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 Neonatal Jaundice,NNJ)
新生儿科 徐天鹤
内 容 提 要
一、概述
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二) 病理性黄疸
一、概 述
(一) 血中胆红素 (serum bilirubin,SB)水
平升高 ;巩膜、粘膜、皮肤黄染
(二)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现象
(普遍性、复杂性)
(三)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 kernicterus) (危害性)
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
(二)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
(三)肝功能发育不完善
(四)肠肝循环特殊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
(每日生成 8.8mg/kg)
( 1)宫内低氧,红细胞生成多;出生
后血氧含量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被
破坏
( 2)红细胞寿命短
( 3)旁路胆红素生成多
( 4)血红素氧化酶( HO)含量高
( 1~ 7天)
(二)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
( 1)酸中毒:影响白蛋白与
胆红素联结
( 2)白蛋白含量较低(早产
儿)
(三)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 1)摄取,Y,Z蛋白含量低
( 5~ 10天)
( 2)结合,UDPGT(尿苷二磷酸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D(尿
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脱氢酶)含
量及活性低 (正常的 0~ 30%)(一周)
( 3) 排泌,胆汁郁积
(四)肠肝循环特殊
( 1)肠道内正常菌群未建
立
( 2)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
( β -GD)活性较高,DB
水解,UB经肠吸收经门脉
达肝脏 ↑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产生较多
(二)转运不足
(三)摄取低下、结合受限、
排泄缺陷
(四)重吸收多
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 1)出现,生后 2~ 3天
( 2) 4~ 6天达高峰, ≦205.2 μmol/L
( 3)及时消退:足月儿 ?2周,早产儿
3~ 4周
( 4)一般情况好
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二)病理性黄疸
( 1)出现早,24小时内
( 2)进展快,>85μmol/L/d ( 12 μmol/L/h )
( 3)程度重:足月儿 > 205.2μmol/L ;早产儿?;
DB >34μmol/L
( 4)持续时间长,足月儿 > 2周 ;早产儿 > 3~ 4周
( 5)退而复现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时
间
生后 2~3天 生后 24小时内 ( <36
小时 )
程度 足月儿
<205μmol/L( 12mg/
dl)
足月儿
>205μmol/L( 12mg/
dl)每日血清胆
红素升高
<85μmol/L( 5mg/dl) >85μmol/L( 5mg/dl)
持续时间 足月儿 ≤ 2周
早产儿 ≤ 3~ 4周
足月儿 >2周
早产儿 >4周
结合胆红素 <34μmol/L( 2mg/dl) >34μmol/L( 2mg/dl)
退而复现 无 有
1、非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
其他(母乳性黄疸,G-6PD缺
陷症)
2、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
(二)病理性黄疸
1、非感染性黄疸
( 1)新生儿溶血病 ( hemolytic disease)
ABO系统
Rh系统,Rh抗原性 D>E>C>c>e>d
其它血型系统
( 1)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
( A)黄疸,UB为主,迅速上升
( B)贫血:程度不一
( C)肝脾肿大
( D)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痉挛期,恢复
期,后遗症期
( 1)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
( 1)产前诊断:血型及血型抗
体,羊水检查,B超检查
( 2)产后诊断:新生儿血常规,
血清学试验( Coombs’ test,
游离试验,释放试验)
( 2)胆道闭锁 (畸形 )
( Ⅰ )先天性宫内感染
( Ⅱ )胆管炎、胆管纤维化、胆管闭
锁
( Ⅲ )生后 2周出现黄疸,DB显著升高
( Ⅳ )白陶土样便
( Ⅴ )肝大,肝硬化 ( 3个月)
( 3)其他,母乳性黄疸
( Ⅰ )肠肝循环增强
( Ⅱ )停母乳 2~ 3天,SB下降 50%;
4~ 12周消退
( Ⅲ )排它性诊断,一般状态良好
( 3)其他,G-6-PD缺陷症
( Ⅰ ) G-6-PD基因位于 X染色体长臂
2区 8带
( Ⅱ )性联不完全显性遗传
( Ⅲ )两广、云贵川多见,8.6%~
29.8%
( Ⅳ )可与 ABO溶血并存
( Ⅴ )家族史,G-6-PD活性
2、感染性黄疸
( 1)新生儿肝炎( hepatitis)
( Ⅰ )宫内或产时感染,TORCH
( CMV,HBV)
( Ⅱ )生后 1~ 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
波动、双向升高
( Ⅲ )肝炎症状:厌食、呕吐、肝
大
2、感染性黄疸
( 2)新生儿败血症( sepsis)
( Ⅰ )定义,病原菌侵入血循环,生长、
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病变
( Ⅱ )感染途径,产前、产时、产后
( Ⅲ )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GBS
( 2)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
( Ⅰ )黄疸:常见,有时为唯一症
状;生理性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
可伴肝大;可并发核黄疸
( Ⅱ )及其他败血症症状:多器官
系统损伤,如 皮肤、休克、呼吸及
消化系统
( 2)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 Ⅰ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
分类
( Ⅱ )血培养
( Ⅲ )脑脊液、尿培养;分泌
物培养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 1)警告期(数小时 ~ 1天):嗜睡、吸吮
无力、拥抱反射和肌张力减弱
( 2)痉挛期( 1~ 2天):双眼凝视、肌张力
增高、角弓反张、惊厥( 1/3~ 1/2死亡)
( 3)恢复期( 2天后):抽搐停止,反射渐
恢复
( 4)后遗症期( 2月后):神经系统后遗症
(智力障碍、脑瘫、核黄疸四联症)
黄疸的治疗
( 1) 病因治疗
( 2) 对症治疗 * * *
? 光疗 * * *
? 药物治疗
? 换血疗法
( Neonatal Jaundice,NNJ)
新生儿科 徐天鹤
内 容 提 要
一、概述
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二) 病理性黄疸
一、概 述
(一) 血中胆红素 (serum bilirubin,SB)水
平升高 ;巩膜、粘膜、皮肤黄染
(二)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现象
(普遍性、复杂性)
(三)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 kernicterus) (危害性)
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
(二)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
(三)肝功能发育不完善
(四)肠肝循环特殊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
(每日生成 8.8mg/kg)
( 1)宫内低氧,红细胞生成多;出生
后血氧含量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被
破坏
( 2)红细胞寿命短
( 3)旁路胆红素生成多
( 4)血红素氧化酶( HO)含量高
( 1~ 7天)
(二)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
( 1)酸中毒:影响白蛋白与
胆红素联结
( 2)白蛋白含量较低(早产
儿)
(三)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 1)摄取,Y,Z蛋白含量低
( 5~ 10天)
( 2)结合,UDPGT(尿苷二磷酸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D(尿
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脱氢酶)含
量及活性低 (正常的 0~ 30%)(一周)
( 3) 排泌,胆汁郁积
(四)肠肝循环特殊
( 1)肠道内正常菌群未建
立
( 2)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
( β -GD)活性较高,DB
水解,UB经肠吸收经门脉
达肝脏 ↑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产生较多
(二)转运不足
(三)摄取低下、结合受限、
排泄缺陷
(四)重吸收多
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 1)出现,生后 2~ 3天
( 2) 4~ 6天达高峰, ≦205.2 μmol/L
( 3)及时消退:足月儿 ?2周,早产儿
3~ 4周
( 4)一般情况好
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二)病理性黄疸
( 1)出现早,24小时内
( 2)进展快,>85μmol/L/d ( 12 μmol/L/h )
( 3)程度重:足月儿 > 205.2μmol/L ;早产儿?;
DB >34μmol/L
( 4)持续时间长,足月儿 > 2周 ;早产儿 > 3~ 4周
( 5)退而复现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时
间
生后 2~3天 生后 24小时内 ( <36
小时 )
程度 足月儿
<205μmol/L( 12mg/
dl)
足月儿
>205μmol/L( 12mg/
dl)每日血清胆
红素升高
<85μmol/L( 5mg/dl) >85μmol/L( 5mg/dl)
持续时间 足月儿 ≤ 2周
早产儿 ≤ 3~ 4周
足月儿 >2周
早产儿 >4周
结合胆红素 <34μmol/L( 2mg/dl) >34μmol/L( 2mg/dl)
退而复现 无 有
1、非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
其他(母乳性黄疸,G-6PD缺
陷症)
2、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
(二)病理性黄疸
1、非感染性黄疸
( 1)新生儿溶血病 ( hemolytic disease)
ABO系统
Rh系统,Rh抗原性 D>E>C>c>e>d
其它血型系统
( 1)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
( A)黄疸,UB为主,迅速上升
( B)贫血:程度不一
( C)肝脾肿大
( D)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痉挛期,恢复
期,后遗症期
( 1)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
( 1)产前诊断:血型及血型抗
体,羊水检查,B超检查
( 2)产后诊断:新生儿血常规,
血清学试验( Coombs’ test,
游离试验,释放试验)
( 2)胆道闭锁 (畸形 )
( Ⅰ )先天性宫内感染
( Ⅱ )胆管炎、胆管纤维化、胆管闭
锁
( Ⅲ )生后 2周出现黄疸,DB显著升高
( Ⅳ )白陶土样便
( Ⅴ )肝大,肝硬化 ( 3个月)
( 3)其他,母乳性黄疸
( Ⅰ )肠肝循环增强
( Ⅱ )停母乳 2~ 3天,SB下降 50%;
4~ 12周消退
( Ⅲ )排它性诊断,一般状态良好
( 3)其他,G-6-PD缺陷症
( Ⅰ ) G-6-PD基因位于 X染色体长臂
2区 8带
( Ⅱ )性联不完全显性遗传
( Ⅲ )两广、云贵川多见,8.6%~
29.8%
( Ⅳ )可与 ABO溶血并存
( Ⅴ )家族史,G-6-PD活性
2、感染性黄疸
( 1)新生儿肝炎( hepatitis)
( Ⅰ )宫内或产时感染,TORCH
( CMV,HBV)
( Ⅱ )生后 1~ 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
波动、双向升高
( Ⅲ )肝炎症状:厌食、呕吐、肝
大
2、感染性黄疸
( 2)新生儿败血症( sepsis)
( Ⅰ )定义,病原菌侵入血循环,生长、
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病变
( Ⅱ )感染途径,产前、产时、产后
( Ⅲ )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GBS
( 2)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
( Ⅰ )黄疸:常见,有时为唯一症
状;生理性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
可伴肝大;可并发核黄疸
( Ⅱ )及其他败血症症状:多器官
系统损伤,如 皮肤、休克、呼吸及
消化系统
( 2)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 Ⅰ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
分类
( Ⅱ )血培养
( Ⅲ )脑脊液、尿培养;分泌
物培养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 1)警告期(数小时 ~ 1天):嗜睡、吸吮
无力、拥抱反射和肌张力减弱
( 2)痉挛期( 1~ 2天):双眼凝视、肌张力
增高、角弓反张、惊厥( 1/3~ 1/2死亡)
( 3)恢复期( 2天后):抽搐停止,反射渐
恢复
( 4)后遗症期( 2月后):神经系统后遗症
(智力障碍、脑瘫、核黄疸四联症)
黄疸的治疗
( 1) 病因治疗
( 2) 对症治疗 * * *
? 光疗 * * *
? 药物治疗
? 换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