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认 知
2002年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家卡尼曼
( Kahneman,D.)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社会认知是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
因此研究社会行为要从研究社会认
知开始(陈建文,2005)
?案例:, 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
赵本山和宋丹丹开始很拘束,后来
很放松,甚至很放肆,为什么?
?什么是社会认知?
?如何进行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一定准确吗?
?如何控制他人的认知?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 知觉和社会认知
? 知觉是个人对感觉信息的整合,是人们对外在事
物的整体反映。
? 知觉对象:一类是自然现象,比如日出日落、天
晴下雨、潮涨潮落、生老病死、春夏秋冬;另一
类是社会现象,比如美国人喜欢玩篮球,巴西人
喜欢玩足球;比如,美国总统施政演说,比如某
某同学的迟到等。
? 后者的知觉是社会认知,即对社会现象的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人知觉和物知觉的差别:
-人有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
-人的行为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原因。
-对人认知是相互的。
-人的活动比物的运动更变化莫测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比同类物之间的差异更
大。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 社会认知的对象(人)
( 1)表情和行为
面部表情和动作表情
表情表达情感、情绪
最容易判断的表情和最难判断的表情
( 2)人格和动机,察言、观色、睹行
( 3)人际关系: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理性人
? 理性人假设:人是科学家。
? 人们寻求三方面的信息,然后做出判断:
-一贯性信息:针对情境。在其他场合或时
间,是否总是如此行事?
-一致性信息:针对主体。在同样的场合下,
其他人是否会这样行事?
-区别性信息:针对对象。他是否只是对这
个对象才如此行动?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理性人
? 案例:今天小明为什么对小莉说:, 我喜欢你,?
-小明是否在其他时候也这样说了?
是,那么小明有感觉;否,小明另有所图。
-是否其他人也对小莉说, 我喜欢你,?
是,小莉可爱;否,小明情有独钟。
-是否小明只对小莉这样说,而没有对其他女孩子
也这样说?
是,小明真喜欢;否,小明是多情种子。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完全理性认知的两个前提:
-可以获得准确、有用的所有信息。
-人拥有加工信息的无限的心理能力。
两项都不具备。现实情况是:
-复杂的、不确定性的信息环境。
-有限理性:心理能力是有限的。
比如,你能得到关于小明和小莉以及环境的所有
信息吗?人人都是科学家吗?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案例:
? 顾客去商店买某样东西。
? 你准备应聘一个工作岗位。
? 股民准备买某支股票。
? 要你对某个人做出评价。
? 甚至,某企业家在某地作出一项投资决策。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认知吝啬鬼:
? 案例:, 上海真小气, 。
? 如何进行社会认知:图式、启发式(直觉)
? 图式:
-角色图式:, 商人是精明的,知识分子是文质彬彬
的,……”
-事件图式:案例:, 约会,
-性格图式:, 小李是傻瓜,小王是天才,
-自我图式:, 我相貌平平,成绩一般,不讨人喜欢,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启发式( heuristics)
非系统性思考,而是凭直觉作出判断。
1、代表性启发 (representative heuristic)
即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
典型的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或拟合程度
进行判断。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心理学实验 1:
琳达是一位 31岁的单身女性,坦率直言,而且非
常聪明。主修哲学,在念大学时,对社会歧视、
社会公平等问题非常感兴趣,而且积极参加反核
示威游行。你认为以下哪个选项最符合对琳达的
描述:
( 1)琳达是一个银行职员
( 2)琳达是一个银行职员,而且是一个积极的女
权运动参加者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心理学实验 2:
在未来 20年中,你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
是:
( 1)中国和美国将爆发一场全面的核战争。
( 2)中国和美国将爆发一场全面的核战争,
但一开始两国都不想动用自己的核武器,
只是在卷入了一场局部战争后,如台海战
争、朝鲜战争等,才被迫动用核武器。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结论:
? 卡尼曼认为,,随着情境中细节数量的增加,该
情境发生的概率只会降低,但是它的代表性和由
此带来的外显的可能性却会上升。我们基于代表
性的决策判断是人们喜欢选择毫无根据的细节化
情境的主要原因。,
? 比如,,被告由于害怕被起诉谋杀而离开犯罪现
场, 的陈述比, 被告离开犯罪现场, 的陈述更有
说服力。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2、易得性启发( availability heuristic)
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
的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那些容易回忆起
来的信息比那些不太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
更多地被拿来作为我们认知判断的依据。
当你问别人坐火车和乘飞机哪个更安
全,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坐火车更安全。
然而,飞机事故的发生率远远小于火车。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心理实验 1:
问被试以下问题:在一般的英文词汇中,第一
个字母是 r或 k的单词(如 road,king)和第三个
字母是 r或 k的单词(如 car,awkward)哪个更多
一些。
在 152个被试中,105个被试选择前者。但实际
上,后者是前者的 2倍。因为更容易想到的是以 r
或 k为开头字母的单词,而不是以 r或 k作为第三个
字母单词,所以人们会错误估计了两类字母的相
对比例。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 生动性
与易得性很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生动性。生
动性是指事件的具体、形象,容易想象,
研究者认为,判断者更容易被生动的信息
所影响,而不是平淡的、抽象的或者统计
的数据。
案例:,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的美丽画

,吸烟有害健康, 的简单语句
二、如何进行社会认知,有限理性
3、调整性启发( adjusted heuristic)
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个锚定点开始,然
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也称锚定启
发( anchoring heuristic)
比如,同学买了一套衣服后让你猜他(她)花了
多少钱,你没有买过这种衣服,但你知道一位朋
友买了类似衣服的价格,于是,你就可以说出一
个大致的价格。
案例:, 你对武汉的第一印象如何?,
,你的某某同学是否很聪明?,
三、社会认知的偏差
? 由于社会认知对象的复杂性、认知者的主
观性、认知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认知方
式的非逻辑性,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时,
难免会发生偏差。
? 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初始效应、对比效
应、框架效应、刻板效应、事后诸葛亮效
应、自我中心偏差,基本归因偏差,观察
者-行动者归因偏差、自我保护归因偏
差 …… 等等。
三、社会认知的偏差
1、晕轮效应
当知觉者对某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
就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相反
则成为扫帚星效应。
心理实验:
A组:, 聪明、伶俐、勤勉、热心、坚强、务实、谨慎,
B组:, 聪明、伶俐、勤勉、冷漠、坚强、务实、谨慎,
要求:描述对这个人的印象。
A组,75%- 95%认为该人慷慨大方、快乐、和善、幽默
B组,5%- 35%认为该人慷慨大方、快乐、和善、幽默
容易产生晕轮效应的核心特质:热情、好人、能力、
美丽等。
案例:情人眼里出西施,追星族
三、社会认知的偏差
2、初始效应(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可靠的。对人尤其如此。
它受到印象管理(下面的内容)的影响。第一印象又是很
有价值的。
3、近因效应(近期印象)
案例,会议发言
实验,638,259,348…… 492,851,794
朗读这列数字后,隔一段时间后,回忆。
最先和最后的数字的再现率最高,中间的最低。
初始效应和近因效应统称位置序列效应。
三、社会认知的偏差
4、对比效应
简单实验:三大碗水,一碗热水,一碗温水,一
碗冰水。左手浸入热水,右手浸入冰水,保持 30
秒。迅速将左手转浸入温水中,5秒钟后,也将右
手转浸入温水中。
奇怪的感觉:左手感觉水是凉的,右手感觉水是
热的。
温度识别、颜色识别、重量估计等等都会出现对
比效应。
三、社会认知的偏差
5、框架效应
前面四种效应说明认知判断具有情境依赖性。同
样,认知判断也受到问题呈现的方式的影响。
心理实验:
假设武汉市正在为本市即将爆发的一场非比寻常
的疾病做准备,这场疾病可能会导致 600多人的丧
生。如何与这场疾病作斗争,这里有两套方案。
假设对每种方案结果的科学估计如下:
? 如果实施方案 A,能够挽救 200人的性命。
? 如果实施方案 B,有 1/3的概率挽回 600人的
性命,有 2/3的概率无法挽救任何人。
你支持哪一个方案?
结果,72%的被试选择了方案 A,属于风险
回避型。
三、社会认知的偏差
? 给另一组调查对象同样的问题,但是改变
了方案的描述:
? 如果实施方案 C,400人死亡。
? 如果实施方案 D,有 1/3的概率没有人死亡,
有 2/3的概率 600人都死亡。
? 结果,78%的人选择了方案 D。他们倾向于
更加冒险了。
三、社会认知的偏差
6、刻板效应
在社会知觉中,我们往往以一定的标准将人们进
行分类。所谓刻板印象,就是对人们进行归类后,
形成对各类人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也称偏
见或成见。
比如,将人分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
官员等,于是,工人是守纪的,农名是勤劳的,
商人是奸诈的 ……
比如,北方人和南方人
比如,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 ……
三、社会认知的偏差
7、事后诸葛亮效应
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
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也称后视偏差( hindsight
bias).
比如,以前对某个人的评价并非很贴切,而
当这个人作出惊人的成绩时,他就说:, 看,我
以前就认为他是很优秀的人。,
后视偏差并非只是表现在他人前,私下里也
是这样想的。一种真正的记忆歪曲现象。
四、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认知
?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装扮自己,给别人
留下好印象。这种试图自我形象设计和管理来控
制和影响他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
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 印象管理的价值
-求职时,表现个人的气质。
-约会时,唤起美好的感觉。
-谈判时,代表公司的形象。
-聚会时,营造高雅的氛围。
四、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认知
? 印象管理的途径和策略
1、自我表现( self-presentation)
个人要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首先取决于他 在特定
的情境中如何表现自己。自我表现是印象管理的
重要途径。
-把握角色:林黛玉和薛宝钗
-适应情境:大学新生的适应
-培养自信:自信是最有魅力的亮点
-突出特色:与众不同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温总理的故事
四、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认知
2、保持形象一致性。
人们都希望与自己交往的人比较稳定一致。
反复无常的人让人难以把握,无法控制与他
的交往。因此保持形象一致性是给人留下好
印象的前提。常反悔者没好印象。
( 1), 登门坎, 效应
( 2), 留面子, 效应
四、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认知
3、讨好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
卡内基的 6招: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微笑;
-记住对方并呼喊别人名字;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真诚地使别人觉得他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四、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认知
4、恰当的自我表露( self-disclosure)
自我表现和自我表露的区别
-恰当的自我表露有利于心理健康
-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
数量差异、内容差异
-自我表露的恰当性原则
-自我表露的对等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