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掌握喹诺酮类药物及硝基咪唑类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熟悉磺胺类药和甲氧苄啶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3.了解硝基呋喃类的作用和应用。
单 项 选 择 题A 型 题1.细菌对磺胺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产生水解酶
B..产生钝化酶
C.改变代谢途径
D.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E.改变核糖体结构
2.特异性抑制细菌DNA依赖的RNA多聚酶的药物是:
磺胺
甲氧苄啶喹诺酮
氨基水杨酸利福平
3.治疗烧伤绿脓杆菌感染的可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磺胺嘧啶
C.四环素
D.磺胺嘧啶银盐
E.磺胺二甲基嘧啶
4 治疗和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是:
A.磺胺嘧啶银盐
B.磺胺嘧啶
C.四环素
D.链霉素
E.磺胺-2,6-二甲氧嘧啶
5 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E.以上都不是
6 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喹诺酮类药物是:
A.依诺沙星
B.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吡哌酸
E.洛美沙星
7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是: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破坏细菌细胞壁
D.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E.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8 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加服小苏打的目的是:
A.增强抗菌疗效
B.加快药物吸收速度
C.防止过敏反应
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疗效
E.使尿偏碱性,增加某些磺胺药的溶解度
9 甲氧苄氨嘧啶常与磺胺甲基异恶唑合用的原因是:
A.促进吸收
D.促进分布
C.减慢排泄
D.能互相升高血浓度
E 发挥协同抗菌作用
10 新生儿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脑核黄疽,是因为药物:
A.减少胆红素的排泄
B.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
C.降低血脑屏障功能
D.促进新生儿红细胞溶解
E.抑制肝药酶
问 答 题
1.喹诺酮类有哪些药理学共同特点?
2.试述磺胺类药与甲氧苄啶合用的意义与机制第37章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答案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 C 2 E 3 E 4 E 5 D 6 C 7 A 8 E 9 E 10 B
问答题
1,
1.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需氧及厌氧菌均有杀菌作用,对G-菌,G+,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效。
2.药代动力学特性好吸收迅速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分布广泛,组织中药物浓度高,肺、肾、肝、前列腺、卵巢等组织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药物浓度或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大多数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3.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治疗泌尿道,胃肠道、呼吸道、前列腺、皮肤及软组织、骨、关节感染。
⒋ 不良反应少较常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便秘等,可见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可见头痛、头晕、眩晕等,
5 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可用于治疗耐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四环素的细菌感染
2.磺胺类药为抑菌药,主要通过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产生抗菌作用,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核酸合成。与磺胺药合用双重阻断叶酸代谢,抗菌作用增强几倍至数十倍,甚至可杀菌并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也可和其他抗菌药合用。
(新华·那比)
熟悉磺胺类药和甲氧苄啶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3.了解硝基呋喃类的作用和应用。
单 项 选 择 题A 型 题1.细菌对磺胺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产生水解酶
B..产生钝化酶
C.改变代谢途径
D.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E.改变核糖体结构
2.特异性抑制细菌DNA依赖的RNA多聚酶的药物是:
磺胺
甲氧苄啶喹诺酮
氨基水杨酸利福平
3.治疗烧伤绿脓杆菌感染的可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磺胺嘧啶
C.四环素
D.磺胺嘧啶银盐
E.磺胺二甲基嘧啶
4 治疗和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是:
A.磺胺嘧啶银盐
B.磺胺嘧啶
C.四环素
D.链霉素
E.磺胺-2,6-二甲氧嘧啶
5 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C.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E.以上都不是
6 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喹诺酮类药物是:
A.依诺沙星
B.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吡哌酸
E.洛美沙星
7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是:
A.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B.抑制敏感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破坏细菌细胞壁
D.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E.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8 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加服小苏打的目的是:
A.增强抗菌疗效
B.加快药物吸收速度
C.防止过敏反应
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疗效
E.使尿偏碱性,增加某些磺胺药的溶解度
9 甲氧苄氨嘧啶常与磺胺甲基异恶唑合用的原因是:
A.促进吸收
D.促进分布
C.减慢排泄
D.能互相升高血浓度
E 发挥协同抗菌作用
10 新生儿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脑核黄疽,是因为药物:
A.减少胆红素的排泄
B.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
C.降低血脑屏障功能
D.促进新生儿红细胞溶解
E.抑制肝药酶
问 答 题
1.喹诺酮类有哪些药理学共同特点?
2.试述磺胺类药与甲氧苄啶合用的意义与机制第37章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答案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 C 2 E 3 E 4 E 5 D 6 C 7 A 8 E 9 E 10 B
问答题
1,
1.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需氧及厌氧菌均有杀菌作用,对G-菌,G+,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效。
2.药代动力学特性好吸收迅速而完全,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分布广泛,组织中药物浓度高,肺、肾、肝、前列腺、卵巢等组织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药物浓度或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大多数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3.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治疗泌尿道,胃肠道、呼吸道、前列腺、皮肤及软组织、骨、关节感染。
⒋ 不良反应少较常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便秘等,可见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可见头痛、头晕、眩晕等,
5 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可用于治疗耐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四环素的细菌感染
2.磺胺类药为抑菌药,主要通过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产生抗菌作用,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核酸合成。与磺胺药合用双重阻断叶酸代谢,抗菌作用增强几倍至数十倍,甚至可杀菌并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也可和其他抗菌药合用。
(新华·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