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系统药理学试题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
⒈掌握抗凝血药肝素和华法林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⒉熟悉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和尿激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⒊了解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维生素B12)、促凝血药(维生素K)、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抗血小板药(双嘧达莫、噻氯匹定)、促白细胞增生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掌握抗凝血药、促凝血药,抗贫血药作用特点及原理及血容量扩张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名 词 解 释
1.促凝血药
2.抗凝血药
单 项 选 择 题
A型题
1.铁制剂主要用于治疗
A.溶血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自身免疫性贫血
2.治疗慢性失血所致贫血宜选用
A.维生素B12
B.叶酸
C.铁剂
D.维生素C
E.甲酰四氢叶酸钙
3.妨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
A.稀盐酸
B.维生素C
C.半胱氨酸
D.果糖
E.鞣酸
4.肝素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的对抗药是
A.鱼精蛋白
B.维生素K
C.垂体后叶素
D.氨甲苯酸
E.右旋糖酐
5.治疗香豆素类药过量引起的出血宜选用
A.鱼精蛋白
B.维生素K
C.维生素C
D.垂体后叶素
E.右旋糖酐
6.治疗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宜选用
A.鱼精蛋白
B.维生素K
C.维生素C
D.氨甲苯酸
E.右旋糖酐
7.治疗急性肺栓塞宜选用
A.肝素
B.双香豆素
C.右旋糖酐
D.尿激酶
E.枸橼酸钠
8.下列关于肝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口服无效
B.体内外均有效
C.主要以原形从肾排泄
D.可通过胎盘屏障
E.具有降血脂作用
9.肝素抗凝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直接灭活凝血因子
B.激活抗凝血酶Ⅲ
C.抑制肝合成凝血因子
D.激活纤溶酶原
E.与血中Ca2+络合
10.华法林的特点是
A.口服无效
B.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C.起效快
D.体内外均有效
E.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11.下列关于铁剂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为减轻胃肠道反应,宜与抗酸药同时服用
B.与维生素C合用可促进吸收
C.服用铁剂时不宜喝浓茶
D.不宜与四环索类同服
E.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不宜立即停药
12.香豆素类药抗凝作用机制是
A.妨碍肝合成凝血因于Ⅱ、Ⅷ、Ⅸ、Ⅹ
B.耗竭体内凝血因子
C.激活血浆中抗凝血酶m
D.抑制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
E.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13.乙酰水杨酸抗栓作用的机制是
A.抑制磷脂酶A2,因而减少TXA2的产生
B.抑制脂氧酶,因而减少TXA2的产生
C.抑制环氧酶,因而减少TXA2的产生
D.抑制TXA2合成酶,因而减少TXA2的产生
E.以上均不是
14.氨甲苯酸的作用机制是
A.诱导血小板聚集
B.收缩血管
C.激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
D.抑制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E.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15.可降低双香豆素抗凝作用的药物是
A.乙酰水杨酸
B.保泰松
C.广谱抗生素
D.苯巴比妥
E.链激酶
16.胰腺手术后的出血宜选用的止血药是
A.维生素K
B.鱼精蛋白
C.氨甲苯酸
D.垂体后叶素
E.以上均不是
17.苯妥英钠与双香豆素合用,后者作用
A.增强
B.减弱
C.起效加快
D.持续时间延长
E.吸收增加
18.恶性贫血宜选用
A.铁剂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叶酸
E.叶酸
19.治疗甲氨蝶呤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宜选用
A.叶酸
B.维生素B12
C.铁剂
D.右旋糖酐
E.甲酰四氢叶酸钙
20.用于防治静脉血栓的口服药物是
A.肝素
B.华法令
C.链激酶
D.枸橼酸钠
E.尿激酶
21.最常用于静脉注射给药的抗凝药是
A.新抗凝
B.华法林
C.肝索
D.枸橼酸钠
E.双嘧达莫
22.下述哪项不是抗凝血药的禁忌证?
A.消化性溃疡
B.严重高血压
C.肝肾功能不全
D.活动性肺结核
E.心肌梗塞
23,肝素的抗凝作用( )
A 仅在体内有效
B 仅在体外有效
C 体内、体外均有效
D 仅口服有效
E 以上都不对
24,下列关于肝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K可以对抗
B 必须口服才有效
C 溶液中带强正电荷
D 加速抗凝血酶Ⅲ中和灭活凝血因子Ⅱa和Xa
E 仅在体内有作用
25,长期应用肝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是( )
A 便秘
B 消化性溃疡
C 视觉模糊
D 心律失常
E 骨质疏松
26,肝素及香豆素类药物均可用于( )
A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C 体外循环
D 抗高血脂症
E 脑溢血
27.可增强双香豆素抗凝作用的药物是( )
A 广谱抗生素
B 青霉素G
C 氯化铵
D 维生素C
E 苯巴比妥
28,华法林的对抗药物是( )
A 鱼精蛋白
B 氨甲苯酸
C 凝血酶
D 维生素K
E 烟酸
29.只用于体外抗凝的抗凝血药是( )
A 肝素
B 华法林
C 新抗凝
D 枸橼酸钠
E 尿激酶
30,治疗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宜选用( )
A 鱼精蛋白
B 维生素K
C 氨甲苯酸
D 酚磺乙酸
E 以上都不是
31,尿激酶抗凝血作用原理是( )
A 直接激活纤溶酶原激活酶
B 直接降解纤维蛋白
C 促进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前体转变为激活因子
D 激活纤溶酶
E 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32,血液透析患者宜采用的抗凝血药物是( )
A 枸橼酸钠
B 华法林
C 双香豆素乙酯
D 肝素
E 双嘧达莫
33,关于香豆素类抗凝药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口服有效
B 起效缓慢、但作用持久
C 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D 对已合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无对抗作用
E 剂量必须按凝血酶原时间个体化
34,男,33岁,嗜烟15年以上,20天来,出现左踝关节以下皮肤温度明显降低,皮肤苍白,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左下肢动脉栓塞,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最好( )
A 口服华法林
B 肝素静脉同时口服华法林
C 尿激酶左股动脉注射并给予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
D 口服阿斯匹林
E 度冷丁止痛、口服阿斯匹林
35.香豆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除外是( )
A 起效慢、作用时间长
B 合用阿斯匹林有协同作用
C 体外无抗凝作用
D 中毒时应该用钙剂解救
E 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
36,维生素K对以下哪种疾病所致的出血无效( )
A 梗阻性黄疸
B 新生儿出血
C 继发性凝血酶原缺乏
D 双香豆素过量
E 严重肝硬化
37,下列哪个药不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
A 肝素
B 双香豆素
C 阿斯匹林
D 噻氯吡定
E 氨甲苯酸
38,下列哪一项不是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 )
A 补充血容量
B 抗休克
C 改善微循环
D 渗透性利尿作用
E 降低血压
B 型 题

A.新生儿出血
B.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C.前列腺手术后出血
D.冠心病
E.缺铁性贫血
39.氨甲环酸用于
40.凝血因子制剂用于
41.维生素K用于
A.硫酸亚铁
B.叶酸
C.维生素B12
D.甲酰四氢叶酸钙
E.右旋糖酐
4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宜选用
43.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宜选用
44.恶性贫血选用
45.乙氨嘧啶所致的贫血宜选用
46,失血性休克为扩充血容量宜选用
47.神经炎的辅助治疗宜选用
A 肝素
B 枸橼酸钠
C 尿激酶
D 氨甲苯酸
E 华法林
48,心血管手术抗凝一般选用( )
49,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的药物是( )
50,纤维蛋白溶解症所致的出血( )
多 选 题

1.右旋糖酐具有下列作用
A 恶性贫血
B阻止红细胞、血小板聚集
C渗透性利尿作用
D改善微循环
E扩充血容量
2.关于铁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
B Fe3+比Fe2+更易吸收
C多钙、高磷酸盐食物可妨碍铁吸收
D食物中的铁主要在胃中吸收
E可治疗慢性失血性贫血
3.维生素B12的临床应用是
A恶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慢性失血性贫血
D神经炎
E抗凝血
4.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的特点是
A 体内无效
B体外无效
C作用持久
D 起效慢
E 口服有效

问 答 题
1.试述肝素与双香豆素的异同。
2.肝素为什么可用于体外抗凝血,而双香豆素则仅用于体内抗凝血?
3.肝素过量和香豆素类所致出血用何药解救?为什么?
4.试述阿斯匹林的抗凝血原理、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5.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血原理,作用特点,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
6.纤维蛋白溶酶抑菌剂如何发挥抗凝作用,临床应用及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指出两种脂溶性维生素K,并叙述其止血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
8.肝素的抗凝血原理,作用特点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和防治。
参 考 答 案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D 2C 3E 4A 5B 6D 7D 8C 9B 10B 11A 12A 13C 14E 15D 16C 17B 18D 19E 20B 21C 22E 23C 24D 25E 26B 27A 28D 29D 30C 31D 32D 33C 34B 35D 36E 37E 38E
B型题
39C 40B 41A 42B 43A 44C 45D 46E 47C 48A 49C 50D
1BCDE 2AC 3ABD 4BCDE
问答题
1,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可抗凝,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口服无效,作用机制主要为激活血浆内AT-Ⅲ,双香豆素只有体内抗凝作用,起效慢。作用持续时间长,可口服,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对抗维生素K参与的某些凝血因子的合成,两药均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不良反应均为易致自发性出血。
2,
因为肝素可激活抗凝血酶Ⅲ,使已经合成的凝血因子失活,故肝素可用于体内外抗凝血,香豆素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通过对维生素K的竞争性拮抗作用,阻碍了凝血因子Ⅱ、Ⅶ Ⅸ Ⅹ的合成而产生抗凝血作用,由于对体内正在合成的凝血因子起对抗作用,故双香豆素类仅用于体内抗凝血。
3,
肝素过量所致出血用鱼精蛋白解救,鱼精蛋白分子结构具有强碱性基团,而肝素是一种粘多糖的硫酸酯。强酸性肝素可以和鱼精蛋白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使肝素失去活性,香豆素类过量所致出血用维生素K解救,因为两者化学结构相似,有竞争性拮抗作用。
4,
原理:1 可与环氧酶活性部分丝氨酸残基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使酶失活,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对血小板有强大促聚集作用的血栓素A2的产生,使血小板功能抑制。2 环氧酶的抑制也抑制血管内皮产生前列腺素,后者对血小板也有抑制作用。3 与阿斯匹林减少白介素-2、白介素-6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合成,阻止白细胞沿血管壁低速流动,抑制巨噬细胞诱导或纤维细胞活化和抑制血管去内皮后过厚增生等非血小板抑制作用有关。临床应用:1 对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降低再梗死率及死亡率。2 对一过性脑缺血也可以减少发生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诱发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5,
原理:香豆素类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通过对维生素K的竞争性拮抗作用,干扰了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Ⅶ Ⅸ Ⅹ Ⅱ的化学合成过程产生抗凝血作用。特点:作用缓慢、持久、仅体内抗凝。用途: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用途与肝素相似,与肝素相比,香豆素具有口服有效,价廉、起效慢、维持时间长的特点,但剂量不易控制,常采用先用肝素再用香豆素维持的疗法。不良反应及防治:过量易致出血,应严格控制剂量。严密监察凝血时间,一旦出血立即停药,用维生素K解救。
6,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能竞争性地阻止纤维蛋白溶酶原吸附于纤维蛋白上,妨碍纤溶酶的生成而促进凝血。常用的药物有氨基苯酸、氨甲环酸,其中氨甲环酸组用最强,但不良反应较氨甲苯酸多,氨甲苯酸排泄较慢,不良反应少,是目前常用药物。临床主要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子宫、甲状腺、前列腺、肝、脾、胰、肺等内脏手术后的异常出血及鼻、喉、口腔局部出血,因为这些脏器中存在大量纤溶酶激活因子,用量过大可致血栓形成。
7,
脂溶性维生素K有K1和K2,维生素K在还原型辅酶I(NADH)存在的条件下被还原成氢醌型维生素K,继而作为γ-谷氨酸羟化酶的辅助因子,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前体蛋白氨基末端的谷氨酸残基羧化,从而使这些因子具有结合Ca2+的活性,使血液凝固,维生素K用于:1 出血:如梗阻性黄疸、胆瘘及慢性腹泻所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而引起的出血,新生儿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减少而引起的出血,大剂量服用香豆素类或水杨酸类药物所致维生素K缺乏的出血,2 镇痛:用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3 解救杀鼠药“敌鼠钠”中毒。
8,
原理:肝素通过与血液内抗凝血酶Ⅲ结合,使凝血因子Ⅻa、Ⅺa、Ixa、Ⅱa失活,并通过对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产生凝血作用。作用特点:体内、体外均有迅速而强大的抗凝血作用,静注后10min内,血液凝固时间、凝固酶和凝血酶时间均延长。用途:临床主要用于急性血栓性疾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体外抗凝。主要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毒性较低,过量易致出血,应严格控制剂量,严密监察凝血时间,一旦出血立即停药,用硫酸鱼精蛋白对抗,偶见过敏反应,如:发热、哮喘、荨麻疹、鼻炎、结膜炎等。
( 张 芳 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