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 3— 4节
一、账簿启用的规则
1.启用时,应详细登记账簿扉页的
“账簿启用和经营人员一览表”。
2.每一本账簿均应编号并详细记录其
册数,共计页数和启用日期。
3.账簿交接时,会计主管人员 应该监
交、并签章。
第七章第三节 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
二,账簿登记的规则
1.账簿登记必须有真实依据;
2.账簿登记必须将各项目填写齐全;
3.账簿登记的书写要按规定进行,要记录
清晰,防止涂改;
4.账簿必须逐页循序连续登记;
5.账簿必须逐页结转;
6.账簿中的记录错误必须按规定的方法更
正。
三,更正错账的方法
更正错账的方法有三种,
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一) 划线更正法
在转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
证无错误,应采用划线更正法。
具体做法是,先将错误数字全部划一条红
线予以注销。然后,将正确数字用蓝字写在
划线上方。
(二) 红字更正法
这种方法又有两种,
红字全部冲销法
红字差额冲销法
( 1) 红字全部冲销法
如果发现账簿记录的错误是由于记账凭证所
列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而引起的,而应
采用红字全部冲销法。
更正程序,先用红字填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
证相同内容的记账凭证,在, 摘要, 栏写明
,冲销错账, 以及错误凭证的号数和日期,并
登记入账冲销原记录;然后,用蓝字重新填一
张正确记账凭证,一并登记入账 。
( 2) 红字差额冲销法
如果发现记账错误是由于记账凭证所列金额
大于应记金额而引起的,而应借、应贷会计科
目正确,应采用红字差额冲销法。
更正程序,用红字填制一张应借、应贷会计
科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但其
金额填列多记的金额,并在, 摘要, 栏中写明
,冲销多记金额, 以及原错误记账凭证的号数
和日期。
例,某企业 2003年 5月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的
财产保险费 1200元。编制记账凭证时,应借
科目误编管理费用,并已登记入账。原错误
会计分录,
(1)借:管理费用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注意,原错误会计分录已入账,不得再入账。
更正方法,
当发现凭证和记账错误时, 先照原错误分录用红
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冲销原会计分录,
(2)借:管理费用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同时用蓝字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其会计
分录为,
(3)借:待摊费用 。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 2) 和 ( 3) 是更正会计分录 。 更正会计分录仍
保持了试算平衡 。
原错账记录和新更正会计分录的登记如下图 7— 2
所示 。
例,某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购料款 1000元 。
在记账凭证中金额误记为 10000元, 并已登记入
账 。 原错误会计分录 ( 已入账 ),
(1)借:应付账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发现错误后, 应将多记的金额 9000元用红字
冲销, 即用红字编制一张调减的记账凭证, 更
正分录,
(2)借:应付账款 9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以上错账更正记录如图 7-3所示 。
(三) 补充登记法
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
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但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
额,可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
更正程序,用蓝字填一张应借、应贷会计科
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但其金额只列少记
金额的记账凭证,并在, 摘要, 栏中写明, 补
充少记金额, 以及原错误记账凭证的号数和日
期。然后将这一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例,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 计 20000元, 设备款已
经支付 。 但在记账凭证中金额误记为 2000元, 少
记 18000元 。 并已登记入账 。 原错误分录,
(1)借:固定资产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当发现上述错账时, 可将少记的 18000元, 另编
一张调增的记账凭证 。 更正分录,
(2)借:固定资产 18000
贷:银行存款 18000
原账簿记录和更正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后,有关账
户记录如图 7-4所示。
第四节 结账和对账
为了总结某一会计期间(月份、季度、
年度)的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营成果,
必须使各种账簿的记录保持完整和正确,
以便于编制会计报表。为此,必须定期进
行结账和对账工作。企业因撤销、合并而
办理账务交换时,也需要办理结账。
一,结账
结账是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将当期应
记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登
记各种账簿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记账工作。
(一) 结账工作主要内容,
1.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
2.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和结转有关账项;
3.计算、登记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注意,只能在期末结账,不能为了赶编会计报
表而提前结账。
在进行年结时,
( 1)应计算出年度发生额合计数,在摘要栏填写
,本年合计, ;
( 2)应将年初余额按相同方向,填在全年发生额
合计下一行的借方(或贷方)栏内,在摘要栏
内注明, 年初余额, ;
( 3)将本年 年末余额 进行年结时,按相反方向,
填列在全年发生额合计下一行,借方(或贷方)
栏内,并在摘要栏注明, 结转下年, 字样。
( 4)计算登记借方合计数和贷方合计数(二者
应相等),并在摘要栏填列, 合计,,这时余
额为 0,方向填, 平, 。即该账户已结平。
( 5)在合计行下端划两道通栏红线。表示年末
余额结转完毕。
注意,年末余额转入新账、不必填记账凭证。
平衡关系,
( 1) 本季度各月合计数 =本季合计数
( 2) ∑ 本年各季度合计数 =本年累计数
( 3) 年初借方余额 +本年累计借方发生额
-本年累计贷方发生额 =年末借方余额
由此可知,
年初借方余额 +本年累计借方发生额
=本年累计贷方发生额 +年末借方余额
这正是最后结账的平衡原理 。
年末更换新账要求,
年终结账后,总账和日记账应当更换新账,
明细账一般也应更换新账。但固定资产明
细账 (卡 )等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二,对账
对账就是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
对账的目的,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完整和正确,
如实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
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必须做好对账工作。
各单位应当定期 (每年至少一次 )对会计账簿记录的
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 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 往
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 。
对账工作包括,账证核对, 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
(一 )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 是指会计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
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核对时间, 凭证字
号, 内容, 余额是否一致, 记账方向是否相同 。
这种核对除在日常制证、记账过程中进行以外。
每月终了,如果发现账账不符时,尚须溯本追
源,进行账簿与会计凭证的检查核对,以确保
账证相符。
(二 )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 是指各种账簿之间有关数字的核对 。
账账核对主要内容包括,
1,全部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
发生额合计数是否相符;期末全部总分类账各
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是否相
符; ( 即发生额试算平衡, 余额试算平衡 )
2,总分类账各账户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各账
户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符;
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余额分别与现金总
分类账和银行存款总分类账余额是否相符;
4,会计部门有关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账余额应该
同财产物资保管或使用部门的登记所记录的内
容, 按月或定期相互核对, 保证相符 。
账证核对以及账账核对可参看图 10— 2。
(三 )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 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
数额相核对 。
账实核对的具体内容包括,
l,现金日记账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额相核对;
2,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定期与银行对账单
( 见第八章 ) 相核对;
3,各种财产, 物资明细分类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
资实存数相核对;
4,各种应收, 应付款明细分类账余额与有关债务,
债权单位或者个人的账目相核对 。
其中, 核对工作的第 1项和第 2项应由出纳员
以外的会计人员进行 。 这是内部控制制度的
要求 。
在实际工作中的账实核对一般是通过财产清
查进行的,有关内容将在第八章详细说明 。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个单位的财产通常包括,
该单位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 货币资金以及
债权结算款项等 。
账簿记录的正确, 并不能说明账簿所做的记录
真实可靠 。 有很多客观原因使各项财产物资的账
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发生差异 。 因此, 需要定
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 以保证账实相符 。
下列六种情况可能使各项财产的账面数额与实
际结存数额发生差异,
情况一, 有些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 发生自
然损耗, 意外灾害造成的毁损;
情况二,在管理和核算方面,由于手续不健全
或制度不严密而发生的错收、错付、丢失、被
盗;
情况三, 由于计量或检验不准确, 造成多收多
付或少收少付;
情况四, 由于管理不善或责任者的过失造成的
财产毁损, 错记, 漏记, 重记;
情况五, 由于有关凭证传递时间不同形成的未
达账项, 造成结算双方账实不符;
情况六, 有可能在账实相符的情况下, 由于财
产物资的毁损变质使账簿记录不符合客观真实性 。
财产清查 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
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核对,来确定财产物
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
结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
一, 财产清查的意义
1,通过财产清查, 可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
有数, 将实存数与账存数进行对比, 确定各项
财产的盘盈, 盘亏, 并及时调整账簿记录, 做
到账实相符, 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 可靠,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
2,通过财产清查, 可以揭示各项财产物资的使
用情况, 改善经营管理, 挖掘各项财产物资的
潜力,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财产物资的使用效
果 。
2,通过财产清查, 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
储备和保管情况以及各种责任制度的建立和执
行情况, 揭示各项财经制度和结算纪律的遵守
情况, 促使财产物资保管人员加强责任感, 保
证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促使经办人员自
觉遵守财经制度和结算纪律, 及时结清债权债
务, 避免发生坏账损失 。
二, 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 )按照财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划分
财产清查包括,
全面清查
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
全面清查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企业全面清查对象包括,
货币资金、存货、债权和债务、固定资产。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1)年终决算前, 为了确保年终决算会计资料真实,
正确, 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2)单位撤销, 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 需要进行全
面清查;
(3)中外合资, 企业联营前, 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4)开展清产核资, 资产评估, 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5)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前, 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6)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2,局部清查
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进行的清
查, 其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 。
如现金, 材料, 在产品和库存商品等 。
局部清查涉及的范围小、内容少、时间短,参
与的部门、人员少,但专业性较强。
局部清查一般有,
(1)现金, 应由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点清,
做到日清月结;
(2)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 应由出纳员以外的会
计人员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
(3)原材料, 在产品和库存商品除年度清查外,
应有计划地每月重点抽查, 对于贵重的财产物
资, 应每月清查一次;
(4)债权债务,每年至少与债权债务单位核对一
至二次,有问题应及时核对,及时解决。
( 二 ) 按照财产清查的时间划分
财产清查包括,
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
1,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是指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
排的时间,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定期清查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
正确,一般是在月末、季末或年末结账时进行。
2,不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对财产所进行的
临时清查 。
不定期清查一般是局部清查。
例如
1,更换出纳员时, 对现金, 银行存款所进行
的清查;
2,更换仓库保管员时, 对其所保管的材料物
资进行的清查;
3、发生意外灾害时,对财产损失情况的清查。
三, 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财产清查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组织上准备
业务上准备
物质上的准备
(一 )组织上的准备
财产清查领导小组的组成,
在总会计师及单位有关主管人员的领导下,由
财会、统计部门牵头,由设备、技术、生产、
行政及各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 财产清查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
1,拟定财产清查工作的工作计划, 确定财产清
查的对象和范围, 安排财产清查工作的分工,
进度, 配备财产清查人员等;
2,财产清查过程中, 及时掌握清查工作的进度;
3,检查和监督清查工作的质量;研究和解决财
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在财产清查工作结束后, 写出财产清查工作
的书面报告, 对发生的盘盈, 盘亏提出处理意
见 。
(二 )业务及物质上的准备
业务上和物质上的准备是进行财产清查的前提
条件,各业务部门,特别是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
应主动配合,做好准备工作。
各部门需要做的物质上的准备工作有如下内容,
1,财会人员应在财产清查之前将所有的经济业
务登记入账, 并结出余额 。 在此基础上将总分类
账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核对清楚 。 为核对账实提供
正确的账面资料 。
2,财产物资保管部门和人员, 在财产清查之前,
应停止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 办好凭证手续,
全部登记入账 ( 明细账或实物保管账 ), 结出
余额, 并与财务部门的有关总分类账核对相符 。
同时财产物资保管人员应将其所保管的各种财
产物资堆放整齐, 挂上标签, 标明品种, 规格
和结存数量, 以便进行实物盘点 。
3、财产清查小组应组织有关部门准备好计量器
具,印制好各种登记表册。
(本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