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
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形体、官窍 六腑 奇恒之腑
精神情志 自然界
五脏
(胆)(筋、爪、目)
(怒) 与春木相应青色、酸味
(肝)
精 气 血 津液
经络
学习要求
1、重点掌握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熟悉五脏各自的系统连属。
2、掌握脏腑之间的关系。
3、了解腑脏功能失常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
脏腑 ——是指人体内脏的总称。
五脏 —心、肝、脾、肺、肾。
(生化和贮藏精气)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
(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功能似脏,形状似腑)


系统连属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志为喜
3)在窍为舌
4)在液为汗
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2)主神志
血液
心 脉
血液
心气
原动力
正常:脉象和缓有力,面红润有光泽。
异常:心气不足 —脉细无力
心血瘀阻 —脉涩不畅、或结代,面暗舌紫。
(一)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 血脉,
——心气有 推动 和 调节 血液循行于脉管中,
周流全身的作用。
主血脉 主神志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心主 神 志:
——心具有主宰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
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精神充沛、意识清晰、思维敏捷。正常
异常
各脏腑生理活动协调正常。
各脏腑生理活动障碍、危及人的生命。
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失眠健忘、
谵妄、昏迷。
(二)心与系统连属:
1、心在 志 为 喜,
喜乐过度、暴喜 心气涣散心神受损 心神不宁伤及五脏
2、在 体 合 脉,其 华 在面:
是指全身血脉都归于心。
其华在面 面部色泽可反映心功能是否正常。
正常 心气血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异常 心脉瘀阻心气血不足 面色白而无华面色青紫
心合脉
“五体” ——脉、骨、肉、皮、筋,称为“五体”。
舌质淡白无华,舌体瘦薄。
心火上炎 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
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心血瘀阻
心阳不足
心阴不足
心神异常
舌淡白胖嫩
舌红降瘦瘪
舌卷、舌强、失语。
正常, 舌体红润灵活、语言流利、味觉灵。


3、心在 窍 为舌:
心血不足
——心的气血盛衰,可从舌体上反映出来。
“官窍”,耳、目、鼻、口、齿、舌、咽喉、
前阴、后阴。
4、心在液为汗:
——汗是津液被阳气蒸发以后,
从汗孔排出体外的液体。
汗 津液,血汗同源”与血同源
“汗为心液”
汗出过多 耗伤心气 心悸 气短 神疲
1)受盛化物
2)泌别清浊主要生理功能
——小肠接受胃内食物,对食物进一步
消化吸收。
功能异常:腹胀腹痛、腹泻、便溏。
1) 受盛化物:
小肠
清 浊
尿液排出营养全身 粪便排出
脾运化 肾 膀胱 大肠
食物消化吸收
(余液)
功能异常 —水走大肠 —小便短少 便溏 泄泻
2)泌别清浊:
病理:二者相互影响
心有实火 移热小肠 尿少 尿热 尿痛
心烦 舌赤 口舌生疮小肠实热 上炎于心
生理:心与小肠相表里
1)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和肃降
3)通调水道
系统连属
主要生理功能
4)朝百脉、主治节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在志为悲忧
3)在窍为鼻
4)在液为涕
主一身之气 宗气的生成调节气机
主呼吸之气
——指肺是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浊吸清,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肺主气、司呼吸:
1)主呼吸之气
主气
(一)主要生理功能:
宗气的生成
调节气机
吸入清气 +水谷精微而成。
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维持肺有规律的呼吸运动)
(肺活量 声音 呼吸 心跳强弱)
正常,气道通畅、呼吸均匀。
异常,肺气不足 呼吸 气短促 懒言声低
2)主一身之气
——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
司呼吸
——指肺具有呼吸功能,通过此功能
完成主气的作用。
促进宗气的生成
呼吸功能丧失
呼吸功能减弱
促进气机调畅
宗气不足
气机不畅
呼吸正常

常 新陈代谢无法进行
气少乏力
咳喘 声低
肺失宣发 呼吸不利 胸闷 咳嗽 鼻塞 无汗
2、肺主 宣发 和 肃降,
主宣发 肺气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
布散的作用。
1)排出体内浊气。
2)散精于全身,外达皮毛,滋养全身。
3)宣发卫气于皮肤肌腠,调节皮毛开合,
将代谢产物化成汗排出。
体现三方面:
主肃降
肺失肃降 胸闷 咳嗽 喘息
肺气有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
保持洁净的作用。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3)清洁肺和呼吸道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吸入清气 + 津液、水谷精微布散全身,
并将废物向下布散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体现三方面:
排出体内浊气 宣发
肃降

散精营养全身
护肌表温皮毛
汗液排出
吸入自然界
清气
卫气
清洁肺及
呼吸道异物
吸入清气
+
津液及水谷精微
布散全身 尿液排出
调节汗液排泄 精微营养全身
生成尿液
排出体外
肾、膀胱
(气化)
体内水液
宣发
肃降
肺失宣降
水液代谢障碍
内生痰饮
水肿
小便不利
——肺的宣肃功能对体内水液代谢
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3、通调水道,(肺主行水)
共同成完血液的输送。
肺气虚衰
“助心行血”
影响心主血 血行障碍
心血瘀阻胸闷 心悸 唇舌青紫
4、朝百脉、主治节:
百脉 乏指全身血脉。
肺朝百脉
——指全身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
呼吸进行清浊气体交换后,将含清气的血液
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各部分。
——肺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起着
治理和调节的作用。
肺主治节
体现四个方面:
1)完成内外气体交换(肺司呼吸)
2)保持全身气机调畅(调节气机)
3)共同完成血液的输送(助心行血)
4)调节水液代谢(通过宣降、通调水道)
肺气不足
悲、忧 伤肺(耗伤肺气)
胸闷 气短
肺失宣降
肺气虚
易产生悲忧情绪变化
(对外耒情绪刺激耐受下降)
二、肺与系统连属:
1、肺在志为悲忧:
正常:肌肤皮毛润泽,抗病力强。
——指肺具有宣发卫气,输布津液温养
和润泽 皮毛 的功能。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憔悴、枯槁。肺气虚弱
多汗、易感冒。卫气不固
肺气不宣 ——嗅觉不灵、鼻塞流涕、失音。
3、肺在窍为鼻:
4、肺在液为涕:
肺气调和 ——嗅觉灵敏,声音能彰。
肺气调和 ——鼻窍润泽,涕不外流。
肺寒 流清涕
肺热 流黄稠涕
肺燥 鼻腔干
异常
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
食物残渣
吸收多
余水分
食物残渣
(粪便)




传化失调
大肠 肛门
便秘
腹痛下痢
里急后重
大肠实热
大肠湿热
大肠传导 (相互协调)
生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病理
肺主肃降
胸满 咳喘大肠实热腑气不通
肺失肃降
津液不下
肺失肃降
肺气虚弱 传化无力
肠燥便秘
便难、便秘
1)主运化
2)主升清
3)主统血
系统连属
主要生理功能
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2)在志为思
3)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4)在液为涎
1、脾主运化:
——脾具有把 水谷 (饮食物)转化为
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
身各脏腑,以维持各脏腑生理功能。
包括 1)运化水谷2)运化水液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

水谷精微
输布全身
饮食物
脾气健运
脾失健运
消化、吸收、输布正常
腹胀 便溏 食欲不振
倦怠 消瘦
——指脾有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转输
营养物质的功能。
脾运化
小肠,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摄入
水液 脾运化
多余水液
脾失健运 水液潴留 痰饮、水肿。

肾气化
肺宣发
排尿
排汗
2)运化水液
——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营养全身各脏腑
2、脾主升清:
——升清是脾气的运化特点,
故脾气以升为顺。,脾气主升”
升清
1)将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
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2)维持内脏位置恒定,防止内脏下垂。
神疲乏力、头目眩晕
腹胀、泄泻。
脾气下陷 内脏下垂 久泄脱肛




水谷不运
气血不足
脾不统血
血溢脉外
便血
尿血
崩漏
肌衄
(脾的统血功能,靠 脾气 的固摄作用)
3、脾主统血:
——指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循行于
脉管中,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气虚 出血症状
脾气旺盛 血液正常行于脉内不外溢。
思虑过度 气机不畅脾运失职
脘腹胀闷
不思饮食
眩晕健忘
2、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气健运
脾失健运
肌肉丰满壮实
四肢强劲有力
肌肉消瘦
四肢软弱无力
二、脾与系统连属:
1、脾在志为思:
3、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脾失健运
饮食旺盛 口味正常
口唇红润有光泽
不思饮食 口淡泛味
口唇萎黄不泽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人的饮食口味与脾有关。
口唇的色泽与气血的盛衰有关。
脾气健运
——唾涎的生成、输布与脾气运化
和升清有关。
脾气健运 口润、涎不外溢于口。
口涎分泌脾虚不摄
脾虚失运 精微失布生成不足
涎液外溢
口干舌燥
4、脾在液为涎:
生理功能,1)受纳、腐熟水谷。
2)主通降
饮食物 胃
小肠 清
脾的运化 供养全身
“胃为水谷之海”
胃气虚衰 胃脘胀痛 纳差 嗳腐
1、受纳、腐熟水谷:
(靠胃气作用)
2、主通降:
——胃气的功能特点以降为和,
而通降是受纳的前提条件。
饮食物 胃
小肠 浊 大肠 粪便排出
纳呆厌食
口臭
胃气上逆 恶心 呕吐 嗳气
胃失通降
(靠胃气的通降作用)
2)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
转输,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3)脾升胃降,阴阳、燥湿相济。
病理
1)脾与胃相表里
相互影响
脾气不升
胃气不降
胃失和降 纳呆呕恶 腹胀
脾失健运 腹胀 泄泻
生理
2)主藏血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系统连属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在志为怒
3)在窍为目
4)在液为泪
1、肝主疏泄:
——肝具有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
表现在四个方面 2)助脾运化
3)调达情志
4)调节生殖功能
1)调畅气机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调畅气机:
气机 ——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机调畅 ——气机协调平衡。
气机调畅,脏腑功能活动和调。疏泄正常
疏泄失常 疏泄太过疏泄不及
(肝气郁结) (肝气上逆)
闷闷不乐 悲忧欲哭
胸胁少腹乳房胀痛
甚则刺痛
头目胀痛 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
吐血 咯血 甚则卒中
(助消化吸收)
调节胆汁分泌气机调畅
助脾胃运化促进饮食物 消化吸收保持脾胃
升降协调
疏泄正常
眩晕 飧泄脾气不升
胃气不降
肝胆不和
呕逆 嗳气 腹胀 便秘
胁下胀或疼痛 口苦 黄疸
2)助脾运化:




气机调畅 气血和调 心情舒畅
肝气郁结
肝气亢盛 急躁易怒
正常情志活动赖气血正常运行
气机调畅 肝疏泄正常




3)调达情志:
气血和调
疏泄正常
郁闷不乐 多愁善虑
长期持久情志异常
4)调节生殖功能:
女子排卵 月经来潮
(依赖肝的疏泄功能)
男子排精
精液排泄通畅有度;
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
精液排泄失常
月经周期紊乱
或痛经、闭经
疏泄正常
疏泄失常
需血量
肝将血输出
血回归于肝
目涩 夜盲 肢麻 各种出血症。
体息睡眠
2、肝主藏血:
2)制约肝阳升腾
1)濡养自身
收摄血液,防血不溢出脉外。
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
防止出血
肝不藏血
需血量人活动时
——指肝有 贮藏血液 和 调节血量
及 防止出血 的功能。
伤肝大怒郁怒不解 气血上逆阳气升泄 吐血昏厥
肝阴血不足 肝阳上亢 易怒
二、肝与系统连属:
1、肝在志为怒:
2)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阳上亢
视物不清或夜盲,两目干涩
头目眩晕
肝阴血不足
肝血不足 肢体麻木 手足震颤 爪甲枯槁
肝火上炎
肝风内动
目赤肿痛
两眼斜视或上呆
3)肝在窍为目:
肝血充盛 肢体灵活有力 爪甲红润坚韧
4)肝在液为泪:
——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故泪为肝之液。
由于目赖肝血的滋养,肝血盛衰可从泪液的
分泌反映出来。
肝血充盛 双目濡润
肝经风热
两目干涩
迎风流泪
肝血不足
肝疏泄失职胆汁上逆
胆汁外溢
胆汁排泄不利
黄疸
口苦、
呕吐苦水
厌食油腻
胸胁胀痛
纳呆 便稀
生理功能 1)贮存和排泄胆汁
1、贮存和排泄 胆汁,
2)主决断
2、主决断:
决断意义
——指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2)作出准确的判断。
胆气虚弱
1)能控制自我的意识和动作。
胆小怕事
善恐易惊
失眠多梦
肝的疏泄 胆汁生成、贮存、排泄。
胆汁分泌受阻 肝疏泄失职 食欲不振 腹胀
肝胆同病 ——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
怒伤肝 胆汁分泌异常 口苦 黄疸
生理:
病理:
肝与胆相表里
相互影响
2、主水液
3、主纳气
1、主藏精
系统连属
1)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志为恐
3)在窍为耳和二阴
4)在液为唾
主要生理功能:
后天之精
肾中
精气 出生后生成的。
与生俱有,禀受于父母。
来源于食物营养及
脏腑化生之精微
——指肾有贮存及闭藏精气的功能。
(一)主要生理功能:
1)充盈肾精
2)防精外溢作用
为精气在体内发挥
生理效应打基础
先天之精
1、肾藏精:
——指人的生、长、壮、老、巳与
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小儿 —骨 骼发育迟缓。
青年 —生殖器官发育不良。
中年 —早衰及性功能减退。
老年 —齿 及 发 脱落,骨 脆易折。
1)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肾精不足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
肾精 肾气
肾 阳肾 阴
滋养濡润 推动温煦
平衡失调 肾阳虚肾阴虚
肾中精气
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
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
舌红苔少 脉细数
面白肢冷、腰酸腿软
浮肿、生殖功能减退
小便清长、脉迟缓。


2)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原动力)
2、肾主水:
——肾有 主持 和 调节 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
脾 营养全身
汗、尿、粪
呼浊排出体外

肾气化 肾阴


合 水液重吸收
生成尿液排出
尿少 尿闭 水肿或小便清长 尿量多失常
肾阳 排尿
正常

浊三焦
体内水液代谢
肾气化起主宰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呼多吸少
呼吸表浅
动则喘甚
肾摄纳
——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并有
调节呼吸,保证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3、肾主纳气:
保持呼吸深度肺吸入清气
肾不纳气纳气正常
呼吸均匀和调
二、肾与系统连属:
肾的气机逆乱,封藏不固。
肾气下沉,精气不藏。
惊恐过度
二便失禁
1、肾在志为恐:
2、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是指肾之精气有促进骨髂生长和
资生骨髓、脑髓及脊髓的作用。
——发的生长和脱落、润泽及枯槁与
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
精气充盈 精气不足
齿的生长脱落
发的生长脱落
与肾中精气相关
骨骼的生长
骨骼脆弱易折
头昏耳鸣
小儿发育迟缓
牙齿易脱落
发早白枯槁易落
骨骼发育正常
坚固有力
精明敏捷
牙齿坚固有力
发黑润泽
脑的发育
3、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听觉灵敏与否与肾之精气有密切关系。
髓海空虚,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精气充盈 髓海得养,听觉灵敏。
精气虚衰
有赖于肾的滋养才能发挥作用。
开窍于耳
二阴
前阴 ——尿道和外生殖器。
后阴 ——肛门。
二阴 后阴前阴
生殖 排尿 排粪便
肾气化肾中精气
肾气不固
封藏失职
遗精 早泄
气化失职
尿清长
尿频
或尿少
大便溏泄
五更泻
或便秘
4、肾在液为唾:

为肾精所化生。润泽口腔,助消化;
咽唾可滋养肾中精气。
——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
多唾久唾 耗伤肾精
肾精不足 唾少口干
多余水液
肾气化失职 膀胱开合失调
或小便不利、尿少、尿闭。
尿频、尿急、遗尿、失禁。
(肾气化)
形成尿液 尿液排出贮存于膀胱
膀胱开合赖肾气化
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肾主气化
司开合
膀胱对尿液的贮藏
和排泄有度。
肾气不足
气化失职
固摄无权
膀胱开
合失约
尿频 遗尿
小便不利
或尿失禁
生理:
病理:
肾与膀胱相表里;二者相互协调。
二者相互影响
上焦 中焦 下焦
腐熟运化水谷 分清泌浊
排泄废物
消化吸收
输送营养
生化气血
散精全身
通过气化
将废物排出
宣发敷布



胃 肾肝
膀胱
生理功能,通行原气;运行水液。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五脏与系统连属归纳
志 体 窍 液 华
心 喜 脉 舌 汗 面
肺 悲忧 皮 鼻 涕 毛
脾 思 肌肉四肢 口 涎 唇
肝 怒 筋 目 泪 爪
肾 恐 骨 耳及二阴 唾 发
——气 和 血 的关系。
心悸 舌紫 脉涩心血 瘀阻
心血 瘀阻 肺气不宣 胸闷 咳嗽 气促
肺气 不足
肺主气
心行血
血液运行靠气的推动
气要靠血的运载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1、心与肺:
肾水
滋养 心阳
“水气凌心”,心肾不交”
心悸健忘 心烦失眠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温煦 肾阴
(肾 水 不寒)
(心 火 不亢)
——阴 与 阳, 水 与 火 的关系。
心悸 水肿
心火
2、心与肾:
——表现在 水液代谢 和 呼吸 两方面。
肺的宣降 通调水道
肾主水肾气化
肺失宣降 累及肾 水肿 尿少
累及肺 咳逆 喘促
水液代谢
肾气不足,摄纳无权
肺气久虚,久病伤肾
呼吸方面
气化失职
肾不纳气 气短喘促动则喘甚
3、肺与肾:
影响脾运化
肝藏血不足
肝脾不和
肝脾两虚
赖肝主疏泄
易怒 胁胀 纳差 腹胀 便溏
消化吸收
血液控制
脾主运化
肝血 赖脾的滋生
脾气虚弱
脾不统血
——消化吸收 和 血液控制 两方面
肝失疏泄
4、肝与脾:
——精 与 血 和,疏泄” 与,封藏” 两个方面。
血精 生化,精血同源”
肾藏 精
病理,肾精亏虚 肝血不足 (肝肾两亏)
肝藏 血
精与血方面
5、肝与肾:
肾主 藏精
相互制约
相反相成
肝失疏泄
肾失封藏
调节月经耒潮
及精液排泄
月经周期紊乱、量多或闭经;
男子遗精滑泄、精少。
“疏泄”与“闭藏”方面
肝主 疏泄 使肾气开合有度
制肝气疏泄太过
心与肾
肺与肾
肝与脾
肝与肾
心与肺 气与血
水与火、阴与阳
水液代谢、呼吸
消化吸收、血液控制
精与血、疏泄与封藏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功能特点,传化物。
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
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
饮食物 胃
胆汁
(腐熟、消化)
清 浊
供养全身
( 泌别清浊 )
膀胱 大肠
( 多余水分 ) ( 残渣 )
尿液排出 粪便排出
小肠
三焦
整个过程
又赖于三焦
气化, 疏通
水道 的作用
六腑运行示图
——气 和 血 的关系。
心悸 舌紫 脉涩心血 瘀阻
心血 瘀阻 肺气不宣 胸闷 咳嗽 气促
肺气 不足
肺主气
心行血
血液运行靠气的推动
气要靠血的运载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1、心与肺:
肾水
滋养 心阳
“水气凌心”,心肾不交”
心悸健忘 心烦失眠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温煦 肾阴
(肾 水 不寒)
(心 火 不亢)
——阴 与 阳, 水 与 火 的关系。
心悸 水肿
心火
2、心与肾:
——表现在 水液代谢 和 呼吸 两方面。
肺的宣降 通调水道
肾主水肾气化
肺失宣降 累及肾 水肿 尿少
累及肺 咳逆 喘促
水液代谢
肾气不足,摄纳无权
肺气久虚,久病伤肾
呼吸方面
气化失职
肾不纳气 气短喘促动则喘甚
3、肺与肾:
影响脾运化
肝藏血不足
肝脾不和
肝脾两虚
赖肝主疏泄
易怒 胁胀 纳差 腹胀 便溏
消化吸收
血液控制
脾主运化
肝血 赖脾的滋生
脾气虚弱
脾不统血
——消化吸收 和 血液控制 两方面
肝失疏泄
4、肝与脾:
——精 与 血 和,疏泄” 与,封藏” 两个方面。
血精 生化,精血同源”
肾藏 精
病理,肾精亏虚 肝血不足 (肝肾两亏)
肝藏 血
精与血方面
5、肝与肾:
肾主 藏精
相互制约
相反相成
肝失疏泄
肾失封藏
调节月经耒潮
及精液排泄
月经周期紊乱、量多或闭经;
男子遗精滑泄、精少。
“疏泄”与“闭藏”方面
肝主 疏泄 使肾气开合有度
制肝气疏泄太过
心与肾
肺与肾
肝与脾
肝与肾
心与肺 气与血
水与火、阴与阳
水液代谢、呼吸
消化吸收、血液控制
精与血、疏泄与封藏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功能特点,传化物。
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
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
饮食物 胃
胆汁
(腐熟、消化)
清 浊
供养全身
( 泌别清浊 )
膀胱 大肠
( 多余水分 ) ( 残渣 )
尿液排出 粪便排出
小肠
三焦
整个过程
又赖于三焦
气化, 疏通
水道 的作用
六腑运行示图
思考题
1)脏腑按其功能特点分为三类其包括哪些器官?
各类总的生理功能?
2)试述五脏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系统连属 。
3)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体现在哪几方面?
4)脾主运化体现在哪二方面?了解其运化过程?
5)肝主疏泄体现在哪几方面?
6)为什么说肾中精气是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
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