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道路新阶段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历程掀开了新的一页。莘莘学子,踌躇满志,前进路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当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向前方张望的时候,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天地,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对待、去适应、去解决。解决的好,你不仅能顺利达到赛程的终点,而且可能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反之,你又有可能跑弯路,受挫折,掉队甚至被淘汰。本章就大学生如何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谈一些一般性的看法。 一、大学环境的新变化 这里讲的环境,指的是人生存、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客观条件,或者说是人在生存、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由一定客观条件构成的周围条件状况。所谓大学环境,是指大学生生活、学习、发展所需要的客观条件或所处的周围条件状况。主要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两大部分。 1、大学及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大学,从一般意义上讲,指的是专门从事高等教育的学校。从层次上分,包括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本科生专科生统称大学生。从教育形式上分,包括全日制脱产大学(又叫普通高校)和职业教育大学(职大)、广播电视大学(电大)、自修大学(自修大)、函授大学(函大)、夜大学(夜大)、以上后五类被称为“五大”。所有这些,都是从事高等(本科、专科)教育的学校,所以都是大学。 狭义的大学是专指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是包括多科系的高等教育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方面的多种专业。大学里设若干学院(College),学院设若干系和专业。 大学一词早在周朝就出现了。夏商周时期就设有国立学校及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例如周朝在中央设司徒掌管全国的教育事业,在王都及诸侯国都设有"国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类。 儒家经典《礼记》中就有一篇,名为《大学》。宋代程颐开创“洛学”,他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分离出来,作为基本教材教他的学生,再加上《论语》、《孟子》构成“四书”,以后一直成为封建教育的主要教材。宋代朱熹为“四书”作注,对后人影响很大。他在解释“大学”时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不是小孩就能学懂的学问。蔡元培先生也对“大学”作了解释,他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即大学在于传播高层次文化,研究高深学问,造就高层次人才,倡导科学上追求至真,道德上追求至善,文化上追求至美的精神。 中国历代都十分重视大学教育。两汉时期在中央设“大学”,各级地方均有学校,并有国家任命的各级教育行政官员。太学是国立的最高学府,又是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太学生最多时达数万之众。隋以后,国家设“太子监”代替“太学”之位。从唐代开始,中央开始设律学、算学、医学等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建立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等学校,比欧洲出现实科大学要早1000多年。 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高等教育内容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同文馆始建于1862年6月11日,目的是培养懂外语、办洋务的官僚。1895年和1896年,盛宣怀先后奏请清政府筹办天津西学堂头等学堂(后改为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上院(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898年7月,清政府正式批准建立京师大学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到1909年,全国共计有官立高等学校120多所。除此之外,许多教会也在中国办了不少大学,如北京协哈医科大学、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等。 民国年初,蔡元培任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这期间,他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对封建积习深重的北大改造成生机勃勃的新北大。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建国以后,我们对原有的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进行了改造,没收教会大学并进行了改造和归并。原解放区办的革命大学向正规化、专业化教育过渡。1952年,全国高校开始实行统一招生制度和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高等教育逐步纳入有计划地培养人才的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确立。五六十年代,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把综合大学中的院、系独立出来办成专业性较强的学院,高校数量逐年增多。最多时达2000多所,改革开放以后的90年代,我们又逐步将学院合并,办综合大学,大学的规模大大扩大、数量迅速减少。到2000年全国高校为 所。 2、大学学习环境的新变化 学习环境、是指开展学习活动所需要的客观条件,或者说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从事学习。它包括一个学校学习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部分。硬环境包括学校 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教学设施、设备等物质条件。软环境包括教师的数量、水平和方法,学校的教风、学风和学术空气,教学管理的机制、水平和手段等等。所有这些,大学与中学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教师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学与中学相比教师情况的变化首先表现在要接触的教师数量增多。在中学时,由于所学课程相对较少,接触的教师也相对较少。而大学就不一样了,由于所学的课程多,接触的教师比中学多多了。从你入大学门到大学毕业,要接触几十个甚至上百的老师。包括基础课老师、专业课老师、实验课老师和实习课老师,还有班主任、辅导员等等。这些教师水平有高有低,教学方法、教学习惯以及个人的情绪、气质、口语等各具特点。我们要了解老师、认识老师、逐步适应老师,才能学好老师的课程。中学时由于学习的课程相对较少,接触的老师也相对较少,一旦适应了一个教师的教学,在较长时间里都在这个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学习。而大学由于课程多、教师也多,有的一门课甚至有多个老师来上,当你刚刚适应这个教师的教学、甚至还没有适应这个教师的教学,教师就换人了。所以学会适应教师是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的主要方面。 第二,大学教学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在中学时期,教师与学生关系相对较为密切,学生认识老师,老师也认识学生,甚至对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一定了解。老师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和“保姆式”的管理。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每个环节老师安排的都很具体,老师严格督促检查。学习知识的巩固主要靠大量的作业。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学生学习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水平。而大学就不一样了。老师上课时来了,讲完课就走了,与学生的关系相对较为淡漠。学生也许认得老师,但很多老师是不能认识全部学生的。老师的作用主要的不是灌输,而是“导师式”的启发引导,“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路,引导学生自学。课堂讲授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有大量时间可供自己安排自学,阅读钻研,独立思考。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老师有关,但相关程度远远低于中学。中学时老师水平不高很难教出水平高的学生,而在大学里,水平不高的教师门下照样能出水平高的学生。所以在这方面,大学生也要学会适应。既要依靠教师,又不过分依赖老师。遇到好老师要学好课程,遇到不尽如意的教师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学,同样要学好课程。 在大学里,学生除了“第一课堂”的学习,还有“第二课堂”,即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如各种报告会、讨论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自己受到教育和多方面的陶冶。这种“第二课堂”活动大学要比中学丰富的多。这要求大学生会合理支配和利用时间,既要学好“第一课堂” 的内容,又要注意“第二课堂”的学习,千万不能把大好时光荒废了。有的学生认为中学时期、尤其是高三时期学习太紧张,到了大学可以松松劲了,把大量时间用来看电影、电视、小说,打游戏机、进网吧,打牌、下棋等各种玩乐。学业荒废了,期末一考试,多门不及格。大学生的学习有个规律:一年级学习成绩不及格率最高,以后逐年下降。其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不知道怎样学习,糊里糊涂,半年、一年、两年以后才慢慢醒悟。有个别人甚至始终不能醒悟,结果一落千丈,再也赶不上来了。 3、大学生活环境的新变化 广义的生活包括人的一切活动,学习活动是学习生活,体育活动是体育生活,文化活动是文化生活,恋爱活动是爱情生活。这里讲的是狭义的生活,即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生活。在中学时期,有部分学生住校,有了相对独立地生活的经验,自理能力较强。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住校的,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家庭。吃饭有父母做,并尽量让你可口;穿衣有父母买,穿脏了有父母洗;花钱可随时向家里要,自己一般不管钱。总之,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而到了大学,几乎全部是住校,过集体生活,吃饭面临的是食堂,绝对不会有家庭那样方便、如意;住宿是集体宿舍,大家会互相影响;自己的事要自己操心,不可能总依靠父母;自己要管钱,得学会“理财”。总之,是靠自己,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积累独立生活的经验,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生活上要过好“三关”。一是习惯关,自己的个人生活习惯要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习惯,自己家乡的生活习惯要适应学校当地的生活习惯。比如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江浙人爱吃甜,川湘人爱吃辣,不管你是哪里人,到了大学,就要适应大学所在地的生活习惯。二是气候关,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别很大。到了大学,尽快适应当地的气候也是一关。三是语言关,我国有56个民族,许多种方言,大家走到一起,要进行交流,语言必须过关。要求大学生尽量讲普通话,开始也许讲得不好,有点“四不象”,也不要紧,要勇敢地学习和锻炼。现代的大学生不会讲普通话是说不过去的 。 二、大学生自身条件的变化 从中学到大学,大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生活的新变化,同时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1、大学生身体条件的变化 人的成熟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身体的长成,以个体生理成熟特别是性成熟为标志;二是心理发展完善,以个性的成熟稳定主要是自我意识的完善为标志;三是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角色以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为标志。在这里,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成熟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同人生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大学生的生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时期。人从出生到成熟,生长发育要经历两次高峰,第一次是一岁左右,第二次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之间。在生长发育的高峰中,身体的形态、肌肉、骨骼等迅速变化。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第二个高峰的后期,骨化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生殖系统己经成熟。因此,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尤其是大脑皮层的充分发育,为他们从事复杂的抽象的脑力劳动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基础。以理解力、想象力为核心的智力水平的新的飞跃,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生活和学习的条件。大学生生理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心理的发展,使大学生“成人感’增强,强烈要求自主独立。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愿意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性意识觉醒,生理的发展也为整个人生健康发展及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大学生一般心理条件的变化 大学生在生理的发展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心理的发展也日趋走向成熟,但又没有完全成熟。因此,这一阶段在心理发展方面呈现出一些特点。 第一,智能进入发展的高峰期。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能的支柱;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增强,是智能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由于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现象的罗列,而主动地探究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科学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各项智力因素己趋于成熟水平。但是,有时也容易出现主观片面、固执己见、脱离现实、怀疑一切等倾向。 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中小学生情绪变化主要来自外部刺激,而大学生的情绪变化主要缘于内部需要结构的变化和价值观。随着教育的深化和环境的熏陶,大学生比中学生更善于控制情绪。但是,遇事仍易激动,情绪尚不稳定,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有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有时又可能由狂热转为灰心。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大学生由于远离了父母的保护,生活空间扩大,独立感、成人感增强,注意力开始从外部转向内心世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自尊心、好胜心明显增强,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期望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但是,也往往对自己的估计发生偏差,有是过高,产生自傲;有时过低,产生自卑。 第四,性意识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由于性机能的成熟,与此相适应的感情欲望也逐渐增强。他们关心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追求美好爱情。由于大学环境己不同于中学,男女学生交往机会更多更自由,不少学生开始考虑恋爱问题并进入恋爱实践。 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要经历3-5年时间,由于不同的年级面临着不同的发展课题,心理状态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阶段是过渡适应阶段。过渡适应阶段指一年级时期,这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起步阶段。新生进入大学,首先面临着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急剧转折。由于青年初期独立性的不完全,社会阅历不深,过于理想化等特点,整个心理处于不稳定之中,表现为对大学生活的多方面不适应。比如:对集体生活不适应,从而引起一些心理矛盾与冲突。大学新生的诸多不适应既是心理发展未成熟的表现,也是进入陌生环境的特殊心理反应。大多数学生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大学生活实践便能逐步适应,但也有少数学生出现适应困难、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健康和学习。 第二阶段是稳定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指二三年级时期,这是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习最紧张,最活跃的时期。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大学生对新环境己逐渐熟悉,加上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视野的开阔,不再像低年级那样单纯、盲目,变得更加有主见,更加成熟与理智。表现出专业思想逐渐稳定,人生思考更加深入,奋斗目标日趋清晰,求知欲望更加强烈,重视 各种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政治上要求进步等特点。同时这一阶段又是大学生分化的阶段,有的学生思想积极,上进心强,学习努力,兴趣广泛,而有的学生 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奋斗目标,或纪律散漫,学习松懈,或沉溺于恋爱,严重的甚至违法违纪。 第三阶段是毕业准备阶段。毕业准备阶段是指四五年级时期,这是大学生趋于成熟、准备成为社会独立成员的阶段。即将进入社会的激动与不安并存,心理活动更加复杂。高年级的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思想有了一定深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个性己趋于稳定,面对即将完成学业进入社会,一方面产生了对大学生活的依恋感情,一方面产生了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这一阶段,紧迫感、责任感、焦虑感并存。临近毕业,不少学生 在毕业考试,政治进步,考研择业等方面感到时间不够用,从而产生紧迫感;即将成为社会人,许多同学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关心自己所学专业的动态,从而社会责任感加强;围绕求职择业,大学生担心学非所用,为未来的工作能否满足自己的愿望,恋爱关系能否得到照顾,自己能否适应今后的工作等实际问题而忧心忡忡。 三、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变化 所谓社会角色,是指建立在一定权利、义务、责任、行为模式基础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简单地说,社会角色就是人的社会身份。干部、工人、农民、学生、战士、不同的社会身份就是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学生中,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也是不同的社会角色。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就是社会角色的转变。那么怎样适应这种转变呢? 1、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存在以及自已和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权利、责任、义务等“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自我”进行观察、分析、评价的能力等等。确定自我意识和“我”的稳定形象,确定“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位置,是青年期最重要的心理过程,也是适应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基本内容。 自我意识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除了人之外,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自我意识。就一个人来说,他的自我意识有一个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刚生下来的婴儿,无所谓自我意识。到了幼儿时期,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在照片中能认出自己,这就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到了小学、中学、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同学、朋友中的地位和身份,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仍然是肤浅的、不稳定的,因而是不成熟的。而到大学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的逐步走向成熟,自我意识也到了走向成熟时期。 大学生怎样使自己的自我意识走向成熟呢? 首先,要深刻地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对自我存在的认识虽然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萌芽了,但对自我存在的成熟认识要深刻的多。一方面,要从人与自然的比较中认识到“我是人”,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我就是主体,我以外的事物为我所认识、所利用;我有我的价值。另一方面,要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到“我是我”,不是别的什么人,我在社会中担当什么角色,处于什么位置,应该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这种深刻地认识在幼儿那里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中学生那里也不可能健全的。 其次,要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对自己有个正确的估价。每个人在身份、气质、性格、志趣、爱好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有这些,在中小学时期是没有认识到或完全认识到的。到了大学,随着生理、心理发育的逐步成熟,知识素养的不断提高,对自己特点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应该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估价。尤其是对自己的优缺点的认识和估价,对优点、长处估价过高,容易骄傲自满,妄自尊大;对缺点、短处估计过低,容易自卑自弃,妄自菲薄,这都是自我意识不成熟的表现。 第三、认识到自我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历史责任。这是自我意识成熟的最主要的标志。有一段时期,人们常常把大学生誉为“时代的骄子”、青年中的“精英”,这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和人们对大学生寄予的厚望和期待,但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同学们滋长“高人一等”的思想。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一名普通的学生。大学生之所以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方面固然是靠个人的自我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培养的结果。现在我们是一名大学生,将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将来多做贡献。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是自己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大用的栋梁之才,这就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这种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中学生是很难做到的。 2、在比较中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就是“知己”,“知已”比“知人”更难。认识自我,需要有严酷解剖自己的勇气,需要有深刻反思自身的能力,需要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认识自我,一般采取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把自己与他人作比较,从而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长短处。作为社会一员,个人评价自己,必须以他人的态度为参照系。他人的态度往往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通过与他人相处,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而为自我评价提供基础。因此,对他人的态度,应有较大的容纳承受心理,并加以分析,从而较客观地检验出自己的能力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价值。如果自我评价只建立在自我感觉的基础上,不注意他人的态度,就容易导致产生自满或自卑等心理。 第二、把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作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每个人的进步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要经常对自己走过的路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找到人生之路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前进。同时,通过回顾,不仅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而且看到自己成长的成绩,从而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第三、把自己的现实同自己的未来目标作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的差距。进入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们逐步树立了自己的理想,选择了自己的未来的奋斗目标。理想和目标就是奋斗的方向。现实的努力,是为了实现自己未来的目标和理想。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常把自己的现实状况同未来的奋斗目标加以比较,发现现实状况同未来之间的差距,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3、遵守大学生行为规范 1989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等一系列行为方面应遵守的准则提出了要求。这就是大学生的基本行为模式。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大学生就应该认真学习《行为准则》,自觉遵守行为规范,使自己行为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要求。 总之,要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权利、义务、责任、身份、位置以及应有的行为规范,完成社会角色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四、争取良好的开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大学生活也是一样。在困难面前,我们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如何争取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每个大学生都不能回避的。中国人办事历来“慎重初始”,认为“有了好的开头,事业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怎样争取一个良好的开端呢? 1、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人的理想的具体体现,是人们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人奋斗和前进的方向。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和动力支持作用。在人生的征途上实现了一个奋斗目标后,必须及时确定下一个奋斗目标。 由于理想可分为远大理想和近期理想、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目标也分为远大目标和近期目标、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就社会目标来讲,我们的远大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期目标是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近期目别是实现第十个五年计划。就个人目标而言,在社会的总目标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也可以分为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比如:顺利毕业、加入中国共产党、将来有一个合适的工作、考研究生、找一个理想的伴侣等等,这都是个人的奋斗目标。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具体目标。每个人不仅应该有自己的具体目标,更应该有自己的根本目标、大目标、长远目标,那就是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自己的正确目标呢? 第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社会与社会目标相结合。社会目标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目标,它规定和制约着处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的个人目标。当代大学生应该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目标,把个人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目标。 第二,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自身的条件相结合。个人奋斗目标的制定既要从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出发,又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考虑到目标的崇高性,又考虑到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因为每个人奋斗目标的制定,不仅受到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制约,也受到自己的身体条件、知识和能力条件、心理条件的制约。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常言道,“知人为聪,知已为明”,如果把自己估计得过高,把自己放到不适当的位置,目标就可能定的过高,不切实际,结果费力很大,难以实现,理想成了空想。相反,如果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就会埋没自己的才能,影响自己价值的实现。只有实事求是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为激动所欺骗”,才能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三,必须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长远目标是在无数个近期目标实现的积累中得以实现的。长远目标可使方向明确,动力持久;近期目标则能使动力强度提高,效果直接。选择个人的奋斗目标时既不能好高鹜远,不着边际,又不能鼠目寸光,谨小慎微,而应注意目标设置的层次性,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相结合。 2、为实现新目标而努力 大学生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应该“咬定青山不放松”,锲而不舍地为之努力,全力以赴的为之奋斗,争取使目标成为现实。 第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顽强拼搏的结果。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下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我们每个目标的实现,就如建筑一样必然是一木一石,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 应该把自己的每一言行和所树目标结合起来,具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 青年大学生渴望成才,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这是好事。然而,不少大学生往往只是把它停留在口头上,不进行顽强拼搏,使之付诸行动。如果把成才的意愿仅仅停留于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纸上谈兵,空于幻想,而不付诸扎扎实实的劳作耕耘,那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空想家。大生物学家拉马克最初想自学当个气象学家。后来,他想当金融家。很快他又爱上了小提琴,想成为一个音乐家。这时,他的一位哥哥劝他学医,他又想当医生,可是从16岁到24岁由于他从没在一门学问上下过功夫,终究一事无成。直到后来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帮助下,拉马克决心献身科学,他才走上了事业成功的道路。他埋头苦干,整整化了11年时间研究植物学,写出名著《法国植物志》。为了研究动物学,他花了35年时间。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才成为著名的博物学家。可见,人才的成功都 离不开脚踏实地的作风。每一位立志成才的大学生都应当具有这种品质,把自己美好的理想、愿望转 变为现实。 第二,要能够经得起挫折,勇敢面对失败。人才的成长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因为在任何一个领域要有开创性的成就,都会遇到困难,因而也就难免遭受挫折和失败。面对失败,有人就悲观失望,失去信心;有人就唉声叹气,激流而退;有人就裹足不前,半途而废。然而,失败的境遇并不因为人们的退让而有丝毫改观。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莫过于对失败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英国数学家凯尔文说:“我坚持奋斗55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失败可以启发人,失败可以锤炼人才的意志,失败往往也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作为的人,并非他们掌握了走向成功的捷径,而恰恰在于他们没有在失败面前怨天尤人、萎靡不振。因此,我们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都应该象红军万里长征一样,“万水千山只等闲”,“披荆斩棘永向前”。 第三,要长期坚持,不懈奋斗。要想做出惊世骇俗的大事业,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就成功,必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一个人确立奋斗目标固然重要,但是,目标毕竟不是现实。要达到向往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不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孜孜追求,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古往今来的大科学家、大学问家,都把坚韧不拨、奋斗到底的品质看作成功的同义语。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7年,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40年,歌德的《浮士德》写了60年。著名化学元素周期表创始人门捷列夫,给人类留下包括物理、化学、工业技术、社会问题以及经济问题的著作340多篇,他的格言是:“终身努力,便成天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年过七旬以后,双目半盲了,但仍笔耕不辍,直至临终前仍然笔不离手。这些伟人的风范为我们作出了卓越的榜样。在成才道路上,我们只有做到“锲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镂”。 3、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每个人相信自己的精力和能力的一种意识倾向,它就象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技能,如果没有勇气把它们付之于实践,就不可能成为实际能力,这种勇气来源于对自己精力和能力的自信。解决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是大学生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入学时相差无几的同学,通过几年的学习,被无情的拉开了差距,一些同学落后了,其中,自信心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建立自信心,要特别注意防止自卑和自傲两种偏向。 自卑,是指个人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的某些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人的心理。自卑感的出现,对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估价过低,因而泯灭了自己的进取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应该说,这种自卑心理在我们刚进校的同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尤其是在一年级,由于学习环境变化,看到大学里高手如林,自己就产生了自愧不如的心理,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实习中只想当“观众”,不愿当“演员”;有的女同学,自认为生性软弱,女生不应该抛头露面,因此有甘当“随从”的心理;还有的同学,碰到一点困难,就望而却步。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假若一个人尽想着我办不到,那么他果然就会办不到。”所以在培养能力过程中,关键不在于你是否能够取得多大成功,而取决于你是否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自傲,就是盲目的自信,把自己估计得过高,目空一切,这是我们在培养自信心中的第二个大敌。我们所讲的自信,是在具有一定能力基础上对困难采取藐视态度的自信。在一年级的同学中,自傲心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同学眼光过高,但求实精神不强;有的同学过于相信自己,不愿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显得过于固执;有的同学过于夸大自己的长处,以为以往的经验能够适应于变化了的环境等等。在新同学中,由于在中学时代是众星捧月的佼佼者,沾染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虚俘的自傲习性是难免的。但是只要在大学的适应过程中,正确认识和估计自己,积极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必然会建立起谦虚、进取的自信心。正如爱因斯坦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所说:“谁要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列夫·托尔斯泰说得好:“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干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这些告诫无凝给那些有自傲心理的人敲了警钟。求学是一种老老实实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有的人说:“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金玉良言,我们应时时记取。 防止自卑,提倡自强不息,在逆境之中,在困难面前,我们可以保持高度的自信;克服自傲,提倡实事求是,在顺境之中,在成功面前,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4、学会学习 学贵有方,得法方能“得其门而入”,方能事半功倍,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制定一个“为我所用”的自学计划。每个大学新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制订一个自学计划,科学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合理地支配时间,使自己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有张有弛。在制定计划时要既有长远计划,也有短期计划。制定好长远计划,可以使我们感觉身上担子很重,前面路很长,不至于为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也不至于受到一点挫折而悲观失望。制定好短期计划,可以使我们倍感时间珍贵和效率的重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和分秒必争的好习惯。在具体制定过程中,长计划宜粗不宜细,而短计划宜细不宜粗,譬如本学期要补哪门课的基础,每月,每周,每天,以至于每个单元时间怎样安排都要予以落实。 其次,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大学所开设的课程,就其结构层次来讲,一般可分为三类。即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锻炼健康体魄而开设的必修课。基础课是向学生讲授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专业课是向学生传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技能的科学。三者密切联系,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俗话说:“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就是说基础课的底子打得越厚,将来在专业发展上的后劲就越足,适应面就越广。 再次,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相统一。我们学习,不只是为了求取知识,还要增长才干,即培养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培养与专业有关的基本技能,把自己的知识运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