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竖曲线
? 1,定义:
? 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 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
曲线来缓和, 称为竖曲线 。
α 1 α 2
ω
i1
i2
i3
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 。
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角差, 通常用坡度值
之差代替, 用 ω表示, 即
ω=α 2-α 1≈tg α 2- tgα 1=i2-i1
凹型竖曲线
ω>0 凸型竖曲线
ω<0
? 2,竖曲线的 作用:
?( 1) 其缓冲作用:以平缓曲线取代折线可消除汽车在
变坡点的突变 。
?( 2) 保证公路纵向的行车视距:
? 凸形:纵坡变化大时, 盲区较大 。
? 凹形:下穿式立体交叉的下线 。
? 3,竖 曲线的线形
?,规范, 规定采用 二次抛物线 作为竖曲线的线形 。
? 抛物线的纵轴保持直立, 且与两相邻纵坡线相切 。
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 1.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设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
度分别为 i1和 i2。抛物线竖曲线有两种可能的形式:
? ( 1)包含抛物线底(顶)部;
? ( 2)不含抛物线底(顶)部 。
2
2
1 x
Ry ?
?式中,R—— 抛物线顶点
处的曲率半径
A B
A
B
xixky 1221 ??
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 1.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设变坡点相邻两纵坡坡
度分别为 i1和 i2。抛物线竖曲线有两种可能的形式:
? ( 1)包含抛物线底(顶)部;
? ( 2)不含抛物线底(顶)部 。
?式中,k—— 抛物线顶点
处的曲率半径 ;
? i1—— 竖曲线顶
(底)点处切线的坡度。
?对竖曲线上任一点 P,其切线的斜率 ( 纵坡 ) 为
? 当 x=0时, ip=i1;
? 当 x=L时,
?竖曲线半径 R系指竖曲线顶 ( 底 ) 部的曲率半径 。
?若竖曲线包含抛物线顶点, 则 R=k。
?若竖曲线不包含抛物线顶点,则竖曲线半径指竖曲
线的顶(凸竖曲线)或底(凹竖曲线)部的曲率半
径。可按下面的方法计算:
1ik
x
dx
dyi
P ???
21 iik
Li
p ???
?
L
ii
Lk ?
?? 12
?抛物线顶点 曲率半径:
抛物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为 r,
? 抛物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 r = k( 1+i2) 3/2
? 竖曲线底部的切线坡度 i1较小, 故 i12可略去不
计, 则竖曲线底部的曲率半径 R为:
? R = r ≈ k
? ? 222/32 /)(1
dx
yd
dx
dyr ??
,idxdy ? kdx yd 12
2
?
?二次抛物线竖曲线基本方程式 ( 通式 ) 为
xixRy 1221 ??
482
2 ?? TL
ERTE ???,
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
? ( 1) 竖曲线长度 L或竖曲线半径 R:
? L = xA - xB
??
LRRL ??,
? ( 2) 竖曲线切线长 T:
? 因为 T = T1 = T2,则
22
?RLT ??
i
2
A
B
( 3) 竖曲线外距 E:
i2
?( 4)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 h:
R
xxixi
R
xyyPQh
QP 22
2
11
2
???????
?下半支曲线在竖曲线终点的切线上的竖距 h’ 为:
R
xLh
2
)( 2' ??
h
L-x
h’
?( 3)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 h:
R
xxixi
R
xyyPQh
QP 22
2
11
2
???????
?下半支曲线在竖曲线终点的切线上的竖距 h’ 为:
R
xLh
2
)( 2' ??
为简单起见,将两式合并写成下式,
R
xy
2
2
?
式中,x—— 竖曲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始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
y—— 竖曲线上任意点到切线的纵距, 即竖曲线上任意点
与坡线的高差 。
竖曲线外距 E:
? 上半支曲线 x = T1时,
R
TE
2
2
11 ?
R
TE
2
2
22 ?
故 T1 = T2 = T
4882
22 ??? TLR
ERTE ???? 或
? 由于外距是边坡点处的竖距, 则 E1 = E2 = E,
?下半支曲线 x = T2时,
? ( 一 ) 竖曲线设计限制因素
? 1,缓和冲击
? 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其离心加速度为,
二、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R13VRva
22
??
a13
VR 2?
?根据试验,认为离心加速度应限制在 0.5~ 0.7m/s2比较
合适。我国, 标准, 规定的竖曲线最小半径值,相当于
a=0.278 m/s2。
6.3,6.3
2
m i n
2
m i n
?VLVR ?? 或
? 2,时间行程 不过短
? 最短应满足 3s行程 。
?? 2.12.16.3
m i n
m i nm i n
VLRVtVL ???? 则
?3.满足视距的要求:
凸形竖曲线:坡顶视线受阻
凹形竖曲线:下穿立交
4,凸形竖曲线主要控制因素:行车视距。
凹形竖曲线的主要控制因素:缓和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