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二次大战以后,在系统科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研究表现出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心理学的许多分支;二是各种理论观点在吸收新材料的同时,不断相互融合,形成了心理学的主流理论。我们将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理论称之为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知识体系。为了使师范生更迅速地占有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本章将为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提供现代心理学的最基本的理论,主要内容有认知理论、人格理论、行为动力理论等。 第一节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活动。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主张研究心理活动的结构与过程。这种观点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同,成为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本节将简要介绍认知理论的基本框架,系统阐述认知领域各方面的重要研究。 一、认知理论概述 (一)认知 “认知”是心理学界普遍使用的一个心理学术语,但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在使用“认知”一词往往含义不同。一般认为,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认知是个体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认知心理学对认知活动的研究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En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的获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觉的作用就在于获得信息。信息的编码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信息的贮存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在记忆活动中,信息的贮存有多种形式。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据一定的线索从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它取出来。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在认知过程中,通过信息的编码,外部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再通过贮存,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认知心理学将在大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这些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称为外部客体的心理表征,简称表征(Representation)。通常,“表征”还指将外部客体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大脑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2、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称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个体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这种偏爱。例如,在获得信息时,有人喜欢从外部环境中寻找,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人则从认知目标本身中探索,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有人倾向于迅速回答,有人则只在有把握时才回答问题;在阅读材料时,有人重视细节,有人则重视整体。 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方式、学科兴趣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应当提出,认知风格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任何认知风格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只要能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特点进行教学,任何认知风格的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 3、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导认知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荆其诚,1990)。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瞬间进行多种操作,为了顺利地加工大量的信息,人只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在每一时刻选择特定的信息进行操作,并将整个认知过程的大量操作组织起来。因此,认知策略对认知活动的有效进行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保持注意”、“如何记忆”,指的都是认知策略。当前,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和思维的策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记忆活动中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思维活动中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研究结论,已得到了心理学界的认可。 4、元认知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份组成:一是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环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份。 (二)认知心理学 1、认知心理学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王甦、汪安圣,1992)。应当指出,这种类比主要局限于人脑与计算机在机能方面的相似性,而不管产生这些机能的物质结构。人脑的物质结构与计算机的物质结构虽然无法比拟,但人脑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确非常相似。例如,它们都必须依据一定的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都包含信息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贮存和提取等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认知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活动、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等。认知活动的研究主要是指旨在揭示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心理机制;认知发展的研究旨在探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工智能的研究旨在以心理学关于心理过程的理论为依据,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正确性,并将成果运用于自动化机器的控制。本节只介绍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过程的研究成果。 (三)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这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认知心理学建立以前的认知研究 自从W·冯特1879年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认知始终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研究成果是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主体。抛开以内省方法研究人的意识的W·冯特和反对研究人的意识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不说,在认知心理学建立以前,认知领域的研究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是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家致力于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认知过程中的神经活动以及导致这些神经活动的生物化学过程,试图揭示认知活动的生理机制。这种研究至今已持续了几十年。心理学家在研究较低级的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在研究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时却困难重重,至今仍未取得重大突破。其根本原因是,人的心理虽然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形成的,但心理活动是比生理活动更高级、更复杂的运动形式。以低级运动形式来解释较高级的运动形式,自然是困难的。 其二是观点林立,使人莫衷一是。格式塔学派的知觉研究、H·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符兹堡学派的思维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人的认知活动,都有一定的合理成份,但仅在解释某些认知活动或认知活动的某些侧面是有效的。因此,在传统的心理学教材中,关于认知的阐述,成为不同认知理论各管一段的大杂烩。认知过程被支解为相互独立的心理成份。 2、认知心理学兴起的条件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由心理学发展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近代心理学关于认知活动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的迟缓,使许多心理学家开始感到探索认知活动的心理机制的必要性。格式塔学派关于知觉研究和符兹堡学派关于思维研究都是探索认知活动心理机制的有益尝试。同时,近代心理学将认知过程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分别由不同理论进行解释的现象,引起了心理学界的不满,心理学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将认知过程统一成整体的理论。 系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兴起的重要的外部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思想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深刻影响。一些心理学家从自动化机器的控制中获得启示,产生了将机器控制系统与人的生命系统进行类比的思想。特别是以控制论和信息论为基础的计算机科学诞生后,这种思想最终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人的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描述和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并且可以建立认知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程序)。 二、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注意黑板”、“注意这段音乐”,意思是“注意(看)黑板”和“注意(听)这段音乐”的意思。 2、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基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例如,在看小说时,你的心理活动就指向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往往熟视无睹。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信息就不同。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通常注意的集中性有两种含义。广义的集中性是指相关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上,如上课时,听课、看课本、记笔记都是集中于学习对象上的;狭义的集中性是指同一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上,如“注意听”、“注意看”,等等。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注意有三种功能。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2、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能够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维持注意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例如,在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一位同学的铅笔盒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 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易引起无意注意。三是刺激的变化。活动的刺激比静止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四是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刺激比熟知的刺激更易引起无意注意。 个体的主观状态中的许多因素影响着无意注意的产生。其中,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最主要的。能满足个体的需要,符合个体的兴趣的事物就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此外,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可促进无意注意的产生。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例如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观察两种相似植物的特点时所表现出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二是对活动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三是个体的意志努力。个体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四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例如,你在对心理学没有兴趣时,学习心理学需要付出艰苦的意志努力,这时的注意是有意注意。当你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时,心理学的书籍、杂志很容易引起你的注意,你无须付出意志努力就能保持自己的注意,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二是活动的自动化。例如,骑自行车活动中的注意就是一种有意后注意。平时我们在骑自行车时,很少付出意志努力,这是因为骑车已成了自动化的活动。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般成人能同时把握4—6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对象。注意的广度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时,个体的情绪对注意的广度也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的外部条件。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如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三、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这些都是感觉。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是认知活动的起点,通过感觉,个体可以获得客观事物具体的、特殊的信息。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又称感受性)是不同的。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所谓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知觉不是感觉信息的简单结合。感觉信息是简单而具体的,它主要受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知觉则较为复杂,它要利用已有的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同时解释这些信息,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整体。例如,我们听到身后的熟悉的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听到脚步声”是感觉,“熟悉的”是指已有经验,感觉信息与已有经验的相互作用,使我们产生了“谁来了”这种知觉。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因此,本教材只介绍这两种感觉形式。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个体觉察到的信息的80%来自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我们感觉到的客观事物都是有颜色的。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红橙黄绿等颜色的色调,是由光波的波长决定的。颜色的明度是由光的强度决定的,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光的强度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于黑色。颜色的纯洁度(饱和度)是由不同光波成份所决定的,光波成份越单纯,颜色就越鲜艳。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听觉是人类仅次于视觉的一种重要的感觉。人类语言信息和其他与声音有关的信息主要就是通过听觉获得的。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其中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1000~4000赫兹。 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由声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音调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成年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一般约为95~142赫兹,而成年女子说话声的频率一般约为272~653赫兹。音响主要是由声波的强度决定的,强度越大,响度越大。普通的说话声的响度约为60分贝。音色主要是由声波成份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我们听到说话声就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就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都有独特的音色。 2、知觉的分类 知觉有很多种。通常,按照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另外,我们把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称作错觉。 (三)感觉现象 1、感觉后象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2、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在视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例如,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便能看见了。在厕所呆久了,就觉得里面的气味不太臭了。 3、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例如,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灰色的正方形放在红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绿;灰色正方形放在绿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红。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意义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当一个知觉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总倾向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这个对象,将它归于经验中的某一类事物。可见,在知觉过程中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同时,语言在知觉的过程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当我们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时,往往需要用词来标志它;而且,当知觉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太明显时,语言就会帮助我们迅速利用已有经验弥补感觉信息的不足。例如,图2-1中的墨点画的是什么往往看不出来,如果告诉你这是一条狗,狗的图形会立即成为你的知觉对象,你会觉得这确实象一条狗。 ? ? ? ? ? ? 图2-1 狗的墨迹图 2、知觉的完整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在完整性的知觉中,对象内部的关系起重要作用。例如,一个人的画像,无论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只要画像中线条的比例不变,看上去总是像这个人。同时,在形成完整性知觉时,对象各部分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强的部分会掩蔽弱的部分。例如,有的山峰看上去象一个少女,并不是因为山峰的所有部分都象,而是山峰的突出的部分象少女的某个部位(如身材或脸形)。另外,整体性知觉离不开个体的经验,经验可以弥补知觉整体中不完整的部分。 3、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从客观方面来说,与背景差别较大的、活动的、新颖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从主观方面来说,与个体当前的任务有关、能满足个体需要、符合个体兴趣、个体对之有丰富经验的刺激,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一个熟悉的身材高大的人,我们不会因为他站得离我们远而把他知觉为一个矮子。通常,人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亮度的知觉均表现出恒常性。个体的经验是保持知觉恒常性的基本条件,儿童由于经验不足,对不熟悉的事物的知觉常随知觉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参照物,离开参照物,恒常性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当然知觉恒常性是有限度的,如果知觉条件变化太大,就不会有恒常性。 四、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1、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表征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心理活动,它是大脑以形象的心理形式表现客观事物的过程;作为心理活动的结果,它就是在大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久别的老同学偶然相遇时,从前在一起生活、学习中的情景都仿佛浮现在自己的眼前。这些情景就是表象。 2、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 (二)表象和想象的特征 1、表象的特征 首先,表象是以对客观事物的知觉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虽然,表象不如知觉形象那么清晰,也没有知觉形象那样完整;同时,表象还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但是,表象中的形象具有与知觉形象相似的特征。例如,研究证实,客观物体的表象具有一定的空间特性,人们可以对自己的表象进行观察和操作(如心理旋转、心理扫描),就象在观察和操作一个物体一样。 其次,表象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表象往往只包含对象的一些主要外部特征。例如,人们关于“树”的表象,往往不是某一棵具体的树的形象,而是指具有“直立于地面、有枝叶、会开花结果”等主要特征的形象。表象的概括性是个体对知觉形象进行综合的结果。当然,表象的概括性只是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概括,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 表象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表象以知觉为基础,与知觉有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表象不为具体事物的知觉所限制,概括地反映事物主要的外部特征,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基础。例如,学生对“长方形”概念的掌握就是以学生对桌面、墙面、书的封面等表象为基础的。正因为如此,表象常被人们看作知觉与思维相联系的桥梁。 2、想象的特征 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它加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例如,“猪八戒”的形象虽然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却既不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三)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1、表象的种类 表象有很多种。根据表象产生的信息来源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等;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不同,可以将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表象的创造性,可以将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2、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事先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做有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例如,看到蓝天上飘浮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起大草原上奔跑的羊群。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产生的形象在新颖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的科学发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画家的精美构思,都包含了创造想象的成份。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想象,它是个体人生愿望的反映,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幻想中的愿望是以现实为根据的,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么这种幻想就是理想。理想可以激励人不断进取,取得生活和工作上的成功。如果幻想中的愿望脱离现实,根本无法实现,那么这种幻想就是空想。空想会消磨人的斗志,将人生引入歧途。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对已有表象的认知加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在想象时,人们从已有表象中抽取出必要形象元素,再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构思重新结合,构成新的形象。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 1、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例如前面所说的“猪八戒”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而形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加工方式。 2、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3、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如动画片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的新形象。 4、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出来的。 五、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记忆活动所加工的信息可以是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产物,也可以是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产物,因此,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记忆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记忆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保持下来,人的心理就会永远停留在出生时的水平。 1、信息的编码 信息的编码是记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又可称为识记。有目的的识记有两种形式,即机械识记、理解识记。机械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外部联系,通过重复进行识记。如幼儿一遍一遍地读自己根本不懂的古诗词,以记住它们。理解识记,又叫意义识记,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来进行识记。例如,人们通过深入的思考,对概念、定理、公式、定律等的识记就是理解识记。 2、信息的贮存 信息的贮存是记忆的中间环节,通常也称为保持。与保持相对而言的就是遗忘。遗忘并不是所记忆的信息的完全丧失,而是所保持的信息不能在使用时顺利地提取出来。有的遗忘是因为提取信息的线索不当而造成的,这种遗忘叫做暂时性遗忘;有的遗忘是由于丢失的信息过多,无法提取,这种遗忘叫做永久性遗忘。遗忘是大脑对信息进行自动加工的结果。通常对所学习的内容的遗忘是消极的,如概念、原理等的遗忘。但也有的遗忘却有积极意义。如对不良情绪的遗忘有助于心理健康,对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的遗忘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3、信息的提取 信息的提取是记忆的最后一个环节。信息的提取有两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就是以前记忆的内容重新出现时,能够将它们辨认出来。回忆是在大脑中把所记忆的内容再现出来。信息的提取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信息的保持是否巩固;二是提取信息的线索是否适当。通常,对所保持的信息建立的意义联系越丰富就越易于找到提取信息的线索;同时,积极而平静的情绪状态和灵活的思维活动也是有助于寻找提取信息的线索。 (二)记忆的种类 记忆有很多种,根据记忆所加工的信息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四种: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对见过的人和物、尝过的味道、闻过的气味等记忆。 2、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做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对骑马、游泳、打乒乓球等运动的记忆。 3、抽象记忆 抽象记忆是以语义或命题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的记忆。 4、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童年时与小伙伴的友情,过了多少年还能记得。 (三)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这三个记忆系统在信息的贮存时间、信息的编码方式、记忆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三个系统的信息加工水平是不同的,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低,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高。信息的长期保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信息由感觉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这种信息加工过程可以用图2-2表示:  图2-2 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记忆 通过感觉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都要保存一个极短的时间。这就是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有0.25 ~ 2秒;信息的编码是以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进行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不同内容的感觉记忆,其容量有一定的差异,例如,视觉信息的记忆容量大于听觉信息的记忆容量。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比短时记忆大。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丧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 2、短时记忆 在注意的条件下,将有关信息只短暂地呈现一次(信息呈现的时间一般为1秒),对这种当前信息的记忆叫做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所加工的信息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因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的,其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暂时存放在短时记忆中的。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存时间约为5秒 ~ 2分钟;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的内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可见,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也有人(如Simon,1974)认为,如果组块较大,则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4 ~ 5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随时间而自动消退。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是终身的。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巨大,我们在一生中所学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将其填满。长时记忆主要采用语义的形式进行编码,有时也以各种感觉形象的形式进行编码。前者如一个概念、定理的记忆,后者如一些生活情景的记忆。长时记忆是研究最多的记忆系统,在早期的记忆研究中,长时记忆曾被当作唯一的记忆系统。 (四)记忆保持的基本规律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1879~1884)开创了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以来,心理学界对遗忘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遗忘规律。这里只介绍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 1、干扰与遗忘的关系 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就越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或不相似,则干扰则较小。 2、遗忘的进程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见图2—3)。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的,后来有人(陆志伟,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了遗忘进程的这种趋势。  图2-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从记忆材料的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的材料比有意义的材料更容易遗忘。从记忆材料的长度来说,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 4、遗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材料容易保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的材料容易遗忘;能引起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保持,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容易遗忘。 5、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超过150%的重复,其阻止遗忘的效果便不再增长。从学习方式方面来说,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记忆保持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加强注意力,同时,能根据不同部分材料的的记忆效果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六、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到的“考虑”、“思考”、“想一想”等,都是指思维活动。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以已有知识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形成客观事物概括表征的认知过程。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表征,具有概括性。所谓概括的表征是指,思维活动所表征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称共同特征),而不是客观事物具体的形象;是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变化。例如,人们所见的鸟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象,但人们在思考时,把它们都称为鸟。这就舍弃了鸟的非本质特征,如:大小、形状、毛色、会不会飞等,而抽取了共同特征:身上有羽毛、前肢成翼状、嘴上有尖利的喙。再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水烧开了就会冒出蒸汽,冬天里屋外的水就会结成冰。通过思维,人们就可了解,液态的水、蒸汽、冰都是水的形态,水的形态是由水的温度决定的。 2、思维的间接性 事物本质是隐含在事物内部的,事物变化的规律是包含在各种复杂的变化中的,它们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必须以已有知识和和客观事物的知觉印象为中介,才能认识到。因此,思维具有间接性。例如,懂气象的人,看了卫星云图后,就能知道今后几天的天气变化。如果这个人不懂气象或他没有看到卫星云图,就不能推断今后几天的天气。 3、思维的问题性 思维还具有问题性。问题是引起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当人们面临疑问时,总是倾向于消除这种疑问。这种倾向就推动了人们的思维活动的进行。同时,思维还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思维活动为中心。 (三)思维的分类 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是以具体动作为工具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的小虫,看看它有何反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动作思维是技术能力的重要成份。修理工人就是通过动作思维来检修机器。 形象思维是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例如,在布置教室时,同学们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种方案,再选择最佳的方案。形象思维是进行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所必备的条件。发明家的新产品外观设计、画家对构图和色彩的构想都是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适当,需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常规思维。例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教师讲过的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是常规思维。 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创造思维。例如,小说家创造小说、工程师研制出一种新仪器,都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高级的思维过程,它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 (四)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1、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其它的思维加工方式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分析就是将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分解,以把握事物的基本结构要素、属性和特征。例如,把神经系统区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将中枢神经分为脑和脊髓,将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间脑……;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又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通过这种分析,人们就很清楚地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认知加工方式,是将事物的结构要素或个别的属性、特征联合成一个整体。通过综合可以认识事物的各结构要素或各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以把握事物的整体结构和规律。 2、比较 比较就是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异或相同的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才能对这些部分、属性或特征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要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异的关系,因此,比较也离不开综合。例如,到商店买电视机,总要先了解一下各种品牌的电视机的性能、结构、价格等特点,这就是分析。通过对不同品牌的电视机的特点的一一对比后,还要结合在一起比较,这就是综合。通过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比较活动,才能最后决定买什么品牌的电视机。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方式。比较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决策活动中,而且广泛地表现在各种认识活动中。只有通过比较,人们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将事物归于不同类别,并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抽象与概括 抽象与概括是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活动。抽象就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例如,人们对各种钟、表的抽象就是,将“能计时”这个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大小、形状等非本质的属性。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例如,我们把“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意思是无论一个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只要它具有“由三条线段组成”和“封闭图形”这两个特征,就是三角形。 (五)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思维过程一般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组成。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十分隐蔽,不易被人们发现。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分析问题就是明确问题中条件与要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人们可以明确问题的关键,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提出假设是具有创造性的阶段,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以适应问题的解决。 验证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验证假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这个假设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思维活动来检验。如对医疗方案、作战部署等,一般采用间接检验。但是其最终的检验还是要通过实践的直接检验。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解决问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一,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根据H·布里奇的研究,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的效率的关系可以描绘成一个倒“U”形曲线(见图2-4)。这项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图2-4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 图2-5 A、B给出相同信息B比A容易解决 第二,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知觉特点影响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方式。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例如,根据图2-5中的A图或B图,来求正方形的面积。呈现A图比呈现B图,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一些。 第三,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是先前心理活动的结果。如果新的问题与先前解决的问题相类似,则定势会促进新问题的解决;否则,就会阻碍新问题的解决。 第四,原型启发会促进问题的解决。原型就是指对问题解决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会使人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豁然开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人类正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就是因为它与人们面临的问题有某种相似性。人们可以将原型的某些特点,类推到所遇到的问题上,从而导致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是研究人类个性的科学,主要研究个性的结构及其形成的规律。但是,由于人格心理的复杂性,长期以来,人格理论一直是心理学体系中争论最多的部分。本节将介绍人格理论中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观点。 一、人格理论概述 (一)人格 1、人格的概念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个体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人格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 人格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的统一体。一般认为,人格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是人格的两种重要成份。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它是人格中最活跃的成份,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个性倾向性一般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其中,需要是最基本的个性倾向,是形成其他个性倾向的基础。动机是最直接地推动各项活动的个性倾向,其他个性倾向都须转化为一定的动机,才为心理活动提供动力。本章将在第三节重点讨论需要和动机的问题。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份,但又是可变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并且表现于一定的心理过程中,它对个体的心理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章中只讨论气质和性格问题,能力问题将在后面的章节里加以讨论。 2、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等特征。 其一,人格具有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是指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成份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人格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是由人格系统的整体起作用的。人格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心理成份的一致性。一个正常的人总是能及时地调整人格中的各种矛盾,使人的心理和行为保持一致。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人们就会长期处于对立的动机、价值观、信念的斗争中,人的心理活动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这就是人格分裂。人格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构成个体人格的各种成份中,有的是主要的,起主导作用;有的是次要的,起辅助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成份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特征。 个体的人格特征与行为表现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种人格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同一种行为往往是不同人格特征的表现。要认识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必须从人格的整体性上进行把握。 其二,人格具有独特性与共同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人格特征。这充分地表现为人们在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性。人格还具有共同性。例如,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个体之间具有很多相似的人格特征。因此,人格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整体。 其三,人格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不变的特性。例如,一个内向的人,在不同场合都会表现出不爱讲话、不爱交际的行为倾向。由于人格具有稳定性,我们才能将不同人的精神面貌区别开来,从而有效地推测他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表现。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的特征也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具有决定意义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会使个体的人格特征发生改变。例如,一个平时很乐观的人,可能因一次重大的打击而变得郁郁寡欢。应当指出,人格的变化不同于行为的变化。行为变化是由情境引起的、暂时的变化,而人格的变化则是内在的特质的变化,具有永久性。例如,一个很温和的人,也会偶尔因急躁而发脾气。这是行为的暂时变化。但如果他从原来的环境中来到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活,他就会变成一个急躁的人,会经常发脾气。这就是人格变化。 其四,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个性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所谓生物性,就是指人的人格是在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人的生物特性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决定人格特点形成的难易。例如,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而不平衡型的人,就比较容易形成勇敢、刚毅的人格特点;而要形成细致、体贴的人格特点就比较困难。相反,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就比较形成细致、体贴的人格特点;而要形成勇敢、刚毅的人格特点就比较困难。但是,人的生物特性并不能决定人格的发展方向。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例如,在一定的社会中,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人们在某些共同的生活条件下生活,逐渐掌握了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就会形成某些共同的人格特点。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人格理论的种类很多。这些理论在研究上各有特色,从各种角度揭示了人格的基本规律。下面我们只简要地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S·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本我是人格结构的基础。它是由与生俱来的本能或欲望(如,饥、渴、性等)组成的。本我是人格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满足其欲望,而不管其欲望在现实中实现有无可能。 自我是在出生以后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的基本任务是协调本我的非理性需要与现实之间关系。为了使本我的需要在以后适当的时候得到更大的满足,它往往推迟满足某些需要,表现为对本我需要的控制和压抑。 超我是社会教化的结果。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这些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就内化为个体的超我。超我代表了人格结构中的良知、理性的一面。它随时监视着本我的需要,当发现不符合理性或不符合行为规范的需要时,就警告自我,迅速地加以抑制。 可见,自我是本我、超我、现实世界三者的“仆人”,经常地处在三者的包围中,极力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当三者相互矛盾时,就会产生焦虑。 S·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是一种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个理论对人格结构的深层次研究,特别是强调本我、自我、超我保持相对平衡的观点,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R·B·卡特尔认为,人格特质是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倾向。人格特质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单元,通过分析人格特质的特点,可揭示个体的人格结构。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质。 卡特尔还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能够从个体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是个体的行为表现。根源特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对个体的行为起制约作用的特质。例如,聪慧性是一种根源特质,它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我们可以其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间接地推测出来。这里,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就是表面特质。 卡特尔认为,每个人都具有16种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但是,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的量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量的差异,才使个体之间表现出人格结构上的差异。 二、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对于气质这种心理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气质主要反映了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在心理活动的速度方面,主要表现为知觉、记忆、思维的速度和情绪变化的速度等;在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方面,主要表现为注意的稳定性和情绪的稳定性等;在心理活动的强度方面,主要表现为意志努力的强度和情绪体验的强度等;在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方面,主要表现为内向或外向等特点。 应当指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除了受气质影响,还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目的、动机有关。例如,不论什么气质的人,遇到高兴的事,都会情绪高涨;遇到不愉快的事总会情绪低落。 2、气质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 气质使人的全部精神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典型特点。具有某种气质的人,会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相同性质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例如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在争论时,会情绪激动;在探究问题时会急不可待地要了解探究的结果。 3、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通常,它不会因活动的情境发生变化而变化。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可能有所改变,但其变化很慢,几乎看不出其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禀性难移”。 4、气质具有天赋性。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婴儿一生下来就存在着明显的气质差异。例如,有的婴儿生下来就哭声响亮,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迅速;有的则比较安静,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缓慢。这种心理活动的特点,在今后的游戏、学习、人际交往中都会表现出来。 (二)气质的学说 1、体液说 体液说是最早的气质学说。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希波克拉特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中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多血质的人体液混合物比例中血液占优势;粘液质的人体内粘液占优势;胆汁质的人体内黄胆汁占优势;抑郁质的人体内的黑胆汁占优势。希波克拉特用体液多少来解释气质的类型,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观察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所以,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为许多学者所采用,一直沿用至今。 2、体型说 体型说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来的。他根据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按照人的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他把人的气质分为肥胖型、瘦长型等类型。肥胖型的人情绪不稳定,时而激动,时而心情沮丧,易患躁狂抑郁症;瘦长型的人孤僻、多思、沉静,易患分裂型精神病。事实上,气质与体型并没有必然关系。 3、血型说 血型说是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气质与血型有关。古川竹二根据人的血型将气质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他认为,A型的人温和、稳重、顺从;B型的人感觉灵敏、善于社交;AB型兼有A型和B型的特点;O型的人志向高远、好胜心强,比较霸道。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证明气质与血型有必然的联系。 4、激素说 气质的激素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L·柏尔曼提出来的。柏尔曼认为,人的气质是由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副甲状腺和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决定的。例如,甲状腺型的人甲状腺分泌多,精神饱满、意志坚强、任性急躁;甲状腺分泌少,则精神易疲劳、反应迟钝。研究表明,内分泌腺的活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调节作用,因而对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影响。但内分泌腺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不能孤立讨论内分泌腺对气质的影响。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是巴甫夫提出的。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 巴甫洛夫发现,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过程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可以将个体的神经活动分为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兴奋与抑制能力强,其神经活动就是强型,兴奋与抑制能力弱,其神经活动就是弱型。均衡性是指兴奋与抑制能力的相对强弱。根据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可以将强型又分为两类:如果兴奋与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兴奋能力明显高于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之间相互转换的速度。根据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可以将平衡型分为两类:抑制与兴奋转换迅速的,叫灵活型;抑制与兴奋转换慢的,叫不灵活型。 由此可见,人的神经活动的类型可分为四种:强、不平衡型(兴奋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和弱型(抑制型)。巴甫洛夫认为,每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都对应着一种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的兴奋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神经活动的安静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粘液质;神经活动的活泼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神经活动的抑制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 (三)气质的心理特征 1、气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的心理特征就是区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通常,心理学用以区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有六项: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外倾性与内倾性。 感受性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它可以用人产生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量来衡量。感受性是心理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耐受性是指个体耐受刺激作用的能力。它可以从个体耐受刺激的强度或作用时间两方面进行衡量。耐受性也是心理活动的强度的重要指标。 反应的敏捷性是指心理活动的灵活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在不随意活动中,能否迅速指向一定的对象;另一方面表现为随意性心理活动的速度或不同活动相互转换的速度。 可塑性是指个体根据外界事物的变化情况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可塑性强的人较容易对自己的思想、态度、行为进行改变,而较少出现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可塑性弱的人较难改变自己的思想、态度、行为,在改变时经常出现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情绪的兴奋性是指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情绪的兴奋程度。情绪的兴奋性不仅反应个体的神经活动的强弱,还反应出个体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性。例如,神经活动强的人,如果兴奋与抑制平衡,其强烈情绪就不表现出来;如果抑制水平低,其强烈情绪就会表现出来。 外倾性与内倾性。外倾性是情绪兴奋性强的体现,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都倾向表现于外;内倾是情绪的抑制过程强占优势的反映,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都不轻易表现出来。 2、传统的气质类型相应的心理特征 气质类型是指一类人所共有的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由于气质特征的种类很多,它们的组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气质的类型很多。但较为代表性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独特的气质特征。 多血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而灵活;外倾性明显。 粘液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情绪兴奋性低,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较少。 胆汁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反应迅速但不灵活;可塑性较低;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外倾性明显。 抑郁质的气质特征是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可塑性较差,具有刻板性,不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情绪体验深刻,反应速度慢;具有严重的内倾性。 应当指出,实际上只有少数人是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类之间的中间类型。 三、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1、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 性格首先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认知活动了解到现实世界的一定对象或活动与自己需要的关系:有的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妨碍自己需要的满足。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会形成一定的态度,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喜欢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并乐于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讨厌那些妨碍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的活动。例如,人们在学习活动中,由于经常失败或遭到挫折,就会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在行为方式上就会表现出对学习活动的消极对待,如懒惰等。 2、性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 偶然形成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还不能称之为性格,只有当他们巩固下来,成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或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才能称之为性格。例如,一个学生因为偶然的原因而撒谎,我们就不能认定他“不诚实”。但如果他经常地撒谎,则可以认定这个学生具有“不诚实”的性格。 3、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个体在后天获得的,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反映。性格中的许多特征反映了个体道德品质的好坏。一个性格与社会进步相一致的人,无论其能力大小,气质类型如何,都可能对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但如果这个人的性格是与社会进步相违背的,就会对社会产生危害,而且能力越强危害越大。性格中还有一些特征虽然与道德品质无直接联系,但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乐观与消极、勤奋与懒惰、勇敢与退缩、独立与顺从等。 (二)性格结构及其特征 性格是由多侧面、多成份的心理特征构成的复杂的心理结构。通常,心理学中将性格区分为四种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个体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因而,性格的态度特征也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对别人、集体、社会态度的特征。如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诚实、正直、有礼貌、大公无私等;与此对立的态度特征有自私自利、虚伪、粗鲁等。其二是对劳动或工作的态度特征。如有责任心和进取心、敢于创新、认真细致等;与此相对立的态度特征有不负责任、懒惰、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粗心大意等。其三是对自己态度的特征。如自信、自尊、自强、自制、谦虚等;与此相对立的态度特征是自卑、羞怯、自暴自弃、自我放纵、骄傲自满等。 2、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也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各种不同的认知特点的差异。在感知方面,有的人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能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主动地观察,属于主动观察型,有的则明显地受环境刺激的影响,属于被动观察型;有的倾向于观察对象的细节,属于分析型,有的倾向于观察对象的整体和轮廓,属于综合型;有的倾向于快速感知,属于快速感知型,有的倾向于精确地感知,属于精确感知型。在想象方面,有主动想象和被动想象之分;有广泛想象与狭隘想象之分等。在记忆方面,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善于形象记忆与善于抽象记忆之分等。在思维方面,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独立思考与依赖他人之分;有深刻与浮浅之分等。 3、性格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有的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则情绪微弱,易于控制。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有人情绪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大;有人则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在情绪的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持续时间长,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大;有的人则情绪持续时间短,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小。在主导心境方面,有的人经常情绪饱满,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有的人则经常郁郁寡欢。 4、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是主要的意志特征。自觉性是指在行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事先确定了行动的步骤、方法,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执行。与之相反的是盲从或独断专行。坚定性是指能采取一定的方法克服困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坚定性相反的是执拗性和动摇性,前者不会采取有效的方法,一味我行我素;后者则是轻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计划。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辨别是非,迅速作出正确的决定。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或武断、冒失。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与自制力相反的是任性。 应当指出,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孤立、静止地存在的,也不是各种性格特征的机械的组合,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成为一个整体。首先,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例如自觉性强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坚定性和自制力。正因为如此,可以根据某人的一种性格特征推知其它的性格特征。其次,各种性格特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组合。例如,一个懒惰的学生在教师面前就较少地表现这种弱点,而在父母面前则表现得较多。再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一个胆小的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会变得很勇敢。 (三)性格的类型 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性格加以分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通常性格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性格结构中认知、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哪种占优势,可以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的人善于以理智来调节自己的言行,深思熟虑地解决问题。情绪型的人的言行受情绪支配,处理问题不冷静,但情绪体验深刻。意志型的人自觉性强,处事果断,勇于克服困难,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 2、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露,活泼、开朗、好交际、不善隐饰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不拘小节、社会适应能力强。内向型的人反应迅速、沉静、孤僻、不善交际、处事谨慎、思想和情绪不易外露、社会适应能力弱。 3、按照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 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强,有主见,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独立地完成任务。顺从型的人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弱,缺乏独立的思想观点,在情感上依赖他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奉权威,在没有权威的影响时,则顺从多数人的观点。 4、其他的性格分类方式 性格分类还有其他几种方式,比较著名的有E·斯普兰格和T·L·霍兰对性格类型的划分。E·斯普兰格提出,按照人的社会价值取向将性格划分为理论型、社会型、经济型、政治型、审美型、宗教型六种类型;T·L·霍兰提出,按照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将性格划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六种类型。 (四)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征很难区分,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性格与气质是两种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差别的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性格与气质作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其一,性格与气质虽然都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并在人的活动中得到体现。但它们反映了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性格侧重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有关的方面,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气质则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无关的动力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其二,性格与气质的形成条件有很大区别。气质是以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为生理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只能改变气质某些具有表现形式,但很难改变人的气质。而性格则以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为生理基础的。虽然这种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是以先天的高级神经神经活动为前提,但个体的生活经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此,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正是因为如此,从社会意义上讲,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好坏之分。 其三,性格与气质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同步的。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并逐渐在个体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改变。 第四,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还表现在,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性格,而不同气质的人也可以形成基本相同的性格。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都与人的神经活动有关,因而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其一,由于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气质会影响性格的的形成和具体表现。首先,一定的气质对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有重要影响。例如,胆汁质的人,由于其神经过程的兴奋强于抑制,因而容易形成果断、勇敢的性格特点;但由于抑制过程过弱,因而较难形成细致、谨慎的性格特点。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例如,不同气质的人都能形成勤劳的性格特点,但他们的性格的具体表现则会因气质的不同而不同。胆汁质的人表现为急切或迅速地完成任务;多血质的人表现为充满热情,灵活地完成任务;粘液质的人表现为不动声色、长期坚持地完成任务;抑郁质的人则表现为周密、细致地完成任务。 其二,由于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会改变神经活动类型的某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因而,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例如,一个胆汁质的人,可能在生活中缺乏耐心,但如果她是一位非常热爱儿童的幼儿教师,就会对幼儿非常有耐心。性格对气质的制约作用在教育上有重要意义。胆汁质的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急躁的弱点,多血质的人会改变自己不踏实的弱点,粘液质的会改变自己固执的弱点,抑郁质的人会克服自己情绪的波动。 第三节 行为动力理论 行为动力理论是研究人的行为如何被推动和维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一切行为产生的源泉,而需要只有转化为动机才能成为推动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 一、 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 1、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 导致这种紧张状态的原因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从而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譬如,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就会感到口渴,从而产生喝水的需要;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就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产生安全的需要。如果需要得到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消除,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新的缺失或不足,又会产生新需要。 2、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 由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人对个体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反映。这种客观要求有的是来自内部,如口渴了就要喝水,这是由机体内部的要求引起的;有的是来自外部,如小学生为了实现老师或家长的期待,而产生搞好学习的愿望。这些要求无论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都指向能满足生存和发展要求的一定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没有的。例如,口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 人的需要在指向一定的对象时,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具体表现为对满足需要的方式的选择。例如,饿了要吃东西。但具体吃什么东西,人们往往都有各自的选择。有的人随便吃块面包就行了;有的人还要求色、香、味俱全。一般来说,个体满足需要的经验、个体的爱好和价值观、个体生活的文化习俗都会影响个体选择一定的对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因素,但需要是最根本的,其他的动力因素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就越容易引起并推动人们的活动。可见,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正因为如此,在西方心理学中,需要往往被称作内驱力(内部驱动力)。 (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生存与种族繁衍相联系的,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如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动等的需要。自然性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或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类需要。但人与动物在满足自然性需要的对象和方式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动物只有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天然物质来满足需要;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则主要靠生产劳动生产满足需要的对象,其满足需要的水平受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受文化习俗和个人特点的制约。 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得的需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信、道德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当个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要求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要,又包括对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人体的物质需要既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社会性需要的内容。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防晒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追求美的需要的内容。 精神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审美、道德、创造等的需要。随着社会的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需要不断发展。人类对劳动和交往的需要是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这些需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神需要有高尚与低级趣味之分。高尚的精神需要可以使人不断取得进步,而低级趣味的精神需要则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歧途。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图2-6)。  图2-6 人类需要的层次关系(摘自Maslow 1970)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最基层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如个体对食物、空气、睡眠、性、母性等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如果所有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其他需要简直变得不存在了,即被生理需要掩盖了。古人说“衣食足而知礼仪”,就是这个道理。 2、安全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是指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一般而言,当生理需要满足以后,安全的需要就随之产生了。但在面临危险或威胁时,人们会把安全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的安全需要是基本得到满足的。但我们依然能看到表现安全需要的现象。如在房子上安上防盗门窗;喜欢稳定的工作;避免从事危险的工作;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注意食品、药品卫生,等等。 3、归属与爱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就是指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与别人交往,并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例如,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在前两种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产生的。 4、尊重的需要 个体在前三种需要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方面。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如自强、自信、自主、支配他人、胜任工作、取得成就等,都是自尊的具体表现。他尊是指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追求名誉、地位、尊严、威信、获得别人承认、引起别人注意和欣赏等,都是他尊的具体表现。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艺术家要创作,科学家创造发明,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些都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体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其他需要都基本满足以后才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见图2-7)  心理的发展 图2-7 马斯洛所描绘的五种主要需要渐进变化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制定满足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英雄、爱国者、无私的人”。 二、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 1、动机的功能 动机的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动机的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有发动有机体活动的作用。爱集邮的人,看到一张精美的邮票就会产生占有它的动机。个体一旦产生这种动机,就会想方设法买到或用其他物品换到这张邮票。这里的“买”或“换”的活动就是在“占有”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如果没有这种动机就不会产生“买”或“换”的行为。动机的指向功能就是指动机使人们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一个人有了想吃东西的动机,他的活动就指向食品,他会去寻找或购买食品。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会到书店买书或去图书馆借书。 当活动产生以后,如果其活动指向了个体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会加强,这种活动就能继续下去;如果其活动偏离了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得不到强化,这种活动就会减弱或停止。这就是动机对活动的维持功能。 2、动机与活动的关系 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十分复杂。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由一定动机引起的活动应指向能满足个体动机的对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动机与活动具有一致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个体的活动来推测其动机的性质和水平。根据个体活动的对象可以推测其动机的内容;根据其活动的显著性,推测其动机的强度。例如,个体有了学习动机,才会看书、思考;而学习动机越强,他看书、思考就越刻苦。但动机与活动的一致性并不意味着动机与活动是一一对应的。 首先,动机与活动的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相同动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活动目的。例如,许多人具有“为国争光”这种动机,有的人通过刻苦训练,认真比赛,取得好的比赛成绩来为国争光;有的则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为国争光。同时,具有相同目的的人则可能有不同的动机。许多人在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努力学习,其中,有人想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有的人想将来有个好工作,有的人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其次,动机与活动的效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一般来说,动机与活动的效果是一致的。良好的动机一般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但在现实生活中,动机与活动的效果往往不一致。例如,有的儿童想为父母做一点事,帮着洗碗,结果不小心把碗打破了。 (二)动机的形成 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 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一旦有了需要,人们就会设法满足这个需要。只要外界环境中存在着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对象,个体活动的动机就可能出现。例如,一个腹中空空行路的人,就会产生吃东西的需要。如果发现了食品店,其想吃东西的需要就会转化为购买食品的动机。 但是,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当需要的强度较弱时,人们只能模糊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需要叫意向。由于意向不能为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推动人们的活动,形成活动的动机。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能为人们清晰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叫愿望。只有当人们具有一定的愿望时,才能形成动机。当然,个体的愿望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诱因的作用。否则,只能停留在大脑里。例如,一个人无论多么想读书,如果没有读书的必要条件,他读书的愿望就不能付诸行动,也就不能形成读书的动机了。 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想买衣服的人,看到商场陈列的服装,就可能产生购买的动机。商场里的服装就是购买活动的诱因。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因此,诱因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 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例如,儿童被同伴群体接纳,可以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里,同伴群体的作用就是一种正诱因。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例如,考试对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意味着自尊心的伤害,因此,他们往往采取种种方式以逃避考试,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在这里,考试作用就成了负诱因。 已形成的动机推动了个体的的活动,而活动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随后的动机。 (三)影响动机形成的因素 1、价值观 价值观是由个体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所构成的观念系统。个体的兴趣、信念、理想是价值观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价值观是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个体需要系统的反映。人们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一方面,需要本身有强弱之分;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一部分需要能够满足,有时,满足某种需要是以抑制其他需要为前提的。这样,个体就逐渐形成了各种需要按强弱的程度组成的一个需要系统。这个需要系统为个体所意识到,就成为一定的观念系统,亦即价值观。它从整体上控制着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评价。 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它对需要的作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它可以抑制或延缓一些需要,同时激活或强化另一些需要,从而影响个体的动机。例如,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战士不顾个体安危,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这就是个体抑制自己的安全需要,激活了奉献需要的结果。 2、情绪 情绪是个体对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当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就会出现高兴、快乐等积极情绪;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或需要的满足一再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悲痛、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 情绪对已有的需要有放大的作用。愉快的情绪加强已有的需要,大大提高个体活动的积极性;而不愉快的情绪则削弱已有的需要,抑制个体活动的积极性,降低活动的效率。例如,婴儿在母亲身边时,由于其情绪较为愉快,表现出较多的探索活动。当母亲不在身边时,则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其探索活动明显减少。 3、认知 一项活动是否值得做?成功的把握有多大?对这些问题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动机。因此,认知是影响个体动机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J·W·阿特金森(1964)认为,诱因能否引起个体的行为动机,关键在于个体对行为的价值和成功的概率的估计。对行为价值的估计叫效价,对成功概率的估计叫期望。他提出:行为动机是效价与期望的乘积。这种估计是主观的,但个体对行为的效价和期望估计越高,其动机的强度就越大。 B·韦纳(1972,1980)认为,个体的期望大小是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有关。每个人都力求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行为结果的原因。这种认知活动就是归因。个体对成败的归因直接影响行为动机的强度。如果将行为结果的成败归因于内部的、可以控制的因素(如努力程度、方法),则会增强相应的动机;如果将成败归因于外部的或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则会削弱相应的动机。 A·班杜拉(1982)提出,个体的期望大小与其自我效能感有关。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自己从事该活动的能力进行的估计。这种估计是主观的。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遇到困难能坚持不懈,情绪饱满。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则相反。 4、行为的结果 动机作用产生的行为,其结果对动机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行为结果的成败对动机有重要影响。成功的结果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加强已有的动机;相反,失败的结果则会削弱已有的动机。其次,行为结果的及时反馈对动机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及时知晓行为的结果既能使个体发现的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增强活动的热情,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以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个体不能及时知晓行为的结果,则行为结果的反馈作用就会减弱或消失。再次,他人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对动机有重要影响。表扬和奖励等正面评价对已有动机有强化作用,批评与惩罚则对已有动机有削弱作用。 (四)动机的种类 1、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 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人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不同重要性的动机构成的动机系统决定。在这个动机系统中,主导动机可以抑制那些与其目标不一致的动机,对个体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非主导动机则起辅助作用。通常所说的“公而忘私”就是主导动机作用的体现。在这里,“公”是主导动机,“私”则是非主导动机。 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例如,有的儿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责任心、上进心等,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内部动机;有的儿童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表扬和奖励,避免受到批评和惩罚,这种学习就是外部动机。相对而言,内部动机比较稳定,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增强;而外部动机则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减弱。 应当指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外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个体的许多社会性动机就是通过外部动机转化而来的。 3、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可以将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性动机则是与较长远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例如,学习外语,有的只是为了四、六级考试取得一个好分数,有的则是为了将来能很好地使用外语这个工具。 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的划分是相对的。与一种动机相比是近景性动机,而与另一种动机相比则可能是远景性动机。 4、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个体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如,饥饿、渴、排泄、性欲、母性等都是生理性动机。社会性需要是以人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如劳动动机、创造动机、交往动机、兴趣、成就动机等都是社会性动机。严格地来说,由于人类生理需要的满足要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因而,人没有纯粹的生理性动机。例如,吃饭本来是满足人对食物的需要,但朋友之间的请客吃饭,就不单纯是为了果腹,而包含一定交往的动机。 (五)动机的相互作用 人在同一时间往往有多种动机,这些动机有的是目标相互一致的,有的则是相互矛盾或对立的。人的行为到底由什么动机决定,主要取决于这些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 1、动机的联合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们将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行为。例如,个体有在将来找到好工作的动机、有喜欢学习的动机、有追求当前物质利益(如奖学金)的动机,而取得好成绩是这些动机的共同目标。这些动机就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学习活动。 在几种相互联合的动机中,强度最大的是主导动机。它对其他动机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主导动机有凝聚作用,将相关动机联合起来,指向最终目标;同时主导动机还决定个体实现具体目标的先后顺序。其次,主导动机具有维持作用,将相关动机的行为目标维持在一定的目标上,阻止个体行为指向其他目标。非主导动机的影响力较小,但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非主导动机可以增强或削弱这种动机联合的强度。 2、动机的冲突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相互矛盾或相互对立时,这些动机就会产生冲突。 如果几种相互对立的动机在强度上差异较大,强度较大的动机很多容易战胜其他动机,而成为主导动机,这时的动机冲突就不明显,不易为人们所察觉。如果几种相互对立的动机在强度上差异较小,这时的动机冲突就显得十分激烈。通常,动机冲突是专指这种较为明显的两种动机之间的冲突。常见的动机冲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如,晚上既想看书,又想看球赛。这就是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例如,冬天,有的人既怕寒冷,而不愿早起;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这就是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又必须作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就是指趋避冲突。 复习思考题: 1.现代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简述之。 2.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感知规律在学习活动中的运用。 3.试析如何充分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4.联系实际分析说明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5.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学生气质类型差异开展因材施教? 6.什么是性格?试述性格的心理结构及良好性格特征的培养? 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8.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