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际无形贸易
国际无形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运输
国际金融
国际电信
国际旅游

国际工程
承包
许可贸易
第一节 国际无形贸易概述
一、国际无形贸易 ( International Invisible Trade)
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
贸易。
无形商品贸易的特征
1.无形商品贸易是提供的活劳动与货币的交换,
2.在交易中无形贸易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分离。
3.无形贸易的消费是在生产中同时发生的。
4.无形贸易的统计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显示,在
海关进出口统计中不显示。
二, 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和范围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首次将服务贸易
纳入谈判内容,并将服务贸易的定义作为谈判的
主要议题之一。最终达成的条款解释为,
国际服务贸易指涉及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
存在、自然人流动的交易。具体的解释是,
1.过境交付 通过电讯、邮电、网络提供的境外服务
2.境外消费 消费者在境外得到服务而进行的消费
3.商业存在 允许外国投资者到本国开设服务型企业
4.自然人流动 允许国外单独个人到本国从事个体服务
三,国际 技术贸易的含义和形式
国际技术贸易 (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de)
不同国家间技术供应 方和技术使用方通过签定
合同或协议的方式进行 国际技术转让 。
国际技术转让,技术供应方将某种内容的技术
通过各种方式跨越国界转让给技术接受方使用
的一种行为。
国际技术贸易 是国际技术转让的主要形式。
当代国际技术贸易中,通常包括软件(专利、
技术秘密,图纸,工艺文件等)及与之配套
的硬件(先进的控制设备、加工设备,器材等)
两方面内容。
四、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
1.买卖的标的物不同
商品贸易:有形的商品;
技术贸易:无形的技术知识。
2.买卖标的物转移的权利不同
商品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一起转移;
技术贸易:卖方仅转移标的物的使用权;
买方不得任意转卖所购技术。
3.买卖双方的关系不同
商品贸易:履约期短,买卖双方为交易对手;
技术贸易:履约期长,买卖双方既竞争又合作。
4.买卖标的物的作价不同
商品贸易:根据商品生产成本作价;
技术贸易:根据技术接受方经济效益作价。
5.所涉及适用的法律不同
商品贸易:受货物购买法、合同法等制约;
技术贸易:除货物购买法、合同法等,还受工业
产权法、专利权法、商标法等制约。
五,国际技术贸易的形式
1.信息型国际技术贸易
纯知识性的技术商品交易,主要有:纯粹的技术
交易;许可贸易;对等技术交换;技术咨询。
2.信息和劳务结合型
主要有, 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3.信息、劳务、资金(或实物)混合型
主要有:资金和技术入股建立的合资企业;委
托研究开发;合作研究开发。
4.信息、劳务、资金、实物混合型
主要有:交钥匙工程;科研生产联合企业。
六、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
1, 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有时间
同一性;
2, 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商品”不能储存;
3, 国际服务贸易可不越国境实现交易;
4, 当收入增加至一定程度,资源流向服务业;
5, 国际服务贸易的完成常只需要一项生产要素
的移动即可。
第二节 与国际服务贸易有关的一些行业
一、国际运输业
国际运输业是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
要行业。现代运输业主要包括,
1,国际海运
2,国际铁路运输
3,国际航空运输
二、国际金融业
国际金融业务包括资金借贷、外汇与黄金买卖。
1,货币市场 ( Money Market )
(1)银行短期信贷市场
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和银行平衡资金头寸的需要。
(2)贴现市场
贴现对象,政府短期债券,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
承兑汇票及其他商业票据。
(3)短期票据市场
交易对象:国库券, 商业票据,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定期存单。
2.资本市场 ( Capital Market)
经营借贷期限 1年以上的借贷资本市场。可分为
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
3.外汇市场 (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经营外汇买卖的市场,通过银行体系运作。
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发展迅速,其特点是,
(1) 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推动了金融创新。
(2) 金融业放宽管制
(3) 银行业务国际化
(4)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谋求增强竞争能力
三、国际电信业
国际电信业在服务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
IT行业的技术进步,国际电信业出现日新月异的
变化,表现为,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电信业务向多元化发展。
3,地域间发展不平衡更加显著。
4,电信市场从垄断走向开放。
5,电信市场的竞争发展为全球性竞争。
四、国际旅游业 ( International Tourism)
国际旅游业是国家创汇的重要途径。世界上绝大
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现已成
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至 2001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
入跃居世界第 5位,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中国作
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 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
一,旅游业不但能继续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也一定能够实现国家制定的到 2020年把我国建成
世界一流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
1972年 10月 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会通过了, 保护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包括中国在内的缔约国
迄今已达 145个。从 1978年公布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的
名单起,截至 2004年 12月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已达 30项,它们是:北京的 故宫 ﹑ 长城 ﹑ 周口店北京
猿人遗址 ﹑ 颐和园 ﹑ 天坛 ;河北的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
围庙宇 ;山西的 平遥古城 ﹑ 云岗石窟 ;江苏的 苏州古
典园林 ;安徽的 黄山 ﹑ 黟县西递 -宏村古民居建筑 ;福
建的 武夷山 ;江西的 庐山 ;山东的 泰山 ﹑ 曲阜孔庙孔
林孔府 ;湖北的 武当山古建筑群 ;湖南的 武陵源 ;重
庆的 大足石刻 ;四川的 九寨沟 ﹑ 黄龙 ﹑ 峨眉山 -乐山大
佛 ﹑ 青城山 -都江堰 ;云南的 丽江古城 ﹑ 三江并流 ;西
藏的 布达拉宫 ;陕西的 秦始皇陵 ;甘肃的 敦煌莫高窟 ;
河南的 龙门石窟 ;吉林的 高句丽王城 ﹑ 王陵及贵族墓
葬 以及分布于各地的 明 ﹑ 清皇陵 。
2001年起,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 2000年的世
界第七位跃居第 5位,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851.5
723
310
329
299 296 274.4
259
162.2 178 178.1
172
195.4
159
0
200
400
600
800
1000
美国 西班牙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德国 英国
世界旅游收入前七位排名
2000年 2001年
2002年中国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203.9亿美元,
2003年受非典影响旅游收入下降,2004年后再度
大幅上升,2005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292.96亿美
元。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
162.2
177.9
203.9
174.6
257.4
292.96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 亿美元)
国际旅游分类
1,按旅游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旅游; 人文资源旅游;
2,按旅游目的分类,
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
商务旅游等;
3,按旅游地理方向,
世界各大洲 ﹑ 地区 ﹑ 国家划分。
旅游分类有助于进行旅游市场的细分。
国际旅游的组织形式
1,旅游公司
主要从事组织 ﹑ 宣传 ﹑ 推销有关旅游及旅游商
品的业务。
2,旅游代理商(旅游零售商)
直接负责招徕游客,收入来自于代理经销业务
的佣金或回扣。
3,旅游垄断公司
在国内外拥有许多旅馆 ﹑ 酒店 ﹑ 运输公司和旅
游代理网点,形成跨国旅游公司。
五、国际保险业
保险:以合同的方式,通过预收保险费、组
织保险基金,保险人按损失分摊的原则,用货
币形式补偿被保险人损失的经济行为。
国际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
展水平密切相关。 70年代以来,国际保险业发
展迅速。
在世界保险业中,发达国家仍占有绝对垄断
地位,但增长不稳定,振幅较大;比较而言,
其他国家保险业所占比例虽然仍很低,但发展
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
世界保险业发展情况比较( 百分比)
91.24 90.74 89.97 89.8
8.76 9.26 10.03 10.2
0
20
40
60
80
100
1999 2000 2001 2002
发达国家 其它国家
不同国家保险业增长速度( 百分比)
4
-1.99
8.54
10.52
7.15
10.53
-4
-2
0
2
4
6
8
10
12
1999 2000 2001 2002
发达国家增长 其它国家增长
银行债权占 GDP的
比例 (%)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
权占 GDP的比例 (%)
1970年 1998年 1970年 1998年
美国 58 21 31 46
英国 58 46 28 40
日本 45 32 10 19
70年代以来,国际保险业在国际金融业中的地位快速提
升,其重要标志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金融业总资产
中的比例大幅提高,如七国集团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占
金融总资产的比例从 1970年的 31%上升至 1998年的 47%;
对应的银行资产比例则从 69%下降至 53%。主要发达国家
都有类似的现象。
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保险业是增长最快的。
根据经合组织 ( OECD) 数据,经合组织国家的
保险公司资产总额从 1990年的不足 6万亿美元增
长至 1999年的 12万亿美元,同期增长快于养老
基金公司和共同基金公司资产的增长总额。
发展中国家的保险市场通常监管相当严格,属
于垄断型市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保险业都是
完全国有化的。
随着, 服务贸易总协定, 的生效,世界贸易组
织成员国需要开放各自的国内市场,旧有的格局
将会发生改变。
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1,保险市场自由化
体现在( 1)放宽费率管制( 2)保险服务自由化
( 3)放宽保险公司设立限制
2,保险市场国际化
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必然推动保险业走向世界。
3,保险市场专业化
保险组织的业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知识,
在承保技术上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迎
接保险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和挑战。
第三节 国际技术贸易中的主要项目
一、国际工程承包 ( International Project Contract )
一国具有法人地位的从事国际建筑工程项目的
公司或联合体,在国际市场上通过招标或委托
等交易方式,与国外业主签订合同,承担某工
程的建设以获取一定报酬的劳务活动。
国际工程承包方式
1.独家承包
2.分包
3.联合承包
国际工程承包的基本程序
通常要经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
订承包合同、组织工程施工、竣工付款等程序。
1.招标
建设单位以广告或邀请书形式标明工程项目概况、
数量、规模、质量标准、设计规范等内容,招引
承包人对承包该工程的价格、施工方案报价,选
择承包价低、信誉高的承包人签订合约成交。
招标方式:国际竞争性招标(公开招标,邀请
招标);协议招标;委托信任标。
2.投标
由承包商提出投标申请,通过资格审查后可获得
招标书,按招标人要求和条件编制工程预算和投
标书,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投标书送达招标人
的整个过程。
3.开标
在招标书规定的时间、地点,招标委员会将所有
承包人的投标书公开启封。
开标后任何人不得更改投标书的实质性内容。
4.评标
评标委员会对所有投标进行评审,从中选择最佳
投标者。评标通常秘密进行。
5.中标
业主经综合考虑,与选出的承包商就附加条款进
行谈判协商,选定中标者。
6.签订承包合同
中标者在规定期限内 (一般为 45天 )与业主商签合
同、交纳履约保证金,由业主同意的银行或保
险公司开具履约保证书,签定书面合同。
7.组织工程施工
业主移交工地、发出开工指令并开始计算工期;
承包者应定期向业主提出施工报告。工程完工后
经业主验收合格并发合格证,承包任务结束。
二、许可贸易 ( Licensing Trade)
以专利技术、商标和专有技术为交易对象的贸易,
是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
许可的主要对象
1,专利 ( Patent)
一国专利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人提出的某项技术发
明申请,经审查认为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而
授于申请人一定期限内独占该项发明的权利。
?与所有知识产权相同,专利权具有法定性、专
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到期专利公开)。
?专利权包括:制造使用权、销售转让权。
2,商标( Trade Mark)
工商企业为使自己制造或销售的商品与其它厂商
的商品相区别而在其商品上使用的特殊标记或符
号。商标可由文字、数字、字母、图形、颜色等
因素组成。
?商标权,商标管理部门根据商标使用者的申请,经
审查合格后批准授予申请人的商标使用专有权。
?商标权包括:使用权、禁止权、许可使用权和
转让权。商标权同样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到期
可办理延长)。
?商标权的取得遵循三原则, 使用在先原则、注册
在先原则、无异议原则。
3,专有技术 ( Know-how)
?未公开的、得到工业产权法保护的产品设计、
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产品制造及管理
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专有技术与专利作为技术转让对象的区别
1,保密程度不同
2,法律地位不同
3,时间性不同
专利权、商标权都属于工业产权,而专有技术不
是工业产权。
许可贸易的范围
1.专利许可 专利使用权的有偿许可
2.商标许可 商标使用权的有偿许可
3.专有技术许可 专有技术使用权的有偿许可
4.组合许可 (成捆许可 )
许可合同中同时包括专利、商标、专有技术两
项内容以上
5.计算机软件许可
计算机软件专利使用权的有偿许可
许可贸易的类型
1.普通许可 被许可方在规定地区内有使用权,
许可方还可将使用权转让给其它第三方;
2.独家许可 只有被许可方在规定地区内有使用
权,许可方不能再将使用权转让给任何第三方;
3.独占许可 只有被许可方在规定地区内有使用
权,许可方在该地区也无使用权。
4.从属许可 被许可方不仅在规定地区内有使用
权,而且有权将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
5.交换许可 当事双方用价值相等或需要程度相
等的技术交换使用权。
第四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 的主要内容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之一,
其目标是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三部分组成,协议条款;附
录(部门协议);各国的市场准入承诺单。
1.协议条款 共 35条,规定了缔约国两种类型的义
务,一般性义务 (适用于各部门); 具体承诺义
务 (必须经双边或多边谈判达成协议才承担的义
务,仅适用于成员国承诺开放的服务部门)。
主要根据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透明度;市场准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
争端解决等。
2.服务总协定的附录
共 5个,分别为关于最惠国待遇、自然人员流动、
航空运输,金融(保险)服务,电讯服务等
部门实施总协定原则所做出的具体规定。
3.初步承诺减让表
初步承诺减让表是经过谈判各国提交的开放市
场的承诺,是服务总协定不可分割的部分,具
有法律约束力。只有提交了初步承诺减让表的
国家(地区),才能成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成
员。
第五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的
主要内容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的目标
加强关贸总协定及其基本原则的作用,给知识产
权以必要而不过分的保护,并充分考虑发展中国
家的具体发展阶段及其必要的差别待遇,从而推
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的基本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并要求缔约方
遵守, 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 及其它关于知
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
版权及有关权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
专利;集成电路设计;商业秘密保护;许可合
同中限制性条款的控制等八个方面。
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序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规定,
? 缔约方国内法应规定有效及适当的实施程序
以禁止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包括采取有效、
及时的补救措施阻止或防止侵权行为。
? 法院可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制止侵权行为。
? 知识产权所有人有权就其所受损失向侵权人
索取足够的赔偿。
第十一章 国际资本移动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 国际资本移动
国际资本移动 (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
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别的国家或地区移动进
行投资的活动,分为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直接投
资两类。
国际间接投资 以跨国银行的出现为重要标志。
跨国银行使货币资本在国际间转移成为可能。
国际直接投资 以跨国公司的出现为重要标志。
国际资本移动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870~ 1914) 特点,
1.大部分投资来源于私人资本
2.投资形式以对外间接投资为主
3.投资国仅限于以英国为首的英, 法, 德, 美,
日等少数国家
4.投资流向拉美, 北美, 澳洲等收入较高地区
5.投资集中于资源开发, 铁路等
6.投资期限较长
7.对外投资收益水平高于投资国国内
第二阶段(缓慢发展阶段,1914~ 1945) 特点,
1.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
世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德日两国对外投资急
剧下降。
2.私人对外投资仍占主导地位,但官方对外投资
规模迅速扩大。
3.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
4.国际违规事件频繁。
第三阶段( 高速稳定发展阶段,1946~)
特点,
二战后国际政局稳定,国际投资发展很快,国际
直接投资占据主要地位,国际投资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提高。
原因,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剩资本”日益增多
2.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
3.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是绕过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
4.交通运输和通讯的现代化为跨国经营管理提供
了方便。
二、国际资本移动的形式
( 1)国际直接投资 (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Directly)
1.独资企业 外方单独出资经营
2.合资企业 本 ﹑ 外方共同出资,股权式合营
3.合作企业 可用无形资产出资,契约式合营
( 2)国际间接投资 (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directly)
1,证券投资(国际股票、国际债券)
2,借贷资本输出(政府援助贷款、银行贷款、出
口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资本输出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1.发展对外投资可直接为跨国公司出口商品提供服务
2.通过对外投资可直接带动商品出口
3.发展对外投资可避开许多贸易壁垒
资本输出加强了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和竞争
1.发展对外投资有利于商品情报的收集
2.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3.有利于抢占国外市场
4.有利于避开有利于各种贸易壁垒,增强竞争能力
5.有利于进入输入国的外贸渠道
资本输出促使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不断发生变化
1,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生产国际化的进程
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扩大,增强了各有关国家的商品
出口能力。
3,资本输出加强了国家间经济的相互依赖,并改变了出
口产品种类和生产水平。
资本输出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国际资本移动使资本输出国获得了比在国内更高的收益,
并能够充分利用国外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国际资本移
动使资本输入国获得了发展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资本移动加快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含义和特征
跨国公司 (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或控制当
地企业成为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或其它经营性
活动的国际性公司。
联合国贸发会, 世界投资报告, 的定义
跨国公司指由母公司及其国外分支机构构成的联
合的或非联合的企业。
国外分支机构指子公司、附属企业和分公司。
联合国, 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 的定义
跨国公司指由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实体所组成
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这些实
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
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
得以具有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
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
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
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
知识、资源和责任。
跨国公司的特征
? 具有全球战略目标
1,全球战略的含义
以整个国际市场为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
源的最优化配置,以期达到总公司长期总体效
益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2,全球战略的特点
全球性;长远性;计划性;抗争性。
? 生产经营规模庞大、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产品多样且质量高、商业信誉好、拥有优秀的
各类人才。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
的统计, 跨国公司的数目已达 63000家母公司,
69万家子公司,销售额达 14万亿美元。
目前,跨国公司至少控制了世界生产的 40%;全
球对外直接投资的 90%;其贸易销售额占全球贸
易额的 60%;其技术开发费用占全世界的 90%。
跨国公司还掌握了目前世界上 80%的新技术和新
工艺;垄断了国际技术贸易的 75%。
? 公司内部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
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一体化;新
技术和新产品一体化;营销一体化;采购一体
化;技术人才一体化;财务一体化。
在总公司统一决策控制下(通过股权控制或非
股权安排,甚至通过国际分包的方式),在公
司的管理体制中,实行对科研开发、财务、会
计、生产、销售等所有环节,在世界各国或地
区进行合理配置。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
间相互协调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
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 国外分支机构众多,经营多样化
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各类子公司或分支机
构,形成了科研开发、生产、贸易、金融、信
息的庞大网络,因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
整公司的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高效率运转,
抢得市场先机。
?重视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对外扩张、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
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带动
对外商品贸易、技术转让,并将三者结合起来,
创造出跨国公司总体上更高的收益。
跨国公司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跨国公司有不同的分类。
?决策行为标准
可分为, 民族中心型、多元中心型、全球中心型 ;
?经营项目标准
可分为, 经济资源型、加工制造型、服务提供型 ;
?经营标准
可分为, 水平(横向)型、垂直(纵向)型、混
合型 ;
二、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世界 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额占
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 80%以上;美国 200多家跨
国公司占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70%;英国
165家跨国公司占英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80%;
德国 82家跨国公司占德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70%。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力
量。
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
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国际市场,获取最大的经济
利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最重要的作
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可以 降低外部
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降低生产和交易
成本;达到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和
竞争能力,实现全球利益的最大化的目的。
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 Monopoly Superiority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海默 ( S,H,Hymer) 根据美国 1941
至 1956年对外投资资料分析后 提出了 垄断优势理
论,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
要原因有,
1,排除竞争。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跨国公司进
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可以形成垄断,获得垄断
优势。 垄断优势是指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
有或者完全独占而形成的优势。通过垄断可排除
竞争,获得垄断利润。
2,利用优势。 垄断优势表现为:技术优势、管
理优势,资金优势,产品差别优势、规模经济
优势、投资替代优势等。
跨国公司 利用 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世界范
围内的寡占竞争,以加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金德尔伯格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异国投资生
产的可能性,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对利率差异的
反映。可表达为,
C = I / R
其中,C 对外投资资产额
I 该项投资获得的利润
R 利润率
当要求利润率相同时,利润越高,投资额越大。
边际产业扩张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
情况,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该理论认为日本公司对
外直接投资应当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进行,即对外直接
投资应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此进
行。据此,小岛清推出了下列推论,
1.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综合理
论的基础
2.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属于导向贸易型
3.根据“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
4.通过中小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5.国际直接投资能够产生比较优势,获得更高的利润。
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应用主张
小岛清根据边际产业扩张论及其推论提出了若
干, 应用主张,,
1,对日本资源开发型直接投资,主张采用产品
分享或贷款买矿的非股权方式进行。
2,对日本向发展中国家工业进行直接投资,主
张注重传播技术和管理经验,然后分阶段转让
日本国外企业的所有权。
3,认为日本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比较成
本差距小,与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有密切关系。
4,认为跨国公司生产的规模经济对世界经济有
利,而商业的规模经济则损害了社会利益。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英国里丁大学的教授邓宁 ( John H,Dunning ) 于
1977年将国际直接投资 ﹑ 对外贸易和对外技术
转让结合考虑而提出了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 该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1.所有权优势:企业拥有或能获得而国外企业
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所有权。
2.内部化优势:跨国公司内部使用本身所拥有
的资产带来的优势。
3.区位优势: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
择优势。
? 跨国公司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决定其对外直接
投资的能力;内部化优势决定其参与国际经济
的形式;区位优势决定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
可能性 ﹑ 投资类型和部门。
? 跨国公司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
区位优势的大小影响其参与国际经济方式的选
择,即决定跨国公司在许可贸易、出口贸易与
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
1.拥有的所有权优势:技术转让(许可贸易)
2.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出口贸易
3.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
第五节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 目前,跨国公司至少控制了世界生产的 40%;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 90%;全球贸易额的 60%;
其技术开发费用占全世界的 90%。跨国公司还掌
握了目前世界上 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垄断了
国际技术贸易的 75%。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已涉
及到生产 ﹑ 流通 ﹑ 分配 ﹑ 消费的所有领域,成
为世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并对世界经济
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 跨国公司的 内部贸易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
的增长。
? 内部贸易,跨国公司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
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价格(转移价格 ):跨国公
司进行内部贸易时实行的价格。
? 采取转移价格的目的:减轻纳税负担;增强
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减少或避免
风险;从子公司摊提管理费、研发费用;在拥
有部分股权的子公司中获得更多的利润等。
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
来,跨国公司对服务业的投资大幅增长,成为跨
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
? 联合国跨国公司和管理署的统计数据表明:跨
国公司在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成为
投资额最大行业。
? 跨国公司对国外服务业的大量投资,使得跨国
公司服务产品内部交易大幅增加,直接促进了世
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无纸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扩张和发展对信息交流 ﹑ 传递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进行迅速 ﹑ 准确的信
息传递的要求,采用电子数据 交换( EDI)技术
成为必然,成为国际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 。
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无形贸易的发展
无形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进
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无形商品的成本。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了技术
转移, 科技人员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推动了
无形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垄断性
和竞争性
1.实行限制性商业惯例保护垄断地位
? 限制性商业惯例,通过谋取和滥用市场力量
的支配地位,以限制进入市场或以其它方式不
适当的限制竞争,从而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及其经济发展造成或可能
造成不利影响;或通过企业间正式或非正式的
书面的或非书面的协议或安排,造成同样的影
响的都称之为限制性商业惯例。
? 通过实行限制性商业惯例,限制了其他竞争
对手商品进入跨国公司垄断的市场,从而保护
其垄断地位。
2.利用转移价格垄断国际市场
? 由于转移价格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利益人为制
定的,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因而可根据垄断
和竞争的需要制定和调整价格,保护跨国公司
的垄断地位。
第六节 21世纪的跨国公司
一,21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一)投资策略的发展趋势
产业分布加速向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发展
第三产业即服务性行业,统计资料显示,随着经济的
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
最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
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中,金融 ﹑ 保险 ﹑ 运输 ﹑
通讯和公共事业 等行业的所占投资比例一直稳步上升,
现已占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的 50%以上,其中
尤以金融业发展最快,成为跨国公司的主要投资部门,
今后仍将是跨国公司的主要投资方向。
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投资地域分布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形成和发展,跨国公司总是在不断调整其对外直
接投资的地域流向,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前景看,目前亚太地区和
拉美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
投资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从早期的单一股权
投资逐步向股权合资、非股权合资、独资、跨国
购并等多种形式转变,以适应不同发展中国家经
济发展的方式。
跨国收购和兼并 ( Acquisition & Merge ) 成为跨
国公司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有两种方式,购并和新
建; 购并又可分为:领域加强型、领域扩张型
和领域开拓型等三种不同类型。
?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和兼并当地企业,可立即获
得生产基地和市场,利用被购并企业的信誉和
销售网络,迅速占领市场。
?资料统计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购
并浪潮的迅猛扩展,大型、甚至超大型的跨国
公司购并案例不断涌现。 企业间的购并 成为跨
国公司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及企业对外扩
张方式。
(二)经营体制的转变
跨国公司的经营结构从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
? 早期跨国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经营结构是
单一型的,分别独立生产某产品在当地销售。
? 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垂直
型经营结构取代了单一型,各子公司根据最合理
的生产要素配置,分别生产不同的零部件及最终
产品,跨国公司通过计划使产品在公司内部相互
衔接 ﹑ 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降低成本,获得高
收益。
? 随着购并热潮的涌现,跨国公司的生产规模和
产品品种范围日益扩大,逐渐趋向于采用混合型
跨国经营结构。
传统经营管理体制逐渐被网络管理体制所替代
? 传统经营管理体制有三种类型,
一元中心, 以母公司为中心,管理权限高度集中
多元中心, 以各分公司为中心,管理权限分散化
二元中心, 集中管理与分权经营相结合
? 网络管理体制:没有中心,允许各种信息在
跨国公司的内部网络中跨国界 ﹑ 跨行业自由流
动,通过各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充分交流,有效
调动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
的才能和优势,以更好地应对公司面临的大量
复杂多变的各类问题。
经营战略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
? 跨国公司的内部封闭型国际经营战略注重考虑
整个公司的最大利益和未来的发展,不计较某子
公司的局部得失和短期利益。从国际战略经营角
度考虑统筹安排整个公司的投资 ﹑ 生产 ﹑ 销售及
产品研发,建立公司在世界各地的专业定点生产
销售网络。
? 跨国公司的开放型跨国联合经营战略着重于不
同国家的跨国公司之间相互合作,在资金 ﹑ 技术
﹑ 生产 ﹑ 销售 ﹑ 分配渠道 ﹑ 融资等方面相互渗透,
形成国际经营联合体,共同开发 ﹑ 共同生产 ﹑ 共
同分享市场 ﹑ 资源和收益,以共同应对日益激烈
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
研究与开发更趋国际化
根据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跨国公司不再坚持以
母国为技术研发中心,而开始逐步将技术研发中
心向国外转移,使得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大幅
上升,更加趋于国际化。
跨国公司日益向, 无国籍, 化发展
跨国公司更多地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而不再以
母公司或母国的利益为决策出发点,因而公司的
领导成员逐步国际化,子公司领导成员本土化成
为趋势,跨国公司母国的色彩正越来越淡化而成
为, 无国籍,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