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加强人生修养 提高人生境界 人是有道德的,但人的道德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后天自然而然地长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靠自我修养养成的。一个人修养的功夫深浅,直接关系到他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和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的高低。这里,就修养的概念、内容、基本途径和方法以及修养的境界等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修养的概念与修养的传统 1、修养的涵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只顾自己,不顾或很少顾及别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往往只从自己的喜怒哀乐、个人的好恶、个人的利益出发,随己所欲,随心所欲。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些人,他们则相反,时时、处处注意想到别人,克制自己,说话、办事、想问题都比较得体,受到别人的爱戴和尊敬。我们说,前一种人,他们是缺少修养或没有修养,后一种人,就是有修养或者叫有涵养。 修养是一个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一般说来,修养是指个人对理论、知识、规律、规则等的了解掌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水平,以及将这些理论等转化为个体的言论、行为、待人处世的态度和能力的过程。这就是说,修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认识意义上讲,修养是指个人通过学习、记忆、理解、思考,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思想观点、规律规则等有了较多的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水平、境界。如我们称某人有理论修养、知识修养、思想修养等,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这里,修养是衡量个人所掌握、所具有的理论深浅、知识多少、觉悟高低的尺度。 另一方面,从实践意义上讲,修养是指个人将所掌握、所具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规则等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或者说是实践某种理论、思想、规则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水平,具体表现为个体的某种能力、功夫、品质、素质、态度等。如称某人有艺术修养、文学修养、书法修养、音乐修养等。这里,修养又是判定一个人能力大小、行为好坏、品质优劣的尺度。 修养一词可以看作是“修身养性”的简化,是中国古代长期演化而来的。最早叫“修己”,《左传》曰:“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论语》曰“修己以安百姓”。孔子又讲过“克己”,“克己复礼为仁”。《大学》叫“修身”,“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孟子》曰“诚身”,“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同时还有其他多种说法:内讼、反省、内省、慎独、澡身、洁身、正身、养心、养性等等。宋代以后才出现“修养”一词。 从修养的概念可以看出,修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既是指思想修养,又是指行为修养或行为养成。 思想修养是指通过自己的学习、记忆、思考,懂得一定的道理、知识,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掌握一定的规律、规则,使自己的思想充实、丰富起来。这是内在的修养,即古人讲的“养心”、“养性”、“诚意”、“良知”等。思想修养主要是解决世界观、尤其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上的的问题。通过思想修养,使自己能在思想上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应该爱什么,恨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从而在思想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行为修养是指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指导下,通过“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品质、素质、价值等,是在行为上进行的修养,是外在的修养,具体体现在用正确的态度、方式、方法去接人、待物、处世,按照真、善、美的要求去行动、去实践、去追求。这里,意志起着关键的作用,是通过意志选择、意志控制实现的。蔡元培说:“为其当为者,是为道德”,“行为之原质为意志”。今天,我们按照《高等学校学生行为规则》的要求,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打架骂人,不赌博酗酒,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点滴养成,这就是行为修养。 思想修养与行为修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 首先,行动修养要靠思想修养来指导、控制。任何正常人的行为都受一定的思想支配、制约、控制,思想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和实践水平。学者风度、专家气质从哪里来?是因为他们是学者,是专家,是思想的富有者。没有丰富的知识、思想作底蕴,气质、风度是装不出来的。 其次,思想修养的成果要靠行为修养的成果来体现和衡量。一个人的素质、品质、能力,无法单从它的思想来判断和衡量。他所掌握的知识、规则如果不付诸实践,见之于行动,那么,这些知识、规则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看一个人,不仅看他口头上如何,主要看他的行为如何。有的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决不是有修养。 第三,思想修养与行为修养又是互相促进的。良好思想的养成可以带动、促进良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又会进一步巩固思想修养的成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水平。 2、中华民族重视修养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重视道德的“礼仪之邦”,崇尚道德,注重自身修养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传说中的尧舜就是家喻户晓的道德圣君,是后人的楷模。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无论是哪家哪派,都非常注重和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其中儒家关于修养的学说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礼记》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大学》、《中庸》和纪录孔子言论的著作《论语》、记录孟子言论的著作《孟子》,合为“四书”,长期作为封建时代教育的“教科书”。过去上学读“四书”,不仅仅在于学文化,更重要的在于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进行道德与修养的教育。 《大学》的中心内容就是修身。它开宗明义就提出了修身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使民众自新,还在于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宋明理学认为这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三个主要要求,又称之为“大学之三纲要”。孔子最忧虑的是学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大学》还提出了“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先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四书集注》第6页)。这“八条目”,“修身”是中心。前“四目”要求的是“内修”,即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使自己达到较高的道德水准,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三目”是在“内修”基础上的“外修”或“外化”,是“修身”的落脚点所在。这“八条目”又被称之为“内圣外王”之道,只有修好了身,才能成为“内圣”;成为“内圣”,才能实现“外王”,即“治国、平天下”。实现“内圣外王”的关键是“修身”,因此结论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四书集注》第7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其前提就是修身。《礼记》的另一篇著作《中庸》,又提出了“九经”,即治理天下的九条原则:“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四书集注》第42页)。亲亲,是亲近亲人,子庶民,是爱抚百姓,来百工,是召集各行各业工匠,柔远人,是安抚地处边远的人,怀诸侯,恩慰各国诸侯。这九条原则的首条就是“修身”,身不修,则道不能立,则一事无成。孔子再三强调:“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进行刻苦的磨练。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我国古代的众多学派中,除了儒家学派的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影响最大外,道家思想因为有其独到的特点也源远流长,有较大影响。儒家重修身,道家则重养生。儒家讲的修身,实际上是“修心”、“养心”,是思想和心理上的修养,并不是肌体上的修养。而道家的“养生”才是真正的“修身”,即修养身体。道家的“养生”,本意就是保养生命。怎样保养生命?是通过“修心”而实现的。怎样“修心”?就是“虚”与“静”,即排除人的一切欲望,回到最原始、最纯真的状态去,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无欲无为,就能养生。道家是主张“身心双修”,“修心”是为了“修身”,即为了“养生”。由此可见,道家的修养与儒家的修养从目的、内容到形式都是不一样的,意义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二、加强人生修养的意义 我们通常说,青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其实这并不完全。青年时期不仅要长知识、长身体,还要长道德,这才符合我们的教育方针,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一个人如果只有好知识、好身体,而没有好道德,他有可能以知识和身体为本钱去作恶;只有同时有了好道德,他才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身体行善,为人类和社会多做贡献。要想使自己有道德,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对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人生修养,有利于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任何人都是社会之中的人,他在一生要想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必须首先使自己融入到社会之中,得到社会承认,取得社会角色,了解社会规则,才能登上社会舞台进行演出。这就是人的社会化。因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受到社会的制约,必须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思想、情感、言论、习俗相一致,这样才能有真正的人生;必须了解社会通行的行为规则,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一致,才能使自己畅行无阻。如果他自行其是,唯我独尊,不知自律,为所欲为,必将于世人格格不入,以至于到处碰壁。只有不断地加强人生修养,不辍地学习,不懈地磨练,不断地自己教育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与社会相适应,与他人相融洽,自己的人生与社会融为一体,善始善终。 道家曾构想“至德之世”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人们住在那儿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走起路来不知道应该往哪儿去,一边吃东西一边嬉戏玩耍,吃饱了就随意游逛,真可谓随心所欲了!儒家主张“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些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处在这样的社会,进入这样的境界。现实生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置身于“世俗”之中,不能回避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发生的各种矛盾,通过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就已处理,使自己在社会的人海中获得现实的“自由”。 2、加强人生修养,有利于自己优良品质的形成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提出要做“五种人”,即“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使自己高尚,就得使自己有道德,要想使自己有道德,就得加强修养。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的一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总会留下自己的名声,或“美名”,或“恶名”,人人都愿意流芳千古,而不愿以遗臭万年。美名靠的是崇高的道德品质。白求恩,一个外国人,之所以在亿万中国人中留下美名,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写了文章,是因为白求恩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是美的,是高尚的,是值得国人所纪念的。 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从外部条件看,取决于主体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社会时尚、风气、习俗状况,主体所受的教育状况等。另一方面,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条件和主观努力的程度,包括他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同等的客观条件下,人的品质之所以会出现较大差别,是因为个人修养功夫的差异。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人们本来都差不多,由于修养功夫的不同才形成了差别。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孜孜不倦追求的人,总会达到较高的道德层次,成为“圣人”。孟子说,只要努力加强人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就看你修养的功夫了! 3、加强人生修养,有利于实现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归结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对个人的理解、尊重和满足,这是个人价值或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和奉献,这是人的社会价值。人生修养与人生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人生修养,塑造高尚的品质和人格,自然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同、承认、尊重,社会理应给予它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使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修养好、觉悟高、品格优的人必然会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为他人多做贡献,使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到实现。 儒家的“八条目”以“修身”为核心,落脚点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实际上讲的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就是人的社会价值问题。 三、修养的基本内容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国也正在进行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大业。这样的大背景为我们进行人生修养提供了大舞台,同时也为我们的人生修养赋予了崭新的、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以及心理品质、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等等。这里择其要加以说明。 1、政治品质修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对立和斗争,所以存在着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无产阶级的政治,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体现。在“极左”年代,由于搞阶级斗争扩大化,搞“突出政治”,搞“无限上纲”,念泛化了政治的概念,结果弄得许多人怕政治,恨政治,甚至想远离政治,严重地毁坏了政治的声誉。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取消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政治以真面目,但由于以前“极左”造成的危害太深,至今仍有不少人不愿意讲政治。其实,人生活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的。尽管有的人口头上会说“对政治不感兴趣”,不想参与政治,但实际上他仍处在政治关系之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关心着政治。大学生对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国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事件、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对我国申办2008年奥委会等等问题的关注、关心,实际上就是关心政治。 政治品质,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政治特征和政治倾向,具体体现为他的以政治思想、政治信念为基础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政治品质或政治素质决定着一个人的政治方向,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中占着重要地位,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首要要求。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阶级,它们的教育都有政治上的要求,都是要培养自己国家、自己阶级的接班人,不可能培养自己的掘墓人。我党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政治上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时期,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修养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呢?首先,要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这都是人生的根本方向、根本立场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这“四爱”是统一的,爱祖国,包括爱祖国山山水水,爱祖国的人民,爱祖国的领导者,爱祖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其二,要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那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就是政治路线,它规定了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政治上要坚持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为了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其三,要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在民主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是政治,打日本帝国主义是政治,打国民党蒋介石是政治,抗美援朝是政治,在社会主义时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其四,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大事就是关心政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知天下事才能为天下事,假如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关门只读圣贤书”,那你读书有什么用?其五,要关心国际政治。人类发展到今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有人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象住在同村的人交往一样,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就是国际政治。要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了解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弱国与强权政治之间的斗争,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我开阔胸怀、拓宽视野、保持清醒,为国献身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2、思想品质修养 思想,亦称观念、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错误反映或歪曲反映。毛泽东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这种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产生了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第300页)。思想从反映的人类社会生活的范畴上划分,可以分为经济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法律思想、文艺思想、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等等。 思想品质指的是一个人在思想认识问题上所显示出来的一种稳定的思想特征和思想倾向,包括他的认识立场、思想观点、思想方法和思想水平,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综合反映。认识立场,就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认识问题,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还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思想观点,是站在一定的认识立场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思想方法,是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方法论的具体体现。认识立场、思想观点、思想方法都是世界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认识立场、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思想水平是一个人的所具有的思想所达到的高度和丰富程度,是思想品质的集中体现。 思想品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已下方面。 首先,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学哲学,用哲学”。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他影响和制约着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看法和具体观点,因此哲学是思想品质的基础。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定的哲学在人生、价值问题上的反映,这是做人的根本问题。集中起来就是解决怎样做人的问题,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正确解决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坚持集体主义的问题以及为社会和他人多做贡献的问题。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人生奋斗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对自身的状况永不满足,会不断确定新的奋斗目标,渴望有一个闪光、充实、美好的人生,这就产生了理想。信念是对理想的坚定和强化,并且努力为理想奋斗的精神状态。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两大精神支柱,是推动人生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他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就是一个“糊涂虫”;如果没有信念,他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是一个“窝囊废”。 第四,要学会正确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就是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想问题的方法。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由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个性心理特点不同,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受的锻炼不同,思考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较为固定的思维模式。比如想问题的角度,有人习惯于从社会和他人的角度,有人习惯于从个人的角度;有人习惯于从宏观角度,有人习惯于从微观角度;有人习惯于从历史角度,有人习惯于从现实角度等等。又如思维方法,有人习惯于从抽象到具体,有人习惯于从具体到抽象;有人习惯于从综合到分析,有人习惯于从分析道综合;有人习惯于归纳,有人习惯于演绎等等。所有这些,如果形成思维定式,必然产生局限性,影响思维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的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身的问题,有的则属于思想方法问题。因此,学会和使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道德品质修养 政治、思想和道德这三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政治当中有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比如我们提倡勤政为民,提倡清正廉洁,提倡以德治国,这些都是为政、从政的基本道德要求,就是政治道德。思想中有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道德,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了政治和思想。我们教育方针中“德、智、体全面发展”讲的“德”,“四有标准”中的“有道德”,都是广义上的“道德”,即它实际包括着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要求。这里讲的道德品质,是狭义上的,是与政治品质、思想品质相并列的人的品质,主要是指一个人在道德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呢? 第一,道德认识。即个人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道德关系的理论、准则、规范的认识和掌握。其中包括道德理论、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等等一系列道德问题的认识,说到底是对善、恶、义务、良心、正直、崇高等的理解、区分和把握,并依此为基础对社会道德关系和行动(包括本人的行动)进行判断和评价。古人那里叫“知道”,即了解、认识、把握关于道德的知识。道德认识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道德情感。即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爱好或憎恶等的情绪态度。在道德品质中,道德情感具有两种主要作用。首先是评价作用,即以赏识、鄙夷和愤懑等情绪来表明对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态度。其二是调节作用,即以某种情绪态度来强化或弱化个人的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所以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的道德行为。 第三,道德意志。指的是个人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克服困难、障碍,而作行为抉择的努力和坚持精神。道德意志的主要功能,是依据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果断地确定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方式,并抑制和排除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障碍和干扰,使人长时间地专注于所确定的道德行为的完成。没有到意志,道德认识就不能顺利转化为道德行为。 第四,道德信念。指的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道德行为原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又坚定的笃信,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热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特点,因此在道德品质中居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具有坚强道德信念的人,往往能够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第五,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具体表现为道德语言、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在道德品质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由于它们都属于道德意识的范畴,仅仅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抉择。但一个人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而不实际履行道德义务,在道德行为上有所表现,或者在道德行为上另搞一套,那么,无论道德意识如何好,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 四、人生修养的基本途径——社会实践 所谓社会实践,指的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主要是一种物质活动。而人生修养则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主要的又是一种精神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无论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还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看,客观世界需要改造,主观世界也需要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改造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完成。另一方面,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看,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有意义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离开了物质活动,精神活动就失去了基础,会误入歧途。因此,社会实践是人生修养的根本途径。 1、社会实践是人生修养的基础 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人生修养的目的,就是认识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发现自己在这种关系中的位置,从而使自己以别人为参照,追求和塑造自身人生的真、善、美、高尚和文雅。不参加社会实践,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无以形成,也无从显示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更无参照和比较,也就无所谓美与丑、善与恶、文雅与粗俗、高尚与卑劣。 2、社会实践是推动人生修养的动力 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给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实践的深入和发展推动着人生修养的深入与发展。一方面,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要求实践主体不断地加强学习,认识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适应新的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实践深入和发展的结果,是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对社会的个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为个人修养提供动力。 3、社会实践是检验人生修养水平的根本标准 人生修养的水平或成果,是指人生修养所具备的功夫和境界,这种功夫和境界如何,不能单凭自身的感觉和自我评价,必须通过社会实践,通过他人才能证实。这就是说,人生修养的功夫必然转化为个人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思想道德能力,必须在他从事社会实践的具体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 4、社会实践是人生修养的根本目的。我们所提倡的人生修养,既不是将自己“修行”成“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凡脱俗的佛门高僧,也不是将自己“修炼”成为长生不老,装神弄鬼的仙家道人,而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从事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显示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人生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和实践过多种人生修养的方法。其中儒家所提倡和奉行的修养方法影响最大,践履者最多,基本上符合人生修养的规律,被历史和现实中许多人的修养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至今仍有积极意义。这里介绍一些古人最主要的修养方法。 1、学习的方法 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蛮,总是与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的。古希腊人有句名言:“知识即美德”。知识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总结自己亲身实践的经验,得出来的知识叫“直接知识”,毛泽东称之为“真知”。这种知识的获得是十分有限的,因为个人的人生、能力、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亲口尝一尝”。另一条是学习,向书本学,向古人学,向外国学,向先进学,学习的来的知识叫“间接知识”。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美德。 关于学习,儒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孔子作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大师,他十分强调人的学习。他虽然在理论上承认有“生而知之者”,但同时又承认有“学而知之者”,就连他自己也是“学而知之者”。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的一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一生。他不仅主张向书本学习,而且主张向实践学习,向其他人学习,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常师”。 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的“仁、义、礼、智”是先天就有的“良能”,可以不通过学习就存在,但这个“良能”能不能在自己身保存并发挥出来,就看你学习和修养的功夫了。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更加强调后天的学习,通过学习,改掉自己先天的弱点。他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孔孟以后的历代大儒,包括汉代的董仲舒,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等,都是十分重视学习的。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使自己提高修养层次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2、“反身内省”的方法 这一方法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提法有:“克己”、“自讼”、“内省”等。这一方法旨在发挥人的自觉性、自律性、主动性,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用人生标准对自己进行衡量、检查、反省,主动找出自己的坏思想、坏念头、坏行为、坏毛病,并主动加以批评和克制。 孔子认为,一个人道德的完善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他对颜渊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主张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而不能苛求别人,“躬自厚而薄责小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依此孔子提出了“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身内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同的过错,一旦发现了,就应该不怕改,“过则无惮改”。知过而不该,那就更错了,“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解释说,每天要反省自己的三件事:“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孟子叫“自反”,他说:“友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也,必无礼也,此物岂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孟子·离娄下》)。如果别人对我蛮横无理,那么君子一定要自我反省,看自己是不是有做错的地方,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先做自无批评。 “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是历代思想家所推崇的基本方法。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在他的《传习录》中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会一有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地方,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这是对“省察克治”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几乎达到了苛求的地步!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灵活地运用“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过电影”,即晚上躺在床上,将白天经过的事情象演电影一样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演一边,从而明确哪些事做得对,应该发扬,哪些事没做好,应该努力改进。这是难能可贵的,如能长期坚持,对人的成长进步十分有益。 3、“慎独”的方法 《礼记·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是谨慎小心,“独”是单独、独处,意思是当自己没有被人监视、监督、管理时,即人家对你的言行听不见、看不见时,也要谨慎小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放肆、不越轨、不纵欲。这实际上是“反身内省”方法的延伸,旨在发挥人的自律性、自觉性,严于律己。这是一种比内省更深的修养功夫,道德的高度自觉性的表现,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意志品质,同时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 《大学》中同样也谈到了这样的道理,它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之,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为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四书集注》第11页)。是说道德修养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一个人内心如何,会在外表上表露出来;一个人做了坏事,想掩盖是掩盖不了的,不能自欺欺人。有的人像掩盖自己的缺点而专门显示自己的优点,但在别人看来,就象看透他的肺肝一样,对他的缺点一目了然。 4、“存心养性”的方法 “存心养性”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人生来就存着“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又叫“四端”,即“仁、义、礼、智”。这都是人本来就有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保存与扩充人性中所本有的善端,而不使它丧失。为不使“善端”丧失,孟子提出了“存心养性”的修养学说。要实现“存心养性”,孟子提出得三步走。 第一步,“求其放心”。“放心”,是说在外界事物的引诱下,人性中固有的“善端”跑掉了,即人的本心、善心被外界事物勾引走了,失掉了。也就是说,人本来好好的,经不起引诱变坏了。“求”,就是寻找,找回。“求其放心”,就是把跑掉的“善端”重新找回来,恢复自己的本来的善的面目。 第二步,“养心”。把跑掉的善心找回来还不够,还必须得“养”住,不能再让它跑掉了。因为外界的事物会不断地对你产生引诱,找回来了还有可能再次被引诱出去,再次跑掉,所以得“养心”。 第三步,“养浩然之气”。养住已有的“善端”,还不是目的,目的是把原来的“善端”扩而充之,在自己身上发扬光大,成为自己现实的道德品质。 这种方法与“学习”、“内省”、“慎独”是一致的。实现“存心养性”的“三步走”,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省”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相当于发现自己“放”跑了的“心”,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等于找回了自己失掉的“善端”;在独处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防止外界恶的引诱,防止“善端”的丧失。因此,“存心养性”的修养方法是一种更深的修养功夫,达到的是更高的境界。 5、“力行”的方法 力行,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学习与力行这两种方法反映着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古人讲是“知”与“行”的关系。多数思想家在论述知行关系时,更看中于行。孔子主张“君子耻于言过其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长治》),把道德实践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道德言论能否真正实现的标准。荀子继承了孔子关于“行”的思想,提出“行高于学(知)”,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闻之、见之、知之都属于学的范围,学的目的在于行,不然的话,“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同上)。“敦”是敦厚,厚实,多,知而不行,知识再多也没用,仍然困惑。 宋明理学围绕知与行的关系,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一个是知与行谁先谁后的问题,一个是知与行孰轻孰重的问题。程颐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从意识的反作用角度认识,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道德行为总是受到道德意识的支配,总是先有对道德观念、道德准则的认识和掌握,才可能有自觉的道德行为。但是从重要性而言,行为更为重要。人生修养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口头上,而最终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在人生实践中得到锻炼。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6、“积善”的方法 这是荀子提出来的。他在《劝学篇》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这里讲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包括善的思想、善的行为、善的成果的积累。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刻苦顽强的坚持和积累的过程。佛、道、基督等几乎所有宗教都宣扬善恶福祸报应,不管各自的理论出发点是多么荒谬,但它们都主张在有生之年要尽可能弃恶从善,积德行善,造就现世之圆满人生,这一点无疑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可以说反映了人生之共同的规律。这些宗教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总有它自身的妙处。无产阶级的一生,也应该是积德行善的一生。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那才是最难的啊!” 六、加强人生修养,提高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指人的有生之年在知识、能力、价值、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高度和境地。与人生修养相联系的人生境界主要是指人的品质。人的品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其中最基本的是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般情况下讲的人生境界主要指的是人生道德境界,即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状况和水平。 人生境界与人格是紧密相联系的。人格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尊严、价值和道德品格。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格。因此,高尚的道德人格与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一致的,理想人格就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1、人生境界具有差别性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各自的利害关系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标准,这就是人生境界的差别性。 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儒、道、佛三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大不相同的。儒家从积极的入世态度出发,以“仁”为核心,把达到“仁”的“圣人”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追求人与社会的充分和谐。道家从消极的游世态度出发,以“道”为核心,把达到“自然境界”、“婴儿境界”、“朴”的境界的“真人”、“至人”作为理想人生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佛教从消极的出世态度出发,以“佛”为核心,把达到佛(大彻大悟即成佛)的“涅磐”作为理想人生境界,追求自我感觉的充分和谐。在今天,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劳动人民同剥削阶级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大不相同的。 2、人生境界具有层次性 在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社会实践范围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不同,修养的功夫和阅历不同,从而达到的人生境界水平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和水平,有的人则处于较低的程度和水平。这就是人生境界的层次性。比如大家都朝着圣人的方向走,有的人可能会接近圣人,有的人则会差得很远。中间有许多阶梯,人生修养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前进的过程,上一个阶梯达到一种新的人生境界。 儒家就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小人、乡愿、君子、成人、仁人、圣人等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又可以简化为三个层次:小人,君子,圣人。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是君子,小人是少数,能够成为圣人的也是少数。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看来是说他的历史,实际上是说他在不用的年龄阶段修养境界达到了不同的层次。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时,就达到了“圣人”境界。 3、当前我国存在的人生境界类型和层次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存在着多种利益关系和利益主体,存在着封建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糟粕的影响,客观上使我国当前存在的道德境界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如果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标准,来观察社会成员在对待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中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表现,那么大致可以依次概括为三种人生境界。 第一,自私自利的人生境界 这种人生境界本属于私有制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属于非共产主义的道德体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仍然是现实社会中少数人的道德境界。这种人生境界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个基本前提出发,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资产阶级人生信条,活动的唯一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和欲望,为此甚至可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坑蒙拐骗,不择手段。总之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人类似于儒家说的“乡愿小人”。 这种人生境界在现阶段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决不是我们所提倡在的;虽然是少数人持有,但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对于这种人生境界,我们应该通过社会舆论、社会评价的力量加以限制,加以教育,加以引导,不能任其发展。 第二,取之有道的人生境界 这种人生境界,属于共产主义人格品质体系中的初级境界或低级境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可以使绝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境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于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既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就得承认多重利益。 所谓取之有道,就是合理的、合法的、合乎道德的取得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只取正当的个人利益,即法律、道德、政策所允许范围内的个人利益。这种人生境界要求善恶分明,是非分明,曲直分明,以不损害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为前提,奉公守法,勤劳致富,正当索取。当公与私、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能够以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为重,自觉限制非正当个人利益。这就是古人讲的“信守善道”,“取之有道”,“义,然后取”。这种人生境界类似于儒家说的“成人”、“君子”。这尽管还有个人利益的追求和欲望的满足,还不是最完美、最崇高、最理想的人生境界,但它是与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人际关系相适应的,因而是应该大力提倡和弘扬的。 第三,大公无私的人生境界 这种人生境界,是共产主义的人生境界,无产阶级的人生境界,也是人类社会最完美、最崇高、最理想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产阶级做人准则,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与安危,为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了人民的利益与幸福,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以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人生境界类似于儒家所说的“圣人”。圣人的境界是十分崇高的,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孟子曰:“人皆可以为舜尧”,“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就是说象舜这样的人是人,我也是人,只要按照舜那样去做,也可以成为象舜一样的圣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焦裕禄、孔繁森等许多党的优秀干部,雷锋、王杰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可以说他们都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这种人生境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上述三种类型或三种层次的人生境界,处于第一层的是少数,能够达到最高层次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处于中间层次。即使在同一层次中,人与人之间也有很大差别,中间又分为若干小的层次。人生的过程,就是沿着人生的阶梯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的过程,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4、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人生和理想的人格 首先,要有塑造自己理想人生的热切愿望。人生是一团烈火,烈火充满着激情。马克思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只有渴望成为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会为之努力。这种激情和热情不是一是一时的,不是动摇不定的,不是时隐时现的,而是坚定、持久、永恒的,伴随人生始终的。儒家注重立志、守志、尚志,实际上是心理上对人生目标追求的一种意志选择和意志控制。激情和热情不仅是一种情感,主要的又是一种意志力量,是促进人生向崇高境界升华的内在精神驱动力。 第二,要有识别是非善恶的足够能力。人生是一条船,你就是船的主人。航船方向的辨别、把握并朝之前进,关键在于驾驭者的辨别能力和驾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够对自身的言行和周围事物的真假、善恶、是非、曲直、荣辱、雅俗等等界限做出正确而恰当的判断,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和努力。这种驾驭自身人生的能力既是自己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又是自己修养功夫所达到程度的直接显现,同时也表明自己的人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第三,要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人生是璞玉浑金,需要不停地雕琢磨练。任何人的人生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完成的,不管你所处的环境(大环境或小环境)如何,所从事的职业如何,所走过的道路如何,但向往美好,追求善良,崇尚高尚是人生之共同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人剥削人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人压迫人的政治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互利、合作的同志式的关系,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为理想人生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只要你正视人生,重视人生,珍惜人生,不怨天,不尤人,自强不息,就能塑造自己的理想人生,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任何人的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风浪,有挫折,有失误,有艰难险阻,只要自己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正视困难,努力克服困难,总能将自己雕磨成器,释放出人生之灿烂光彩。 人生是一幅画,画上自己最美好的图景;人生是一本书,写下自己最美好的篇章。正如保尔说的: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