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称。
一 ﹑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
为维护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及反映经济基础和
当权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所制定的准则和采取的
手段。
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由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
对外贸易的国别 (地区 )政策三部分组成。
( 1)对外贸易基本方针政策
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结合本
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制定的较长时期
内的对外贸易政策。
( 2)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关税税率、计
税价格、课税手续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的进
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待遇。
( 3)国别政策
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及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
要,对不同国家规定和执行差别税率和差别优
惠待遇。
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
( 1)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受诸多因素的
影响
( 2)对外贸易政策与外交政策关系紧密
( 3)对外贸易政策以贸易理论为依据
( 4)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 1)自由贸易政策
( 2)保护贸易政策
( 3)超保护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内容
( 1)关税制度和政策
( 2)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实施办法
( 3)鼓励出口的体制和手段
( 4)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政策等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 1)保护本国国内市场
( 2)扩大国外市场
( 3)促进产业结构改善
( 4)积累资金
( 5)维护本国对外政治关系等
二 ﹑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各国立法机构负责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修改,
内容一般包括较长期的外贸政策方针和基本原则,
重要措施及行政机关的权限。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
( 1)国内因素
( 2)国外因素
( 3)执政领导人的政治、经济思想
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
对外贸易政策主要通过海关及其它国家设立的政
府机构执行,对进出口进行监管。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外贸政策的演变过程
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贸政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在资本主义不同的历史时期,外贸政策具有不同
的倾向性,根据当权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不断进
行调整和变化。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贸易政策
早期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 1)严禁金银外流
( 2)积极收金银
( 3)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晚期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 1)对本国商品出口给予补贴。
( 2)减免出口关税
( 3)设立独占经营的殖民地贸易公司
( 4)国家奖励在国外市场销售本国商品的商人
( 5)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
( 6)允许以低价购买殖民地原料,但运回国内
加工后必须以高价返销国外。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工业化大生产的
出现,为取得廉价的进口原料和扩大产品的海外
市场,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要求和实行自由贸易政
策。自由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理论为基础,自由
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可形成对各国均有利
的国际分工,有利于加强竞争,正确分配和充分
运用资本和劳动,提高经济效率,促进资本积累,
增加国民财富。
至 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普遍实行了程度不同的
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的贸易政策
19世纪末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垄断时
期,在国际贸易中逐步开始实行侵略性保护贸易
政策,表现为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争夺
国外市场。
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竞争时期保护贸易政
策有本质的差异,表现在,( 1)保护对象是国
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退的垄断工业;( 2)目的
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在对国
内市场垄断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攻性扩张;
(3)保护措施包括关税及其它奖出限入措施。
四,20世纪 50至 70年代 的贸易政策
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以自由贸易为
主的对外贸易政策。
战后贸易自由化形成的原因
( 1)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 2)科技进步的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 3)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
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 1)大幅度降低关税
( 2)明显减少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 3)贸易自由化发展存在不平衡
五,20世纪 70年代后 的贸易政策
这一时期,由于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出现,导致
经济发展缓慢、通货膨胀严重、国际市场竞争
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使资本主义各国贸易
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
(1)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
壁垒 ;
(2)奖出限入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为鼓励出口
(3)贸易保护主义从国家壁垒转为区域性壁垒
六,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的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将外贸与产业形成紧密
依存关系,奖出限入,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
产业实行政策倾斜,不断增强其国内外市场竞
争能力,并不断对国内其它产业良性渗透,最
终达到增强综合国力的目的。 战略性贸易政策
是具有保护主义性质的贸易政策。
政策形成的前提条件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 1)市场经济存在不完全竞争
( 2)市场失灵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 3)市场机制无法完全有效地实现市场经济自
我调节,政府的干预是必须的,有效率的。
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即通过政府对经济的主
动干预,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改善这些产业
的经济环境,通过它们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
规避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市场失灵所造成
的资源无效配置及导致的经济困境,克服市场机
制的缺陷。
例:美国 ﹑ 欧洲 ﹑ 日本等对高技术产业的外贸政
策支持,包括,
( 1)鼓励出口
( 2)允许大公司兼并
( 3)提供贸易融资和贸易咨询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外贸政策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对外
贸易政策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
意义。
一、初级外向型外贸政策
通过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大多采取这
种政策,以换取外汇购买急需的工业技术设备,
为进一步实现工业化提供基础条件。
相应措施:国家垄断产品购销和出口;实行外
汇管制;签订国际商品协定等。
二、进口替代型贸易政策
利用国家政策手段,在限制某些产品进口的同
时,发展这些产品的本国生产能力,以国产品替
代进口商品,促进本国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
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进口替代通过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在推动
本国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扩大了就业机会、提高
了国内生产水平,减少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和外
汇支出。
进口替代属于贸易保护政策,主要措施包括:
进口数量限制;高额关税;对替代产业的补贴。
三、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通过建立面向国外市场的加工工业,以产品
出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的特征,
( 1)强调产品出口的重要作用
( 2)对出口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明确的扶持
( 3)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比例,对经济
增长有明显带动作用
( 4)为支持出口,进口限制较松。
实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性较强,因而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四,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外贸政策的比较
对国际经济的参与程度
比较初级外向型外贸政策(政策 1)、进口替代
型贸易政策(政策 2)以及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政策 3)可见实行政策 3时参与国际经济的程
度最高,最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
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实行政策 3显然对国内经济发展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但采取何种外贸政策,必须考
虑国家具体情况(工业基础、人力资源、产业
特点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六章 关税措施
第一节 关税概述
一、关税 ( Tariff)
一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经过关境的进出口商品
征收的税收。
二, 关 税的特征
( 1)关税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
( 2)关税征收对象:进出口货物
( 3)关税执行者:海关
三、关税的经济效应
(一)局部均衡福利分析
封闭经济均衡
图 6-1,
PE 均衡价格
QE 均衡数量
AEPE 消费者剩余
( Consumer Surplus)
BEPE 生产者剩余
( Producer Surplus)
AEB 社会剩余
( Society Surplus)
自由贸易均衡
图 6-2中,( 1)本国国内供求( 2)外国国内供
求( 3)世界市场供求 当通过自由贸易本国进
口, 外国出口产品(数量 MN)时,世界福利增
加 AEWB,均衡点为 EW,表明自由贸易使得
进出口国都获得了利益。
(二)小国征收进口关税
图 6-3中,假设:小国征收进口关税不改变世界市场价
格。商品世界市场价格为 PF,自由贸易进口量 Q1Q2,征
收关税时,国内价格为 Pt 1,进口量调整为 Q3Q4。当征
收关税使国内价格上升至 Pt 2或以上时,进口量为零。
生产保护效应
与自由贸易时相比,当
征收关税时,国内生产
量从 OQ1上升至 OQ3, 生
产者剩余 增加 a,即关税
越高,对国内工业保护
程度越高,并保护了与
其相关的诸多行业。
Pt2
Pt1
PF
消费效应
与自由贸易时相比,征收关税使国内消费需求从
OQ2下降至 OQ4,进口量从 Q1Q2减少至 Q3Q4, 消
费者剩余 减少面积( a + b + c + d)。
财政效应
征收关税使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 c = PF Pt 1 × Q3Q4
征收关税总效应
征收关税总效应为上述三种效应之和,社会总福
利面积损失为( b + d)。
结论:小国征收关税必然带来一定量总的社会福
利损失,征收关税有利于生产者和政府,但不利
于消费者。
(三)大国征收进口关税
图 6-4中,假设:大国进出口量的变化会影响世
界市场价格。自由贸易的世界市场价格为 Pf,征
收关税后国内价格上涨为 Pt,由于进口减少世界
市场价格下跌为 Pw。
本国福利分析 [图 6-4( 1) ]
与自由贸易时比较,生产者剩余 增加 a,消费者
剩余 减少( a + b + c1 + d ),政府财政收入 增加
( c1+c2),社会总福利变化 为 c2 -( b +d)。
C2 是由于大国减少进口引起商品的国际价格降低,
政府因而得到的关税收入增加部分。
对进口国而言,如 c2 >( b +d)本国社会总福利
增加。
结论:对大国而言,征收关税如果引起的产品价
格下降很大,有可能增加本国社会总福利,比自
由贸易好。
外国福利分析 [图 6-4( 3) ]
由于出口量减少价格降低,社会总福利 减少 c* 。
(四)关税对进出口双方的总体影响
图 6-5 将 进、出口国绘制在同一坐标中,综合 考
查关税效应对进、出口双方的影响。
出口国 进口国
(大国 )
分析可知:当进口国(大国)征收关税后,出
口国为保持竞争优势降价而使得商品国际价格
降低,从而使出口国的 生产者剩余 减少,考虑
消费者剩余 后净变化为 – (7+8+9)。进口国的净
效益为 5 – (2+4),因为 5 = 8,进出口双方总
的社会福利变化为 – (2+4+7+9),为净损失。
结论:征收关税使进出口双方整体受损,进口
国通过征收关税得到(从国外生产者转移而来
的)部分或全部补偿,而出口国受到征收关税
的影响为净损失,损伤更大。
四, 关税的作用
( 1)衡量一国外贸政策的标准
平均进口税率低,说明该国实行较自由的贸易政
策;反之,该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平均进口关税的计算
1,按进口税款与进口总值的比值平均计算
= 1 0 0 %?进 口 税 款 总 值关 税 水 平
进 口 总 值
用于考察一国分类产品或总的进口关税水平。
= 1 0 0 %?
?
?
进 口 税 款 总 值
关 税 水 平
交 税 商 品 进 口 总 值
2.按进口税款与有税商品进口总值加权平均
用于考察一国进口产品总进口关税水平。
3.按不同商品类别加权平均
= 1 0 0 %
?
?
?
?
代 表 性 纳 税 商 品 值 税 率
关 税 水 平
代 表 性 纳 税 商 品 值
一般选取联合国贸发会议规定的 504种商品为代表性商
品。
( 2)增加财政收入
在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关税收入是
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发展有重要
的影响;对发达国家,关税收入通常占政府财
政收入的很小部分。
例: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之初,关税收入占政府
总收入的 90%以上;到 20世纪 80年代,美国关
税收入所占比重仅占约 1%左右。
( 3)有效保护国内产业
提高关税将使得进口商品价格提高,削弱了进口
商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使国内的相关产业得
到保护。关税越高,保护程度越大。
( 4)调节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
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将直接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
上涨,导致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从而保证国
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优势及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
力和市场销售。对于国内供应紧缺的商品收取低
关税,可以缓解供应的紧张。
( 5)执行外贸政策的重要手段
使用关税手段直接有效,能够充分反映和直接体
现一国的外贸政策。
第二节 关税的种类
一、按征税商品的流向分类
( 1)进口税
对外国商品进口时征收的关税。
( 2)出口税
对本国商品出口时征收的关税。
( 3)过境税
对通过本国国境或关境的外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现已较少见。
二、按征税的目的分类
( 1)财政关税
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征收的关税。
征税对象,1.进口数量多、消费量大的商品。
2.非生活、非生产必需品
( 2)保护关税
以保护国内工、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
关税。
为了达到保护国内相关行业的目的,保护关税
的税率通常很高。保护对象通常有幼稚工业、
垄断工业及处于衰退中的行业。
三、按征税的依据分类
( 1)正税(正常关税)
根据海关颁布的税率征收的关税。
( 2)附加税
除正常进口关税外,额外再征收的关税。
征收进口附加税的原因
( 1)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
( 2)防止、抵制外国商品低价倾销,保护本国
市场和本国产品。
( 3)对特定国家实行贸易报复。
进口附加税种类
1.反补贴税 由于出口国对出口商品给予直接或间
接的补贴,造成对进口国同类产品的重大损害,进口
国海关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2.反倾销税 出口国进行商品倾销,对进口国同类
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严重损害或重大威胁,进口国
海关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3.差价税 当进口商品价格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
格时,对进口商品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的差额征收
的关税。
4.报复关税 当别国对本国商品实行歧视待遇时,
为报复该国而征收的额外高关税。
四、按征税的优惠程度分类
( 1)正常进口税
普通税,对没有签定贸易协定的国家(地区)进
口的商品征收的税收。
最惠国税,对相互签定给予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
的国家(地区)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收。
( 2)特惠税
特惠税,一国对从某国(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
特定的优惠关税待遇。
英联邦特惠税 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后逐步取消
洛美协定 西欧共同市场对参加协定的非洲加勒比和太
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特惠税
( 3)普惠制税
普惠制(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
关税待遇,1968年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
过建立普惠制决定。
普惠制的原则:普遍性,非歧视性,非互惠性。
普惠制的目的: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给惠国,28国
受惠国,170国(地区)以上
目前给惠国已制定了 16个普惠制方案。
普惠制方案中的具体规定
1.对受惠国(地区)进行限制
2.对受惠商品范围的规定
3.对受惠商品减税幅度的规定
4.对给惠国的保护措施的规定
5.原产地规定
6.毕业制度
随着各国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普惠制的优惠关税
幅度和优惠产品范围大大缩小,最终发展趋势将
会取消。
五、按征税的方法(标准)分类
( 1)从量税
以进口商品的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关税。
( 2)从价税
以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关税。
( 3)混合税
对进口商品同时征收从量税和从价税。
( 4)选择税
对进口商品同时定有从量税和从价税税率,选
择税额较高的征收。
六、按关税保护的程度和有效性分类
( 1)名义关税
海关根据海关税则规定的关税税率征收的关税。
= 1 0 0 %?进 口 货 物 国 内 市 价 - 国 外 进 口 价名 义 关 税 保 护 率 国 外 进 口 价
1 0 0 %
100%
T
E
V
?
??
进 口 的 最 终 产 品 的 名 义 关 税 率
有 效 关 税 保 护 率 =
最 终 产 品 的 增 值 比 率
公 式 表 示 为
( 2)有效关税
对每单位工业产品增值部分征收的从价税。
当需要进口原材料生产最终产品时,有,
100%
1
T P tE
P
???
?
式中,E 对最终产品的有效关税保护率
T 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
t 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率
P 进口原材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
分析上式可知,
1,当 T > t 时,E > T。
2,当 T = t 时,E = T。
3,当 T < t 时,E < T,甚至可能有 E < 0。
第三节 海关税则和通关手续
一,海关税则 ( Customs Tariff)
海关税则是一国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并公
布的,对进出口应税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
一览表,由海关征税规章、条例及说明和关税税
率表两大部分组成。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海关
合作理事会编制的,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
国际公约, ( 1988年 1月 1日正式生效)进行分类。
海关税则的种类
( 1)根据税目对应的税率栏目个数分类
单式税则,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
对所有国家(地区)的进口商品按同等税率征
收关税,目前已很少见。
复式税则,一个税目对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税率。
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进口商品按不同税
率征收关税,以实现国家外贸政策的目的。
复式税则(从高到低)有:普通税率、最惠国
税率、协定税率,普惠制税率,特惠税率。
例:欧盟实施 5栏税则
1.特惠税率 实施对象, 欧盟的联系国 (签订洛美
协定的 65国(地区),及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等 )
2.协定国税率 实施对象, 与欧盟签定优惠贸易协定
的国家 (以色列、瑞士等 )
3.普惠制税率 实施对象, 77国集团及其它发展中国

4.最惠国税率 实施对象, 世贸组织成员国及与其签
有双边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
5.普通税率 实施对象, 除此之外的国家 (地区 )
( 2)根据税则制定者不同分类
自主税则(国定税则)
一国政府自主单独制定的、本国单方面有权更改
的税则。
协定税则
一国与其它国家通过贸易谈判,以贸易条约或协
定制定的税则。
二,通关手续(报关手续)
进出口商向海关申报进口或出口,接受海关
检查和监督,履行海关规定的手续。
通关手续通常包括,
1.报关注册登记
2.填写、提供规定的报关单证
3.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审定
4.进出口关税的计征
5.通关放行
第七章 非关税措施
非关税措施是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分,指除关税以外的涉及对外贸易的管理措施。
非关税措施主要包括,
(1)非关税壁垒
(2)鼓励出口的措施
(3)经济特区措施
(4)出口管制措施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
一 ﹑ 非关税壁垒的含义
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非关税壁垒种类繁多,可直接限制甚至禁止某些
国外商品的进口。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 1)灵活性和针对性强
( 2) 严厉性( 能够直接有效地限制进口)
( 3)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二 ﹑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 1)进口配额制 ( Import Quota System)
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规定某种商品的进口数
量或金额(配额)。超过配额部分,或禁止进
口(绝对配额 Absolute Quotas);或征收高额关
税、附加税或罚款后才允许进口( 关税配额
Tariff Quotas)。
进口配额制是目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
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常成为外贸谈判中向对
方施压的重要手段。
绝对配额
全球
配额
关税配额
进口配额制
国别
配额
全球关
税配额
国别关
税配额
自主配额 协议配额
(2)“自愿”出口配额制
( Voluntary Export Quotas )
出口国在进口国的压力或要求下,“自愿”规定
某一时期内(一般 3~ 5年)某种商品对进口国的
出口配额,超出配额禁止出口。
“自愿”出口配额制的形式
1.非协定的“自愿”出口配额
出口国单方面规定某种商品的出口限额。
2.协定的“自愿”出口配额
进出口国双方通过谈判签定协定,出口国根据协
定中的限额对出口商实行限制出口的具体措施。
在国际贸易中,“自愿”出口配额 大多采用 进、
出口国双方通过谈判签定自动限制协定的方式,
自动限制协定的内容也日趋复杂,涉及到配额水
平,配额商品分类,限额的融通(替换率,
预用额,留用额等)、保障条款、出口管理、
协定期限等内容。
进口国利用“自愿”出口配额制,实质上违
反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但由于以出口国
“自愿”限制出口、双边协定的形式出现,因而
逃避了关贸总协定的监督和检查。
( 3)进口许可证 ( Import License System)
进口国政府颁发的凭以进口某种商品的证书。规
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领取许可证,没有许可证一
律不许进口。
许可证 与配额管理结合,可分为,
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许可证按进口管制程度,可分为,
1.公开一般许可证
2.特种进口许可证
3.公开个别许可证
( 4)外汇管制 (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
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制度。
国家实行外汇管制主要包括,
1.数量性外汇管制
2.成本性外汇管制(汇率管制)
3.综合外汇管制
( 5)进出口国家垄断
( Foreign Trade under State Monopoly)
国家管理机关直接经营某些商品的进出口,或
把某些商品的进出口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或专
业外贸公司,以控制这些商品的进口。
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产品范围不同的进出口国
家垄断,以保证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重要商
品的有效控制。
国家垄断进出口的主要商品有三类:烟酒、农
产品和武器。
( 6)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 Discrimination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国家通过立法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优先购买
本国产品。
( 7)国内税 ( Domestic Taxes)
对某些商品,对进口货物征收较高的国内税,
形成进口商品的销售障碍。
通过国内税制度限制进口,不会受到贸易条
约或协议的限制,因而得到广泛采用。
( 8)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 Import Floor Price & Import Prohibited)
凡是进口商品价格低于政府对该类商品规定的最
低价,就须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
( 9)进口押金制度
( Import Advanced Deposit System)
进口商进口商品时,须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例预
先在指定银行无息存入现金并冻结一定时间,通
过增加进口商的资金负担限制进口。
( 10)海关估价 ( Customs Value)
海关选择较高的价格作为完税价格,征收关税。
( 11)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
对进口商品规定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并经常修改,
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因此这类措施又称为技术
性贸易壁垒 ( Technology Trade Barrier)。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常包括,
1.技术标准 ( Technology Standard)
2.卫生检疫规定 ( Health and Sanifary Regulation )
3.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 Packing & Labelling
Regulation)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国际上限制进口的主要手
段之一。
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1)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非关税壁垒的加强必然使一国进口商品减少,最
终导致国际贸易的萎缩。
( 2)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
由于工业制成品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受关税和非关
税壁垒的影响较小,对以出口农产品和劳动密集
型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
( 3)加剧贸易伙伴间的争端和分裂
三 ﹑ 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进口配额的效果与关税相似,两者差别在于征收关
税时,政府有关税收入;而采用进口配额时,政府没有
关税收入。
如图 7-1 所示
自由贸易时,进口国国内
产量为 OQ1;消费量 OQ2,
进口量为 Q1Q2,国内价 =国
际价 =P1。
有进口配额时,国内供求
平衡点 D,国际价 =P1,国
内价 =P2 。
实行进口配额后的效应
(1) 保护生产效应
生产者剩余 增加 a
(2) 消费效应
消费者剩余 减少 (a + b + c + d)
(3) 国际收支效应
进口减少,减少贸易支出 (g + h)
(4) 配额利润效应
获得配额的进口商可获得 配额利润 c = P1P2× Q3Q4
(5) 再分配效应
部分减少的 消费者剩余 转变为 生产者剩余 (a)和 配额利
润 (c)
进口配额的综合效应
进口配额的综合效应为 生产者剩余 的增加量,消
费者剩余 的减少量以及进口商获得的 配额利润,
净效益 = -( b + d )
表明 消费者 剩余 有一部分成为净损失,其中,
b,生产损失,产生于以高于国际成本提供产
品;
d,消费损失,产生于价格提高后消费量的减
少。
第二节 鼓励出口的措施
许多国家在制定限制进口措施的同时推行鼓励
出口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出口信贷 ( Export Credit)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 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
出口补贴( Export Subsides)
商品倾销 ( Merchandise Dumping)
外汇倾销 ( Exchange Dumping)
(1)出口信贷 ( Export Credit)
国家为扩大本国商品出口,通过本国银行向本国
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贷款。
出口信贷按贷款期限可分为,
1,短期贷款 180天(或1年)以内
2,中期贷款 1~5年
3,长期贷款 5~10年或更长期限
出口信贷按贷款对象可分为,
1,卖方信贷
由于出口占用资金量大 ﹑ 交货期长 ﹑ 付款期长或
进口商要求延期付款等情况下,出口方银行向出
口商提供贷款以便于出口商的资金周转。
2,买方信贷
出口方银行向国外的本国货物进口商提供贷款,
以解决进口本国货物时的资金不足。进口商只需
支付 15~ 20%的定金,其余货款由出口方银行付
给出口商,外国进口商按合同规定到期支付贷款
本息给出口方银行。
(2)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 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 )
国家指派某些专门机构为向国外商人或银行提供
贷款的银行作担保。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主要包括,
1.担保的项目与金额
担保项目包括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担保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 70~ 80%。
2.担保对象
可为出口厂商或银行提供担保。
(3) 出口 补贴 ( Export Subsides)
国家给于出口商一定金额的补贴或财政优惠,以
鼓励本国出口商向国外销售产品。
出口补贴形式
1,直接补贴 将补贴直接付给出口商。
2,间接补贴 给予出口商某些优惠,如国内税、
进口税的减免或退还。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1,小国出口补贴
如 图 7-2所示,国际市场价格 Pw,在出口补贴作用下,出
口量从 Q1Q2增加到 Q3Q4,国内市场均衡时消费减少,国
内价格从 P0上涨至 P1,生产量从 Q2上升至 Q4。
生产者剩余 增加
(a1+a2+b+c+d1)
消费者剩余 减少
(a1+a2)
政府补贴 支出
(a2+b+c+d1+d2)
社会福利 (三项之
和 ) 减少 (a2+d2)
大国出口补贴
如 图 7-3所示,在出口补贴作用下,出口量从 Q1Q2增加到
Q3Q4,国际市场价格从 P0下跌至 Pw,国内市场均衡时消
费减少,价格上涨至 P1,大国生产量从 Q2上升至 Q4。
生产者剩余 增加
(a1+a2+c)
消费者剩余 减少
(a1+a2)
政府补贴 支出
(a2+b+c+d+e+f )
社会福利 减少
(a2+b+d+e+f )
(4) 商品倾销 ( Merchandise Dumping)
为达到向外扩张的目的,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
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
倾销的形式
1.偶然性倾销
短期内低价向外销售过剩商品。
2,掠夺性倾销
为打击竞争对手 ﹑ 占领市场而低价销售。
3,长期性倾销
出于长期战略目的,以低于国内价格对外销售。
(5) 外汇倾销 ( Exchange Dumping )
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进行商
品倾销,以争夺国外市场。
外汇倾销的条件
1.货币贬值速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幅度。
2,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其它
报复性措施。
货币贬值的效应
货币贬值可促进出口同时限制进口,但可能引
起国内市场物价的上涨而导致通货膨胀。
第三节 经济特区措施
经济特区,一国(地区)在关境外设立的具有
良好交通运输、通讯条件和设施并实行税收优
惠政策、吸引外国企业从事贸易和出口加工业
务的区域。
经济特区的特点
1.以扩大出口,发展经济、提高水平为目的
2.具有开放的投资环境
3.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
4.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
经济特区的类型
( 1)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 Free Port & Free Trade Zone)
( 2)出口加工区 ( Export Processing Zone )
( 3)保税区 ( Bonded Area)
( 4)科学园区 ( Scientific Area)
( 5)自由边境区 ( Free Frontier)
( 6)过境区 ( Transit Zone)
( 1)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 Free Port & Free Trade Zone)
自由港,又称自由口岸,是全部或绝大部分外
国商品可免征关税自由进出的港口。自由港一
般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以利于吸
引外国商品,扩大转口贸易,发挥商品集散中
心作用。
国际著名的自由港:中国香港;新加坡;葡萄
牙波尔;德国汉堡、不来梅;法国敦刻而克;
意大利热亚那;丹麦哥本哈根等。
自由贸易区,又称对外贸易区、自由区等,通
常以自由港为依托,将范围扩大到邻近地区。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都设置在一国关境以外,实
行的政策大致有,
1.对关税的规定 对准许进入的外国商品不需报
关缴税,但如外国商品转销国内,需报关缴税。
2.对业务活动的规定 允许外商在港内 (区内 )进
行商品储存、挑选、分类、修理、重新包装等业
务活动,有些还允许进行货物装配及制造。
3.对禁止和特别限制的规定 对武器、毒品、爆
炸品及其它危险品及国家专卖品禁止进口或凭特
种许可证才可输入。
( 2)出口加工区 ( Export Processing Zone )
出口加工区,是国家 (地区 )提供免税等优惠
政策,鼓励外国企业投资设厂,生产以出口为主
的制成品的生产加工区域。
典型的出口加工区首先出现在亚洲发展中国
家 (地区 ),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是 1966年建立的我
国台湾高雄出口加工区,其后菲律宾、马来西亚、
新加坡、印度等国都先后建立了类似的出口加工
区并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区别
前者是以发展转口贸易为主的贸易型经济特区;
后者是以发展出口加工业为主的生产型经济特
区。
出口加工区的类型
1,综合性 出口加工区
2,专业性 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
1,外资企业免征关税;减免所得税, 营业税。
2,保证外商的全部投资收益可自由汇回本国。
3,提供各方面的优惠待遇。
( 3)保税区 ( Bonded Area)
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是海关设立或经海关
批准设立的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口手续而可以
长期储存的区域,进入区内的商品可进行各种业
务活动。
设立保税区的目的
发展转口贸易,增加各种费用收入,给进出口商
提供经营便利。
( 4)科学园区 ( Scientific Area)
科学园区是国家(地区)为促进高科技产业发
展而建立在本国境内专门从事高新技术研究、
试验和生产的新兴产业开发基地。
世界著名的科学园区有:美国的硅谷、英国
的剑桥、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新加坡的
肯特岗等。
科学园区的主要特点是:以专业性企业群为
依托,区内企业设施先进、资本雄厚、技术密
集、政策优惠完善,能够吸引和集中资金、人
才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扩大科技产品的出
口和促进本国科技的发展。
( 5)自由边境区 ( Free Frontier)
自由边境区,指国家在本国边境地区设立的、按
照自由贸易区或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吸引 国
内外投资,以 发展地区经济为目的的区域。
( 6)过境区 ( Transit Zone)
过境区,又称中转贸易区,是某些沿海国家为方
便内陆邻国进出口货运而专门开辟一些海港河港
或边境城市作为货物过境的自由中转地区。
第四节 出口管制措施
出口管制( Export Control)
国家通过法令和经济、行政措施,对本国出口贸
易实行管理和控制。
出口管制的对象
1.战略物资及与其有关的先进技术
2.国内的紧缺物资
3.需要“自动, 控制出口的商品
4.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商品、大宗出口商品
5.对某国 (地区 )限制或禁止出口的商品
6.重要文物、艺术品等
出口管制的形式
( 1)单方面出口管制 ( Unilateral Export Control)
出口国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
行机构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
口许可证。
( 2)多边出口管制 (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
几个国家的政府,出于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国际性多边出口管制机构,
制定统一的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管制国别,规定
出口管制办法,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
施。
巴黎统筹委员会(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
成立于 1949年 11月,由 17 国组成,总部设在巴
黎,简称“巴统” ( COCOM) 。
主要职责,
编制和增减多边禁运货单;
规定禁运对象;
确定禁运审批程序;
加强转口管制;
讨论例外程序和交换情报。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和冷战的结束,
1994年 4月 1日,,巴统, 组织正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