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 论
?
人的心理活动及其现象是丰富多采,极其复杂的,恩格斯曾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1]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现象的科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心理学不但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而且还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轨迹等。在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是师范生必修的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师范素质的使命。所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而且对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
研究对象问题,是每一门学科都面临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问题。正是因为研究对象的独特性,才使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节主要论述心理学的一般基础知识,如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们的心理现象系统,以及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例如,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的科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等等。不言而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化学现象不同,心理现象是生命物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的。
人有心理现象,这是众所周知的。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这些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多层次相关联的复杂的大系统。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以下还分别有许多附属系统。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大家知道,当人们处于觉醒状态时,总是在从事着这样或那样的活动,如生产劳动、工作、学习、科学实验、技术革新、文艺创作、经商贸易、社会交往,乃至娱乐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人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与自己打交道的客观对象(包括人和物)究竟是什么?为此,人们就需要不断地注意着、观察着、思考着、想象着,并且铭记着这些周围事物和对象。
当人们集中注意观察当前的事物时,即产生了感觉和知觉这样的心理活动;感觉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事物个别属性和一般意义的认知。当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什么时,即产生了思维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以进一步获得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认知。当感知过的事物已不在眼前时,在人脑中还会再次浮现该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而表象在人脑中再加工改造的过程,即产生着想象活动;想象乃是人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此外还必须看到,感觉、知觉、表象、思维和想象等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就是人对曾经过的各种事物大多会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并继续参与到各种心理活动中去。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记忆,记忆是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它也是人类极其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
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心理现象,总括而言,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和对象在认识方面的心理活动。
当然,人们在与周围事物和对象打交道时,绝不会只停留在认识方面。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他人的同时,还会表露出一定的态度,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和体验,如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淡、欢欣或忧虑、高兴或烦恼、赞赏和或鄙视、沉静或激动等等。以上这些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态度体验,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
不仅如此,人们对与之打交道的事物和对象,并不总是满足于在认识、感受和体验上,人们还经常需要进一步对待他们、改造客观事物和对象。为了处理好这些问题,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类活动叫做意志行动,而支配意志行动的许多内部因素和过程,如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等,也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在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
以上所讲的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都有其发生、发展、终止或升华的过程。所以,这些心理活动都统称之为心理过程。而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心理过程又以其相互联系、彼此制约而构成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现象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心理过程,从其活动结构和发生机制来看,具有人类的共同性,它们都受共同的规律所制约。但是,心理过程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又不会是完全一样,这是因为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也会受到差异规律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个人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环境和教育的差异,以及自身各种因素的不同,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个别差异。上述这些差异,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个性倾向性。
与个性倾向性相关联,在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中,也常常反映着个人的许多不同的心理特点。譬如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的人感知敏锐、思维深刻、想象丰富;而有的人则感知迟缓、思维肤浅、想象贫乏。有的人记忆速度快且保持长久;有的人则记得慢且易遗忘。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则善于抽象思维。有的人善于解决问题、富于创造;而有的人则遵循常规、不善开拓等等。凡此种种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的不同,就形成了人们在能力或智力方面的个别差异。
再如,有的人性情暴烈,易于激动;有的人则性情温和,不易发脾气。有的人反应迟缓,情感内向;有的人反应敏捷、情感外向。有的人情感深沉、动作有力;而有的人则心境易变、行动不定等等。这些表现在情感、情绪等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不同特点,就形成人们在气质方面的个别差异。
此外,还有的人经常是活泼愉快的;有的人则经常多愁善感。有的人善于交际;有的人则安然沉静。有的人勇敢顽强;有的人怯懦软弱。有的人主动进取;有的人被动不前。有的人机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大公无私;有的人私心重重……等等。凡此种种经常表现在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就形成了人们在性格方面的个别差异。
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心理学统称为个性心理特点。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或简称个性。个性心理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心理状态
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心理状态。例如,伴随着心理过程的注意状态;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出现的灵感状态;在情绪过程中出现的心境状态、激情状态;在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心、决心和犹豫状态等等。
这些心理状态,只是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在一定的时限出现的某种相对持续的状态,它既不象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也不同于个性心理特点那样持久、稳定。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常会出现某种激情,可能只是一时地激动;但是,这种心理状态如果经常不能主动加以控制,那么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这个人性情暴烈、易发脾气等比较稳定的个性特点。又如,一个人可能处事一时犹豫,不是对什么事都犹豫,这是常会出现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久而久之任其发展下去,成为习惯,也容易形成象优柔寡断这样比较稳定的个性特点。
根据以上对人的心理活动系统的描述,现在我们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大致分类,概括列表7如下:
以上所述,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内容。必须指出,上面对心理现象的分类,只为读者便于了解和掌握。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首先,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反之,认识活动又总是受到情感和意志因素的极大影响。此外,情感又是意志行动积极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行动又丰富着情感。
第二,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
第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说明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倾向和特点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的色彩。
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二、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
对心理现象的基本认识,即对心理实质的理解问题,是科学心理学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诸如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它依存于什么?它来源于何处等,这些问题既涉及到根本的哲学观点,又涉及到现代科学研究的许多成果。
(一)心理的物质载体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现象,它的产生需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解剖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对人脑的结构和功能逐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早在1830年,我国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根据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疾病的临床观察,否定了古代的“心脏说”(认为心脏是心理的主要器官),断定“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从解剖学上指出了感觉器官与中枢神经的联系,如“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同时,王清任还细心观察了婴儿大脑的发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无疑,这是在我国较早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践确立了“脑是心理的器官”的认识。
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一位病人虽然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发音器官也无损,但就是自己不能讲话。这个病人死后在解剖尸体时,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的额下回后部由于脑溢血造成一块内伤。因而证明大脑的这个部位与人的言语表达能力有关,后被确定为“言语运动中枢”,属于这个中枢的疾病称为“运动性失语症”。1871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威尔尼克发现大脑额叶的额上回后部损伤的病人,虽然能听懂音乐,但听不懂言语。以后这个部位被确认为“言语听觉中枢”,属于这个中枢的病症称为“听觉失语症”。1870年,德国医生弗里奇在给伤员包扎头部伤口时,发现触及裸露的大脑皮层能引起对侧肢体的运动。与此同时,法国生理学家希齐格也观察到用电击刺激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可以引起眼的运动。以后二人合作用动物进行实验,发现刺激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能有规律地引起一定肌肉群的收缩,因而确认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为皮层运动区,并绘制了皮层运动机能定位图。现代科学研究还表明,大脑皮层机能定位是相对的,大脑皮层及整个神经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机能系统。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不仅直接依赖于大脑的有关部位;同时也都是神经系统中各部分协同活动的结果。
从生物演化的历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生物演化到具有一定神经组织的动物机体才开始出现简单的心理现象。人脑则是生命物质发展的最高阶段,被称之为“自然的王冠”。
人脑是人体整个神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位于脑的顶部的大脑,更是心理的高级神经中枢。整个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它的重量占整个脑重的80%。大脑表面覆盖着3-4毫米厚的灰质层,叫大脑皮层。皮层表面凹凸不平,形成沟回,它由150亿个脑细胞分六层组成,按不同的密度,大小和类型相互交错在一起,并同由脑细胞延伸出来的无数神经纤维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十分可观的“通讯网络”(见图1-1)。大脑的主要机能就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有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把各种刺激
、信息由神经传入大脑,经过皮层的加工整理,做出决策,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而各器官和各系统活动的状况又通过信息环路反馈报告给大脑,并接受大脑的评价和修正,以更精确地调节人的活动。新近关于人脑研究的成果表明,在大脑皮层上虽然有各种机能区域的划分,如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顶叶(躯体感觉和运动中枢)等等,但额叶区域的功能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这是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不承担具体的感觉和运动的功能,因而可以集中用于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思维、智慧活动(见图1-2)。人类正是依靠人脑的这种特有的机能,制造出每秒运算一亿五千次的电了计算机和遨游太空的宇宙飞船。
(二)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
脑是心理的物质载体,主要是说明一切心理活动只有依附于脑器官及其机能才能实现;但这并不等于说人脑本身就会自动产生心理现象。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客观现实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的则是人生存的周围环境,即人的现实社会生活条件。人的心理对人生存环境依存性的有力佐证就是所谓“狼孩事件”。在印度曾发现一个狼孩。所谓“狼孩”,即是在婴儿时被狼叼去,并在狼群中生活长大的小孩。8岁时被人发现带回到人类社会,当时只相当于6个月婴儿的心理水平,习性几乎和动物一样,用四肢走路,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喜吃生冷的东西,直接用嘴吃扔在地上的肉,用舌舔流质食物,怕光、怕火、怕水,从不让人洗澡,不习惯穿衣盖被。
图1-1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 图1-2 人类为什么能思维:
周围神经系统 人脑不为别的任务所占据
1.脑;2.脊髓;3.和;4.周围神经系统 (图中C与D是按实际比例画出。 A与B稍有放大)
这个狼孩经过强化训练和教育之后,10岁时才学会站立,12岁时才学会六个单词,14时才学会走路,15岁时学会45个单词,并能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17岁时死去。
这个狼孩虽然是人生的,具有人的一切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即具有产生人的心理的生物基础。但为什么变成了狼孩,没有相应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呢?显然,这是由于他的生活环境直接造成的。
人和动物不同,人不是生活在纯自然的环境中。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和文化的许多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等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可以说,人的一生,从胎儿开始,其生活的经历就已经纳入了社会化过程。
(三)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但人脑中形成的事物映象与它所反映的哪个事物本身,二者性质是不同的。事物的映象只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则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例如,客观现实中存在一个杯子;它被反映在人脑中就出现了这个杯子的映象。前者是现实中实在的客体,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来喝水;而后者在头脑中出现的哪个杯子的“映象”,则是观念性的东西,属于个体的主观映象,别人看不见,摸不着,也不能用来喝水。
其次,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不断在人脑中形成各种映象之后,又会留下痕迹,痕迹的不断积累,则构成人们绚丽多彩的主观世界。因此,人们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就不会完全象镜子照物那样机械、呆板,必然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和特征,以及个人当前的心理状态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带有个人一定的主体特点。譬如说,对于“夕阳”的反映,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惆怅、伤感的情调。同样对夕阳的反映,革命家叶剑英却写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阳照”的佳句,表现出老当益壮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心理的主体性质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人和周围世界积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是社会的积极活动者,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是在人积极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丰富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也不断认识着客观世界,改变着客观世界,创造着客观世界。
最后必须指出,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作意识。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感觉、知觉和思维活动;意识到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和行为,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评价,从而可以经常有目的地、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要特征。动物没有意识,它们只能以本能的和有限的个体经验去适应环境,而不能对环境施加有意识的影响;只有人类才能够在地球上和宇宙空间打上他们意志的印记。可以说,人有了意识,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德国著名心理学艾宾浩斯(Ebbinghaus)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也就是说,心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又是一个年轻的科学。所谓古老,是指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未诞生之前,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即关于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所谓年轻,是指心理学从其母体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一、心理科学的起源
(一)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还在远古时期,当古代人以“图腾”形式的幻想思维出现时,他们很难理解人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只是单凭直观的感受、体验和想象力的推测,因而逐渐产生了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古人看到,人生时有呼吸,死时呼吸停止,就认为灵魂可能是气息,或是与呼吸有关的东西。人在梦中见到死者的亲属,又觉得自我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活动,因而开始把世界分为肉体(物质)和灵魂(精神)两个方面,并认为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灵魂的活动。灵魂在人出生时,居住在身体里,控制着人体的活动;当人入睡时,灵魂又暂时离开人体;当人觉醒时,灵魂又回到人体,而当人死后灵魂也就永远离开了人体。在远古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是以古老宗教神话的形式对灵魂起源所作的幻想式的解释,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也源于希腊语“灵魂”和“学问”的构词,意为研究灵魂的学问。
(二)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思想的发展长期寓于西方哲学中,亦称之为哲学心理学,它是科学心理产生的重要思想来源。
哲学心理学主要是用哲学观点和思辩方法研究和阐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各种理论和思想。其主要特点是:(1)心理学家与哲学家集于一身,还没有出现独立的心理学家;(2)主张采用猜想、推测和思辩的方法,基本上不采用实验的方法;(3)主要运用哲学观点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
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论题:(1)身心关系问题,即关于人体和心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论述,如身心交感论、身心平行论等学说;(2)关于经验论的心理学思想,即认为一切认识、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并且只有感觉经验才是真实的;(3)关于天赋论的心理学思想,即认为人们的一切观念和知觉形式都是先天的,而不是通过后天经验获得的;(4)联想主义心理学,主张以联想来解释一切心理现象,并探讨了联想的原理、种类、机制和规律等问题。哲学中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思想对科学心理学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
(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思想在哲学母体内孕育了两千多年,它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哲学中的联想主义思想更为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可直接研究的课题。但是,哲学心理学缺乏实证科学的基础,若不同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相结合,则心理学还不能摆脱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9世纪中期,西方的天文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则是科学心理学起源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当时对心理学的诞生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有:(1)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如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贝尔——马戎单定律,神经特殊功能说等;(2)脑机能的研究成果,如神经系统功能的定位说和统一说。(3)感官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如视觉三色说,抗色说,听觉说等;(4)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如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心理物理测量法等。
一方面是,在哲学母体内的心理学胚胎已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是,生理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又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实验技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 Wundt)结合了哲学心理学内容体系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这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也意味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历史的开始。
二、心理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心理学的几个主要观点
心理学独立之后,由于各个心理学家的背景不同,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理解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可以说,作为心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基本上是心理学各种流派相互交替发展的历史。在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生物学观点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神经生理学的许多研究不仅以宏观,而且从微观方面使我们对心理活动与脑活动的关系认识得更加清楚,例如对条件作用的学习原理的研究,有关记忆的生物学的研究,下丘脑的不同部位对情绪反应的研究等等。从心理学的生理机制方面探索大脑这个“黑箱”的秘密,一直是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追求的目标。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至今知之不多。
所谓心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是指一种较极端的唯生物学观点,即企图只是以生物学的观念和模式来建构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这是不妥的。更何况,有关脑机能活动方面的知识又大都来自动物研究的材料,或来自人的脑病患者的研究材料。
2.行为主义观点
由于研究内部心理、意识的困难,以及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方法的局限性,20世纪初,华生(J. B. Watson)等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由于意识不能直接观察,内省法又不能直接提供人们都可证明的客观材料,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直接观察的行为,行为就是客观可测的“刺激——反应”及其关系。研究行为就是研究心理,探索“刺激——反应”的规律就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观点。
从行为主义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有三种行为主义。第一,极端的行为主义。他们认为心理、意识都是行为,心理学只研究行为,而不必再用“心理”和“意识”这些词。有机体的行为结构就是“刺激——反应”的直接联系。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早期行为主义者。第二,折衷的行为主义。这类行为主义者一般不完全否认意识,认为行为是意识的要素之一,并可以表现某些内部意识。因此,他们的研究大多在探寻刺激与反应之间究竟存在哪些中介因素,以便说明行为的合理性。持这类观点的人大都属于新行为主义者。第三,方法论
的行为主义。这类行为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方法,而不在于否定心理和意识的存在。他们一般都被看作是第三代行为主义,其影响也最广泛。
行为主义的许多研究,如他们提出的学习理论,情绪理论,人格理论,条件性操作原理,社会观察理论以及行为矫正理论,特别是他们倡导的客观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必须指出,行为与心理、意识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毕竟有区别,决不能把二者完全同等或相互替代。研究行为的规律并不能完全揭示心理学的规律,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局限。
3.认知观点
这里的认知观点主要是指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它是自行为主义之后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次“认知革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和忽略内部认知过程产生极大的疑问,主张心理学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认知过程。但这种研究不能只采用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而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较客观的研究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把人脑的内部工作与电子计算机进行类比,都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其特点是:(1)着重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而不是象行为主义那样忽视意识或内部的心理过程;(2)把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和提取使用的过程;(3)这种研究具有一系列客观的程序、操作方式和可测指标,而不只是根据个人的内省报告。现代认知观点,或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已取得许多较好的新颖的研究成果。
现代认知观点的不足之处,是在于把人脑活动机械地与计算机类比,无法揭示许多社会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并且忽略了对情感、人格、变态心理等领域的研究。
4.精神分析观点
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S. Freud)提出来的解释心理、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亦称为精神分析学派。这个学派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意识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而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潜意识(一种无意识现象),并特别强调潜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它处于意识的深层;而意识仅仅是人的精神活动断断续续的表层现象,只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很小一部分。潜意识虽然通常是不可觉知的,但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总之,只有潜意识活动的动机才是解释人的全部心理和行为的真正原因。
精神分析观点从另一个侧面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探索更深层潜在的动机对认知、记忆、情感和人格的影响,也不失为一种见解。但是,早期的精神分析把人的意识和无意识完全对立起来,过分夸大了潜意识作用,甚至把它完全归之于本能的东西,这是极为片面的。
5.现象学观点
现象学观点是指哲学的一种认识观和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所谓“现象”,可以看作是人对客体的一种纯粹的自我意识。这种纯粹的自我意识既非物质的,又非感性经验的,而是“中性”的。所谓现象学的方法就在于考察并如实地描述这类“中性”的纯粹自我意识的方法。
现象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心理学的直接影 响表现在,如格式塔心理学派对知觉的研究基本上排除已有经验的影响,并反对一切前提或假设的解释,坚持对知觉的自然经验或直接经验的如实描述;认为对自然经验的如实描述,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还原。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持现象学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基本动机是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力求充分发展自已潜能的需求。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重视人的意识体验自身的力量,而不把意识看作是意识之外某种力量的结果。换句话说,持现象学观点的心理学家关注的是自我体验的“纯粹的自我意识”,而反对某种外力控制的观点,如反对由外部刺激控制的行为主义观点;反对由记忆中的信息加工经验控制的认知观点;反对完全由潜意识本能控制的精神分析观点等等。
现象学观点重视人的心理、意识的整体分析,强调内在因素作用,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现象学方法所带有的随意性、主观性,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二)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取向
应该看到,在心理学发展历史上出现的上述五种主要的观点,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和局限。由于它们都从某一个层次或侧面对心理现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心理现象。心理学的这些不同观点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也有相互补充一面。现代心理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全面而综合地运用心理学的各种观点、理论和它们的研究成果。
代表着当代心理学发展的这种综合、整体研究的主要取向,乃是信息加工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张用信息加工的综合整体的观点来探讨人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强调在认知过程中研究人如何利用过去的经验,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这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取向。另一种取向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看作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并从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点出发,对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面,都有许多实际的意义的研究。
第三节 高等师范心理学的特点和任务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必修的教育类基础课程之一,《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是面向21世纪为这门课程设计编写的一种新教材。高等师范院校要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学教师专门人才,高等师范心理学必须为培养合格的教师人才提供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因此,高等师范心理学必须以研究中学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为其研究对象。
一、高等师范心理学的特点
《高等师范心理学新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师范性
高等师范心理学教材的首要特点是必须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服务,它必须成为一门对提高师范生整体素质十分有价值的课程。因此,高等师范心理学要研究中学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学问题,要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品德和智力发展的心理规律,要研究教师心理,研究学校群体,师生关系和班级活动的心理特点,要研究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等等问题。总之,必须提供师范生为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的多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二)综合性
综合性主要是指高等师范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特点。由于未来教师人才多方面素质的需要,以及为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学门类的各方面的知识内容来建构一种新的学科体系,以适应师范教育的特点。高等师范心理学就是根据信息时代教师职业的需要,综合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等多种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内容,有机组织构成一个独立的新的学科体系。
(三)实用性
高等师范心理学的实用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针对师范教育的特点,努力加强教材的实践性环节;二是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把必要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三是强化心理学知识技能教学的操作性,使学习者觉得学习有用,知识能用,技能会用。
(四)创新性
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材内容不断更新,这也是教材建设的一个规律。面向21世纪的高等师范心理学必须以未来的、发展的眼光,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格局,打破原来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框架和几十年不变的陈旧内容,尽量反映当今世界心理科学新的理论,新的知识和实践。只有不断创新,才是教材改革的生命。
二、高等师范心理学的任务
高等师范心理学的任务,总地来说是为提高师范生——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服务。根据心理的学科特点,具体地说有三个主要任务。
(一)揭示中学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心理学规律
教育和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因此,要求师范生了解和熟悉中学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心理学规律和特点,例如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和学习活动的心理规律;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心理形成的规律;教师角色和教师职业的心理特点;学校群体心理、学校人际关系、班级活动的心理规律;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辅导……等等。这是高等师范心理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树立教育和教学的心理学观念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学过心理学的教师来说,在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应该具有心理学观念。譬如说,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哪些是属于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如何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等。一个教师能不能经常这样去考虑问题,也就是有没有心理学观念的问题。培养师范生树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心理学观念,是体现着高等师范心理学学以致用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培养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的心理学技能
培养师范生具有一定的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的心理学技能,是高等师范心理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例如,课堂教学的心理学技能,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技能,学生活动管理的心理学技能,学生心理辅导的技能,以及教师情绪自我调控的心理学技能……等等。这就是说,师范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师工作中不仅要有心理学的观念,也要善于用心理学的技能去解决问题。
以上三个主要任务,既是高等师范心理学的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师范生学习心理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三、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由于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一)观察法
1.客观观察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在自然情境中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言语等外部表现,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录音录象等辅助手段进行。例如,教师经常通过学生的劳动、学习、游戏等活动,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考试或竞赛中的表现,以及通过学生日常交往情况等等的观察,便能了解学生的许多心理特点和变化,即是采用的客观观察法。
但是,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必须要有严格的要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较系统地、长期地进行,对观察的具体情境和被试的各种表现要作详细的记录,对系统观察获得的材料要能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使其具有理论认识的价值。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2]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陈鹤琴的《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等著作,主要就是采用客观观察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2.自我观察法
人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这通常叫做自我观察法。人在实践中的认识活动,自我体验,动机的意识,或对某些心理特点和行为的感受与评价等等,都可以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这是由于心理学对象的特殊性而采用的一种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特殊方法。不过,自我观察时需要按照客观的指标,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观察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自我观察法和客观观察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如研究者对其他被试进行客观观察时,必要时亦可要求被试本人作出自我观察的口头陈述,以进行比较验证,这样更能提高观察研究的效果。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法也有两种主要形式:
1.实验室实验法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当我们需要知道室内光亮度对学生视觉阅读效果有什么影响时,即可选择正常同等视度的若干学生作被试,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下,一面控制室内光亮度的不同变化(自变量),一面测量被试在不同亮度下阅读的速度(因变量),然后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即可得到某种光亮度对视觉阅读最适宜的实验结果。
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研究评价(表扬或批评)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问题,即可以采用自然实验进行。如有一个实验,选择100名条件相当的学生作被试,把他们随机分成四个不同评价性质的实验组。然后令所有被试“做算术”加法练习五天,每天练习十五分钟,在评定时,表扬组只给予正确评价;批评组只给予批评;忽视组只可以间接了解评价,控制组则不给予了解任何评价。最后检查学习效果,发现表扬组最好,批评组次之,控制组最差。这说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和批评都是必要的,而应以表扬为主,不作任何评价反而会降低学习积极性。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
(三)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
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又叫作问卷法。问卷法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问题表格和相应内容让被调查者自行陈述的方法。它可以同时向许多人搜集同类型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和研究。
问卷法的正确实施还应注意:首先要尽可能消除被试的各种顾虑,便于说出真实的想法,为此常需要足够量的被试,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其次,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确,易于作答,而又能反映出某种心理状况。最后,还要注意某些技术性问题,如设问的策略、要求的一致性、问题的量和质的关系、所获答案便于处理和统计等等。
口头调查也可以叫做晤谈法。它是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口头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方法。要使晤谈法富有成效,首先应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使被调查者做到知无不言;同时,研究者应该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的含义保持一致性。这样才有可能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概括。
晤谈法与问卷法相比,其优点是,如研究者可以直接控制晤谈进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对问题回答的真实程度,并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即时提出临时应变的问题等等。但是晤谈法较费时间,调查的数量有限。
(四)心理测验法
这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如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目前,心理测验名目繁多,如按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智力测验、才能测验、人格测验、诊断测验等等;如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文字性测验和非文字性测验两种;如按实施方式不同,可分为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关于心理测验法的实例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介绍。
不过,对人进行心理测验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测验量表的制定也较困难,实施的精确性和可信性还需要在测定之后的较长时期才能看出。但这种方法如能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仍不失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具体方法。
(五)活动产品分析法
主要根据人们各种形式的活动成果,如日记、信件、文稿、著作、绘画、模型或其他创作制品等,来分析和了解人的心理状况和特点的一种方法。如通过对鲁迅的杂文和其他作品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思想境界和性格特征。要研究古代心理学家的思想,也需要以他们遗留下来的各种著作等活动产品为依据。
教师亦可经常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甚至从学生作业本的封面上的整洁程度、班级和姓名的书写方式以及封面装饰等方面,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特点的某些表现。活动产品分析法也需要同其他研究方法配合使用。
总之,每一种具体的方法,其作用都不是孤立的、绝对的,从心理活动的整体来看,它们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心理学的研究经常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验证,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
复习思考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说,人的心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3.怎样理解人的心理实质?
4.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不同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5.结合教育实际,谈谈高等师范心理学的特点和任务是什么?
6.试析心理学研究中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