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Nitrogenous organic substance
重点,
1,胺的分类和命名, 胺的化学性质;胺的碱性和亲核性;
胺的鉴别 。
2,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的概念;重氮盐的制备 — 重氮
化反应 。
3,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
难点,
胺的碱性和亲核性;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Nitro Compounds
9- 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itro Compounds
1.分类
( 1)按硝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一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
( 2)按硝基连接的碳原子类型不同,分为伯、仲、叔硝基化合物 。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 NO2) 取代的化合
物称为硝基化合物。通式为,RNO2或 ArNO2。
一、分类、命名、结构
3.硝基的结构
一般表示为 (由一个 N=O和一个 N→O 配
位键组成)物理测试表明,两个 N— O键键长相等,这
说明硝基为 — P-π共轭体系( N原子是以 sp2杂化成键的 ),
其结构表示如下,
N OO
R N
O
O
R N
O
O
R N
O
O
C H 3 C H C H 3
N O 2
N O 2
C H 3
N O 2
N O 2
2 - 硝 基 丙 烷
1, 4 - 二 硝 基 萘
3 - 硝 基 甲 苯
间 硝 基 甲 苯
2.命名
类似于卤代烃。以烃为母体,硝基作为取代基。
1.烷烃硝化
2.芳烃的硝化
二、硝基化合物的制法
C H 3 C H 2 C H 3 C H 3 C H C H 3
N O 2
+ H N O 3 4 2 0 ℃ C H 3 C H 2 C H 2 N O 2 C H 3 C H 2 N O 2 C H 3 N O 2++ +
3 2 % 3 3 % 2 6 % 9 %
H N O 3 H 2 S O 4 N O 2 H 2 O浓 5 0 ~ 6 0 ℃浓
1.物理性质
氮带一个正电荷,每个氧各带 ?负电荷,因此硝基
化合物有较大的偶极。
芳香族的一硝基化合物是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或固
体。多硝基化合物则多为黄色固体,通常具有爆炸性,
可作炸药。
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都大于 1。硝基化合物均有
毒,皮肤直接接触或吸入蒸汽能和血液中的血红素作用
而引起中毒。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和硝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 α-H),在硝基的影响下,容
易失去 α-H显酸性,能和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盐,这种盐的溶液酸
化后生成一种不稳定的硝基甲烷异构体,具有强的酸性,称作酸
式,后者缓慢的转变成较稳定的硝基式(即假酸式)。
硝基化合物的酸式 -假酸式互变显然与羰基化合物的酮式 -烯
醇式互变异构现象相似,两者主要的差别是酸式存在得时间较烯
醇式要长。
2.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 1) α- H的酸性
硝基为强吸电子基,能活泼 α- H,所以有 α- H的硝基化合物
能产生假酸式 -酸式互变异构,从而具有一定的酸性。例如硝基
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的 pKa值分别为,10.2,8.5,7.8 。
R C H 2 N OO R C H N O HO N a O H R C H N OO N a
假 酸 式 酸 式( 主 ) ( 较 少 )
( 2)还原 硝基化合物可在酸性还原系统中( Fe,Zn、
Sn和盐酸等)或催化氢化,其最终产物是伯胺。
( A r ) R N O 2 ( A r ) R N H 2还 原
N O 2 N H 2C u 或 N i
H 2
①催化加氢
②金属+ HCl还原
N O 2 H C l N H 2F e 或 Z n
若选用适当的还原剂,可使硝基苯还原成各种不同
的中间还原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
转化。如果用氯化亚锡作还原剂,可避免醛的还原。
N O 2
C H OC H O
N H 2
S n C l 2 + H C l
④硫化物还原
二硝基化合物可用选择性还原剂(硫化铵、硫
氢化铵或硫化钠等),只还原一个硝基而得到硝基
胺。
N H 2C H 2 = C H — C H 2 N O 2 C H 2 = C H — C H 2L i A l H 4,干 醚H 2 O① ②
③ LiAlH4还原
N O 2
N O 2N O 2
N H 2
( N H 4 ) 2 S
( 3)硝基对苯环上其它基团的影响
硝基同苯环相连后,对苯环呈现出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吸电
子共轭效应,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大为降低,亲电取代反应变得
困难,但硝基可使邻位基团的反应活性(亲核取代)增加。
①使卤苯易水解、氨解、烷基化
卤素直接连接在苯环上很难被氨基、烷氧基取代,当苯环
上有硝基存在时,则卤代苯的氨化、烷基化在没有催化剂条件
下即可发生。
℃
C l O H
1 0 % N a O H
4 0 0 3 2 M P a
C l
N O 2 N a H C O 3
1 3 0 ℃
溶 液
O N a
N O 2
O H
N O 2H
C l
N O 2
N O 2
N a H C O 3
1 0 0 ℃
溶 液
O N a
N O 2
N O 2
O H
N O 2
N O 2
H
苯环的邻对位 -NO2越多,越易发生反应,这是
三个吸电子的硝基对氯原子影响的综合结果 。
②使酚的酸性增强
O H O HO H
N O 2
N O 2
N O 2
O H
N O 2
N O 2
O 2 N
p K a 9, 8 9 7, 1 5 0, 3 84, 0 9
在苯酚的苯环上引入硝基,吸电子的硝基通过共轭
效应的传递,增加了羟基中的氢离解为 H+的。
苦味酸( 2,4,6-三硝基苯酚)的酸性已接近于强
的无机酸,它可与 NaOH,Na2CO3作用。
( 4)与羰基化合物缩合
有 α- H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某些羰基化
合物起缩合反应。
R C H 2 N O 2 R ' C OH
( R ' ' )
+ O H R ' C
O H
H
( R ' ' )
C N O 2
R '
H
H 2 O R ' C
H
( R ' ' )
C N O 2
R '
其缩合过程是:硝基烷在碱的作用下脱去 α- H形
成碳负离子,碳负离子再与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
( 5)与亚硝酸的反应 R C H
2 N O 2 + H O N O R C H N O 2
N O
N a O H
R C N O 2
N O
N a
R 2 C H N O 2 + H O N O R
2 C N O 2
N O
N a O H
蓝 色 结 晶 溶 于 呈 红 色 溶 液
蓝 色 结 晶
N a O H
不 溶 于 N a O H 蓝 色 不 变
第三硝基烷与亚硝酸不起反应。此性质可用于区别三
类硝基化合物。
四、重要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Amines
9- 2 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Classification,Nomenclature and Structure of Amines
一、分类
1.根据 NH3分子中 H被烃基取代的数目分类,胺分子中的一个、
二个或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别称为伯胺
(第一胺)、仲胺(第二胺)和叔胺(第三胺)。
NH3 RNH2 R2NH R3N
伯胺 仲胺 叔胺
注意,伯、仲、叔胺的含义与伯、仲、叔卤代烃(醇)不同。前者
是指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数目;而后者则是指 X( OH) 所连接的
碳原子的类型。例如,
(CH3)3COH (CH3)3CNH2
叔丁醇(叔醇) 叔丁胺(伯胺)
2,根据分子中与 N相连的烃基类别不同,分为脂肪胺和
芳香胺。
C 2 H 5 N H 2
N H 2
脂 肪 胺
芳 香 胺
3.根据分子中所含氨基的数目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
元胺。
C 2 H 5 N H 2
乙 胺 ( 一 元 胺 )
H 2 N C H 2 C H 2 N H 2
乙 二 胺 ( 二 元 胺 )
4,季铵盐与季铵碱:铵盐( NH4+) 或 NH4OH中的四
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称季铵盐或季
铵碱。
季 胺 盐 季 胺 碱
R 4 N + O H -R 4 N + X -
N H 3
R N H 2
R 2 N H
R 3 N
R 4 N X
R 4 N O H
A r N R 2
A r N H 2
A r 2 N H
A r N H R
芳
胺
伯 胺 ( 胺 )
仲 胺
叔 胺
°
1
2
3
°
°
( 胺 )
( 胺 )
脂
肪
胺
季 铵 盐
季 铵 碱
注意:“氨”、“胺”及“铵”字的用法,
表示基字是用“氨”,如:- NH2、- NH- ;
表示氨的烃基衍生物时,则用“胺”,如,C2H5NH2;
表示季胺类化合物用“铵”,如 [(CH3)4N]+Cl-、
[(CH3)4N]+OH-
1.衍生物命名法
简单胺的命名以胺为母体。是在烃基名称后加胺字,称为
“某胺”。“基”可省略。
①伯胺:先写出连于氮原子上烃基的名称,再以胺字作词尾。
②对称的仲胺与叔胺:烃基相同时,将取代基的数目加在烃基
名称之前,并以胺字作词尾。
不对称的仲胺与叔胺:如果不是太复杂,可看作是伯胺的氮取
代物来命名,并选取烃基中最小的写在前面。
二、命名
CH3— NH
CH3
二 甲 胺
N(CH3)2
N,N- 二 甲 胺
2.系统命名法,比较复杂的胺,以烃为母体,氨基为取
代基。
③ 二元胺和多元胺的伯胺:当其氨基连在直链烃基或直
接连在环上时,可称为二胺或三胺 。命名时在胺的前面
加上氨基的数目。
H 2 N C H 2 C H 2 N H 2
乙 二 胺
N H 2
N H 2
N H 2
1,2,3 - 苯 三 胺
C H 3 — C H — C H 2 — C H — C H 3
N H 2 C H 3
4 - 甲 基 - 2 - 氨 基 戊 烷
季铵化合物可以看作是胺的衍生物来命名。
碘 化 四 乙 铵
(C 2H 5)4N + I-
胺分子中,N原子是以不等性 sp3杂化成键的,其构
型成棱锥形。
N
H
H
H
N
H 3 C
C H 3
C H 3 N
H
H
1 0 8
0, 1 4 7 n m
°
三、胺的结构
9- 3 胺的制法
Synthesis of Amines
1.氨与卤代烃反应
在一定压力下,将卤代烃与氨溶液共热,卤代烃与氨发生
取代反应生成胺,最后产物为伯、仲、叔胺以及季铵盐的混合
物。当氨大大过量时,产物以伯胺为主。
一、氨的烃基化
R — X + 2 R N H 2 + N H 4 XN H 3
C H 2 C l
N H 4 C l
C H 2 N H 2
2 N H 3+ +
4 N H 3 2 N H 4 C lC l C H 2 C H 2 C l H 2 N C H 2 C H 2 N H 2+ +
3 N H 3 N H 4 C lC l C H 2 C H O O H H 2 N C H 2 C O O N H 4+ +
反应历程 —— 消除加成历程,
B r N H 2
N H 2
H
+
N H 2
N H 2
N H 2+ N H 3
苯 炔 ( 中 间 体 )
在 时 能 短 暂 存 在8 K
B r N H 2+ K N H 2 N H 2
3 3 ℃
但在液态氨中氯苯和溴苯能与强碱 KNH2( 或 NaNH2
作用,卤素被氨基取代生成苯胺。
2.与卤代芳烃反应
卤素直接连在苯环上很难被氨基取代。
C l N H 2
2 N H 3+ +加 热, 加 压
C u 2 O
N H 4 C l
当卤代芳烃的邻、对位上连有- NO2等吸电子基时,
卤代芳烃的活性增大,卤代芳烃可作为烃基化剂。
3.氨与醇和酚反应
在催化剂( Al2O3等)存在下,氨与醇或酚反应,
得到伯、仲、叔胺的混合物。
C H 3 O H 3 5 0 - 4 0 0 ℃,0, 5 M P a C H 3 N H 2 ( C H 3 ) 2 N H ( C H 3 ) 3 N H 2 O+ N H 3 A l 2 O 3 + + +
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硝基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用金属还原剂(铁、锡、
锌等)还原,也可催化加氢,最后产物为相应的伯胺。
( 1)金属还原剂还原
二、由还原反应制胺
( A r ) R N O 2 ( A r ) R N H 2还 原
N O 2 H C l N H 2F e 或 Z n
( 2)催化氢化
N O 2 N H 2C u 或 N i
H 2
2,腈和酰胺的还原
腈和酰胺都可催化氢化或用 LiAlH4还原为相应的胺。
C H 3 C H 2 C H 2 C N N a + C 2 H 5 O H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N H 2
N i
C H 2 C N C H 2 C H 2 N H 2
H 2
C O N H 2 C H 2 N H 2
L i A l H 4
3.醛和酮的还原氨化
将醛或酮与氨或胺作用后再进行催化氢化即得到胺。
R
C OH + N H
3
- H 2 O
C = N H
H 2
N i
C H 2 N H 2
( R ' ) ( R ' )
R
H
R
H
( R ' )
R
C OH + N H 2 R ' '
- H 2 O
C = N R ' '
H 2
N i
C H 2 N H R ' '
( R ' ) ( R ' )
R
H
R
H
( R ' )
三、盖布瑞尔合成法
将邻苯二甲酰亚胺在碱性溶液中与卤代烃发生反应,
生成 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再将 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
胺水解,得到伯胺。 此法是制取纯伯胺的好方法。
N H
O
O
O H R X H 2 ON O
O
N R
O
O C O 2
C O 2
O H
+ R N H 2
四、霍夫曼降解法(制伯胺)
R C O N H 2 N a O C l,O H
-
或 N a O B r,O H -
R N H 2
C H 3 ( C H 2 ) 4 C O N H 2 B r 2 + N a O H C H 3 ( C H 2 ) 4 N H 2
9- 4 胺的物理性质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mines
伯胺、仲胺有氢键,沸点比相应的烷烃高,但比醇的
沸点低。可与水形成氢键,低级胺可溶于水。叔胺无氢键,
沸点与相应的烷烃相近。
胺有不愉快、难闻的臭味,可用于鉴别。例如,
某些芳香胺有致癌的作用。
H 2 C ( C H 2 ) 3 N H 2 H 2 N ( C H 2 ) 4 N H 2
1,4 - 丁 二 胺 ( 腐 胺 ) 1,5 - 戊 二 胺 ( 尸 胺 )
9- 5 胺的化学性质
Chemistry of Amines
胺和氨相似,分子中氮原子上具有未共用的电子
对,能接受一个质子形成铵离子,故胺具有碱性,能
与大多数酸作用成盐。
R N H 2 + H C l R N H 3 C l
R N H 2 + H O S O 3 H R N H 3 O S O 3 H
R N H 3 C l + N a O H R N H 2 + C l + H 2 O
胺的碱性较弱,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释
放出游离胺。
一、碱性
碱性,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
pKb < 4.70 4.75 >8.40
①脂肪胺:在气态时和在溶液中所显示的酸碱性不同。
在气态时碱性为,(CH3)3N > (CH3)2NH > CH3NH2 > NH3
在水溶液中碱性为,(CH3)2NH > CH3NH2 > (CH3)3N > NH3
原因:气态时,仅有烷基的供电子效应,烷基越多,供电子效应越大,
故碱性次序如上。
R N H 2 + H 2 O R N H 3 + O H
K b
K b =
R N H 3 O H
R N H 2
p K b = l o g K b
胺的碱性强弱,可用 Kb或 pKb表示,
② 芳胺的碱性 ArNH2 > Ar2NH > Ar3N
例如,NH3> PhNH2> (Ph)2NH>(Ph)3N
pKb 4.75 9.38 13.21 中性
对取代芳胺, 苯环上连供电子基时, 碱性略有增强;连有吸电子
基时, 碱性则降低 。
R N
H
H
H
R 2 N HH R 3 N H O HHO H 2O H
2
O H 2
O H 2
O H 2
在水溶液中,一般认为,这是电子效应与溶剂化的结果。从伯胺
到仲胺,增加了一个甲基,由于电子效应,使碱性增加这是可以理解
的。但三甲胺的碱性反而比甲胺弱。这是因为一种胺在水中的碱 度不
仅要看取代基的电子效应,还要看它接受质子后形成正离子的溶剂化
程度。氮原子上连有氢越多(体积也越小),它与水通过氢键溶剂化
的可能性就越大,胺的碱性越强。在伯胺到叔胺之间,溶剂化效应占
主导地位,使叔胺碱性比甲胺还弱。
伯胺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仲
胺、叔胺和季铵盐。此反应可用于工业上生产胺类。但
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
二、氮上的烃基化反应
C H 2 N H 2
+ C H 3 I C 2 H 5 O H
6 0 - 7 0 ℃
C H 2 N H C H 3 C H 2 N ( C H 3 ) 2 C H 2 N + ( C H 3 ) 3 I -
1 5 % 4 5 % 1 0 %
+ +
+ 3C H 2 N H 2 C H 3 I C H 3 O H + -C H 2 N ( C H 3 ) 3 I
伯胺、仲胺易与酰氯、酸酐或羧酸等酰基化剂作
用,氨基中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生成 N- 取代酰胺。
叔胺没有 N-氢原子,不发生酰化 。
三、氮上的酰基化反应 R N H 2 R 'C O C l
( R 'C O ) 2 O
R N H C O R '
( A r ) o r
R 2 N H
R 'C O C l
R 2 N C O R '
N H C H 3
C H 3 C O C l
N C O C H 3
C H 3
R 3 N
R 'C O C l
( R 'C O ) 2 O( A r )
3 N
o r
N H 2
+ ( C H 3 C O ) 2 O + C H 3 C O O H
O
N H — C — C H 3
例如,
用途,
①有机合成上保护氨基
酰胺是具有一定熔点的固体,在强酸或强碱的水溶液中加热易水
解生成酰胺。因此,此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常用来保护氨基。(先把芳
胺酰化,把氨基保护起来,再进行其他反应,然后使酰胺水解再变为
胺)。
例如:由
②酰基化可以降低氨基的定位活性,但定位效应一致,仍为邻、
对位定位基。
N H 2
C H 3
( C H 3 C O ) 2 O
或 C H 3 C O C l
N H C O C H 3
C H 3
K M n O 4
H
+
N H C O C H 3
C O O H
H 2 O
H
+
或 O H
-
N H 2
C O O H
N H 2
C H 3
N H 2
C O O H
四、磺酰化反应(兴斯堡反应)
胺与磺酰化试剂反应生成磺酰胺的反应叫做磺酰化反应。
常用的磺酰化试剂是苯磺酰氯和对甲基苯磺酰氯。
S O 2 C l S O 2 C lC H 3
苯 磺 酰 氯 对 甲 基 苯 磺 酰 氯 ( T s C l )
用途,
(1)磺酰化反应可用来鉴别伯、仲、叔胺。
① 与对甲基苯磺酰氯作用,产物可溶于强碱的为伯胺;
② 与对甲基苯磺酰氯作用,有固体析出的为仲胺;
③ 与对甲基苯磺酰氯不反应,出现分层现象的为叔胺。 R N H 2
R 2 N H
R 3 N
S O 2 C l
S O 2 N H R
S O 2 N R 2
白 色 固 体
无 反 应
不 溶 于 碱, 仍 为 固 体
溶 于 碱
白 色 固 体
N a O H
N a O H
S O 2 N - R N a
R N H 2
R 2 N H
R 3 N
S O 2 C l S O
2 N H R
S O 2 N R 2
无 反 应
水 蒸 气
蒸 馏
馏 液 ( 叔 胺 )
余 物 过 滤
滤 液
沉 淀
H C l
H C l
(2)分离、提纯伯、仲、叔胺
在混合物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 进行作用, 然后
a 蒸出叔胺; b 过滤得到仲胺的磺酰胺 c 滤液为伯胺的
磺酰胺钠盐 。 a b的产物经过水解得到原来的胺 。
五、与亚硝酸反应
亚硝酸( HNO2 ) 不稳定,只能用时现制。一般反应时由亚硝酸
钠与盐酸或硫酸作用而得。不同类型的胺与 HNO2 作用生成不同的产
物。
1.脂肪族胺
( 1)伯胺与 HNO2在低温下( 0℃ )反应生成不稳定的重氮盐,
重氮盐不稳定,放出氮气。
R C H 2 C H 2 N H 2 N a N O 2 + H C l R C H 2 C H 2 N 2 C l R C H 2 C H 2 + N 2 + C l
低 温 重 氮 盐
分 解
生成的碳正离子可以发生各种不同的反应生成烯烃、醇和卤代烃。
所以,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上用途不大。
( 2)仲胺与 HNO2反应,生成黄色油状或固体的 N-亚硝基化合物。
+
R
R N H
N a N O 2 + H C l R
R N - N = O
N - 亚 硝 基 胺 ( 黄 色 油 状 物 )
H 2 O
( 3)叔胺在同样条件下,与 HNO2不发生反应。因而,胺与亚硝
酸的反应可以鉴别脂肪族伯、仲、叔胺。
此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芳伯胺形成的重氮盐较脂肪族伯胺稳定,
但也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和较低温度下。温度升高到室温,重氮盐也
会分解放出氮气。
( 2)芳香族仲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棕色油状或黄色固体的亚硝基
胺。
( 3)芳香族叔胺与亚硝酸反应,亚硝基上到苯环,生成对亚硝基胺
绿色固体。
芳胺与亚硝酸的反应也可用来鉴别芳香族伯、仲、叔胺。
+
N a N O 2 + H C l
2 H 2 O + N a C l
N H 2 N
2 C l
0 5 ℃
Δ
氯 化 重 氮 苯 ( 重 氮 盐 )
不 稳 定 ( 故 要 在 低 温 下 反 应 )
O H
2.芳胺
( 1)芳伯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反应生成重氮盐。
六、氧化反应
1.脂肪胺
胺容易氧化,用不同的氧化剂可以得到不同的氧化产
物。叔胺的氧化最有意义。
H
C H 2 N ( C H 3 ) 2
H 2 O 2 H
C H 2 N ( C H 3 ) 2
O
N,N N二 甲 基 环 己 基 甲 胺 氧 化 物
具有 β-氢的氧化叔胺加热时发生消除反应,产生烯烃。
H
C H 2 N ( C H 3 ) 2
O 1 6 0
℃ C H 2 + ( C H
3 ) 2 O H
9 8 %
此反应称为科普( Cope) 消除反应。
2.芳胺
芳胺很容易氧化,例如,新的纯苯胺是无色的,但暴
露在空气中很快就变成黄色然后变成红棕色。用氧化剂处
理苯胺时,生成复杂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苯胺的
氧化产物主要是对苯醌。
M n O 2
H 2 S O 4,1 0 ℃
O
ON H
2 O
苯 胺 黑
科普( Cope) 消除反应是一种立体选择性很高的顺
式(同侧)消除反应。反应是通过形成平面五元环的过
程完成的。
H
C H 2
N ( C H 3 ) 2
O
1 6 0 ℃ C H 2
苯胺用漂白粉氧化呈现紫色,用于苯胺的鉴别。
1.卤代反应
苯胺很容易发生卤代反应,但难控制在一元阶段。
N H 2
+ B r 2 ( H 2 O )
N H 2
B rB r
B r
+ 3 H B r
三 溴 苯 胺 ( 白 ),2,4,6 - 可 用 于 鉴 别 苯 胺
如要制取一溴苯胺,则应先降低苯胺的活性,再进行溴代,
其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
七、芳胺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方法二,N H
2 N H 3 H S O 4N H 3 H S O 4 N H 2H
2 S O 4 B r 2 2 N a O H
B r B r
( C H 3 C O ) 2 O
N H C O C H 3N H 2
B r 2
干 C H 3 C O O H
N H C O C H 3
B r
H 2 O
H + 或 O H -
N H 2
B r
2.硝化反应
芳伯胺直接硝化时,氨基易被硝酸氧化,必须先把氨基保
护起来(乙酰化或成盐),然后再进行硝化。例如,
N H 2
( C H 3 C O ) 2 O
N H C O C H 3
H N O 3
H N O 3
N H C O C H 3
N H C O C H 3
N O 2
N O 2
O H / H 2 O
O H / H 2 O
N H 2
N H 2
N O 2
N O 2
在 乙 酸 中
在 乙 酸 酐 中
( 主 要 产 物 )
( 主 要 产 物 )
N H 2 N H 3 H S O 4N H 3 H S O 4 N H 2
H 2 S O 4 2 N a O H
N O 2 N O 2
H N O 3
H 2 O
在强酸性条件下,苯胺生成铵盐,硝化时不会被氧化。但
成盐后形成的铵基(- NH3+) 为间位定位基,同时也钝化了
苯环,硝化时需在较强烈条件下才能进行。例如,
3.磺化反应
在 180℃ - 190℃ 下,加热苯胺和浓硫酸,即可得到
对氨基苯磺酸。
N H 2 N H S O 3 HN H 3 H S O 4 N H 2
H 2 S O 4
H 2 O
1 8 0 ℃
S O 3 H
N H 3
S O 2 O
上述反应是工业上生产对氨基苯磺酸的方法。对氨基
苯磺酸分子中同时存在酸性基团(磺酸基)和碱性基团
(氨基),故分子内成盐,称为内盐。它为无色晶体,是
重要的染料中间体。一般情况下,磺酸基进入氨基的对位。
若对位已有取代基,则进入氨基的邻位。
Important Amines
9- 6 重要的胺
9- 7 季铵盐和季铵碱
Quaternary Amine Salts and Quaternary Amine Base
R 3 N + R ' X R 3 N R ' X
一、季铵盐
1.制法
2.主要用途
①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柔软剂、杀菌剂。
②动植物激素。
如:乙酰胆碱
③有机合成中的相转移催化剂。
C H 3 N
C H 2
C H 3
C H 2 C H 2 O C C H 3 O H
O
人 体 神 经 刺 激 传 导 中 的 重 要 物 质
与 神 经 分 裂 症 的 神 经 紊 乱 有 关
二、季铵碱
1.制法
2.性质
( 1) 强碱性,其碱性与 NaOH相近。易潮解,易溶于水。
( 2)化学特性反应 —— 加热分解反应
当 β-碳上没有氢原子时,分解生成叔胺和水。
当 β-碳上有氢原子时,分解生成叔铵、烯烃和水。
当 β-碳上有多个可发生消除反应的氢原子时,季胺碱热分解主
要生成烯烃。
霍夫曼( Hofmann) 规则
季铵碱加热分解时,主要生成 Hofmann烯烃(双键上烷基取代基最少
的烯烃)。
R 4 N C l + A g 2 O H 2 O R 4 N O H + A g B r
C H 3 C H 2 C H C H 3
N ( C H 3 ) 3 O H
C H 3 C H 2 C H = C H 2 C H 3 C H = C H C H 3 ( C H 3 ) 3 N++
9 5 % 5 %
( C H 3 ) 2 - N C H 2 C H 3
C H 2 C H 2 C H 3 C H 2 = C H 2 C H 3 C H = C H 2O H + + ( C H 3 ) 3 N C 3 H 7 - n9 8 % 2 %
这种反应称为霍夫曼彻底甲基化或霍夫曼降解。
当 β-碳上连有苯基、乙烯基、羰基、氰基等吸电子
基团时,霍夫曼规则不适用。
用途:霍夫曼降解反应可测定胺的结构
例如,
R C H 2 C H 2 - N H 2 R C H 2 C H 2 - N - C H 3
C H 3
C H 3
I
3 C H 3 I A g O H
R C H 2 C H 2 - N - C H 3
C H 3
C H 3
O H
R C H = C H 2 + ( C H 3 ) 3 N + H 2 O
9- 8 表面活性剂
Surface Active Agent
第三节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Aromatic Diazonium and Azo Compound
9- 10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概念
Concept of Aromatic Diazonium and Azo Compound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 -N=N-官能团 。 -N=N-
官能团的两端都分别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偶氮化合物 。
通式,(Ar)R-N=N-R(Ar)
若 -N=N-官能团的一端与烃基相连,另一端不直接与
烃基相连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重氮化合物。
C H 3 N 2 N N C l -
重 氮 甲 烷
氯 化 重 氮 苯
+
9- 11 重氮化反应 —— 芳香族重氮盐的制备
Diazo-reaction ——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Diazols
A r N H 2 + N a N O 2 + H C l( H
2 S O 4 )
A r N 2 C l + N a C l + H 2 O0 ~ 5 ℃
+ N a C l + H 2 ON H 2 N a N O 2 + H C l
0 ~ 5 ℃
N 2 C l
说明,
①重氮化反应必须在低温( 0~ 5℃ )进行下(温度高重氮盐易分解
放出氮气)。
②若环上具有 -N02或 -SO3H等的芳伯胺可以高一些( 40- 60℃ )温
度进行重氮化反应。
③进行重氮化反应时,一般将芳伯胺溶于 HCl或 H2SO4中,在冰冷
却下加入 NaNO2溶液,反应时酸要求过量,以避免生成的重氮盐与未
起反应的芳胺发生偶合反应。
④亚硝酸不能太过量(亚硝酸有氧化性,不利于重氮盐的稳定)。
可用淀粉- KI试纸检验过量的 HNO2,当试纸显蓝色时,表示重氮化反
应已到终点。
定义:在低温和强酸性溶液中,芳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
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一、性质
重氮盐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受热、光照、遇铜、铅等金属离子或遇到氧化剂时,均能被分解破
坏,放出氮气。
二、重氮盐的应用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活泼,通过重氮盐可以把氨基转换成许多其它
基团。因此,重氮盐的转换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
重氮盐的反应主要为两类:一类是重氮基被其它的原子或基团取
代,同时放出氮气,称为放氮反应;另一类是重氮基保留在分子中,
无氮气放出的反应,称为保留氮反应。
9- 12 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Properties of Aromatic Diazols and Utilities of Synthesis
N 2 C l 放 氮 反 应 ( 取 代 反 应 )
保 留 氮 的 反 应 还 原 反 应
偶 联 反 应
1.取代反应 —— 放氮反应
重氮基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被羟基( -OH),甲氧基( -
OCH3) 卤素(- X),氰基( -CN),氢原子等取代。
( 1)被卤素取代
此反应是将碘原子引进苯环的好方法,但此法不能用
来引进氯原子或溴原子。氯、溴的引入用桑德迈尔法。
N 2 C l + K I + N 2 + K C lI
N 2 C l
N 2 B r
C u C l + H C l
C u B r + H B r
+ N 2C l
+ N 2B r
( S a n d m e y e r )
桑 德 迈 尔 反 应
( 2)被氰基取代
重氮盐与 CuCN的 KCN水溶液作用,重氮基被氰基
取代生成苯甲腈。由于氰基很容易水解为羧基,利用此
反应可将氨基转换成羧基。另外,可从腈制备胺。
N 2 C l C u C N + K C N + N 2C N
( 3)被羟基取代(水解反应)
当重氮盐和酸液共热时发生水解生成酚,并放出氮
气 。
℃
N H 2 N a N O 2 + H 2 S O 4
0 _ 5
N 2 S O 4 H H 2 O
H
O H
+ N 2 + H 2 S O 4
说明,
① 此反应一般在 40%-50%的硫酸溶液中进行,目的是防止
未起反应的重氮盐和生成的酚发生偶合反应。
②加热煮沸促进重氮盐水解,也是防止偶联反应发生。
③重氮盐水解成酚时只能用硫酸盐,不用盐酸盐,因盐酸盐
水解易发生副反应。
在有机合成中,常利用这个反应把氨基转变为羟基,从而
制备一些不能由芳磺酸盐碱熔制得的酚类。
例如:合成间溴苯酚,不能用碱熔法法,因碱熔时,溴原
子也会被取代。只能采用以下途径,
N O 2
B r
F e + H C l
N H 2
B r
N a N O 2 + H 2 S O 4
N 2 H S O 4
H 2 S O 4
H 2 O
O H
B r B r
( 4)被氢原子取代
重氮盐与许多还原剂(如乙醇、次磷酸、甲醛碱溶液等)作用,
则重氮基被氢原子取代。因此,可以通过此反应将芳环上的氨基或
硝基除掉。
这个反应提供了一个从芳环上除去- NH2 的方法。
从以上的反应可以看成,它们的共同特点:均有氮气放出,故取
代反应又叫放氮反应。
应用:利用上述重氮基被其他基团取代的反应,可用来制备一般
不能用直接方法来制取的化合物。
N 2 C l + N
2 + H C O O N a + N a C l + H 2 O+ H C H O + 2 N a O H
N 2 C l
+ H 3 P O 2 + H 2 O N 2 H 3 P O 3 H C l+ + +
N 2 C l
+ C 2 H 5 O H N 2 H C l+ + +C H 3 C H O
例 1:从苯制备 1,3,5-三溴苯
此转变不能用苯直接溴化制取。需先引入一个强
邻、对位定位基,使溴原子进入苯环邻、对位。然后
此基团又易除去,氨基符合要求。
5 0 - 6 0 ℃
B r 2
B r B r
B r
H 2 S O 4,H N O 3
N O 2
F e + H C l
N H 2
B r
B r
B r
N H 2
N a N O 2 + H 2 S O 4
N 2 H S O 4
C 2 H 5 O H
B r
B rB r
例 2:由硝基苯制备 2,6-二溴苯甲酸
N O
2
F e
H
N H
2
( C H
3
C O )
2
O
N H C O C H
3
H N O
3
干 乙 酸
N H C O C H
3
N O
2
O H
H
2
O
N H
2
N O
2
F e
B r
2
N H
2
N O
2
B rB r
N a N O
2
H
2
S O
4
N
2
H S O
4
N O
2
B rB r
C u C N
K C N
C N
N O
2
B rB r H 3 O
C O O H
N O
2
B rB r F e
H C l
N a N O
2
H C l
H
3
P O
2
H
2
O
C O O H
N H
2
B rB r
C O O H
N
2
C l
B rB r
C O O H
B rB r
2.保留氮的反应
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保留在产物分子中。
( 1)还原反应
重氮盐可被氯化亚锡、锡和盐酸、锌和乙酸、亚硫
酸钠、亚硫酸氢钠等还原成苯肼盐酸盐,在加碱即得苯
肼。
N 2 C l
S n C l 2 + H C l
N H N H 2 H C l
N a O H
N H N H 2
苯肼为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有强碱性,在空
气中易变黑,有毒。是羰基化试剂,也是合成药物及染
料的原料,如合成“安乃近”。
( 2)偶合反应
在低温时,重氮盐与酚或苯胺在弱酸、中性或碱溶
液中作用,失去一分子 HX,由偶氮基 (- N=N- )将两个
分子偶合起来,生成有颜色的偶氮化合物,这个反应称
为偶合反应。偶合反应是制备偶氮染料的基本反应。
偶合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是重氮阳离子(弱的亲
电试剂)进攻苯环上电子云较大的碳原子而发生的反应。
N N N ( C H 3 ) 2 p H 5 ~ 6 N = N N ( C H 3 ) 2
①与酚偶合
重氮盐与酚在微碱性溶液中很快发生偶合反应。反应
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因在弱碱性条件下酚生成酚盐负离
子,使苯环更活化,有利于亲电试剂重氮阳离子的进攻。
N 2 C l O H+ O HN = N
O H = 8p H
N 2 C l
O H
C H 3
+
O H N = N
O H
C H 3
弱
低 温
低 温
( )
但碱性不能太大( pH不能大于 10),因碱性太强,
重氮盐会转变为不活泼的苯基重氮酸或重氮酸盐离子。而
苯基重氮酸或重氮酸盐离子都不能发生偶合反应。
N N O H
H
O H
H
N = N _ ON = N _ O H
可 偶 合 不 偶 合 不 偶 合
②与芳胺偶联
反应要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原因,
a 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重氮离子的浓度最大,且
氨基是游离的,不影响芳胺的反应活性。
b 若溶液的酸性太强( pH<5),会使胺生成不活泼的
铵盐,偶合反应就难进行或很慢。
N 2 C lN a O 3 S N
C H 3
C H 3
+
C H 3 C O O H
N a O 3 S N
C H 3
C H 3N = N
磺 酸 基 二 甲 胺 基 偶 氮 苯4 4 '
( 甲 基 橙 )
偶合反应总是优先发生羟基或氨基的对位,若对位被
占,则在邻位上反应,若邻、对位都被基团取代,只剩下
间位时,偶合反应也不会在间位发生。
重氮阳离子是一个弱亲电试剂,只能与活泼的酚或芳香胺偶合,其
它的芳香族化合物不能与重氮盐偶合。在重氮基的邻对位连有吸电子基
时,对偶合反应有利。
所以在进行偶合反应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宜的反应条
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偶氮基 -N=N-是一个发色基团,因此,许多偶氮化合物常用作染料
(偶氮染料)。
四、偶氮染料
芳香族偶氮化合物一般都具有颜色,性质稳定。许多偶氮化合物都
是优良的染料,被称为偶氮染料。这类染料不仅品种多,而且产量大。
从黄到黑,各色品种具全,其中又以黄、橙、红、蓝品种最多,色调最
为鲜艳,广泛用于棉、毛、丝、麻织品以及合成纤维的染色,也用于塑
料、皮革、橡胶制品的染色。
纺织行业所使用的染料中大约 70%为偶氮染料,包括了直接、酸性
媒染、活性、中性、阳离子、分散、不溶性偶氮染料等。
(一)直接染料
染色时,把纤维直接放入染料的热水溶液中进
行染色,多为带有磺酸或羧酸等水溶性基团的偶氮染料
。例如,
N H 2 O H
N a O 3 S S O 3 N a
N N
C H 3 O
N N
O C H 3 O H N H 2
N a O 3 S S O 3 N a
直 接 湖 蓝 5 B
直接湖蓝 5B是一种双偶氮染料,5B中含有四个磺
酸基,故可溶于水,能直接染色,经处理后,是色泽
鲜艳、色牢度好的蓝色染料。
O 2 N N N
H O
O
2
N N N
H O
O
2
N N H
2
重 氮 化
低 温
O
2
N N
2
C l
+ -
弱 碱 性
H O(二)冰染染料
这类染料是在纤维上直接生成的,生成后立刻牢固地附着在
纤维上。染色时,先将纤维浸在酚类碱性溶液中,然后取出,再放
在重氮盐的溶液内,在纤维上发生偶合作用,生成的染料就附着在
纤维上。由于重氮化和偶合时常用冰冷却,故称冰染染料。例如:
对位红是种红色的偶氮染料,它的构造式为
可以用 β-萘酚与对硝基苯胺的重氮盐经偶合而得。常作为
布的染料。
N N O HN N
N N O HN N
N H 2N N N 2N N
+
O H重 氮 化
低 温 弱 碱 性
(三)分散染料
这类染料需借助于分散剂的作用以分散悬浮液形式存在而
进行染色。它的分子较小,不含水溶性基团,适用于醋酯纤维、聚
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染色,由于本身的不溶性而不能用于天然纤
维的染色。例如:分散黄的构造为
是双偶氮染料。可用苯酚与对氨基偶氮苯的重氮盐经偶合制取。
分散黄用作涤纶的染料。
从以上讲述可知,合成偶氮染料时,重氮化和偶合是两个基
本反应。
9- 13 腈、异氰酸酯、三聚氰胺、三聚氰氯
Nitrile Isocyanate Tripolycyanamide Tripolycyanchlorine
一、腈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氰基(- CN) 取代后生成的化合
物称为腈。官能团为氰基。
通式,( Ar) RCN
1.腈的命名
以碳原子数命名为“某腈”。
C H 3 C N C H 2 = C H C N
乙 腈 丙 稀 腈
2.腈的制法
( 1)伯、仲卤代烃与 NaCN( 或 KCN) 反应
C H 2 B r C H
2 C N
+ N a C N 乙 醇 + N a B r
( 2)酰胺脱水
R — C — N H 2
P 2 O 5 或 S O C l 2 R C N H
2 O
O
+
3.腈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低级腈为无色液体,高级腈为固体。纯的腈没有毒性,但腈中
常混有毒性较大的异腈。腈分子有较大的偶极矩,虽然分子间不能
形成氢键,但腈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酮、胺相比,沸点较高。
低级腈可溶于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腈在水中的溶解度
降低。
( 2)化学性质
①水解
R C O O HR C N H +H
2 O
采用骨架铜作催化剂,腈水解可停留在酰胺阶段。
H 2 OC H 2 = C H C N 骨 架 铜 C H 2 = C H - C - N H2
O
+
③催化加氢 —— 生成伯胺
R C N H 2N i R C H 2 N H 2
②醇解 —— 生成酯
R C O O R 'R C N H 2 S O 4H 2 O N H 3+ R 'O H + +
4.丙烯腈和丁腈橡胶(自学)
二、异氰酸酯(自学)
三、三聚氰胺(自学)
四、三聚氰氯(自学)
Nitrogenous organic substance
重点,
1,胺的分类和命名, 胺的化学性质;胺的碱性和亲核性;
胺的鉴别 。
2,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的概念;重氮盐的制备 — 重氮
化反应 。
3,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
难点,
胺的碱性和亲核性;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Nitro Compounds
9- 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itro Compounds
1.分类
( 1)按硝基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一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
( 2)按硝基连接的碳原子类型不同,分为伯、仲、叔硝基化合物 。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 NO2) 取代的化合
物称为硝基化合物。通式为,RNO2或 ArNO2。
一、分类、命名、结构
3.硝基的结构
一般表示为 (由一个 N=O和一个 N→O 配
位键组成)物理测试表明,两个 N— O键键长相等,这
说明硝基为 — P-π共轭体系( N原子是以 sp2杂化成键的 ),
其结构表示如下,
N OO
R N
O
O
R N
O
O
R N
O
O
C H 3 C H C H 3
N O 2
N O 2
C H 3
N O 2
N O 2
2 - 硝 基 丙 烷
1, 4 - 二 硝 基 萘
3 - 硝 基 甲 苯
间 硝 基 甲 苯
2.命名
类似于卤代烃。以烃为母体,硝基作为取代基。
1.烷烃硝化
2.芳烃的硝化
二、硝基化合物的制法
C H 3 C H 2 C H 3 C H 3 C H C H 3
N O 2
+ H N O 3 4 2 0 ℃ C H 3 C H 2 C H 2 N O 2 C H 3 C H 2 N O 2 C H 3 N O 2++ +
3 2 % 3 3 % 2 6 % 9 %
H N O 3 H 2 S O 4 N O 2 H 2 O浓 5 0 ~ 6 0 ℃浓
1.物理性质
氮带一个正电荷,每个氧各带 ?负电荷,因此硝基
化合物有较大的偶极。
芳香族的一硝基化合物是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或固
体。多硝基化合物则多为黄色固体,通常具有爆炸性,
可作炸药。
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都大于 1。硝基化合物均有
毒,皮肤直接接触或吸入蒸汽能和血液中的血红素作用
而引起中毒。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和硝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 α-H),在硝基的影响下,容
易失去 α-H显酸性,能和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盐,这种盐的溶液酸
化后生成一种不稳定的硝基甲烷异构体,具有强的酸性,称作酸
式,后者缓慢的转变成较稳定的硝基式(即假酸式)。
硝基化合物的酸式 -假酸式互变显然与羰基化合物的酮式 -烯
醇式互变异构现象相似,两者主要的差别是酸式存在得时间较烯
醇式要长。
2.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 1) α- H的酸性
硝基为强吸电子基,能活泼 α- H,所以有 α- H的硝基化合物
能产生假酸式 -酸式互变异构,从而具有一定的酸性。例如硝基
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的 pKa值分别为,10.2,8.5,7.8 。
R C H 2 N OO R C H N O HO N a O H R C H N OO N a
假 酸 式 酸 式( 主 ) ( 较 少 )
( 2)还原 硝基化合物可在酸性还原系统中( Fe,Zn、
Sn和盐酸等)或催化氢化,其最终产物是伯胺。
( A r ) R N O 2 ( A r ) R N H 2还 原
N O 2 N H 2C u 或 N i
H 2
①催化加氢
②金属+ HCl还原
N O 2 H C l N H 2F e 或 Z n
若选用适当的还原剂,可使硝基苯还原成各种不同
的中间还原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
转化。如果用氯化亚锡作还原剂,可避免醛的还原。
N O 2
C H OC H O
N H 2
S n C l 2 + H C l
④硫化物还原
二硝基化合物可用选择性还原剂(硫化铵、硫
氢化铵或硫化钠等),只还原一个硝基而得到硝基
胺。
N H 2C H 2 = C H — C H 2 N O 2 C H 2 = C H — C H 2L i A l H 4,干 醚H 2 O① ②
③ LiAlH4还原
N O 2
N O 2N O 2
N H 2
( N H 4 ) 2 S
( 3)硝基对苯环上其它基团的影响
硝基同苯环相连后,对苯环呈现出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吸电
子共轭效应,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大为降低,亲电取代反应变得
困难,但硝基可使邻位基团的反应活性(亲核取代)增加。
①使卤苯易水解、氨解、烷基化
卤素直接连接在苯环上很难被氨基、烷氧基取代,当苯环
上有硝基存在时,则卤代苯的氨化、烷基化在没有催化剂条件
下即可发生。
℃
C l O H
1 0 % N a O H
4 0 0 3 2 M P a
C l
N O 2 N a H C O 3
1 3 0 ℃
溶 液
O N a
N O 2
O H
N O 2H
C l
N O 2
N O 2
N a H C O 3
1 0 0 ℃
溶 液
O N a
N O 2
N O 2
O H
N O 2
N O 2
H
苯环的邻对位 -NO2越多,越易发生反应,这是
三个吸电子的硝基对氯原子影响的综合结果 。
②使酚的酸性增强
O H O HO H
N O 2
N O 2
N O 2
O H
N O 2
N O 2
O 2 N
p K a 9, 8 9 7, 1 5 0, 3 84, 0 9
在苯酚的苯环上引入硝基,吸电子的硝基通过共轭
效应的传递,增加了羟基中的氢离解为 H+的。
苦味酸( 2,4,6-三硝基苯酚)的酸性已接近于强
的无机酸,它可与 NaOH,Na2CO3作用。
( 4)与羰基化合物缩合
有 α- H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某些羰基化
合物起缩合反应。
R C H 2 N O 2 R ' C OH
( R ' ' )
+ O H R ' C
O H
H
( R ' ' )
C N O 2
R '
H
H 2 O R ' C
H
( R ' ' )
C N O 2
R '
其缩合过程是:硝基烷在碱的作用下脱去 α- H形
成碳负离子,碳负离子再与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
( 5)与亚硝酸的反应 R C H
2 N O 2 + H O N O R C H N O 2
N O
N a O H
R C N O 2
N O
N a
R 2 C H N O 2 + H O N O R
2 C N O 2
N O
N a O H
蓝 色 结 晶 溶 于 呈 红 色 溶 液
蓝 色 结 晶
N a O H
不 溶 于 N a O H 蓝 色 不 变
第三硝基烷与亚硝酸不起反应。此性质可用于区别三
类硝基化合物。
四、重要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Amines
9- 2 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Classification,Nomenclature and Structure of Amines
一、分类
1.根据 NH3分子中 H被烃基取代的数目分类,胺分子中的一个、
二个或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别称为伯胺
(第一胺)、仲胺(第二胺)和叔胺(第三胺)。
NH3 RNH2 R2NH R3N
伯胺 仲胺 叔胺
注意,伯、仲、叔胺的含义与伯、仲、叔卤代烃(醇)不同。前者
是指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数目;而后者则是指 X( OH) 所连接的
碳原子的类型。例如,
(CH3)3COH (CH3)3CNH2
叔丁醇(叔醇) 叔丁胺(伯胺)
2,根据分子中与 N相连的烃基类别不同,分为脂肪胺和
芳香胺。
C 2 H 5 N H 2
N H 2
脂 肪 胺
芳 香 胺
3.根据分子中所含氨基的数目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
元胺。
C 2 H 5 N H 2
乙 胺 ( 一 元 胺 )
H 2 N C H 2 C H 2 N H 2
乙 二 胺 ( 二 元 胺 )
4,季铵盐与季铵碱:铵盐( NH4+) 或 NH4OH中的四
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称季铵盐或季
铵碱。
季 胺 盐 季 胺 碱
R 4 N + O H -R 4 N + X -
N H 3
R N H 2
R 2 N H
R 3 N
R 4 N X
R 4 N O H
A r N R 2
A r N H 2
A r 2 N H
A r N H R
芳
胺
伯 胺 ( 胺 )
仲 胺
叔 胺
°
1
2
3
°
°
( 胺 )
( 胺 )
脂
肪
胺
季 铵 盐
季 铵 碱
注意:“氨”、“胺”及“铵”字的用法,
表示基字是用“氨”,如:- NH2、- NH- ;
表示氨的烃基衍生物时,则用“胺”,如,C2H5NH2;
表示季胺类化合物用“铵”,如 [(CH3)4N]+Cl-、
[(CH3)4N]+OH-
1.衍生物命名法
简单胺的命名以胺为母体。是在烃基名称后加胺字,称为
“某胺”。“基”可省略。
①伯胺:先写出连于氮原子上烃基的名称,再以胺字作词尾。
②对称的仲胺与叔胺:烃基相同时,将取代基的数目加在烃基
名称之前,并以胺字作词尾。
不对称的仲胺与叔胺:如果不是太复杂,可看作是伯胺的氮取
代物来命名,并选取烃基中最小的写在前面。
二、命名
CH3— NH
CH3
二 甲 胺
N(CH3)2
N,N- 二 甲 胺
2.系统命名法,比较复杂的胺,以烃为母体,氨基为取
代基。
③ 二元胺和多元胺的伯胺:当其氨基连在直链烃基或直
接连在环上时,可称为二胺或三胺 。命名时在胺的前面
加上氨基的数目。
H 2 N C H 2 C H 2 N H 2
乙 二 胺
N H 2
N H 2
N H 2
1,2,3 - 苯 三 胺
C H 3 — C H — C H 2 — C H — C H 3
N H 2 C H 3
4 - 甲 基 - 2 - 氨 基 戊 烷
季铵化合物可以看作是胺的衍生物来命名。
碘 化 四 乙 铵
(C 2H 5)4N + I-
胺分子中,N原子是以不等性 sp3杂化成键的,其构
型成棱锥形。
N
H
H
H
N
H 3 C
C H 3
C H 3 N
H
H
1 0 8
0, 1 4 7 n m
°
三、胺的结构
9- 3 胺的制法
Synthesis of Amines
1.氨与卤代烃反应
在一定压力下,将卤代烃与氨溶液共热,卤代烃与氨发生
取代反应生成胺,最后产物为伯、仲、叔胺以及季铵盐的混合
物。当氨大大过量时,产物以伯胺为主。
一、氨的烃基化
R — X + 2 R N H 2 + N H 4 XN H 3
C H 2 C l
N H 4 C l
C H 2 N H 2
2 N H 3+ +
4 N H 3 2 N H 4 C lC l C H 2 C H 2 C l H 2 N C H 2 C H 2 N H 2+ +
3 N H 3 N H 4 C lC l C H 2 C H O O H H 2 N C H 2 C O O N H 4+ +
反应历程 —— 消除加成历程,
B r N H 2
N H 2
H
+
N H 2
N H 2
N H 2+ N H 3
苯 炔 ( 中 间 体 )
在 时 能 短 暂 存 在8 K
B r N H 2+ K N H 2 N H 2
3 3 ℃
但在液态氨中氯苯和溴苯能与强碱 KNH2( 或 NaNH2
作用,卤素被氨基取代生成苯胺。
2.与卤代芳烃反应
卤素直接连在苯环上很难被氨基取代。
C l N H 2
2 N H 3+ +加 热, 加 压
C u 2 O
N H 4 C l
当卤代芳烃的邻、对位上连有- NO2等吸电子基时,
卤代芳烃的活性增大,卤代芳烃可作为烃基化剂。
3.氨与醇和酚反应
在催化剂( Al2O3等)存在下,氨与醇或酚反应,
得到伯、仲、叔胺的混合物。
C H 3 O H 3 5 0 - 4 0 0 ℃,0, 5 M P a C H 3 N H 2 ( C H 3 ) 2 N H ( C H 3 ) 3 N H 2 O+ N H 3 A l 2 O 3 + + +
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硝基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用金属还原剂(铁、锡、
锌等)还原,也可催化加氢,最后产物为相应的伯胺。
( 1)金属还原剂还原
二、由还原反应制胺
( A r ) R N O 2 ( A r ) R N H 2还 原
N O 2 H C l N H 2F e 或 Z n
( 2)催化氢化
N O 2 N H 2C u 或 N i
H 2
2,腈和酰胺的还原
腈和酰胺都可催化氢化或用 LiAlH4还原为相应的胺。
C H 3 C H 2 C H 2 C N N a + C 2 H 5 O H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N H 2
N i
C H 2 C N C H 2 C H 2 N H 2
H 2
C O N H 2 C H 2 N H 2
L i A l H 4
3.醛和酮的还原氨化
将醛或酮与氨或胺作用后再进行催化氢化即得到胺。
R
C OH + N H
3
- H 2 O
C = N H
H 2
N i
C H 2 N H 2
( R ' ) ( R ' )
R
H
R
H
( R ' )
R
C OH + N H 2 R ' '
- H 2 O
C = N R ' '
H 2
N i
C H 2 N H R ' '
( R ' ) ( R ' )
R
H
R
H
( R ' )
三、盖布瑞尔合成法
将邻苯二甲酰亚胺在碱性溶液中与卤代烃发生反应,
生成 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再将 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
胺水解,得到伯胺。 此法是制取纯伯胺的好方法。
N H
O
O
O H R X H 2 ON O
O
N R
O
O C O 2
C O 2
O H
+ R N H 2
四、霍夫曼降解法(制伯胺)
R C O N H 2 N a O C l,O H
-
或 N a O B r,O H -
R N H 2
C H 3 ( C H 2 ) 4 C O N H 2 B r 2 + N a O H C H 3 ( C H 2 ) 4 N H 2
9- 4 胺的物理性质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mines
伯胺、仲胺有氢键,沸点比相应的烷烃高,但比醇的
沸点低。可与水形成氢键,低级胺可溶于水。叔胺无氢键,
沸点与相应的烷烃相近。
胺有不愉快、难闻的臭味,可用于鉴别。例如,
某些芳香胺有致癌的作用。
H 2 C ( C H 2 ) 3 N H 2 H 2 N ( C H 2 ) 4 N H 2
1,4 - 丁 二 胺 ( 腐 胺 ) 1,5 - 戊 二 胺 ( 尸 胺 )
9- 5 胺的化学性质
Chemistry of Amines
胺和氨相似,分子中氮原子上具有未共用的电子
对,能接受一个质子形成铵离子,故胺具有碱性,能
与大多数酸作用成盐。
R N H 2 + H C l R N H 3 C l
R N H 2 + H O S O 3 H R N H 3 O S O 3 H
R N H 3 C l + N a O H R N H 2 + C l + H 2 O
胺的碱性较弱,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释
放出游离胺。
一、碱性
碱性,脂肪胺 > 氨 > 芳香胺
pKb < 4.70 4.75 >8.40
①脂肪胺:在气态时和在溶液中所显示的酸碱性不同。
在气态时碱性为,(CH3)3N > (CH3)2NH > CH3NH2 > NH3
在水溶液中碱性为,(CH3)2NH > CH3NH2 > (CH3)3N > NH3
原因:气态时,仅有烷基的供电子效应,烷基越多,供电子效应越大,
故碱性次序如上。
R N H 2 + H 2 O R N H 3 + O H
K b
K b =
R N H 3 O H
R N H 2
p K b = l o g K b
胺的碱性强弱,可用 Kb或 pKb表示,
② 芳胺的碱性 ArNH2 > Ar2NH > Ar3N
例如,NH3> PhNH2> (Ph)2NH>(Ph)3N
pKb 4.75 9.38 13.21 中性
对取代芳胺, 苯环上连供电子基时, 碱性略有增强;连有吸电子
基时, 碱性则降低 。
R N
H
H
H
R 2 N HH R 3 N H O HHO H 2O H
2
O H 2
O H 2
O H 2
在水溶液中,一般认为,这是电子效应与溶剂化的结果。从伯胺
到仲胺,增加了一个甲基,由于电子效应,使碱性增加这是可以理解
的。但三甲胺的碱性反而比甲胺弱。这是因为一种胺在水中的碱 度不
仅要看取代基的电子效应,还要看它接受质子后形成正离子的溶剂化
程度。氮原子上连有氢越多(体积也越小),它与水通过氢键溶剂化
的可能性就越大,胺的碱性越强。在伯胺到叔胺之间,溶剂化效应占
主导地位,使叔胺碱性比甲胺还弱。
伯胺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仲
胺、叔胺和季铵盐。此反应可用于工业上生产胺类。但
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
二、氮上的烃基化反应
C H 2 N H 2
+ C H 3 I C 2 H 5 O H
6 0 - 7 0 ℃
C H 2 N H C H 3 C H 2 N ( C H 3 ) 2 C H 2 N + ( C H 3 ) 3 I -
1 5 % 4 5 % 1 0 %
+ +
+ 3C H 2 N H 2 C H 3 I C H 3 O H + -C H 2 N ( C H 3 ) 3 I
伯胺、仲胺易与酰氯、酸酐或羧酸等酰基化剂作
用,氨基中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生成 N- 取代酰胺。
叔胺没有 N-氢原子,不发生酰化 。
三、氮上的酰基化反应 R N H 2 R 'C O C l
( R 'C O ) 2 O
R N H C O R '
( A r ) o r
R 2 N H
R 'C O C l
R 2 N C O R '
N H C H 3
C H 3 C O C l
N C O C H 3
C H 3
R 3 N
R 'C O C l
( R 'C O ) 2 O( A r )
3 N
o r
N H 2
+ ( C H 3 C O ) 2 O + C H 3 C O O H
O
N H — C — C H 3
例如,
用途,
①有机合成上保护氨基
酰胺是具有一定熔点的固体,在强酸或强碱的水溶液中加热易水
解生成酰胺。因此,此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常用来保护氨基。(先把芳
胺酰化,把氨基保护起来,再进行其他反应,然后使酰胺水解再变为
胺)。
例如:由
②酰基化可以降低氨基的定位活性,但定位效应一致,仍为邻、
对位定位基。
N H 2
C H 3
( C H 3 C O ) 2 O
或 C H 3 C O C l
N H C O C H 3
C H 3
K M n O 4
H
+
N H C O C H 3
C O O H
H 2 O
H
+
或 O H
-
N H 2
C O O H
N H 2
C H 3
N H 2
C O O H
四、磺酰化反应(兴斯堡反应)
胺与磺酰化试剂反应生成磺酰胺的反应叫做磺酰化反应。
常用的磺酰化试剂是苯磺酰氯和对甲基苯磺酰氯。
S O 2 C l S O 2 C lC H 3
苯 磺 酰 氯 对 甲 基 苯 磺 酰 氯 ( T s C l )
用途,
(1)磺酰化反应可用来鉴别伯、仲、叔胺。
① 与对甲基苯磺酰氯作用,产物可溶于强碱的为伯胺;
② 与对甲基苯磺酰氯作用,有固体析出的为仲胺;
③ 与对甲基苯磺酰氯不反应,出现分层现象的为叔胺。 R N H 2
R 2 N H
R 3 N
S O 2 C l
S O 2 N H R
S O 2 N R 2
白 色 固 体
无 反 应
不 溶 于 碱, 仍 为 固 体
溶 于 碱
白 色 固 体
N a O H
N a O H
S O 2 N - R N a
R N H 2
R 2 N H
R 3 N
S O 2 C l S O
2 N H R
S O 2 N R 2
无 反 应
水 蒸 气
蒸 馏
馏 液 ( 叔 胺 )
余 物 过 滤
滤 液
沉 淀
H C l
H C l
(2)分离、提纯伯、仲、叔胺
在混合物中加入对甲苯磺酰氯, 进行作用, 然后
a 蒸出叔胺; b 过滤得到仲胺的磺酰胺 c 滤液为伯胺的
磺酰胺钠盐 。 a b的产物经过水解得到原来的胺 。
五、与亚硝酸反应
亚硝酸( HNO2 ) 不稳定,只能用时现制。一般反应时由亚硝酸
钠与盐酸或硫酸作用而得。不同类型的胺与 HNO2 作用生成不同的产
物。
1.脂肪族胺
( 1)伯胺与 HNO2在低温下( 0℃ )反应生成不稳定的重氮盐,
重氮盐不稳定,放出氮气。
R C H 2 C H 2 N H 2 N a N O 2 + H C l R C H 2 C H 2 N 2 C l R C H 2 C H 2 + N 2 + C l
低 温 重 氮 盐
分 解
生成的碳正离子可以发生各种不同的反应生成烯烃、醇和卤代烃。
所以,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上用途不大。
( 2)仲胺与 HNO2反应,生成黄色油状或固体的 N-亚硝基化合物。
+
R
R N H
N a N O 2 + H C l R
R N - N = O
N - 亚 硝 基 胺 ( 黄 色 油 状 物 )
H 2 O
( 3)叔胺在同样条件下,与 HNO2不发生反应。因而,胺与亚硝
酸的反应可以鉴别脂肪族伯、仲、叔胺。
此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芳伯胺形成的重氮盐较脂肪族伯胺稳定,
但也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和较低温度下。温度升高到室温,重氮盐也
会分解放出氮气。
( 2)芳香族仲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棕色油状或黄色固体的亚硝基
胺。
( 3)芳香族叔胺与亚硝酸反应,亚硝基上到苯环,生成对亚硝基胺
绿色固体。
芳胺与亚硝酸的反应也可用来鉴别芳香族伯、仲、叔胺。
+
N a N O 2 + H C l
2 H 2 O + N a C l
N H 2 N
2 C l
0 5 ℃
Δ
氯 化 重 氮 苯 ( 重 氮 盐 )
不 稳 定 ( 故 要 在 低 温 下 反 应 )
O H
2.芳胺
( 1)芳伯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反应生成重氮盐。
六、氧化反应
1.脂肪胺
胺容易氧化,用不同的氧化剂可以得到不同的氧化产
物。叔胺的氧化最有意义。
H
C H 2 N ( C H 3 ) 2
H 2 O 2 H
C H 2 N ( C H 3 ) 2
O
N,N N二 甲 基 环 己 基 甲 胺 氧 化 物
具有 β-氢的氧化叔胺加热时发生消除反应,产生烯烃。
H
C H 2 N ( C H 3 ) 2
O 1 6 0
℃ C H 2 + ( C H
3 ) 2 O H
9 8 %
此反应称为科普( Cope) 消除反应。
2.芳胺
芳胺很容易氧化,例如,新的纯苯胺是无色的,但暴
露在空气中很快就变成黄色然后变成红棕色。用氧化剂处
理苯胺时,生成复杂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苯胺的
氧化产物主要是对苯醌。
M n O 2
H 2 S O 4,1 0 ℃
O
ON H
2 O
苯 胺 黑
科普( Cope) 消除反应是一种立体选择性很高的顺
式(同侧)消除反应。反应是通过形成平面五元环的过
程完成的。
H
C H 2
N ( C H 3 ) 2
O
1 6 0 ℃ C H 2
苯胺用漂白粉氧化呈现紫色,用于苯胺的鉴别。
1.卤代反应
苯胺很容易发生卤代反应,但难控制在一元阶段。
N H 2
+ B r 2 ( H 2 O )
N H 2
B rB r
B r
+ 3 H B r
三 溴 苯 胺 ( 白 ),2,4,6 - 可 用 于 鉴 别 苯 胺
如要制取一溴苯胺,则应先降低苯胺的活性,再进行溴代,
其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
七、芳胺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方法二,N H
2 N H 3 H S O 4N H 3 H S O 4 N H 2H
2 S O 4 B r 2 2 N a O H
B r B r
( C H 3 C O ) 2 O
N H C O C H 3N H 2
B r 2
干 C H 3 C O O H
N H C O C H 3
B r
H 2 O
H + 或 O H -
N H 2
B r
2.硝化反应
芳伯胺直接硝化时,氨基易被硝酸氧化,必须先把氨基保
护起来(乙酰化或成盐),然后再进行硝化。例如,
N H 2
( C H 3 C O ) 2 O
N H C O C H 3
H N O 3
H N O 3
N H C O C H 3
N H C O C H 3
N O 2
N O 2
O H / H 2 O
O H / H 2 O
N H 2
N H 2
N O 2
N O 2
在 乙 酸 中
在 乙 酸 酐 中
( 主 要 产 物 )
( 主 要 产 物 )
N H 2 N H 3 H S O 4N H 3 H S O 4 N H 2
H 2 S O 4 2 N a O H
N O 2 N O 2
H N O 3
H 2 O
在强酸性条件下,苯胺生成铵盐,硝化时不会被氧化。但
成盐后形成的铵基(- NH3+) 为间位定位基,同时也钝化了
苯环,硝化时需在较强烈条件下才能进行。例如,
3.磺化反应
在 180℃ - 190℃ 下,加热苯胺和浓硫酸,即可得到
对氨基苯磺酸。
N H 2 N H S O 3 HN H 3 H S O 4 N H 2
H 2 S O 4
H 2 O
1 8 0 ℃
S O 3 H
N H 3
S O 2 O
上述反应是工业上生产对氨基苯磺酸的方法。对氨基
苯磺酸分子中同时存在酸性基团(磺酸基)和碱性基团
(氨基),故分子内成盐,称为内盐。它为无色晶体,是
重要的染料中间体。一般情况下,磺酸基进入氨基的对位。
若对位已有取代基,则进入氨基的邻位。
Important Amines
9- 6 重要的胺
9- 7 季铵盐和季铵碱
Quaternary Amine Salts and Quaternary Amine Base
R 3 N + R ' X R 3 N R ' X
一、季铵盐
1.制法
2.主要用途
①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柔软剂、杀菌剂。
②动植物激素。
如:乙酰胆碱
③有机合成中的相转移催化剂。
C H 3 N
C H 2
C H 3
C H 2 C H 2 O C C H 3 O H
O
人 体 神 经 刺 激 传 导 中 的 重 要 物 质
与 神 经 分 裂 症 的 神 经 紊 乱 有 关
二、季铵碱
1.制法
2.性质
( 1) 强碱性,其碱性与 NaOH相近。易潮解,易溶于水。
( 2)化学特性反应 —— 加热分解反应
当 β-碳上没有氢原子时,分解生成叔胺和水。
当 β-碳上有氢原子时,分解生成叔铵、烯烃和水。
当 β-碳上有多个可发生消除反应的氢原子时,季胺碱热分解主
要生成烯烃。
霍夫曼( Hofmann) 规则
季铵碱加热分解时,主要生成 Hofmann烯烃(双键上烷基取代基最少
的烯烃)。
R 4 N C l + A g 2 O H 2 O R 4 N O H + A g B r
C H 3 C H 2 C H C H 3
N ( C H 3 ) 3 O H
C H 3 C H 2 C H = C H 2 C H 3 C H = C H C H 3 ( C H 3 ) 3 N++
9 5 % 5 %
( C H 3 ) 2 - N C H 2 C H 3
C H 2 C H 2 C H 3 C H 2 = C H 2 C H 3 C H = C H 2O H + + ( C H 3 ) 3 N C 3 H 7 - n9 8 % 2 %
这种反应称为霍夫曼彻底甲基化或霍夫曼降解。
当 β-碳上连有苯基、乙烯基、羰基、氰基等吸电子
基团时,霍夫曼规则不适用。
用途:霍夫曼降解反应可测定胺的结构
例如,
R C H 2 C H 2 - N H 2 R C H 2 C H 2 - N - C H 3
C H 3
C H 3
I
3 C H 3 I A g O H
R C H 2 C H 2 - N - C H 3
C H 3
C H 3
O H
R C H = C H 2 + ( C H 3 ) 3 N + H 2 O
9- 8 表面活性剂
Surface Active Agent
第三节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Aromatic Diazonium and Azo Compound
9- 10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概念
Concept of Aromatic Diazonium and Azo Compound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 -N=N-官能团 。 -N=N-
官能团的两端都分别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偶氮化合物 。
通式,(Ar)R-N=N-R(Ar)
若 -N=N-官能团的一端与烃基相连,另一端不直接与
烃基相连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重氮化合物。
C H 3 N 2 N N C l -
重 氮 甲 烷
氯 化 重 氮 苯
+
9- 11 重氮化反应 —— 芳香族重氮盐的制备
Diazo-reaction ——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Diazols
A r N H 2 + N a N O 2 + H C l( H
2 S O 4 )
A r N 2 C l + N a C l + H 2 O0 ~ 5 ℃
+ N a C l + H 2 ON H 2 N a N O 2 + H C l
0 ~ 5 ℃
N 2 C l
说明,
①重氮化反应必须在低温( 0~ 5℃ )进行下(温度高重氮盐易分解
放出氮气)。
②若环上具有 -N02或 -SO3H等的芳伯胺可以高一些( 40- 60℃ )温
度进行重氮化反应。
③进行重氮化反应时,一般将芳伯胺溶于 HCl或 H2SO4中,在冰冷
却下加入 NaNO2溶液,反应时酸要求过量,以避免生成的重氮盐与未
起反应的芳胺发生偶合反应。
④亚硝酸不能太过量(亚硝酸有氧化性,不利于重氮盐的稳定)。
可用淀粉- KI试纸检验过量的 HNO2,当试纸显蓝色时,表示重氮化反
应已到终点。
定义:在低温和强酸性溶液中,芳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
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一、性质
重氮盐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受热、光照、遇铜、铅等金属离子或遇到氧化剂时,均能被分解破
坏,放出氮气。
二、重氮盐的应用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活泼,通过重氮盐可以把氨基转换成许多其它
基团。因此,重氮盐的转换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
重氮盐的反应主要为两类:一类是重氮基被其它的原子或基团取
代,同时放出氮气,称为放氮反应;另一类是重氮基保留在分子中,
无氮气放出的反应,称为保留氮反应。
9- 12 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Properties of Aromatic Diazols and Utilities of Synthesis
N 2 C l 放 氮 反 应 ( 取 代 反 应 )
保 留 氮 的 反 应 还 原 反 应
偶 联 反 应
1.取代反应 —— 放氮反应
重氮基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被羟基( -OH),甲氧基( -
OCH3) 卤素(- X),氰基( -CN),氢原子等取代。
( 1)被卤素取代
此反应是将碘原子引进苯环的好方法,但此法不能用
来引进氯原子或溴原子。氯、溴的引入用桑德迈尔法。
N 2 C l + K I + N 2 + K C lI
N 2 C l
N 2 B r
C u C l + H C l
C u B r + H B r
+ N 2C l
+ N 2B r
( S a n d m e y e r )
桑 德 迈 尔 反 应
( 2)被氰基取代
重氮盐与 CuCN的 KCN水溶液作用,重氮基被氰基
取代生成苯甲腈。由于氰基很容易水解为羧基,利用此
反应可将氨基转换成羧基。另外,可从腈制备胺。
N 2 C l C u C N + K C N + N 2C N
( 3)被羟基取代(水解反应)
当重氮盐和酸液共热时发生水解生成酚,并放出氮
气 。
℃
N H 2 N a N O 2 + H 2 S O 4
0 _ 5
N 2 S O 4 H H 2 O
H
O H
+ N 2 + H 2 S O 4
说明,
① 此反应一般在 40%-50%的硫酸溶液中进行,目的是防止
未起反应的重氮盐和生成的酚发生偶合反应。
②加热煮沸促进重氮盐水解,也是防止偶联反应发生。
③重氮盐水解成酚时只能用硫酸盐,不用盐酸盐,因盐酸盐
水解易发生副反应。
在有机合成中,常利用这个反应把氨基转变为羟基,从而
制备一些不能由芳磺酸盐碱熔制得的酚类。
例如:合成间溴苯酚,不能用碱熔法法,因碱熔时,溴原
子也会被取代。只能采用以下途径,
N O 2
B r
F e + H C l
N H 2
B r
N a N O 2 + H 2 S O 4
N 2 H S O 4
H 2 S O 4
H 2 O
O H
B r B r
( 4)被氢原子取代
重氮盐与许多还原剂(如乙醇、次磷酸、甲醛碱溶液等)作用,
则重氮基被氢原子取代。因此,可以通过此反应将芳环上的氨基或
硝基除掉。
这个反应提供了一个从芳环上除去- NH2 的方法。
从以上的反应可以看成,它们的共同特点:均有氮气放出,故取
代反应又叫放氮反应。
应用:利用上述重氮基被其他基团取代的反应,可用来制备一般
不能用直接方法来制取的化合物。
N 2 C l + N
2 + H C O O N a + N a C l + H 2 O+ H C H O + 2 N a O H
N 2 C l
+ H 3 P O 2 + H 2 O N 2 H 3 P O 3 H C l+ + +
N 2 C l
+ C 2 H 5 O H N 2 H C l+ + +C H 3 C H O
例 1:从苯制备 1,3,5-三溴苯
此转变不能用苯直接溴化制取。需先引入一个强
邻、对位定位基,使溴原子进入苯环邻、对位。然后
此基团又易除去,氨基符合要求。
5 0 - 6 0 ℃
B r 2
B r B r
B r
H 2 S O 4,H N O 3
N O 2
F e + H C l
N H 2
B r
B r
B r
N H 2
N a N O 2 + H 2 S O 4
N 2 H S O 4
C 2 H 5 O H
B r
B rB r
例 2:由硝基苯制备 2,6-二溴苯甲酸
N O
2
F e
H
N H
2
( C H
3
C O )
2
O
N H C O C H
3
H N O
3
干 乙 酸
N H C O C H
3
N O
2
O H
H
2
O
N H
2
N O
2
F e
B r
2
N H
2
N O
2
B rB r
N a N O
2
H
2
S O
4
N
2
H S O
4
N O
2
B rB r
C u C N
K C N
C N
N O
2
B rB r H 3 O
C O O H
N O
2
B rB r F e
H C l
N a N O
2
H C l
H
3
P O
2
H
2
O
C O O H
N H
2
B rB r
C O O H
N
2
C l
B rB r
C O O H
B rB r
2.保留氮的反应
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保留在产物分子中。
( 1)还原反应
重氮盐可被氯化亚锡、锡和盐酸、锌和乙酸、亚硫
酸钠、亚硫酸氢钠等还原成苯肼盐酸盐,在加碱即得苯
肼。
N 2 C l
S n C l 2 + H C l
N H N H 2 H C l
N a O H
N H N H 2
苯肼为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有强碱性,在空
气中易变黑,有毒。是羰基化试剂,也是合成药物及染
料的原料,如合成“安乃近”。
( 2)偶合反应
在低温时,重氮盐与酚或苯胺在弱酸、中性或碱溶
液中作用,失去一分子 HX,由偶氮基 (- N=N- )将两个
分子偶合起来,生成有颜色的偶氮化合物,这个反应称
为偶合反应。偶合反应是制备偶氮染料的基本反应。
偶合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是重氮阳离子(弱的亲
电试剂)进攻苯环上电子云较大的碳原子而发生的反应。
N N N ( C H 3 ) 2 p H 5 ~ 6 N = N N ( C H 3 ) 2
①与酚偶合
重氮盐与酚在微碱性溶液中很快发生偶合反应。反应
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因在弱碱性条件下酚生成酚盐负离
子,使苯环更活化,有利于亲电试剂重氮阳离子的进攻。
N 2 C l O H+ O HN = N
O H = 8p H
N 2 C l
O H
C H 3
+
O H N = N
O H
C H 3
弱
低 温
低 温
( )
但碱性不能太大( pH不能大于 10),因碱性太强,
重氮盐会转变为不活泼的苯基重氮酸或重氮酸盐离子。而
苯基重氮酸或重氮酸盐离子都不能发生偶合反应。
N N O H
H
O H
H
N = N _ ON = N _ O H
可 偶 合 不 偶 合 不 偶 合
②与芳胺偶联
反应要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原因,
a 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重氮离子的浓度最大,且
氨基是游离的,不影响芳胺的反应活性。
b 若溶液的酸性太强( pH<5),会使胺生成不活泼的
铵盐,偶合反应就难进行或很慢。
N 2 C lN a O 3 S N
C H 3
C H 3
+
C H 3 C O O H
N a O 3 S N
C H 3
C H 3N = N
磺 酸 基 二 甲 胺 基 偶 氮 苯4 4 '
( 甲 基 橙 )
偶合反应总是优先发生羟基或氨基的对位,若对位被
占,则在邻位上反应,若邻、对位都被基团取代,只剩下
间位时,偶合反应也不会在间位发生。
重氮阳离子是一个弱亲电试剂,只能与活泼的酚或芳香胺偶合,其
它的芳香族化合物不能与重氮盐偶合。在重氮基的邻对位连有吸电子基
时,对偶合反应有利。
所以在进行偶合反应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宜的反应条
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偶氮基 -N=N-是一个发色基团,因此,许多偶氮化合物常用作染料
(偶氮染料)。
四、偶氮染料
芳香族偶氮化合物一般都具有颜色,性质稳定。许多偶氮化合物都
是优良的染料,被称为偶氮染料。这类染料不仅品种多,而且产量大。
从黄到黑,各色品种具全,其中又以黄、橙、红、蓝品种最多,色调最
为鲜艳,广泛用于棉、毛、丝、麻织品以及合成纤维的染色,也用于塑
料、皮革、橡胶制品的染色。
纺织行业所使用的染料中大约 70%为偶氮染料,包括了直接、酸性
媒染、活性、中性、阳离子、分散、不溶性偶氮染料等。
(一)直接染料
染色时,把纤维直接放入染料的热水溶液中进
行染色,多为带有磺酸或羧酸等水溶性基团的偶氮染料
。例如,
N H 2 O H
N a O 3 S S O 3 N a
N N
C H 3 O
N N
O C H 3 O H N H 2
N a O 3 S S O 3 N a
直 接 湖 蓝 5 B
直接湖蓝 5B是一种双偶氮染料,5B中含有四个磺
酸基,故可溶于水,能直接染色,经处理后,是色泽
鲜艳、色牢度好的蓝色染料。
O 2 N N N
H O
O
2
N N N
H O
O
2
N N H
2
重 氮 化
低 温
O
2
N N
2
C l
+ -
弱 碱 性
H O(二)冰染染料
这类染料是在纤维上直接生成的,生成后立刻牢固地附着在
纤维上。染色时,先将纤维浸在酚类碱性溶液中,然后取出,再放
在重氮盐的溶液内,在纤维上发生偶合作用,生成的染料就附着在
纤维上。由于重氮化和偶合时常用冰冷却,故称冰染染料。例如:
对位红是种红色的偶氮染料,它的构造式为
可以用 β-萘酚与对硝基苯胺的重氮盐经偶合而得。常作为
布的染料。
N N O HN N
N N O HN N
N H 2N N N 2N N
+
O H重 氮 化
低 温 弱 碱 性
(三)分散染料
这类染料需借助于分散剂的作用以分散悬浮液形式存在而
进行染色。它的分子较小,不含水溶性基团,适用于醋酯纤维、聚
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染色,由于本身的不溶性而不能用于天然纤
维的染色。例如:分散黄的构造为
是双偶氮染料。可用苯酚与对氨基偶氮苯的重氮盐经偶合制取。
分散黄用作涤纶的染料。
从以上讲述可知,合成偶氮染料时,重氮化和偶合是两个基
本反应。
9- 13 腈、异氰酸酯、三聚氰胺、三聚氰氯
Nitrile Isocyanate Tripolycyanamide Tripolycyanchlorine
一、腈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氰基(- CN) 取代后生成的化合
物称为腈。官能团为氰基。
通式,( Ar) RCN
1.腈的命名
以碳原子数命名为“某腈”。
C H 3 C N C H 2 = C H C N
乙 腈 丙 稀 腈
2.腈的制法
( 1)伯、仲卤代烃与 NaCN( 或 KCN) 反应
C H 2 B r C H
2 C N
+ N a C N 乙 醇 + N a B r
( 2)酰胺脱水
R — C — N H 2
P 2 O 5 或 S O C l 2 R C N H
2 O
O
+
3.腈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低级腈为无色液体,高级腈为固体。纯的腈没有毒性,但腈中
常混有毒性较大的异腈。腈分子有较大的偶极矩,虽然分子间不能
形成氢键,但腈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酮、胺相比,沸点较高。
低级腈可溶于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腈在水中的溶解度
降低。
( 2)化学性质
①水解
R C O O HR C N H +H
2 O
采用骨架铜作催化剂,腈水解可停留在酰胺阶段。
H 2 OC H 2 = C H C N 骨 架 铜 C H 2 = C H - C - N H2
O
+
③催化加氢 —— 生成伯胺
R C N H 2N i R C H 2 N H 2
②醇解 —— 生成酯
R C O O R 'R C N H 2 S O 4H 2 O N H 3+ R 'O H + +
4.丙烯腈和丁腈橡胶(自学)
二、异氰酸酯(自学)
三、三聚氰胺(自学)
四、三聚氰氯(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