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新鲜食物组织
的生物化学
第一节 新鲜植物组织
的生物化学
一、新鲜植物组织的类别及特点
根据 含水量 的高低,天然植物类食品可分为
两类,
1,含水量低的种子类食品,水分含量一般为
12%~ 15%。代谢强度很低,在采收后及贮藏过
程中,组织结构和营养成分变化很小。
2,含水量较高的果蔬类食品,水分含量一般
为 70%~ 90%,代谢活跃,在采收后及贮藏过程
中,组织结构和营养成分变化较大。
? 未发育成熟的植物组织:主要是酵解 -三羧酸
循环
? 发育成熟的植物组织:酵解 -三羧酸循环和磷
酸已糖旁路代谢并存
? 采收后的植物深层组织中还会进行一定程度
的无氧呼吸。
二、采收后植物组织呼吸的生物化学
(一)呼吸途径

解-


























(二)呼吸强度
?总的趋势是逐渐下降的;
?与植物组织器官的构造相关,
? 叶片组织在结构上具有很发达的细胞间隙,
气孔极多,表面积巨大,故呼吸强度大;
? 肉质的植物组织,由于不易透过气体,其呼
吸强度远比叶片组织低。
1、温度的影响
( 1)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降温冷藏可以降低呼吸强度,减
少果蔬的贮藏损失。
? 最能发挥果蔬固有的耐藏性温度,是能适应采收前
植物组织中正常的新陈代谢的温度。这个温度能够
保证植物组织不致遭受冷害或冻害,不致发生生理
失调现象。
( 2)变温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 在平均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变温的平均呼吸强度显
著高于恒温的呼吸强度。
(三)呼吸的影响因素
( 3)温度对呼吸途径的影响
温度对各种呼吸途径的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最适生长温度下,呼吸途径主要是酵解 -三羧酸
循环;随着温度的降低,磷酸戊糖旁路强度增
加。
各种呼吸途径相对强度的变化使植物组织对
不同呼吸底物的利用程度不同,即温度影响呼
吸底物的利用程度。
呼吸作用的温度三基点
三基点 定义 特性
最低
温度
能进行呼吸的
温度低限,一
般植物为 0℃
左右
低于光合和生长最低温度,在此温
度下植物不生长,但生命仍维持,
呼吸作用的最低温度也是生命的最
低温度。
最适
温度
保持稳态的最
高呼吸速率的
温度,一般植
物为 25~ 30℃
高于光合和生长最适温度,处于此
温度,净光合积累由于呼吸消耗而
减少,对生长不利。
最高
温度
能进行呼吸的
温度高限,
一般植物为
35~ 45℃
短时间内可使呼吸速率较最适温度
高,但时间稍长后,呼吸速率就会
急剧下降,这是因为高温加速了酶
的钝化或失活。
不同的植物 三基点不同:热带植物>温带>寒带植物
( 4)冰点低温对呼吸的影响
当环境温度降到果蔬组织的冰点以下时,细
胞就会结冰,冰晶的形成损伤了原生质体,使生
物膜的正常区域化作用遭到破坏,酶和底物游离
出来,促进了分解作用,因此反而有刺激呼吸作
用的效果。
但果蔬受冻后,细胞原生质遭到损伤,正常
呼吸系统的功能便不能维持,使一些中间产物积
累造成异味。
2、湿度的影响
采收后的果蔬仍在不断地进行水分蒸发,
由于蒸发的水分得不到补充,很容易造成失水
过多,致使正常的呼吸作用受到破坏,促进酶
的活动趋向于水解作用,从而加速了细胞内可
塑性物质的水解过程,酶的游离和可利用的呼
吸底物增多,使细胞的呼吸作用增强。
少量失水即可使呼吸底物的消耗成倍增加。
? 提高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可有效降低果蔬的水
分蒸发。
? 通常情况下,相对湿度以保持在 80% ~90%之
间为宜。 湿度过大以至饱和时,水蒸气及呼吸
产生的水分会凝结在水果、蔬菜的表面,形成
“发汗”现象,为微生物的滋生准备了条件,
引起腐烂。
3、大气组成的影响
? 改变环境大气的组成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组织
的呼吸强度,由于呼吸作用而导致糖类消耗的
平均速度,在正常空气中比在 10%氧,其余为
氮的空气中快 1.2~ 1.4倍,在没有 CO2的空气
中比在有 10% CO2的空气中快 1.35~ 1.55倍。
? 降低氧含量可减少用于合成代谢的 ATP供给量
而导致呼吸强度的降低;增加 CO2则可以抑制
某些氨基酸的形成,这些氨基酸为某些酶的合
成所需要,CO2还可以延缓某些酶抑制剂的分
解。
? 减氧与增 CO2对植物组织呼吸的抑制效应是可
叠加的。
? 每种果蔬都有其特有的气体成分“临界量” 。
如低于临界需氧量,组织就会因缺氧呼吸而受
到损害。
? 对大多数果蔬而言,最适宜的贮藏条件是:
温度 0~ 4.4℃, O2 3%,CO2 0%~ 5%。
? 这三个贮藏条件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条件不
适宜,可以增加植物组织对其他因素的敏感
性。一个因素受到限制,就会得不到另一个
适宜的因素应有的效应。
气调贮藏法
定义,
以控制大气中氧和 CO2浓度为基础的
贮藏方法称为 ~。
原理,
使植物组织为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
需的合成代谢降低到最低限度,分解代谢
(呼吸作用)维持在供给正常生命活动所
需能量的最小强度。
? 气调贮藏成为工业发达国家果品保鲜的重要手段。
例如美国和以色列的柑橘总贮藏量的 50%以上是气调
贮藏;法国、意大利以及荷兰等气调苹果均达贮藏总
量的 50% -70%。
? 我国气调贮藏库保鲜也发展很快。 1978年在北京建成
我国第一座气调库,广州、大连、烟台等地也相继建
立,用来保鲜苹果、猕猴桃、梨和枣等。
气调贮藏库
4、机械损伤及微生物感染的影响
? 植物组织受到机械损伤以及微生物感染后都可
刺激呼吸强度提高。
5、植物组织的生理状态
? 幼嫩的正在旺盛生长的组织和器官的呼吸能力
强,趋向成熟的水果、蔬菜的呼吸强度则逐渐
降低。
三、成熟与衰老及其生物化学变化
(一)成熟与衰老
? 成熟,一般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即达到充
分长成的时候。此时果品在色、香、味等方面已
表现出其固有的特性:如含糖量增加,含酸量降
低,果胶物质变化引起果肉变软,单宁物质变化
导致涩味减退,芳香物质和果皮、果肉中的色素
生成,叶绿素分解,抗坏血酸增加等。
? 完熟,是成熟以后的阶段,指果实达到完全表
现出本品种典型性状,而且是食用品质最好的
阶段。
注,完熟是成熟的终了时期,这时果实的风
味、质地和芳香气味已经达到宜于食用
的程度。
? 衰老,是指生物个体发育的最后阶段,开始发
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最终导致细胞崩溃及
整个器官死亡的过程 。
(二)成熟与衰老的生物化学变化
成熟,生物合成性质与降解性质并存
衰老,更多地表现为生物降解性质
1、糖类
? 糖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贮存的条件、温度、
时间以及细胞的生理状态。例如,块茎植物在收
获前后都是淀粉的合成占支配地位;而在多汁的
水果、蔬菜中,淀粉只是一种短暂的贮存糖类。
当成熟时,淀粉已全部代谢而消失,糖类主要是
葡萄糖。
2、有机酸
不同类型的果蔬处于不同的发育时期,
它们所含的有机酸的浓度是不同的:如进
入成熟期的葡萄和苹果含有最高量的游离
酸,成熟后则趋下降;香蕉和梨则与此相
反,它们含有的酸在发育中逐渐下降,到
达成熟期时,恰好达到最低值。
? 糖酸比 是衡量水果风味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许多多汁果实成熟期间,随着温度的降
低,贮存的淀粉转变为糖,而有机酸则优
先作为呼吸底物被消耗掉,因而糖分与有
机酸的比例上升,风味增浓,口味变佳。
3、脂类
在果蔬成熟过程中,蜡质的发生量也达到高
峰。如在苹果皮的表面上,类脂类形成微球状体,
而在稍下的表皮层则为不连接的片状。采收后,
这些蜡质在相当程度上还在合成中,包括含不饱
和链的化合物。
4、果胶物质
多汁果实的果肉在成熟过程中变软是由于果
胶酶活力增大而将果肉组织细胞间的不溶性果胶
物质分解,果肉细胞失去相互间的联系所致。
5、鞣质
幼嫩果实常因含有鞣质而具有强烈涩味,在
成熟过程中涩味逐渐消失。其原因可能有三种,
(1) 鞣质与呼吸中间产物乙醛生成不溶性缩合
产物;
(2) 鞣质单体在成熟过程中聚合为不溶性大分
子;
(3) 鞣质氧化
6、色素物质
果蔬成熟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叶绿体
解体,叶绿素降解而消失,而类胡萝卜素和花
青素则显现而呈红色或橙色等。
7、维生素 C
果实通常在成熟期间大量积累维生素 C。
8、氨基酸与蛋白质
果蔬成熟过程中,氨基酸与蛋白质代谢总
的趋势是降解占优势。
(三)果蔬成熟过程中的呼吸作用特征
1、呼吸跃变现象
? 有一类果实进入完熟期时,呼吸强度骤然提高,
随着果实衰老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
变现象。这类果实称高峰型果实,如苹果、香蕉、
桃、梨等。
? 另一类果实进入完熟期时呼吸强度不提高,一
直保持在稳定的低水平,这类果实称非高峰型
果实,如柑桔类、蔬菜类、葡萄、荔枝等。
? 呼吸跃变现象一般出现在
果实变软变香,色泽变红或
变黄,食用价值最佳的时期。
? 跃变是果实进入完熟的一
种特征,在果实贮藏和运输
中,推迟呼吸跃变的发生,
并降低其发生的强度,从而
达到延迟成熟、防止发热腐
烂的目的。
图,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
程中,有呼吸高峰和无呼吸
高峰的果实的发展进程
2、呼吸方向的变化
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方向发生明显的
变化,由有氧呼吸转向无氧呼吸。
四、成熟与衰老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一)细胞器
果实成熟和衰老过程中,首先是 叶绿体 开始
崩溃; 核糖体 群体在前期变化不大,在成熟后期
减少; 内质网、细胞核 和 高尔基体 在成熟的后期,
可以看到产生很多较大的液泡,最后囊泡化而消
失;线粒体变化不大,有时变小或减少,有时嵴
膨胀,它比其他细胞器更能抗崩溃,能保留到衰
老晚期; 液泡膜 在细胞器解体前消失; 核膜 和 质
膜 最后退化,质膜崩溃时细胞即宣告死亡。
(二)角质层与蜡
( 1)角质层变化 在活跃的生长期中角质层
逐渐增厚,并且在成熟期及以后的贮藏期中继续
增厚。
( 2)蜡质成分变化 在果实的发育期,硬蜡
的增长速度远快于油分,在呼吸高峰期,油与硬
蜡的比值达到最大。
( 3)蜡质超微结构变化 发育未完全的柑桔
类果实,其果皮只有一层连续的软蜡薄膜,很少
有表面结构。成熟之后,当更多更硬的上表皮蜡
层形成之后,便出现明显的结构。
(三)细胞壁
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壁中的微纤维结构有所
松弛。
(四)胞间空隙
细胞沿着胞间层脱离便形成胞间空隙,在果
实里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胞间空隙体系。
五、果蔬的成熟机理
果实的整个生育过程都受激素调节,在发
育的前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起
主导作用,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在发育的后
期,乙烯和脱落酸起主导作用,从而促进果实
的成熟。
对果实呼吸跃变最重要的是乙烯。
乙烯的产量与呼吸作用
乙烯的生物合成及其调节
乙烯的生物合成前体为蛋氨酸,其直接前
体为 1-氨基环丙烷 -1-羧酸 ( ACC)。蛋氨酸经
过蛋氨酸循环,形成 5’-甲硫基腺苷和 ACC,前
者通过循环再生成蛋氨酸,而 ACC则在 ACC氧
化酶的催化下氧化生成乙烯。
在植物的所有活细胞中都能合成乙烯。
乙烯生物合成及控制
乙烯对水果的催熟机理 是由于它能引起和促
进 RNA的合成,从而导致特定蛋白质的产生。乙
烯还能提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低浓度( 0.1~
1.0ppm)的乙烯即可启动高峰型果实的呼吸跃
变,同时引起 一系列呼吸代谢的变化,首先是氧
化磷酸化的加强,使能获得较多数量的 ATP作为
促进成熟代谢的能源;增加可溶性氨基酸的含
量,提高 RNA酶的活性,促进 RNA的合成,从而
也促进了蛋白质和一系列与促进成熟有关酶类的
合成。上述生理生化过程的改变又促进了内源乙
烯的产生,从而增加呼吸作用的跃变,最后果实
进入成熟与衰老。
第二节 新鲜动物组织
的生物化学
?,肉” 是指动物宰后的组织,还包括某些脂肪
和骨骼。
?,肌肉” 是指动物性运动组织。
? 肉可分为来自牛、羊、猪的“红”肉和主要来
自家禽的“白”肉以及海产类的鲜肉。
瘦肉组织的成分
品 种 水 蛋白质 脂类 灰分
牛 肉 70~ 73 20~ 22 4~ 8 1
猪 肉 68~ 70 19~ 20 9~ 11 1.4
鸡 肉 73.7 20~ 23 4~ 7 1
羊 肉 73 20 5~ 6 1.6
鲑 鱼 64 20~ 22 13~ 15 1.3
鳕 鱼 81.2 17.6 0.3 1.2
一、活体肌肉的代谢
? 肌肉中的糖原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和水,同时偶联合成 ATP,这是体内 ATP的主
要来源。
? 静止的肌肉主要利用脂肪酸和乙酸乙酯作为呼
吸底物,在此条件下,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得
很少。但在运动量很大时,葡萄糖成为主要的
呼吸底物。
(一)有氧代谢
对 ATP的合成最有效以及在红色肌肉和作功
不是最大的肌肉中所发生的代谢是有氧的糖酵解
作用。









(二)无氧代谢
当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即处于剧
烈运动、异常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或处于
很低的氧分压、电休克或受伤时,线粒体的正
常功能不能维持而使无氧代谢成为主要方式。
糖酵解途径( EMP)
糖酵解途径( EMP)
二、屠宰后肌肉的代谢
(一)宰后肌肉的物理与生物化学变化
动物宰后,会发生许多死亡后特有的生化
过程,且在物理特征方面出现所谓死亡后尸僵
的现象。
动物死亡的生物化学与物理变化过程可以
划分为三个阶段,
( 1)尸僵前期
( 2)尸僵期
( 3)尸僵后期
击 昏 和 致 死
放 血
缺 氧
氧 化 还 原 电 位 降 低
糖 酵 解 开 始
糖 原 乳 酸
p H 下 降
组 织 蛋 白 酶 释 出
微 生 物 生 长
微 生 物 酶
蛋 白 质 变 性 ;
酶 失 活 ;
肌 浆 内 质 网 变 性
肉 的 质 量 蛋 白 质 分 解
呼 吸 停 止糖 原
吞 噬 细 胞 停 止 活 动
C O
2
+ H
2
O + 3 7 A T P
代 谢 物 和 其 他 风 味
前 体 物 质 的 蓄 积
A T P + 肌 酸 磷 酸 降 低
僵 直
三 酰 甘 油 + 磷 脂
脂 类 的 氧 化
游 离 脂 肪 酸
脂 酶
+ 3 A T P
图 1 6 - 3 死 后 肌 肉 中 的 主 要 变 化
(二)宰后肌肉呼吸途径的变化
动物宰杀后,体内血液循环停止,供氧也随
之停止,组织呼吸转变为无氧的酵解途径,最终
产物为乳酸。
死亡动物组织中糖原降解有两条途径,
( 1)水解途径,
( 2)磷酸解途径,
葡 萄 糖糖 原 糊 精 麦 芽 糖 乳 酸葡 萄 糖 - 6 - 磷 酸
葡 萄 糖 - 1 - 磷 酸糖 原 乳 酸葡 萄 糖 - 6 - 磷 酸
(三) ATP含量的变化及其重要性
宰后肌肉中由于糖原不能再继续被氧化为
CO2和 H2O,因而阻断了肌肉中 ATP的主要来源。
在刚屠宰的动物肌肉中,肌酸激酶与 ATP
酶的偶联作用可使一部分 ATP得以再生,
肌 酸 激 酶
肌 酸
A D P
A T P
H 3 P O 4
H 2 O
A T P 酶
磷 酸 肌 酸
磷酸肌酸一旦消耗完毕,ATP就会在 ATP酶
的作用下不断分解而减少,
A T P
A D P
A M P
I M P
P i
N H
3
肌 苷 酸 酶
核 苷 水 解 酶 核 苷 磷 酸 解 酶
腺 苷 酸 脱 氨 酶
肌 酸 激 酶
A T P 酶
肌 苷
核 糖次 黄 嘌 呤 核 糖 - 1 - 磷 酸 次 黄 嘌 呤
P i
P i
图 1 6 - 4 A T P 降 解 途 径
(四)宰后肌肉组织 pH值的变化
可分为六种不同类型,
( 1)宰后 1h左右 pH降低零点几个单位,最终 pH值为
6.5~ 6.8(深色的肌肉)。
( 2)宰后 pH值逐渐缓慢下降,最终 pH值为 5.7~ 6.0(颜
色稍深的肌肉)。
( 3)宰后 8h从 pH7.0左右逐渐降低到 pH值为 5.6~ 5.7。宰
后 24h降低到最终 pH值为 5.3~ 5.7(正常肌肉)。
( 4)宰后 3h,pH值比较快地降低到约 5.5,最终 pH值为
5.3~ 5.6(轻度 PSE)。
( 5)宰后 1h,pH值即迅速降到 5.4~ 5.6,最终 pH值为
5.3~ 5.6(高度 PSE)。
( 6) pH值逐渐地降低到 5.0附近(流汁严重,稍带灰色)。
*摘自 Briskey,BJ,Adv,Food Rev.,1969.13:98
(五)宰后肌肉组织中蛋白质的变化
蛋白质对于温度和 pH值都很敏感,由于宰后
动物肌肉组织中的酵解作用,在一短时间内,肌
肉组织中的温度升高,pH值降低,肌肉蛋白质很
容易因此而变性。
1、肌肉蛋白质变性
随着 ATP浓度降低,肌动蛋白及肌球蛋白逐渐
结合成没有弹性的肌动球蛋白。肌浆蛋白质在屠
后很容易变性,使肌肉呈现一种浅淡的色泽。
2、肌肉蛋白质持水力的变化
肌肉蛋白质在尸僵前具有高度的持水力,
随着尸僵的发生,在组织 pH值降到最低点
( pH5.3~ 5.5)时,持水力也降到最低点;
尸僵以后,肌肉的持水力又有所回升。
3、尸僵的缓解与肌肉蛋白质的自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