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班级  专业,层次 临床、全科医学(大专)  教 师  专业技 术职务  授课方式 (大,小班,实习) 大班 学时 2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第二节 免疫学防治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五版),陈兴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7 2.?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材(第六版),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2 3.?医学免疫学?本科教材(第三版),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0.8 4.免疫学图像素材库,司传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人工自动和人工被动免疫法的概念、特点、用途;计划免疫的概念、程序、常用生物制品及注意事项。 2.熟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的概念、常用方法及用途;细胞免疫检测的原理及方法。 3.了解过继免疫法的特点与制剂;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  教学内容: 1.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50分钟) 2.人工自动免疫的概念、方法及常用的生物制品 (15分钟) 3.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方法及常用的生物制品 (15分钟) 4.过继免疫 ( 5分钟)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具:多媒体、胶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免疫学防治的概念、方法及常用的生物制品 2.人工免疫三种方法的比较 难点: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原理  教研室审阅意见 安排合理,同意实施。 姜凤良(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小 结 5分钟 1.免疫学检测的常用方法。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2.细胞免疫检测的原理及方法。 3.人工自动免疫的概念、种类、生物制品。 4.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种类、生物制品。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免疫学检测的方法有哪些?有何实际用途? 2.比较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教学后记    第九章 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一、抗原或抗体检测 (一)检测原理 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特异性结合反应后出现肉眼可见或借助仪器可检测的各种现象,据此可对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量、定位检测。 (二)血清学反应: 在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时,多采用人或动物的血清作为抗体的来源,故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也称血清学反应。 (三)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种类: 一定条件 1.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 + 相应抗体 ———— 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1)直接凝集反应: 1)玻片法:已知抗体测抗原,为定性试验。 常用于细菌和ABO血型鉴定。 2)试管法:已知抗原测抗体的含量,以出现凝集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度称作该抗体的效价或滴度。用于辅助诊断疾病。 (2)间接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 + 载体) + 相应抗体 ———— 凝集 *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2.沉淀反应: 一定条件 可溶性抗原 + 相应抗体 ——————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Ig和补体各成分的含量。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分析抗原的纯度及与抗体的相应关系。 (3)对流免疫电泳:是双扩与电泳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3.免疫比浊法: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在液相中形成浊度来测定抗原含量的方法。 4.免疫标记技术:是利用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荧光技术:主要是荧光抗体技术,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早期诊断、抗原的免疫组化定位等。常用荧光素为异硫氰酸、罗丹明。 (2)免疫酶技术:用酶标记抗体检测抗原的方法。 1)免疫酶染色:用于组织细胞中抗原定位、定性检测。 2)酶免疫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主要用于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定性或定量检测。主要有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抗原竞争法。 (3)同位素标记技术:最常用的方法是放射免疫分析(RIA)。 二、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检测 (一)免疫细胞数量检测: 1.T细胞数量检测:通过检测T细胞表面的CD抗原来检测。 2.B细胞数量检测:通过检测SmIg检测B细胞的数量。 (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1.T细胞功能检测 (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正常值:70%左右 (2)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2.B细胞功能检测 3.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皮肤试验 三、细胞因子的检测 生物活性检测 免疫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四、HLA分型技术 (一)血清学分型技术 1.HLA-I类抗原的检测 2.HLA-DR、DQ类抗原的检测 (二)细胞学分型技术 第二节 免疫学防治 一、人工免疫种类: (一)概念:人为地给机体输入抗原使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或直接输入特异性抗体或免疫细胞等制品,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二)生物制品:人工免疫用的制剂或免疫诊断用品,都来源于生物体,所以统称为生物制品。 (三)人工免疫的比较:P102 二、人工自动免疫法: (一)概念: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性生物制品,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也称免疫接种。 (二)疫苗及类毒素 1.死疫苗:选用免疫性强的微生物标准菌株经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预防制剂。 2.活疫苗: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 两种疫苗的比较 P103 3.类毒素:用0.3 ~ 0.4%甲醛处理外毒素,,使其毒性消灭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 (三)新研制的疫苗 1.亚单位疫苗:提取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力的有效免疫原成分制成的疫苗。 2.合成疫苗:用人工合成多肽抗原连接适当载体与佐剂制成的疫苗。 3.基因工程疫苗:以基因工程技术将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编码病原体免疫原的基因借助载体转移并插入至另一生物体基因组中,使之表达所需抗原制成的疫苗。 (四)预防接种 三、人工被动免疫法: (一)概念:是给机体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把现成的免疫力转移给机体的方法。 (二)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制剂: 1.抗毒素:是将类毒素多次给动物注射后,取其血清提取纯化制成的生物制品。 2.正常人丙种球蛋白:由健康产妇胎盘血和正常人血浆中提取制成。 3.特异性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由恢复期病人血清或经疫苗高度免疫的人血清提取制备而成。 四、过继免疫法:是给患者输入具有在体内继续扩增效应细胞的一种疗法。 五、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抑制剂 (一)免疫增强剂: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 (二)免疫抑制剂:是一种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