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 
课程编号: 35330501 课程类别:必修 
课内学时: 80 开课学期: 3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生通过电路理论课程的学习,获得电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奠定电路方面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及等效变换。 
2 、掌握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 
3 、掌握分析一阶电路的经典法,理解二阶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 
4 、掌握相量法,会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电流电路、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及三相电路。 
5 、理解谐波分析法,会用谐波分析法计算非正弦电流电路。 
6 、掌握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电路的方法。 
7 、了解网络函数的概念。 
8 、掌握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9 、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分析计算。 
(三)本课程的重点 
1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线性电路的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电路定理。 
????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 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 
???? 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二端口网络的分析计算。 
( 四)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在学习高等数学、物理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模型的概念,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吸收、发出功率的计算方法,线性电阻、电感、电容、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等电路元件,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阻的 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及等效电阻的概念和计算。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电路图论的初步概念,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六章 一阶电路 
????含有储能元件的电路初始值的确定,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第七章 二阶电路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第八章 相量法 
????正弦量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线性电阻、电感、电容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复阻抗、复导纳的概念,复阻抗的串联和并联,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互感的概念,耦合电感的同名端,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初步概念。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 
????三相电源和三相电路的组成,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电压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第十二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谐波分析法,周期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用运算法分析动态电路。 
第十四章 网络函数 
????网络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极点和零点的分布对时域响应和频率特性的影响。 
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和割集矩阵,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二端口的 Y 、 Z 、 T ( A )、 H 参数矩阵,转移函数的概念, T 型和 Π 型等效电路,二端口的连接,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 二 ) 学时分配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合计 
时数 
5 
4 
6 
6 
3 
6 
4 
2 
10 
4 
4
4
4
4
8
6
80
三、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邱关源主编,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汪泽佳主编,电路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长源主编,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瀚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争辉著,电路理论,(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 
编写人:刘淮霞,职称:副教授 
《电路理论 》 实验 教学大纲 
适应专业:所有电类专业 
课程编号: 35330118 课程性质:单独设课 
课程总学时 :16~24 实验学时:16~24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系 开课学期:3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学生通过电路实验的学习进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加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 
要求:
1、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常用的一些电工实验设备。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电子仪器; 
2、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线路、合理布局,能分析排除简单故障;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地读出读数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地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有关定理和结论; 
5、要求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线路和选择仪器仪表的初步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类别
开出要求
1 
迭加定理和互易定理 
1.加深对叠加定理和互易定理的内容和运用范围的理解 
2.验证叠加定理和互易定理 
2 
验证 
必修 
2 
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测定 
1.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2.学习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的测量方法 
2 
验证 
必修 
3 
一阶电路 
1.学习示波器观察与分析线性定常电路的动态响应 
2.研究RC电路动态响应的规律与特点 
2 
验证 
必修 
4 
二阶电路 
研究 RLC电路在过阻尼和欠阻尼时的零状态响应 
2 
验证 
必修 
5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现象和参数测定 
1.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交流电路中响应,加深对相位关系的认识 
2.学习用“三表法”测定电路参数 
2 
验证 
必修 
6 
电阻电容移相电路 
1.了解电阻电容串联电路的移相作用 
2.学习使用示波器和低频信号发生器 
2 
验证 
必修 
7 
串联谐振电路 
1.测定RL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2.用实验的方法确定电路的谐振频率 3.加深对串联电路谐振的理解 
2 
验证 
必修 
8 
功率因数的提高 
1.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与方法 
2.学习使用功率因数表 
2 
验证 
必修 
9 
感应耦合电路 
1.观察互感现象 
2.测定两个耦合线圈同名端,互感参数和耦合系数 
2 
验证 
必修 
10 
三相交流电路 
1.验证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2.通过实验总结测定三相电源相序的方法 
2 
验证 
必修 
11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1.学习三瓦表法和二瓦表法测量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2.了解对称三相电路无功功率测量方法 
2 
应用 
必修 
12 
电路集总参数的测量 
1.测量电路集总参数R.L.C 
2.学习使用万用表,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和交流万用电桥 
2 
综合 
选修 
1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加深对非正弦周期电压的傅里叶级数分解的理解 
2.验证非正弦波各次谐波分量的有效值的关系 
2 
验证 
选修 
14 
二端口网络参数测定 
1.学习测定有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参数 
2.研究二端口网络及其等效电路在有载情况下的性能 
2 
验证 
必修 
15
回转器的特性
认识回转器的特性,学习回转器的测试方法
2
验证
选修
三、考核方式 ???????????????????实作或实验考试与实验报告、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定 
四、使用主要仪器设备说明 ??????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低频信号发生器、电压表、电流表 
五、教材及参考书??????????????“ 电路实验指导书”(自编) 学生的本课程理论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