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纲要
? 引论:
? 第一讲 课程的历史
? 第二讲 课程的涵义与理解
? 第三讲 课程的基础
? 第四讲 课程的主要设计模式
? 第五讲 课程的基本类型
? 第六讲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一,目标模式
?(一)目标的确立
?(二)内容的选择
?(三)内容的组织
?(四)课程的实施
?(五)课程的评价
设计原理
一、泰勒原则
? 美国的泰勒( Ralph W,Tyler,1902-)认为,如果我们
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下列问题:
?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 即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 1,泰勒认为课程目标的确定来源于,对学
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
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
? 对学生的研究包括, ( 1) 了解学生身心发
展的现状, 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
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 ( 2) 了解学生个体的
需要; ( 3)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
? 可以将学生的需要分为,( 1) 健身的需要;
( 2) 认识的需要; ( 3) 物质享受的需要;
( 4) 审美的需要; ( 5) 社交的需要; ( 6)
了解自我的需要; ( 7) 创造的需要; ( 8)
道德的需要
(一)目标的确定
? ( 9) 自尊自主的需要; ( 10 ) 成就的需要
? 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 弗吉尼亚州课程研究
会, 对社会的分类,( 1) 生命的保护与维持;
( 2) 自然资源; ( 3) 物品的生产与分配;
( 4) 物品与劳务的消费; ( 5) 物品与人员的
沟通与运输; ( 6) 娱乐; ( 7) 审美冲动的表
现; ( 8) 宗教冲动的表现,( 9) 教育; ( 10)
自由的范围; ( 11) 个体的整合,( 12) 探索
? 学科专家的建议; 学科专家一般比较熟悉自
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领域, 能够准确地选择本
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性知识, 因此应成为重要的
来源 。
? 2,泰勒还提出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
? 原则之一,把教育和社会哲学作为选择教
育目标的筛子。主张在民主社会里的 4种基本
价值:
? ( 1)承认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论其种族、
国籍、社会或经济地位如何;
? ( 2)提供广泛参与社会中各种社会团体各方
面活动的机会;
? ( 3)鼓励个性多样化,而不是强求单一的个
性;
? ( 4)相信理智是处理重大问题的一种方法,
而不是依赖专制或贵族团体的权威。
? 原则之二, 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学习心理学 。
在最底层次上,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使我们把可
能期望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产生的变化,与不
可能期望产生的变化区别开来。在较高层次上,
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使我们把在特定年龄阶段
可行的目标与那些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或几
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区别开来。
原则之三,用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
的方式陈述教育目标。应注意:( 1)课程目
标既要指出期望学生发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
又要说明这些心理与行为变化的相应内容;
( 2)课程目标的陈述应尽量达到可操作化,
如:用“掌握”、“理解”、“懂得”、“学
会”等术语陈述不同的目标要求。
3、课程目标的标准,( 1)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 2)必须具有高度的明确性;( 3)必须
具有很强的连贯性;( 4)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
达性
4、课程目标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第一,教育上的原则。要求应反映教师对学生行
为变化上的认识。
第二,逻辑上的原则。应与逻辑学上对事物分类
的原则相一致。
第三,心理上的原则。应同心理学揭示的学生活
动与行为规律相一致。
第四,发展性原则。课程目标应随社会和学生发
展的需要不断调整。
? 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
? 第一,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
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 第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
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 第三,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
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 第四,不能为了确保实现所期望的目标,在
课程中提供一组有某种限制的或规定的学习经
验。
? 第五,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应注意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经验的选择
? 学习经验的选择应:
1、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
? 2、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
? 3、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
? 4、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 课程内容的构成应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包括
三个维度的构成要素:
? 学科知识
? 社会生活经验
? 活动经验
? 1、学科知识
? 学科知识来源与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分类
结构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内容形成的重要来源。
2、社会生活经验结构
? ( 1)关于自然、社会、技术、人类的直接
经验;
? ( 2)关于活动方法、方式的经验;
? ( 3)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 ( 4)对已成为活动现象或活动手段的现实
情感 —— 评价态度的经验。
? 3、学习活动经验
? 学校中的教育活动可分为:物质 — 实践活动;
社会活动;精神活动。
? 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由以下成分构成:( 1)
需要;( 2)动机;( 3)学习任务;( 4)动
作与操作。
? 4、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第一,合目的原则。必须符合既定的目标。
? 第二,适时原则。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 第三,整合原则。必须把知识、经验和活动
统一起来。
? 第四,经济原则。尽量选择课时少、负担轻、
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实现目标。
? 第五,量力原则。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
达到的范围。
? 第六,结构原则。要保证各部分内容之间恰
当的比例。
? 第七,灵活原则。所选内容应根据需要灵活
变通。
(三)经验的组织
1,历史上出现过四种不同的方式:
? ( 1)以文献为本位:中国从汉代至清代都以
“五经” ——, 诗,,, 书,,, 易,,
,礼,,, 春秋, 等历史文献为基本教材;宋
儒认为“四书” ——,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是学习“五经”的阶梯,
此后,“四书”也成为基本教材;启蒙教材有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等。
西欧中世纪早期学校除七艺以外,有些课目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等人的原
著为基本教材。
? ( 2)以系统知识为本位:随着近代科学的发
展,科学门类日益分化,产生了按照科学分类
划分学科的方式,称为学科课程。每一学科依
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材。
? ( 3) 以儿童兴趣与需要为本位,19世纪末, 20
世纪初, 美国的, 现代教育派, 认为传统的学
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不能照顾儿童的需要和
兴趣, 学科分得过细, 又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 。
从 1896年起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小学试行活动课
程, 即以人类衣食住之类的基本活动为小学课
程中心 。
? ( 4)以人类基本活动为本位:不赞成仅以儿
童的兴趣和需要作为组织课程的依据,主要课
程的编订既要反映儿童的发展进程,又要反映
人类的基本活动,提倡核心课程。即围绕人类
基本活动确定各年级学习的核心主题。
? 课程内容组织原则:
? 一,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 二, 逻辑顺序与心里顺序
? 三, 直线式与螺旋式
课程实施中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 安排课程表, 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
和课时分配;
第二, 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 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
第四, 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学任
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 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与结构进
行规划;
第六, 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第七,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结果 。
(四)课程的实施
(五)课程的评价
评价的基本步骤:确定评价对象;设计
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运用评价工具广泛
地收集课程系统的信息;
处理评价资料;作出评价结论。
课程评价的方法:
目标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 ·斯滕豪斯 20世纪 70年
代 ( L.Stenhouse)提出 。 代表著:, 课程研究与编
制导论, 。
基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教育观和知识价值观
上 。 他反对目标模式把教育定位于促使学生行为
变化的这一基本假设, 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智
和自主能力的; 反对把知识当作让人接受的固定
信息, 认为知识是提供给思维的原材料 。
课程的编制是研究, 编制, 评价合而为一的过
程 。 课程内容也不是确定不变的, 必须实施的东
西 。 教师既是行动者, 更是研究者 。
二、过程模式
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 ( J.J.Schwab)从 1969年发表
,实践 1:课程的语言, 一文后, 确立了课程研究
的, 实践模式, 。 它主要针对传统的, 理论的, 课
程探究模式而提出的 。 基本思想:
指导学校教育改革的理论是, 复数, 而非, 单
数, ;
课程问题主要应解决, 应该教什么, 和, 应该学
什么, 的问题, 因此, 问题解决的方式应主要是实
践的推理, 而非逻辑的推理;
课程决策的过程不应仅仅是, 自上而下的过程;
三、实践模式
是西方 60年代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构建模式代
表 。 代表:美国的鲍尔斯 ( S.Bowles),金蒂斯
(H.Gintis)。
理论背景:后工业社会中累积, 处理, 发展知识的
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
理论基础:法兰克富学派的批判理论 ( 批判的马克
思主义和人道的马克思主义 ) 。
一般原理:知识具有暂时性和有限性的本质, 所
有思想和认知都是基于历史和人类的利益而形成的 。
应对知识, 应对课程设计专家的权威性提出质疑,
应建立一种更民主的师生关系 。
四、批判模式
把, 解放, 作为教育最终要追求的目标, 要求摆
脱权利的控制, 取得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 。
反对忽视学生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统一课程 。
形成多学科相结合的, 后学科,,, 表现符号,
多样化, 强调依靠学生自己的经验重新建构知识 。
教学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 如, 语文
教学的三步骤:阅读 —— 解释 —— 批判 。
课程的编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政治问
题 。 课程研究应批判地考察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对
人的发展的影响 。
批判模式
讲授纲要
? 引论:
? 第一讲 课程的历史
? 第二讲 课程的涵义与理解
? 第三讲 课程的基础
? 第四讲 课程的主要设计模式
? 第五讲 课程的基本类型
? 第六讲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几种课程类型
?( 1)学科课程
?( 2)活动课程
?( 3)综合课程
?( 4)核心课程
?( 5)潜在课程
( 1)学科课程
? 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订学校课程的理论。
强调从有关科学领域中选择部分知识作为学科
的内容,并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把这些知识组
织起来。
? 学科课程的编制既要遵循每门学科自身的发
展规律,又要适合不同年龄特征儿童的学习以
及教学需要,因此它必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
针对性连续性等特点。
? 学科课程的设置还必须考虑各学科间的关系。
例如,没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就不会解化学方
程式和运用物理学公式,数学知识的教学就应
放在化学和物理之前。
?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能给学生每一门学科以
完整、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保证学生对
所学学科的知识有较深刻懂得认识。
? 学科课程的缺点是由于课程分科过细,容
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课程的编制原
则很难适应科学发展的既分化又综合的特点,
特别是很难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跨学
科形成的特点;学科课程很难反映世界的整
体性和人们认识事物的特点。各种事物是相
互联系的,人们认识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分
科 课程割裂了人们对一个完整世界的了解。
? 夸美纽斯:扩大了学校教学科目的门类:
自然、人文、宗教神学;创立了圆周式组织
教材的方法。选编教材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科学性、系统性。
? 卢梭,12岁以前, 鲁滨逊漂流记, ;之后
自然学科:天文、地理、物理、博物、几何
等课程。 15岁后,德育和宗教教育:心理学、
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名人文学名著。
? 布鲁纳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把学生思维
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
主张:( 1)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组织课程,
强调课程的学术化和专门化;( 2)设计螺旋
式课程,重视
? 课程内容安排的序列化,要求学科知识结
构与儿童认知结构相统一;( 3)突出知识
形成过程的教学,把内容与过程统一起来,
强调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态度也应成为
课程的内容;( 4)倡导教师引导下的发现
学习。
( 2)活动课程
? 活动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
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理论。杜威是
主要代表,其思想的核心是:儿童、经验、
活动。
活动课程主张以儿童的活动为课程的中心;
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的内容;主
张教材的分类和排列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结构;
强调在课程教材中要突出知识获得过程。活
动课程编制的方法基础是:第一,我们是教
儿童的,而办事教课程的;第二,教学应该
同生活保持联系。
? 缺点: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各门知识。
( 3)综合课程
? 针对分科课程不能反映人的经验的统一性
的弊端,主张将若干有关学科合并起来编订
课程的课程理论。编制原则:
? 第一、按照同时显示几门学科特性的思路统
一教材;第二,根据儿童的兴趣编制综合课
程;第三,掌握吸收各门科学的资料和研究
方法。
? 综合课程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世界;解决知
识增长无限,学生学习时数有限的矛盾;有
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加强学校与社
会的联系。
? 综合课程的问题:如何综合各科;师资。
( 4)核心课程
? 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课程理
论。倾向于打破学科界限,以儿童的活动为组
织教学的形式。是一种介于学科中心、活动中
心的课程。主张以社会为中心编制课程。社会
的基本活动有:
? ( 1)保卫人类和物质资源
? ( 2)生产、分配和消费;
? ( 3)运输、交通和教育;
? ( 4)娱乐、组织和管理;
? ( 5)审美的、情感的和精神的生活 ;
? ( 6)创造新的工具和技术
? 核心课程对教材的安排由近及远、逐步扩
展。如 1— 2年级学习环境,包括家庭、学校
和本地社会; 3-4年级学习扩大了的环境,
县、地区、国家; 5-6年级学习人类的发明
和创造。
? 核心课程要求制定全面的课程纲要,以保
证有效地积累教育经验。
? 核心课程同活动课程一致的地方是师生共
同规划学习活动。
( 5)潜在课程
? 潜在课程指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潜移默化的
影响,包括传统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校
风、班风、学风等。潜在课程的组成部分:
? ( 1)正规课程中隐含的价值观、态度、阶级
观点、理想信念、道德观、世界观。
? ( 2)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 ( 3)学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各种仪式。
? ( 4)教师人格、教学行为、领导方式等。
学科课程有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但很难考虑到学生
的个体发展需要; 活动课程正好与此相反;综合课
程和核心课程有助于使学科知识, 儿童的经验和社
会需要结合起来, 但编制难度较大 。
? 目前课程编制的一些焦点问题
? 关于课程编制的出发点:是依据学科需要、社会需
要还是儿童需要;
关于课程内容:重视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
关于课程类型:以知识为主还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主;
关于选编原则:知识的逻辑线索还是学生的心理线

简评:
讲授纲要
? 引论:
? 第一讲 课程的历史
? 第二讲 课程的涵义与理解
? 第三讲 课程的基础
? 第四讲 课程的主要设计模式
? 第五讲 课程的基本类型
? 第六讲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五、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课程价值观的新取向
?(二)课程设计原理的新思路
?(三)课程设置的新变化
?(四)课程政策的新变化
?(五)我国课程改革的动向
(一)课程价值观的新取向
? ( 1)课程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泰勒原
理)向多元价值倾向的转变。(以彼得斯为代表
的“内在价值论”,以威尔逊为代表的“兴趣价
值论”,以怀特为代表的“主观价值论”,以巴
罗为代表的“功用主义价值论”
? ( 2)课程内容价值取向的从知识本位到学习经
验本位的转变。(从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讨论
转为对什么活动最有价值的讨论)
? ( 3)课程价值的工具性与内在性的兼顾。
人们以习惯于把课程视为达到某种目标的工具,
但事实上课程活动本身却内含着其固有的价值。
? ( 4)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性问题。课程理论必
须考虑课程应对谁最有价值的问题;在由社会、
教师和家长对学校课程抉择时如何考虑学生的主
体地位问题。
? 后现代课程观:
? 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
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
所谓基础主义,是指一切认为人类知识和文
化都必有某种可靠的理论基础的学说。学术研
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个基础。从认识和方法论
上说,基础主义往往表现为把现象与本质、外
在和内在分裂或对立起来的本质主义。后现代
对此持批判的态度。
? 不确定性, 内在性
? 在对待一切事物时采取一种模糊的态度和多元
的看法。反对任何“惟一中心”,“绝对基
础”“纯粹理性”所谓内在性,则不带任何宗
教的色彩,指的是一种心灵的能力 —— 在符号
中概括自身,越来越多地参与自然,并通过它
自身的抽象概括而作用于自身的能力。 对科
学理性的质疑
告别整体性和统一性
? 后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
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
去掉本质和必然。否定绝对真理的合法性。
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生
活的个性化的人;造就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
建立一种文化和社会环境相融的文化背景;建
立一种与自然相融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生
态意识、个人的道德意识。
(二)课程设计原理的新思路
?
? 课程编制面临的问题:选择什么内容以达到理
想的目标;教育内容如何作到既不超载又能增
殖;
? 1,人文与自然学科并重的课程内容选择趋势 。
? 人文科学教育传统深厚的国家强调加强理科
课程内容, 如英国;科学技术教育长期受到重
视的国家强调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如日本 。
? 2,有针对性地加强有关基础性和世界性问题
的课程 。 如:数学, 语文, 外语, 道德教育,
环境教育, 人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等 。
? 3、课程编制原则的综合化趋势。
理由: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性、交叉性渗透性
依存性等特点;知识体系本身的整体性特点;
学生学习的整体化过程;综合化的课程有助于
避免知识的重复、可节省时间、增加学习中的
迁移;被认为是解决目前教学内容增多所带来
的压力的重要途径。
? 4、课程编制中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兴趣
和需要。
不管采取何种课程模式,教育内容与学
习者知识能力和身体的需要相一致越来
越被认可为课程编制的重要原则。
? 5、教材编写原则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直线式与螺旋式原则的有机结合
(三)课程设置的新变化
? 1,平衡性原则
? 为达到多方面的教育培养目标平衡性已成
为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具体有不同发展目标
的平衡(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平衡);
不同学科间的平衡
?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存
? 由于两类课程各具特色,无法替代,都是学
生发展的两种重要的形式,因此,普遍采用两
种类型的课程共存于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作法。
?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行
? 4、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并举
? 5、课程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和个体知识的增加;
? 6、课程结构由内容本位转向内容与能力的多
样化结合;
? 7、小学和中学诸学科的连续性加强
?
(四)课程政策的新变化
? 1,体现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
展方面的目标;
? 2,体现国际、国内变化,以及日益增
多的地方需要;
? 3,课程框架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
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
? 4,强调整体主义的课程设计倾向和儿童中心
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 5,课程实施的决策制定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
学校一级。
? 6,课程决策的权利分配走向均权化
? 7、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协同
(五)我国课程改革的动向
?
? 1,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
的绝对支配地位;
? 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
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 3,不足:理论知识薄弱;课程价值观有待与
国际接轨;把课程改革视为教材改革
趋势:
? 4,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
位;
? 5,在课程政策上, 实现国家, 地方,
校本课程的整合;
? 6,在课程内容上, 要实现学科知识与
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 7,在课程结构上, 要更新课程种类, 恰
当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努力实
现课程的综合化;
? 8,在课程实施上, 要超越忠实取向, 走
向相互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
? 9,在课程评价上, 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
价, 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