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序言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
我们课程的名称是, 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欣赏, 。
这里选择的作品,主要有两种,
一是公认的一流作家一流作品,
一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
要么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要么具有
某种普遍的代表性。如鲁迅、郁达夫、巴金、茅盾、
老舍、张爱玲、钱钟书、金庸、王朔等的作品。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在阅读、分析这些作品的时候,我的尺度是现代性。
即以现代观念和思维方式去面对这些作品。以现代
的文学理念和思想尺度去衡量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文
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由于
当下应试教育往往将陈旧、落后的知识和文学观念
灌输给大家。我们这个课程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
加深中学所获得的知识和理论,而是开发独立思维
的潜力,让大家摆脱落后、既定的知识和思维定势,
从而获得一定的现代的文学观念和思维能力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比如,鲁迅,中国人没
有不知道的,但是,怎
么理解鲁迅,鲁迅精神
到底是什么?过去,我
们都异口同声地高呼鲁
迅伟大,而实际上,我
们心目中的鲁迅,是我
们自己认识的鲁迅,还
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鲁
迅。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比如,金庸,近年来,
关于金庸有很大争论,
那么,怎么去理解金
庸小说,是把金庸看
作是通俗文学家,还
是把他看作是与鲁迅
并列的 20世纪文学大
师?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比如, 张爱玲, 过去
在文学史上只字未
提, 而现在却被认
为是, 女的鲁迅,,
怎么去理解张爱玲?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这里,我希望大家重新思考一切。特别是
那些在中学频频出现的作家和作品,一定
要重新思考。
二,20世纪文学
及其相关概念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20世纪文学
? 从字面上看,20世纪文学是一个一目了然的概
念。它就是指从 20世纪初期的五四文学到 20世
纪末期的文学。但是,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
包含着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即文学的宏
大叙述,或者叫文学整体思维。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这个宏大叙述, 就是要从整个 20世纪文学的大背景下
去思考一系列问题 。 它并不是很早就有的概念, 而是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 思想解放的脚步才诞生的 。 与
80年代思想启蒙潮流密切相关 。 或者就可以说是 80年
代思想启蒙在文学中的体现 。 所以, 在 80年代, 乃至
90年代被普遍运用 。 但是, 近几年, 又有人认为, 这
个 20世纪文学概念, 仍然存在着问题 。 当我们用一种
概念去概括 20世纪文学的时候, 的确突出了其中的一
些重要问题, 但是, 同时又牺牲了很多丰富, 复杂的
文学现象 。 所以, 人们又认为, 这个概念并不很科学 。
这说明, 人们已经不满足一种大块的宏观思维 。 但是,
这个概念仍然是有价值的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它的优点是,
( 1)可以激发人去从宏观背景思考具体问题,开阔思
维。可以说,从大处、远处看一个小问题。也是一个
很有价值的角度。仍然是观察事物的方法。
( 2)这种宏大思维,并不一定和微观思维相矛盾。从
远处看一个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从近出看一个问
题。这两者结合,可以更透彻地理解问题。我们主要
讲作品,应该说是从具体、微观着眼,但是,我们把
微观放进宏观之中,对问题可以有更清楚的认识。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新文学、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新时期文学
20世纪文学的概念是 80年代提出的 。 在这以前,
并没有这个概念, 流行的概念是新文学, 现代文
学和当代文学 。 这三个概念, 现在也仍然被使用
着 。
新文学, 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 提出来的 。 人们
为了把五四以后的白话文学和古代文学区别开,
就把五四以后的白话文学称为新文学 。 这个概念,
被普遍使用, 一直到 1949年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是五十年代提出的 。 1949年建
国以后, 为了突出建国以后文学的新特征, 就不能再
用新文学这个概念了, 于是就把建国前的文学, 叫现
代文学;建国以后的文学, 叫当代文学 。
新时期文学, 是指文革结束以后的文学 。 最近也有叫
世纪末文学的 。 有的时候, 还要细分为,80年代文学
与 90年代文学 。
这些概念我经常使用,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它的基本含
义。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二,20世纪文学的基本线索
文学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
有不同的文学。社会历史生活对文学具有重大的影
响。 20世纪中国社会是充满着革命与变革的大波大
澜的时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学呈现出不同的
特征和面貌。如果从 20世纪文学的整体上看,可以
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五四文学
1917-1927期间的文学,
叫五四文学。也叫 20年
代文学。
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
和文化启蒙。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文学革命,
以白话文学取代文言的古代文学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生了文学革命运动。结束
了以文言为载体的古代文学,诞生了以白话为载体
的新文学。发起人是胡适、陈独秀等人。很快就获
得广泛的支持,新文学诞生,旧文学消亡。
? 从那以后,中国文学的语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
学的性质和内涵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语言,采
用白话。古典文学是文言。在古典文学中,只有边
缘化的文学体裁才运用白话。所以,五四文学是现
代文学的开端。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文化启蒙
五四文学在精神上的突
出特点是文化启蒙。所
谓文化启蒙,就是以科
学、民主的现代文化,
反对以儒教为中心的封
建传统文化,把人从封
建的蒙昧状态中解放出
来。其思想核心是人的
解放。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人的解放,就是追求
人的自由、平等的人
道主义思想。五四文
学的口号是,人的文
学”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30年代文学
1927-1936期间的文学,叫 30年代文学。 30年代文学是
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其整体特点是 走向成熟 。
这里所说的成熟,并不是说 30年代文学已经达到了无
法企及的最高境界,而是相对而言,按照文学的发展
的逻辑,它已经达到了它所应该达到和能够达到的境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五四文学革命是现代文学的起点,虽然五四文学呈
现出一种盛的青春气息,但是,毕竟是刚刚创造新
的白话文学,所以还很幼稚,就整体文学水平而言,
五四文学几乎达不到正常的艺术水准。而 30年代文
学,经过整个 20年代的发展和陶冶,艺术水平明显
地提高。 30年代文学所达到的艺术境地,在整个 20
世纪中国文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从整个 20世
纪文学着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30年代文学仍然
是文学的一个高峰期。以后的几个时代,都无法和
30年代相比。
30年代文学成熟的
具体标志有两点,
第一点、文学多元化
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第一点、文学多元化
30年代文学是多元化的文学。有各种风格和流派,百
花齐放。具有强烈的自由气氛。多元化是文学繁荣的
基础。多元化实际上是文学自由精神的体现。艺术要
在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离开了自由,艺术就无法健康发展。 30年代文学可以
从不同的标准划分出很多的流派。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从政治 -意识形态的角度
可以分为革命派和自由
派。革命派就是左翼文
学。左翼文学是政治文
学,是共产党领导的文
学。它的最主要特点是
注重文学的政治实践意
义,把文学看作是为政
治服务的工具。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阶
级理论为核心,表现阶
级斗争。一般是表现地
主、资产阶级对工人阶
级和农民阶级的政治压
迫和经济剥削,以及工
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反
抗斗争。最终要消灭剥
削阶级而建立一个没有
剥削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
会。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但是,这样的文学,由于把自
己作为政治工具,所以艺术性
水平不高。即使是当时被看作
是优秀的作家,现在看起来也
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茅盾,
他的, 子夜, 等作品现在看起
来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大
的问题是图解政治理论。文学
不要图解任何的现成的理论,
否则就会失去自己。所以,现
在文学界对茅盾评价很低。有
人甚至认为,他不是一个优秀
的小说家。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自由派文学的范围很宽。
非政治化的文学力量都
可以看作是自由主义作
家。现代派文学,现代
派小说,现代派诗歌,
京派文学、海派文学,
幽默闲适小品,通俗小
说以及其他的自由作家
都可以看作是自由派的
文学。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自由文学,主要是延续
着五四文学的启蒙精神
和自由艺术精神。一般
是以人性为核心,以人
道和自由为尺度,内容
或者是社会批判,或者
是文化批判,或者表现
内心世界的某种微妙的
情感等。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和革命派相比,自由派
文学注意文学的艺术表
现力。主张文学自由,
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力量。
所以,艺术水平比较高。
其手法也是多样性的,
有的写实,有的浪漫,
有的具有现代派的特征。
30年代文学成就主要就
体现在这些自由派作家
身上。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在文学世界,最后的也是最根本的标准还是看是否出
现了真正的作家和作品。文学气象和文学精神,最终
只有转化为具体的文学成果,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30
年代文学作为 20世纪文学的一个高峰,产生一批一流
的作家和许多优秀的作品。 30年代文学高于其他时代
的文学,最根本的标志就是这一点。五四文学中,只
有鲁迅达到了很高的境地,郁达夫也可以,其他作家
都有较大的缺欠。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但是,在 30年代,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
从文、林语堂、丁玲等作家。这些人,可以说是
20世纪文学中的一流作家。即使现在,也无法轻
易的否定,他们和九十年代作家相比也仍然不逊
色。就总体水平而言,现在最优秀的作家,也不
能够说就超过了他们。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3,40—— 70年代文学( 1937-1976)
? 从 40年代到 70年代,期间的整整近 40年的文学历程,
是 20世纪文学的一个悲剧的历史。无论是文学观念,
还是文学气象、文学质量,都没任何进步,而是逐
渐倒退,乃至趋向于死亡。这 40年的文学,在文学
史上,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来指称它。我们
暂时可以称为,倒退时代” 。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首先,战争的影响
在整个 40年代,中国处在
战争状态。 8年抗日战争
和三年解放战争。这两次
战争对我们的民族造成了
极大的危害,从社会进程
上看,至少使中国社会进
程倒退 50年左右。如果没
有这两次战争,中国社会
要比现在进步得多。在文
学上,也造成了极大的破
坏性。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从抗战开始,20中国文学明显下滑,日益萎缩,在整
个 40年代,文学不得不为战争服务,文学成为民族解
放和阶级斗争的工具,尽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急功近利的文学观念却无法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整
个社会,也不利于文学的发展,人们在民族危机和社
会动荡的环境里,没有创造艺术和欣赏艺术的心境,
一切都是为了生存,民族生存和个人的生存。文学不
是做为一种审美活动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生存手段
而存在。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其次,思想专制
在四十年代,中国存在着两个政权:一个是重庆的国民
党,一个是延安的共产党。中国分裂成两个政治区域:
国统区和解放区。在这两个不同的区域,文学也具有不
同的特点。
国统区文学仍然延续着 30年代的文学精神,但是,却没
有 30年代繁荣,而且日益边缘化。但是,国统区却产生
了两个很有优秀的作家,钱钟书,张爱玲。都具有很独
特的风格,可以说是 40年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诗歌方面
比较好的是 七月派、九叶诗派 。把现代主义的诗歌精神
和中国社会的现实人生结合起来。技巧比较成熟,人性
意识和社会意识都比较深刻。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七月派,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九叶诗人,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解放区文学是左翼文学
的延伸和发展,文学是
政治工具,是手段,文
学为政治服务。在抗战
前期是为抗战服务,在
42年以后,明确提出为
政治服务。, 讲话, 提
出了政治标准第一的文
学尺度。文学彻底成为
政治奴仆。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现在看来,解放区
文学,几乎没有什
么文学成就。赵树
理过去被看作是解
放区文学的代表。
但是,现在看起来,
赵树理的文学成就
也是有限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从 49年以后,中国社会转型。新中国成立,我们的
思想高度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上。任何
思想的合理性全部被取消。全中国就一种思想,一
个头脑。毛泽东的, 讲话, 成为文学的唯一指导思
想。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完全成为政治工具。整
个文学界完全是一种文学。文学是一元化的。
所有的文学,都是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体现。
人性,人道主义的内涵不再具有合法性。完全
否定掉了。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这里还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一个是 17年文学。
就是建国以后到
文革前的文学。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一个是文革文学。文
学越来越丧失生机。
到文革的时候,文学
几乎消亡。作品很少,
没有好的作品。当时
成为文学主流的是样
板戏。小说有, 金光
大道,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这个时候的文学,台湾的文学成就
要远远超过大陆的。大陆无法和台
湾相比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4、新时期文学
80年代以后的文学,
叫新时期文学。
一般分两个阶段,
80年代文学
和 90年代文学。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80年代文学是启蒙文学。是
对五四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发
扬。 80年代的中国社会文化
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启蒙。以
人道主义精神为为主体,呼
唤人的自由解放,是 80年代
文学的基本特征。否定文革,
批判文革为代表的封建专制
和封建思想文化,改革开发,
思想解放,是 80年代中国社
会的基本特征。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那么文学同样也是
体现出这样的一种
精神。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改革文
学、寻根文学和现
代派文学代表了八
十年代文学的最大
特点。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90年代文学,是欲望的文学。它一方面是 80年代
文学的深化,另一方面又是向人性的深层开掘。
同时还与商业化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
这种欲望可以分为世俗欲望和身体欲望。新写实
小说,是写人的世俗欲望,而新人类小说却写人
的身体欲望。女性主义作品具有身体欲望的特征。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三,20世纪文学的基本特征
如果从整体上衡量的话, 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话,
究竟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我认为,最根本的特征是过渡性。 20世纪中国文
学,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化的一
个过程。
这里的所谓现代,并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而是
一种质的概念。是一种内在的性质。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到目前为止, 中国社会虽然在时间上, 已经进入了现
代, 但是, 在性质上却仍然处在一个过渡阶段 。 即从
古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 。 中国社会
还没有进入真正现代 。 中国社会从鸦片战争开始的现
代化追求, 到现在仍然还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 。 西方
世界已经达到了现代阶段或者说现在已经是后现代阶
段, 但是, 中国社会在现代化的路途上, 还刚刚起步 。
那么, 中国文学作为这一历史阶段的精神产品, 同样
也带着这个历史过渡时期的烙印 。 从本质上看, 中国
20世纪文学, 是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化的一种
形态或者过程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这种过渡性最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一个是文学精神特征;一个是文学的质量
从文学精神特征上看,20世纪文学缺乏一种独立
自由的姿态。
文学的本质是自由,是人的自由精神的显现。但是,
20世纪文学却缺乏这样一种自由的精神。文学是
文学,而不是别的。正如我们说,我是我自己,
我是一个独立的人一样。文学也应该是独立的,
具有自己的本性的。但是,20世纪文学,在很大
程度上却没有自我,而是异化为别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最主要的问题是,文学异化为历史工具,然后异化为
政治工具。 先是异化为历史的工具,文学被看作是推
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精神动力。从五四到 80年代,这种
文学观念一直处于主流的位置。五四文学和 30年代文
学的确比较自由,但是,这主要是被动的自由,而不
是积极的自由。
过去,我们普遍要求文学要反映社会现实,要反映
社会历史的本质,目的是要推动历史发展,就是把文
学当作了实现历史目的的工具或者手段。实际上,让
文学承担这样的重担,是不切实际的。文学也没有那
么大的能力。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实际上并不是要获
得什么关于社会现实的知识,并不是要认识社会的本
质,主要还是娱乐,是审美的。是一种感情体验,思
想自由思考。是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异化为政治工具, 就是文学变成了政治 。 文学要以政
治标准为绝对标准, 在 40年代以后, 文学基本上就成
为政治工具, 一切为政治服务 。 文学要传达政治思想,
而不是自己的思想 。
这种缺乏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实际是仍然是旧的文
学的精神体现 。 就是古代文学的那种将文学当作教化
社会的一种工具的文学观念的反映 。 就是儒家文学观
念的体现 。 是旧的文学阴影的延伸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在文学质量上 。 如果用更高的文学标准衡量的话,
20世纪中国文学, 并不是能够令人满意的 。 也就是
说,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质量不是很高的 。
比如,我们可以纵向的进行比较,中国 20世纪文学
还无法和中国历史上的文学高峰相比。 20世纪的文
学成就还没有超过古典文学。比如,诗歌,现代诗
歌的艺术水平,没有超过古典诗歌。无法和唐诗、
宋词相比。小说应该是比较发达的,但是,也未必
超过, 红楼梦,,, 水浒传,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更重要的是世界性标准,我们如果横向的,把 20世纪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比较的话,就会发现更大的差距。
20世纪中国文学界,没有产生世界性的文学巨人。 20
世纪中国作家,没有一个在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声
誉。我们没有托尔斯泰,没有陀斯妥也夫斯基,没有
象巴尔扎克、卡夫卡、米兰 ·昆德拉那样的作家。鲁迅
是中国的文学巨人,但是,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很有
限的。其他作家就更不用说了。高行建获得了诺贝尔
文学奖,但是,我们说他只是一个汉语作家,而不是
中国作家。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0世纪中国作家是思想意识和艺术修养, 都和世界
文学有很大的差距 。
比如, 中国文学的想象力, 总是非常狭窄的 。 没有
一种人类意识, 只是社会历史和国家的东西 。 西方
的大作家, 几乎都有一种人性意识 。 是对人类命运
的独立思考 。 艺术表现力也比较薄弱的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比如说, 关于战争的文学, 中国几乎没有一部优秀的
作品 。 中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但是, 中国文学关于
战争的想象力非常狭窄 。 在中国文学中, 战争概念,
只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一是民族解放的民族战
争, 再有就是阶级之间的战争 。 就没有一部作品从更
高的角度, 去思考战争与人性, 人类的命运的作品 。
而在西方, 这样的作品却非常普遍 。 比如说比较早的
,战争与和平,, 不仅是反对侵略战争, 而且谴责一
切战争对于人类的摧残 。 还有, 海明威的那些关于战
争的作品, 都是这样的 。 最近几年, 有不少电影进入
中国, 有的就是这样的作品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和战争有关的电影, 拯救大
兵瑞恩,,, 辛德勒的名单,
所体现出的那种博大的人道
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学中几
乎是不可能的。辛德勒在政
治上完全是反动的,他是一
个纳粹分子,但是,却有一
种人道精神,他通过自己救
下了很多的犹太人。战争结
束以后,他却要逃亡。这样
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文
学中是没有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大家来说, 学习这门课程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或者说我们这门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你?
简单地说, 就是要增强文学素养 。
现代高等教育, 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人的现代性素质 。 也就是说, 高等
学校, 一方面要传授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技能, 但是,
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培养人的素质 。 所谓
素质教育, 实际上也就是人性教育 。 要使被教育者真正
意义上的人 。 文学修养实际上就是一种素质培养 。 文化
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就是文学素质 。 或者说, 文
学素质本身, 也是一种文化素质 。 文学也是一种文化 。
文学素养起码应该有
二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学知识
一是文学能力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首先是文学知识
? 文学知识,也可以说是一些文学常识。对于大家来说,
不要求要有很专门的系统的文学知识。只是一般的基
础知识。我们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是 20世纪中
国文学。要了解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
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基本特点。主要的文
学思潮,特别是优秀的作家、作品。以及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
? 这种文学知识说到底是文学史知识。因为任何文学知
识,都来源于文学实践。文学史,实际上是比较系统
的记录了历史上的文学现象。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其次,是文学能力
文学能力就是对文学的感受能力和鉴赏, 判断能力 。
文学感受能力 。 这主要是指对于文学作品那种直觉式
的体验领悟能力 。 对于作家个性, 风格的感受能力 。
这种能力主要依赖文学阅读经验, 就是说阅读经验越
是丰富, 你的文学感受力也就强 。 这种文学感受力,
只有在大量的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没有别的办法 。
我们的课程, 实际上, 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具有引导
性的阅读方法 。 我们讲授的作品是非常有限的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文学鉴赏能力 。 能够比较准确, 深刻地对一部作品的美学
特征进行分析, 评价 。 比如, 一部小说, 要知道它的基
本思想, 人物性格, 情节特征, 情感特征, 基本风格等 。
在这基础上, 还要抓住它的最突出的特色 。 诗歌也注意
情感, 思想, 还要注意它的抒情方式, 表达方式 。 实际
上, 文学鉴赏依赖文学感受力, 但是, 文学感受力并不
等于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应该比感受力更高, 更理性化 。
所以,鉴赏文学的能力,要包括一定的文学理论,甚至一
定的美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般主要包括文学本体论,讲
文学是什么。文学创作论,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怎
样创作出来的。文学构成论,组成文学作品的要素是什
么。文学发生、发展论。文学鉴赏与批评等。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文学判断能力。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判断能力。就是能够
对一种文学现象进行定位,给予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比如,
对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进行估价,在文学上的贡献,特色进
行准确的价值判断。这种文学评价存在着两种标准,
一是相对价值判断。 就是在一定文学历史空间里进行评价,
比如,我们可以把一个作家放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进行评
价,或者放在一个阶段中进行评价。
二是绝对价值判断。 这里的绝对不是最后真理的意思,而是
当代最高价值标准的意思。就是应该站在当代文学最高价值
基点,对一切文学现象进行评价。这种绝对价值判断固然会
有当代的烙印,但是,更应该具有超越当代的局限,进行一
种空间性的价值判断。就是从最大的文学视野,古今中外文
学规律出发,把一切文学现象放在一个桌面上进行比较,用
最高的文学标准去衡量,作出判断。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相对价值判断和绝对价值判断, 在文学研究中一般
都是相互渗透的 。 既要有一种相对判断能力, 也要
有绝对判断能力 。 也就是说, 对于一种文学现象,
既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空间中考察, 评价, 也要
超越时空, 进行绝对的判断 。 一般来说, 优秀的文
学作品, 往往都是能够经受住各种文学尺度的检验
的 。 它往往是既有很强的现实性, 同时也具有巨大
的超越性 。
五、学习方法
1、阅读作品
2、阅读文学史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阅读作品
阅读作品, 是学习这门课程基本任务 。 同时也是一个根
本的学习方法 。 如果不阅读作品, 就无法去欣赏一部作
品 。 这里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大家必须阅读我们所
要讲授的作品 。 这是最低的要求 。 如果不读作品, 几乎
没有什么效果 。
要想获得很好的效果, 就必须更多的阅读作品 。 越多效果
就越好 。 对于大家来说, 20世纪文学名著如果能够读一
些, 就非常好了 。 这是学习文学课程的最艰巨的任务 。
但是, 它也有它的特殊性, 就是如果文学作品, 和别的
不一样, 有一定的趣味性 。 如果你读下去, 就不会感到
多了, 也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阅读方法,
( 1) 读文学名著 。 那些文学经典作品 。 可以按照教材
的目录去读 。 一般而言, 文学经典在文学史中具有
比较高的地位, 往往具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 思想
价值和文化价值 。 对于理解文学史, 提高文学水平,
思想深度, 文化修养具有极大的作用 。
( 2) 自由阅读 。 按照自己的兴趣读作品 。 或者读自己
喜欢的作家, 或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 或者读某一
类体裁的作品, 如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等 。 这
这种方法收获比较大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3) 精读 。 对于一些名著, 或者自己感到收获很大
的作品, 多读几变, 细心体会, 研究 。 甚至记读书
笔记 。 把自己的感想记下来 。 可以连续读, 也可以
过一段时间重读 。
( 4) 泛读 。 可以快速地读 。 读内容简介, 目录 。 跳
跃式的读, 可以读其中的一部分等等 。 泛读与不读
是截然不同的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2、阅读文学史
读文学史,首先可以对 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一
个基本的认识,增加你的文学知识。其次,
还可以为你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一定的帮助。
我们讲的作品,几乎都在文学史上有地位,
都有一定分析和评价。你可以获得最基本的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