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学派
自由贸易
理论
现代学派
自由贸易
理论
战后自由
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学派
自由贸易
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
( Absolute Cost Theory)
提出者:亚当,斯密( Adam Smith)
比较成本理论
(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提出者: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相互需求理论
( 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提出者:约翰,穆勒 ( John Stuart Mill)
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结论,
在商品生产中,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拥有生产优
势的产品。各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
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 对不利地位
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
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
一 ﹑ 绝对成本理论( Absolute Cost Theory)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 当,斯密 (Adam Smith,1723-
1790) 在其名著, 国富论, 中认为:劳动分工能够
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
专业化可使劳动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大幅提高
专业化避免了工作转移的时间消耗
生产机械的出现使专业化生产并大幅提高劳动
生产率提供了保证
国家间的分工(国际分工)同样能大幅提高劳动
生产率从而使参与分工和交换的各国共同受益。
国 家 铜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
大米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
分
工
前
英国
法国
1 100
1 200
1 200
1 100
合计 2 300 2 300
分
工
后
英国
法国
3 300
3 300
合计 3 300 3 300
交
换
英国
法国
2
1
1
2
绝对成本理论举例
同样付出了 300天的劳动,通过贸易交换,英 ﹑ 法两国
获得的产品产量都从 2个单位增加到了 3个单位。
英国
小麦 布
美国
小麦 布
贸易前的生产与消费 ( S0) 20 15 12 70
有贸易的生产 ( S1) 50 0 0 100
贸易后的消费 ( C) 30 20 20 80
绝对成本理论的进步性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发生
与发展的必然性,由绝对成本理论进而提倡自
由的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绝对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只有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
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才可以从中
取得利益,这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
因而有局限性。
二 ﹑ 比较成本理论 (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国际分工中,如果甲乙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
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
优势,但只要甲国与乙国相比,生产两种商品的
优势程度不同,甲乙两国仍可通过国际贸易,两
国同时增加社会财富。
两国产品生产的选择原则为,
甲国选择相对生产优势更大的产品,乙国选择相
对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806 -1873)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
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 比较成本理论,弥补了 绝
对成本理论 的不足。相对成本理论的研究结论表
明:即使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
占有优势,但只要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势不相
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可能发生,通过商品
贸易交换,两国仍然能够同时获益。从而在更普
遍的范围内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比较成本理论的 主要前提假设,
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 2× 2模型
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所有劳动力同质
劳动生产率不变(生产成本不变,无规
模收益)
无运输、保险等费用
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
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贸易方式是易货贸易
国 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人 /年)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人 /年)
分
工
前
英国
葡萄牙
1 120
1 80
1 100
1 90
合计 2 200 2 190
分
工
后
英国
葡萄牙
2.125 170
2.2 220
合计 2.125 170 2.2 220
交
换
英国
葡萄牙
1
1.125
1.2
1
比较成本理论举例
英 ﹑ 葡两国在贸易交换前后付出了相同的劳动量,但通
过交换,获得的产品数量都有了增加。
A 国
小麦 布
B 国
小麦 布
贸易前的生产与消费 ( S0) 20 15 16 76
有贸易的生产 ( S1) 50 0 0 100
贸易后的消费 ( C) 30 20 20 80
比较成本理论的 进步性
拓展了绝对成本理论,促进了国际贸易及国际
贸易理论的发展。
论证了各国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只要贸易前
产品的价格比例不同,都可通过国际分工和国
际贸易,获得实际利益。
比较成本理论的 局限性
缺乏动态分析,忽略了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的
可能。
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符合一国的长
远利益。
未能揭示支配国际交换的规律。
三 ﹑ 相互需求 理论
( 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英国经济学家穆勒 ( John Stuart Mill,1842-
1924)对比较成本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提
出了相互需求理论。该理论解决了 比较成本理
论中未解决的国际交换比价问题。
1,用两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解释国际贸易的比
价范围;
2,用贸易条件解释贸易利得的分配;
3,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相互需求 理论认为国际交换比价分两步确定,
1.国内产品交换比价决定了国际交换比价的上下
界。超出国际交换比价的上下界,国际交换不会
进行。
2.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取决于国际供求
当 国际交换比价确定且 两国间需求等于供给时,
交换成立。
如果相互需求发生变化,国际交换比价随之变
化以使供需重新达到平衡。
相互需求 理论认为两国间贸易利得的分配取决于
国际交换比例的大小。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
国内交换比例,本国获得的贸易利益越少。
国 家 英国 德国
毛呢生产率 (码 / 单位时间)
麻布生产率 (码 / 单位时间)
10
15
10
20
交换比率 1:1.5 1:2
相互需求 理论举例
?国内产品交换比价
如下表,英德两国毛呢与麻布的交换比价范围
为,1,1.5 ~ 1,2 德国生产麻布有优势
两国贸易的交换比例不会低于 1:1.5或大于 1:2
< 1:1.5 英国不会出售毛呢给德国;
> 1:2 德国不会出售麻布给英国;
如果 国际交换比价为,1:1.7 商品需求分别为
英国,17000码 麻布,德国,10000码 毛呢,
1000× 10,1000× 17 = 1,1.7
如果英国对麻布需求下降,按现行交换比价只需
要 800× 17码 的麻布,而德国对毛呢需求不变,
为能让英国购买更多的麻布以换取毛呢,只能调
整交换比例。 假设调整为,1,1.8
900× 10,900× 18= 1,1.8
结果:英国因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多换了麻布,
而德国由于毛呢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两国间贸易
在新的交换比价下重新达到平衡。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采用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理
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1,贸易条件的互利范围
当国际交换比价处于 YOK 区域时,英国不会参
加交换;处于 XOL区域时,德国不会参加交换,
因为在这两个区域
中,总有一个国家
得不到贸易利益。
OK 和 OL线确定
了国际交换比价的
上下界。
2,贸易利益的分配
图中从 OK 和 OL引出的 AB 线段上任何点都是英德
贸易的范围,但越接近 A点对英国越不利,越接
近 B点对德国越不利。
3.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
表示一国想要进口的商品与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
OJ 表示德国的提供曲线,
OK 表示英国的提供曲线。
当两国贸易处于两条曲线
的交点 E时,双方进出口
平衡,该点决定了国际交
换比价。
当相互需求变化时,提供
曲线变化,交点移至 E’点,
形成新的国际交换比价。
相互需求 理论的进步性
相互需求 理论弥补了比较成本理论的缺陷,使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成为比较完善的体系。
相互需求 理论的缺陷
均衡的国际需求方程式的前提条件通常不能满
足。试图以供求规律解决全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
格定价问题,有其片面性。
第二节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
现代学派
自由贸易理论
代表人物,
艾历, 赫克歇尔
( Eli Heckscher)
贝蒂尔, 俄林
( Bertil Ohlin)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艾历, 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
1879-1952)及其学生贝蒂尔, 俄林( Bertil Ohlin,
1890-1982)提出了关于国际贸易的赫 -俄理论。
赫克歇尔从研究生产要素助着手,将要素分为
劳动 ﹑ 资本 ﹑ 土地(自然资源)三大类,每种
要素还可细分。
赫 -俄理论认为,
两国间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前提条件是,
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
不同产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由于两国生产中要素的使用存在差异,两国间
才会有贸易往来。
俄林对 自由贸易理论作的 主要假设
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可自由转移,国家间
不能自由转移。
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贸易
无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
生产要素完全可分,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生
产规模变化(没有规模经济效应)。
各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同一商品的生产
函数相同。
一 ﹑ 要 素供给比例理论(要素禀赋论)
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了要素价格比例不同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了各国商品价格比例
不同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
要条件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
直接原因
结论:一国出口的应是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而进口的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
二 ﹑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商品移动意味着生产要素的移动。
各种要素的价格因移动而趋于均等化。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
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
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例: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商品贸易及结果。
英国
印度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产品 产品
要素价格
均等化
赫 -俄理论的 进步性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
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易
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它是现代国际贸
易理论的开端。 贝蒂尔, 俄林( Bertil Ohlin,1890-
1982)也由于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获得了 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赫 -俄理论的 局限性
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强调
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实际情况;对
需求因素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里昂惕夫反论( Leontief Paradox)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 ( Wassily W,Leontief,
1906 -) 是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1973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53年他用投入产出模
型对美国 40年代和 50年代的进出口产品的资本 -
劳动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出口产品中的资本 -
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 -劳动比,即结
论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
业分工基础之上的。这一结果恰与 赫 -俄理论的
要素 禀赋 论相悖,从而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
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里昂惕夫( 1953,1956)的实证研究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资本和劳动力
的需要量对比表
1947年 1951年
出 口 进口替代 出 口 进口替代
资本(美元) 2550780 3091339 2256800 2303400
劳动(人 /年) 182.313 170.004 173.91 167.81
人均年资本量 13991 18184 12977 13726
进口 /出口比例 1 1.3 1 1.06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赫 -俄理论存在缺陷
( 1)要素密集度变化影响
( 2)国内的需求因素影响
自然资源稀缺因素影响
必须进口的某些大宗资本密集型自然资源产品
影响了计算结果
劳动力资本不同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关税及贸易壁垒的影响
外贸政策保护国内非熟练劳动产业,限制了劳
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推动了西方经济学界
对国际贸易产生的相关基础理论的广泛深
入的研究,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由此产生。
作为赫 -俄理论的修改和补充,国际贸易新
要素理论研究了各种新要素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其结论说明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
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贸易利益的获得有着
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三节 战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
一 ﹑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 New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除资
本 ﹑ 劳动和自然资源外,其它要素也起着重要
的作用,对国际贸易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根据考虑不同的生产新要素,新要素贸易理
论包括, 人力技能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技术进展理论,, 信息要素理论,,研究和
开发要素理论, 等。这些理论将不同的生产要
素引进到 赫 -俄理论中,解释这些新要素的影响,
是赫 -俄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研究。
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T,W,Schultz,1979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寓于劳动者身上的智能,表现为
人的文化水平 ﹑ 生产技能 ﹑ 管理才能等,是政
府 ﹑ 企业和个人对教育和培训投资的结果。
教育和专业培训可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
产和出口上具有优势。在国际贸易产品的成本
中应当考虑加入人力资本成本,当经过处理后,
里昂惕夫之谜并不存在。
人力技能理论
人力技能理论是在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研究中由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 D,B,Kessing )提出的。
人力技能指人的劳动技术熟练程度。基辛将美
国企业从业人员分为 2类(熟练与非熟练劳动者)
8个等级,再计算美国出口产品中的熟练劳动力
含量,发现在 14国的出口产品中,美国出口产
品的熟练劳动力含量最高。
如果考虑出口产品中所含熟练劳动的因素,美
国出口的是技能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并
不存在。
人力技能理论的实证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 D,B,Kessing )对 1962
年 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劳动构成进行分析,
其中有代表性的 5国数据如下,
国 家 出口 进口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美国
瑞典
德国
意大利
印度
54.6
54.0
52.2
41.1
27.9
45.4
46.0
47.8
58.9
72.1
42.6
47.9
44.8
52.3
53.3
57.4
52.1
55.2
47.7
46.7
数据结果分析表明,
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劳动的商品上具
有比较优势(出口产品中所需熟练劳动比重较
大),而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情况正相
反。
劳动熟练程度不同(人力技能)是国际贸易产
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技术差距理论( Technology Gap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 M.A,Posner) 1961年在
,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 一文中认为:技术应被
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各国间的技术差距会产生国
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使技术先进国家受益。
技术差距理论以科技成果(产品)的推广和
扩散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观点
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 ﹑ 新技术 的控制,保持
技术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随着产品出口和技术转移,技术差距会逐渐
消失,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扩大生产
规模,创新国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出口下
降,以至最终退出出口国行列。
科技发达的国家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出口新产
品以获得比较利益。
胡弗鲍尔( G.C,Hufbauer)对技术差距理
论的图解说明
研究与开发要素理论
研究与开发要素理论由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基辛
( D,B,Kessing )格鲁伯( W,H,Gruber)费农
( R,Vernon)梅达( W,D,Mehta)等提出。
美国的实证分析表明:出口竞争力强 ﹑ 占出口
总额比重大的产品,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相
应较高,科技人员占行业(部门)就业总人数
的比重也大。
研究与开发要素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
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更具有出口优势并能获得国
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
二 ﹑ 国际贸易新理论
二战结束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国际贸易
中出现的新现象,特别是一些俄林理论无法解
释的现象,提出许多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其中
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有, 规模经济理论,,偏好
相似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
易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两缺口理论,
等,这些新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国际贸
易中的新现象提出了新的解释。
规模经济理论( Economic of Scale Theory)
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间为何存在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分析对象:水平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
国家间的分工)
依据: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减。
结论:即使没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之间也
会进行双边贸易。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化,在
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水平分工(专业化大规模
生产)的结果可使生产成本下降,更有效地利
用资源,获得更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
设 A﹑ B两国各方面(要素禀赋 ﹑ 技术水平 ﹑ 消
费偏好 ﹑ 经济规模)均相当,可用同一条生产可
能线和无差异曲线表示。最初两国均生产产品 X
和 y,国内均衡商品相对价格( PA) 也相等 。当
两国分别扩张生产 X和 Y时,就会取得成本优势
从而形成专业化分工,
各自的生产量为 QX3和
Qy3,通过 QX2QX3与
Qy2Qy3的 交换,两国的
消费均在 E点上,通过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都增加了财富。
偏好相似理论 ( 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 S,B,Linder)认为,要素禀
赋论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贸易,不能解释工业
品贸易。针对工业国间的贸易情况,他从需求
方面出发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他的
1961年出版的, 贸易与变化, 一书中提出了偏
好相似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观点
产品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基础之上
( 1)国内需求是企业家决定生产的动因
( 2)国内需求是刺激新产品发明的主要因素
( 3)国内需求促进了新产品的研制和改进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流向 ﹑ 贸易量取决于两国
需求偏好程度,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
贸易量就越大
一国 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差异形成的需求结构差别是国际贸易
的潜在障碍。
设 A﹑ B两国人均收入为 I1 和 I2,商品需求档次
变动范围分别为
AC和 BD,需求重
合部分 BC表示两
国会就 BC档次范
围内的商品进行贸
易。人均需求越接
近,需求重合部分
BC就越大,进行
国际贸易的可能性
越大。
商品档次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营销学家弗农
( R.Vernon) 1966年提出,后经威尔斯( L.T.Wells)
赫希哲( Hirsch)等人不断完善,成为二战后解释
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
这一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产生、成长、成熟、
衰退)理论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以美国
为例,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美国对某一种新产
品具有出口垄断、外国生产者开始模仿生产、外
国产品参与产品出口市场竞争和美国进口四个阶
段。
对应美国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发展中国家
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
产业内贸易理论 ( 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产业内贸易, 一国对同一工业部门内的产品
进行相互贸易(既有出口又有进口),或贸易
双方交换同一产业的产品。
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 H,G,
Grubel)和劳尔德( P,L,Loyld)对产业内贸易
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产业内
贸易理论。他们合著的, 产业内贸易, 一书对
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基础
是产品的差异化,故该 理论又称为 差异化产品
理论。
对产业内贸易现象的解释
( 1)产品的差异性
同一产业的产品分为同一(同质)产品和差别
(异质)产品(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
同一产品 由于季节性特点会发生既进口又出口。
差别产品的差异 表现在,
( a)水平性差异 商标 ﹑ 品牌 ﹑ 款式等
( b)垂直性差异 性能 ﹑ 质量 ﹑ 用途 ﹑ 售后服务等
差别产品的差异 是形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 2)供求因素
供 ﹑ 求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差别产品贸易的规模
大小与价格高低。
( a)生产厂商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利润决定供给
( b)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偏好决定需求
收入水平 引起垂直性产品的需求变化(对产品
的性能 ﹑ 质量 ﹑ 用途 ﹑ 售后服务等有不同的要
求);
消费偏好 引起水平性产品的需求变化(对产品
商标 ﹑ 品牌 ﹑ 款式等的要求)。
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
格鲁贝尔和劳尔德以指数 B来测量 产业内贸易
的程度。
1, 0
XM
B
XM
?
??
?
式中,X ﹑ M 分别表示属于同一产 业的产品出口和
进口额。
0 ≤ B ≤ 1, B = 1时,进出口额相等;
B = 0时,没有进口或没有出口。
第四章 保护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
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
理论
超保护
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一节 重商主义
一 ﹑ 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欧洲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商业经济
发展迅速。
社会财富的象征从土地转向金银货币,金银
货币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目标。
重商主义成为社会经济思想和国家制定经济
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 ﹑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金银的拥有量是国家富强与否的标志。
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形态。
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
对外贸易顺差是积累财富的唯一途径。
三 ﹑ 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早期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货币差额论
( 15世纪~ 16世纪中叶)
以英国的海尔斯( J,Hales,-1571)斯塔福德
( W,Stafford,1554-1612)为代表。
货币差额论 认为,
国家应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出口。进
口商品对国家有害,对外贸易应遵循少买 (不
买 )多卖原则,对外国的每笔交易都需保持顺
差以使金银流入国内,增加国内货币积累。
晚期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贸易差额论
( 16世纪下半叶~ 17世纪末)
以英国的托马斯,孟( Thomas Mum,1571-1641)
为代表。
贸易差额论 认为,
( 1)货币与商品具有统一性
( 2)不主张窖藏货币,提倡运用货币获利。
( 3)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主张利用对外贸
易顺差收回更多货币,使国家富裕。
( 4)保护本国幼稚工业,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
竞争能力,保持出口优势。
四 ﹑ 重商主义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政策
货币政策
奖出限入政策
保护关税政策
发展本国工业政策
五 ﹑ 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重商主义代表了当时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为
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重商主义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财富 ﹑ 金
钱及国际贸易的作用认识错误,未能全面考虑
流通和生产领域的作用。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一 ﹑ 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19世纪初,为保护美 ﹑ 德两国各自尚处在发
展初期的国内工业免遭英国产品的市场冲击,
以便发展和完善本国的工业体系,美国的汉密
尔顿( A,Hamilton,1757-1804)和德国的李斯
特( F,List,1789-1846)代表美 ﹑ 德工业资产
阶级的利益,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他们是保
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
二 ﹑ 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
汉密尔顿,美国政治家 ﹑ 经济学家,美国独立后
的首任 ( 1789-1795) 财政部长。 保护贸易的提
倡者,对美国建国初期成功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
影响。
主要观点有,
重视发展工业
提倡政府干预经济
运用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及国内幼稚工业
三 ﹑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李斯特,德国著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
经济学家和保护贸易的提倡者。
主要观点有,
保护的前提和目的
处于农工业发展阶段的国家,需要通过保护幼稚
工业及保护国内市场达到促进国内生产力发展的
目的。
保护的重点和时间
仅对关系到国家工业发展 ﹑ 面临国外强大竞争者
的幼稚工业 进行一定时期内的保护。同时对国内
工业的保护不应是无限期的,否则会保护落后。
保护的手段和程度
禁止进口或高额关税,并根据不同行业具体情况
采取程度不同(不同关税税率)的保护措施。
对保护代价的认识
实行保护政策会造成本国社会财富的损失,但为
提高国内生产力,应牺牲短期利益以促进国家经
济的发展。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保护贸易政策应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实现。
第三节 超保护贸易理论
一 ﹑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20世纪 30年代的经济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长期的
萧条,国际市场争夺激烈,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各国政
府开始以政府手段干预经济。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 J,M,Keyens,1883 -
1946)提出的经济理论为西方经济走出经济危机
步入经济良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危机和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在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下,总需求经常小于总供
给,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生产过剩从而引发经济危
机。
只要社会能够提供“充分就业”水平的“有效
需求”,就能够避免危机发生。因此国家应积极
干预经济,制定政策刺激, 有效需求,,解决就
业问题,实现经济发展。
二 ﹑ 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国际贸易的顺 ﹑ 逆差对国内经济的盛衰有极大
的影响。
外贸顺差,黄金增加,利率下降,刺激物价上涨,
投资增加,增加就业机会,对经济有益。
外贸逆差,黄金外流,物价下降,导致经济萧条,
投资减少,失业增加,因而损害经济。
结论,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需实现外贸顺差,
因此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减少进口,扩大出口,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三 ﹑ 凯恩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凯恩斯将其“投资乘数理论”应用于对外贸易
方面,以论证对外贸易与国内就业和对国民经济
的影响大小。
凯恩斯认为:出口增加 → 出口商品的产业部门
收入增加 → 消费增加 → 需求增加 → 其它产业部门
生产增加 → 就业增加 → 总收入增加,最终总收入
增加是出口增加的若干倍,从而解决经济危机和
失业问题。而进口增加时情况正相反。
结论:只有当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
能够增加一国的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而国民收
入的增加量是外贸顺差的若干倍。
对外贸易乘数公式
? ?()Y I X M K? ? ? ? ? ? ? ?
'
Y
I
X
M
K
C
?
?
?
?
国民收入增加额
投资增加额
出口增加额
进口增加额
乘数
边际消费倾向
1 /( 1 ')KC??
四 ﹑ 传统保护贸易理论
与超保护贸易理论的区别
( 1)保护目的:前者为发展本国生产力;后者
为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控制和垄断。
( 2)保护对象:前者为保护国内幼稚工业;后
者为保护高度发展的各种门类的工业。
( 3)保护手段:前者主要是关税措施;后者除
关税外还采取名目繁多的非关税措施。
( 4)保护行为:前者以防御性限制进口为主;
后者不仅防御性限制进口,而且主动进攻占领
他国市场。
五 ﹑ 对超保护贸易理论的评价
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国际贸
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客观反映了对外贸易与国民
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六 ﹑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缺陷
缺乏对时间因素的考虑
未考虑外贸溢漏问题
未考虑存货的影响
第四节 当代保护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一 ﹑ 保护就业论
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之上,以 对外贸易乘数理
论 为理论基础,认为通过扩大出口 ﹑ 限制进口的
贸易保护政策可提高国内的就业水平。
问题,限制进口与扩大出口的矛盾。
二 ﹑ 改善国际收支论
贸易入超国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通过实行贸易
保护政策,减少进口,增加外汇储备,改善国际
收支状况。
问题,贸易入超国采取贸易保护手段从而引起国
家间的贸易争端无法避免。
三 ﹑ 保护公平竞争论
不公平竞争, 由政府采取某些政策直接或间接
地帮助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竞争,并造成对国外企
业的伤害。
保护公平竞争论 以公平竞争为理由实行保护贸
易政策。
主要手段,实行反补贴税 ﹑ 反倾销税 ﹑ 惩罚性
关税 ﹑ 进口限额 ﹑ 贸易制裁等。
问题,以公平竞争为理由实行贸易保护常引起
当事国贸易战,造成更大的损失。
古典学派
自由贸易
理论
现代学派
自由贸易
理论
战后自由
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
古典学派
自由贸易
理论
绝对成本理论
( Absolute Cost Theory)
提出者:亚当,斯密( Adam Smith)
比较成本理论
(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提出者: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相互需求理论
( 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提出者:约翰,穆勒 ( John Stuart Mill)
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结论,
在商品生产中,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拥有生产优
势的产品。各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
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 对不利地位
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
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
一 ﹑ 绝对成本理论( Absolute Cost Theory)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 当,斯密 (Adam Smith,1723-
1790) 在其名著, 国富论, 中认为:劳动分工能够
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
专业化可使劳动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大幅提高
专业化避免了工作转移的时间消耗
生产机械的出现使专业化生产并大幅提高劳动
生产率提供了保证
国家间的分工(国际分工)同样能大幅提高劳动
生产率从而使参与分工和交换的各国共同受益。
国 家 铜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
大米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天数)
分
工
前
英国
法国
1 100
1 200
1 200
1 100
合计 2 300 2 300
分
工
后
英国
法国
3 300
3 300
合计 3 300 3 300
交
换
英国
法国
2
1
1
2
绝对成本理论举例
同样付出了 300天的劳动,通过贸易交换,英 ﹑ 法两国
获得的产品产量都从 2个单位增加到了 3个单位。
英国
小麦 布
美国
小麦 布
贸易前的生产与消费 ( S0) 20 15 12 70
有贸易的生产 ( S1) 50 0 0 100
贸易后的消费 ( C) 30 20 20 80
绝对成本理论的进步性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发生
与发展的必然性,由绝对成本理论进而提倡自
由的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绝对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只有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
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才可以从中
取得利益,这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
因而有局限性。
二 ﹑ 比较成本理论 (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国际分工中,如果甲乙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
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
优势,但只要甲国与乙国相比,生产两种商品的
优势程度不同,甲乙两国仍可通过国际贸易,两
国同时增加社会财富。
两国产品生产的选择原则为,
甲国选择相对生产优势更大的产品,乙国选择相
对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806 -1873)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
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 比较成本理论,弥补了 绝
对成本理论 的不足。相对成本理论的研究结论表
明:即使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
占有优势,但只要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势不相
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可能发生,通过商品
贸易交换,两国仍然能够同时获益。从而在更普
遍的范围内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比较成本理论的 主要前提假设,
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 2× 2模型
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所有劳动力同质
劳动生产率不变(生产成本不变,无规
模收益)
无运输、保险等费用
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
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贸易方式是易货贸易
国 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人 /年)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
(单位) (人 /年)
分
工
前
英国
葡萄牙
1 120
1 80
1 100
1 90
合计 2 200 2 190
分
工
后
英国
葡萄牙
2.125 170
2.2 220
合计 2.125 170 2.2 220
交
换
英国
葡萄牙
1
1.125
1.2
1
比较成本理论举例
英 ﹑ 葡两国在贸易交换前后付出了相同的劳动量,但通
过交换,获得的产品数量都有了增加。
A 国
小麦 布
B 国
小麦 布
贸易前的生产与消费 ( S0) 20 15 16 76
有贸易的生产 ( S1) 50 0 0 100
贸易后的消费 ( C) 30 20 20 80
比较成本理论的 进步性
拓展了绝对成本理论,促进了国际贸易及国际
贸易理论的发展。
论证了各国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只要贸易前
产品的价格比例不同,都可通过国际分工和国
际贸易,获得实际利益。
比较成本理论的 局限性
缺乏动态分析,忽略了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的
可能。
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符合一国的长
远利益。
未能揭示支配国际交换的规律。
三 ﹑ 相互需求 理论
( Reciprocal Demand Theory)
英国经济学家穆勒 ( John Stuart Mill,1842-
1924)对比较成本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提
出了相互需求理论。该理论解决了 比较成本理
论中未解决的国际交换比价问题。
1,用两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解释国际贸易的比
价范围;
2,用贸易条件解释贸易利得的分配;
3,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相互需求 理论认为国际交换比价分两步确定,
1.国内产品交换比价决定了国际交换比价的上下
界。超出国际交换比价的上下界,国际交换不会
进行。
2.国际交换比价的确定取决于国际供求
当 国际交换比价确定且 两国间需求等于供给时,
交换成立。
如果相互需求发生变化,国际交换比价随之变
化以使供需重新达到平衡。
相互需求 理论认为两国间贸易利得的分配取决于
国际交换比例的大小。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
国内交换比例,本国获得的贸易利益越少。
国 家 英国 德国
毛呢生产率 (码 / 单位时间)
麻布生产率 (码 / 单位时间)
10
15
10
20
交换比率 1:1.5 1:2
相互需求 理论举例
?国内产品交换比价
如下表,英德两国毛呢与麻布的交换比价范围
为,1,1.5 ~ 1,2 德国生产麻布有优势
两国贸易的交换比例不会低于 1:1.5或大于 1:2
< 1:1.5 英国不会出售毛呢给德国;
> 1:2 德国不会出售麻布给英国;
如果 国际交换比价为,1:1.7 商品需求分别为
英国,17000码 麻布,德国,10000码 毛呢,
1000× 10,1000× 17 = 1,1.7
如果英国对麻布需求下降,按现行交换比价只需
要 800× 17码 的麻布,而德国对毛呢需求不变,
为能让英国购买更多的麻布以换取毛呢,只能调
整交换比例。 假设调整为,1,1.8
900× 10,900× 18= 1,1.8
结果:英国因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多换了麻布,
而德国由于毛呢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两国间贸易
在新的交换比价下重新达到平衡。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采用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理
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
1,贸易条件的互利范围
当国际交换比价处于 YOK 区域时,英国不会参
加交换;处于 XOL区域时,德国不会参加交换,
因为在这两个区域
中,总有一个国家
得不到贸易利益。
OK 和 OL线确定
了国际交换比价的
上下界。
2,贸易利益的分配
图中从 OK 和 OL引出的 AB 线段上任何点都是英德
贸易的范围,但越接近 A点对英国越不利,越接
近 B点对德国越不利。
3.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
表示一国想要进口的商品与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
OJ 表示德国的提供曲线,
OK 表示英国的提供曲线。
当两国贸易处于两条曲线
的交点 E时,双方进出口
平衡,该点决定了国际交
换比价。
当相互需求变化时,提供
曲线变化,交点移至 E’点,
形成新的国际交换比价。
相互需求 理论的进步性
相互需求 理论弥补了比较成本理论的缺陷,使
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成为比较完善的体系。
相互需求 理论的缺陷
均衡的国际需求方程式的前提条件通常不能满
足。试图以供求规律解决全部的国际贸易商品价
格定价问题,有其片面性。
第二节 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
现代学派
自由贸易理论
代表人物,
艾历, 赫克歇尔
( Eli Heckscher)
贝蒂尔, 俄林
( Bertil Ohlin)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艾历, 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
1879-1952)及其学生贝蒂尔, 俄林( Bertil Ohlin,
1890-1982)提出了关于国际贸易的赫 -俄理论。
赫克歇尔从研究生产要素助着手,将要素分为
劳动 ﹑ 资本 ﹑ 土地(自然资源)三大类,每种
要素还可细分。
赫 -俄理论认为,
两国间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前提条件是,
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
不同产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由于两国生产中要素的使用存在差异,两国间
才会有贸易往来。
俄林对 自由贸易理论作的 主要假设
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可自由转移,国家间
不能自由转移。
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贸易
无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
生产要素完全可分,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生
产规模变化(没有规模经济效应)。
各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同一商品的生产
函数相同。
一 ﹑ 要 素供给比例理论(要素禀赋论)
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了要素价格比例不同
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了各国商品价格比例
不同
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
要条件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
直接原因
结论:一国出口的应是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而进口的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
产的产品。
二 ﹑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商品移动意味着生产要素的移动。
各种要素的价格因移动而趋于均等化。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
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
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例: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商品贸易及结果。
英国
印度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产品 产品
要素价格
均等化
赫 -俄理论的 进步性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
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易
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它是现代国际贸
易理论的开端。 贝蒂尔, 俄林( Bertil Ohlin,1890-
1982)也由于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获得了 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赫 -俄理论的 局限性
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强调
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实际情况;对
需求因素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里昂惕夫反论( Leontief Paradox)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 ( Wassily W,Leontief,
1906 -) 是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1973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53年他用投入产出模
型对美国 40年代和 50年代的进出口产品的资本 -
劳动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出口产品中的资本 -
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本 -劳动比,即结
论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
业分工基础之上的。这一结果恰与 赫 -俄理论的
要素 禀赋 论相悖,从而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
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里昂惕夫( 1953,1956)的实证研究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资本和劳动力
的需要量对比表
1947年 1951年
出 口 进口替代 出 口 进口替代
资本(美元) 2550780 3091339 2256800 2303400
劳动(人 /年) 182.313 170.004 173.91 167.81
人均年资本量 13991 18184 12977 13726
进口 /出口比例 1 1.3 1 1.06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赫 -俄理论存在缺陷
( 1)要素密集度变化影响
( 2)国内的需求因素影响
自然资源稀缺因素影响
必须进口的某些大宗资本密集型自然资源产品
影响了计算结果
劳动力资本不同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关税及贸易壁垒的影响
外贸政策保护国内非熟练劳动产业,限制了劳
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推动了西方经济学界
对国际贸易产生的相关基础理论的广泛深
入的研究,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由此产生。
作为赫 -俄理论的修改和补充,国际贸易新
要素理论研究了各种新要素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其结论说明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
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贸易利益的获得有着
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三节 战后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
一 ﹑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 New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在考虑国际贸易中商品的比较优势时,除资
本 ﹑ 劳动和自然资源外,其它要素也起着重要
的作用,对国际贸易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根据考虑不同的生产新要素,新要素贸易理
论包括, 人力技能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技术进展理论,, 信息要素理论,,研究和
开发要素理论, 等。这些理论将不同的生产要
素引进到 赫 -俄理论中,解释这些新要素的影响,
是赫 -俄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研究。
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T,W,Schultz,1979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寓于劳动者身上的智能,表现为
人的文化水平 ﹑ 生产技能 ﹑ 管理才能等,是政
府 ﹑ 企业和个人对教育和培训投资的结果。
教育和专业培训可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
产和出口上具有优势。在国际贸易产品的成本
中应当考虑加入人力资本成本,当经过处理后,
里昂惕夫之谜并不存在。
人力技能理论
人力技能理论是在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研究中由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 D,B,Kessing )提出的。
人力技能指人的劳动技术熟练程度。基辛将美
国企业从业人员分为 2类(熟练与非熟练劳动者)
8个等级,再计算美国出口产品中的熟练劳动力
含量,发现在 14国的出口产品中,美国出口产
品的熟练劳动力含量最高。
如果考虑出口产品中所含熟练劳动的因素,美
国出口的是技能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并
不存在。
人力技能理论的实证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 D,B,Kessing )对 1962
年 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劳动构成进行分析,
其中有代表性的 5国数据如下,
国 家 出口 进口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美国
瑞典
德国
意大利
印度
54.6
54.0
52.2
41.1
27.9
45.4
46.0
47.8
58.9
72.1
42.6
47.9
44.8
52.3
53.3
57.4
52.1
55.2
47.7
46.7
数据结果分析表明,
发达国家在生产含有较多熟练劳动的商品上具
有比较优势(出口产品中所需熟练劳动比重较
大),而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情况正相
反。
劳动熟练程度不同(人力技能)是国际贸易产
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技术差距理论( Technology Gap Theory)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 M.A,Posner) 1961年在
,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 一文中认为:技术应被
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各国间的技术差距会产生国
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使技术先进国家受益。
技术差距理论以科技成果(产品)的推广和
扩散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观点
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 ﹑ 新技术 的控制,保持
技术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随着产品出口和技术转移,技术差距会逐渐
消失,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扩大生产
规模,创新国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出口下
降,以至最终退出出口国行列。
科技发达的国家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出口新产
品以获得比较利益。
胡弗鲍尔( G.C,Hufbauer)对技术差距理
论的图解说明
研究与开发要素理论
研究与开发要素理论由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基辛
( D,B,Kessing )格鲁伯( W,H,Gruber)费农
( R,Vernon)梅达( W,D,Mehta)等提出。
美国的实证分析表明:出口竞争力强 ﹑ 占出口
总额比重大的产品,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相
应较高,科技人员占行业(部门)就业总人数
的比重也大。
研究与开发要素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
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更具有出口优势并能获得国
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
二 ﹑ 国际贸易新理论
二战结束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国际贸易
中出现的新现象,特别是一些俄林理论无法解
释的现象,提出许多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其中
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有, 规模经济理论,,偏好
相似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
易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两缺口理论,
等,这些新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国际贸
易中的新现象提出了新的解释。
规模经济理论( Economic of Scale Theory)
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间为何存在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分析对象:水平分工(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
国家间的分工)
依据: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减。
结论:即使没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之间也
会进行双边贸易。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化,在
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水平分工(专业化大规模
生产)的结果可使生产成本下降,更有效地利
用资源,获得更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
设 A﹑ B两国各方面(要素禀赋 ﹑ 技术水平 ﹑ 消
费偏好 ﹑ 经济规模)均相当,可用同一条生产可
能线和无差异曲线表示。最初两国均生产产品 X
和 y,国内均衡商品相对价格( PA) 也相等 。当
两国分别扩张生产 X和 Y时,就会取得成本优势
从而形成专业化分工,
各自的生产量为 QX3和
Qy3,通过 QX2QX3与
Qy2Qy3的 交换,两国的
消费均在 E点上,通过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都增加了财富。
偏好相似理论 ( 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 S,B,Linder)认为,要素禀
赋论只能解释初级产品的贸易,不能解释工业
品贸易。针对工业国间的贸易情况,他从需求
方面出发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他的
1961年出版的, 贸易与变化, 一书中提出了偏
好相似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观点
产品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基础之上
( 1)国内需求是企业家决定生产的动因
( 2)国内需求是刺激新产品发明的主要因素
( 3)国内需求促进了新产品的研制和改进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流向 ﹑ 贸易量取决于两国
需求偏好程度,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
贸易量就越大
一国 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差异形成的需求结构差别是国际贸易
的潜在障碍。
设 A﹑ B两国人均收入为 I1 和 I2,商品需求档次
变动范围分别为
AC和 BD,需求重
合部分 BC表示两
国会就 BC档次范
围内的商品进行贸
易。人均需求越接
近,需求重合部分
BC就越大,进行
国际贸易的可能性
越大。
商品档次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营销学家弗农
( R.Vernon) 1966年提出,后经威尔斯( L.T.Wells)
赫希哲( Hirsch)等人不断完善,成为二战后解释
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
这一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产生、成长、成熟、
衰退)理论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以美国
为例,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美国对某一种新产
品具有出口垄断、外国生产者开始模仿生产、外
国产品参与产品出口市场竞争和美国进口四个阶
段。
对应美国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发展中国家
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
产业内贸易理论 ( 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产业内贸易, 一国对同一工业部门内的产品
进行相互贸易(既有出口又有进口),或贸易
双方交换同一产业的产品。
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 H,G,
Grubel)和劳尔德( P,L,Loyld)对产业内贸易
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产业内
贸易理论。他们合著的, 产业内贸易, 一书对
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基础
是产品的差异化,故该 理论又称为 差异化产品
理论。
对产业内贸易现象的解释
( 1)产品的差异性
同一产业的产品分为同一(同质)产品和差别
(异质)产品(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
同一产品 由于季节性特点会发生既进口又出口。
差别产品的差异 表现在,
( a)水平性差异 商标 ﹑ 品牌 ﹑ 款式等
( b)垂直性差异 性能 ﹑ 质量 ﹑ 用途 ﹑ 售后服务等
差别产品的差异 是形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 2)供求因素
供 ﹑ 求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差别产品贸易的规模
大小与价格高低。
( a)生产厂商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利润决定供给
( b)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偏好决定需求
收入水平 引起垂直性产品的需求变化(对产品
的性能 ﹑ 质量 ﹑ 用途 ﹑ 售后服务等有不同的要
求);
消费偏好 引起水平性产品的需求变化(对产品
商标 ﹑ 品牌 ﹑ 款式等的要求)。
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
格鲁贝尔和劳尔德以指数 B来测量 产业内贸易
的程度。
1, 0
XM
B
XM
?
??
?
式中,X ﹑ M 分别表示属于同一产 业的产品出口和
进口额。
0 ≤ B ≤ 1, B = 1时,进出口额相等;
B = 0时,没有进口或没有出口。
第四章 保护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
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
理论
超保护
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一节 重商主义
一 ﹑ 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欧洲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商业经济
发展迅速。
社会财富的象征从土地转向金银货币,金银
货币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目标。
重商主义成为社会经济思想和国家制定经济
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 ﹑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金银的拥有量是国家富强与否的标志。
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形态。
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
对外贸易顺差是积累财富的唯一途径。
三 ﹑ 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早期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货币差额论
( 15世纪~ 16世纪中叶)
以英国的海尔斯( J,Hales,-1571)斯塔福德
( W,Stafford,1554-1612)为代表。
货币差额论 认为,
国家应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出口。进
口商品对国家有害,对外贸易应遵循少买 (不
买 )多卖原则,对外国的每笔交易都需保持顺
差以使金银流入国内,增加国内货币积累。
晚期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 -贸易差额论
( 16世纪下半叶~ 17世纪末)
以英国的托马斯,孟( Thomas Mum,1571-1641)
为代表。
贸易差额论 认为,
( 1)货币与商品具有统一性
( 2)不主张窖藏货币,提倡运用货币获利。
( 3)反对国家限制货币输出,主张利用对外贸
易顺差收回更多货币,使国家富裕。
( 4)保护本国幼稚工业,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
竞争能力,保持出口优势。
四 ﹑ 重商主义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政策
货币政策
奖出限入政策
保护关税政策
发展本国工业政策
五 ﹑ 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重商主义代表了当时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为
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重商主义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财富 ﹑ 金
钱及国际贸易的作用认识错误,未能全面考虑
流通和生产领域的作用。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一 ﹑ 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19世纪初,为保护美 ﹑ 德两国各自尚处在发
展初期的国内工业免遭英国产品的市场冲击,
以便发展和完善本国的工业体系,美国的汉密
尔顿( A,Hamilton,1757-1804)和德国的李斯
特( F,List,1789-1846)代表美 ﹑ 德工业资产
阶级的利益,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他们是保
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
二 ﹑ 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
汉密尔顿,美国政治家 ﹑ 经济学家,美国独立后
的首任 ( 1789-1795) 财政部长。 保护贸易的提
倡者,对美国建国初期成功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
影响。
主要观点有,
重视发展工业
提倡政府干预经济
运用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及国内幼稚工业
三 ﹑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李斯特,德国著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
经济学家和保护贸易的提倡者。
主要观点有,
保护的前提和目的
处于农工业发展阶段的国家,需要通过保护幼稚
工业及保护国内市场达到促进国内生产力发展的
目的。
保护的重点和时间
仅对关系到国家工业发展 ﹑ 面临国外强大竞争者
的幼稚工业 进行一定时期内的保护。同时对国内
工业的保护不应是无限期的,否则会保护落后。
保护的手段和程度
禁止进口或高额关税,并根据不同行业具体情况
采取程度不同(不同关税税率)的保护措施。
对保护代价的认识
实行保护政策会造成本国社会财富的损失,但为
提高国内生产力,应牺牲短期利益以促进国家经
济的发展。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保护贸易政策应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实现。
第三节 超保护贸易理论
一 ﹑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20世纪 30年代的经济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长期的
萧条,国际市场争夺激烈,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各国政
府开始以政府手段干预经济。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 J,M,Keyens,1883 -
1946)提出的经济理论为西方经济走出经济危机
步入经济良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危机和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在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下,总需求经常小于总供
给,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生产过剩从而引发经济危
机。
只要社会能够提供“充分就业”水平的“有效
需求”,就能够避免危机发生。因此国家应积极
干预经济,制定政策刺激, 有效需求,,解决就
业问题,实现经济发展。
二 ﹑ 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国际贸易的顺 ﹑ 逆差对国内经济的盛衰有极大
的影响。
外贸顺差,黄金增加,利率下降,刺激物价上涨,
投资增加,增加就业机会,对经济有益。
外贸逆差,黄金外流,物价下降,导致经济萧条,
投资减少,失业增加,因而损害经济。
结论,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需实现外贸顺差,
因此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减少进口,扩大出口,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三 ﹑ 凯恩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凯恩斯将其“投资乘数理论”应用于对外贸易
方面,以论证对外贸易与国内就业和对国民经济
的影响大小。
凯恩斯认为:出口增加 → 出口商品的产业部门
收入增加 → 消费增加 → 需求增加 → 其它产业部门
生产增加 → 就业增加 → 总收入增加,最终总收入
增加是出口增加的若干倍,从而解决经济危机和
失业问题。而进口增加时情况正相反。
结论:只有当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
能够增加一国的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而国民收
入的增加量是外贸顺差的若干倍。
对外贸易乘数公式
? ?()Y I X M K? ? ? ? ? ? ? ?
'
Y
I
X
M
K
C
?
?
?
?
国民收入增加额
投资增加额
出口增加额
进口增加额
乘数
边际消费倾向
1 /( 1 ')KC??
四 ﹑ 传统保护贸易理论
与超保护贸易理论的区别
( 1)保护目的:前者为发展本国生产力;后者
为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控制和垄断。
( 2)保护对象:前者为保护国内幼稚工业;后
者为保护高度发展的各种门类的工业。
( 3)保护手段:前者主要是关税措施;后者除
关税外还采取名目繁多的非关税措施。
( 4)保护行为:前者以防御性限制进口为主;
后者不仅防御性限制进口,而且主动进攻占领
他国市场。
五 ﹑ 对超保护贸易理论的评价
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国际贸
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客观反映了对外贸易与国民
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六 ﹑ 超保护贸易理论的缺陷
缺乏对时间因素的考虑
未考虑外贸溢漏问题
未考虑存货的影响
第四节 当代保护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一 ﹑ 保护就业论
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之上,以 对外贸易乘数理
论 为理论基础,认为通过扩大出口 ﹑ 限制进口的
贸易保护政策可提高国内的就业水平。
问题,限制进口与扩大出口的矛盾。
二 ﹑ 改善国际收支论
贸易入超国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通过实行贸易
保护政策,减少进口,增加外汇储备,改善国际
收支状况。
问题,贸易入超国采取贸易保护手段从而引起国
家间的贸易争端无法避免。
三 ﹑ 保护公平竞争论
不公平竞争, 由政府采取某些政策直接或间接
地帮助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竞争,并造成对国外企
业的伤害。
保护公平竞争论 以公平竞争为理由实行保护贸
易政策。
主要手段,实行反补贴税 ﹑ 反倾销税 ﹑ 惩罚性
关税 ﹑ 进口限额 ﹑ 贸易制裁等。
问题,以公平竞争为理由实行贸易保护常引起
当事国贸易战,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