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表示在服用
某一剂量后的一定时间内吸收入血的药物相对
量。
五、表观分布容积 (Vd)
药在体内达到平衡时,按血药浓度 (C)推算体
内药物总量 (A)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Vd(L)=A(mg)/C(mg/L)
? 六、药物消除动力学
1、恒量消除 (零级动力学消除 ):每单位时间内
消除恒定数量的药物,这是由于血药浓度过高,
超出了机体消除能力的极限。当血药浓度下降
至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特点:
(1)药物血浆半衰期( t1/2)随血浆浓度
高低而变化;
(2)时量曲线用普通坐标时为直线。
?2、恒比消除 (一级动力学 ):每单位时间
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由于血药浓度
较低,未超出机体消除能力的极限。
特点:
(1)药物血浆 t1/2 恒定,不随血药浓度
高低而变化;
(2)时量曲线用普通坐标时为曲线,血药
浓度改为对数尺度时呈直线。
? 七、清除率
每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升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
(L/min或 h)。
八、消除速率常数 (K)
某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百分速率数。
九、半衰期 (t1/2)
血浆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t1/2=0.693/K。 t1/2是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
依据。
? 十、连续多次给药或单次给药血浆药物
浓度的变化和稳态血药浓度
1、恒速静脉滴注药物时,血药浓度没有
波动地逐渐上升,经 5个 t1/2达到稳态浓
度 (Css,坪值 )。
?2、连续分次给药,即每隔一定时间 (如
一个 t1/2)给予等量的药物时,血药浓度
波动地上升,经 5个 t1/2达 Css.当首次剂
量加倍 (负荷剂量 )时,血药浓度迅速达
到 Css.
3、单次给药时,经 5个 t1/2体内药量基本
消除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