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
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未来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日益突出;国内外学校工作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其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所以,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性的教育共识。世界各国因此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认真研究和大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为其成年以后直至终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尽早发现,尽早矫治,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心理健康涵义
(一)健康
健康是每个人都渴求的,但并非人人对健康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一直局限于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后来,有人把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毫无疑问,这个定义也不够全面,没有关注到人的精神的、心理的健康。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人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健康的概念也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心理的健康成为“健康”概念和范畴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何谓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二)心理健康
什么叫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除此定义表述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愉快地适应;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适应良好,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而绝非仅仅没有心理疾病;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和人格统一,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的富有建设性发展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三)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这一词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经常遇到的概念,它和心理健康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相对于生理卫生而言。原意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与疾病。它的含义除了包括指一门学科和一项服务工作外,还专指人的心理健康及状态,简言之,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同义。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最终目的,心理卫生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心理卫生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维护、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措施及各种活动。所以说,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实质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
心理卫生的思想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是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却兴起于20世纪初。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她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曾患精神病的美国人比尔斯(C. Beers),比尔斯根据自己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亲身遭遇,特别是精神病治疗机构对病人的冷漠和虐待,以及公众对于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于1908年,出版了著名的《一颗自我发现的心灵》。此书引起了心理学家和社会大众的大力支持和强烈反响,由此开始了一场由美国发韧,最后遍及全世界的心理卫生运动。1908年,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成立,194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成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中国的心理卫生运动在20世纪 30年代也开始起步,1936年,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但因抗日战争爆发,实际未开展工作而名存实亡。1985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终于成立,该学会的成立对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当前,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学术界众说纷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马斯洛和密特曼(H.A.Maslow & Mittelman)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9.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的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斯柯特(Scott,1968)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一般的适应能力
适应性;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改变行为的能力。
2.自我满足的能力
生殖性欲(获得性感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
3.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
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
4.智慧能力
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
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
6.创造性
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
7.自主性
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
8.完全成熟
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均衡;成熟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备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
9.对自己的有利态度
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充满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
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
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清廉正直。
(三)当前关于一般人包括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各家观点,参照现实社会生活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现代人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以从下七个方面来考虑。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般地讲,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商在70-89间,为亚中常;智商在70以下,为智力落后。智力落后的人较难适应社会生活,很难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要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例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敏感或迟滞、知觉出现幻觉、思维出现妄想等,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情绪适中
情绪适中是指情绪的产生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情绪的持续时间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有人认为,快乐表示心理健康如同体温表示身体健康一样的准确。一个人的情绪适中,就会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
3.意志健全
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意志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行动的自觉性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行动的果断性是善于明辨是非,适当而又当机立断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行动的顽强性是在作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反应适度是说明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度。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行为一致,即言行一致;为人处事,合情合理,灵活变通;在相同或相类似情境下,行为反应符合情境,并不过分,也不突然。
4.人格统一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一定联系和关系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的表现。一个人的人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人格和形成一个残缺的、失调的人格,其性质对心理发展和精神表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5.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施虐、害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奉献,而不是私字当头,损人利己。等等。
6.与社会协调一致
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如果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应及时调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顺历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扰。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些调查和统计的数据还不够客观和标准,但是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已说明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会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夏威夷大学,联合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1],原国家教委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20.23%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障碍[2]。以此推算我国约二亿的大中小在校学生有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就高达三、四千万之多,这简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据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上升的趋势。浙江省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全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296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发现占总数16.7%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初中生为13.67%,高中生为18.7%,而大学生高达25.39%[3]。令人担忧的是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导致了学生自身的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活动,同时还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品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性适应,如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离家出走、死亡,甚至犯罪等,这在客观上给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了消极后果。如北京16所大学联合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清华大学的统计表明,该校因心理疾病休学、死亡人数分别占总休学、死亡学生数的51%和50%[4]。从最近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分数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5]。上述材料充分显示了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足以说明,在大中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四、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不同类型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不同类型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诱发因素通过本体因素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现实性。例如,紧张的学习生活,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良好的学生来说,会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而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有可能引起过度焦虑,导致产生心理障碍。下面简要阐述本体因素和诱发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第一,遗传因素。一般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表明,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抽疯发作、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表现的人占相当比例。例如,对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发病的原因确实具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而这正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第三,脑外伤或化学中毒。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第四,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这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中,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时,往往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症,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等。
2.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等。
第一,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自身的发展和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
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动机也就越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不能实现,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
第二,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地讲,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正性情绪,排除不良的负性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再如,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不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考查、逐一排除,全面正确地作出诊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适和治疗。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意义、目标、任务、途径和原则等,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可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训练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但是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却偏离了这一思想,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将片面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是完全一致的。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尽管提法很多,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共识。道理很简单,因为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全面发展理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从某些方面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融通和优化,具有很大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校应以健康第一,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不难看出,现代生活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所以仅有躯体上、生理上的健康,而没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健康,也谈不上真正的健康。进一步说,若没有心理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理的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学知识的贫乏,关于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人们对青少年的发展及健康的评价,往往只注意生理上的身体健康,而极少注意精神的、心理的健康;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而极少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其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使生理健康得不到保证,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因此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所以,必须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首要的基本任务。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上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心理复杂而多变。不掌握他们的心理,就难以真正了解其思想,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也难以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对其心理的调节和指导,提高其心理素质,进而完善品德的发展。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取代思想品德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取代心理健康,因为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体系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故不能混为一谈或互相替代。但两者又并不对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责,各得其所,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在本质上又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应,更似鸟之双翼,不应缺一。因此可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扩展了德育的方法,增加了德育的途径,进一步加强了德育的地位和功能,且使德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它各育获得更和谐的统一,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着提高人的素质,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其意义不可低估。对此,胡乔木同志早就指出:精神(心理)卫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克服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振奋民族精神。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现实及自身,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稳定。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还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各项实际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学校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工作重点,也可以说是主要任务。
2.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要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恢复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同时予以密切配合,以尽快治愈疾患,帮助学生重返校园生活。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档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前者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性目标,具有广泛的意义,因此它也是一个根本的目标,适用于所有的青少年学生。而具体目标可以是针对某个年龄、年级的儿童,也可以是某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或者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由其具体目标所组成,也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目标才能实现。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总体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至于具体目标,要根据不同年龄和学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来制定。以下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1998年12月制定颁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纲,从中可以看出目标的具体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一、总纲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树立人生理想,具备择业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为贯彻全国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打下扎实基础。
二、阶段分目标
小学阶段
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初中阶段
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高中阶段
培养高中生更为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能以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面对升学或就业,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和克服压力的能力。
三、年级分目标与教育内容
一年级目标
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
内容(适应)
1.祝你成为小学生(角色意识)
2.这是我们的校园(适应环境)
3.和老师、同学手拉手(适应群体)
4.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适应课堂、激发兴趣)
5.和好习惯交朋友(行为习惯)
6.校园“红灯”与“绿灯”(纪律意识)
7.克服不安、孤独、恐惧(防范心理困扰)
二年级目标
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做一个好学生”的意识。
内容(合群)
1.我爱我班(集体意识)
2.谦让、友善朋友多(交友意向)
3.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
4.告别“小粗心”、“小拖拉”(行为习惯)
5.谁的发现多又好(观察与注意)
6.做活泼、守纪的好学生(自我控制)
7.克服厌学、依赖、交往障碍(防范心理困扰)
三年级目标
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班队活动中善与更多的同学交往,萌发集体意识,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内容(乐学)
1.头脑越练越聪明(动脑习惯)
2.智斗难题真快乐(挑战难题)
3.情绪气象台(认识情绪)
4.让自己更快乐(调节情绪)
5.让我也来“露一手”(自信心)
6.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学会关心)
7.愉快的假日生活(学会休闲)
四年级目标
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有集体荣誉感,勤于思考,不甘落后。
内容(自信)
1.开放自己、表露自己(开朗心态)
2.让大家喜欢我、需要我(期望自我)
3.同学进步我高兴(排除嫉妒情绪)
4.巧学苦练无难题(学习方法)
5.集体成败牵我心(集体意识)
6.“绝招”大比示(表现自我)
7.再也不说“我不行”(排除自卑)
五、六年级目标
具有能干、负责的哥哥姐姐意识,获取“一份辛劳一份收获”的愉悦感,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适当态度。
内容(进取)
1.大哥哥大姐姐的风采(兄姐意识)
2.学习状态的自我诊断(自我认识)
3.反转思考主意多(思维习惯)
4.时间的妙用(学习习惯)
5.克服考试的紧张情绪(松弛训练)
6.我为自己的小学生涯而骄傲(总结自我)
7.再见,母校(母校情感)
8.向往中学新生活(中小学衔接)
初预、初一年级目标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内容(独立)
1.驾驭中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方法)
2.众人拾柴火焰高(自我价值)
3.做一个快乐的人(乐观开朗的心态)
4.我是谁(自我认识)
5.兴趣温度计(兴趣培养法)
6.如何诊断行为习惯(自我测量)
7.自我改变有妙法(行为矫正)
8.筑起防范恶习的城墙(杜绝对烟酒毒赌的好奇心)
9.当不幸降临的时候(心理承受方法)
初二年级目标
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
内容(自控)
1.镜中的我(悦纳生理变化)
2.青春的快乐与烦恼(认识青春期心理)
3.交往心态PAC(人际交往)
4.学会说“不”,学会自我保护(抵御能力)
5.不下苦功何有乐(意志培养)
6.开发大脑有诀窍—发散性思维和突破定势(思维方法)
7.职业大舞台(择业意识)
初三年级目标
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作出合适的决定。
内容(耐挫)
1.人生发展的六个阶段(心理发展知识)
2.人的五个需求层次(需求理论)
3.人生百味(人生价值取向)
4.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意志力)
5.成功者的个性特质(榜样启示)
6.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择业指导)
7.保持考前最佳状态(情绪与作息调适及处理压力技巧)
8.告别母校,迎接挑战(情感与进取)
高一年级目标
适应高中学习环境与学习要求,增强集体感和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自我调适与自我改变的技能。
内容(适应)
1.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氛围(集体意识)
2.让我们敞开心扉(开朗性格与人际沟通)
3.开发你自己(潜能发掘)
4.读书要诀(科学用脑)
5.怎样与异性交往(性心理与得体的异性交往方式)
6.如何欣赏、说明和拒绝他人(人际交往技能)
7.假如你要改变自己(行为方法)
8.职业兴趣是成功的动力(择业指导)
高二年级目标
培养丰富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发展创造性。
内容(创造)
1.如何掌握学习主动权(学习方法)
2.创造意识与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思维)
3.友情与爱情(性心理)
4.如何增强交往能力(社会技巧)
5.时间的分配、运用与管理(效益观)
6.职业能力自我测定(择业指导)
7.学会负责(责任感)
8.如何面对压力(应激指导)
高三年级目标
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关心国家命运并具有使命感,具有奉献精神,选准自己的发展前途与人生目标,能娴熟地运用所学技巧自我调节考前情绪,成功完成中学阶段的最后冲刺,能够作出升学或择业的最佳选择。
内容(奉献)
1.关心社会的心理需求与功能(确立个人潜能最深的激发源)
2.人生发展计划(人生指导)
3.把握高三(合理运筹时间)
4.掌握系统学习律(学习方法)
5.如何调节应试情绪(松弛、系统脱敏)
6.推销你自己(面试技巧)
7.条条道路通罗马(择业指导)
8.告别母校、迈向人生(培养报答母校、报效社会的情怀)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实际开展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特别是要与学生当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为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问题的心理健康与辅导
简称生活辅导,主要是人格辅导,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工作。通过生活辅导,促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基本的社交活动,促进健康的休闲生活,最终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个性品质。生活辅导主要包括情绪辅导、社交辅导、休闲辅导、日常生活辅导、性问题辅导等。
(二)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简称学习辅导,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愿不愿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的问题。愿不愿学是学习的态度问题,能不能学是学习的智能问题,会不会学是学习的方法问题。所以学习辅导主要是学习态度的辅导,学习智能的辅导和学习方法的辅导,此外,还包括考试心理辅导等。
(三)升学和择业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简称升学与择业辅导,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专业和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了解工作特性,获得有关就业、社会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让学生掌握择业决策的技巧,正确处理个人专业、职业兴趣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同时要发挥各种方式与途径的综合作用,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在众多的方式和途径中,以下四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的方式和途径。
(一)全面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融合到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育,各项教育活动,德育和班主任等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最基本途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思政教师和政工团队干部,要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能自觉地使教育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一般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正常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学生群体组织和社团应该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学校还要注意美化环境和开发隐性教育资源,把环境熏陶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和渠道。
(二)开设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是学校开展这项工作的制度保证。开设相关课程,丰富学生必要的一般的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生理卫生和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等其他形式,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报告、讨论、座谈等。对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儿童,还可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是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或专门活动室,配备相应数量的专兼职教师,就可以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除此之外,通过心理测量和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效果。
(四)建立家、校沟通渠道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实践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是根据学校工作的特殊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确立的,它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教育性原则
是指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体现社会精神文明的特征,以及它的时代性和进步性。所以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种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中的人与事的不满言行、错误观点甚至敌对情绪与态度,教育者不应随便附和他们的观点和思想情感,而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明辨是非,帮助他们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排除各种心理困扰、解除心理问题症结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迪和共产主义人生理想的教育。可以说,教育性原则比较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贯彻教育性原则,要求做到: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和观点作指导,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有选择的借鉴西方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能照搬照抄。其次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结合起来,使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思想觉悟的培养与提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统一发展。再次,重视正面的启发教育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
(二)全体性原则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通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直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确立与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是与当前学校心理健康的任务、客观条件和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惟有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如果只是面对个别学生,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即便是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维护受到忽视,结果新的问题仍然不断出现,从而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另外,面向全体的原则还基于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带有普遍性,相应的其心理需求也具有共同性,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可用集体的方式进行。当然面向全体,不意谓着一定要忽视个别。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在实施这一原则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最大效益。
贯彻全体性原则,应注意:首先,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所有学生的共同需要,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的所有活动;另外,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要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三)差异性原则
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是有差异的,青少年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这些特点与差异,相反是要使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合适而完美地展示出来,也可以说,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所在。强调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样,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实施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贯彻差异性原则,首先是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学习差异、思想差异和心理差异等等;其次是区别对待不同学生,灵活采用不同方法、手段和技术,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等,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再次是认真做好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提炼,增强个别教育的实效。
(四)主体性原则
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主体性原则集中而直接地体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征,主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而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的和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和精神,处在被动的地位,教育就成为一种强制性行为,变得毫无意义。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与自助的活动,“助人”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要达到自助的目的,只有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这一活动,此目的方可达到。另外,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性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贯彻主体性原则,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使学生追求独立的需要得到满足。
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做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活动都要首先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现实生活和存在问题为基准,以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提高为目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助,不能采取强制手段,也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整体性原则
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整体素质的目的。从社会价值取向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心理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而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制约性、协调性等综合因素出发,全面把握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教育与辅导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更有意义。
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做到: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教育活动时刻要关注学生人格整体的完整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要从整体、全局、多方面的角度进行,把内外因、主客观、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诸因素综合起来;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与辅导要采用综合模式,不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和技术。
(六)保密性原则
是指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障。保密性原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的原则,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个别教育与辅导过程中,学生会向教育者泄露很多个人的秘密、隐私、缺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困扰、矛盾、冲突等。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对所有这些信息保密。除此之外,不得对外公布求助学生的姓名,拒绝任何关于求助学生的调查,尊重求助学生的合理要求等等,这些都是保密的范围。失密,对教育者来说,就是失职,对教育机构来说,就是威信和名誉的丧失。不仅要受到良心的折磨和舆论的谴责,而且要负法律责任。
贯彻保密性原则,要做到: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绝不应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除了在训练的情况下,求助学生的个人身份能得以充分隐藏之外,个案的资料不应出现在教育者的公开演讲和谈话中;教育者应避免有意无意以个案举例,来炫耀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教育者所作的个人记录,不能视为公开的记录,不能随便让人查阅;教育者不应当随便将记录档案带离咨询与辅导机构;任何咨询与辅导机构都应设立健全的储存系统来确保当事人档案的保密性。当然,替来访者保密也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进行科学研究,为了求助学生和他人的利益或免受伤害,可以进行正当泄密,但依然是不能损害求助学生的利益,要最大限度的保护求助学生。
第三节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形式来实施,其中心理咨询与辅导就是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不仅如此,心理咨询与辅导本身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专业性、操作性很强的理论和技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初步了解这些,有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而要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必须进行系统而专业的教育与训练。
一、心理咨询与辅导概述
(一)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是三个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经常会遇到的名词,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如何正确使用这三个概念?是教育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因为要定义这三个概念非常困难。
1.心理咨询
咨询(counsel counseling),在古汉语中,咨是商量的意思;询是询问,合起来就是与人协商、征求意见。英语的咨询含有协商、商讨、会谈、征求意见、寻求帮助、顾问、参谋、劝告、辅导等含义。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一词,既表示一门学科,既咨询心理学,也可以表示一种心理技术工作,即心理咨询服务,作为一种技术与服务的心理咨询,其含义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咨询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
2.心理辅导
辅导(guidance),在古汉语里,辅是帮助,佐助、辅助的意思;导是指引、带领、传导、引导的意思。英语里辅导的含义和中文相同或一致,泛指有关专业人员对当事人的协助与服务。
心理辅导(psychological guidance)是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有关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辅导这一词是港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常用的概念,中国大陆过去使用得不是很普遍。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使用这一词,但是其含义具有广泛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有时还可发现这两个概念互用,这在本书中也可看出。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英语中有时被称之为“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有时直接被称之为“治疗”(therapy)。心理治疗的含义是指在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当事人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和缓解当事人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发展,恢复其心理健康。
4.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与联系
对人的心理问题的处理,目前大致有医学模式和教育模式,前者重心理的治疗和重建,后者重心理的预防和发展。按使用这两种模式因素的多少,可区分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三个层次和类型。共同点都被认为是心理有问题者的一个学习过程,即通过学习来改变其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所以三者都强调双方之间的合作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但是三者之间在目的、手段、对象等方面又各有差异,参见图。
图10-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种形式比较
心理辅导的对象往往是处在转变或转折时期的普通学生,即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关注对象的未来,心理干预的重点是预防,根本目标是为防止未来问题的发生提供知识性服务。
心理咨询是以遇到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正常学生为对象,关注对象的现在,心理干预的重点是发展,根本目标是改善学生个体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治疗是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障碍的疾患学生为对象,关注对象的过去,心理干预的重点是矫治,根本目标是纠正与治疗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失常问题,恢复其心理健康。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的三个概念都是狭义的,而在实际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这三个概念的使用不仅有很大程度的交叉和重叠,而且多数时候都是在广泛意义上使用某个概念,如心理辅导,就可能包括所有的咨询、辅导和治疗在内。同样,使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这两个概念往往也都是包括其他两个概念。之所以只使用其中某一个概念,可能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对象、任务、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而现行较多统一的提法“心理健康教育”一词实际上也包括了上述三者,因为仅仅只使用三者中某一个概念来涵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不全面的。所以,学校使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不仅是学术上的慎重选择,更是学校教育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的反映。
虽然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是互相紧密联系的,不能也无法完全区别开来的,但是这三者毕竟是不同的,从真正意义上说,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他们应该区别开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也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提搞。
(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一种过程,包括一连串有序的步骤和阶段,了解和重视每阶段的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效果提高。
1.信息收集阶段
主要任务是广泛深入地收集与当事人(求助学生)及其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并与当事人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主要步骤和要求有:
首先要建立良好和恰当的关系。咨询与辅导员要给当事的求助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给他们以职业上的信任感,并使他们感到你乐意帮助他们。同时要以热情而自然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言行,消除初次见面的陌生感,使来访者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
其次,通过求助者的自述和询问,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要求,此时要注意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社会文化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一阶段,辅导人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要随意打断,避免过多提问和追问,必要时才加以引导。
2.分析诊断阶段
主要任务是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和有关信息,对当事人进行分析和诊断,明确当事人问题的类型、性质、程度等,以便确立目标,选择方法,其要求和注意事项有:
首先要弄清当事人是否适宜作心理咨询与辅导。例如来访者系由家人、亲友、单位送来,而非本人自愿,没有求助的咨询动机;某些人的文化水平和智能极低,缺乏领悟能力;某些人对心理咨询与辅导及从业人员采取不任信的态度,等等。这些人都不适宜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此,要在这一阶段进行分析和诊断、确认。
其次要对来访的求助当事人的问题及原因、形式、性质等进行分析诊断。求助的当事人,有些问题可能包括有精神病的症状,这属于精神病学范畴,要注意区别。辅导人员要对当事人的问题进行辩认,并对其严重程度予以评估,特别是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必要时可结合心理测量等手段进行诊断和分析。
另外,此阶段还要进行信息反馈。辅导人员要把自己对来访当事人问题的了解和判断反馈给当事人,以求证实和肯定,使当事人作出进一步决定,考虑是否继续进行咨询。反馈要注意尽可能清晰、简短、具体和通俗易懂。
3.目标确立阶段
主要任务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双方,在心理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共同协商和制定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目标。通过咨询与辅导目标,引导咨询与辅导过程,并对咨询过程进展和效果进行监控评估,督促双方积极投入咨询。确立目标,可以这样引导当事人:通过辅导,你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改变?达到什么程度等等,确立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目标是具体的,具体的目标应有一些客观标准,很清晰,可接近,最重要的是可操作,可测试的。
其次,目标是现实可行的,要根据当事人的潜力、水平及周围环境来制定。
另外,目标是心理学的,也就是心理学方面的,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手段来达到,而非依靠生物学的干预手段。目标限制应在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的改变上,不应以生活干预作为咨询的基本目标。
还有,目标应分轻重缓急,应有经常检查和评价。
4.方案探讨阶段
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问题性质及其与环境的联系,当事人自身的条件、资源、能力、经验等等,结合既定的辅导目标,设计达到目标的方案。通俗地说,也就是双方共同拟订类似日程表一样的方案,明确双方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件,怎么去做,做完如何等等。此阶段应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是咨询与辅导方案应由双方共同探讨、协商确定,不能由辅导人员单方面直接拟订,也不能仅依从当事人来拟订。
其次是有效性、可行性,应首先设想多种可能的方案,然后对这些方案的优劣进行权衡、评估,最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案。当然最后选定的方案还应该是经济、简便的。
5.行动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拟订的方案,采取行动,达到咨询与辅导的目标。在此阶段,辅导人员应以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当事人消除各种心理问题,改变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一阶段是心理咨询与辅导中最关键的、最具影响力的、最根本的阶段。辅导人员对当事人的帮助,常采用领悟、支持、解释和行为指导等方法,支持和引导当事人,积极进行自我探索,产生新的理解和领悟,克服不良情绪,开始新的有效行为,巩固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借此发生真实的转变。此阶段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辅导人员要介入到当事人的行动过程中,对其遇到的困难,不明白之处予以及时讨论或指导。
其次,保持对行动过程的监控或作必要的调整。
另外,随时注意评估进展情况,并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保持双方良好的关系。
6.结束阶段
主要任务是对咨询与辅导情况作一小结,帮助当事人回顾工作的要点,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指出当事人的进步、成绩和需注意的问题,更需注意传达这样的信息:你现在表现得越来越好了等等。此阶段要注意处理好关系结束和跟进巩固等问题。
首先是处好关系结束。成功的辅导关系在结束时会使当事人感到一些不情愿、焦虑,甚至依恋,因为他担心失去一位最知心的朋友,并要独自面对挑战。因此辅导人员应及时说明,今后会仍然关心他的情况,还会有一些跟进辅导(有时称随访),随时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
其次,为学习迁移和自我依赖作准备。针对当事人的情状,咨询与辅导的双方要讨论:在离开咨询与辅导后一段时间如何自我依赖,并运用在咨询与辅导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处理新问题,或应用到以后的生活里,从而扩大辅导效果,促进成长发展。
另外,要帮助当事人愉快自然地结束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一个过程,由不同的步骤和阶段构成,每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侧重点。它们相互关联,相互重叠,形成完整的一体。对于从事这一实际工作的教育者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搞清全过程究竟是几个阶段,而是懂得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阶段与步骤都是极其重要的,都需要高度重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二、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关系的建立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者或教育者与来访的当事人或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辅导关系如此重要,以至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咨询与辅导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帕特森(Patterson)曾写道: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请注意,我不是说咨询或治疗涉及人际关系,我是说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对此,尽管意见不一,但绝大多数专业工作者都一致认为,辅导者与来访求助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更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罗杰斯(C. Rogers)认为基本条件是共情,尊重和真诚,除此之外,还有具体化、即时性、对峙等。
(一)共情
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所谓共情,罗杰斯认为就是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共情包含同情的成份,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共情不仅有同情,更有理解。也就是说,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不但要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由于共情,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使辅导员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要准确地表达共情,应注意:
1.要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他的内心世界;
2.要以言语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3.可借助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表情、姿式、动作变化等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4.表达共情应适时,适度,因人而异;
5.重视来访者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可直接询问对方是否感到被理解了。
(二)尊重
无条件的尊重是罗杰斯提出的著名的观点,就是对来访者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意思也是指要尊重来访者的现状、价值观、权益和人格。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尊重来访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使其最大程度表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来访者来说,尊重和接纳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为了要表达尊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身上的消极面和缺点;
2.尊重意味着以真诚为基础,并非是无原则的迁就;
3.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不管男女、贫富、出身、职位;
4.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对来访者热情相待,礼仪周全;
5.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6.尊重意味着保护对方隐私。
(三)真诚
就是辅导员在辅导关系中真实的展现自己,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诚恳忠实地对待来访者。真诚有两层含义,一是辅导员真实展现自己,另一层是真诚地对待来访者。真诚对于辅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辅导员的真诚不仅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而且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榜样,受辅导员的真诚感染和暗示,当事人也会逐渐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坦露自己的内心。真诚与其说是一种咨询与辅导技术或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态度。若要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则需要更高层次的真诚。恰当地表达真诚,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真诚的自然流露。因此需注意: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与实话实说有联系,但不能相提并论。真诚应符合对来访者负责,有助于来访者成长的原则,所以真诚不是什么都可随意的、直接的说出来,有时实话未必要实说。
2.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应有适度,过多地宣泄自己,会产生负面效果。真诚应实事求是,不必在来访者面前过多表现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饰成份,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四)积极关注
也称之为正向关注,积极关怀,含义是以积极态度对待来访者,对来访者言语、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价值观。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涉及对人的基本认识、其本评价和基本情感。如果咨询与辅导员想帮助来访者有所改变,就必须相信他是能够改变的,而且已具有改变自身的积极因素;不仅如此,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都有一种向上成长的动力,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比现在更好。这一观点对辅导员来说,十分重要。没有这样的理念,咨询与辅导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辅导员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辅导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有咨询辅导的效果。积极的关注往往能帮助求助者全面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发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避免盲目乐观和过分悲观。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辅导员,会表现出对来访者过分乐观,淡化来访者的问题性质,对来访者保证“天下太平”。另有一些辅导员被来访者的自我描绘所迷惑,自己也感到沮丧无望,消极悲观,从而强化了来访者的消极悲观面。
2.要立足于实事求是,以事实为基础,积极关注不能无中生有,要符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否则来访者会觉得辅导员只是哄自己、安慰自己、取悦自己,是辅导员无能的反映,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其反。
3.要促进来访者自我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五)具体化
是指辅导员协助和引导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与词汇、所体验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有些来访者前来求助时,因为紧张、担忧等原因,常常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叙述的事件、情感常常是含糊的、笼统的、抽象的。对此,辅导员的任务就是澄清来访者所表述的问题,把握真实情况。没有具体性,辅导员就无法开展针对性工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来访者及问题。所以要把握具体性,应注意两方面。
1.要澄清具体事实,若来访者所叙述的事件是模糊的,辅导员要设法搞清楚对方所表达的真正含意。
2.要明确词汇概念的具体含义。因为来访者对某些词汇概念的理解不同,使之与其原意相差太远。如某个同学没有把所想的告诉当事人,结果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同学“很虚伪”,显然使用概念不当。对此要层层解析,予以澄清。
(六)即时性
又称直接性,即刻性。是指辅导员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不要过分注意过去和未来的事件,从而协助当事人明确自己现在的需要和感受。有些来访者只讲过去经历过的事件或未来的想法,对当前的问题采取回避和淡化,此时辅导员应引导和影响当事人,使之表达出此时此地的感受和想法。即时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咨询辅导员时时注意自己和当事人的辅导关系,对当事人的反应及时给予回应和反馈。如“你笑了,现在感觉好些了吧”,“你现在很难过,是吗”。在英语国家,即时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在整个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更多的使用现在时态。即时性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必要条件,它可以鼓励来访者,更多地直接暴露自我,促进来访者和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有效的交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来访者及时表述现时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过分注意过去和将来。
2.辅导员对来访者与自身的辅导关系要敏感,对来访者的言行要作即时的反应和反馈。
3.在辅导过程中更多地运用“现在”“这会儿”“刚才”等此类副词,供来访者时时注意到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七)对峙
又称对立、对质、面质等,是指辅导员指出来访者在态度、思想、行为等方面或相互之间的矛盾。来访者在辅导过程中可能会表现为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表述不一致,感受与结果不一致,辅导双方意见不一致。对此,辅导员通过询问技术,协助当事人面对自己的矛盾之处。对峙的意义在于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环境的深入了解,鼓励他们放下包袱、面对现实,引导来访者实现协调统一。对峙的使用要谨慎和适当,防止影响辅导关系,导致辅导失败。为此应注意:
1.对峙应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之上;
2.对峙可以是尝试性的,使用“或许”“似乎”等不肯定的词来指出来访者的矛盾可能更好;
3.对峙一定要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避免无中生有,造成伤害,中断辅导关系。
4.对峙不能追求发泄和无情攻击,应注意温和、婉转、适度。
5.对峙要和支持结合起来,没有支持的对峙会发生灾害,而没有对峙的支持则是贫血的。
三、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技术
会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形式和手段。会谈的信息交流可分作两个方面来讨论。其一是信息的性质,其二是信息的传递方式。会谈中的信息主要有两种,一是认知性的,一是情绪情感性的。认知性信息,主要包括事实、行为、观点、意见等,可以称之为内容。情感性信息主要包括心理感受、情绪、情感等,其共同特点是体验。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有两种: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作为咨询与辅导人员在辅导过程中所做的事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接收、理解来访求助者的认知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另一方面,对此作出反应,即发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会谈不仅仅是交流信息,还是会谈双方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际关系。对于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员来访,每一次辅导都是一次会谈,并通过会谈来达到影响和帮助来访者的目的。有效的会谈是需要技巧的,所以要提高辅导效果,就必须要掌握会谈技术和技巧。
(一)倾听的技术
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它是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听。辅导员对当事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巧和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愿意说不愿意听,习惯于说不习惯听。倾听时应注意以下技巧。
1.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
在倾听时,通常使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这就是开放性提问,这样的提问会引出当事人对某些问题、思想、情感等详细的说明。在使用开放性提问时,应重视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上,只有当事人对辅导员的信任,他才会在提问时作更多的回答。另外要注意问句的方式、语调,不能太生硬或随意。
2.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
这类提问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作“是”,“否”的简短回答。辅导员使用这种封闭性的提问,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真相,验证结论与推测,缩小讨论范围,适当中止叙述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只需一两个词、字或一个简单的姿式如点头或摇头等,简洁、明确。但过多使用封闭式提问,会使来访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压抑他自我表达的愿望与积极性,产生沉默和压抑感及被审讯的感觉。所以采用封闭性提问要适度,并和开放性提问结合起来。
3.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
就是对来访者所说的话直接重复或仅用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叙。重复来访者叙述中的某些话语或内容,是鼓励对方的一种主要方法。鼓励与重复除了促进会谈继续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然而正是这一简单的技巧,使辅导员得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展现出对来访者的关注和理解。
4.准确运用说明
说明又叫释义,就是辅导员把来访者谈话内容及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反馈给来访者。说明最好是引用来访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说明使得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更清晰准确地作出决定。同时,也有助于辅导员确认一些关键的信息与线索,为会谈的深入打下坚实基础。
5.有效运用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与说明十分接近,区别在于说明是对来访者谈话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是对来访者情绪情感反应的反馈,也就是辅导员把来访者的情感反应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来访者。如“你对此感到伤心”、“这事让你很不愉快”等等。情感反应的最有效方式是针对来访者现时的情感,而不是过去的。如“你现在很痛苦”、“你此时的心情比较好”。另外,在运用这一技术时,要及时准确地捕捉来访者瞬间的情感体验,并及时进行反应,使来访者深切体验到被人理解的感觉,这时辅导就可能朝着更深入的境界迈进。
6.避免倾听时容易犯的错误
初学咨询与辅导的人,不愿意倾听,不重视倾听,喜欢不停地说,这是惯常的错误。除此之外易犯的错误还有:急于下结论;轻视来访者的问题,不认真听;干扰、转移、中断来访者的话题;对来访者话题作道德或是非的评判;不适当地运用参与技巧,如询问过多、概述过多等等。
(二)影响的技术
会谈时注意倾听的技术对帮助来访者自我成长十分重要,但仅靠这一方面还不够,因为显得缓慢,缺乏主动性。而咨询辅导员积极投身于会谈过程,主动采用影响对方的技术,那么来访者的改变将会更快,更有效。咨询辅导员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来积极影响来访者并促其成熟,从辅导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这时的会谈就真正成为一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影响的技术有指导、解释、忠告、自我开放等。
1.指导
就是直接指示来访者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说如何做,指导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辅导技术之一。指导的本质在于直接造成行为改变,它明白的指示学习什么、改变什么,以及如何改变、如何学习,所以指导有强烈的行为取向色彩。尽管一些学派不赞成用指导技术,但不同学派的咨询辅导者都或多或少使用指导。指导方式有如下几方面。其一是指导言语的改变,就是指导来访者改变言语表达。如要求来访者把“我应该”改为“我希望”。其二是给予特殊的建议和指导,如对考试焦虑的学生建议修改作息制度,每天坚持适量的娱乐和锻炼。其三,自由联想式指导。如对一位有强迫观念的来访者,指导他用自由联想的方式,回想童年时经历等。其四是角色指导,采用色分扮演、角色替代等方法,指导来访者获得新的经验。其五是训练性指导,如松驰训练、脱敏训练、渲泄训练等。
2.解释
是辅导员依据某一理论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说明和分析,使来访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解释是最重要的影响技术之一,它可以使来访者的世界观产生认知性的改变。“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种效果。解释有多种多样,一种是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另一种是根据辅导者自身的经验、实践与观察。针对来访者不同的问题,辅导者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应该说,解释是影响来访者技术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也是最有创新性的一种。运用解释时要注意:第一,要注意了解情况,准确地把握问题,根据来访者特点因而人异,确定解释的理论和依据。第二,要注意解释不能强加于人,最好在来访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时进行解释。第三,解释不能过多,防止来访者否认辅导员的参照体系。
3.忠告和提供信息
是指对来访者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忠告,给予指导性和参考性的信息,以帮助来访者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在与来访者面谈时,提供信息,提出建议,提出劝告都是十分必要的,在职业心理咨询中尤为重要。在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因为学生的经验、阅历、知识有限,提供建议和忠告的价值则更大。但在使用这一技巧时,需注意。第一,防止这一技术技巧给会谈带来潜在的危害。如来访者对建议或忠告不以为然,这会妨碍辅导进行。第二,要注意建议和忠告的话语要含蓄而委婉。例如“如果我是您,我可能会……”,第三,提供的忠告和建议一般不宜太多,过多使用会失效。
4.自我开放
也叫自我暴露,自我揭示等,是辅导员公开、开放、暴露自己的某些经历、经验、思想、情感等,与来访者共享。自我开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来访者树立好的榜样,从而增进来访者自我开放。自我开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来访者表明在会谈时对来访者言行问题的体验,如“我很高兴,你这么信任我”,“我和你一样,感到失望”。另一种形式则是告诉来访者自己过去的有关经历和情绪体验,如“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过去也遇到过……”。自我开放需建立在一定的辅导关系之上,而且要适量。过多开放和暴露,就会挤占来访者的时间和开放,并可能超出其心理准备,认为辅导员心理也不太健康。另外,过度开放,可能给来访者的心理带来负强化,增加消极影响。
5.影响性概述
辅导员把自己所叙述的主题、观点、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当会谈的一自然段落完成或一次会谈结束时,使用概述作为一个小结。影响性概述的作用之一,是使会谈显得有结构,富有条理,避免会谈混乱。另一作用是,使双方有机会对刚才的谈话作一番检查,强调某些重要内容,加深印象。第三个作用是为下一步会谈的主题做好准备。运用概述时,要注意第一是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第二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三)非言语技术
会谈并非只是说和听、问和答,人们不仅用口头语言说话,会谈时还要通过非言语的表情、声调、姿态、手势等进行交流。心理咨询与辅导是言语内容和非言语行为交互作用而达成的,许多时候,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信息比言语表达的信息更多、更准确、更真实。
1.目光注视
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形象地称“眼睛为心灵的窗户”,可见它的意义所在。辅导员与来访者在会谈时,常会有目光的接触,通常辅导员注视来访者,表示对他的谈话感兴趣,而当辅导员讲话时,与对方视线的接触会少些。一般讲话多的人比听话多的人更少注视对方,如果一方开始说话了,就会先把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说话结束时,又会重新注视对方。视线的接触在会谈时因谈话的内容、气氛、场合、辅助关系等有不同的反应和表现形式。辅导员应注意自己的目光,如果对方谈话时,你却在那里看着别的东西,或者东张西望,目光游移不定,就会妨碍来访者继续表达。目光的使用怎样比较合适呢?一般情况下,当你倾听对方叙述时,目光可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目光注视的范围以人的面庞为宜。另外,目光不要始终注视对方,如发现对方有意避开目光接触时,就不要紧盯着对方。
2.形体动作
人的姿态、手势的运动是极为丰富的,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语言。作为辅导员在来访者面前,总的原则应是使自己的身体语言融入到辅导过程中,以有利于咨询与辅导。比如,会谈时,辅助一些手势能加强言语表达的含义,但会谈不是讲课和演讲,手的动作不宜过大,也不要对来访者指指点点。还有,在倾听来访者谈话时,使自己面对对方,身体略微倾向于来访者,并用点头示意等表示对对方的注意和肯定。另外,在来访者面前不必正襟危坐,但也应注意姿态端正,不宜过于随便,如有些辅导员在来访者面前翘起腿,这是可以的,但翘起的腿抖动不停,让来访者心烦意乱就很不合适。总的原则是,在会谈中,身体既要真正表现出自在自如,又表现出对对方的真切关注。
3.声音特征
声音特征指说话的音量、音调、语速、语气和节奏等等。这些特征的变化,对辅导关系的建立和辅导的效果均会产生影响,来访者在听辅导员讲话时,说话的内容对来访者来说是理性化的东西,而从声调、语气中,他可以感受到某种情绪和态度,而且由此诱发出来访者自身的态度和感情。那么,作为了一个辅导员,其声音是否能让对方感到舒服、顺耳、温暖,就特别需要注意了。例如,当一个来访者进入辅导室的时候,辅导员语言表达的内容是欢迎和关心,但声音是淡漠和敷衍,来访者更相信声音的含义而不是语言的意义,因为语言比声音容易作假。只有对来访者真切的关心和尊重,辅导的语言中才有了灵魂,说的话语才会激动人心。为此应注意,辅导员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以等于或低于来访者音量为宜;语速应稍缓,尤其是来访者激动时的语速加快,辅导员的语速应更缓,以平静对方;语调要有些抑扬顿挫,不要太平淡单调。还有一点,注意使用停顿,以引起来访者重视,集中注意力,产生领悟和思考等。
4.距离和角度
会谈时,与来访者的空间距离和相对角度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行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空间,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安全和隐私的需要。侵入这一空间,就会产生不安、焦虑、不满和反抗。辅导中,双方相距太远会使对方产生冷漠、疏远、孤独的感觉;相距太近,又会使对方局促不安。双方距离的适宜性,因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室内和室外、同性和异性等等,就有区别。一般来说,不宜太远,接近一些较好。当然,所谓远近距离的大小,应以来访者觉得合适为宜。关于双方位置的角度以互成直角较好。因为完全正面相对,有使人产生无法回避的感觉,易导致局促不安。直角相对既可以相向又可以侧身,能保持视线既不长久对视又可随时接触,使人感到轻松。
5.沉默
会谈时出现沉默,并由此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双方不知所措,严重时影响双方继续进行辅导的信心。对此,作为辅导员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惊慌失措。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率先打破沉默,引入辅导正题。出现沉默时,辅导员应迅速判断和分析沉默的形式:创造性沉默,自发性沉默和冲突性沉默。同时还要分析沉默是来自于辅导员还是来访者。在这些问题比较清楚时,应付沉默就会自如了。例如,当辅导员看到来访者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时,可以适时的问“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吗”,如果来访者由于思考而沉默时,辅导员最好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以等待对方打破沉默,若沉默时间过久,可以关切的询问提示对方。总之,沉默并不可怕,表面上看,它可能是辅导中出现的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巨大的契机。辅导员对沉默现象应予以高度重视,仔细分析,把握机会,跟踪追击,往往就会有大的突破。
四、改变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一)松弛训练法
也称放松训练法,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激活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辅导方法。目的在于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愤怒,即通过肌肉的放松,达到精神的放松,以此应付生活中产生的压力。一般来说,其方法是紧缩肌肉,深呼吸,释放现在的思想,注意自己的心跳次数等,帮助当事人经历和感受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并比较其间的差异。如渐进性放松法,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中采取舒适放松的坐位或卧位,按指导语或规定的程序,对全身肌肉进行“收缩—放松”的交替练习,每次肌肉收缩5-10秒钟,放松30-40秒钟,经过反复,使人自觉到什么是紧张,从而提高消除紧张达到松弛的能力。放松训练在学生平时紧张和焦虑时不妨选用,特别是在考试前,因焦虑和紧张带来的压力,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缓解。
(二)系统脱敏法
脱敏,就是脱离、消除过敏的意思。其含义是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人和环境产生过分敏感的反应时,辅导员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或人等,不再产生敏感反应,如有的儿童害怕老鼠,看见老鼠就出现极度的恐怖感:惊叫、心跳加速、面色苍白等。对这种过敏反应,可在儿童信赖的人(父母、老师等)陪同下,在边从事愉快的事情同时,从无关的话题到关于老鼠的话题,从图片到玩具宠物,从电视、录音机的形声到真实的老鼠,从远到近,逐渐接近放有老鼠的笼子,鼓励儿童去看、去接触,多次反复,直至儿童不再过度恐惧老鼠。脱敏法一般和松弛训练法结合在一起。大致程序如下:进行全身松弛训练,放松身体各部位;建立焦虑刺激强度等级层次,由当事人想象从最恶劣的情境到最轻微焦虑的情境;焦虑刺激想象与松弛训练活动相配合,让学生作肌肉放松,然后想象从焦虑刺激的最轻微等级开始逐步提高,直到最高也不出现焦虑反应为止。若在某一级出现了焦虑紧张,就应退回到较轻的一级,重新进行或暂停。
(三)冲击法
也叫暴露法、满灌法,就是给予当事人引起强烈焦虑或恐惧的刺激,从而使紧张焦虑或恐惧消失。冲击法一开始时就让当事人进入最使他感到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中,或采用想象,或观看电影、录相或直接进入真实的情境,使当事人接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焦虑恐惧刺激,同时不允许求助的当事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刺激下,当事人因焦虑恐惧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反应,但当事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始终没有发生,这样最后焦虑和恐惧的反应也就相应减轻或消退了。国内外报道的“魔鬼营训练”就是采用此法,以提高训练者的心理素质。冲击法使用时,要注意:确立主要辅导目标,如找出引起当事人恐惧焦虑的人、物、事到底是什么;向辅导者说明此法的目的、意义、过程等,要求高度配合,树立坚强的信心和决心,不允许当事人有回避逃避行为,否则会加重恐怖与焦虑,导致辅导失败;辅导者可采用示范法,必要时和当事人共同训练;使用此法,必须对当事人的身心状况有充分了解,以免发生意外。
(四)厌恶法
是指运用惩罚的、厌恶性的刺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它的一般原理是,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呕吐、语言斥责、想象等,与当事人的某种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例如农村妇女为使孩子断奶,在乳头上涂黄连、辣椒或难看的颜色,使儿童吮吸时产生厌恶感或望而生畏,以致达到断奶的目的。厌恶法可采用电击、药物、想象等方法。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想象产生厌恶以抑制不良心理与行为。想象厌恶法,是将辅导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当事人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减少或中止某种不良行为的辅导目的。以性心理变态为例,当患者出现不良性冲动时,要他立即闭上双眼,想象眼前站着一个高大警察,或是想象被人当场抓住,在众人面前受到批评指责和羞辱的场面,想象在这种场合又如何身败名裂,无地自容,羞愧难忍,从而达到厌恶此种行为的目的。事实上此种方法,人们有时无意中常用。例如有的年轻人失恋后因对恋人念念不忘很痛苦,于是就想对方过去的坏处或身上的诸多缺陷,从而抑制对方对自己的吸引力,摆脱苦闷,这样做就是厌恶法的运用。运用厌恶法辅导时,为达到足够的刺激强度,可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或手段。如有强迫观念的当事人,可用橡皮筋套在手腕上进行厌恶训练,当出现某种强迫观念时,就接连拉弹橡皮筋弹打手腕,引起疼感。同时责备或提醒自己不要去想,拉弹次数和强度视强迫观念的出现和消退而定,直到问题消失为止。在使用厌恶法时要注意,因为它是一种惩罚的方法,带有一定的残忍性和非道德性,辅导者使用前应征得对方同意。一般应把它作为最后一种方法选择。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2.联系实际谈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方式与途径和原则。
4.什么是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三者关系如何?
5.简述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
6.分析心理咨询与辅导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7.实例说明,心理咨询与辅导中会谈技术的运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参考文献
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保罗·D·埃金.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边玉芳.学校心理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陈安福等.课堂教学管理心理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陈大柔.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陈沛霖.学校管理心理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陈雪枫.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陈永胜.小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陈仲庚.人格心理学.北京: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程利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高觉敷.西方教育心理学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高玉祥等.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郭亨杰.心理学教程.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纪大海.学校社会心理实践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瞿葆奎.教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李建周.教师心理训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李山川.大学教育心理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李山川.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李维.课堂教学技能.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公司,1998
李铮.高等师范心理学教程.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李铮等.普通心理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廖正峰.教师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林格伦.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3
刘恩久等.心理学简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教学行为的分析与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马建青.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莫雷.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彭凯平.心理测验——原理与实践.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邵郊.生理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宋月丽.学校管理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苏东水.管理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王甦.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王锭成.教育社会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王汉澜.教育测量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王丕.学校教育心理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魏贤超.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
伍棠棣等.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武怀堂.思想教育心理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谢小庆.洞察人生——心理测量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许政援.儿童发展心理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阎嘉陵等.当代青年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杨心德.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叶奕乾等.个性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俞文钊.管理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张承芬.教师心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张大均.教学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张焕庭等.心理学.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
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张日昇.青年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张述祖.基础心理学(增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张小乔.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张燮.学校管理心理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章志光.心理学(修订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郑日昌.心理测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郑日昌.学校心理咨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咨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郑希付.学校心理卫生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郑友训.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钟海青.师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周国韬.教师心理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朱新春.青少年生理与心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