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第一节 助消化药
酶类:胃蛋白酶 胰酶
乳酶生:乳酸杆菌制剂
?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 药物分类 】
一.抗酸药
二,H2受体阻断药
三,M受体阻断药
四.胃壁细胞 H+ 泵抑制药
五.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六.粘膜保护药
七.抗幽门螺旋菌药
? 抗酸药
常用抗酸药物作用比较:
作用 氢氧 三硅 氧化 氢氧 碳酸 碳酸
化镁 酸镁 镁 化铝 钙 氢钠
抗酸强度 强 弱 强 中 较强 强
起效时间 快 慢 慢 慢 较快 快
维持时间 较长 较长 较长 较长 较长 短
粘膜保护 无 有 有 有 无 无
作用
收敛作用 无 无 无 有 有 无
碱血症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产生 CO2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排便影响 轻泻 轻泻 轻泻 便秘 便秘 无
? H2受体阻断药
( 1)常用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 2)拮抗组胺,五肽胃泌素,M受体
激动剂引起的胃酸分泌
( 3)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法莫
替丁强于西米替丁 20~ 50倍,尼扎替丁,
雷尼替丁强于西米替丁 4~ 10倍
( 4)不良反应有:便泻,头痛,皮疹,
iV过快,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下降,
西米替丁为肝药酶抑制剂,联合用药应
注意。
? M受体阻断药
( 1)阿托品与其它合成品已少用
( 2)哌仑西平:对胃酸分泌 M受体选择性较
高。
胃壁细胞 H+ 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洛赛克)
( 1)口服后在壁细胞分泌小管周围转变为
次磺酰胺衍生物 → 硫原子与 H+, K+ - ATP酶
上巯基结合 →↓ H+ 泵将 H+ 从壁细胞运到胃
腔 → 抑制胃酸形成
( 2) ↑ 胃门,胃体,胃窦处粘膜血流量。
( 3) ↓ 幽门螺旋菌活性。
( 4)用于消化道溃疡,反流性胃炎,卓艾
综合症。
?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竞争性阻断胃泌素受体 → 胃酸分泌 ↓
粘膜保护药
( 1)前列腺素衍生物:米索前列醇,思前列
醇,防止有害因子损伤胃粘膜
( 2)硫糖铝:在 PH< 4情况下,可聚合成胶
状,粘于上皮细胞和溃疡基底
( 3)胶体碱式枸椽酸泌(三钾二枸椽酸泌)
在胃内形成氧化泌胶体
抗幽门螺旋菌药
甲哨唑,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
素,2- 3药联合应用
? 第三节 泻药
一,容积性泻药:硫酸镁 硫酸钠
肠内
口服-- → Mg2+,SO42-↑→ 肠道高渗 →
大肠水份 ↑→ 肠内容物 ↑→ 刺激肠壁 →
泻下
二、接触性泻药, 酚肽,在碱性肠液下
形成可溶性钠盐 → 促进肠蠕动。
醌类 (大黄,番泻叶等)
在肠内细菌分解为蒽醌 → 促进肠蠕动。
三、润滑性泻药, 液体石蜡,甘油
?
? 第四节 止泻药
次碳酸铋
活性碳
? 第三十二章 子宫兴奋药
? 分类:催产素
? 脑垂体后叶素 (含加压素和催产素)
? 麦角生物碱
? [应用 ]
1、小剂量(静滴)用于引产和催产。
2、大剂量(皮下注射或肌注)用于产
后止血。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1、严格掌握剂量,过量可致胎儿窒息
和子宫破裂。
2、禁忌症:胎位不正、头盆不称、产
道异常、前置胎盘和剖腹产史禁用。
? 麦角生物碱
[作用和用途 ]
麦角新碱
对子宫平滑肌的兴奋特点是:
( 1)作用强、久,易致强直性收缩
? ( 2)对宫体和宫颈的兴奋作用无明显
差别;
( 3)临产前或新产后最敏感只适用于产
后止血和子宫复原。
? 麦角胺
1、收缩脑血管,减少动脉搏动所致的头
痛,故可单独或与咖啡因合用治疗偏头
痛。
2、阻断 ?肾上腺素受体,可使肾上腺素
的升压作用翻转。
[不良反应 ]
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妊娠毒血症和
高血压患者产后慎用。
? 第三十三章
性激素与避孕药
?分类
1、固醇类:雌二醇(主)
天然:雌酮,雌三醇
人工合成:炔雌醇
雌醚,戊酸雌二醇
2、非固醇类:乙烯雌酚,乙芪酚
一、常用药物:雌二醇,乙烯雌酚,
炔雌醇
? 二、用途:
1、更年期综合症,老年阴道炎,女阴干
枯症,
用雌激素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2、子宫发育不全,闭经,月经过少,用
雌激素可替代治疗,并可+孕激素
3、子宫功能性出血:由于卵巢功能失调
引起的出血,其中有一种是因雌激素水
平低,子宫内膜出血创面修复不良面引
起出血。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而使创面修复。
? 4、回乳:部分妇女停止受乳引起乳房
胀痛
5、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
( 1)大剂量雌激素可反溃抑制促性腺
激素分泌 → 睾丸萎缩
→ 雄激素产生 ↓
( 2)雌激素有对抗雄激素作用
6、五年以上晚期乳癌
7、痤疮(粉刺)
8、避孕,大量雌激素 +孕激素
? 孕激素
由黄体分泌,以后由胎盘分泌。黄
体酮(孕酮)含量低。临床应用为人工
合成品
如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炔诺
酮等。
【 用途 】
1、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
2、功能性子宫出血
3、子宫内膜腺癌,前列腺肥大或癌症
? 雄激素
对生殖系统作用
( 1)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形成和节二性
征发育
( 2)抑制促性腺素分泌 → 抑制 FSH分
泌(雌激素 ↓ )
大剂量对抗雌激素作用
常用:人工合成为甲基睾丸酮,丙酸
睾丸酮,苯乙睾丸酮。
【 应用 】
( 1)睾丸功能不全,无睾症或类无睾症 ;
? ( 2)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应用其对抗雌激
素作用,使子宫及其血管收缩,内膜萎缩而
出血;
( 3)晚期乳腺癌:病因与雌激素有关,实验
证明约有 70%原发乳癌者,其癌组织中有雌
激素受体。
对抗雌激素作用
雄激素 通过抑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
泌而下降卵巢分泌雌激素。
( 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它贫血:因雌激素
能兴奋骨髓造血功能,在骨髓低下的情况下
使 RBC上升。
? 同化激素
同化作用:能明显促进蛋白质合成,也
能减少蛋白质分解。
同化激素:同化作用较好,雄激素作用
较弱的睾丸酮衍生物。
南诺龙(苯丙酸诺龙),司坦唑(康力
龙),美雄酮(去氢甲基睾丸酮)等。
【 用途 】
( 1)蛋白质同化或吸收不足,蛋白质分
解亢进或损失过多。如严重烧伤,术后
慢性消耗等。
( 2)体育竞赛一类违禁药
? 第四节 避孕药
【 分类 】
1、抑制排卵药:复方炔诺酮片等
2、抗着床药:双炔失碳酯等
3、男性避孕药:棉酚等
一、抑制排卵避孕药
(一)药物由不同类型雌孕激素按不同
剂量配伍组成,甾体避孕药可分为口服
及注射两种
(二)作用机理
1.抑制排卵
? ( 1)雌激素可抑制下丘脑 GnRH的释放
FSH分泌 ↓→ 卵泡生长成熟 ↓
抑制排卵
( 2)孕激素抑制 LH生成
2.影响子宫内膜正常增殖转变,不利
于受精卵着床。
3.影响子宫和输卵管的正常活动,使
子宫颈粘液变稠 → 影响受精卵或精
子运行
? (三)不良反应
1.类早孕反应:雌激素直接对角粘膜刺
激。
2.子宫不规则出血(服药后出血)。说
明雌,孕激素不足,可加服炔雌醇。
3.闭经,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处于抑制状
态所致。
4.乳汁减少
5.凝血功能障碍,对各种凝血因子有影
响,对血小板功能有影响所致。
6.其它:痤疮,色素沉着等。
? 二.抗着床药
双炔失碳酯,我国研制。使内膜生
长转化抑制,抗着床。不受月经周期限
制。
三.男性避孕药
棉酚:主要作用于精子细胞,特别是变
态后期,精子细胞作用强,连用 2个月可
达要求成功率 99%。
不良反应:低血钾,肌无力,
? 第三十四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
的所有激素总称。
按生理功能分为盐皮质激素,糖皮质
激素两大类。具多方面生理作用。
? 一.肾上腺皮质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醛固酮:保
Na+
排 K+, 治慢性肾皮质功能不全,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占皮质 78%,主

泌糖皮质激素
性激素:网状带分泌,女 100%网状带分
泌;男 1/ 3睾丸素主要在睾丸分泌
?糖皮质激素类
[生理作用 ]
生理剂量下主要影响三大类物质和水
盐代谢,当剂量过大或长期应用时,可
导致各种物质代谢紊乱,以下是不良反
应和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糖代谢,
糖原异生 ??肝、肌糖原合成 ?;
抑制细胞对糖的摄取和氧化利用、
使血糖升高、糖尿(严重时)。
? 蛋白质代谢:
合成 ?、分解 ??负氮平衡,从而产生肌
肉萎缩、皮肤变薄、生长发育迟缓、伤
口难愈。
脂肪代谢:
脂肪合成 ?、分解 ??诱发酮症酸中毒。
脂肪再分布 ?向心性肥胖、满月脸。
水、电解质代谢,
留钠排钾 ?水钠潴留、低血钾、高血压;
增加钙磷排泄 ?骨质疏松。
雄激素样作用,
唑疮、多毛等。
? [药理作用 ]超过生理剂量时,除影响物
质代谢,出现下列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都
有抑制作用。炎症早期,改善红、肿、热、
痛等症状,炎症后期,防止粘连和疤痕
形成。 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
散,阻碍伤口愈合。
? 抗炎机理,(1)稳定生物膜:
稳定溶酶体膜:蛋白水解酶类释放 ?,炎
症反应 ?。
稳定肥大细胞膜:组胺等致炎物质释放 ?,
炎症反应 ?。
(2)抑制化学趋化作用:使中性粒、单核
和巨噬细胞移行至炎症区 ??炎症浸润 ?。
? (3)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血管收缩,渗出 ?
(4)抑制致炎物的生成:
? 诱导磷脂 酶 A2抑制蛋白,磷脂释放花生
四烯酸 ?,PGs,LTs,缓激肽等生成 ?
(5)抑制成纤维细胞的 DNA合成,
肉芽增生 ?,粘连、瘢痕形成 ?
? 机制 (本科用 ),糖皮质激素与靶细胞浆
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使参与炎症的
一些基本转录增加或减少,而抑制炎症
过程的某些环节。
( 1)抑制细胞因子:如细胞因子白介素
I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2),巨噬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介素 3( IL
- 3),IL- 4,IL- 5,IL- 6,IL- 8等。
( 2)抑制炎症介质:如白三稀( LT),
前列腺素( PG2),血小板活化因子
( PAF)
( 3)抑制巨噬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
( NOS)
? 2、抗免疫作用,
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抑制,但对细胞免
疫抑制作用更强,后者在大剂量时才明
显。抑制免疫反应多个环节:
(1)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2)破坏淋巴细胞
(3)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能力和阻止免疫
活性细胞增殖 (4)大剂量可抑制 B细胞转
化为浆细胞 ?抗体生成 ?(5)稳定肥大细
胞膜 ?致炎物释放 ??过敏反应 ?。
? 3、抗毒作用:
机体对内毒素耐受力 ?、损害 ?,表现为
解热,改善中毒症状,但不能中和内毒
素,对外毒素损害亦无保护作用。
作用机制,(1)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热原
释放、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敏
感性 (2)与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结合,
阻止其所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 4、抗休克作用:
超大剂量可对抗各种严重休克,特别
是中毒性休克。可能的抗休克机制:
(1)加强心收缩力:稳定溶媒体膜,使心
肌抑制因子生成 ?,心肌收缩力 ↑,心输
出量 ↑ 。
(2)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
的敏感性,改善重要器官供血、氧。
(3)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减轻微血栓形
成。
?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
( 1)红细胞 ?、血红蛋白 ?、
血小板 ?、纤维蛋白元 ?;
( 2)中性粒细胞 ?,但功能 ?;
( 3)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
? 6、其他作用:
(1)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欣快、失眠、
可诱发精神失常和癫痫。
(2)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大剂量或
长期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3)对抗 VitD对钙的吸收作用,久用易致
骨质蔬松。
? 【 临床应用 】
1,替代治疗,用于急、慢性皮质功能减
退症,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肾上腺次
全切除术后作替代治疗。
? 2,严重感染或炎症
( 1)适用于伴有毒血症的严重感染:如
中毒性菌痢,暴发型脑膜炎,中毒性肺
炎,急性粟粒性结核等。在足量有效抗
菌药前提下使用。
( 2)某些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激素,但
对严重传染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麻
疹,乙脑等也有缓解症状作用。
( 3)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重要器官的
炎症如脑膜炎,脑炎,心包炎,风心,
骨膜炎等以及烧伤后疤痕萎缩,过敏性
疾病
? 3,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热,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身性红斑狼疮
肾病综合症
异体器官移植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荨麻疹,枯草热,血清病等
? 4,抗休克:
感染性休克:在有效抗菌素下,
早、短、大剂量使用。
过敏性休克:次选,与首选药肾
上腺素合用。
心源性休克:结合病因治疗。
低血容量休克:补液,输血后超
大剂量使用。
? 5,血液病,粒细胞减少症,急淋,
再障,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
紫癜等,停药后复发。
6,局部应用,
( 1)眼科:结膜炎,虹膜炎等
( 2)皮肤科:接触性皮炎,湿疹,
牛皮癣等
? 【 不良反应 】
1,长期大量应用的不良反应
(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满月
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低血钾等
( 2)诱发或加重感染:免疫抑制之故加有
效抗菌药合用;
(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 4)心血管: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 6)精神失常,精神病或癫痫病史禁用
? 2,停药反应
( 1)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由于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反溃抑制 ACTH分泌,
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
( 2) 反跳现象,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
致,原病复发或恶化。
【 禁忌症 】
严重高血压,骨折或创伤恢复期,糖
尿病,溃疡病,角膜溃疡,孕妇,抗菌
素不能控制的感染等。
? 【 用法与疗程 】
1.大剂量突击疗法:严重感染及各种休

2.一般剂量长期疗法:自身免疫性疾病
(肾病综合症,结缔组织病,顽固支气管哮
喘 )炎症后遗症 (中心性视网膜炎 )
3.小剂量替代疗法:肾上腺皮质全切、
次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4.隔日疗法:将两日量一次给予。优点,
按激素昼夜分泌节律,6- 8小时高峰,
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抑制性小
? 【 糖皮质激素分类 】
1.短效:氢化可的松,可的松(转化成
前者才生效)
2.中效: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泼
尼松(强的松)(转化成前者才生效)
甲泼尼龙,曲安西龙(去炎松)
3.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口服易
吸收,与血浆蛋白大部分成结合状态,
在肝转化与 GA结合从肾排。
? 促皮质素( ACTH)
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用于
肾上腺皮质废用性萎缩和 ACTH兴奋试验。
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和支氧皮质酮它们能促进肾远曲
小管 Na+, Cl- 的重吸收和 K+, H+ 排出。
主要用于慢性皮质功能减退症,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
? 第三十五章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 生物合成和释放 】
碘泵 过氧化酶
碘(摄取 )→ 甲状腺内碘 → 活性碘
过氧化酶
碘化酪氨酸( MIT,DIT) → 缩合
为 T3,T4
蛋白水解酶
→ 水解,释放入血(血中 T4多,T3
少,T3主要靠 T4脱碘而来。 T3作用快、强、
短,而 T4作用弱、慢、持久)
? 【 合成和释放调节 】
下丘脑 (- ) 甲状腺激素包括:
↓ TRH(+ )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腺垂体 (- ) T4(甲状腺素)
↓ TSH(+ )
甲状腺(腺体、血管增生)

T3,T4合成 ↑

释放 T3,T4 ↑
注,T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TSH-促甲状腺激素
(- )负反馈抑制,(+ )刺激分泌和合成
? 【 作用和用途 】
1,促进生长发育,缺乏可致身材矮小,智力
低下称为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应尽早
补充治疗。
2,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糖、蛋白质、脂肪、
水电解质代谢。缺乏可致粘液性水肿(成
人),用甲状腺制剂补充治疗。
3,反馈性抑制 TSH分泌,用于缓解单纯性甲
状腺肿。
【 不良反应 】
体温及基础代谢率升高,多汗、失眠、兴
奋不安、心悸、心绞痛、心衰等,处理措施主
要是调低剂量,必要时用 β -受体阻断药。
?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常用的有硫脲类,碘和碘化物,放射
性碘及 β -受体阻断药。
一.硫脲类
分为 1.硫氧嘧啶类:甲基硫氧嘧啶,
丙基硫氧嘧啶( Propylthiouracil);
2.咪唑类:甲巯咪唑(他巴唑
Thiamazole,Tapazole)、卡比马唑(甲
亢平)
? 【 作用 】
1.作用机制:
(1) 活性碘生成 ↓
抑制过氧化酶- 碘化酪氨酸缩合 ↓
→ 甲状腺素合成 ↓
( 2)丙基硫氧嘧啶可抑制外周 T4转
为 T3
( 3)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对甲亢病起
一定治疗作用。
? 2.作用特点:
( 1)生效缓慢,需待贮存激素用尽才见效
( 1~ 3个月基础代谢恢复正常)。
( 2)治疗后甲状腺充血、肿大、变软变脆及
突眼加重,原因:负反馈减弱,TSH分泌增加;
( 3)疗程长( 1~ 2年)停药过早易复发。
【 用途 】
1.甲亢内科治疗:轻、中度、或不宜手术、
放碘治疗者。
2.甲亢术前准备及术后复发治疗:术前控制
甲状腺机能接近正常,以利于手术,减少并
发症和死亡率,但术前两半周应加服碘 。
? 3.辅助治疗甲状腺危象,阻断新甲状腺素合成,
但剂量要大。可怀 β 受体断药合用,疗效更好。
【 不良反应 】
1.白细胞减少症:本类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应
定期查血象,如出现咽痛、发热应立即检查和停
药,以甲基硫氧嘧啶和甲亢平为多见;
2.过敏反应:皮疹、严重者可致剥脱性皮炎需停
药或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头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
4.肝损害、黄疸。突眼明显或甲癌忌用。
5.能透过胎盘和乳汁排出,影响胎儿,新生儿,
妊娠、哺乳妇女禁用。
? 【 常用各药特点比较 】
药物 作用特点
甲基硫氧嘧啶 作用确定,起效较慢
丙基硫氧嘧啶 作用确定,起效快,
甲危疗效好。
他巴唑 作用较上强 10倍,起
效亦较慢,
但持久,甲危治疗不
如丙基。
甲亢平 作用缓慢、持久,甲
危不宜用。
? 二.碘和碘化物
常用药有:碘化钾、卢戈氏液(复方碘
溶液)
【 作用 】
1.小剂量:甲状腺素合成原料之一。
2.大剂量:
( 1)抑制蛋白水解酶 → 甲状腺释放 ↓
( 2)亦可抑制过氧化酶 → 碘化和碘经酪
氨酸缩合下降 → 甲状腺素合成 ↓ ;
( 3)抑制 TSH释放和对抗 TSH对甲状腺的
刺激作用,使用甲状腺缩小,变硬、血
管减少。
? 【 应用 】
1.单纯甲状腺肿:小剂量原料补充;
2.甲亢术前准备:术前两半周加服,缓
解症状,减少手术并发症;
3.甲状腺危象治疗:抑制甲状腺素大量
释放。
【 不良反应 】
1.血管神经性水肿;
2.慢性碘中毒。
3.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
? 三.放射性碘:
利用产生的 β 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
用于甲亢及甲状腺机能检查,注意控制
剂量,过量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四,β 受体阻断药
常用有普萘洛尔等。通过阻断 β 受体,
抑制甲亢所致交感过度兴奋而产生的症
状和减少甲状腺素分泌。可用于甲亢治
疗、甲危辅助治疗以及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