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军事卫生毒理学的应用
第一节 在卫生学上的应用
一、在军事环境安全性与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工业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比如食品的产量、质量的改进使大量化学物质随着食品进入机体。世界上市售的化学物质已达到5万多种,每年进入市场的新化学物质约100-1000种。高新武器和技术装备的增多,军事作业中的有害因素环境越来越广泛。人类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后可能引起的毒性(包括“三致”)反应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对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安全性和危险度评价是卫生毒理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利用毒理学的基本手段,通过动物实验和对人的观察,阐明某一化学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以便为人类使用这些化学物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为制订预防措施特别是卫生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我国现颁布实施的法规有“农药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新药(西药)药理、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化学品测试准则”、“化妆品 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及“食品功能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测方法”等。我军也制订了一些与军事作业环境密切相关的“国军标”和规定。
1、设计毒理试验的原则 一个完整的系列毒性试验程序,包括对受试物进行各种毒性作用检测的一系列试验。毒性实验程序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 由急性毒性试验到亚急性毒性试验或亚慢性毒性试验,最后为慢性毒性试验;由一般毒性试验到特殊毒性试验;根据受试化学物与人接触的密切程度、接触方式,有重点地增减某些项目等。同时,毒性试验前应了解化学品的基本数据,如化学结构式、纯度、杂质含量、沸点、蒸气压、水中溶解度等理化性质,以便预测毒性,搞好实验设计。实验应分阶段进行,选择试验周期短、花钱少、预测价值高的试验优先安排;投产或申请登记前,必须进行第一、第二阶段的试验。我国、我军首创的、产量大、使用面广、摄入机会多的,必须进行第四阶段的试验。新型技术装备和高新武器在定型前甚至在研制计划中也应含有卫生学安全评价的内容。
对化学物的毒性鉴定,目前已不仅是识别这些化学物对人类的潜在危害,而且要同时考虑它对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危害影响。许多国家已明确规定新上市的化学物要有生态毒性的研究资料;同时,对一些已上市的有毒性试验的化学物,由于受当时科学认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也需要进行一些补充测试或研究。
2、毒理试验程序 分段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
(1)第一阶段 急性试验 主要测定LD50,确定急性毒性的等级,作为进一步试验的取舍和剂量设计的参数。经口LD50<0.5mg/kg,说明毒性太大,一般认为无使用前途,应放弃继续试验。如果作为食品添加剂或残留、接触食品的化学物质经口LD50<人可能摄入量的10倍,也应放弃。
(2)第二阶 段遗传毒性试验 包括蓄积、致突变和必要时的神经毒性试验。
A 蓄积毒性试验 主要是了解受试物在体内的蓄积情况。蓄积试验应注意受损靶器官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B 致突变试验 首选三个试验①Ames试验,②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或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③显性致死试验或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三项试验阳性,除非受试物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般放弃继续试验;一项阳性,再加两项补充试验仍为阳性,一般也予以放弃。
C 神经毒性试验 与具神经毒性的化学结构有关的化合物,必要时需进行代谢和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属于人体正常成分或多数国家已批准使用的农药,在我国使用时, 可以暂时不进行代谢试验。
(3)第三阶段 亚慢性毒性试验 观察受试物较长期染毒对实验动物的毒作用性质和靶器官,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 了解受试化合物对动物繁殖及子代的致畸作用,为第四阶段试验提供依据。90天喂养繁殖,致畸试验,可采用同批染毒分批观察;也可根据受试物性质,只进行致畸试验。在亚慢性试验获得最大无作用剂量≤人可能摄入量的100倍,说明毒性较强,一般放弃使用。在最大无作用剂量≥人可能摄入量的300倍时,可不必进行慢性试验。
(4)第四阶段 慢性和致癌试验 由于时间周期长,在实验设计上可以结合进行。慢性试验所获最大无作用剂量≤人可能摄入量的50倍说明毒性较强,受试物弃用。慢性无作用剂量≥人可能摄入量100倍时,一般允许用于食品。
3、安全性评价方法 毒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通过动物试验观察暴露于化学物质的毒效,从而评价和预测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一般经常采用的是安全系数法。
安全系数(safety coefficient or safety factor,SC or SF)是依据所得阈剂量或无作用剂量提出的容许限值,为解决由动物试验资料外推至人体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解决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所设的外推系数(extrapolation coeficient, EC),也称不确定系数(uncertainty factor,UF)。
(二)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risk)是指在特定的暴露情况下,被测环境(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引起个人或群体毒性效应,产生疾病,甚至死亡的机率。
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这是危险度评价的重要核心部分,也是进入定量评价的开始阶段必需进行的工作。暴露评定(exposure assessment)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进行危险度评价的前提。
二、在卫生检测和监测中的应用
(一)概念
1、环境卫生监测
环境检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系指对居住环境的本底污染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间断性或连续性的卫生调查和采样检测。
2、健康监护
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是通过评价个体的健康状态,监测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早期的可逆有害生物效应,为使这些有害作用不再进展成为明显功能损害效应,将人群中的个体暴露条件改善的过程。
3、环境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在毒理学研究中需采用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以阐明受试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作出安全性或危险度的评价。
(二)应用
1、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首先需了解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污染状况,因此可采用前述的现场生物检测或环境样品的生物测试方法。
环境监测和卫生监测按目的可分为研究性监测、事故性监测和监视性监测三类。①研究性监测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监测,如为了研究大气中某种污染物对人体肺癌发生率的影响,需要调查、检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存在形式、浓度、进入人体的途径、剂量-反应关系等。②事故性监测指环境中因某种污染物浓度急剧增高,对区域内人群健康造成危害等而进行的临时性监测,借以查明事故原因,为消除事故,提出改进措施的科学依据。③监视性监测属常规性监测,即通过对某种或某些污染物进行长期监测,观察在环境中的动态变化趋势。这种监测在规划、布点、监测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较大可比性,它对掌握和了解污染规律、综合评价治理效果有积极的意义;对研究和验证、修订卫生标准亦有重要意义,如197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建立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监测。环境监测的方法分为三类。
(1)理化分析方法 这是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直接测定工作场所空气、环境大气、水、土壤和食品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含量。
(2)环境样品的生物测试方法 对于收集的环境样品经浓缩、萃取等处理后,采用毒理学测试方法,评价每种污染物或混合污染物的生物效应。现行毒理学中的各种方法包括整体动物,体外培养细胞、器官和胚胎等都可用于测试。但对环境污染物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评价,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遗传毒理学测试方法,如Ames试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和染色体畸变分析、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分析、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小鼠特异位点试验以及DNA损伤修复的试验方法等。
(3)现场环境的生物监测方法 应用遗传毒理学方法,采用植物系统进行测试。WHO推荐:紫露草微核试验、紫露草雄蕊毛突变试验、蚕豆根尖染色体畸变分析、拟南芥基因突变这四个植物系统的检测方法能有效地检测环境诱变剂。利用这种检测方法已经建立了全球性的生物监测网,以检测大气和水体的污染。
2、健康监护
健康监护也称之为生物效应的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effects)。但与暴露的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exposure)和环境公害病、职业病的诊断有差别。暴露的生物监测是通过内剂量(internal dose)的测定来评定健康危险度,主要目的是确保工人现在或以往的暴露是“安全”的,通常是参照生物限值(biological limit values)评价的。在实际工作中,三种类型的监测(环境监测、暴露的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常常是同时应用。毒理学在健康监护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医学检查通常是根据毒物的毒作用特点和主要靶器官来确定检查项目;第二方面是及时采用毒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敏感的生物效应指标作为检查项目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以更好地起到预防的目的。
3、 在确定军事、工业毒物或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危害中的应用
卫生毒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群免遭环境有害因素的危害。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的基础上,进行毒理学的验证研究,以阐明毒作用的危害和作用机制。比如海湾战争中,美军士兵主要使用了三种化学药剂,保护乙酰胆碱酯酶的溴化吡斯的明、驱蚊用的间甲苯甲酰二乙胺(DEET)及杀虫用的二氯苯醚菊酯,后两种均为外用。这三种药剂都通过毒理试验和急性联合毒性作用试验,表明对人安全、无不良反应。但海湾战争结束后,约3万名军人叙述遭受过怪异的综合征群:呼吸和胃肠道不适、头痛、疲乏、皮疹、肌关节疼痛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被称之为“海湾战争综合征”。经对三药单独、二种联合或三种联合给鸡作两个月的试验,所用剂量大约为海湾战争中士兵估计接触量的3倍。结果,单独用药与目前报道一致,无明显毒性作用。但两药合用就有明显病变,三药合用则病变极明显,死亡率增加,呈现明显的神经退行性变。说明了毒理学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性,实验室的毒理学研究结果结合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才更有实际意义,两者间存在明显的互补作用。
(三)生物标志
生物标志(biological marker or biomarker)是指机体由于接触污染物而产生的细胞、生物化学和分子的改变,这些改变在生物介质如人体组织、细胞或体液中可定量测定。反映内剂量生物标志有大分子加成物(adduct)和排泄物的生物活性两类。
大分子加成物(macromolecular adducts)是一类反映效应物到达靶细胞分子的内剂量标志,也称为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BED)。目前受到注意的大分子加成物有两种: 一种是蛋白质加成物(主要是血红蛋白或血清蛋白加成物), 另一种是DNA加成物。蛋白质加成物可以血红蛋白加成物为代表。它在体内形成数量较多,易于检出,本身不存在修复系统,一旦形成可在体内长时间存在,一般与血红蛋白更新时间(约120d)相一致。但它本身不一定是靶分子,因此,有时只能看作是靶分子的替身,单纯反映内剂量。DNA加成物是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生物标志。现已发现,在动物及人类的观察结果均说明DNA加成物是可用的反映接触状态的分子标志。如尿中黄曲霉毒素-N7-鸟嘌呤(AFB-1-N-7G)是接触黄曲霉素B1(AFB1)的较好标志。AFB1 摄入量与尿中AFB-1-N-7G 排出量显著相关性。其次,DNA加成物形成数量与诱变效应和致癌作用有密切关系。另外,非靶细胞DNA加成物可以用作分子剂量标志。如,血液淋巴细胞、脱落细胞、肺吞噬细胞、胎盘、小便检测DNA加成物含量可作为非靶细胞DNA加成物检测的替身, 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另一类反映内剂量的生物标志即排泄物的生物活性。对于一些未知的有害物质或一些成分复杂的混合物,无法采用常规的化学检测方法确定内剂量。对于这些物质的接触剂量可用检测排泄物的生物活性予以解决。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利用Ames试验法等检测尿中诱变活性。从观察某些毒物活性的角度讲,诱变物活性内剂量测定已成功地用于人群调查,如观察烤肉、酒类化合物、药物、工业毒物接触所出现的变化。近年来一些广泛受到人们关注的生物效应标志(biomarkers of effect)主要为:
(1)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标志 如细胞增生、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姐妹染色体互换/微核形成等标志已被广泛应用。例如,细胞增殖的观察采用了HTdR渗入实验,观察增生面积的变化。用细胞荧光计测定S期细胞所占比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进入细胞周围的细胞群落;用鸟氨酸脱羧酶(ODC)水平反映组织总的增殖活性。细胞分化异常则是细胞学的另一类重要标志。例如肠道上皮细胞粘液图象的变化是分化异常的标志,有人利用O-乙酰化唾液粘蛋白表达低下,预测肠道恶变的发展。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与中间微丝(intermediate filaments)组成与分布的改变,碳水化合物血型相关抗原改变(出现新的抗原决定簇)、细胞对外援凝集素结合能力的变化属于细胞分化的生物标志。近年来,细胞调亡现象受到人们很大关注,认为是早期癌变的一种重要细胞学标志。
(2)DNA氧化损伤及其产物 氧化损伤DNA损伤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环境中多种化学、物理因素亦可通过形成自由基引起DNA氧化损伤。DNA氧化损伤与细胞衰老,老年性退行病变以及肿瘤形成等有密切关系。研究证明,8-羟基去氧鸟嘌呤(Oh-8-Dg)是一种较好的DNA氧化损伤标志物。它能反映靶细胞受氧化损伤打击的程度,可在血、组织、小便中检出。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对于评价和判断机体氧化损伤也受到人们的关注。
(3)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 目前认为, 肿瘤形成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以及多病因参与的过程。原癌基因活化和抑癌基因失活的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查这些改变,可能提供有高度特异性的效应标志。目前已知原癌基因的活化主要通过点突变、染色体重排、基因扩增或非整倍体形成等方式而出现。例如化学致癌过程最常见的ras基因突变,以H-ras最为常见,K-ras次之。最近有研究资料表明,结肠癌病人通过检查粪便中脱落结肠细胞K-ras基因发现有特异的突变。同样,抑癌基因的失活或丢失,也可进行检测。如膀胱癌病人P53的改变,通过检查尿中膀胱脱落上皮细胞观察到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的筛选可作为肿瘤早期阶段可能的诊断工具。
(4)其它的毒性反应 除上述外,呼吸、生殖与发育、神经与免疫等系统的毒性,均可使用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生物标志。如, 用肺功能测定仪或其它参数(例如粘纤毛的清除率)测定肺功能的改变。对女性生殖功能可观察女性血浆、唾液中激素水平、阴道电阻等。
三、在制订卫生标准中的应用
由于军事卫生毒理学在维护人类和军事人员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许多国家和军队制订的卫生学标准中含有毒理学内容。通常制定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较完整的毒性试验资料包括:
(1)急性毒性 吸入LC50经皮和经口LD50(至少有两种动物的资料),急性阈浓度及其毒作用带;急性中毒表现(包括平均死亡时间、受损组织或器官,动物种间差异等);如系统致敏物应有致敏的试验资料。
(2)亚慢性毒性 包括受试物蓄积作用特征如生物作用带或蓄积作用系数,主要受损的系统和器官等资料。
(3)代谢情况 包括吸收、分布、排泄、贮存及其主要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等资料。
(4)慢性毒性 包括慢性毒作用阈,以及最大无作用量、慢性毒作用特点(靶器官、病变性质)剂量-反应关系的斜率等。
(5)特殊毒性 包括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的资料及对生殖、免疫功能及相关影响等资料。
第二节 在职业病等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人类致病的环境因素有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因此,从临床角度来说,军事卫生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有害因素导致人类疾病的性质、致病条件和机理的学科,故军事卫生毒理学在临床工作的诊断和治疗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一、诊断
诊断中毒必须首先考虑是何种化学物。通过病史的询问,可追询接触的可疑化学物、接触量和方式,参考有关毒理学资料,根据动物中毒的表现,识别临床表现,以判断中毒的可能性,在毒理学研究中,常可观察到毒物引起某些特异指标的改变,或某些指标的改变指示接触某种毒物的可能。这些特异性或接触毒物指标均可在诊断中应用,如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抑制胆碱酯酶可作为特异指标,苯的代谢产物酚自尿中排出,尿酚测定可以反映接触程度。在战场特殊环境,发生化学武器中毒损伤症状的相似性及快速侦检结果,也有助于作出正确临床诊断。
二、特效治疗
毒物中毒机制的研究,不仅为中毒的临床表现提供理论上的解释,而且也可找到特效治疗的对策。例如,拮抗作用是毒物联合作用的一种类型,根据拮抗作用的机制,针对不同毒物,选择竞争性拮抗剂、化学性拮抗剂、功能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例如阿托品是有机磷的功能性拮抗剂,硫代硫酸钠是氰化物的化学性拮抗剂。
三、预防药物中毒
毒物与药物之间几乎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只是以剂量大小相对地加以区分。掌握毒理学的剂量-效应关系的原则,可正确地指导用药,如两种化学物之间的联合作用,提示我们注意药物的配伍等,以防止药物中毒。
此外,在职业医学临床工作中,毒理学知识还可指导制订就业禁忌。因为毒性效应和个体的遗传先决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机体抗毒酶的遗传多态性决定个体对毒物的易感性,而这些易感者就是接触这种化学品的禁忌者。
第三节 在军事特需食品和药品等研究中的应用
八十年代以来食品毒理学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开展,不仅技术队伍壮大、科研水平也日益提高,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为制订、修订我国食品卫生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重新评价已有的产品
近年来,毒理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军队特需食品和药品研究更加规范和严格。2000年我军重新整顿了军队特需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的申报秩序,调整了已获得军队批准文号的产品,取缔了部分文号,其主要根据之一,就是毒理学研究是否规范。用毒理学评价已有的产品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因此,军队与地方的规范化管理必须保持同步,防止被地方取缔的药(食)品包括添加剂流入军内。我国用毒理学手段评价已有的药(食)品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比如食品添加剂日落黄等人工合成色素、天然色素的毒理学研究;氨法生产焦糖色素及4-甲基咪唑的毒性评价, 使禁止十年之久的产品又获得了批准使用;防霉剂—富马酸二甲酯的全面评价, 因具有较强的蓄积毒性而未能批准使用;黄曲霉素B1毒性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粘合剂TDI的研究;对“鸡胚宝素”的综合性生物评价, 发现其中的激素可引起性早熟而禁止生产;特别是有机氯农药的系统研究,完成了四个阶段的毒性试验,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过去人们认为毒性较小的丙体666的一些新的毒性作用, 1 mg/kg BW可引起大鼠肾曲管的病变,为有关机构决策提供了该产品是否发展的科学依据,并提出了666、DDT的残留标准,被国家采纳,有机氯农药现已禁止使用。我国首创农药杀虫剂除进行了四个阶段试验外,还进行了该农药的代谢试验,为代替有机氯农药提供了依据。
二、不断扩展应用范围
在食品研究中,对新食品资源、新的食品剂型、食品添加剂(保鲜剂、发色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漂白剂、呈味剂、乳化剂、改良剂、强化剂、香料等)、包装贮运材料、保存条件都应当考虑安全性的问题。必要时需做毒理学鉴定。有时,涉及到食品的有害性发生法律争议时,受有关法律授权部门的委托,也要做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包括做急慢性和特殊毒理学实验。作为食品的开发生产单位,在研制过程中,也应当经常考虑到食品的污染、组方或加工贮运不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损害。所以,每种新食品问世之前,应当咨询或鉴定食品的有害性或安全性,然后才可上报审批、生产。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科技手段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会不断提高。
在新药研究中,我国的二类以上西药和中药的申报资料中,多要求有急、慢性和“三致”的毒理学实验资料,对三类以下的新药申报,必要时也需做急性或慢性毒性实验。我军特需药物研制与申报,基本与国家新药申报要求一致。从新药研究审批的发展趋势上看,对新药的毒理学资料审查愈来愈严。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由药物引起的毒害屡见不鲜,国际上定期淘汰大量药品的原因之一,就是药品存在着慢性或遗传毒性作用。
三、促进了药(食)品研究水平的提高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物理与化学等学科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学科交叉越来越广泛,高新技术不断在军事卫生毒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军队特需药(食)品研究应用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如,新的中药临界提取技术产品、基因工程产品、细胞工程产品等,都离不开军事卫生毒理学的有效的毒理学鉴定和安全性评价,在对人体健康上保证了应用时不受危害,又从毒理相关技术上保证了产品的有效鉴定,促进了产品质量提高。同时,社会对新的高技术、新功能的药(食)品的需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毒理学的发展。国家军队战时给水卫生标准、军粮、特殊人群的营养素摄入标准、超声、辐射的安全标准、新型武器的技术装备的卫生学安全评价等,都涉及军事卫生毒理学的内容。
第四节 在化学武器医学防护中的应用
战争条件下对于化学武器的侦毒、预警、预防、急救、治疗和洗消都离不开军事卫生毒理学的知识。
化学武器有较大的杀伤力,对缺乏训练和防护的军民能造成很大伤亡。利用所学的毒理学知识,做好平时医学防护各项准备工作,保护军民不受伤害、保障部队战斗力十分重要。特别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攻防转换和作战进程快,突然性、空间和纵深加大,要求卫勤保障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在高速机动中施行全天候、全方位立体的保障及实施连续救护后送的能力。战争的高强度、高毁伤、高消耗等,要求卫勤有充分的技术和物资保障能力。因此,学习掌握化学武器的的战斗状态、效能和伤害形式,利用毒理学知识技术研究有效的防护措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化学武器的战斗效能
化学武器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发展已趋于多样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并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能适用于各类战争、不同战斗的各种时机和场合,其战斗效能因敌方使用目的和袭击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1、杀伤性化学袭击
使50%以上人员失去战斗力而进行的化学袭击。在30秒到1分钟的袭击时间内造成半数致死以上的浓度。如沙林弹,在进攻、防御、退却等各种战斗中都可用来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此种袭击方法,在短时间内发生大批中毒伤员,使作战双方兵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迅速改变作战态势,影响作战进程。
2、迟滞性化学袭击
削弱对方有生力量(能使20%人员失去战斗力)、妨碍对方机动、阻止与限制对方利用地形、桥梁、道路和装备时采用此种袭击方式。此种袭击通常用VX、芥子气、路易
氏剂、微粉状CS及植物杀伤剂造成地面长期染毒。袭击的时间美军规定为10~15分钟,原苏军规定为3~5分钟。首次布毒以后,常根据气象及地形条件进行补充射击,以保持既定的染毒密度。
在现代战争中,机动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大。化学武器对空军基地和机场地勤人员危害很大。防护状态下地勤人员易于疲劳、工作效能下降、飞机不能准时维修和起飞,从而影响飞机出航能力。
3、扰乱性化学袭击
为扰乱、疲惫对方常采用的袭击方式。即在发射普通弹的同时,配合发射少量速效性毒剂弹,迫使对方人员采取防护措施,以妨碍其正常行动,削弱战斗力。
化学战剂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威胁,产生精神和心理影响,增加心理恐惧、瓦解士气。在战场上军队因遭化学武器袭击而惊慌失措、一片混乱、溃不成军的事例屡见不鲜。
二、毒剂的战斗状态及其伤害形式
1、毒剂的战斗状态
毒剂施放后发挥杀伤作用的状态,叫毒剂的战斗状态。
化学弹药按其结构和使用方式可分为毒剂弹、毒烟罐和布洒器三类,分别通过爆炸分散法、加热蒸发法和布洒法将毒剂迅速分散成能发挥杀伤作用的五种战斗状态:
蒸气(vapor,粒子直径0.001~0.01μm)。
烟(smoke)。
雾(fog)。
液滴(drops or droplets)。
微粉(dust)。
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aerosol),粒子直径为0.1~10μm。
毒剂的不同状态决定其中毒途径和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不过毒剂施放后的战斗状
态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两种或多种状态同时存在,其中常常是以某一战斗状态为主。毒剂弹爆炸后的战斗状态见图9-1 。
(1)初生云 毒剂弹爆炸或飞机布洒后即刻形成的毒剂云团称为初生云。初生云传播一定距离,毒剂浓度下降至低于安全剂量时,即失去对无防护人员的伤害作用。此距离称为初生云的危害纵深。部队应根据敌方袭击规模和风向、风速,及时向下风方向的友邻部队通报初生云团可能到达的时间。因此做好袭击后最初几分钟的防护非常重要。
?
2、 毒剂的伤害形式
化学武器主要通过毒剂的初生云、再生云和液滴染毒三种形式对人员造成伤害作用。
(2)液滴染毒 液态毒剂播撒后造成的伤害形式。毒剂可能使地面、武器、装备、水源、食物等染毒,从而直接或间接伤害人员。地面的毒剂虽经渗透、蒸发或水解,染毒密度逐渐下降,但仍可造成较长时间的染毒。特别是在植物覆盖的地面或使用胶粘毒剂时,染毒时间更长。
(3)再生云 从染毒地面、物体蒸发形成的染毒空气谓之再生云。特点是毒剂浓度
低、持续时间长、危害纵深短、杀伤作用小。能够造成再生云危害的毒剂一般在常温下为液态,并具有适宜的挥发度。那些沸点较高,挥发度很小的毒剂(如VX),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对人员造成吸入危害。只有地温很高、染毒地域很大或时间暴露较长时才能引起人员中毒。
三、预防与急救的规则
(一)预防
在敌人使用化学武器时,正确使用防护器材和采取防护措施,能大大减轻或避免毒剂的伤害。因此,积极探索、研究敌人可能使用的化学武器的种类、中毒机理,尽最大限度的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急救措施,减少或减轻中毒的发生,是义务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化学武器防护研究的原则。
1、及时使用防护器材
预防化学战剂中毒所用的防护器材分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两类。包括, 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蓬、防毒靴套、个人消毒急救盒等。但是,已有的防护器材,尚不能全面有效的预防和紧急救治化学武器所致的伤害,根据毒剂的性质、中毒途径和机理、解毒的原理,积极研制新的个人和集体防护器材,是各国军队都从未放松的工作。
2、服用预防药
对于神经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等速杀性毒剂,因其毒性强、作用快,在获得敌方化学战的情报后,可组织服用预防药。但预防药物只是一种辅助的防护手段,不能代替器材防护,因其有效时间短,预防效果有限,且不易掌握服用时间。因此,要加强新的有效药物的研究。
3、遵守染毒区行动规则
在染毒区内,不得脱去防护器材;无必要时不得坐下或卧倒;尽量避免在杂草或树丛中行动和在染毒空气容易滞留的低洼地、堑壕、丛林、山谷、建筑物等处停留;禁止饮水、进食和吸烟等,只有得到命令后才能解除个人防护。
(二)急救和后送治疗措施的研究
部队遭受敌化学袭击后的短时间内, 就有大批中毒伤员出现: 伤情复杂、严重、症状发展迅速,救治不当或不及时,常能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各项准备,迅速抢救,早期正确诊断和合理救治非常重要。
因此, 根据战场的实际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措施和装备对于完善我军装备水平,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抢救的内容有:戴防毒面具;防止继续中毒;尽快使用抗毒剂;对染毒皮肤和服装进行局部消毒;对危及生命的病症进行紧急处理;用急救包包扎伤口;将伤员撤离染毒区。
遭受化学武器袭击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有:肺水肿、虚脱、昏迷、呼吸障碍、惊厥、精神障碍等。
救治措施:包括抗毒治疗与综合治疗、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通常首先救治对速杀性毒剂中毒伤员;对VX染毒伤员,应同时进行皮肤消毒及注射抗毒剂;糜烂性毒剂染毒合并有危及生命的创伤存在时,应将创伤急救放在首位,并尽快阻止毒剂继续吸收,及时使用抗毒剂。
对于上述化学武器袭击前后战场的实际,急需在防毒、急救研究中加大力度,在提高和改进装备和措施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四、消毒方法的改进
常规的消毒方法分为机械、物理和化学法三种。
1、机械法
(1)除去染毒层 在染毒地域机械地分离或切除染毒部分的一系列作法等。
(2)隔绝毒剂 如用沙土等覆盖染毒地面或深埋染毒物品等一系列作法。掩埋时需加过量漂白粉。
2、物理法
(1)吸附 利用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的吸附, 吸附体表或水中毒剂。如, 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胃内和水中毒剂;用漂白粉、棉花、纱布等吸去皮肤上可见的毒剂液滴等。
(2)溶解、冲洗 多数毒剂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有机溶剂溶解去除体表或器械表面的毒剂,但多孔的和能被有机溶剂溶解的物品不能使用。也可用水冲洗染毒的表面。如用热水加洗涤剂效果更好。
(3)通风、加热 通风可驱散毒剂;高温加热可使毒剂破坏或部分毒剂蒸发。如用热空气(蒸气)对服装、棉毛织品的消毒;染毒水及金属医疗器械的煮沸消毒;以及对少量染毒严重而价值不大的物品进行烧毁处理等。??
3、化学法 利用化学消毒剂破坏毒剂,使之成为无毒或低毒产物等作法。化学消毒法是一种彻底的消毒方法。消毒反应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种:
(1)水解作用 多数毒剂(路易氏剂例外)可因水解失去毒性,但常温下水解较慢,加温加碱可使水解加速。
(2)与碱作用 碱可破坏抑制毒剂的毒性,特别是G类神经毒和路易氏剂。故常用氨水、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等碱性消毒剂消除上述毒剂。
(3)氧化作用 糜烂性毒剂易被氧化剂氧化失去毒性。因此, 用漂白粉浆(液)、氯胺、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溶液消除之。路易氏剂还可用碘酒消毒。因为氧化剂一般均有腐蚀作用,不宜用来消毒金属医疗器械或服装等棉毛织品。
(4)氯化作用 芥子气易被氯化生成一系列无糜烂作用的多氯化合物等。因此常用漂白粉,三合二、氯胺或二氯异三聚氰酸钠消除芥子气。
实际工作中,现有的装备器材不能满足部队的实际需要。因此,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消毒方法,把更先进的医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原理和制造技术,引入到消毒装备和措施中。
?
表9-1 常用的皮肤消毒剂
消毒剂名称
消除毒剂
2%碳酸钠水溶液
G类毒
10%氨水
G类毒
10%三合二水溶液
G类毒、糜烂毒
10%二氯异三聚氰酸钠水溶液
V类毒、糜烂毒
10%二氯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溶液
V类毒、糜烂毒
18%~25%氯胺醇水混合溶液或5%二氯胺酒精溶液
糜烂毒
5%碘酒
路易氏剂
5%二巯基丙醇软膏
路易氏剂
(杨兴斌 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