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授课老师, 董 六 一
镇 静 催 眠 药
镇静药:能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
复安静情绪,很少或不影响运动或精
神活动的药物。
催眠药: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
眠的药物 。
镇静催眠药可分为 ① 苯二氮卓类
(安定、利眠宁),② 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和 ③
其它类(甲苯氨酯、水合氯醛)
等。
苯二氮卓类
一、常用药物
长效类:地西泮( Diazepam安
定 Valium) t1/2,30~60h
中效类:氯氮卓( t1/2,5~15h)
短效类:三唑仑( t1/2,2~4h)
二,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 完全, 肌注
吸收较慢且不规则, 静注作
用快而短 ( 再分布 ) 。
三,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
1,作用部位,CNS内 γ -氨基丁酸
( GABA) 能神经末稍的突触部位
2,作用机制:促进 GABA与 GABAA
受体结合而使 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
加, Cl-内流增加 。
四、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1,抗焦虑 焦虑症,
麻醉前给药
2,镇静催眠 失眠症
3,中枢性肌肉松驰 中枢性肌强直
4,抗惊厥, 抗癫痫 惊厥, 癫痫
五, 不良反应
巴比妥类
一,常用药物
?长 效 类 ( 6 ~ 8 h), 苯 巴 比 妥
phenobarbitol
?中 效 类 ( 3 ~ 6 h), 戊 巴 比 妥
phentobarbitol
?短效类 ( 2~3h), 司可巴比妥
?超短效类 ( 0.25h), 硫喷妥
二、体内过程
硫喷妥再分布到脂肪组织
三,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镇静催眠及麻醉作用
催眠作用机制:
直接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
系统 ( 增强 GABA介导的 Cl-内流
使 Cl-通导开放时间延长,抑制
多突触反射)。
2、抗惊厥、抗癫痫
苯巴比妥抗癫痫作用选择性较
高
四, 临床应用
1、镇静催眠 2、麻醉
3、惊厥、癫痫
五, 不良反应
1,宿睡现象
2,过敏反应
3,中毒
其它非巴比妥类药物
甲丙氨酯和水合氯醛具有催眠和
抗惊厥作用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
癫痫类型:
常用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乙琥胺、酰胺咪嗪、安定和丙戊
酸钠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
大仑丁( Dilantin)
一、药理作用和机制:
1、,降低细胞膜对钠和钙离子的通
透性,产生细胞膜稳定作用。
2,增强 GABA的作用(抑制摄取、
诱导受体)。
二, 临床应用:
1,癫痫:是治疗大发作的首选药
物之一。
2,外周神经痛
3,心律失常
三,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胃肠道反
应和神经系统反应
2,过敏反应
3,慢性毒性反应 ①, 齿龈增生
②, 叶酸缺乏 ③, 低血钙和拘
偻病等 。
酰胺咪嗪(卡马西平)
酰胺咪嗪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
效较好, 对外周神经痛也有
效 。 其机制是稳定 细胞膜
( 阻滞钠通道 ) 。
巴比妥类和扑米酮
苯巴比妥和扑米酮也可用于防
治癫痫大发作
乙琥胺
乙琥胺是防治癫痫小发作的首
选药 。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对各种癫痫都有一定
疗效,其作用机制是增强
GABA作用( ①抑制 GABA的降
解酶系,②抑制 GABA的再摄
取和③增强谷氨酸脱羧酶的
活性)。
苯二氮卓类
iv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的首选药 。
抗惊厥药
惊厥 — 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
CNS过度兴奋所致的全身骨
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 。
常用药物:巴比妥类, 安定,
硫酸镁等
硫酸镁
一,药理作用:
1,口服 MgSO4有泻下和利胆作用
2,注射 MgSO4可产生中枢抑制, 骨
骼肌松弛, 心肌抑制和血管扩张作
用 。
骨骼肌松弛机制:钙镁对抗, 抑制递
质释放和骨骼肌收缩 。
二, 临床应用
1,惊厥
2,高血压危象
三, 不良反应 过量引起呼吸抑制,
血压剧降 —— 死亡, 预防措施:腱
反射检查, 解救,iv 钙剂 。
抗帕金森病药
发病机制: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病
变,黑质 -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
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占
优势。
拟多巴胺药
二、常用药物:左旋多巴,α —
甲基多巴、金刚烷胺和司立吉林
(一),左旋多巴( Levodopa,L-
dopa)
1,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后只有不
到 1%的左旋多巴能进入 CNS。
2,药理作用:左旋多巴在脑内转
变为多巴胺,补充纹状体中多巴
胺的不足。
3、临床应用,①震颤麻痹,作
用特点:对轻症和年青患者
及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 疗效
较好,奏效较慢( 2-3周显
效),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
帕金森氏综合征无效(阻断
中枢多巴胺受体)
②肝昏迷
4、不良反应:多数由 左旋多巴在
外周转变为多巴胺所致。 ①胃肠
道反应 ②心血管反应 -体位性低
血压 ③不自主异常运动 ④精神
障碍。
5、药物相互作用,①维生素
B6增强 左旋多巴在外周的副
作用
②抗精神病药及利血平可对抗
左旋多巴的作用 ③非选择性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增强 外周
多巴胺的副作用。
(二),卡比 多巴
卡比 多巴是芳香族氨基酸脱羧
酶的抑制剂, 不能通过血脑
屏障, 其作用是抑制外
周 L-dopa转化为多巴胺,减少
L-dopa副作用和增强疗效。
单独应用基本无药理作用。
苄丝肼与 卡比 多巴有同样效应。
(三)金刚烷胺
1,药理作用,① 抗病毒作用
② 抗震颤麻痹作用, 疗效优
于抗胆碱药而不及 L-dopa,
其特点是见效快、维持时间短、
与 L-dopa合用有协同作用
2、抗震颤麻痹机制:促进多巴胺
能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抑制再
摄取及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3、临床应用:①震颤麻痹 ②预
防病毒感染。
(四) 溴隐亭(激动黑质 -纹状
体通路多巴胺受体)
(五) 司立吉林( 选择性单胺氧
酶 — B[MAO— B,主要在 CNS]抑制
剂,抑制 CNS多巴胺的摄取和降
解,与 L-dopa合用可减少用量和
副作用。
抗胆碱药
该类药物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减弱黑质 — 纹状体通路中 Ach
的作用, 疗效较 L-dopa差,
但适用于 ① 轻症患者 ② 不能
耐受或禁用 L-dopa者 ③ 与 L-
dopa合用, 增强疗效 ④ 对抗
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
反应有效 。 常用药物是苯海
索(安坦),抗震颤疗效较好,
而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外周作
用较大。
抗精神失常药
一, 分类
1,抗精神分裂症药
2,抗躁狂药抗抑郁症药
3,抗焦虑药
二, 抗精神分裂症药
( 一 ) 脑内多巴胺 ( DA) 系统
的主要生理功能
1,调控 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黑
质 — 纹状体 DA通路
2,与精神活动有关:中脑 — 大
脑皮层和中脑 — 边缘系 DA通
路
3,调控脑下垂体某些激素的分
泌:结节 — 漏斗 DA通路
4,参与中枢性呕吐反应:延脑
DA系统
( 二 ) 发病机制:脑内 DA系统
功能过强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 Wintermin)
一, 作用机制
1,阻断 DA受体
2,阻断 α 受体
3,阻断 M受体
二, 药理作用
1,与阻断 DA受体 ( D2) 有关
的作用
① 抗精神病作用 ② 镇吐作用
③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④ 对
锥体外系的影响
2,与阻断 α 受体有关的作用
①安定镇静作用 ②翻转肾上腺
素的升压作用
3,与阻断 M受体有关的作用:
口干, 便秘, 视力模糊
4,其它 ①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②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③ 加强
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三,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2,呕吐:对多种原因所致呕吐
有效, 但对刺激前庭所致的
呕吐无效 。
3,低温麻醉
4,人工冬眠:与度冷丁, 异丙
嗪合用
四, 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① 嗜睡, 无
力, 淡漠 ( 阻断 DA受体 ) ②
口干, 便秘和视力模糊 ( 阻
断 M受体 ) ③ 鼻塞, 血压下降
( 阻断 α 受体 ) ④ 乳房肿大,
闭经 ( 内分泌 )
2,锥体外系反应:是最常见的
副作用,有四种类型,①帕
金森氏综合征(中老年人多
见)②静坐不能(青年多见)
③急性肌张力障碍 ④迟发性
运动障碍 。前三种反应可用
安坦缓解,第四种反应抗胆
碱药反可加重。
3,过敏反应
4,急性中毒
其它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氟奋乃
静、三氟拉嗪(吩噻嗪类)、泰
尔登(硫杂蒽类)、氟哌定醇
(丁酰苯类)、五氟利多、舒必
利、氯氮平等。
抗抑郁药
米帕明(丙咪嗪)
一, 药理作用
1,CNS,对正常人产生困倦, 思
维能力降低等抑制作用, 但对抑
郁症者则引起情绪高涨, 精神振
奋的抗抑郁作用 。 其机制可能与
抑制神经元对 NA和 5-HT的再摄取
有关 。
2,抗胆碱作用:阻断 M受体
3,心血管系统:低血压, 心律
失常等, 可能与抑制心肌中
NA的再摄取有关 。
二, 临床应用 抑郁症
三, 不良反应:阿托品样作用,
禁用于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 。
抗躁狂药
碳酸锂
治疗量对正常人精神活动无
影响, 对躁狂症发作则有显
著的疗效, 其机制可能是抑
制脑内 NA,DA释放, 促进它
们的摄取, 使突触间隙递质
浓度降低 ( 与抑制 IP3的脱磷
酸化,
使 PIP2减少有关)。不良反应
较多,血浓 >2mmol/L引起中
毒。
抗焦虑药:见苯二氮卓类
思考题
1,试述能增强脑内 GABA能神
经功能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2、试述影响脑内 DA系统的药
物及其作用
镇痛药
镇痛药是主要作用于 CNS,选择
性消除或缓解痛觉的药物。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一、吗啡( morphine)
(一)作用机制 — 与脑内阿片受体
结合,干扰或抑制痛觉的传入和
整合等过程。
阿片受体的亚型 ( μ, δ, κ 和 σ )
及其效应
( 二 ) 药理作用
1,CNS,① 镇痛镇静 ② 呼吸抑制
( 呼吸中枢阿片受体 ) ③ 镇咳
( 孤束核阿片受体 ) ④ 缩瞳 ( 中
脑盖前核阿片受体 ) ⑤ 催吐 ( 延
脑极后区阿片受体 )
2,消化系统:引起便秘, 其原因
是 ① 平滑肌张力 ↑ ② 肠蠕动 ↓ ③
括约肌张力 ↑ ④ 消化液分泌 ↓ ⑤
中枢抑制
3,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 降低
血压 。 其可能机制是 ① 释放组胺
( 可被抗组胺药对抗 ) ② 激动
孤束核阿片受体, 抑制交感中枢
( 可被钠洛酮对抗 )
( 三 ) 临床应用
1,镇痛
2,心源性哮喘:机制 ① 扩张血管,
降低阻力 ② 镇静, 消除恐惧 ③
降低呼吸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
缓解急促浅表的呼吸 。
3,止泻
( 四 )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2,耐受性和成瘾性
机制:吗啡抑制蓝斑核 NA神经
元放电, 反复应用 → 适应, 耐受,
停药 → 放电加速, 出现戒断症状 。
可乐定抑制蓝斑核 NA神经元放
电, 可缓解戒断症状 。
3,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 ① 昏迷
② 针尖样瞳孔 ③ 呼吸高度抑制
④ 血压剧降, 休克 。 呼吸麻痹是
致死的主要原因 。 抢救:人工呼
吸, 吸氧, 纳洛酮 。
( 五 ) 禁忌证
1,分娩和哺乳妇女止痛
2,支气管哮喘, 肺心病
3,颅内高压
二、可待因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 1/12,镇
咳作用为吗啡的 1/4,成瘾性 <
吗啡 。 主要用于中等疼痛止
痛和中枢性止咳 。
人工合成的镇痛药
哌替啶( pethidine,度冷丁
dolantin)
(一)药理作用
1,CNS,与吗啡相似,作用较
弱
2、消化道:作用较弱,不引起
便秘
3、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
颅内高压
( 二 ) 临床应用
1,镇痛:取代吗啡
2,麻醉前给药
3,人工冬眠
( 三 ) 不良反应 与吗啡相似,
较轻 。
其它镇痛药:安那度、芬太尼、
二氢埃托啡、曲马朵及罗痛定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与纳
曲酮
中枢兴奋药
中枢兴奋药是能够提高 CNS机能
活动的一类药物, 可分为 ① 主
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 咖啡
因 ) ②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
的药物 ( 尼可刹米, 回苏灵,
山梗菜碱 ) ③ 主要兴奋脊髓的
药物 ( 士的宁 ) 三类 。
一、咖啡因
( 一 ) 药理作用 小剂量选择性兴
奋大脑皮层, 较大剂量则兴奋中
枢其它部位 。
( 二 ) 临床应用
1,对抗中枢抑制状态
2,偏头痛 与麦角胺配伍
3,一般性头痛 与解热镇痛药合用
其它大脑皮层兴奋药:哌醋甲酯
( 利他林 ), 甲氯芬酯 ( 氯醒
酯 ), 吡啦西坦 ( 脑复康 )
二、尼可刹米(可拉明)
1,药理作用 治疗量选择性兴奋
呼吸中枢
2,作用机制
①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② 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
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3,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原因所
致的呼吸中枢抑制 。
三、二甲弗林(回苏灵)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作用较尼
可刹米强, 用于各种原因所
致的呼吸中枢抑制 。
四、山梗菜碱(洛贝林)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
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
枢 。 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窒
息, 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
呼吸衰竭及一氧化碳中毒 。
该药作用短暂, 安全范围大 。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 共同作用:
1,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
3,抗炎作用
二, 共同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
素 ( PG) 合成酶 ( 环加氧酶 ),
减少 PG的合成 。
三,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
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 醋
氨酚, 扑热息痛 )
3,砒唑酮类:保泰松
4,其它抗炎有机酸类:消炎痛
( 吲哚美辛 ), 甲灭酸, 氯
灭酸, 布洛芬 。
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 aspirin)
( 一 ) 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抑制血栓形成:抑制环加氧酶,
减少 TXA2的生成, 抑制抗血小板
聚集 。
( 二 ) 临床应用
1、发热
2、慢性钝痛
3、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4,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
( 三 )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直接刺激和抑制胃
粘膜 PG合成, 引起
2、呕吐和胃出血
3、凝血障碍
4,过敏反应:阿斯匹林哮喘 —
① PG合成 ↓ ② 白三烯及其脂
氧化酶代谢物 ↑ 肾上腺素治
疗无效 。
5,水杨酸反应
6,瑞夷综合征
( 四 ) 药物相互作用:血浆蛋
白结合率高
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扑热
息痛)及非那西丁
( 一 ) 体内过程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在体
内的代谢产物, 二者有相同
的药理作用 。
(二)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
与阿斯匹林相似 。
2,抗炎作用:很弱
机制:对中枢 PG合成酶抑制
作用与 aspirin相似, 但对外
周 PG合成酶抑制作用弱 。
( 三 ) 临床应用 解热镇痛
(四)不良反应少,偶有肝损害。
非那西丁过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保泰松 羟基保泰松
( 一 ) 体内过程 血浆蛋白结合率
高达 98%,关节组织浓度可达血
浓度 50%,可诱导肝药酶和促进
尿酸排泄 。
(二)药理作用 抗炎抗风湿作
用强而解热镇痛作用较弱。
( 三 ) 临床应用
1,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2,急性痛风
3,高热
( 四 ) 不良反应 毒性较大
1,胃肠道反应
2、水钠储留
3,过敏反应
4,肝肾损害
5,甲状腺肿大 粘液性水肿:
抑制碘摄取
消炎痛(吲哚美辛)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强大, 主要
用于急性风湿性和类风湿性
关节炎和癌性发热等。
其它:布洛芬(异丁苯丙酸)、
吡罗昔康(炎痛喜康)
Aspirin 和 Morphine在镇痛作用
方面的比较:
Aspirin Morphine
作用部位 主要在外周 中枢
作用机制 抑制 PG合成 激活阿片
受体
作用强度 中等 强大
临床应用 慢性钝痛 剧烈疼痛
成瘾性 无 易产生
抗痛风药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 →
血尿酸 ↑→ 尿酸在关节, 肾
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而引
起的炎症反应 。
别嘌呤醇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减少尿酸
的生成, 防止慢性痛风性关
节炎和肾病变 。
丙磺舒
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
收, 使尿酸排泄 ↑, 主要用于慢性
痛风 。
秋水仙碱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
抗炎作用,缓解症状。机制:抑制
急性期的粒细胞的浸润。不良反应
多,胃肠道反应、肾和骨髓损害等。
授课老师, 董 六 一
镇 静 催 眠 药
镇静药:能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
复安静情绪,很少或不影响运动或精
神活动的药物。
催眠药: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
眠的药物 。
镇静催眠药可分为 ① 苯二氮卓类
(安定、利眠宁),② 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和 ③
其它类(甲苯氨酯、水合氯醛)
等。
苯二氮卓类
一、常用药物
长效类:地西泮( Diazepam安
定 Valium) t1/2,30~60h
中效类:氯氮卓( t1/2,5~15h)
短效类:三唑仑( t1/2,2~4h)
二,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 完全, 肌注
吸收较慢且不规则, 静注作
用快而短 ( 再分布 ) 。
三,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
1,作用部位,CNS内 γ -氨基丁酸
( GABA) 能神经末稍的突触部位
2,作用机制:促进 GABA与 GABAA
受体结合而使 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
加, Cl-内流增加 。
四、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1,抗焦虑 焦虑症,
麻醉前给药
2,镇静催眠 失眠症
3,中枢性肌肉松驰 中枢性肌强直
4,抗惊厥, 抗癫痫 惊厥, 癫痫
五, 不良反应
巴比妥类
一,常用药物
?长 效 类 ( 6 ~ 8 h), 苯 巴 比 妥
phenobarbitol
?中 效 类 ( 3 ~ 6 h), 戊 巴 比 妥
phentobarbitol
?短效类 ( 2~3h), 司可巴比妥
?超短效类 ( 0.25h), 硫喷妥
二、体内过程
硫喷妥再分布到脂肪组织
三,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镇静催眠及麻醉作用
催眠作用机制:
直接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
系统 ( 增强 GABA介导的 Cl-内流
使 Cl-通导开放时间延长,抑制
多突触反射)。
2、抗惊厥、抗癫痫
苯巴比妥抗癫痫作用选择性较
高
四, 临床应用
1、镇静催眠 2、麻醉
3、惊厥、癫痫
五, 不良反应
1,宿睡现象
2,过敏反应
3,中毒
其它非巴比妥类药物
甲丙氨酯和水合氯醛具有催眠和
抗惊厥作用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
癫痫类型:
常用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乙琥胺、酰胺咪嗪、安定和丙戊
酸钠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
大仑丁( Dilantin)
一、药理作用和机制:
1、,降低细胞膜对钠和钙离子的通
透性,产生细胞膜稳定作用。
2,增强 GABA的作用(抑制摄取、
诱导受体)。
二, 临床应用:
1,癫痫:是治疗大发作的首选药
物之一。
2,外周神经痛
3,心律失常
三,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胃肠道反
应和神经系统反应
2,过敏反应
3,慢性毒性反应 ①, 齿龈增生
②, 叶酸缺乏 ③, 低血钙和拘
偻病等 。
酰胺咪嗪(卡马西平)
酰胺咪嗪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
效较好, 对外周神经痛也有
效 。 其机制是稳定 细胞膜
( 阻滞钠通道 ) 。
巴比妥类和扑米酮
苯巴比妥和扑米酮也可用于防
治癫痫大发作
乙琥胺
乙琥胺是防治癫痫小发作的首
选药 。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对各种癫痫都有一定
疗效,其作用机制是增强
GABA作用( ①抑制 GABA的降
解酶系,②抑制 GABA的再摄
取和③增强谷氨酸脱羧酶的
活性)。
苯二氮卓类
iv地西泮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的首选药 。
抗惊厥药
惊厥 — 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
CNS过度兴奋所致的全身骨
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 。
常用药物:巴比妥类, 安定,
硫酸镁等
硫酸镁
一,药理作用:
1,口服 MgSO4有泻下和利胆作用
2,注射 MgSO4可产生中枢抑制, 骨
骼肌松弛, 心肌抑制和血管扩张作
用 。
骨骼肌松弛机制:钙镁对抗, 抑制递
质释放和骨骼肌收缩 。
二, 临床应用
1,惊厥
2,高血压危象
三, 不良反应 过量引起呼吸抑制,
血压剧降 —— 死亡, 预防措施:腱
反射检查, 解救,iv 钙剂 。
抗帕金森病药
发病机制: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病
变,黑质 -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
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占
优势。
拟多巴胺药
二、常用药物:左旋多巴,α —
甲基多巴、金刚烷胺和司立吉林
(一),左旋多巴( Levodopa,L-
dopa)
1,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后只有不
到 1%的左旋多巴能进入 CNS。
2,药理作用:左旋多巴在脑内转
变为多巴胺,补充纹状体中多巴
胺的不足。
3、临床应用,①震颤麻痹,作
用特点:对轻症和年青患者
及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 疗效
较好,奏效较慢( 2-3周显
效),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
帕金森氏综合征无效(阻断
中枢多巴胺受体)
②肝昏迷
4、不良反应:多数由 左旋多巴在
外周转变为多巴胺所致。 ①胃肠
道反应 ②心血管反应 -体位性低
血压 ③不自主异常运动 ④精神
障碍。
5、药物相互作用,①维生素
B6增强 左旋多巴在外周的副
作用
②抗精神病药及利血平可对抗
左旋多巴的作用 ③非选择性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增强 外周
多巴胺的副作用。
(二),卡比 多巴
卡比 多巴是芳香族氨基酸脱羧
酶的抑制剂, 不能通过血脑
屏障, 其作用是抑制外
周 L-dopa转化为多巴胺,减少
L-dopa副作用和增强疗效。
单独应用基本无药理作用。
苄丝肼与 卡比 多巴有同样效应。
(三)金刚烷胺
1,药理作用,① 抗病毒作用
② 抗震颤麻痹作用, 疗效优
于抗胆碱药而不及 L-dopa,
其特点是见效快、维持时间短、
与 L-dopa合用有协同作用
2、抗震颤麻痹机制:促进多巴胺
能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抑制再
摄取及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3、临床应用:①震颤麻痹 ②预
防病毒感染。
(四) 溴隐亭(激动黑质 -纹状
体通路多巴胺受体)
(五) 司立吉林( 选择性单胺氧
酶 — B[MAO— B,主要在 CNS]抑制
剂,抑制 CNS多巴胺的摄取和降
解,与 L-dopa合用可减少用量和
副作用。
抗胆碱药
该类药物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减弱黑质 — 纹状体通路中 Ach
的作用, 疗效较 L-dopa差,
但适用于 ① 轻症患者 ② 不能
耐受或禁用 L-dopa者 ③ 与 L-
dopa合用, 增强疗效 ④ 对抗
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
反应有效 。 常用药物是苯海
索(安坦),抗震颤疗效较好,
而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外周作
用较大。
抗精神失常药
一, 分类
1,抗精神分裂症药
2,抗躁狂药抗抑郁症药
3,抗焦虑药
二, 抗精神分裂症药
( 一 ) 脑内多巴胺 ( DA) 系统
的主要生理功能
1,调控 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黑
质 — 纹状体 DA通路
2,与精神活动有关:中脑 — 大
脑皮层和中脑 — 边缘系 DA通
路
3,调控脑下垂体某些激素的分
泌:结节 — 漏斗 DA通路
4,参与中枢性呕吐反应:延脑
DA系统
( 二 ) 发病机制:脑内 DA系统
功能过强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 Wintermin)
一, 作用机制
1,阻断 DA受体
2,阻断 α 受体
3,阻断 M受体
二, 药理作用
1,与阻断 DA受体 ( D2) 有关
的作用
① 抗精神病作用 ② 镇吐作用
③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④ 对
锥体外系的影响
2,与阻断 α 受体有关的作用
①安定镇静作用 ②翻转肾上腺
素的升压作用
3,与阻断 M受体有关的作用:
口干, 便秘, 视力模糊
4,其它 ①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②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③ 加强
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三,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2,呕吐:对多种原因所致呕吐
有效, 但对刺激前庭所致的
呕吐无效 。
3,低温麻醉
4,人工冬眠:与度冷丁, 异丙
嗪合用
四, 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① 嗜睡, 无
力, 淡漠 ( 阻断 DA受体 ) ②
口干, 便秘和视力模糊 ( 阻
断 M受体 ) ③ 鼻塞, 血压下降
( 阻断 α 受体 ) ④ 乳房肿大,
闭经 ( 内分泌 )
2,锥体外系反应:是最常见的
副作用,有四种类型,①帕
金森氏综合征(中老年人多
见)②静坐不能(青年多见)
③急性肌张力障碍 ④迟发性
运动障碍 。前三种反应可用
安坦缓解,第四种反应抗胆
碱药反可加重。
3,过敏反应
4,急性中毒
其它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氟奋乃
静、三氟拉嗪(吩噻嗪类)、泰
尔登(硫杂蒽类)、氟哌定醇
(丁酰苯类)、五氟利多、舒必
利、氯氮平等。
抗抑郁药
米帕明(丙咪嗪)
一, 药理作用
1,CNS,对正常人产生困倦, 思
维能力降低等抑制作用, 但对抑
郁症者则引起情绪高涨, 精神振
奋的抗抑郁作用 。 其机制可能与
抑制神经元对 NA和 5-HT的再摄取
有关 。
2,抗胆碱作用:阻断 M受体
3,心血管系统:低血压, 心律
失常等, 可能与抑制心肌中
NA的再摄取有关 。
二, 临床应用 抑郁症
三, 不良反应:阿托品样作用,
禁用于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 。
抗躁狂药
碳酸锂
治疗量对正常人精神活动无
影响, 对躁狂症发作则有显
著的疗效, 其机制可能是抑
制脑内 NA,DA释放, 促进它
们的摄取, 使突触间隙递质
浓度降低 ( 与抑制 IP3的脱磷
酸化,
使 PIP2减少有关)。不良反应
较多,血浓 >2mmol/L引起中
毒。
抗焦虑药:见苯二氮卓类
思考题
1,试述能增强脑内 GABA能神
经功能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2、试述影响脑内 DA系统的药
物及其作用
镇痛药
镇痛药是主要作用于 CNS,选择
性消除或缓解痛觉的药物。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一、吗啡( morphine)
(一)作用机制 — 与脑内阿片受体
结合,干扰或抑制痛觉的传入和
整合等过程。
阿片受体的亚型 ( μ, δ, κ 和 σ )
及其效应
( 二 ) 药理作用
1,CNS,① 镇痛镇静 ② 呼吸抑制
( 呼吸中枢阿片受体 ) ③ 镇咳
( 孤束核阿片受体 ) ④ 缩瞳 ( 中
脑盖前核阿片受体 ) ⑤ 催吐 ( 延
脑极后区阿片受体 )
2,消化系统:引起便秘, 其原因
是 ① 平滑肌张力 ↑ ② 肠蠕动 ↓ ③
括约肌张力 ↑ ④ 消化液分泌 ↓ ⑤
中枢抑制
3,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 降低
血压 。 其可能机制是 ① 释放组胺
( 可被抗组胺药对抗 ) ② 激动
孤束核阿片受体, 抑制交感中枢
( 可被钠洛酮对抗 )
( 三 ) 临床应用
1,镇痛
2,心源性哮喘:机制 ① 扩张血管,
降低阻力 ② 镇静, 消除恐惧 ③
降低呼吸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
缓解急促浅表的呼吸 。
3,止泻
( 四 )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2,耐受性和成瘾性
机制:吗啡抑制蓝斑核 NA神经
元放电, 反复应用 → 适应, 耐受,
停药 → 放电加速, 出现戒断症状 。
可乐定抑制蓝斑核 NA神经元放
电, 可缓解戒断症状 。
3,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 ① 昏迷
② 针尖样瞳孔 ③ 呼吸高度抑制
④ 血压剧降, 休克 。 呼吸麻痹是
致死的主要原因 。 抢救:人工呼
吸, 吸氧, 纳洛酮 。
( 五 ) 禁忌证
1,分娩和哺乳妇女止痛
2,支气管哮喘, 肺心病
3,颅内高压
二、可待因
镇痛作用为吗啡的 1/12,镇
咳作用为吗啡的 1/4,成瘾性 <
吗啡 。 主要用于中等疼痛止
痛和中枢性止咳 。
人工合成的镇痛药
哌替啶( pethidine,度冷丁
dolantin)
(一)药理作用
1,CNS,与吗啡相似,作用较
弱
2、消化道:作用较弱,不引起
便秘
3、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
颅内高压
( 二 ) 临床应用
1,镇痛:取代吗啡
2,麻醉前给药
3,人工冬眠
( 三 ) 不良反应 与吗啡相似,
较轻 。
其它镇痛药:安那度、芬太尼、
二氢埃托啡、曲马朵及罗痛定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与纳
曲酮
中枢兴奋药
中枢兴奋药是能够提高 CNS机能
活动的一类药物, 可分为 ① 主
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 咖啡
因 ) ②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
的药物 ( 尼可刹米, 回苏灵,
山梗菜碱 ) ③ 主要兴奋脊髓的
药物 ( 士的宁 ) 三类 。
一、咖啡因
( 一 ) 药理作用 小剂量选择性兴
奋大脑皮层, 较大剂量则兴奋中
枢其它部位 。
( 二 ) 临床应用
1,对抗中枢抑制状态
2,偏头痛 与麦角胺配伍
3,一般性头痛 与解热镇痛药合用
其它大脑皮层兴奋药:哌醋甲酯
( 利他林 ), 甲氯芬酯 ( 氯醒
酯 ), 吡啦西坦 ( 脑复康 )
二、尼可刹米(可拉明)
1,药理作用 治疗量选择性兴奋
呼吸中枢
2,作用机制
①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② 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
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3,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原因所
致的呼吸中枢抑制 。
三、二甲弗林(回苏灵)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作用较尼
可刹米强, 用于各种原因所
致的呼吸中枢抑制 。
四、山梗菜碱(洛贝林)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
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
枢 。 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窒
息, 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
呼吸衰竭及一氧化碳中毒 。
该药作用短暂, 安全范围大 。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 共同作用:
1,解热作用
2,镇痛作用
3,抗炎作用
二, 共同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
素 ( PG) 合成酶 ( 环加氧酶 ),
减少 PG的合成 。
三,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
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 醋
氨酚, 扑热息痛 )
3,砒唑酮类:保泰松
4,其它抗炎有机酸类:消炎痛
( 吲哚美辛 ), 甲灭酸, 氯
灭酸, 布洛芬 。
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 aspirin)
( 一 ) 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抑制血栓形成:抑制环加氧酶,
减少 TXA2的生成, 抑制抗血小板
聚集 。
( 二 ) 临床应用
1、发热
2、慢性钝痛
3、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4,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
( 三 )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直接刺激和抑制胃
粘膜 PG合成, 引起
2、呕吐和胃出血
3、凝血障碍
4,过敏反应:阿斯匹林哮喘 —
① PG合成 ↓ ② 白三烯及其脂
氧化酶代谢物 ↑ 肾上腺素治
疗无效 。
5,水杨酸反应
6,瑞夷综合征
( 四 ) 药物相互作用:血浆蛋
白结合率高
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扑热
息痛)及非那西丁
( 一 ) 体内过程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在体
内的代谢产物, 二者有相同
的药理作用 。
(二)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
与阿斯匹林相似 。
2,抗炎作用:很弱
机制:对中枢 PG合成酶抑制
作用与 aspirin相似, 但对外
周 PG合成酶抑制作用弱 。
( 三 ) 临床应用 解热镇痛
(四)不良反应少,偶有肝损害。
非那西丁过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
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保泰松 羟基保泰松
( 一 ) 体内过程 血浆蛋白结合率
高达 98%,关节组织浓度可达血
浓度 50%,可诱导肝药酶和促进
尿酸排泄 。
(二)药理作用 抗炎抗风湿作
用强而解热镇痛作用较弱。
( 三 ) 临床应用
1,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2,急性痛风
3,高热
( 四 ) 不良反应 毒性较大
1,胃肠道反应
2、水钠储留
3,过敏反应
4,肝肾损害
5,甲状腺肿大 粘液性水肿:
抑制碘摄取
消炎痛(吲哚美辛)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强大, 主要
用于急性风湿性和类风湿性
关节炎和癌性发热等。
其它:布洛芬(异丁苯丙酸)、
吡罗昔康(炎痛喜康)
Aspirin 和 Morphine在镇痛作用
方面的比较:
Aspirin Morphine
作用部位 主要在外周 中枢
作用机制 抑制 PG合成 激活阿片
受体
作用强度 中等 强大
临床应用 慢性钝痛 剧烈疼痛
成瘾性 无 易产生
抗痛风药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 →
血尿酸 ↑→ 尿酸在关节, 肾
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而引
起的炎症反应 。
别嘌呤醇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减少尿酸
的生成, 防止慢性痛风性关
节炎和肾病变 。
丙磺舒
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
收, 使尿酸排泄 ↑, 主要用于慢性
痛风 。
秋水仙碱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
抗炎作用,缓解症状。机制:抑制
急性期的粒细胞的浸润。不良反应
多,胃肠道反应、肾和骨髓损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