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本章提要 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 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 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由于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 2.什么是财政学? 2.1 什么是经济学? 2.2 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 2.3 私人部门经济学与公共部门经济学 2.4 财政与财政学 2.1 什么是经济学? 什么是经济学? 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经济学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 2.2 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 人类的欲望可分为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 私人欲望 指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 如:获得并享用食品、衣服等物品的欲望 私人欲望一般经由市场机制达成 公共欲望 指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 如:道路与公园的使用、警力与国防的保护等欲望。 公共欲望一般经由政府机制达成 排他性(excludability): 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 竞争性(rivalry): 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减少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 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共有资源(common resource): 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2.3 私人部门经济学与公共部门经济学 私人部门经济学(private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私人欲望如何借助市场途径达成; 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公共欲望如何借助预算和投票过程达成。 2.4 财政与财政学 政府是满足公共欲望的当然?°人选?±,因此,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主要指政府的经济活动; 政府从事经济活动,衍生出收入和支出问题; 财政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 财政学(public finance) 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也称为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或公共部门经济学 3.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3.1 什么是混合经济? 3.2 纯粹私人部门经济的运行 3.3 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3.1 什么是混合经济? 由私人部门经济和公共部门经济共同组成; 由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共同作用。 3.2 纯粹私人部门经济的运行 纯私人部门经济的特点 两个主体:家庭和企业 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纯私人部门经济的运行 商品运动过程(图中实线部分) 货币运动过程(图中虚线部分) 图0-2 纯粹私人部门经济的运行 3.3 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混合经济的运行(图0-3) 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图0-3 混合经济循环图 4.财政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4.1 实证分析 4.2 规范分析 4.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 4.1 实证分析 什么是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 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 比如,2003年中央政府发行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征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行为有什么影响?等等。 实证分析可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 如考察劳动所得课税对工人劳动行为的影响 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课税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实际影响,要看两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理论分析本身往往无法提供确定的结果 经验分析(empirical analysis) 指通过调查或实验取得实际资料而进行的定量分析; 主要有三种方式:访谈、实验、经济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econometric analysis)是当前在经济学中最为流行的经验分析方法。 4.2 规范分析 什么是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是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它能够提出实现何种经济目标的政策建议; 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非客观的方法;较多受到人们的立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 如:电信资费是否偏高?对汽油消费是实行收费为好还是征税为好?增加国债发行是利还是弊? 4.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 财政学的两大任务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解释政策的经济影响——有赖于实证分析 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南——有赖于规范分析 像“ 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的问题 其分析和判断属于规范分析的范畴 但问题的良好解决必须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例子:住房租金控制立法 本章小结 财政学,也称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它把经济社会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并以此为分析视角考察现实中的各种财政问题。 现代经济一般是混合经济,财政在混合经济的运行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本章小结 实证分析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规范分析确认什么是有利的结果,或者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实现有利的结果。规范方法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 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计量经济分析是当今最流行的经验分析方法。 第1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本章提要 1.什么是效率? 2.什么是公平? 3.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协调 引言:评价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 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增进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效率与公平的函数 效率问题:如何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 公平问题:产品和服务如何在社会成员间恰当分配。 评价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 效率 公平 1.什么是效率? 1.1 效率的含义 1.2 生产效率 1.3 产品组合效率 1.4 交换效率 1.5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 1.6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1.1 效率的含义 效率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 生产效率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如何将各种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能使产出最大? 产品组合效率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交换效率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应怎样被各个人所利用才最为理想? 1.2 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问题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使产出最大的不同资源组合。 举例:资源组合与水稻产量 等产量曲线 描述在给定技术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品产量的各种要素的组合。 应如何配置资源,才能使大米和衣服的产量最为理想? 用埃奇沃斯框图(Edgeworth box)来说明(图1-2) 分析表明,当大米和衣服的等产量曲线相切时,生产处于帕累托效率状态。 等产量曲线相切的含义: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 ?a劳动的变化量 ?a对应于劳动的变化、产量不变条件下资本的变化量。 生产符合帕累托效率的条件 任意两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如果将埃奇沃斯框图中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就形成一条生产契约曲线,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帕累托效率点。 1.3 产品组合效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 描述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由生产契约曲线演变而来;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 在资源给定条件下,增加一单位大米需要放弃的衣服产量。 产品组合与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 描述能给人们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不同产品组合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 表示在效用水平不变下,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产品的消费量。 几何意义:无差异曲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产品组合效率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产品组合。 几何含义: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 实现产品组合效率的条件 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1.4 交换效率 交换效率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被最合理地为各个人所利用。 几何含义:埃奇沃斯框图中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交换符合帕累托效率标准的条件 任意两个人消费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牛郞和织女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结而成的曲线称为交换契约曲线 。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帕累托效率点。 1.5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 边际社会收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 ) 从一种微小的变化中增加的社会收益。 边际社会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 , ) 从一种微小的变化中增加的社会成本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 当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即 )时,该经济是有效率的。 而当边际社会收益大于或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即 或 )时,该经济是缺乏效率的。 1.6 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 产权清晰: 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力的能力。 价格接受者:经济权力的分散致使市场上的任何一个 消费者或厂商都无法单独影响价格,只能视价格为给定 产品同质:市场上只有一种标准化的产品,消费者在选 择产品时,仅考虑价格问题 完全信息; 自由进退。 竞争性市场的均衡 当市场实现供求均衡时,均衡价格P*既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又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即: 边际私人收益(MPB) 边际私人成本(MPC) 综合得: 2.什么是公平? 2.1 公平的作用 2.2 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2.3 非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2.4 收入不平等的度量 2.1 公平的作用 公平的作用 比较图中的 点和 点所代表的两种配置, 点的配置就更好吗? 2.2 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社会福利主义 主张社会福利的高低由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决定 W=F(U1,U2…,Un) 社会福利函数的常见形式 简单的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 思想实验: 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 一元钱对穷人的重要性高于富人→取走富人的一元钱所减少的效用低于穷人增加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收入再分配行动可提高社会福利。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 表达式:W=min[U1,U2…,Un] 政策主张:最小最大化原则 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使境况最差成员的效用最大化 思想实验 无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 2.3 非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 诺齐克(Nozick, R.)认为,衡量公平的标准不是个人效用,而是权利的行使和对权利的尊重。 政策主张:过程公平比结果公平更重要。 森(Sen, A.)的公平理论 融合了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罗尔斯主义 功能性活动: 指人们认为值得去做的各种事情或所要达到的状态。 功能性活动的实现,标志着人们享有利益,使他们可以 行使实质自由(substantive freedom)的权利,即实 现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自由 与此同时,重要的不仅仅是有效的实现某些功能性活 动,而且还包括实现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可能性。因此, 在评价个人福利时,应同时考虑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关 于一个人实际做到的事;二是关于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 可能的机会,这两方面的综合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可行 能力集。 可行能力(capability ) 一种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 以可行能力为基础的实质自由 免受困苦,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等; 能够识字算数; 享受政治参与等方面的自由 政策含义 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压迫、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等。 2.4 收入不平等的度量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对收入分配离散程度进行研究的一个图形 在实际测算中,通常将人口分为若干组,这样洛伦茨曲线就表示为一国总收入归于人口中最穷的5%、最穷的10%、最穷的15%等的累积比重。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收入绝对平等; :收入绝对不平等 一般情况下, 。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则越不平等。 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贫富差距 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行使行政职权的领导干部 经理人员阶层:国有大中企业、城乡各种股份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三资企 业和私营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私人资本,雇用八人以上的企业主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中从事科学技术 的专业人员 办事人员阶层:协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的专职业务人员 个体工商户阶层:拥有少量资本,从事小规模生产、经营活动的小业主、工商户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在第三产业中从事体力或非体力劳动的员工 产业工人阶层:在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中从事直接或辅助性生产的体力、半体 力劳动的员工,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 农业劳动者阶层: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并以此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民 城市失业、无业、半失业者阶层 3.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协调 3.1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3.2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 3.3 竞争性市场中公平与效率的取舍关系 3.1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公平与效率的替代 要实现分配公平,就要以降低效率为代价; 要提高效率,也需要牺牲一定程度的公平。 3.2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 当经济原本处于非帕累托效率状态时,如点,通过在区域中向东北方向移动,则既可以改善生产效率,又能够促进公平。 如果经济处于迅速增长阶段,就有可能从较低生产可能性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到达较高生产可能性的帕累托效率状态 3.3 竞争性市场中公平与效率的 取舍关系 竞争性市场体系可实现效率; 市场体系难以实现公平; 决策者常常面临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取舍。 本章小结 效率与公平是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包括财政活动)的两个基本准则。 效率一般采用帕累托效率的定义。所谓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帕累托效率是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和交换效率的统一。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是: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即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竞争性市场能够在自发运行过程中,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状态。 人们尚未在公平问题上取得共识。最主要的公平理论包括: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森的公平理论等。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公平与效率之间既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也有互相协调的一面。尽管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在实现效率方面可以获得高分,但在公平方面往往难以让人满意。公共政策决策经常面临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 第2章 财政的起因与职能 本章提要 1. 市场失灵 2 .财政职能 1. 市场失灵 1.1 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活动的起因 1.2 市场势力 1.3 市场残缺 1.4 市场功能缺失 1.1 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活动的起因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势力 垄断、自然垄断等 市场残缺 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市场功能不足 分配不公平; 经济波动; 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现代财政理论的分析思路 市场有效运行→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介入 1.2 市场势力 市场势力的形成原因 垄断 市场竞争的结果造成的垄断;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某些行业因自然、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原因而天然具有垄断的特性。 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 自然垄断的特点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某些行业具有收益随规模扩大而不断增长的特点,也即具有平均成本递减的特点。 如供水、供电、管道煤气、下水道、有线电话等。 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竞争失灵 独家经营胜过多家竞争 1.3 市场残缺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即 公共产品无法由私人按效率产量提供 据效率原则,零边际成本要求零价格,但零价格无法提供收入来补偿任何固定成本。 政府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极大潜力 外部性(externalities) 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了他人福利的情形。 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 负外部性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 如汽车尾气的排放:价格机制无法为清新空气的机会成本提供正确的信号。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为了确保航行的安全,建造和维修灯塔、设置浮标等属于政府的职责。由于不可能向受益于灯塔的海上船只收取使用费,没有人会出于个人利益的动机而建造灯塔,除非由国家的强制征税给予补偿。” 亨利·希奇威克 庇古:《福利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灯塔“由于外部经济效应而成为政府的合理活动”。 科斯:《经济学中的灯塔》 “早期的历史表明,与许多经济学家的信念相反,灯塔的服务可以由私人提供。那时,船主和货运主可以向国王申请允许私人建造灯塔并向受益的船只收取(规定的)使用费。灯塔由私人建造、管理、筹资和所有。他们可以立遗嘱出卖和处置灯塔。政府的作用局限于灯塔的产权的确定与行使方面。使用费由灯塔的代理人收取。产权执行问题对他们与船主提供货物和劳务的供给并无二致。产权只有在其调节使用费价格这一点上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指交易一方拥有另一方得不到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能影响到市场的形成,使一些为人们所需要的市场难以存在。 如贫困保险 1.4 市场功能缺失 定义 因市场功能不完整而力不能及的经济现象。 类型 分配不公平 经济波动 优值品和劣值品 1.分配不公平 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平等 政府参与公平分配的必要性 分配不公可能损及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尚未证实) 经济公平是正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罗尔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就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2.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稳定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市场经济缺少协调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机制 一般认为,无须动用大量经济资源,政府的稳定政策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优值品和劣值品:反映消费偏好 优值品(merit goods) 指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和服务; 如基础教育、高雅艺术等; 市场供给通常不足,需要由政府出面提供。 劣值品(dismerit goods) 指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和服务; 如香烟、毒品等; 市场供给往往过量,需要由政府适当加以控制。 2 .财政职能 2.1 财政职能的类型 2.2 配置职能 2.3 分配职能 2.4 稳定职能 2.1 财政职能的类型 财政职能的类型 配置职能 分配职能 稳定职能 2.2 配置职能 理解配置职能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机制或私人部门达成,公共部门起补充作用; 财政学强调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在资源配置上的互补性。 公共部门的配置职能 矫正竞争的不完善; 矫正市场的不完善。 矫正竞争的不完善 对垄断厂商的直接干预:拆分、限产、限价等 矫正自然垄断 建立公共企业 按边际成本定价,用一般税弥补相应的收入亏空; 管制 创造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 矫正市场的不完善 (1)矫正信息不对称下的策略行为 在某些场合,市场提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 签订或有契约(contingency contracts):许诺对商品的质量承担责任,或者规定只有当产品质量满足了既定标准时才进行支付。 建立或有市场(contingency market) 信息不对称下的策略行为导致并非每种商品都存在完备的或有市场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指因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特征时,发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指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发生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 解决办法:政府强制措施 如社会保险计划、强制购买火灾保险等; 存在不足之处。 (2)信息作为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 一种重要的传递信息机制:资格认证 由政府提供资格认证可能优于私人 成本可能更低:与规模经济有关; 可以杜绝或减少私人的一些不当行为。 2.3 分配职能 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 税收 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间接的财政补贴 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 S=Y0-tY 其中,Y0为规定的所得税额,Y为收入 财政支出 社会救助支出 社会保险支出 通过公共项目支出间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 政府管制 最低工资、房租管制等 2.4 稳定职能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债水平等做出的决策。 货币政策 指政府根据既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进行管理,从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决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改变政府购买的数量; 改变政府转移支付的数量; 调整税率。 本章小结 市场失灵是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起因。 市场出现失灵的原因可以归为三大类:市场势力、市场残缺和市场功能缺失。 市场势力主要包括垄断和自然垄断。垄断或自然垄断厂商可能成为市场价格的控制者,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市场不存在的情形经常出现在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场合。由于价格无法正确反映具有上述特征的产品的成本,因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 即便市场有效运行,也仍然无法产生合意的结果,这一情形称为市场功能缺失,主要表现为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承担三大职能:配置职能、分配职能和稳定职能。 政府参与资源配置是对私人部门配置资源的补充,集中于矫正竞争的不完善和市场的不完善,旨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政府借助税收、财政支出和政府管制等参与收入再分配活动,旨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公平。 在宏观经济领域,政府通过运用各种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熨平经济波动,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第3章 财政决策与政府失灵 本章提要 1. 财政决策机制 2. 财政决策主体的行为 3. 政府失灵 1. 财政决策机制 1.1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1.2 财政决策机制及其特点 1.3 一致同意规则:林达尔均衡 1.4 简单多数票规则 1.5 出现投票悖论的原因 1.6 中间投票人定理 1.7 阿罗不可能定理 1.1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公共部门配置资源的特点 供给决策 私人产品由厂商作出,公共产品由政治家及官员作出 需求决策 私人产品以货币为选票进行分散选择的过程,公共产品以政治选票进行公共选择的过程。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指投票者(纳税人)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政治均衡 和经济市场一样,政治市场也存在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 政治市场的需求方 投票者(纳税人) 特殊利益集团 政治市场的供给方 政治家 官员 政治均衡 指在一定的规则下,全体成员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税收的分摊达成协议。 1.2 财政决策机制及其特点 公共决策的两大问题 偏好显示问题:集体成员对公共产品有何评价? 偏好加总问题:不同的观点如何权衡,形成最后的决定? 偏好显示问题 投票方式只能反映相当有限的信息 间接民主的情形 直接民主的情形 人们未必真实反映其偏好 不愿参与选举活动; 隐瞒或者从低申报自己的偏好; 策略性投票 偏好强度差别 偏好加总问题 加总方法 习俗 独裁 投票: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主要方法 1.3 一致同意规则: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 一种揭示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政府机制 林达尔均衡的达成(图3-1) 图3-1 林达尔均衡 模型结论 存在每个人都同意的纳税份额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 公共产品的这种配置方式具有帕累托效率。 模型存在的问题 假定每一成员都真实披露公共产品的偏好信息,这并不现实; 在人数众多时,要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纳税份额,需花费大量时间。 1.4 简单多数票规则 简单多数票规则 指每项提案都能获得半数以上的多数票。 达成均衡的情形 投票人 提案  张三  李四  王五  x y z 1 2 3 3 2 1 3 1 2   提案在x和y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提案在x和z之间进行,提案z获胜; 提案在y和z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据简单多数票规则,提案y获胜中选。 出现投票循环的情形 投票人 提案  张三  李四  王五   x y z  1 2 3  2 3 1  3 1 2   提案在x和y之间进行,提案x获胜; 提案在y和z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提案在x和z之间进行,提案z获胜; 在这一情形中,没有一种提案能赢得多数票,这意味着简单多数票规则将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称为投票悖论(paradox of voting)。 投票悖论的主要问题:投票的最终结果与投票顺序有关。 1.5 投票悖论的成因 基本概念 峰 指投票人效用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点的效用都低于它。 单峰偏好 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 双峰(或多峰)偏好 如果投票人偏离自己最偏好的结果之后,效用先降后升,则称其具有~。 投票悖论的成因 图3-2 投票悖论因投票者的多峰偏好所致,如果个人的偏好呈现单峰形态,投票悖论就不会发生,投票均衡存在。 更确切地说,多峰偏好是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图3-2 投票悖论的成因 1.6 中间投票人定理 中间投票人 指的是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强,另一半则比他弱。 中间投票人定理 在简单多数票规则下对不同的财政支出水平进行表决时,均衡结果必然是中间投票人最赞成的支出水平。 图3-3 中间投票人定理 1.7 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 假设前提 个人理性条件; 无限制领域条件; 帕累托条件; 无关备选方案的独立性; 非独裁性。 结论:在上述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启示 当至少存在三种备选方案时,任何集体决策过程都无法保证能够同时满足民主社会的合理条件。 因此,不应高估民主的公共选择过程的效率。 2. 财政决策主体的行为 2.1 选民的行为 2.2 利益集团的行为 2.3 政治家和政党的行为 2.4 官员的行为 2.1 选民的行为 理性选民假说 唐斯率先提出 用 表示选民投票行为的预期效用,则: 选民只有在 ,即 的情况下才会决定参加投票。 理性选民假说有助于解释各地在选举过程时普遍存在的“选民冷漠”现象,即实际参与投票的选民人数不多的情形。 在现实中,有时人们明知自己的投票无足轻重,却还是要参加投票,解释有: 投票行为给选民心理收益 ,此时,个人投票的预期效用为 ,只要 ,选民就会参与投票。 选民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原则:最小最大遗憾策略(mini-max regret strategy)。 选民可能是利他主义者。 2.2 利益集团的行为 寻租(rent-seeking) 租金可以理解为支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超过使用该要素机会成本的报酬,其实质是超额利润。 寻租指的是对垄断租金的追逐行为。 寻租与寻利的区别 寻利指的是在正常的市场秩序下,人们利用自己的资本、能力和机会,为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其结果能够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 寻租是在某种受政府保护的制度环境中,个人寻求财富的转移,其结果是资源的浪费。 常见的寻租活动 通过政府管制的寻租,即劝说政府对某种产品发放特别生产或特别销售许可权; 通过关税和进出口配额寻租; 政府采购中的寻租。 寻租条件下垄断的社会成本 图3-4 图3-4 寻租条件下垄断的社会成本 可能浪费的寻租支出 垄断权的潜在获得者的努力和支出 ; 政府官员为获得潜在垄断者的支出或对这种支出做出反应的努力; 垄断本身或政府所引发的资源配置的扭曲。 贿赂本身并非一种社会浪费,但社会浪费却因贿赂而产生。 行贿的交易成本; 院外活动分子的酬金; 官员们进行的额外努力。 2.3 政治家和政党的行为 理性政治人假说 由唐斯(Downs,1957)提出; 政治家也是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主体,其最大的利益就是当权执政; 政治家的目标函数是使自身获得最大的政治势力或政治收益。 政治家的类型 仙女类型(good fairy model); 半仙女模型(semigood fairy model); 不确定世界模型(uncertain world model); 女巫模型(wicked witch model)。 2.4 官员的行为 官员预算最大化模型 由尼斯卡宁(Niskanen,1971)提出; 官员们并不以公共产品的产出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最大化预算为目标; 图3-6。 图3-6 官员预算最大化模型 3. 政府失灵及其矫正 3.1 政府失灵的原因 3.2 矫正政府失灵 3.1 政府失灵的原因 政府失灵的原因:来自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财政决策形成过程 投票悖论 间接民主的问题 财政决策的实施 政治家受现实的控制能力和领导力量的限制 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 认识政府失灵的意义 必须破除政府万能的神话,切实设法让财政决策制度更有效率地运转。 3.2 矫正政府失灵 引入竞争机制 在政府内部重新确定竞争机制 在高层行政管理者中恢复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 由私人企业承担公用事业。 改革公共决策制度 布坎南(Buchanan,1975)提出要改造民主政体 进行立宪改革 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发明新的政治技术 约束政府开支 本章小结 公共产品的需求决策可以视为投票者(纳税人)以政治选票进行公共选择的过程。 与私人产品不同,财政决策机制不仅在偏好显示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还面临偏好加总这一特殊问题。 林达尔模型表明,存在关于提供有效率的公共产品数量的一致决策。 如果某些人的偏好不是单峰的,多数票规则可能会出现投票循环现象。 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不可能发现一种决策规则,它能同时满足一些合理的条件。其含义在于,公共选择过程在本质上会导致一种不一致性。 理性选民假说有助于解释“选民冷漠”现象。 寻租的个人或厂商会形成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活动。 政治家也是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主体,获得最大的政治势力或政治收益构成政治家的目标函数。 官员追求预算规模的最大化,导致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 公共决策过程面临种种困难,政府机制同样存在失灵问题。 引入竞争机制是矫正政府失灵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4章 财政的本质 本章提要 1.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2.财政的含义及其本质 3.财政的双重属性 引言:国家分配论及其特点 什么是国家分配论? 我国财政学界主流学说之一; 其对财政本质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财政决策中面临的矛盾和冲突; 该学说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理论背景。 国家分配论的特点 强调历史分析方法 强调集体分析方法 1.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1.1 财政的起源 1.2 财政的发展 1.1 财政的起源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财政产生 1.2 财政的发展 社会和国家形态的演进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财政的发展 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2.财政的含义及其本质 2.1 财政的含义 2.2 两难冲突问题 2.3 财政的本质 2.1 财政的含义 什么是财政? 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实物、力役或价值开工,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 财政的基本要素 主体:国家或政府 客体:一部分国民收入 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 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2 两难冲突问题 经济学(财政学)不仅要反映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两难冲突问题。 什么是两难冲突? 指两种因素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实例:污染博弈 表4-1 污染博弈 乙 甲 低污染 高污染  低污染 A (100万元,200万元) D (-30万元,120万元)  高污染 B (120万元,-30万元) C (100万元,100万元)  2.3 财政的本质 什么是财政的本质? 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主要内容 经济体系中个人与国家、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 政府机构系统内政府部门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3.财政的双重属性 3.1 公共性 3.2 利益集团性 3.1 公共性 什么是公共性? 指财政具有满足公共需要的属性。 这一属性是财政的共性 为满足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特性 历史性 阶段性 地域性 3.2 利益集团性 什么是利益集团性(或阶级性)? 指财政反映着参与财政分配活动的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 这一属性是财政的个性 在不同社会形态下,财政体现出不同的利益集团性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财政均体现着阶级性,但随社会形态的演进而减弱。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段性位于次要地位,利益集团性变得显著。 本章小结 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继而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财政类型随国家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其递进顺序为: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财政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客体。财政分配的形式既有实物和力役形式,也有价值形式。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主要体现为两种基本分配关系:一是个人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财政具有两种属性:一是公共性,二是利益集团性。前者指财政具有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的属性,它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财政具有的共性。 第5章 公共产品 本章提要 1.公共产品的特性 2.纯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3.准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1.公共产品的特性 1.1 公共产品的特性 1.2 不同类型的产品 1.3 全面理解公共产品概念 1.1 公共产品的特性 私人产品的特性 举例:电视机 竞争性(rivalry) :新增消费会发生额外成本; 排他性(excludability) :存在将没有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 纯公共产品的特性 举例:路灯 非竞争性:即 非排他性:即技术上很难将那些不愿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1.2 不同类型的产品 具有公共产品部分特征的产品 混合产品(mixed goods) 非竞争性 排他性; 如:桥梁 公共资源(public resources) 竞争性 非排他性 如:海中的鱼 公共地的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 指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使用的现象。 解决手段 管制 税收 明确产权 三、 产品的不同类型 竞争性? 是 否 私人产品 ·巧克力 ·衣服 ·拥挤的收费道路 混合产品 ·学校 ·有线电话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公共资源 ·鱼类 ·野生动物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纯公共产品 ·路灯 ·国防 ·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排他性? 1.3 全面理解公共产品概念 即便每个人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相同,他们对这种消AA费的评价也未必一致。 举例:国防 担心外来威胁者对国防的估值比其他人高。 许多传统上不被认为是产品的东西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商业信用; 分配公平; 宾馆的星级评定信息等。 私人产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也不一定只由公共部门提供。 公共部门也提供私人产品:如医疗服务、住房; 私人部门也提供公共产品:如厦大校内嘉庚广场由许多校友捐资。 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 如垃圾回收一般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可以雇佣私人部门来做这项工作。 2.纯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2.1 私人产品的有效提供 2.2 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2.3 公共产品市场提供的非效率 2.1 私人产品的有效提供 当面包的市场供求达到均衡时,满足: MBA=MBB=MBC=MSB=MSC 私人产品有效提供的条件 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2.2 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表5-1 三人社区保安服务需求曲线的确定 保安人数 MBA(元) MBB(元) MBC(元) ∑MB(元)  1 600 500 400 1500  2 500 400 300 1200  3 400 300 200 900  4 300 200 100 600   图5-3 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当保安服务的供求实现均衡时,满足: MB甲+MB乙+MB丙=MSB=MSC 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条件 所有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之和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 2.3 公共产品市场提供的非效率 非排他性→免费搭车→虚假的个人需求曲线→虚假的公共产品需求曲线→无法确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量; 非竞争性: →效率原则要求零价格→零价格意味着公共产品提供者无法获得成本补偿→公共产品无法有效提供。 3.准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3.1 准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3.2 准公共产品的公私合作提供 3.1 准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 特指那些能产生利益外溢的产品; 如教育、森林、公园、公共卫生等。 3.2 准公共产品的公私合作提供 准公共产品的市场提供导致的效率损失 图5-5 图5-5 准公共产品的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 政府参与提供准公共产品 几乎所有政府都参与教育的直接投资 但一般只保证教育的最低供给,充分保证义务教育和负担其他公立学校的建设。 对义务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种教育,在充分市场化的基础上,依据财力给予一定的补助,尤其是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本章小结 纯公共产品兼具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新增单位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是指技术上很难将那些不愿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提供,私人产品可以由公共提供。 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要求每个人的边际私人收益之和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 因非排他性而产生的免费搭车问题导致公共产品难以有效提供。同时,即便公共产品是排他性的,市场机制也不可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要实现有效率的产量水平,准公共产品通常要由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合作提供。 第6章 外部性及其矫正 本章提要 1.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2.外部性的私人对策 3.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1.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1.1 外部性的性质 1.2 外部性的类型 1.3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1.4 进一步的探讨 1.1 外部性的性质 外部性的特点 存在于经济主体决策之外 因为他无须因其行为影响他人而承担成本或获得补偿 存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 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 外部性的性质:相互性 举例:张三经营化工厂,李四捕鱼为生 尽管我们视张三为“污染者”理所当然,但也可以将李四视为污染者。 1.2 外部性的类型 正外部性 指给无偿给他人带来积极影响的行为; 如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接种。 负外部性 指给他人施加了成本,却不因此而付出代价; 如化工厂的排污行为。 外部性也可以发生在消费领域 消费的正外部性:安装防火材料和烟雾警报器; 消费的负外部性:随手将香蕉皮扔在街上。 1.3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负外部性与供给过剩 边际外部成本(marginal external cost, MEC) 指新增单位产品生产所导致的由第三方承担的额外成本。 社会成本 MSC=MPC+MEC 资源配置效率要求: MSC=MPC+MEC=MB 图6-1 负外部性导致的效率损失:供给过剩 正外部性与供给不足 边际外部收益(marginal external benefit,MEB) 社会收益MSB=MPB+MEB 资源配置效率要求: MSB=MPB+MEB=MC 图6-2 正外部性导致的效率损失:供给不足 1.4 进一步的探讨 模型不仅表明产量由 减少为 能提高效率,而且还提供一种可用于测量由此而带来的收益的方法。 图6-3 达到效率产量水平的得失 污染为零并非理想的社会状态 要找到合适的污染量,需权衡成本和收益; 权衡的结果往往是某一正值的污染水平。 实践中,需确定边际外部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实际位置和形状,由此产生许多问题。 哪些活动产生污染? 哪些污染物有害? 损害的价值有多少? 2.外部性的私人对策 2.1 道德约束 2.2 企业合并 2.3 明确产权和谈判:科斯定理 2.1 道德约束 如:多数人不乱扔垃圾源于内心的道德约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考虑我们的行动如何影响他人。 2.2 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 通过将不同类型的经营结合在一起的形式,使外部性内部化。 如:经营化工厂的张三和以捕鱼为生的李四之间的协调行动。 2.3 明确产权和谈判: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 假设前提 外部性来源清楚 谈判成本为零 结论 无论谁获得产权,有关各方总能达成一种协议。通过这一协议,每个人的状况都能变好,而且其结果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的启示及其适用范围 启示 产权一旦确立,私人经济主体就能有效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从而无须政府的介入和干预。 适用范围 当事人很少,而且: 外部性来源清楚 按科斯的思路分配产权,有助于解决某些重大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问题 3.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3.1 征税 3.2 补贴 3.3 排污权交易制度 3.4 政府管制 3.1 征税 庇古税 对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在效率产量水平上向污染者课征相当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使之变成污染者的内部成A本; 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 1932)首先提出,也称“庇古税”; 图6-4。 实施上的问题 由于难以估计边际外部成本函数,故很难找出一个正确的税率。 3.2 补贴 庇古补贴 对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可以在最优产量水平上发放相当于外部边际收益的补贴。 图6-5 例子 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发放特殊补贴; 政府以优惠价格向居民供应树苗,以鼓励居民在自己的庭院里植树。 图6-5 对庇古补贴的分析 庇古补贴 补贴源于税收,可能财政负担,导致效率损失。 3.3 排污权交易制度 排污权交易制度 指政府向企业拍卖污染许可证,并且允许排污权在企业之间进行交易。 政府实际上创造了一个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 图6-6 图6-6 排污权交易制度 与庇古税的比较 二者都通过使企业因排污而付出成本,从而将污染的外部性内在化; 二者都要求了解谁在污染、污染程度如何等。 在有些场合,出售污染许可证可能比实行庇古税更好。 可能存在的问题 现有企业购买超过其实现成本最小化要求的污染许可证,以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市场。 3.4 政府管制 政府管制 指政府依据有关的法规,通过许可、禁止等手段,对私人经济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行为。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可以规定排污最大限额。 政府管制的问题 统一排污标准所造成的非效率 图6-7 结论:规定所有厂商等量减产(无论是按绝对数量还是按相对比例)会导致某些厂商生产太多而另一些则生产太少。 图6-7 对两个污染者的管制 本章小结 外部性的主要特点是它不仅存在于经济主体决策的外部,而且也存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外部性具有一条相当重要的性质:相互性。 若存在负外部性,商品的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该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其结果将导致过量的产出水平。 若存在正外部性,商品的价格并不等于该商品的边际社会收益,其结果将导致产量不足。 科斯定理表明,一旦确立了产权,私人经济主体之间就能通过谈判、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谈判的成本必须很低,而且外部性的来源必须容易识别。 庇古税是针对污染者的产出课征的税收,征税金额等于效率产量上的边际外部成本。庇古税迫使生产者考虑他所造成的外部性的代价,促使他进行有效率的生产。 对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进行补贴,会促使厂商以有效率的水平进行生产。 排污权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可以固定污染的总水平。在管理者不能确定污染者对庇古税如何做出反应时,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优势。 如果存在大量不同的厂商,政府管制可能是缺乏效率的。 第7章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控制 本章提要 1.财政支出的规模 2.财政支出规模控制 引言 什么是财政支出? 也称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财政支出是政府活动的成本。 考察财政支出的意义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既反映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也反映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1.财政支出的规模 1.1 财政支出规模的度量 1.2 中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1.3 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1.1 财政支出规模的度量 衡量指标 绝对指标 相对指标 绝对指标 用于考察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 其特点是能够较直观地反映财政支出的现状和变化情况; 缺陷:难以反映影响财政支出的各种复杂因素。 相对指标 指财政支出总额与其他相关经济指标,如GDP、个人可支配收入等的比值。 将财政支出加以分类,通过主要支出项目与GDP之间的比值,考察财政支出增长的结构性特点。 1.2 中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政府总支出的计算 绝对指标:表7-1 相对指标:表7-2 表7-2 中国的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1978-2000)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规模变化的趋势 由1978年的30.96%逐步下降到1995年的11.87%,之后回升至2000年的18.01%; 由1978年的30.96%逐步下降到1995年的18.54%,之后回升至2000年的25.04%。 上述趋势表明 在市场化进程中,传统的在国家财政范围内履行的政府职能逐步削弱; 在原有的国家财政范围之外的新的政府职能,如社会保障职能、社区建设职能等得到很大加强。 用政府支出衡量一国政府活动规模的局限 政府支出只是对政府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额的近似反映; 政府支出无法测算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全部影响:如管制使私人产品的提供成本增加。 1.3 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若干发达国家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 注:*1990年数据,**1999年数据 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 尽管有些国家在有的时期出现政府支出负增长的情况,但从长期和整体看,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构成了发展的总趋势。 1.4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若干理论 政府活动扩张论 偶然事件论 非均衡增长论 收入再分配论 政府活动扩张论 由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Wagner, A.)提出,故称“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断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政府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张,原因: 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经济交往复杂化→经济主体间的摩擦增加→要求更多的政府保护、调节和管理活动。 收入提高和社会进步→对分配问题的关心加强→对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政府以更大的比例提高这些方面的支出。 政府需直接介入某些大规模的投资生产领域 偶然事件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Peacock and Wiseman, 1967)提出; 也称时间型态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主要观点 公民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可容忍的财政支出水平 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受到冲击时,人们才会审视过去,在心理上接受一个更高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审视效应),容忍政府支出更多地替代私人支出(置换效应) 审视效应和置换效应促使政府支出上新台阶 在冲击消失后,较高的支出水平因惯性而持续存在。 图7-1 偶然事件导致财政支出的增长 非均衡增长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Baumol, 1967)提出,也称鲍莫尔法则。 公共部门的活动为劳动密集型,私人部门的活动为资本密集型→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私人部门工资水平上升→为提供足够服务,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须与私人部门保持同步→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上升→公共服务的相对价格上升→公共支出增长 收入再分配论 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支出增长源于低收入者利用政治制度进行有利于他们的收入再分配; 另一观点认为:收入再分配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而非低收入阶层。 小结 上述每一理论都有其合理性,但它们一般都只强调单一或少数几个因素对财政支出的独立影响,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单独解释整个现象。 即使将这些理论放在一起,也仍有解释不清的地方。 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 经济因素:如人均收入增长、技术变化、公共服务相对成本提升、城市化等; 政治和社会因素:如政局稳定、人口状态 、观念变化等。 2.财政支出规模控制 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的制度安排 预算监管制度 零基预算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 预算监管制度 财政预算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年度内财政收支状况的计划。 预算原则 完整性 可靠性 公开性 年度性 预算程序 编制→审批→执行→决策 零基预算制度(zero base budget, ZBB) 指编制支出预算时,不考虑用款单位以往年度的基数和水平,一律以零为起点对原有和新增的开支项目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当年经费支出数额。 零基预算的编制程序 确定决策单位; 制定一揽子决策; 排序。 零基预算的困难 难以全面搜集有关各项活动的量化资料; 对决策方案进行分类的难度较大。 政府采购制度 指政府以公开招投标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政府采购程序 确定采购需求 选择采购方式 审查供应商资格 签订采购合同 履行采购合同 验收与结算 本章小结 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般用以衡量一国政府活动的规模。 各国财政支出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包括:(1)在工业化进程中,社会公众对政府扩张有着潜在的需求;(2)偶然事件(如战争)加快了政府增长,而惯性又阻止其返回以前的水平;(3)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非均衡增长导致政府的增长;(4)某些集团利用政府使收入再分配向自己倾斜。 预算监管制度、零基预算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是控制财政支出的三种制度安排。 第8章 购买性支出 本章提要 1.财政消费支出 2.财政投资支出 引言 财政支出的类别 —按能否直接得到相应的商品和劳务补偿划分 购买性支出 也称消耗性支出,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反映政府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互利、有偿的市场交易关系。 转移性支出 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企业和其他受益者时所形成的财政支出; 是财政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 1.财政消费支出 1.1 概述 1.2 国防支出 1.3 教育支出 1.1 概述 购买性支出的类别 —按其使用是否形成资产划分 财政消费支出 指维护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支出; 不形成资产和经济收益。 财政投资支出 指政府用于道路、桥梁、农业等基础设施或行业的支出; 其使用通常会形成资产。 财政消费支出的内容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 教育支出 文化支出 科研支出 卫生保健支出等 1.2 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的概念 指财政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支出 具体项目:按中国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分类 军费 国防科研事业费 民兵建设费 动员预编经费 招兵事业费 专项工程经费等 国防支出的有效水平 国防是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局部均衡分析 图8-1 均衡: 当 时,可以得到国防产品的有效供给量 。 国防支出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 国防支出的有效水平 一般均衡分析 图8-2: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 当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时,就达到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下的均衡组合。 社会对于军用品和民用品的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应等于二者之间的边际转换率(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国防支出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 图8-2 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 1.3 教育支出 教育服务的性质:准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特征 受教育者有获取更多未来收益的机会 公共产品特征 正外部性 技术进步之基础; 有助于减少犯罪; 可减少行政管理成本。 有助于公平和稳定 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完全 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 三种补助方式 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 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 对私立学校提供补助 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 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 效应分析:图8-3 具体做法 拨款举办学校,提供免费教育; 向学生发放免费入学卡。 第一种做法经常面临一种风险 学校可能将教育经费用于提高自己和教师的待遇上。 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分析 图8-3 对学生本人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 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 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 效应分析:图8-4 获得补助的低收入家庭可以将补助款用于购买其他产品,因而无法保证家庭增加对教育的消费。 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分析 图8-4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分析 教育支出的经济效应 对私立学校补助的经济效应 效应分析:图8-5 对私立学校补助的经济效应分析 图8-5 对私立学校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 2.财政投资支出 2.1 财政投资的意义 2.2 财政投资的特点 2.3 财政投资的形式 2.4 财政投资的主要范围 2.1 财政投资的意义 概念 指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将一部分财政资金转化为公共部门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财政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重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阶段差异 发达国家较小,欠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较大。 经济体制差异 市场经济国家较小;计划经济国家较大。 财政投资的意义 对私人投资具有导向性 财政投资和私人投资之间的合适比例 财政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关系 图8-6 财政投资、私人投资 与总产出的关系 2.2 财政投资的特点 2.3 财政投资的形式 直接投资 对国有企业投资 股份投资 2.4 财政投资的主要范围 自然垄断行业 基础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农业 本章小结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支出,是政府部门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互利、有偿的市场交易。 作为一种纯公共产品,国防有效供给的条件是,社会对军用品和民用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二者之间的边际转换率。 各国政府介入教育服务的理由包括:(1)教育具有正外部性;(2)教育有助于实现分配公平;(3)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 政府部门安排教育支出时可供选择的方式三种:一是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二是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三是对私立学校提供补助。它们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是不同的。 财政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只有保持合理的比例,才能促进一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财政投资应集中于私人投资所不愿或无力介入的市场失灵领域,如自然垄断行业、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农业等。 第9章 转移性支出 本章提要 1.社会救助计划 2.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 3.社会保险支出 引言 转移性支出项目 养老金 各种补贴 失业救济金 家庭津贴 食品补助等 捐赠支出 债务利息支出 1.社会救助计划 1.1 中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1.2 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项目 1.3 农村反贫困计划 1.4 城市反贫困计划 1.5 救济救灾计划 1.1 中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贫困的衡量 贫困线(poverty line) 一般以收入或消费支出为标准确定,那些收入水平低于收入标准,或者消费水平低于消费支出标准的人被界定为“穷人”。 每年根据价格水平的变动调整,且取决于家庭规模。 贫困率(poverty rate) 指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常被用以衡量一国收入分配状况。 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状况:表9-1 中国标准(约0.66美元/天) 国际标准(1美元/天) 表9-1 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况 年 份 中国政府估计 国际标准(1美元/天)   贫困线 (元/年·人) 农村贫困人口(万人) 贫困率 乡村贫困人口 (万人) 贫困率  1978 100 25 000 30.7%  —  —  1985 200 12 500 14.8%  —  —  1990 300  8 500  9.5%  28 000  31.3%  1995 530  6 500  7.1%  20 000  21.8%  1998 635  4 210  4.6%  10 600  11.5%  2000 625  3 412  3.7%  —  —  2002 627  2 820  3.0%  —  —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规模 按亚行专家组(2001)估计 采用人均收入贫困指标,1998年城镇贫困人口1 470万,贫困率为4.73%; 采用人均支出贫困指标,1998年城镇贫困人口3 707万,贫困率为11.87%。 按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贫困人口估计 截至2003年3月31日,为2 140.3 万。 中国贫困人口规模 按国际贫困线标准——1美元/天·人,贫困人口总量约为15 000-21 000万人; 贫困率约在11%-17%之间。 1.2 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项目 农村扶贫资金 其中:扶贫贷款 发展资金 以工代赈 264.50 148.50 69.00 47.00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  34.50  传统社会救济支出  59.71  自然灾害救济支出  47.50  累计额  406.21  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2.56%  1.3 农村反贫困计划 中国反贫困进程 1978-1985年间,主要借助经济增长推进; 1986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农村反贫困计划 中国农村扶贫支出计划:表9-3 扶贫贷款 发展资金 以工代赈 农村扶贫支出计划(1986-2000年) 单位:亿元 年份 总计 扶贫贷款 以工代赈 发展资金  1986 42 23 9 10  1987 42 23 9 10  1988 39 29 0 10  1989 41 30 1 10  1990 46 30 6 10  1991 63 35 18 10  1992 67 41 16 10  续表 1993 76 35 30 11  1994 97 45 40 12  1995 98 45 40 13  1996 108 55 40 13  1997 153 85 40 28  1998 183 100 50 33  1999 258 150 65 43  2000 264.5 148.5 69 47  合计 1313 726 364 223  扶贫贷款 最大的农村扶贫项目; 资金投向 种植业 养殖业 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 发展进程 早期:信贷到户 1990年代初期,支持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 农户小额信贷:指是由金融机构实施的、以农户的信用为基础、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 发展资金(财政扶贫资金) 资金投向 贫困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改变贫困农户基本生活条件项目。 资金使用状况 缺乏系统评估; 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 以工代赈 资金投向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项目逐渐多样化。 在反贫困行动中发挥了较重要作用 为经济增长创造了物质基础 ; 为贫困人口提供短期就业和获得收入的机会; 缓解贫困人口的食物短缺问题。 1.4 城市反贫困计划 城市贫困问题的大量出现 直到1990年代初期,城镇贫困的严重性都远远小于农村; 1994年以后,国有部门的大幅缩减,导致大规模的城镇失业问题。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 1993年6月1日,上海市率先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7年8月,经试点推广之后,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制度正式确立;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运作 以收入调查(means-tested)为基础; 采取补差机制 给付方式 一般采取现金救助方式; 有些地区实行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方式。 表9-4 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 (1997-2002) 单位:亿元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 11.5 12 19.7 29.6 54.2 112.6   1.5 救济救灾计划 项目 传统救济项目 既覆盖城镇也覆盖农村 面向真正的穷人 “三无人员”: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的居民 “五保户”: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或保教 自然灾害救济 1986-2000年间中国政府用于社会救济和救灾的财政支出 2.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 2.1 概述 2.2 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 2.3 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2.4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2.1 概述 社会救助计划的途径 市场途径 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贫计划; 一般被认为具有“造血”功能,而不只是“输血”功能。 转移支付 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项目; 除现金补助外,还提供实物救助方式。 社会救助计划的途径 市场途径 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贫计划; 一般被认为具有“造血”功能,而不只是“输血”功能。 转移支付 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项目; 除现金补助外,还提供实物救助方式。 2.2 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 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差机制 等同于对受助者增加的收入以100%税率课税。 经济效应分析 张三的工作决策 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 举例—获得补助前张三的工作决策 假定: 张三在这有限的时间长度T内,工作时间用l表示,闲暇时间用L表示,小时工资用w表示,则张三每个月得到的收入m满足等式: 张三的效用最大化公式: 图形表示:( 在救助制度下选择工作) 比较张三在救助制度的反映,工作或不工作两种情况,可以得出结论:救助制度可能对工作激励产生负面影响 证据表明:救助制度对工作产生负激励。 福利依赖问题 指社会救助改变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使之养成以获得补助为生。 2.3 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负所得税 为所有人提供最低收入保障的现金补助计划。 基本设想:低于贫困线的人可获得现金补助,收入水平高于贫困线的人须缴税。 负所得税的基本原理 在收入达到B元之前,个人收入是免税的,此后以税率t 对个人收入课税,即B为起征点。 图9-5 负所得税方案 负所得税方案的实质: 首先给予个人一次性转移支付或基本补助金,然后对个人的其他所有收入课税。而从净税额看,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负所得税方案的劳动供给效应 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同,在负所得税方案下,受助者得到的补助只减少其劳动所得税的一部分而不是100%。 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图9-6 假定月基本补助额是100元,负所得税方案对增加的劳动所得课以20%的税收,工资率为5元/小时。 图9-6 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 有关负所得税方案的争议 赞成的声音 与实物补助相比,现金补助能够给予低收入者以自由选择购物的空间; 该方案将所有人一视同仁地处在一个保护伞下,保证所有人都获得基本的收入保障。 不赞成的声音 实施该方案的成本高昂:它意味着税率的大幅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严重的负激励。 2.4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食品券(food stamp) 一种凭证,获得该凭证的低收入者有权借助该凭证每月购买一定数量的食物。 一种实物转移形式。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图9-7(a); 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图9-7(b)。 向低收入者的实物转移是一种提供固定数量实物的补贴计划。对接受实物转移的多数穷人来说,实物转移相当于现金补贴。结果导致预算约束线AI变为 图9-7(a):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实物转移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 均衡点由E1变为E2,结论:实物转移和现金补贴对张三消费决策的影响是一致的 图9-7(b):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实物转移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 实物转移无法体现现金补助的全部效用,如E3,结论:实物转移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 3.社会保险支出 3.1 中国的社会保险计划 3.2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的依据 3.3 养老保险的含义及其筹资模式 3.4 养老金的给付 3.5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其问题 3.6 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 3.7 医疗保险及其经济效应 3.8 失业保险及其经济效应 3.1 中国的社会保险计划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由个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在受到某些损失时得到补偿。 社会保险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定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一种制度。 中国的社会保险项目 农村居民尚未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 城镇社会保险体系覆盖多数城镇劳动者。 我国城镇社会保险项目:表9-5 表9-5 我国城镇社会保险项目(2002年) 项目  基金支出(亿元)  养老保险  2842.9  医疗保险  409.4  失业保险  186.6  工伤保险  19.9  生育保险  12.8  累计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15.8%  资料来源:劳动和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2003);项怀诚(2003) 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共同特征 参加的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保险制度。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都必须参加。 受益资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取决于职工以往的缴款; 只有在某些可确认的事件,如失业、疾病和退休等发生时才能获得给付。 领取福利时无须接受收入状况调查。 3.2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的依据 保险具有私人产品特征 可分性:保险面向个人提供 ; 排他性:先尽交费义务,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上才能享受该服务; 竞争性:增加一个人的保险会带来额外的成本。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领域的原因 弥补保险市场的市场残缺问题 因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贫困保险不存在; 弥补收入分配上的市场缺陷 特别长寿者工作期间的积累可能不足以维持晚年生活; 因意外事故而导致的提前退休问题令个人福利状况大大下降 社会保险是优值品 个人缺乏远见,政府介入体现父爱主义(paternalism)观念 相对于商业保险的其他优势 节约交易成本 更有利于分散风险 可以实行指数化,以抵御物价上涨风险 3.3 养老保险的含义及其筹资模式 养老保险的含义 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即认定其进入老年,解除其劳动义务。而在劳动者进入老年后由社会给予工资补偿的制度。 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项目。 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制 完全积累制 部分积累制 现收现付制 原理 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 。具体做法如图:  图9-8 现收现付制 完全积累制 原理 完全积累制(fully funded)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资方式,其特征是建立个人账户,使退休金直接来源于社会成员本身的储蓄积累 。具体做法如图:  图9-9 完全积累制 部分积累制 原理 部分积累制(partially funded)在通过现收现付制满足当前支付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备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求 。是一种结合了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的筹资方式 。 养老金的筹集形式 社会统筹 政府通过工薪税或社会保险税筹集资金,记入专门的社会统筹账户,作为公共养老基金,并由政府将这些资金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开支。 在这一形式下,养老金的给付水平通常事先确定。 现收现付制一般采取社会统筹形式。 个人账户 由政府推行的职工在职期间强制储蓄,账户基金属个人所有。 完全积累制一般采用个人账户形式。 3.4 养老金的给付 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 给付水平 给付条件 指数调节机制 给付水平 影响因素 依不同的养老保险模式确定; 具体保障目标; 其他保障形式的发展程度等因素。 衡量指标之一:总替代率 给付条件 参加养老保险计划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指数调节机制 旨在应对通货膨胀和收入波动; 较为松动的指数调节,会使保险费用急剧膨胀。 3.5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其问题 现行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 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 国家强制实施 实行部分积累制 第二层次:企业年金 国家政策扶持 用人单位自行实施 第三层次: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税收优惠 自愿性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筹集 在职职工的缴费率为8%,企业缴费率为20%,合计缴费率为28%。 纳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为职工本人缴费工资的11%,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的3%从企业缴费中划入。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给付 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个部分;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账户累计额除以120。 亟需解决的问题 隐性债务:关键问题 “空账” 资金来源 国有股减持或土地批租收入 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 开征社会保障税或提高税率 发行债券 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 可行的养老基金管理模式 3.6 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 对储蓄的影响 负效应:财产替代效应 正效应 退休效应 遗产效应 由于三种效应作用方向不同,仅靠理论无法弄清养老保险如何影响储蓄,这有赖于经验分析。 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影响途径 负效应:征税(或缴费)→收入减少→降低当期消费→抑制劳动供给 正效应:征税(或缴费)→收入减少→增加劳动供给,以使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 影响程度 与筹资模式和给付结构密切相关 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个人收入再分配 完全积累制:效应明显 现收现付制:效应较间接 代际间收入再分配 现收现付制 同代间收入再分配 体现为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 3.7 医疗保险及其经济效应 医疗保险的含义 指劳动者在患病后,由政府给予假期和收入补偿,提供医疗服务的制度。 医疗保险引致的效率损失 产生原因: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导致效率损失 图9-10 道德风险导致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过量 道德风险问题导致的后果 图9-10 医疗保险引致的效率损失 结论:医疗保险的引入导致了效率损失,其数量可以用左图的三角形EAE'的面积来衡量 3.8 失业保险及其经济效应 失业保险的含义 指政府和社会对那些由于非本人原因而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给予物质补偿的制度。 失业保险的经济效应 道德风险问题 使失业者比在没有保险时花更多的时间找工作; 使部分失业者倾向于在失业概率很大的行业中就业。 失业保险增加失业持续期未必是坏事 失业者花更多时间找工作,可能有利于找到适合发挥自己专长的工作。 本章小结 中国政府对农村和城市采取不同的社会救助计划。农村反贫困强调的是开发式扶贫,财政扶贫资金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县。城市反贫困主要通过建立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应对。 最低生活保障计划可能会减少一些低收入者的工作时间,并且可能使他们养成一种对福利依赖的心理。 负所得税方案对劳动供给产生的负激励较最低生活保障计划为轻,但实施大规模的负所得税方案将导致税率的大幅提升,因而代价高昂。 与现金补助相比,实物转移可能会限制受补助者的自由选择权,从而相应降低其福利水平。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的理由主要有:弥补贫困保险市场的残缺,克服收入分配不公,体现父爱主义观念,节约交易成本等。 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解决“空账”问题是最大的难点所在。 医疗保险的引入往往导致医疗服务的过量消费。 失业保险可能会延长失业持续期。 第10章 公共项目的评价 本章提要 1.公共项目评价的特点及其标准 2.公共项目评价的步骤 引言 资源有限,必须讲求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政府支出计划中,有不少涉及财政投资的项目 道路 自来水和下水道设施 机场和海港 教育 评价和衡量公共项目使用效率的具体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1. 公共项目评价的特点及其标准 1.1公共项目评价的特点 1.2 现值 1.3 净现值标准 1.1 公共项目评价的特点 与私人项目相比,公共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更加复杂。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私人项目的决策以私人净收益为标准,而公共项目的决策则以社会净收益为标准。 私人净收益=私人收益-私人成本 =内在收益-内在成本 社会净收益=社会收益-社会成本=(内在收益+外在收益)-(内在成本+外在成本) 第二,与私人项目相区别,公共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一般无法直接采用市场价格加以评估。 市场价格不存在,像清新的空气、优美的风景等。 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项目的社会边际成本或收益,如垄断价格等。 此外,政府部门在考虑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时,还要受到各种所在级次的影响。 中央政府通常要根据公共项目对全社会产生的影响权衡该项目的可行性。 地方政府一般只考虑公共项目对本辖区的影响。 1.2 现值 现值(present value,PV) 未来一笔钱的现值指的是,你为将来有权获得这笔钱而在今天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数额的货币。 公式表示: (10.3) 为年利率,习惯上被称为贴现率(discount rate), 为 年后的所得。 从直观上说,式(10.3)表明了以下两点: 未来的一元钱和现在的一元钱是不相等的,因此,不能轻易将未来的一笔钱和现在的一笔钱进行简单加总;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你为了得到一笔钱等待的时间越久,你愿意在今天为它支付的钱就越少。 一个项目的收入情况 假如该项目在未来 年经营期内每年给业主带来的收入分别为 。 那么,从当前看,该项目给业主带来的总收入是多少呢? 应将未来各期的收入转化为现值,然后将它们相加。 如图10-1所示。 图10-1 项目收入流现值的计算 该项目收入流的现值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1.3 净现值标准 成本-收益分析中的核心问题是对项目的投入与产出价值加以评估。 例:大华公司目前有两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 一个是服装设计项目,记为M。M的收益和成本分别是BM和CM。 另一个是广告策划项目,记为N。N的收益和成本分别为BN和CN。 假设服装设计项目M的投资经营期有T年,其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为: 表示大华公司通常可能的真实收益率,即资金的机会成本。 同理,假如广告策划项目N在S年中产生了相应的收益和成本流,那么其净现值就是: 一般说来,净现值方法的决策原则是: 只有当一个项目的净现值为正时,该项目才可以被采纳。 如果有多个备选的互斥项目,应当选择净现值为正值中的最大者。 在成本-收益分析中,贴现率 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衡量项目是否可以采纳以及进行项目比较时, 的不同值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论。 以大华公司为例,采用不同的贴现率计算并比较两个项目的现值。 见表10-1。 表10-1 贴现率的高低与两个项目的净现值 年份  年度净收益  贴现率r(%)  净现值(NPV)   服装设计 (元) 广告策划 (元)  服装设计 (元) 广告策划 (元)   0 1 2 3 -10 000 0 0 12 000 -10 000 6 000 0 5 500  0 1 3 5 7  2 000 1 647 982 366 -204  1 500 1 278 858 465 97  结论: 在贴现率 的值较低时,则服装设计项目优于广告策划项目; 而贴现率 的值较高时,则广告策划项目优于服装设计项目。 在 =7%时,服装设计项目的净现值小于0,这一项目甚至变得不可行。 贴现率的高低对具体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 过高的贴现率实际上会对那些较长远的收益构成歧视,进而对项目形成歧视。 在一般情况下, 的取值应反映企业资金的实际机会成本。 除了净现值标准外,别的评价标准: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 收益-成本比率(benefit-cost ratio,BCR) 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率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2. 公共项目评价的步骤 2.1 成本-效益分析的一般步骤 2.2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2.3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度量 2.4 贴现率的选择 2.5 通货膨胀的处理 2.1 成本-效益分析的一般步骤 公共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决策环节: 列举备选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评估全部成本和收益; 选择社会贴现率; 处理通货膨胀; 计算各备选项目的净现值,并对项目进行排序。 2.2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公共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一般区分为四大类型: 实际的和金融的 直接的和间接的 有形的和无形的 内部的和外部的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实际的和金融的 实际成本和收益是指公共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和收益,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减少或增加。 金融成本和收益则是指因市场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其结果是某些人所得即为其他人所失,社会福利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又被称为虚假成本或收益。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成本和收益指的是与项目本身有着密切关系的成本或收益; 间接成本和收益则是项目附带产生的成本或收益。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形成本和收益指的是可以用市场价格衡量,并且按惯例应该计入会计账目的一切成本和收益; 无形成本和收益则是指不能通过市场价格直接估计,因而也不能入账的一切成本和效益。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内部的和外部的 内部成本和收益指的是项目在辖区范围内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外部成本和收益则是指项目在辖区范围外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表10-2以水利工程项目为例,列示了有关的分类情况。 表10-2 某水利工程的成本和收益 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收 益  成 本   实际的  直接的  有形的 农产品的增加 水管的成本     无形的 环境的美化 田地的损失    间接的  有形的 减少土地的腐蚀 水源的分散     无形的 乡村风貌的保存 野生资源的破坏    内部的 为辖区带来的全部收益 建造、维护项目的全部成本    外部的 有助于下游地区防洪 下游地区对该项目的支持   金融的 地价升高、农具厂职工工资提高 因地价提高、农具厂职工工资提高而使工程造价提高  在全面考虑项目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时,应当注意避免对某一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行重复计算。 2.3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度量 几种不同的测度方法 市场价格 影子价格 消费者剩余 无形成本和收益的量化 成本—有效性分析 市场价格 对那些可在竞争性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或投入品,应当使用市场价格对项目进行评估。 影子价格 对可在市场上交易,但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真实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投入品,设计出一种新的能反映产品实际价值的价格,即~(shadow price)。 不少公共项目的产出品或投入品有价不实或无价可循的原因 项目的产品或服务在垄断市场上交易 存在因管制、税收或补贴而导致的价格扭曲 产品或服务具有外溢性 需要对价格进行调整,以反映真实的边际社会成本或边际社会收益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货币总额与实际支付的货币总额之差,它由需求曲线以下与经过市场价格的那条横线之间的面积来衡量。 例:对某一公路拓宽项目的收益进行评估 (图10-2)。拓宽道路的净收益为 的面积,它所度量的恰好就是道路拓宽前后的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图10-2 拓宽道路的消费者剩余 无形成本和收益的量化 时间价值估计法 评价时间到底值多少钱 生命价值估计法 一种是将未来收入的现值作为生命的价值。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该方法认为获救者闲暇时间的价值为零;二是认为收入较高者的生命价值高于收入较低者的生命价值,这显然是荒谬的。 另一种认为生命的价值可以通过人们所要求的风险补偿来估计。假如公共项目有助于减少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由此减少的经济损失就属于该项目的收益。 成本—有效性分析 即假设项目的收益或者目标既定,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多少,从中选择成本最小的方案。 是成本—收益分析的一种变体 2.4 贴现率的选择 社会贴现率 是政府在某一项目中所耗费资源的机会成本,它应当反映等值资源在各种私人用途中所获得的回报。 选择合适的贴现率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权衡取舍。 作为资源使用的社会机会成本的反映,社会贴现率一般取决于消费者和投资者愿意放弃消费或投资而为公共项目提供资金的利率。 贴现率的选择 需要具体分析被政府活动所替代的私人支出类型。 税前收益率:如果公共资金的使用以私人投资的减少为代价,那就应当以税前收益率为贴现率。 税后收益率:如果公共资金的使用以私人消费的减少为代价,那就要以税后收益率为贴现率。 按税前收益率与税后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进行贴现:公共资金的使用既会减少私人投资,也会减少私人消费。但难以确定其比例,降低了其有用程度。 2.5 通货膨胀的处理 处理通货膨胀的一般原则 如果以一段时期内的名义量测度成本和收益,就要用名义利率来折现未来的成本和收益; 如果以一段时期内的实际量计算成本和收益,就要用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作为贴现率。 一个例子 一个项目在未来n年中各年的实际收益分别为R0,R1,R2,…,Rn。假定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π,则名义收益分别为: R0,R1(1+π),R2(1+π)2,…,Rn(1+π)n。 利率为 +π。 因 , ,如果按名义量来表达,则该项目收入流的现值为: 由于所有含有(1+π)的项都可以消去,因此上式与公式(10.2)是等价的。 不管是使用名义量,还是实际量,所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 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成本、收益与贴现率必须以一致的方式进行测度。 本章小结 公共项目决策以社会净收益为标准,其成本和收益一般无法直接采用市场价格进行衡量,这使得公共项目的评价面临着比私人项目更多的困难。 净现值是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标准。 除了与私人项目一样要考虑实际的、直接的、有形的、内部的成本和收益外,公共项目评价还要考虑金融的、间接的、无形的和外部的成本和收益。 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度量需要区分不同的场合,分别采取市场价格、影子价格、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估计法、生活价值估计法等。 社会贴现率是政府在某一项目中所耗费资源的机会成本,它的选择关系到公共项目的权衡取舍。 为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进行公共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时,成本、收益和贴现率必须以一致的方式进行测度。 第11章 财政收入概述 本章提要 1. 财政收入的形式 2. 税收的基本概念 引言 财政收入 指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从私人部门那里取得的一切收入。 税收 行政收入 公债 公共企业收入 国有财产收入 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1. 财政收入的形式 1.1 财政收入的各种形式 1.2 财政收入体系 1.1 财政收入的各种形式 税收 公债 其他财政收入形式 国有财产收入 公共企业收入 行政收入 使用费 国有财产收入 指的是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租金、利息或变卖价款等收入。 国有不动产 一种是作为公共用途的资产,如道路、机场等公共基础设施、政府机关用房、图书馆、博物馆等,一般不以获取财政收入为目的; 另一种是可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国有财产。 国有动产 包括有形动产和无形动产两类。 公共企业收入 指的是政府从那些以法人资格经营的企业所取得的收入。 竞争性公共企业 和私人企业处于同等的自由竞争地位 垄断性公共企业 由政府控制该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其目的除了取得财政收入外,也可能是为了达到某些社会经济和政治目的。 国有财产收入与公共企业收入的区别 行政收入: 指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所取得的收入。 规费 特别课征 特许金 罚没收入 使用费(user charge) 指政府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或服务的使用者收取的费用。 政府收取使用费有助于增进政府所提供的公共设施或服务的使用效率 在多数情况下,政府收费的产品或服务往往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如教育、公共保健、文化设施等。 政府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拥挤问题,在此情况下,收取使用费是实现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 1.2 财政收入体系 强制性收入 基于国民的个人负担能力,作为强制履行的义务,向国民取得的收入,主要以税收为代表。 对等性收入 基于政府对国民各人个别给予的利益,按照对等自愿原则,作为利益的报酬,向国民取得的收入,主要以国有财产收入为代表。 半强制性收入 介于强制性收入和对等性收入之间,仍然以一定的政府活动为前提,因此具有半强制的性质,主要以规费和使用费为代表。 图11-1 财政收入体系 2. 税收的基本概念 2.1 税收的含义与特征 2.2 税制要素 2.1 税收的含义与特征 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标准,对私人部门强制课征所取得的收入。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和最基本的形式。 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 固定性 无偿性 强制性 指的是税收是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课征的,因而构成纳税人的应尽义务。 固定性 指的是政府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税基、税率等税制要素,征纳双方必须按税法的规定征税和缴税。 无偿性 从表面上看,政府在课税之后,既无须向纳税人付出任何报酬,也不需要直接偿还给纳税人。 在市场经济中,税收事实上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也即,政府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从而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私人部门享有消费公共产品的权利,因而负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可见,在现代财政理论中,将无偿性视为税收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不恰当的。 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形式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基本标志。与公债收入的不同: 公债一般采用自愿认购的形式,不具有强制性; 公债不是固定的征收,而是政府根据需要确定发行的数量; 从形式上说,政府举借公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而税收既无须偿还,也不需付出任何报酬。 2.2 税制要素 税收制度 简称税制,指的是一国政府课征税收时所依据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称。 税制的三个基本要素 纳税人 征税对象 税率 纳税人 也称课税主体,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税款的缴纳者。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受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一致(如所得税),也可能不一致(如流转税)。 征税对象 也称课税客体,即对什么进行征税。 征税对象规定着征税的范围,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税基(tax base)又称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在量上的具体化,它表明在具体征税过程中政府按什么计算税额。 采用自然单位征税称为从量计征,采用货币单位征税称为从价计征。 税目:征税对象内容上的具体化 税率 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因此,税率被看作是税制的中心环节。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是税法上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占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的比例。 在实践中,由于税收优惠、税收规避等原因,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 平均税率 指的是全部应纳税额占全部税基的比例。 公式表示为: 为平均税率, 为全部应纳税额, 为全部税基。 边际税率 指的是应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之比,也即最后一个单位税基所适用的税率。 公式表示为: 为边际税率, 为应纳税额的增量, 为税基增量。 按照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即固定税额,指的是按每一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某一固定的税额,即边际税率为零。 定额税率与征税对象的价格没有直接联系,一般适用于从量税的征收。 定额税率计算简便,但缺乏弹性。 比例税率 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采用相同比例征税的税率,即边际税率为常数。 采用比例税率使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一致,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竞争。 但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具有计算简便、便于征收和缴纳等特点。 累进税率 指将税基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并使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大而提高,即边际税率递增。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指全部税基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那一档税率征税,随着税基的增加,税率逐步提高。 实际上相当于按税基的大小规定不同的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指将税基分成不同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并分别计算税额,加总后即为应征税额。 在税额累进税率下,当征税对象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其超过部分适用高一级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比较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但累进速度比较急剧,尤其是在两个级距的临界部分,很可能出现税收增长数量超过税基的不合理现象。(如表11-1所示) 累进超额税率计算比较复杂,但累进速度平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全额累进税率的缺陷。 表11-1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比较 应税所得额 (0, 1000] (1000, 3000] (3000, 5000]  适用税率 5% 10% 15%   应税所得额(元) 边际税率 全额累进税额 超额累进税额 平均税率  1000  5% 1000×5%=50 1000×5%=50  5%  3000 10% 3000×10%=300 50+2000×10%=250 8.33%  5000 15% 5000×15%=750 50+200+2000×15%=550  11%  如表11-1所示,假如应税所得额为3 000元,适用10%的税率,应纳税额为300元;假如应税所得额为3 001元,适用15%的税率,应纳税额为450.15元。这样,应税所得额只增加了1元,税额却要增加150.15元。 尽管我们以边际税率来定义税率的累进性,但在经济分析中,衡量一种税的累进程度却一般以平均税率作为判断标准。 如果平均税率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则表明该税种具有累进性。 说一种税是累进的,指的是该税种具有收入中被征税拿走的部分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特征,而这一定义隐含着平均税率的递增性。如表11-2所示。 表11-2 税种的累进性  税制的其他要素 附加与加成 减税与免税 起征点与免征额 纳税环节 违章处理 附加与加成 附加一般指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税款。 税制上通常把按国家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的税款称为正税,而把正税以外征收的税款称为副税。 附加的比例有两种形式 按征税对象的数额征收一定比例的附加 按正税税额征收一定比例的附加 附加收入一般由地方财政支配 附加与加成 加成是按应征税额的一定成数(或倍数)加征税款,是税率的延伸形式。 国家为了限制某些经济活动,或调节某些纳税人的所得,可以采取加成征收税款的方法。 如劳务报酬所得 减税与免税 减税指减征部分税款 免税指免交全部税款 减税和免税是为了发挥税收政策的鼓励或限制作用,或者照顾某些纳税人的特殊情况而采取的特殊调节手段。 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开始征税时征税对象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和超过起征点的,应按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无论征税对象的数额多大,免征额的部分都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纳税环节 指税法规定的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缴纳税款的环节。 工业品一般要经过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同一税种只在一个环节征税的,称为单环节课税。 在多个环节征税的,称为多环节课税。 正确确定纳税环节对于平衡税负、保证收入、便于管理等有重要意义。 违章处理 指对纳税人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 纳税人的违章行为通常包括偷税、欠税、抗税、骗税等。 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非法手段不交或少交税款的违法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拖欠税款,不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违章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对抗税法拒绝纳税的严重违法行为。 骗税指企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本章小结 税收是一国财政收入最可靠、最主要的形式。 根据取得收入的内在依据的不同,财政收入可以分为强制性收入、对等性收入和半强制性收入等。各种收入形式构成一国的财政收入体系。 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形式特征。 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尽管一般以边际税率来定义税率的累进性,但衡量一种税的累进程度却一般以平均税率作为判断标准。 第12章 税收原则 本章提要 1 .税收原则的演进 2 .税收的效率原则 3 .税收的公平原则 4 .最优税收 引言 现代税收原则是在古典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应当如何征税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本章的主旨是构建一个思考和评价税收制度的理论框架。 1 .税收原则的演进 1.1 古典税收原则 1.2 现代税收原则 1.1 古典税收原则 斯密(Smith, A.)税收四原则 平等原则(principle of equality) 确定原则(principle of certainty) 便利原则(principle of convenience) 最小征收费用原则(principle of minimum cost) 平等原则 指国民应按其在国家保护下所获收入的多少来确定纳税的数额。 “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得的收入的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 确定原则 指国民应纳税额及缴纳方式(时间、地点、手续等),都应清楚明确,不要轻易变动。 “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明确的,不得随意变更。完纳的日期、完纳的方法、完纳的数额,都应当让一切纳税者及其他人了解得十分清楚明白”。 便利原则 指政府征税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应尽量从简,让纳税人感到便利。 “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予纳税者以最大便利”。 最小征收费用原则 指税务部门征税时所消耗的费用应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国家的收入额与纳税人所缴纳的数额之间的差额最小。 “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得的收入”。 斯密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原则的第一人。 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自由发展,作为“守夜人”的政府不干预或尽可能少干预经济的客观要求。 瓦格纳税收四大原则(含九小原则) 财政收入原则 国民经济原则 社会正义原则 税收行政原则 财政收入原则 充足原则,税收收入应能充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 弹性原则,即税收收入能够适应财政支出的变化。 国民经济原则 慎选税源原则,税源的选择应有助于保护资本;主张以国民所得为税源,而不能以资本所得和财产所得为税源。 慎选税种原则,税种的选择应考虑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社会正义原则 普遍原则,税负应遍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人人有纳税义务。 平等原则,应根据纳税能力的大小征税,通过累进税、免税等措施,达到社会正义目标。 税收行政原则 确定原则,纳税的时间、方式和数量等应预先规定清楚。 便利原则,纳税手续尽量简便,以方便纳税人。 节省原则,节省征收费用。 1.2 现代税收原则 效率原则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平原则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稳定原则 税收应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图12-1 现代税收原则 2 .税收的效率原则 2.1 税收的财政原则 2.2 税收中性原则 2.3 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2.1 税收的财政原则 财政原则是税收的最基本原则 包含两层含义 充分原则 弹性原则 充分原则 税收的充分性是指税收应当能够为政府活动提供充实的资金,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 政府课税的目的在于为公共产品的提供筹集资金,因此,税收的充分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满足提供适当规模的公共产品的需要,或者说,取决于它是否有助于改进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配置效率。(图12-2) 图12-2 税收的充分原则 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为社会无差异曲线。 与 相切于点 ,它代表了社会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所能实现的最高的效用水平。 征收 数量的税收,才能使公私产品的组合位于 点,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此时税收就满足了充分原则。 弹性原则 税收有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应当能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私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 图12-3 图12-3 税收的弹性原则 社会无差异曲线 、 、 分别与三条生产可能性曲线 、 、 相切与点 、 和 ,将这些切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一条急剧上升的曲线 。 该曲线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所需的公共产品将逐步增加,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税收就是有弹性的税收。 而如果社会所提供的公私产品组合沿着曲线 变化,就表明税收收入难以支持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数量。与此相对的就是弹性不足的税收。 2.2 税收中性原则 税收中性原则(tax neutrality) 指的是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税收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或超额负担(excess burden) 指因课税而带来的净损失或额外负担。 图12-4 中性税收(neutral taxation) 指不改变市场中的各种相对价格,从而不干扰私人部门的经济决策,不会导致超额负担的税收。 扭曲性税收(distortionary taxation) 指产生超额负担的税收。 图12-4 税收的超额负担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课税就造成了面积 的福利损失,它就是税收的超额负担或无谓损失。 因美国学者哈伯格(Harberger, A.C.)率先提出税收超额负担的测定方法,故理论界将 称为“哈伯格三角”(Harberger triangle)。 需要指出的是,用来衡量超额负担的需求曲线并非普通的需求曲线,而是补偿需求曲线。 为了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需要分析一下课税对消费者的经济决策产生的影响,即税收效应。 对消费者来说,商品课税会带来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 指课税使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所导致的购买量变动。 替代效应 指在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因商品相对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更多购买变得便宜的商品,而减少购买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 图12-5 税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分析图12-5,可以对普通需求曲线和补偿需求曲线加以区分 普通的需求曲线描述的是价格变化时商品需求量的非补偿性变化。 补偿需求曲线(compensated demand curve)描述的则是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后,个人的收入得到补偿,即在消除收入效应的条件下需求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超额负担取决于沿着补偿性需求曲线而非普通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额税(lump sum tax) 指的是纳税义务不因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的税收。 不会产生超额负担。 一种税之所以会产生超额负担,根本原因还在于替代效应。而总额税则是一种只会带来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但它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 2.3 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税收成本 因征税而发生的资源耗费。 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为了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应当使税收成本最小化,这就是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税务行政效率的高低一般通过一定时期的直接税成本与入库的税收收入之比来衡量。 比率越低,表明税务行政效率越高;反之则反是。 税收成本的构成 征管成本(administrative cost) 指税务当局为征税而发生的各类费用,如办公大楼的建造费、办公设备和用品的购置费、税务人员的工资和津贴等。 遵从成本(compliance cost) 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而发生的各类费用,如保持簿记资料的费用,申报、缴纳税款的费用,进行税务和会计咨询的费用等。 税收成本的决定因素 税收环境 指影响税制正常运行的各种外部条件,如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结算制度、计算机应用程度、财会建账状况、公民纳税意识、法治化程度等。 税收制度 一般说来,商品税、财产税的税收成本低于所得税,从量税的税收成本低于从价税,比例税的税收成本低于累进税,公司税的税收成本低于个人税。此外,中央集中管理的税收成本低于分级分散管理;单一环节的税收比多环节的税收成本低;等等。 3. 税收的公平原则 3.1 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3.2 受益原则 3.3 纳税能力原则 3.3 两种衡量标准的权衡 3.1 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税收应具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horizontal equity) 指的是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纵向公平(vertical equity) 指的是福利水平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 税收公平原则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类 受益原则 纳税能力原则 3.2 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benefit principle) 即要求每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当与他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相一致。 横向公平意味着从公共产品中获益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而纵向公平意味着受益多的多纳税,受益少的则少纳税。 受益原则的分类 一般受益原则 如果收入相同的纳税人有相近的偏好,在一般受益原则下,税收制度就取决于公共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特殊受益原则 要求对政府服务的特定使用者课征税收或收取费用。 间接替代征收原则 直接衡量纳税人从某种政府服务中得到多少利益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在许多场合下人们以间接替代的方式实现受益原则。例如,采用征收汽油税、汽车税和其他汽车产品税,作为对公路使用的间接替代征收。 受益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 实行受益原则要求每个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和他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一致,或者必须测定每个纳税人从公共支出中到底享受了多少利益,这是很难的。这意味着,总体税收按受益原则进行分摊是做不到的。 体现受益原则的税收不改变市场体系所决定的初次分配格局。受益原则维护的是收入分配规则的公平,而无助于实现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3.3 纳税能力原则 纳税能力原则(ability-to-pay principle) 即根据每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的税收。 横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同等的税; 纵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也即,纳税能力大的人多纳税,纳税能力小的人少纳税,无纳税能力的人不纳税。 衡量纳税能力的最优标准 客观说 主观说 客观说 以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 财富的表示方式 收入 消费 财产 收入作为衡量纳税能力标准的优缺点 优点 收入通常被认为是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最好标准。因为收入体现了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最能决定纳税人在特定时期内的消费或增添其财富的能力。 缺点:应当如何确定收入的统计口径? 以单个人的收入为标准还是以家庭平均收入为标准? 以货币收入为标准还是以经济收入为标准? 以毛收入为标准还是以净收入为标准? 消费作为衡量纳税能力标准的优缺点 优点 消费反映着一个人对经济资源的使用,消费者多的人表明他使用了较多的社会资源和得到更大的利益,自然应当缴纳更多的税收。 只对消费品征税,有助于抑制消费,鼓励投资,从而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缺点 不同个人的消费倾向可能不同,假如都以消费支出数字来确定纳税能力的话,也会产生不公平。 财产作为衡量纳税能力标准的优缺点 优点 财产代表着纳税人对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独立支配权,反映着个人的经济能力。 纳税人可以利用财产赚取收入,或者通过获得遗产、赠予等使财富增加,增强其纳税能力。 缺点 数额相等的财产未必会给纳税人带来相同的收益; 有财产的纳税人中,负债者与无债者情况不同,财产中的不动产与动产情况也不同; 财产种类繁多,实践上难以查实和评估。 从上述三种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看,任何一种都难免存在片面性,绝对公平的标准是不存在的。 可以以一种标准为主,同时兼顾其他标准。 主观说 衡量纳税能力应以每个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为标准。 如果征税使每一个人所感受的牺牲程度相同,税制就是公平的,否则就不公平。 衡量效用牺牲的三种理论 均等绝对牺牲 均等比例牺牲 均等边际牺牲 均等绝对牺牲 指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总效用相等,在全部效用中都受到相同的损失。 图12-6 均等牺牲的衡量 如果边际效用为常数,即边际效用曲线为呈水平状的话,则均等绝对牺牲意味着对不同收入者收取等量的税收,如人头税。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为使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牺牲的总效用相等,就需对高收入者征高税对低收入者征低税,即应纳税额应随收入而上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要求征收累进税。 均等比例牺牲 指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要与其税前总效用之比就相同。 如果边际效用不变,均等比例牺牲要求征收比例税。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要求课征累进税。 均等边际牺牲 指每个纳税人在纳税之后的最后一个单位货币收入的效用应当相等。 也称最小牺牲,因为假如每个纳税人的边际牺牲均等,全社会因纳税而受到的效用损失之和就最小。 如果边际效用不变,那么既定的税收总量不会使效用损失之和发生变化。 而当边际效用递减时,实现最小牺牲就意味着,先向高收入者征税,在每个人的税后收入相等后,再向每个人征收等量的税收,直到获得所需的税收为止。 均等边际牺牲的利弊 均等边际牺牲使得税收具有极强的累进性,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这有助于消除贫富差别; 但从生产的角度看,如果人们知道各自的收入将通过税收平均化,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这将有损于效率。 3.3 两种衡量标准的权衡 从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看,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各有其优点,但这两种原则都不能单独解释税制设计的全部问题,也不能单独地实现税收政策的全部职能。因此,公平的税收制度的设计有赖于两个原则的配合使用。 从技术上看,两个原则的真正实现都存在一定困难。尽管二者各有其缺陷,但两个原则的配合运用,能够为公平税制的设计提供较为理想的选择。 4. 最优税收 4.1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4.2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4.3 最优商品税 4.4 最优所得税 4.5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4.1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能够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之间选择一个最优的组合。 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最优商品税 最优所得税 4.2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理想的税制的三个标准 税收公平原则 税务行政最小成本原则 最小负激励效应原则 最优税收理论的基本方法 运用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的概念,在赋予各个标准不同权重的基础上,将这些标准统一于惟一的标准之中。 能够带来最大社会福利水平的税收就是最优税收(optimal tax)。 4.3 最优商品税 次优税收(second-best taxation) 即在保证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导致的经济扭曲程度最小化 。 最优税收理论中的“最优”实际上指的是“次优”。 最优商品税设计的两个法则 等比例减少法则 逆弹性法则 等比例减少法则 要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最小,税率的设置应当使各种商品的生产以相等的百分比减少。 公式表示为: (12.1) 是课税所导致的第 种商品生产量的减少,而 是课税前第 种商品的生产量。 式(12.1)表明,只有在所有商品的边际额外负担都相同时,征税所产生的总超额负担才会最小。 等比例减少法则的政策含义 要实现最优商品课税,应当对所有的商品课征统一的税率,从而尽可能使税收只具有收入效应而不会产生替代效应。 局限性 公平的考虑 纠正外部性的考虑 拉姆齐法则 最优税制应当使对每种商品的补偿需求均以税前状态的同等比例下降。 逆弹性法则 比例税率应当与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例。 逆弹性法则的政策含义 即生活必需品(因为它们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应当课以高税,而对奢侈品则课以轻税。 局限性 它忽略了收入分配,具有内在的不公平性。 对拉姆齐法则的修正 戴蒙德和米尔利斯率先在最优商品税率决定中引入公平方面的考虑。 在需求独立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最优税率不仅取决于其需求价格的逆弹性,而且取决于它的收入弹性。 对于高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无论弹性是否很高,也应确定一个较高的税率;而于低收入阶层尤其偏好的商品,即使弹性很低,也应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 对拉姆齐法则的修正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对那些既非富人也非穷人特别偏好的商品,仍可以遵循拉姆齐法则行事; 尽管有人辩称商品税无须承担收入分配的职能,并认为收入分配问题只应由所得税解决,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收入弹性高而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如钻石、名画、豪宅等),这就提供了通过对这些商品课税以改进收入分配的可能性。 4.4 最优所得税 米尔利斯(Mirrlees, 1971)非线性所得税最优化模型的一般结果 边际税率应在0与1之间; 有最高所得的个人的边际税率为0; 如果具有最低所得的个人按最优状态工作,则他们面临的边际税率应当为0。 基于米尔利斯模型的重要结论 最优税收结构近似于线性,即边际税率不变,所得低于免税水平的人可获得政府的补助; 边际税率相当低; 所得税并非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有效工具。 斯特恩(Stern, 1976)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 结论 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而随着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更加公平的评价而增加。 政策含义 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有关的税率就应越高。 最优税率与劳动供给的反应灵敏度、财政收入的需要和收入分配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假如能够计算或者确定这些参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最优税率。 4.5 最优税收理论的政策启示 需要重新认识所得税的公平功能,并重新探讨累进性所得税制的合理性。 税制改革应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两大目标。 如果要在实践中实行最优税收理论所推导的各种规则,可能需要对财税制度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但这不太现实。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暂时性的无效率。制度变革之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本章小结 现代税收原则是在古典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概括为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财政原则是税收原则的基础,它包含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前者指税收应能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充实的资金,后者指税收应能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私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 商品课税往往带来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种税产生超额负担的原因在于替代效应上。 受益原则要求每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当与他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相一致,这实际上是将公民纳税与政府提供服务看成是一种类似于市场交易的过程。 纳税能力原则有客观说和主观说之分。客观说认为,收入、消费和财产可以作为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标准。主观说则认为,衡量纳税能力应以每个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为标准。 最优税收理论的核心是对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取舍间寻求一个最优的组合。 第13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本章提要 1. 税收转嫁的含义与类型 2.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3. 税收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引言 谁真正负担了某种特定的税收? 是纳税人负担了吗? 本章将集中探讨纳税人与负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税收的转嫁与归宿问题。 1. 税收转嫁的含义与类型 1.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1.2 税收转嫁的形式 1.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收转嫁 指的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转嫁行为的发生,可能使纳税人与负税人出现不一致的情形。 税收的法定归宿与经济归宿的差别 税收的法定归宿说明谁在法律上负责纳税。 税收的经济归宿说明到底谁真正负担了税收,它所要反映的是由征税引起的私人真实收入的变化。 区分税收的法定归宿与经济归宿的不同,有助于理解纳税人法律责任和税收真实负担之间的差异。 1.2 税收转嫁的形式 税收转嫁的两种基本形式 前转 后转 前转 也称顺转,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照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通过提高价格的办法,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的购买者,即由卖方向买方转稼。 是税收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 后转 也称逆转。指纳税人用压低进价、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或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 税收转嫁之所以表现为后转,一般是因为市场供求条件不允许纳税人以提高商品售价的办法,向前转移税收负担。 特例:税收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taxation) 税收资本化 如果政府向资本品的收益征税,那么在这项资本品出售时,买主会将以后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从所购资本品价值中预先扣除,从而使资本品的价格下降,税收实际上将由资本所有者负担。此后,名义上虽由买主按期付税,实际上税款是由卖主负担的。 税收资本化是将累次应纳税款作一次性转嫁。 税收资本化计算公式 假设某一资本品在各年末能够产生长期收益流 ,那么其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为各年的利率,即贴现率。 该资本品在出售时,买方所能接受的价格即为 。假设政府每年向资本收益征税 。则资本现值变为: 这时买方为购买这一资本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下降为 ,从而他以后应纳的税收一次性转嫁给了卖方。价格的降幅即税收转嫁总量为: 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土地等某些能产生长久收益的资本品的交易中。如果征收土地税,地价就会下降。 混转或散转 对纳税人来说,前转和后转的形式可以兼而用之。也即,纳税人一方面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将一部分税负向前转嫁给买方,另一方面通过压低进价的方式将一部分税负向后转嫁给卖方。这一情形称为混转或散转。 2.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2.1 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2.2 要素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2.1 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 假定某种商品或要素的价格不受其他商品或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由其自身的供求状况决定取得均衡。也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分析某一商品或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决定。 对商品税归宿的分析 从量税 从价税 从量税的归宿分析 从量税又称单位税,指的是按销售商品的数量课征固定的税额。 例:政府对啤酒销售课税 图13-1 课于需求方的从量税的归宿 图13-2 课于供给方的从量税的归宿 无关性定理 税收对价格和产出的效应,与对供给方征税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关。 分析结论 在课征从量税时,税收最终由谁负担,和名义上由谁纳税无关。 税收转嫁和归宿的具体情况实际上是由税后的均衡价格决定的。 供求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需求弹性越大,消费者负担的税收越少。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负担的税收越少。 在图13-2中,消费者承担了从量税的主要部分,因为他们多支付的数额比销售者少收到的数额要多些。 两种极端的情形 商品的供给完全无弹性,厂商承担了全部税负。(图13-3) 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消费者承担了全部税负。(图13-4) 图13-3 供给完全无弹性时的税收转嫁 图13-4 供给有完全弹性时的税收转嫁 从价税的归宿分析 从价税是指以商品价格为税基,按一定的比例征税。 对从价税归宿的分析:如图13-5所示 税收由消费者和厂商共同负担,负担的比例因 线斜率的变化而变化。 图13-5 从价税的归宿 2.2 要素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工薪税的归宿分析 工薪税以雇员的工资收入为课税对象,旨在为社会保险计划筹资。 工薪税分为雇员和雇主两部分缴纳的做法由来已久,关键是,这种在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法定区分是无关紧要的。 决定工薪税归宿的惟一重要的因素是:雇员得到的工资与雇主支付的工资之间的税收差额——税收楔子(tax wedge)——的大小。(图13-6) 图13-6 劳动力供给无弹性时的税收归宿 图13-6中, 完全无弹性,雇员得到的工资率降低的幅度恰好就是工薪税的全部税额,这意味着,雇员承担了全部税负。 劳动供给曲线完全弹性时,得到正好相反的结果。此时,雇主不得不支付较高的薪金,他所支付的工资将负担全部的税负。 工薪税或劳动课税的转嫁和归宿取决于供求弹性 如果雇员的供给弹性大于雇主的需求弹性,则雇员处于有利的地位,雇主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的税收将大部分向前转嫁,主要落在雇主身上。 如果雇员的供给弹性小于雇主的需求弹性,则雇主处于有利的地位,雇员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的税收将大部分无法转嫁,主要落在雇员身上。 全部经济中的资本课税的归宿分析 资本课税以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所获得的报酬(即利息)为课税对象。 封闭经济 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经济 封闭经济 在封闭经济中,由于资本不能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因此以下的假设是合理的:资本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资本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供给者承担一部分税负,具体承担多少,取决于资本的供求弹性。 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经济 若资本可以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这意味着,对某一特定的国家来说,资本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也即,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图13-7所示。 资本需求者支付的税前价格,其上升的幅度正好等于税额,而资本供给者不承担任何负担。 图13-7 资本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时的税收归宿 即便是在如今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资本在各国间也不是完全流动的。资本供给曲线是否处于水平状态,也值得怀疑。 那些无视经济全球化的决策者,往往过高估计将税收负担加在资本所有者身上的能力,而忽略了对资本供给者的课税转嫁给他人的可能。 3. 税收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3.1 一般均衡分析的必要性 3.2 一般均衡分析模型 3.3 商品课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3.4 要素收入课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3.1 一般均衡分析的必要性 局部均衡分析的优缺点 比较简单,一次只考察一个市场,相对来说不太复杂。 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其他市场的反馈作用,税收归宿的分析就会是不完整的。且没有区分与承担税负有关的各种人群。 一般均衡分析 考虑将各种市场相互联系起来的种种方法。 3.2 一般均衡分析模型 哈伯格(Harberger, 1974)最早将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运用于税收归宿的分析。 哈伯格模型假定 整个经济只有食品和制造品两种产品,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 家庭部门没有储蓄,即居民收入等于消费。 每个生产部门都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但部门间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和替代率不一定相同。 哈伯格模型假定(续) 资本和劳动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造成这一流动的原因在于部门间收益率的差异。 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量不变。 所有消费者的行为偏好相同。 税种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在两种产品和两种要素的假定之下,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税收如表13-1所示。 其中 代表食品, 代表制造品; 代表资本, 代表劳动。 表13-1 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共有9种可能的从价税: ——对生产食品的资本所得的课税。 ——对生产制造品的资本所得的课税。 ——对生产食品的劳动所得的课税。 ——对生产制造品的劳动所得的课。 ——对消费食品的课税。 ——对消费制造品的课税。 ——对两个部门的资本所得的课税。 ——对两个部门的劳动所得的课税。 ——一般所得税。 由表13-1可知,以上9种不同类型的税种之间存在以下6个重要的等价关系: 如果同时征收 和 ,且税率相同,则相当于对所有要素所得征收一般所得税 (第三行)。 如果同时征收 和 ,且税率相同,也相当于对所有产品征收一般所得税 (第三列)。 如果同时征收 和 ,且税率相同,则相当于对消费食品的课税 (第一行)。 等价关系(续) 如果同时征收 和 ,且税率相同,则相当于对消费制造品的课税 (第二行)。 如果同时征收 和 ,且税率相同,则相当于征收 (第一列)。 如果同时征收 和 ,且税率相同,则相当于征收 (第二列)。 3.3 商品课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表明,在只存在食品和制造品的两部门经济中 : →食品的消费↓ 对食品征税 →食品的相对价格↑ 〓 →制造品消费↑ → 制造品价格↑ →不仅制造品价格食品的消费者要缴税,制造品的消费者也要承担部分税收。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考察的视野扩大到制造品市场 : 食品的生产↓ →食品部门中闲置的资本和劳动必然会到生产制造品的部门寻找出路→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制造品的生产↑ →较密集地被运用于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 此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受损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被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决定着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的下降幅度。 生产要素替代弹性越小,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的幅度也越大。 3.4 要素收入课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以对制造品资本所得的课税( )为例 局部均衡分析表明,对要素课税,该要素的价格上升,要素市场上供求双方将分别承受税收负担。 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税收效应还不仅如此。 部分要素税会产生收入效应。 部分要素税还会产生要素替代效应。 政府选择对某行业中的某种生产要素征税,不仅该部门的这种要素要承担税负,其他部门的此种要素也要承担,甚至可能承担高于政府所获税额的负担。 只要要素在两个部门间可以流动,对其中一个部门中的一种给定要素的课税,最终会影响两个部门的两种要素的收益。对一个仅运用于特定部门的单个要素税,会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收入分配。 更具体的结果取决于要素密度、生产要素替代的难易程度、要素的流动性和产出的需求弹性等因素。 本章小结 法定归宿是一种税收法律上的义务,而经济归宿则是这种税的实际负担。知道法定归宿,对于了解经济归宿一般没有多大的帮助。 由于资本化,使一种供给无弹性的耐用商品(如土地)的未来税收负担可能由现在的所有者承担。 商品税对价格和产出的效应,与对供给方征税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关。 弹性越大者,越容易逃避课于其上的税收。 尽管法律上将工薪税分为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的两部分,但在多数情况下,全部税负由雇员承担。 在资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的背景下,资本供给者很容易逃避课于其上的税负。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常使用两部门、两要素模型。这一理论框架可以分析九种可能的税种。这些税种的某种组合与其他某些税种是等价的。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对仅在某一特定部门使用的某种要素课税,可能影响到所有部门的所有要素的收益。 第14章 税收制度 本章提要 1.税收体系 2.流转课税 3.所得课税 4.财产课税 引言 税制的内容 法律角度 经济角度 税制指税收调节体系的构成,即一个国家的税收体系主要由哪些税种构成,以哪个或哪些税种作为主要税收,哪些税种作为辅助税收,以及它们的调节方向如何等。 政治角度 本章主要讨论从经济角度理解的税制。 1.税收体系 1.1 税收体系的构成 1.2 税收分类 1.3 税制结构设计 1.1 税收体系的构成 各国一般将绝大部分的税收课征于国民收入的流量上。为此,需要结合国民经济的循环运动进行考察。 图14-1 税收在货币资金流动中选择并确定一些课税点或课税环节征收。因课税点的位置不同,形成不同的税种。 图14-1 货币流动与课税点 课税点 ①是对居民收入的课税点,如个人所得税; ②是对消费支出的课税点,如消费税; ④是对零售营业收入的课税点,如零售营业税或消费型增值税; ⑦是对企业销售收入的课税点,如货物税; ⑩是对企业扣除折旧后的净营业收入的课税点,如所得型增值税; ?是以工资薪金支付额的课税点,如雇主承担的社会保险税; ?是对利润的课税点,如公司所得税; ?和?是对居民工资收入和股息收入的课税,如个人所得税和雇员承担的社会保险税; ?是对企业留存利润的课税点,如企业留存利润税。 财产是以往年度的存量部分,并非当年国民收入的货币资金流动,因此没有在图14-1中反映出来。 财产总是有归属的,它们或属于居民,或属于企业。由此可以确定是对财产的归属者课税,还是对财产的转让行为课税。 前者如对居民或企业拥有的各种财产课征的财产税,后者如对财产的遗留、继承或馈赠行为课征的遗产税、继承税、赠与税等。 1.2 税收分类 按征税对象的不同 所得课税 也称收益课税,指对纳税人的所得额或收益额进行课税。 流转课税 也称商品课税,指对商品或劳务交易中的流转额或增值额进行课税。 财产课税 指对纳税人的财产按数量或价值进行课税。 按征税对象区分的三类税收的税种组成 所得课税 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资本利得税、超额利润税、战时利得税、房地产收益税等。 财产课税 包括一般财产税、个别财产税、遗产税、继承税、赠与税、净值税、资本税、土地税、房地产税等。 流转课税 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以课税的主客体为标准 对人税 着眼于人,根据人的纳税能力课税。 它的古老形式是人头税,按人征收,同等纳税;现代形式则是各国普遍征收的所得税。 对物税 着眼于物,根据经济活动如商品买卖或持有财产等课税。它不重交易者或所有者的特性,而重物本身。 从公平角度看,所有税种(包括对物税)的承担者都只能是人,对物税不如直接按个人纳税能力课征的对人税。 以税负是否容易转嫁为标准 直接税 税负不易转嫁、直接由纳税人承担的税种是直接税。 如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 间接税 税负比较容易转嫁的税种为间接税。 主要包括对商品或劳务的交易课征的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按课税权归属的不同 中央税 凡由中央政府征收、收入归中央政府支配的税种为中央税。 地方税 凡由地方政府征收、收入归地方政府支配的税种为地方税。 1.3 税制结构设计 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单一税制是由一种税构成的税收制度。 复合税制是由多种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 在实践中,单一税制始终没有付诸实现。通常所说的税制实际上都是复合税制。 税制结构设计要解决好的三个问题 税种配置 税源选择 税率安排 税种配置 税收体系总要以某一种或几种税种为主导,这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税种就构成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 主体税种的选择是合理配置税种的关键。 在主体税种的选择上,出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考虑,经济学家一般推崇所得课税。 选择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主要原因 所得税给纳税人带来的额外负担,即对经济效率的损害程度较商品税为轻,因为所得税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对消费者的选择和资源配置的干扰相对较小。 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一般无法像商品税那样可以通过价格调整转嫁税负,因此,政府可以比较有针对性地利用其调节收入分配。 所得税作为宏观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之一,能较好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税制结构大多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 但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税收征管体系尚不健全,如果仅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难以保证财政收入的充足和稳定,因此政府往往非常重视营业税、增值税等间接税的作用。 税源选择 税本、税源、税收之间的关系 税本是税收来源的根本,税源是由税本产生的收益,税收来自于税源。 有税本才有税源,有税源才有税收。 税源的选择问题实际上研究的是如何保护税本,尽可能不使税收损及税本。 能够作为税源的有工资、地租和利润。生产性资本不宜作为征税对象,对非生产性的私人财产可以进行课税。 税率安排 税率水平的确定 拉弗曲线 税率形式的确定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拉弗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拉弗(Laffer,1979)提出。 其基本观点是:税率水平是有限度的。在一定限度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将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但当税率提高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影响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税基减少的幅度大于税率提高的幅度,税收收入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 1. 线就是税率的临界点 。 2.结论:税率水平应以 为限, 并以 为最佳税率点。 图14-2 拉弗曲线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从税收公平看,累进税率是较优的选择。 从税收效率看,比例税率又是较优的选择。 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选择,本质上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选择。 一般说来,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宜采用累进税率,商品课税宜采用比例税率。 目前的普遍倾向是:为提高经济效率,应适当降低税制的累进性。 2.流转课税 2.1 流转课税的特点与类型 2.2 增值税 2.3 消费税 2.4 营业税 2.1 流转课税的特点与类型 流转课税的特点 流转课税的课征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因而与交易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流转课税在负担上具有累退性。 流转课税的税源普遍,课税隐蔽。 流转课税具有征收管理的简便性。 配合社会经济政策的针对性。 流转课税的类型 按课税环节分类 按课税范围分类 按税基分类 按计税方式分类 课税环节 单环节课税 多环节课税 比如,加拿大的酒税、烟税选择在产制环节征税,美国的汽油税选择在零售环节征税;而欧盟国家的增值税则在产制(进口)、批发、零售三个环节都征税。 课税范围 除全部消费品外,还将资本品和交通运输等纳入商品课税范围,如欧共体的某些成员国曾实行过的周转税。 对全部消费品课税,资本品和劳务则被排除在课税范围之外,如美国各个州实行的一般零售消费税。 选择部分消费品课税,比如只对烟、酒、小汽车等一些特定的消费品课税,美国联邦政府实行的消费税就是如此。 税基 按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总额课征。这种类型着眼于营业行为,而不是具体商品,如各国实行的营业税。 按商品流转所增加的价值额课征,即按照商品的销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课征,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增值税。 按部分商品和劳务的销售额课征,如特别消费税。 计税方式 从量税 从量税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为标准,按预先确定的单位税额计征,也可称为“单位税”或“从量计征”,它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从价税 从价税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标准,按一定比例计征,也称“从价计征”,它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从量税比较简单易行,但税收缺乏保证,因此各国大多实行从价税。 2.2 增值税 增值税的定义和特点 增值税是对商品和劳务在流转过程中新增的价值课征的一种税收。 增值税和一般营业税的主要区别 一般营业税的税基是在各个流转环节上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毛收入,即流转额。增值税的税基不是流转额,而是每个流转环节上新增的价值额,即增值额。 一般营业税由于在多环节对流转额课税,容易造成税上加税的税负累积效应;而增值税只对各个环节上的增值额课税,可从根本上消除税上加税的税负累积效应。 如表14-1所示,假定商品A的生产、销售要经过采矿、冶炼、机械制造、批发和零售五个环节,商品A的增值税和一般营业税税率均为10%。 从表中可以看出,商品A负担的一般营业税要比增值税重。 表14-1 增值税与一般营业税的比较 产销阶段 购买额 销售额 增加值 增值税额 一般营业税额  采矿 冶炼 机械制造 批发 零售 合计  0 40 100 300 400  40 100 300 400 480  40 60 200 100 80 480  4 6 20 10 8 48  4 10 30 40 48 132  增值税的优缺点 增值税能够避免重复征税这一特征,使其在促进专业化分工方面显示出自己的独有优势。 实行抵免法的增值税,要求有健全的发票制度,并且将税款单独开列,用以扣除前阶段的已缴税款。这种计税方法具有相互牵制、自动审核的特点,便于税务机关查核,有利于税收征管,防止偷、漏税。 增值税的上述特点也对实际操作、尤其是征管和缴纳提出了更多要求。 增值税的类型 生产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 增值额等于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旧数之和。 从总体经济看,这一税基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因而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它对资本品不予抵扣,是对资本品的重复计征,使企业在资本、劳务、投资和消费间的选择仍然是非中性的。 收入型增值税 指以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其所耗用的外购商品和劳务支出以及资本品的折旧的数额,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 增值额等于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和利润之和。 从总体经济看,这一税基就是国民生产净值,因而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 是指以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其所耗用的外购商品和劳务支出的数额,再减去本期所购的资本品后的余额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 从总体经济看,增值额只包括全部消费品的价值,不包括资本品的价值,因而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三种类型增值税的主要区别 三种类型增值税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资本品处理方式的不同。 生产型增值税不扣除资本品的折旧,收入型增值税扣除资本品的折旧,消费型增值税则扣除本期所购的资本品的价值。 在税率相同的条件下,生产型增值税的财政收入最多,收入型次之,消费型最少。 增值税的税率 基本税率 也称标准税率,它体现增值税的基本课征水平,适用于一般商品和劳务。 轻税率 它体现了增值税的优惠照顾政策,适用于税法单独列举的属于生活必需品范围的商品和劳务。 重税率 它体现了增值税的限制消费政策,主要适用于列举的奢侈品和有害于社会公益的商品和劳务。 增值税还有零税率的规定。 一般对出口商品和劳务实行,目的是鼓励出口,扩大对外贸易。 零税率不等于免税。 免税只是规定该纳税环节的应纳税额等于零。实行零税率不但不必缴税,而且还可以退还以前纳税环节所纳的税。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税基列举法 税基相减法 税额相减法 税基列举法 也称“加法”,即把企业构成增值额的各个项目,如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等直接相加,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值额乘以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薪金+利息+租金+其 他增值项目+利润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税基相减法 也称“减法”,即从企业一定期间内的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中减去同期应扣除的项目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值额乘以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 增值额=本期应税销售额-规定扣除的非增值额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税基相减法 也称“减法”,即从企业一定期间内的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中减去同期应扣除的项目作为增值额。然后将增值额乘以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 增值额=本期应税销售额-规定扣除的非增值额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税额相减法 也称“扣税法”,即先以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额乘以税率,计算出至本环节为止的累计税额,然后再从中减去同期各项外购项目已纳税额,得出应纳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适用税率-当期外购项目已纳增值税税额 在税率相同的条件下,以上三种方法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大多采用第三种方法,即扣税法。 因为它体现了“道道课税,税不重征”的特点,在实践中也具有最大的可行性,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增值税的课征方法 增值税的课征方法,一般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及其财务管理水平加以确定。 对规模较大、账目健全的企业,采取企业自行填送纳税申报表,并由税务机关加以审核的课征方法。 对规模较小、账目不健全的企业,则实行定额课征的方法。 中国的增值税 征税范围 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四个环节。此外,加工和修理修配也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纳税人 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货物销售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业务单位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税率 设置两档税率: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另有一档零税率。零税率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出口货物。 应纳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采用扣税法计税,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税率 2.3 消费税 消费税的定义和类型 消费税是对消费品或消费行为课征的一种税收。 根据课税范围的不同分类 一般消费税:对全部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税种。 特别消费税:只对部分消费品和消费行为课征。 多数国家都征收特别消费税,课征范围没有涉及所有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 消费税的课征范围 有限型 有限型的课征范围主要限于一些传统的应税品目,一般不超过10~15个应税品目。 中间型 中间型课征范围的应税品目较广,一般在15~30个应税品目之间。 延伸型 延伸型课征范围的应税品目最广,除中间型课征范围包括的应税品目外,还包括更多的奢侈品。 消费税的特点 征收的目的性 税负的转嫁性 单环节课税 消费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 从价课税 应纳税额=应税商品售价×税率 应纳税额=应税商品不含税售价×税率 从量课税 中国的消费税 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人。 征税范围 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消费品。 税率 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 2.4 营业税 营业税的定义和特点 营业税是对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营业收入额课征的一种税收。 营业税的征税对象广泛,平均税率较低,实行多环节课征,是一种税源普遍、易于征管的税种。 营业税一般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因此,可以用它调节不同行业的盈利水平,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缺点是存在重复课征和累积税负的问题。 营业税与消费税的区别 营业税的征税对象广泛,除少数免税品目外,一般的商品和劳务流转额都要课税。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有选择的,一般只对部分消费品或消费行为课税。 营业税的课征通常放在交易流通环节,有的是单环节课税,有的是多环节课税。消费税的课征通常放在消费品产制后出售环节,很少有多环节课税的情况。 营业税的平均税率较低,通过差别税率调节消费的作用不明显。消费税的平均税率较高,不同应税品目的税率差别大,调节消费和收入的作用较为突出。 营业税的课征范围和课征环节 在实践中,营业税的课征范围不像理论界定的那样广泛。一般营业税变成特种营业税。 特种营业税可以选定产制、批发、零售中的任一环节课税,比较常见的是只选定一个环节课征,同时在三个环节分别课征的情况相当少见。 无论选择哪一个环节课征营业税都各有利弊。政府一般倾向于选择在产制或批发环节课征;私人企业大多愿意选择在零售环节课征的营业税。 营业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 营业税从价计税,实行比例税率,即实行从价定率的计税方法。 除按税法特别规定对某些商品免税或对某些商品实行较高税率外,营业税一般不实行差别税率,而是对所有商品按相同的税率课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款=营业销售收入额×税率 中国的营业税 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 征税范围 包括在中国境内提供规定的劳务(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 税率 九个税目、三档税率。 3.所得课税 3.1 所得课税的特点 3.2 所得课税的类型 3.3 个人所得税 3.4 公司所得税 3.5 社会保险税 3.1 所得课税的特点 征税对象是扣除了各项成本、费用开支之后的净所得额。 税负具有直接性。 税收课征的公开性。 较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管理的复杂性。 3.2 所得课税的类型 依据征税对象的规定,所得课税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分类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 分类综合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 也称分类税制,是指将所得按来源划分为若干类别,对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分别计征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按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实行差别待遇。 今天纯粹采用分类所得税的国家已经很少。即使采用,也是将其与综合所得税配合使用。 综合所得税 也称综合税制,是指对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种所得,综合计算征收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的突出优点,就是最能体现纳税人的实际负担水平,符合纳税能力原则。 综合所得税已经为很多国家所接受,是当代所得税课征制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分类综合所得税 也称混合税制,就指将分类和综合两种所得税的优点兼收并蓄,实行分项课征和综合计税相结合。 其优点是既坚持按纳税能力课税的原则,对纳税人不同来源的所得实行综合计算征收,又坚持了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实行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所列举的特定收入项目按特定办法和税率课征。 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所得课税类型。 3.3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和特点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劳动和非劳动应税所得进行课征的一种税收。 个人所得税的优点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符合税收普遍原则。 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个人所得税的课征范围 国际公认的税收管辖权原则 属地主义原则, “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属人主义原则,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 各国在个人所得税上的可能的课征范围 本国居民或公民取得的来源于全世界范围的所得,以及外国居民或公民取得的来源于该国疆域范围的所得。 居民或公民要承担全部所得的纳税义务,非居民或非公民则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 目前各国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大都以累进税率为基本形式,税收负担随纳税人收入等级的上升相应递增。 除规定基本税率外,对于某些特殊性质的收入项目,往往还规定特殊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课征方法 从源征收 指在支付收入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申报清缴 分期预缴和年终汇算相结合,由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申报全年估算的总收入额,并按估算额分期预缴税款。到年度终了时,再按实际收入额提交申报表,依据全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对税款多退少补。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 征税范围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征税对象 指税法规定的各项所得。 税率 依据不同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 3.4 公司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的定义 公司所得税是对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的所得额课征的一种税收。 其征税对象是净所得,即总所得减去可作为费用扣除的项目而得到的应税所得,而不是毛所得。 公司所得税的课征范围 居民公司 负无限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全世界范围的所得在本国缴纳公司所得税。 非居民公司 负有限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本国的所得缴纳公司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的适用税率 各国公司所得税大多采用单一的比例税率,即使是实行累进税率的国家,其累进程度也较为缓和。 公司所得税的课征方法 各国对公司所得税的课征一般采取申报纳税方法。 纳税年度由企业根据其营业年度确定,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一般在年初填送预计申报表,年终填送实际申报表,税款实行分季预缴,年终清算,多退少补。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 凡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征税对象 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税率 法定税率为33%,优惠税率为18%、27%。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是对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外商投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外国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和虽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税率为30%,同时另按应纳税的所得额附加征收3%的地方所得税,合计税率为33%。 3.5 社会保险税 社会保险税的定义和特点 社会保险税,也称工薪税(payroll tax),是对纳税人的工资和薪金所得进行课征的一种税收,它是各国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资金来源。 特点 课征的目的性 税收的累退性 税负的转嫁性 征管的简便性 社会保险税的课征范围和对象 社会保险税的课征范围是全体工薪者和自营人员。 征税对象是雇员的工薪收入额和自营人员的事业纯收益额。 工薪收入额的特点 通常有最高应税限额的规定。 不允许有减免或费用扣除。 不包括纳税人除工薪收入外的其他收入。 社会保险税的适用税率 社会保险税税率形式的选择视各国的国情而有所不同,但大多采用比例税率。 社会保险税税率的高低是由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水平决定的。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水平逐步增加,社会保险税的税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社会保险税的征管 社会保险税多采用从源课征法,即通过雇主这一渠道进行课征。雇员的应缴税款,由雇主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扣缴,并与雇主的应缴税款一同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自营人员的应纳税款,则必须由其自行填报,一般是同个人所得税一起缴纳。 中国的社会保险税 目前,中国尚未开征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经费主要通过收费形式筹集。 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利用税务机关健全的征收手段和严明的税收法纪筹集资金,保证社会保险制度有稳定、充裕的资金来源。同时,将社会保险资金的分配使用纳入财政特别预算,有利于税务、财政和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等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从整体上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管理。 4.财产课税 4.1 财产课税的特点与类型 4.2 一般财产税 4.3 特别财产税 4.4 财产转让税 4.5 中国的财产课税 4.1 财产课税的特点与类型 财产课税的特点 优点 税负不易转嫁 收入较稳定 符合纳税能力原则 具有收入分配的职能 缺陷 税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收入弹性较小 在一定程度上有碍资本的形成 财产税的类型 以课征范围为标准 一般财产税:就某一时点纳税人所有的一切财产综合课征,课征时必须考虑对一定价值以下的财产和生活必需品实行免税,并允许负债的扣除。 特种财产税:就纳税人所有的某一类或几类财产,如土地、房屋、资本等单独或分别课征。 以征税对象为标准 静态财产税 动态财产税 4.2 一般财产税 一般财产税以美国最具代表性,其征税对象主要是不动产、企业设备、存货、机动车等。 财产税在美国基本上属于地方税种,各地税率高低不等,最低的在3%以下,最高的超过10%。税基主要是财产的评估价值,由地方税务部门的专职估价人员评定。 4.3 特别财产税 特别财产税的主要形式 土地税 房屋税或房产税 对土地和房屋合并课征的房地产税 对车、船、金融资产等动产征税 土地税 财产性质的土地税 以土地的数量或价值为税基。 具体税种有实行从量计征的地亩税,以及实行从价计征的地价税。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地价税。 收益性质的土地税 以土地的收益额(或所得额)为税基。 房产税 指对房屋及有关建筑物课征的税收。 按课税标准的不同分类 财产税性质的房产税 所得税性质的房产税 消费性质的房产税 4.4 财产转让税 财产转让税是对发生转让的财产课征的一种税收。 主要包括遗产税和赠与税。 遗产税 遗产税是以财产所有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进行课征的税收。 按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不同分类 总遗产税制 分遗产税制 总分遗产税制,也称混合遗产税制 遗产税的功能 对继承遗产加以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 同时,可以通过遗产税的减免税优惠政策,鼓励公民向慈善事业捐赠的社会风尚。 赠与税 赠与税是以赠送的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而向赠与人或受赠人征收的税收。 总赠与税又称赠与人税,是对财产赠与人一定时期内赠与他人财产的总额课征的制度。 分赠与税又称受赠人税制,是对受赠人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受赠财产总额课征的制度。 4.5 中国的财产课税 中国财产课税的税种 土地增值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耕地占用税 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契税(财产转让税) 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增值收益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土地增值税的课征范围包括国有土地、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 纳税人是有偿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中国境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的土地。 纳税人是在以上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耕地占用税 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税法规定一次性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是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行为。 纳税人是具有以上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房产税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照房产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或承典人征收的一种税。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四类地区的房屋。 纳税人是在中国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 车船使用税 车船使用税是对行驶于中国公共道路、航行于国内河流湖泊或领海口岸的车船,按其种类、吨位,实行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是在中国境内公共道路或航道上行驶的车船。 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拥有并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人员暂不适用车船使用税,而是征收车船使用牌照税。 契税 契税是在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时向不动产取得人征收的一种税。 征税对象是在中国境内发生产权转移的土地、房屋。 具体征税范围包括房屋买卖、房屋典当、房屋赠与和房屋交换四种形式。 纳税人是买卖、典当、赠与、交换房屋的当事双方订立契约后的承受人,包括买主、承典人、赠与承受人。 本章小结 一国税收体系由货币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课税和财产持有及转让的课税构成。在货币资金流动中选择并确定一些课税点或课税环节课征的税收,形成不同的税种。 主体税种的选择合理配置税种的关键。所得课税因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势,备受经济学家的推崇。 拉弗曲线表明,当税率提高到一定限度后,税收收入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 增值税能够避免重复征税,这使其在促进专业化分工方面独具优势。 各国课征消费税的目的,一般不在于能取得多少财政收入,而在于调节收入或限制某些不良行为等。 重复课征和累积税负是营业税存在的最大问题。 累进个人所得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稳定。 社会保险税或工薪税是各国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资金来源。 凡课征遗产税的国家大多同时课征赠与税。 第15章 公债 本章提要 1.公债理论 2.公债制度 3.公债市场 引言 公债是一国政府根据借贷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资金,以满足政府支出需要的一种形式。 在现代经济中,公债既是政府增加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宏观财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1.公债理论 1.1 公债的特点 1.2 公债的产生条件 1.3 公债负担及其衡量 1.4 公债理论的发展 1.5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争论 1.6 公债的经济影响 1.1 公债的特点 自愿性 公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的基础上。是否认购、认购多少,完全由认购人自主决定。 有偿性 政府举借公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灵活性 公债的发行与否、采用何种方式发行、发行多少,一般由政府视具体情况而定,既不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不具有发行数额上的固定性。 公债与私债 公债的主体是政府部门,一般将中央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国债,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地方债。 个人和企业等私人部门举借的债务称为私债。 公债与私债的区别 债券发行方面 资金运行方面 1.2 公债的产生条件 作为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公债是在政府职能扩展以后出现的。由于公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因而被各国政府广泛应用。 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发展。 1.3 公债负担及其衡量 公债负担 债务人负担 纳税人负担 代际负担 债务人负担 指公债到期还本付息的负担。 政府借债是有偿的,这就要求政府在安排预算时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还本付息。 政府举债要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 纳税人负担 指政府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最终来自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收。 公债在未来还本付息时才构成纳税人的负担。 代际负担 指当代人的债务负担转移给后代人,或者说当代人把应当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成本转移给后代人承担。 公债的发行是否引起代际负担,应当视政府会采取哪一类型的筹资来源和投资方向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公债的限度 指公债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公债的适度规模问题。 公债规模的评价指标 财政偿债能力指标 衡量政府对国债的还本付息能力。 社会偿债能力指标 衡量全社会对国债负担的承受能力。 财政偿债能力指标 债务依存度 一般存在一个较为模糊的安全控制线,即不超过25%~35%。 偿债率 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是10%左右。 社会偿债能力指标 国债负担率 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标准为60%。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的国债负担率最多不能超过当年GDP的45%。 居民偿债率 1.4 公债理论的发展 从早期较流行的公债有害的观点,再到后来承认公债有利有弊的两重理论,直至凯恩斯主义盛行时代的公债无害论,人们对于公债范畴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公债的评价也变得更为客观。 18世纪英国的休漠(Hume, D.)认为,“如果不消灭公债,公债必然消灭国家”,他主张政府任何时候都不应举债。 斯密(Smith, A.)和李嘉图(Ricardo, D.)等均持有类似的观点。 穆勒(Mill, J.)和瓦格纳提出了公债的两重理论。 他们承认公债有利有弊,应从公债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向具体分析。 这一观点为现代公债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代,公债无害的理论广为流行。 该学派将公债视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发行公债可以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就业机会,使经济稳定增长。 萨缪尔森(Samulson, P.)对公债持不否定态度。 他认为在找不到其他办法提高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时,公债可导致更大的资本形成和消费。只有在达到充分就业时,政府支出没有形成资本时,或私人投资减少时,公债才是负担。如果公债与GDP同步增长,即公债占GDP的比重变化不大,就不足为虑。 英国新剑桥学派的罗宾逊(Robinson, J.)反对凯恩斯主张的赤字财政政策。 她认为庞大公债的存在对经济是不利的,一切税收都会产生反常现象和不满情绪,发生有害的副作用,假如为支付公债和利息面大量征税,就很难实现征税的其他目标。 1.5 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争论 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 无论政府采取征税方式还是举债方式,或者是采取二者的某种结合方式,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是无差别的。 该定理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公债替代征税时所减少的税是总额税,而且减税带来的税负减少均匀地落在每个消费者身上。 李嘉图等价定理遇到的难题 每个人都会死去,不会按长生不老的假设安排消费和储蓄。要是一些消费者在公债到期偿还之前就去世了,他们就会享受到政府以公债代替征税而带来的减税的好处,从而增加自己的消费支出。 巴罗(Barro,1974)对李嘉图等价定理难题的解决 其论点建立在将遗产行为和利他动机相混同的基础上。 消费者具有将财产的一部分遗留给后代的动机,并以利他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 李嘉图等价定理便会在具有利他动机的消费者死于公债到期之前的情形之下继续成立。 托宾(Tobin, J.)对定理失效原因的分析 李嘉图等价定理不仅要求消费者是利他的,而且要求消费者在遗留财产给后代时必须保证遗产为正值,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利他动机的消费者可能为自己的后代遗留负值的财产。 李嘉图等价定理假定,公债替代征税时所减的税是总额税,减少的税负均匀地落在每个消费者身上,且每个消费者具有相同的边际消费倾向。但实际上,减税的效应不会均匀地落在每个消费者身上,各个消费者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不相同的,这就从两方面破坏了等价定理的前提。 李嘉图等价定理假定税收是总额税,认为用公债替代税收只会产生税收总额的变化,而且这一变化以可完全由公债数量的变化抵消。但是,大多数税收并非总额税,而是针对经济行为开征的,因此税收由于公债替代而产生的变化,会使经济行为改变,使等价定理不能成立。尽管并非所有的税收都会产生扭曲效应,但上述状况的确制约着定理的有效性。 李嘉图等价定理假定税收是总额税,认为用公债替代税收只会产生税收总额的变化,而且这一变化以可完全由公债数量的变化抵消。但是,大多数税收并非总额税,而是针对经济行为开征的,因此税收由于公债替代而产生的变化,会使经济行为改变,使等价定理不能成立。尽管并非所有的税收都会产生扭曲效应,但上述状况的确制约着定理的有效性。 1.6 公债的经济影响 公债的积极影响 公债可以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使社会资金得到充分运用,熨平经济波动。 公债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小额游资于集中用于公共投资,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债可以有效调节金融市场的运行。 公债的消极影响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挤出效应排挤了一部分私人投资。 公债除了一部分由企业个人购买外,如果还通过中央银行承购一部分,中央银行购买公债的过程,也是向流通中投入货币的过程,且通过货币乘数,进一步扩大货币流通,会引起通货膨胀。 累积的公债使政府支出中的利息费用迅速增加,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限制了财政政策功能的发挥。 公债政策的利弊权衡 从公债发行环境看,公债发行要首先看其对经济发展有无稳定作用。公债政策在经济衰退和繁荣阶段都可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 从公债收入的使用看,公债收入的使用方向不同将对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2.公债制度 2.1 公债的种类 2.2 公债的发行 2.3 公债的偿还 2.1 公债的种类 内债和外债 内债是政府在本国境内发行的公债,其认购主体是国内法人和本国公民,债权人为金融机构、机关团体、企业和居民个人,其发行与偿还一般以本国货币为计量单位。 外债是本国政府在境外举借的债务。债权人可以是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外国银行、外国企业、团体组织和个人,通常以债权国通货为计量单位,也可以以双方同意的第三国通货作为计量单位。 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它具有手续简便、成本费用较低等优点,因此现代国家在举借外债和向本国中央银行借债时仍主要采用这一方式。但借款通常只能在应债主体较少的条件下进行,不具有普遍性。 而发行债券具有普遍性、法律保证性以及持久性等特点,应用范围较广,效能较高,因此对公众和企业的借债主要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发行债券的主要缺陷是成本较高,需要有发达的信用。 短期、中期和长期公债 短期公债多指1年以内到期的公债,其特点是周期短、流动性强,近似货币。 中期公债一般指1年以上10年以内的债券,它与短期和长期公债相配合,有利于吸收资金,既可以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作为重点建设资金的来源。 长期公债是指期限在10年以上的公债,一般用于特大的经济建设项目或应付突发事件。 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 可转让公债,也称上市公债,是指能够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公债。认购者可以根据资金需求和市场行情随时兑现公债或转让给他人,从而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降低其机会成本,因此特别受欢迎。 不可转让公债,是指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买卖的公债,只能由政府到期还本付息,由于其流动性差,投资的机会成本比较高,所以推销余地不大,在公债中所占比重较低。 其他分类方法 按公债发行性质的差异,可以分为强制公债和自愿公债; 按公债利率的确定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公债、市场利率公债和保值公债; 按公债的计量单位,可以分为货币公债、实物公债、折实公债等。 2.2 公债的发行 公债的发行指公债由政府售出或被投资者认购的过程。 它是公债运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其核心是确定公债的发行条件和公债的发行方式。 公债的发行条件 公债的发行条件是指政府对发行公债及与发行有关的诸方面所作的规定。 发行期限 公债利率 发行价格 发行期限 一般根据财政对长短期资金的需求、已发公债的偿还时间、未来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等因素确定。 我国已经发行过多种期限的国债品种,其中以3年、5年期品种居多。还本付息较为集中,支付压力大。 今后在公债期限设计上要有长远规划,逐步形成长、中、短期限分布的合理结构。 公债利率 公债利率指公债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公债利率的高低,通常取决于物价水平、市场利率水平、国家的信用状况、社会资金的供应量、公债期限的长短和付息方式、公债发行的紧迫程度和发行方式等诸多因素。 发行价格 指公债券的出售价格或购买价格。 平价发行 以票面金额出售,到期也按票面金额还本。 溢价发行 以高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出售,到期按票面金额还本。 折价发行 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出售,到期按票面金额还本。 公债发行的方式 固定收益出售 公募拍卖 连续经销 直接推销 固定收益出售 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确定的发行条件推销公债的方式。 其特点是:认购期较短、发行条件固定、推销机构不限,主要适用于可以转让的中长期债券的推销。 在金融市场利率稳定的情况下,采用固定收益出售方式是比较有利的;但在金融市场利率易变的情况下,政府不易把握金融市场行情,采用这种方式就会遇到困难。 公募拍卖 这是一种由发行人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推销公债的方式,也称投标竞标方式。 其特点是:发行条件通过投标决定,拍卖过程由财政部门直接负责组织,即以它们为推销机构;主要适用于中短期公债,特别是国库券的推销。 根据竞标的不同,分为价格投标和利率投标。 其优点是避免了因市场利率不稳定、公债发行条件与市场行情脱钩所引起的不能完成发行任务的情况,但可能出现价格过低或利率过高的情况。所以,政府往往采取最低标价和最高利率的限制措施。 连续经销 这是一种推销机构受发行人委托在金融市场上设专门柜台经销,并拥有较大灵活性的公债发行方式。 其特点是:经销期限不定,发行条件不定,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以及证券经纪人经销,随行就市,主要适用于不可转让债券,特别是对居民个人发行的储蓄债券的推销。 主要优点是可灵活确定公债的发行条件及推销时间,确保发行任务的完成,缺点是它会排挤民间的筹资活动。因此,采用这种方式的国家很少。 直接推销 这是一种由财政部门直接与认购者通过谈判出售公债的发行方式。 其特点是:发行机构只限于财政部门,不通过任何中介或代理机构;认购者限于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不能以此种方式认购公债;发行条件通过直接谈判确定;主要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公债的推销。 优点在于它可以充分把握各方面的社会资金潜力,可以向各类认购者设计发行条件不同的公债。缺点是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只限于在有限的范围内实行。 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政府在发行公债时并不单纯使用上述的任何一种方式,而是将一些发行方式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取其所长,补其所短,采用组合方式发行。 2.3 公债的偿还 公债的偿还方式 一次偿还法 分次偿还法 分次偿还法 一次偿还法 政府对发行的公债实行到期后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兑付本息的方法。 其优点是公债偿还管理工作简单易行。 缺点是在缺乏保值措施的情况下,债券持有人容易受到通货膨胀影响;并且集中一次性还本付息,会造成政府支出的急剧膨胀,给财政造成很大压力。 分次偿还法 分期偿还法 即对一种公债规定几个偿还期,每年按一定比例分期偿还公债。 其优点是有利于分散公债偿还对财政的压力,缺点是工作量大,管理费用高。 抽签偿还法 政府控制每年公债还本付息的总额,但对具体债券的偿还则以公债债券号码抽签来确定,直到全部债券中签偿清为止。 市场劝销法 又称购销偿还法,指政府根据公债市场行情,适时购进公债券,使债券期满时,已全部或大部分为政府所持有的逐步清偿方式。 优点是给投资者提供了中途变现的可能性,并有利于稳定证券市场,维护公债市场价格。 缺点是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适用于可流通公债,尤其是短期公债。 以上各种偿还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财政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灵活运用,相机抉择,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 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偿债基金 预算盈余 举借新债 偿债基金 指政府预算设置一种专项基金,专门用以偿还公债,即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一笔专款设立基金,交由特定机关管理,专作偿还之用。 优点是能够保证公债的及时偿还,保证债权人的利益,提高公债信誉,减轻债务成本,使债务偿还具有计划性,从长远角度看还可以起到均衡偿还作用。 缺点是限制了国债的调控功能,容易被挪用而变得形同虚设。 预算盈余 指政府用上年预算收支的结余部分来偿还公债的本息。 这种方法增大了政府还债的灵活性,可以增强政府预算的弹性。 但是,综观当今世界各国,许多国家出现赤字,即使有盈余,数额也不多。所以,预算盈余只能作为偿还公债的部分来源,不能成为主要来源。 举借新债 指政府通过发行新的公债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 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推迟政府实际偿还时间,延缓偿债负担,暂时渡过偿债高峰。 缺点是很难减轻债务,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信用和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等社会经济环境。 3.公债市场 3.1 公债市场的含义 3.2 公债市场的功能 3.1 公债市场的含义 公债市场是政府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公债交易的场所,是证券市场的构成部分。 按照公债交易的层次或阶段,可划分为: 公债发行市场 公债流通市场 公债发行市场 是以发行公债的方式筹资资金的场所,又称公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公债交易的初始环节。 没有集中的具体场所,是无形的观念性市场。 由作为筹资人的政府、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组成。 公债可以直接发行,即由政府自行办理公债的发行手续;也可以间接发行,即由政府委托中介机构办理公债的发行手续。 公债流通市场 是买卖已发行的公债的场所,又称公债二级市场或转让市场。 一般是有形市场,具有明确的交易场所。 公债流通市场上进行的交易一般是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公债持有者与政府、公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 可分为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类。 公债流通市场 是买卖已发行的公债的场所,又称公债二级市场或转让市场。 一般是有形市场,具有明确的交易场所。 公债流通市场上进行的交易一般是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也包括公债持有者与政府、公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 可分为证券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类。 公债的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 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 流通市场又能促进发行市场的发展 3.2 公债市场的功能 为公债的发行和流通提供一个有效的渠道。 引导资金的流向,调节资金的运行,从而达到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 它是连接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市场渠道。 提供和传播经济信息。 本章小结 与经常性的税收收入不同,公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等特征。 由于公债存在负担问题,公债发行有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 李嘉图等价定理声称,无论政府采取征税方式还是举债方式,或是采取二者的某种结合方式,不会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调整。经济学家往往把该定理失效的原因归结为理论前提与现实经济生活的背离上。 公债发行过程的核心是确定公债的发行条件和发行方式。 偿还公债的资金来源大致有建立偿债基金、动用预算盈余、举借新债等方式。 公债市场的存在能够为公债的发行和流通提供有效渠道,调节资金运行,作为宏观调控的市场渠道,以及提供和传播经济信息等功能。 第16章 公共企业 本章提要 1.公共企业存在的原因 2.政府与公共企业间的财政关系 3.公共企业的政府管制 4.公共企业的绩效及其改革 引言 公共企业(public enterprises)的定义 公共企业,也称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s),是指所有权或控股权属于政府,并且受政府直接控制的经济实体。 公共企业的特点 公共性 企业性 1.公共企业存在的原因 1.1 公共企业存在的一般原因 1.2 公共企业存在的具体原因 1.1 公共企业存在的一般原因 在西方国家,公共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 对我国来说,公共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 总的说来,公共企业存在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原因在各个国家中的重要程度既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其历史、政治因素及经济思想、经济体制有关。 1.2 公共企业存在的具体原因 提供公共产品 对大规模或战略性项目进行投资 控制自然垄断行业以保护公众利益 增加财政收入 挽救亏损企业 控制金融机构 其他原因 2.政府与公共企业间的财政关系 2.1 政府对公共企业的投入 2.2 政府从公共企业取得的收入 2.3 公共企业赤字与政府财政 2.1 政府对公共企业的投入 2.2 政府从公共企业取得的收入 2.3 公共企业赤字与政府财政 2.1 政府对公共企业的投入 各国政府对公共企业投入的三种主要形式 直接投资 贷款 补贴 贷款和直接投资 贷款和直接投资是政府出资建立公共企业的两种基本方式。 英国的公共企业大多以债务融资。 补贴 政策性亏损补贴 针对因政府实行强制性政策导致公共企业亏损而提供的补贴。 非政策性亏损补贴 政府对公共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的亏损进行的补贴。 政府提供补贴的主要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护就业和支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他优惠政策 许多国家的政府向公共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有时还会允许延缓甚至减免贷款本息的支付。 在有些国家,公共企业在投标竞争政府合同项目时,享有优先权。 有些公共企业还享受免费使用国家土地等优惠。 2.2 政府从公共企业取得的收入 税收收入 与私人企业一样,公共企业负有向政府纳税的义务。 利息和股息 由于政府对公共企业投资的特殊性,通常这两类收入相对于同类私人投资的收益要低。 利润 直接以利润分成的形式将公共企业利润上缴国库的做法不多,但有些国家要求公共企业将部分利润交由专门机构统筹运用。 2.3 公共企业赤字与政府财政 政府从公共企业获得的净收益指的是政府对公共企业的投入与从公共企业取得的收入之差额。如果该数额为负值,则称为净赤字。 公共企业赤字问题的原因 政府对公共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促使企业资本形成。 公共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很低。 公共企业赤字直接影响到财政收支的平衡。 3.公共企业的政府管制 3.1 政府管制的理由 3.2 政府管制的主要措施 3.3 政府管制的效果评估 3.1 政府管制的理由 政府管制的定义 公共企业的政府管制是政府为达到某些社会和经济目标而对企业行为采取的限制性政策措施,其范围涉及企业投资、定价、雇工、工资福利、销售等方面。 政府对公共企业管制的理由 政府作为公共企业的所有者,具有管制甚至直接控制企业经营的权力。 公共企业往往缺少私人企业面临的市场约束,没有追求效率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寻求替代市场约束的机制。 政府要求公共企业的一些做法应能维持社会道德标准和公平性。 政府希望公共企业的运营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 3.2 政府管制的主要措施 投资管制 产量管制 价格管制 雇工和工资管制 道德行为管制 市场导向管制 投资管制 政府对公共企业投资的管制,主要是为了达到政府所希望的资源分配格局,以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投资管制措施主要体现在:要求公共企业的投资必须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致,投资成本和效益分析必须包括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以及其他机会成本,企业投资的方向必须和建立企业的目标一致等。 产量管制 政府控制公共企业产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某些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产品达到特定的供给量,以稳定经济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价格管制 政府为了控制垄断性企业产品定价过高的倾向,经常采用限价的办法。 政府限价的形式包括制定一个固定的价格上限或制定一个利润率的上限。 价格管制除了在垄断性行业广泛使用外,有时还用作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手段。 一些国家政府规定对某些行业提供低价格的原材料和其他投入品,以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雇工和工资管制 在西方国家,公共企业的雇工政策受政府的多种约束。 在种族多元化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政府要求公共企业按一定种族比例招收员工,同时对解雇员工有严格的限制。 政府经常制订或核准工资等级,其雇员之间的工资等级差别往往比私营企业小得多。 道德行为管制 政府为维护声誉,对公共企业的雇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制订了许多标准和管制措施。 市场导向管制 是一种较新的管制方式,它主要是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签订目标合同来实现。 目标合同确定企业应达到的利润目标和经营投资方向等总体目标,而企业内部管理,如定价、雇工等经营政策则由企业独立决定。 这种管制措施实际上是让企业在微观上自主经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最大效益,达到国家设定的总体经营目标。 3.3 政府管制的效果评估 经验证据表明,尽管政府对公共企业的管制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在实践上并非十分有效。 近年来,放松政府对公共企业进行过多管制的呼声在各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 许多专家指出,当政府管制超过一定限度而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时,政府必须对企业进行合理的补偿。但这种做法在实践上有很大的困难。 4.公共企业的绩效及其改革 4.1 公共企业绩效低下的原因 4.2 公共企业绩效问题的经验证据 4.3 公共企业的改革 4.4 结论 4.1 公共企业绩效低下的原因 公共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经营者不以所有者(社会公众)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管理者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作出有损于所有者利益的决定。这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司治理问题。 公共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 一个公共企业通常有多个主管部门,令出多门。 公共企业的绩效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产权和政府管制的特点。 为了提高公共企业的绩效,政府必须强调公共企业的商业目标,应使公共企业承载市场竞争压力并在融资上给予真正的约束。 对公共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督,同时赋予其经营自主权,实行能够调动积极性的奖惩措施。 对亏损严重的公共企业则应停止经营。 4.2 公共企业绩效问题的经验证据 对公共企业经营绩效评估的方式 首先是选取某一衡量企业效率的指标(如生产某一产品的单位成本),使用该指标来对比同行业的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 其次,由于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以不同价格购入投入品等,因此很难找到两个真正可比的企业。为此,经济学家使用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控制其他变量对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法比较不同类型企业的真正的效率指标。 对西方国家公共企业效率的经验研究,还不能完全证明公共企业的绩效必然劣于私营企业。 尤其是由于公共企业经常受到较多的政府管制,又经常是处于非竞争性市场环境下。公共企业效率的高低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管制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受其所处市场环境的竞争性程度影响,又在多大程度上由其产权属性决定,对这一问题迄今尚未达成共识。 4.3 公共企业的改革 西方国家改革公共企业的措施: 改革公共企业的管制方法 建立国有控股公司 私有化 转让经营管理权 改革公共企业的管制方法 西方国家在对公共企业进行改革的初期,是以促进竞争、加强监督和改革奖惩制度为重点的。 研究表明,这些措施没能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原因是在实施过程中,合同包含过多的目标,而且每年更改,目标实现与否一般很少跟经营者的收入相联系,再加上政府和企业的隶属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行政干预并没有实质上的减少。 例:新西兰邮电公司 建立国有控股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公共企业的绩效低下问题是由于政府干预过多且各种干预措施互不协调的结果。 为赋予公共企业以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一些国家建立国有控股公司,由这些控股公司而不是政府来管理国有资产。 例:意大利、奥地利工业控股公司 私有化 公共企业私有化对财政的直接意义 公共企业的产权出售会在短期内增加财政收入。 政府无须向这些企业继续提供补贴或贷款。 私有化应从整个经济的长远利益出发,而不应是简单追求短期的财政收入。 政府应尽量创造竞争性环境,使私有化的企业在竞争压力下不断提高效率。 转让经营管理权 政府转让经营权的典型做法 政府与私人签订合同,以工资(通常与企业效益相联系)作为报酬换取他们经营企业的服务。 租赁,即由政府将企业经营权转交给私人,每年收取定额租金。承租者在交付租金后获得企业剩余的利润,但必须对公共财产负责,而且要承担全部的商业风险。 转让企业经营权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企业效益的提高最终要靠产权私有化来实现。 4.4 结论 对各国公共企业改革经验的分析表明,公共企业的改革速度和方式应取决于该国市场、法制及政治状况。 非垄断性企业应尽量采用私有化方式,要注意创造竞争性市场并保证私有化过程的透明度。 垄断性企业的私有化过程相对复杂,应尽量在出售大型垄断性企业之前将企业分为多个较为规模的企业,以保证私有化后的竞争环境。 建立有效的管制机构,要对企业行为进行公平合理的管制。 如果大规模私有化的时机还不成熟,可以考虑出售公共企业竞争业务,包括公共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对仍然由政府经营的公共企业应努力做到政企分开,一方面政府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减少对企业的财政补贴,实现预算约束的“硬化”。 本章小结 在市场经济中,公共企业存在的具体原因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对大规模或战略性项目进行投资,控制自然垄断行业以保护公众利益,增加财政收入,挽救亏损企业,控制金融机构,以及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等。 公共企业赤字直接影响到一国财政收支的平衡。 尽管政府对公共企业的管制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十分有效。 由于公司治理问题,预算软约束,令出多门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公共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出现经营绩效低下问题。 私有化是西方国家公共企业改革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17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本章提要 1.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 2.政府间的支出划分 3.政府间的收入安排 4.政府间转移支付 引言 分级财政体制 即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财政,以便使每一级政府都具备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权力,为顺利履行各自的政府职能创造条件。 1.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 1.1 地方辖区的形成及其最优规模的确定 1.2 蒂伯特模型 1.3 财政分权的优势与不足 1.1 地方辖区的形成及其最优规模的确定 布坎南(Buchanan, J.M.)的俱乐部理论 把地方辖区比作俱乐部。 辖区的最优居民规模应当确定在这样的水平上:因新成员加入而节省的边际成本恰好与新成员加入所带来的边际拥挤成本相等。 图17-1 辖区的最优规模应落在曲线M和曲线N的交点E上。 图17-1 辖区的最优规模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辖区的最优规模将取决于人们所要消费的公共产品的类型,公共产品在消费上的拥挤程度,以及取得这些产品的成本。 1.2 蒂伯特模型 在缺乏一种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机制的情况下,期待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准确地了解当地居民关于公共产品需求方面的真实信息,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如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蒂伯特(Tiebout, 1956)提出了一个关于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理论模型。 用脚投票 假定居民具有迁移的完全自由,那么在竞争性的地方辖区之间,居民出于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动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所征收的税收之间的最佳组合,选择他们最喜欢的社区,并接受和维护该辖区地方政府的管理。 蒂伯特模型有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前提 有足够多的可供选择的辖区。 人们可以自由流动,每个人都能够无代价地迁移到一个最能满足其偏好的辖区。 人员的流动性不受任何就业机会的约束或限制。 人们完全了解各辖区之间公共产品和税收的差别。 公共产品或税收在各辖区间不存在任何外部效应。 各辖区都以最低的平均生产成本提供公共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蒂伯特模型所依赖的各种假设条件是很难成立的。 蒂伯特模型一般被人们视为关于地方公共产品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但是蒂伯特模型的理论意义是巨大的。 它为人们对地方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提供了一种“用脚投票”的准市场办法。 在竞争性辖区之间,人员的流动性有助于促进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 1.3 财政分权的优势与不足 财政分权的优势 它能够使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好满足地方居民的偏好。 财政分权有利于促进政府间的竞争。 财政分权有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创新。 财政分权的不足 辖区间外溢 一个辖区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影响到另一个辖区居民的效用水平,称为辖区间外溢。 辖区间效益外溢 辖区间成本外溢 规模经济 低效的税制 2.政府间的支出划分 2.1 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分工 2.2 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分工 2.1 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分工 效率职能的分工 公平职能的分工 稳定职能的分工 效率职能的分工 应当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各种公共产品有不同的受益范围。中央政府不能包揽所有的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公共产品的供应,相反,应当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并考虑相应的效益外溢问题,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能分工。 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损失(图17-2) 图17-2 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损失 Qa和Qb是A地区和B地区公共产品的最优供应量。Qc是中央政府公共产品的供应量。 对A地区来说, ,此时对A地区造成的福利损失为三角形ACE的面积。 对B地区来说, ,此时B地区的福利损失为三角形ACF的面积。 对于地方性公共产品来说,由各地政府进行的分散决策有助于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由中央政府进行的集中决策则可能降低社会福利。 公平职能的分工 应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居民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地方政府对居民之间的收入再分配缺乏影响力,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协调需要由中央政府来负责。 辖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协调辖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需要由中央政府负责。 稳定职能的分工 应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地方政府难以担当稳定经济重任的原因 地方缺乏可供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 地方辖区间经济的开放性,限制了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2.2 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分工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支出责任分工的基本框架 全国居民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应完全由中央政府来提供。 地方政府应提供适合本地居民享用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 对具有跨地区外溢性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主要由地方政府之间协调解决,但中央政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参与。 调节地区间和居民间收入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如和社会保障制度有关的职责,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 表17-1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 税种 税基的决定权 税率的 决定权 税收征 管权  税收功能与特征  关税 个人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 营业税 A. 单一环节 B. 多环节 财富税 资源税 A.地区间分 布不均匀的资源 C C C C、P C C C C C、P、L C、P C、P C C C C C C、P、L C、P、L C C C 进出口贸易税 流动性要素,再分配和稳定工具 流动性要素、稳定工具 税基可协调,较低的奉行纳税费用 税基可协调,较高的奉行纳税费用 再分配功能,税基流动 调节税源不均衡功能   表17-2(续) 税种 税基的决定权 税率的 决定权 税收征 管权  税收功能与特征  B. 地区间分 布均匀的资源 财产税 “有害产品”税 使用费和受益税 C、P P、L C、P、L P、L C、P P、L C、P、L P、L L L C、P、L P、L 税源分布均衡,且具有不可流动 性 税基流动性小,地方征管效率高 有害产品的影响可能是全国性、 地区或地方性的 可能确定特定的消费者  注:表中C代表中央政府;P代表省或州等中间层次的政府;L代表省(州)以下的地方政府。 4.政府间转移支付 4.1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和形式 4.2 政府间补助的经济效应 4.1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和形式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 指发生在各级政府之间资金的无偿转移。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通过财政补助制度来完成的。 财政补助的两种基本类型 无条件补助 有条件补助 配套补助 非配套补助 无条件补助(unconditional grant) 指对补助金的用途不作限定,由受补助者自主决定和支配,这种无限制的总额补助有时被称为收入分享(revenue sharing)或一般性补助(general grant)。 有条件补助(conditional grant) 指附带条件的补助,受补助者必须按指定的条件使用补助金,比如专门用于教育、道路建设、环境保护等特定项目,因此又称为专项补助。 配套补助(matching grant) 受补助者不仅需要按指定用途使用资金,而且需要提供一定数额或比例的配套资金。 封顶的配套补助:规定了受补助政府可以得到的补助款的最高限额。 不封顶的配套补助:不作规定。 非配套补助(non-matching grant) 由补助者提供一笔固定资金,并规定用于指定的项目。 图17-3 政府间补助的类型 4.2 政府间补助的经济效应 政府间补助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前者是受补助的政府在接受补助款之后,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放松课税的努力,结果私人部门的消费增加。 后者是指受补助的政府在接受补助款之后,提供公共产品的实际成本下降,从而倾向于进一步扩大公共产品的消费。 无条件补助 无条件补助只产生极强的收入效应。 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的数量都增加了。 图17-4 无条件补助的经济效应 有条件的非配套补助 辖区往往会使用一些非配套补助金来减少其本身的税收。 图17-5 图17-5 有条件的非配套补助的经济效应 有条件的不封顶配套补助 旨在刺激公共消费的部分补助有可能被用以获得税收上的减免。 图17-6 图17-6 有条件的不封顶配套补助的经济效应 有条件的封顶配套补助 辖区在用完补助金之后,就失去了对增加公共消费支出的激励。 假如辖区对G的意愿消费所对应的低于限额,进行封顶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图17-7 图17-7 有条件的配套补助的经济效应 本章小结 地方辖区的形成可以用俱乐部模型来分析。该模型表明,辖区的最优规模取决于公共产品的类型、公共产品在消费上拥挤程度,以及取得这些产品的成本。 蒂伯特模型强调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用脚投票”会导致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率配置。 分权式财政的优点是,能使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好满足地方居民的偏好,促进政府间竞争,推进公共服务创新等。 分权式财政的缺点是,存在辖区间外溢性、公共产品提供时的规模不经济、无效率课税等。 在财政三大职能的分工问题上,地方政府侧重于履行效率职能,而中央政府则侧重于履行公平和稳定职能。 财政补助可以有条件的(专项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一次总额的)。每种补助对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18章 财政政策 本章提要 1.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 2.财政政策效应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引言 萨伊定律(Say’s law)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凯恩斯(Keynes, J.M.)理论 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经济危机爆发所导致的大批工人失业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为此,应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刺激消费需求,用政府投资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以拉动经济增长,消除非自愿性失业。 1.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 1.1 财政政策的含义 1.2 财政政策的类型 1.3 财政政策的目标 1.4 财政政策的工具 1.1 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的定义 指一国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对财政收支所做出的决策。 财政政策的分类 微观财政政策 解决的是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 宏观财政政策 各种财政措施通过对一些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如就业水平、物价总水平、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等的影响,达到稳定经济的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 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总需求 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总供给 克服短期波动与促进长期增长的两难 1.2 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分类 自动稳定器 指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能够自动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如累进个人所得税、失业救济金、福利计划、社会救助支出等。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指政府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现实情况,灵活改变税收和财政支出,以达到实现总供求、熨平经济波动的目标。 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功能的主要表现 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 累进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制 转移支付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 政府的转移支付水平一般与社会成员的收入呈逆相关。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汲水政策(pump priming policy) 指的是在经济萧条时增加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促使经济自动恢复活力。 补偿政策(compensatory policy) 指的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出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分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总需求,促使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 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达到增加和刺激总需求的效果。 扩张性财政政策经常导致财政赤字。 紧缩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促使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过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减少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达到减少和抑制总需求的效果。 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结余。 中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 其政策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同步增长,以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政策的实施则表现为财政收支在数量上基本一致。 中性财政政策的特点在于对总供求产生不具倾向性的调节作用。 1.3 财政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没有失业现象,而是把失业率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自然失业 物价稳定 就是将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非均衡性给经济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又要避免通货紧缩给经济带来的严重挫伤,降低经济效率。 经济增长 指的是一国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准确地说,指人均实际产量的增加,一般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表示。 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劳动、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财政的税收、公债、补贴等手段的运用。 四种目标之间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冲突的一面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宏观经济政策的各项目标之间的协调 1.4 财政政策的工具 税收 财政支出 公债 财政预算 税收 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自动稳定机制 相机抉择 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财政支出 购买性支出 财政投资支出 财政消费支出 转移性支出 社会救助与保险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消费性补贴和生产性补贴 公债 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通过以下的国债政策来扩大总需求 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来提高社会资金的流动。 通过向银行发行国债,促使银行扩大信贷规模。 调低国债的发行利率,带动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下降。 政府大量买进债券,刺激国债价格上升。 当经济过热时,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加以调节。 财政预算 财政预算是一国政府编制的每一财政年度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安排和使用计划,它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赤字预算体现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 盈余预算体现的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平衡预算体现的是中性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效应 2.1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2.2 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 2.1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乘数(multiplier)一般用来表示经济运行中国民收入增量和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变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即某一变量增加一单位时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假设 为乘数, 为国民收入增量, 为最初注入的增量,则乘数 可以表示为: 三部门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决定 在供求平衡时,国民收入将通过以下四式决定: 对上述四式求解,可得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为: 财政政策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是购买性支出变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额与购买性支出变化额之间的比值。 由于 且 ,因此政府购买乘数 。 一个单位的政府购买的增加(或减少)会以 的规模提高(或降低)国民收入水平。 税收乘数 表示税收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额与税收变化额之间的比率。 。 表明国民收入随税额的增加而减少,随税额的减少而增加。 转移支付乘数 表示转移支付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额与转移支付变化额之间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 表示政府税收与政府购买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 ),国民收入变化额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额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即如果等额增加(减少)税收和政府购买支出,那么国民收入不会发生变化。 2.2 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 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 一个单纯由家庭和厂商组成的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的均衡(图18-1) 通货紧缩缺口(图18-2) 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低于潜在的产出水平,即有效需求不足。 通货膨胀缺口(图18-3) 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高于潜在的产出水平,即需求过旺。 图18-1 国民收入的均衡 图18-2 通货紧缩缺口 AB表示通货紧缩缺口 均衡时的国民收入 充分就业国民收入 图18-3 通货膨胀缺口 CD表示通货膨胀缺口 均衡时的国民收入 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 消除通货紧缩缺口 可以通过减少政府税收或增加财政支出等方法来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使总需求线将向上平移。(图18-4) 消除通货膨胀缺口 可以通过增加政府税收或减少财政支出等方法来刺激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使总需求线将向下平移。(图18-5) 图18-4 运用财政政策消除通货紧缩缺口 AB是消除通货紧缩缺口的政策措施使总需求曲线上移…… 图18-5 运用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 消除通货膨胀缺口的政策措施使总需求曲线下移……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依据 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 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依据 货币政策 指政府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再通过投资乘数影响产出的政策。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具优势,互有特点,因此二者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要求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促进产出与就业的同时,可能发生挤出效应,从而排挤了私人部门的投资。 扩张性货币政策却能够通过降低利率,促进产出与就业的增加,因而有利于鼓励私人部门投资的增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范围差异要求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整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直接作用于公平问题。 货币政策侧重于调节货币这一资源在社会各领域中效率的发挥,直接作用于效率问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差异要求二者的协调配合 在经济萧条、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起到刺激经济回升的作用。货币市场还可能落入流动性陷阱。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启动投资需求。 反之,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时候,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组合。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组合。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一松一紧”政策组合。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一紧一松”政策组合。 本章小结 财政政策着重从总需求一边实现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管理。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波动,但无法完全消除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采取根据社会总供求的现实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多元的财政政策目标一般涉及四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乘数表明,政府无须运用和耗费大量的经济资源,就能在稳定经济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经济萧条、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因落入流动性陷阱而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此时,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启动总需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有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可供选择的搭配方式有:“双松”、“双紧”、“一松一紧”和“一紧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