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篇 绪 论
第 1 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有个清晰的了解,明确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重要的经济总量。
教学要求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掌握增长率、失业率、膨胀率等经济总量的概念,掌握奥肯定律、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
熟悉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为什么出现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没有哪一门科学会比宏观经济学更具魅力,它散发着无尽的活力,它源不断地从生动的令人振奋的经济实践中汲取着营养,又成功地指导着经济实践;它时刻关注着、探究着: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人们过着幸福生活,而有的国家贫穷,人们在痛苦的沼泽中挣扎?为什么有时经济会增长,有时经济又会衰退?怎样才能治理或摆脱失业和膨胀?
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宏观经济学的历史长河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出现的。宏观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 )是从 17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 30 年代;建立阶段 (第二阶段 )是从 1936 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到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1.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重农学派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学产生的重要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理查德·坎蒂隆、弗朗斯瓦·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布阿吉尔贝尔、萨伊,他们被誉为宏观经济学的拓荒者。
1,威廉·配第在历史上第一次估算了国民收入的数量
威廉·配第在他的《政治算术》和《献给英国人士》的著作中首次估算“全国财富估计为 25 000 万英镑”“全部年收入就是 1 500 万英镑。”他把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之和作为国民收入。亚当·斯密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提出了国民财富的概念:,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是供给他们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这是现代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的雏形。布阿吉尔贝尔对国民财富的来源做了分析,萨伊的“生产三要素理论”等,已实际成为研究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出发点。
2,弗朗斯瓦·魁奈关于经济总量的分析
弗朗斯瓦·魁奈的《经济表》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流通的分析,实际上是把经济中的许多变量归结为总收入、总消费、总投资等经济总量,这是古典经济学宏观分析的典范。
《经济表》可算得上是一个富有创见的卓越尝试,是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次天才探索。对此,马克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个尝试是在 18 世纪 30~ 60 年代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
3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3,萨伊定律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其《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供给创造需求”这一经济学中著名的萨伊定律,这一定律包括四个要点:一是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一种产品创造了需求;二是货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三是某种产品过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供给不足,所以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是供给不足;四是局部的产品失调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萨伊定律重视供给,主张自由放任,强调实物经济和充分就业均衡,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基础。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就是从批判萨伊定律开始的。
古典经济学对国家的防务、救助贫困的职能也做过分析,特别对财政政策做了论述。
在 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 30 年代的时间里,新古典经济学的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整个经济的产量、就业、消费、储蓄、利率、工资等经济总量的决定,瑞典学派对储蓄与投资不一致问题的分析涉及了整个经济的总量分析。这个时期,许多经济学家都研究了属于宏观经济范围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实践等内容。
1.1.2,正统学派”的宏观经济学
尽管人类从宏观的视角考察经济已有很久的历史,尽管以前也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至今仍为人们重视的宏观经济思想,但这些毕竟不是系统的宏观经济学。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都有其社会迫切需求性和历史必然性,宏观经济学也不例外。
1,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危机催生了罗斯福新政,也催生了宏观经济学
自 1929 年 10 月 21 日纽约股票交易所崩盘开始,30 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就此拉开序幕。到 1932 年,美国的生产力降至危机前的一半,14 万家工厂、企业和银行宣布破产,
失业率高达 25%,金融市场遭到严重破坏,货币流通体系趋于瘫痪,整个美国社会陷入剧烈的动荡之中。正是这种大萧条的严峻事实,彻底摧毁了人们对古典经济学所讴歌的完美与和谐的梦想,人们不相信古典经济学家所主张的自由放任的经济,同时对奉为经济学,圣经”的萨伊定律产生了质疑。人们开始务实地把眼光转向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它没有这场危机的苦难,它如同沙漠中的绿洲,启发了凯恩斯思想,启发了罗斯福新政……
前苏联快速工业化令人眩目的光环在那时显示了计划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面对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的千疮百孔,凯恩斯开始思索了。他发表了很多文章抨击自由放任的经济学,阐述了自己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于是凯恩斯的思想占据了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的舞台,使得西方世界的决策人士,包括罗斯福都生活在凯恩斯思潮所创造出来的知识气候之中。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美国第 32 届总统的就职演说中表达了要实行“新政”、挽救美国经济于危难之中的决心。 1933 年 3 月 6 日,罗斯福在正式就任总统后的第三天即发布了《银行休假令》,宣布全国银行一律放假一天。《银行休假令》标志着罗斯福新政正式
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开始。在大危机爆发之前,资产阶级主流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它自然会给劳动者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这种良好的结局是由可以平衡供求的工资和物价的自由运动产生的。大危机的爆发使这一理论受到严峻挑战。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证明,自由放任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罗斯福的政府干预的扩张性新政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政措施主要体现在政府对通货与信贷、
农业、工业、运输业、电力业、救济等方面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上。在金融方面,
罗斯福推动了《紧急银行法》的颁布实施,内容主要包括由复兴金融公司向银行发出 30 亿美元贷款;由财政部指派管理人员对银行进行全面检查,由联邦政府印制新钞拨向各储备银行,以缓解银行货币短缺等。这一系列措施抑制了金融的盲目扩张,提高了银行的信用,
从而稳定了美国的银行制度。
新政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保障措施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对此,罗斯福政府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政策:一是救济失业者;二是通过失业保险、老年保险和其他方法保障工资收入者的经济安全;三是加强工会组织在美国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机器干预社会再生产,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予以促进,并对不利于总体经济发展的明显弊病进行改革。因此,它的一系列举措使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得以缓和,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1937 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 1933 年的 396
亿美元大幅增至 736 亿美元,物价从 1934 年起止跌回升,失业率也出现大幅下降。
凯恩斯对罗斯福新政进行了总结和理论提升,1936 年发表了标志着凯恩斯革命的不朽著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这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而后凯恩斯的《通论》又对罗斯福新政给予了指导。罗斯福政府推行的新政和凯恩斯的《通论》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认为,美国实行的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是成功的,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二战结束以后政府干预经济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革等举措在西欧国家风靡一时。当然,新政推行的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不断攀升播下了种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国家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滞胀埋下了隐患。
2,凯恩斯革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一跃成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标志是他在 1936 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通论》的诞生,把西方经济学带上了一个新的征途,其影响之大之快,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经济学著作能与之相比。西方经济学界甚至把《通论》与 18 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9 世纪马克思的《资本论》一同奉为经济学的三部经典,并把凯恩斯在经济科学领域里的贡献,与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对自然科
5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学的开拓性成就相提并论。
为什么这部篇幅不长的著作,能给作者带来如此高的声誉,以至于 1972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理查德·希克斯在其得奖演说中称凯恩斯是“开辟了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的思想家和导师”。究其原因,是凯恩斯的这部书不是继承和发展已有的经济学研究成果,
而是恰恰对其进行了全面批驳和否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整套崭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给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画上了一道休止符。所以,它的发表对以斯密、李嘉图、马歇尔为代表的,一直统治西方经济学界的古典经济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那么,凯恩斯究竟“革”了谁的“命”?或者说,凯恩斯从什么地方找到了自己“革命的理由呢?,
凯恩斯以他的非充分就业经济学和危机经济学否定了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
——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在这场大危机中,大量过剩产品倾倒入海,成千上万的企业倒闭了,千百万人被抛上街头,沦落于失业的漩涡之中。这次大危机给资本主义制度以极为沉重的打击,使资本主义面临全面毁灭的境地。面对这种困境,几乎所有西方经济学家都目瞪口呆,找不出对付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命运的办法。事实上,他们难以接受眼前这场梦魇的真实性,因为在这之前,长期统治人们头脑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极力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只要政府当局对经济不横加干涉,自由竞争机制总是能够自发地调节供求平衡,保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普遍性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发生的。
之所以古典经济学否认全面的生产过剩,是因为在 100 多年的时间里,自由放任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作为资产阶级学者推崇至极的“重要真理”,一直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和教科书中,成为判断“一个经济学家区别于一个白痴的主要检验标准”。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否定古典经济学的前提——萨伊定律的基础上的。首先凯恩斯“革”了萨伊定律的“命”,他强调需求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他的三大心理定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论证了“有效需求原理”,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失业的最根本原因。凯恩斯认为,由于有效需求经常不足,因此,经济生活便无法始终保持充分就业。相反,非充分就业才是经济常态,生产过剩的危机也不可避免。其次,凯恩斯“革”了经济“自由放任”说的“命”。他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强调政府对需求的管理,实施积极的财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衰退,解决失业问题。最后他“革”了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命”,他一反古典、
新古典经济学的个量的均衡分析方式,在经济学的研究工具上,创造了一整套以总量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从而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凯恩斯革命” 。
3,正统的宏观经济学
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 1970 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萨缪尔森的功劳。二战结束以后,以他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经济学进行了一次大综合,他把凯
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恩斯主义和传统的经济学结合起来,形成“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体系,被西方世界称为正统的经济学。 1948 年他的《经济学》上下册问世,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里程碑意义的教科书之一,在西方各大专院校沿用了近半个世纪。
萨缪尔森把凯恩斯基本理论基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宏观经济学。
而把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及福利经济学综合在一起,称为微观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做了以下完善。
(1) IS— LM 模型的建立。希克斯、汉森等人建立了这个模型。它们发现凯恩斯理论体系的矛盾,利率通过投资影响收入,而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但无法确定均衡利率。凯恩斯绕开矛盾的方法是,在讨论产品市场均衡时,假设货币市场存在均衡利率;在讨论货币市场均衡时,假定已存在产品市场的均衡收入。希克斯、汉森等人不满足凯恩斯的做法,他们用 IS— LM 模型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并同时确定均衡的收入和均衡的利率。后来新古典综合学派赋予 IS— LM 模型更多的意义。认为这种模型不仅实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而且还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起来。
(2) 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理论的发展。凯恩斯首次确定了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库兹涅茨为了证明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结论,用美国近 100 年的数据统计结果证明,长期中边际消费倾向的稳定性不符合递减规律,这一现象称为“消费函数之谜”。为了揭开谜底,出现了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等其他消费理论。
(3) 提出乘数—加速原理。凯恩斯的投资函数理论把投资作为利率和预期利率的函数。
但这不足以解释影响投资的因素,新古典综合派从更广泛的方面研究了投资。他们提出了加速原理,研究了收入对投资的影响;提出了乘数—加速原理;还分析了企业的固定投资和住房与存货投资及资本更新对投资的作用。投资需求理论则重点对预期收入的分析和对投资成本的分析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4) 货币理论的发展与对供给理论的吸纳。托宾的现代偏好理论和资产选择理论、鲍莫尔的平方根和惠伦的立方根理论都是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重要发展,现代货币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人认为宏观经济学本质上是货币理论。
凯恩斯学派吸纳了供给学派重视供给的主张,对宏观经济进行了总供给总需求分析。
现在的总供给分析已经成为凯恩斯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对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新古典综合派吸收了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从而在宏观经济学中增加了动态的和长期的分析。经济增长理论后来成为宏观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不断深入的重要课题。
他们吸收了菲利普斯提出的工资增长率 (通货膨率 )与失业率成反比的所谓“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观点,提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是可以替代的,指出高失业率对应低膨胀率,
7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高膨胀率对应低失业率。
(6) 对凯恩斯模型的扩展与计量。对凯恩斯模型的扩展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把封闭的凯恩斯模型扩展为开放经济下的凯恩斯模型;其二是把凯恩斯的两重均衡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模型扩展为三重均衡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均衡 )模型。
以这些模型为基础致力于宏观计量模型的研究,不仅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而且预测了经济形势,制定了经济政策,推进了宏观经济学向精细化和实用方面的发展。
(7) 建立了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也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一个重要贡献。他们继承了凯恩斯的财政思想,强调赤字财政对消除失业的积极作用,并将政府借新债还老债看做一种基本无害的游戏;在货币政策方面,他们强调利息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
强调货币供给量对利息率的控制作用。新古典综合派形成了需求决定论指导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他们还用供给管理政策来弥补需求管理政策的不足,对开放经济的政策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学越来越完善。
4,正统的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实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目的在于指导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早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成了宏观经济学最初的重要成果。从二战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兴盛时期,它居于西方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并被作为“官方经济学”而广泛用于实践。
1) 财政政策的实施
美英等国家是从干预经济的短期效果角度重视财政政策的,在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学将需求管理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重视短期的总需求调节。财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以及政府开支来调节经济。但在美国真正将其付诸政策实践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肯尼迪政府时期。当时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典型的凯恩斯主义者赫勒认为,政府必须实行以 3.5%的经济增长率和 4%以下的失业率为目标的长期性赤字政策。
赫勒的这一思想被用于政策实践中,并且成为 20 世纪 60 年代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的政策措施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开支。从 1961 年 2 月到 1969 年 12 月,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106 个月,1969 年美国的失业率仅为 3.5%,这一时期被誉为“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因而被认为是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成功典范 。 肯尼迪的成功,使得此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的一段时期内,西方政府对财政政策在短期内的作用深信不疑。在其他国家,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时候,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减税来刺激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已经成为一种常识。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的主要方向还是扩张性的,紧缩性政策相对很少。由于这个时期凯恩斯主义刚刚兴起,通货膨胀也还没有严重得足以使人们对凯恩斯主义政策发生怀疑,因此,
这个时期财政政策的扩张性特征主要是针对经济衰退和加速经济增长的。对于财政赤字,
多数西方政府并没有给予重视,因为这个时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财政赤字除去有一
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些微小的挤出效应以外,基本是无害的,不断积累的公共债务也被认为是一种基本无害的再分配游戏。
2) 货币政策的实施
经常性地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是 20 世纪 50~ 60 年代逐步地固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的。在这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在各国间稍有不同,
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货币政策基本上是通过买卖二级市场上的政府短期债券、
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来实现的。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中央银行制度,货币政策也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个基本内容。
当然,这个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是在菲利普斯曲线的认识基础上制定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这种关系是在经验研究基础上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创立的。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不可能同时发生,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主要是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不同组合之间进行选择。高失业率总是伴以低通货膨胀率,而高通货膨胀率又总是伴以低失业率。因此,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不必考虑同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与扩张的财政政策这种相反方向政策的结合。在 20 世纪 60 年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方向上基本是一致的。
3) 其他宏观政策的实施
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也影响和启发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干预手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法国的“经济计划”和国有化的政策;意大利的国有化和指导性经济计划政策;日本的产业政策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迅速增长,调整对外经济关系成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的贸易政策,以及其他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基础的政策和以贸易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政策等都相继实施,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
总之,那个时期正统的宏观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决策层已经深入人心。
1.1.3,滞胀”与宏观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世界的经济开始进入了严重的滞胀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末几乎被公认的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不再存在了。高失业率高膨胀率并存,正统的宏观经济及其政策主张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凯恩斯主义陷入危机时,被西方经济学界统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学派、理性
9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等学派挺身而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
反对频繁使用需求管理政策来干预经济。为此,他们试图证明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把滞胀的罪过归于凯恩斯主义即新古典综合学派。
“滞胀”是指物价加速上涨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现象。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旷日持久的高通胀率和长期停滞的经济一度令美国政府束手无策,导致美国人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股市长期低迷。传统凯恩斯主义基础上的宏观经济政策根本对付不了“滞胀”的局面,
必须寻找更有效的政策措施。
1,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
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抨击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反对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的固定汇率,提出货币供应增长目标,强调货币供应必须稳定,他认为价格指数取决于政府的货币投放量,所以通货膨胀现象永远是货币现象。他主张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也就是“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由政府公开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样货币增长会得到有效控制,
从长期来说有望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相一致。弗里德曼认为,由于货币扩张或紧缩对经济活动从而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有“时滞” (政策从开始讨论到正式出台所经历的时间,叫内在时滞,政策从实施到看政策效果所经历的时间叫外在时滞,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统称政策时滞 ),故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必然产生不良的政策行为,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是西方国家产生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政府基本上放弃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让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中央银行只要将货币供给量控制在与实际经济增长率水平相适应的水平上,通货膨胀就会被控制住,而经济增长率将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达到一个自然的增长率,失业率也会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尽管他们的论证势单力薄,未能使关于货币的观点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尽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宾认为,货币学派的几个命题不能协调地糅合在一起,中间缺乏必要的和相应的逻辑联系,但是撒切尔夫人应用他的政策使得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 18%降到 5%。
2,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理性预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穆斯于 1960— 1961 年首次提出的。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以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为代表的青年经济学家,以理性预期假说为基础,
运用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向新古典综合宏观经济模型提出全面挑战。 由于他们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的影响作用,因此被称为“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当事人的最大化、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是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的基础。由此出发,它们得出了著名的资本主义经济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结论。
所谓“理性预期”,穆斯给下的定义是:“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依据的预测,所
1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以它们在本质上与相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是一致的。”有人批评理性预期学派,怎么能要求普通的公民像统计学家那样运用大量数学和信号处理工具来进行理性预期呢?而现实里的人未必会懂得那么多的数学去做类似的计算和预期。穆斯的巧妙回答是:鸟虽然不懂空气动力学,但它的飞行却完全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卢卡斯认为,政府官员并不具有比常人更聪明的才智和信息的垄断权和专有权,他们的头脑和计算机在信息的处理上并不比华尔街的经理们的头脑和计算机反映得灵敏。所以,人们在预期上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当人们正确地预期到政策的结果时,政策就会失效。只有预期不到的政策才会起作用,而政府是不能长期蒙蔽公众的,人们会很快熟悉新政策,并对自己的预期做出调整。政府应该避免任何一种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不能搞“兵不厌诈”,而要“取信于民”。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才是最适宜的政府宏观调控方式。
理性预期的命题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宏观经济学也因此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经济学家必须在政策的效果中考虑人们的预期问题。可以说,理性预期学派在相当程度上使得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
避免那些可能破坏市场机制的干预性措施。
3,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供给学派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拉弗、万尼斯基等人,
他们反对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主张供给管理。主张人力政策、收入政策、控制税率政策等。里根上任不久,即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里根的复兴计划基本上是“供给学派的复兴计划。”然而,在实践中,供给学派的主张遇到严重挑战,所谓减税会自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表示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增加,但税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税收会随税率的提高而递减直至为零 )破产。在现实种种问题面前,供给学派受到巨大责难。里根政府和国会也从减税的立场上后退,在 1983 年的预算法案中明确把增税作为减少政府赤字的手段,这标志着供给学派在实践上的失败。尽管如此,它的税收理论和供给管理的主张对宏观经济学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4,新制度学派的政策主张
新制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道格勒斯·诺斯 (1993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罗纳德·科斯
(1991 年获诺贝尔奖 ),他们研究制度的产生、变革和作用。强调制度变革比技术变革重要,
正是由于制度变革使得没有多大技术变革的海洋运输成本 200 多年来降低一半。制度变革可以释放利润和福利。他们发现了制度的路径依赖规律,制度的变迁受制度的初始状态的约束,即制度变迁受制度遗产的影响。换言之,就是说今天的制度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
11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响,今天的选择又影响未来的制度发展方向。路径依赖可以使初始的制度向自我增强、效率递增、交易成本递减方向发展;也可以使初始的制度向自我退化、效率递减、交易成本递增方向发展,还可以向中性状态发展。路径依赖是一个互动过程,是需求、技术与制度的互动;也是知识集合、行为集合与制度集合的互动;还是人与组织、组织与制度的互动。
路径依赖关注历史偶然事件对未来制度选择的影响。在某一时刻能够在博弈中抓住小概率事件的决策人是重要的,我们选择的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证明。制度依赖反映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不能理性地加以构造,只能在人的心智中加以复制。在制度变迁的路径上认知要素和意识形态对制度演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技术创新可以使路径出现拐点或发现新的路径。新制度学派主张政府可以运用国家力量进行社会变革,使得锁定在低效率的制度路径依赖变迁到高效率的制度路径依赖的轨道。
5,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政策主张兴盛于 20 世纪 90 年代。其代表人物多为美国经济学家,如斯蒂格利茨、费尔普斯、罗默、阿克罗夫、耶伦、曼昆、
伯纳克等人。能够较好解释和解决滞胀问题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不能解释和解决其他大量的经济问题。年轻一代凯恩斯主义者在反思原凯恩斯主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代表作有曼昆、罗默编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文论文集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但是,却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的观点和“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当代市场经济中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黏性,这样,在短期仍然会出现偏离自然失业率的现象,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是必要的和起作用的。
新凯恩斯主义并不仅仅是坚持传统凯恩斯主义短期需求管理的主张,他们还特别强调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调节经济的思路,主张从长期着手、从供给方面着手来考虑经济政策。
新凯恩斯主义还强调巩固性的财政策,认为财政赤字对经济是有害的,它会引起投资的减少 (即挤出效应——扩大需求的政策结果挤掉了需求 )和贸易逆差的增加。此外,新凯恩斯主义者还研究了一些新的现象和机制,如提出了在货币政策起作用的机制方面,不应只考虑利息率,还应该考虑普遍存在的信贷配给机制。
新凯恩斯主义同传统凯恩斯主义相比,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他们所主张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全面,也更深入。既考虑需求方面,也考虑供给方面;既考虑长期,又考虑短期;既注重微调政策在短期的作用,又重视结构性政策在长期的效果。可以说,新凯恩斯主义者继承了传统凯恩斯主义者关于国家应该干预经济的基本主张,既吸收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又在吸取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些宏观经济实践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使得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体系发展到了一
1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个新的水平。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实践助推了 20 世纪 90 年代西方国家“新经济”的形成。
13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6,新兴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新兴的新古典综合 (简称“新综合” )是指将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起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作是 R.金和 M.古德弗兰德 1997 年合著的:,新兴新古典综合学派与货币政策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波士顿大学的罗伯特·金 (Robert King)、
美联储里士满分行的马文·古德弗兰德 (Marvin Goodf-riend)、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伍德福德 (Michael Woodford)和积极倡导者:索洛、曼昆、布兰查德、麦卡勒姆、瓦什等。虽未积极倡导,但研究工作实际推动了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融合,如阿克洛夫、戈里、
伯南克等。
新综合派基本假设和理论观点如下。
(1) 关于市场环境假设,接受了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假设,企业不能随时调整价格,
但垄断竞争企业不仅可以调整价格,也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调整产量。
(2) 继承新凯恩斯主义工资—价格粘性假设,市场不能持续出清的观点,却没有陷入粘性是名义的还是实际的这个可能引入歧途的讨论,用有成本的调价决策过程揭示工资—
价格粘性,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和机理。
(3) 新综合派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瓦尔拉斯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一条波动的曲线,不是经济围绕趋势波动,而是经济趋势自身的波动。
来自供给方的生产率的变动不是经济波动的唯一因素,家庭预期的变化和垄断竞争企业的调价行为也是经济偏离均衡的重要因素,这也属于非瓦尔拉斯经济学。新综合派实际上认为,新古典主义强调的实际因素和凯恩斯主义关注的名义因素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
在经济周期理论上实现了综合。 新综合派接受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反对“相机抉择”,也主张用“规则”来约束政府的行为。
新综合派的理论模型如下。
首先是新综合派理论的微观基础——“核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由古德弗兰德 2004 年构建的这个模型,是建立在垄断竞争基础上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其次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新 IS— LM 模型。模型最早由戈里等于 1999 年建立,后来由金在 2000 年引入新综合学派理论中。因有坚实的微观基础,被称为含前瞻因素的新 IS— LM
模型,也称“优化 IS— LM”“理性预期的 IS— LM”,IS— PC— MR”。新模型的变量包括:
实际产出的对数值、价格水平的对数值、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
新综合的政策理念是从完全理性到近似理性。近似理性是指在低通胀条件下,人们往往忽视通胀后果,其行为只是近似理性的。这种假说的出发点是关于失业与通胀的争论关键不在通胀预期的形成,而在如何使用预期。自然率模型和理性预期模型将预期完全并入工资和物价决策中,但这与事实不符。原因在于两点:个人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充分利用信息,通常采用简化的大概模型决策,结果可能误导甚至错误;经济学家有认知错误,其
1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模型未必与公众的模型吻合。
新综合前的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非常零乱,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且这些模型均是静态的,未完成将凯恩斯主义动态化的任务。正如曼昆在 1999 年所说,尽管新凯恩斯经济学在构建微观基础方面成绩斐然,但它并没有为研究经济波动、经济数据和政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只是从各自角度证明凯恩斯原则的合理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解释经济现实时,却缺乏说服力。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标准,它至少有两方面的缺陷:无法解释就业缺口和产出缺口存在高度相关性的原因。
过分强调劳动生产率对产出的影响,由 RBC 模型推导出的劳动生产率与产出的关系明显高于实际,显然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产出的影响。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实际意义,只有在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融合后,才能显现出另一方面,凯恩斯主义只有在新古典主义的约束下,才能使其政策主张符合市场规则。
实例 1-1
2002年和2006年的中国股市,政府行为与理性预期
中国股市在2002年的伊始出现了一轮令人窒息的惨烈下跌。2002年1月4日,深沪两市低开低走,
当日跌幅超过2%,并以一根较大的通体阴线宣告了市场新的暴跌开始。至2002年1月22日,上证指数在连续的下跌行情中,总计下跌了近300点,累计跌幅达到18.25%,损失的流通市值达到3 700亿元左右,
减少了25.6%。如果从2001年6月市场的最高点计算,股指下跌了近900点。
市场的恶性下跌就是政策面引导市场出现悲观的理性预期造成的。理性预期是投资者受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由于是全流通的市场,投资者的理性预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少。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是部分流通的市场,所以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说明股市还难以摆脱政策市场的性质。然而要想一步跨入到全流通市场又是不现实的。
证券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规范,但更离不开乐观的理性预期所营造的向上的市场环境。因此政策面应该引导市场乐观的理性预期,而不是悲观的理性预期。例如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政策面也要引导出市场乐观的理性预期。
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必须要得到政策面的大力支持,政策面引导市场乐观的理性预期是股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不能企望人为因素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会减弱,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正确引导投资者的理性预期。比如2002年1月31日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特别要注意保护投资者,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这将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理性预期,股市也将会出现大幅回升。
下面是《上海证券报》2006年12月30日的报道标题:《全年大涨 130%,2006股市奔牛绝尘》。
15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2006年证券市场昨天落下帷幕,上海证券交易所于昨日收市后发布了2006年度市场交易统计快报。
总体来看,2006年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95%的市场指标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上证综指全年上涨130.43%,
个股均价上涨五成多,平均市盈率升幅103.93%,沪市各类证券总成交金额突破9万亿。股票流通市值在连续几年缩水后,2006年出现大幅反弹,较2005年增加6 754.61亿元。
正是人们对市场有向好的理性预期使得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带来了交易的活跃,据统计,2006年沪市新增投资者开户数242.72万户,同比增长251.62%;累计投资者开户数达4 098.96万户,同比增长6.29%。
沪市全年证券总成交金额91 912.32亿元,日均成交381.38亿元,年度增幅84.65%,日均增幅85.42%。
其中,A股全年成交金额57 245.11亿元,年度增幅达200.32%;B股成交571.49亿元,年度增幅219.77%。
债券全年成交18 130.28亿元,与上年相比缩水35.57%。其中,国债现货交易金额缩水44.55%,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金额缩水61.51%。另外,ETF全年交易金额247亿元,减少41.32%;证券投资基金全年交易金额777.35亿元,增长398.74%;权证交易更是活跃,全年交易金额14 941.10亿元,年度增幅747.45%。
可是在2006年12月31日,就在大家沉醉于股市牛劲的欢乐中时,传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迪拜参加一个中东问题会议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的讲话:“股市泡沫正在形成,从利润回报率和其他指标看,内地上市公司70%没有达到国际标准。”很多媒体和投资人都把成思危的这番讲话作为“中央运用有形之手挤压股市泡沫的重要信号”来看待,一时间,悲观的预期笼罩股市。2006年12月
31日,股市暴跌144点,两市一日缩水5 600亿。媒体说:“这是高层大棒威慑,调控风声鹤唳”。这是中国股预期形成的特点,政府高官的理性分析被认为是股市缩水的信号,这种预期导致2007年以来股市的连续阴跌。
股市是受理性预期影响最敏感的领域,理性预期的放大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理性预期对股市的牛市与否至关重要,人们一旦形成了市场向坏的预期就会大量抽出资金,形成了2002年或2006年12月31日的股市大跌;人们一旦形成了对股市向好的预期就会带来2006年股市的“奔牛绝尘”。
(案例来源:《中国证券报》2002年2月1日和《上海证券报》2006年12月30日的报道)
1.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问题
虽然宏观经济学或许看上去抽象,但他们却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意人预测他们产品的需求时必须了解消费者的收入增长速度有多快。靠固定收入生活的老人们想知道商品价格将会增长多快。刚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们希望经济繁荣和公司大量用人。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些是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的。
1.2.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要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要知道对宏观经济学下的定义。经济学家们给宏观经济学下的定义大同小异,总结起来如下。
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1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 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出的周期波动、
失业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价格及产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简言之,微观经济学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即收入分配 )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当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经济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的两个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的周期波动时,必须考察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劳动力市场的组织、产业的结构,以及金融市场的行情;而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时,必须把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作为研究的前提。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当代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国民产出的决定与变动,
以及国民产出与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周期、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学说。
由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变量是经济社会中的宏观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叫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
总供给与总需求和利率、税率等。总之,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1.2.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体情况,探讨总体经济运行规律,解决总体问题的,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1,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量的。总产量即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首要的一个总量,这个总量可以衡量整个经济状况,并决定总体经济中的其他问题。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以研究国民生产总值的 决定为中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决定了社会的失业与就业状态;国民生产总值的虚胀与否决定了通货膨胀的程度;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与增长,就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问题。只有在说明了国民生产总值决定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2,失业问题
凯恩斯建立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是以消灭失业为己任的。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福祉、社会的安宁,困扰着政府的业绩。美国经济经历近十年“高
17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失业率从 1992 年的 7.4%逐年下降到 2000 年的
4.0%的低水平。然而,从 2000 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不断攀升,2003
年 6 月的失业率竟一度创 9 年来的最高纪录 6.4%。 为尽快遏止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的趋势,
布什极力推销他的减税计划,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频频动用减息钝刀。根据经济学理论,
经济恢复增长应带来就业的增加和失业的减少。 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尽管促成了 2003
年第三季度高达 7.2%的经济增长速度,却仍未能有效地创造更多的就业职位,失业率仍高达 6.1%。失业的梦魇挥之不去。失业使得经济增长缓慢,并带来许多社会与政治问题。因此,研究失业的性质、特征、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3,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二战后通货膨胀成为全球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通货膨胀的加剧增加了社会的痛苦指数 (痛苦指数等于“一国消费者物价年增率与年失业率之和” ),严重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运行,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因此,探讨通货膨胀的性质、原因及应对措施也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
4,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问题
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出现之前,托宾说过,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两个不变的基本问题。经济周期带来经济波动,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它带来了经济震荡、社会的不稳定、人心的不安。它表现出经济增长的快慢,研究波动因素、增长因素对于政策的制定,改进宏观经济运行,增进社会福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不变的基本命题。
5,国际收支问题
开放经济下,各国之间存在着日益扩大的贸易往来。各国经济往来的结果反映在收支上,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开放的经济学,
因此,国际收支也是应该研究的问题之一。
1.2.3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
1,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经过凯恩斯开创性的建立,新古典综合派的努力,后凯恩斯主义的添砖加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抨击和补充,新凯恩斯主义的执着,新兴综合学派的完善使得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更加美丽,更加能解决实际问题。它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国民收入理论。国民收入是经济活动中经济总量的基本指标。国民收入决定论就是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变动规律,它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
1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心。一切理论都围绕国民收入理论而展开。
(2)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分析宏观经济中微观个体的经济行为,如消费和企业投资,以及信息非对称下的工资和价格的黏性是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就业和物价的。
(3)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由于国民收入的虚涨和衰退造成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首要问题。宏观经济学给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
(4)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国民收入的波动和不断提高构成了经济的周期震荡;
宏观经济学给出了治理经济震荡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途径。
(5)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理论。现实的经济都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国家与国家的经济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势。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宏观经济学给出了开发经济下国民经济调节的方式。
(6) 宏观调控理论。宏观经济学给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方法和手段。应该指出的是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经济问题有不同的经济解释,因此提出的宏观政策亦不相同。这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参考。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参照,
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什么是价值判断呢?《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的解释是:“判断可被认定为对客观效力的赞成或不赞成的判断。”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关于“价值判断”,指出:“……
讲的价值,并不是指商品的价值,而是指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由此可见,价值判断就是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价值判断大而言之可以指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好坏,
小而言之指某一具体事物的好坏。所谓好坏也就是指对社会是有积极意义,还是有消极意义。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伦理学范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阶级性。实证分析就是尊重事物的客观性,避开价值判断问题;而规范分析要判断某一具体经济事物的好坏,则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问题。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重要区别之一。
实证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于分析与预测。规范分析要解决的是“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社会有什
19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么意义,还要分析主体的行为,要求行为主体怎样做。这一点也就决定了实证分析可以避开价值判断,而规范分析必须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实证分析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分析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做出截然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绝对的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尽管有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则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
2)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当一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的作用,这两种力量恰好相等时,该物体由于受力相等而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均衡。 19 世纪末的英国经济学家 A·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指经济学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分析是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均衡的实现及其变动。均衡分析偏重于数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因素作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即使是量的分析,非均衡分析也不是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
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运用的主要分析工具是均衡分析。
3)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与均衡分析是密切相关的,西方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从一个角度来看是均衡分析,从另一角度来看,就是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方法。如研究均衡价格时,舍掉时间、地点等因素,并假定影响均衡价格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偏好、收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静止不变,单纯分析该商品的供求达于均衡状态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比较静态分析 (compar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 (而不是连续变动 )的前后进行比较。比较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例如,已知某商品的供求状况,可以考察其供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产量。现在,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产生新的均衡,
使价格和产量都较以前提高。这里,只把新的均衡所达到的价格和产量与原均衡的价格和
2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产量进行比较,这便是比较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dynamic analysis),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动态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动态分析因为要考虑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延伸而变化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所以难度较大。在微观经济学中,迄今占有重要地位的仍是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中,特别是在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研究中,动态分析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
静态分析只能用于一种根据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的单一不变的均衡模型之中,并解释为什么是这种均衡,以及在这种均衡下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比较静态分析可以用于分析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变动。只有动态分析才能知道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均衡变动。
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静态与比较静态分析运用的更多,在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中则动态分析运用得很多。动态分析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中运用的更为广泛。
1.3 宏观经济中的基本总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状况,因此,它研究的就是经济总量。总量可以理解为个量相加的总和。如国民总消费量是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之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的投资之和。总量还可以理解为是个量的平均数,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水平的平均数。宏观经济学中涉及的总量很多,但主要的总量有以下几种。
1.3.1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
1,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是将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某一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所有价格用同度量因素 (以货币表现的交换价值 )加权计算出来的,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期所有这种商品或服务项目综合的平均价格指标。在表现形式上虽然可以用货币量进行表示,但非常抽象。比如,某市 2002 年 9 月份全市鸡蛋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 4.87 元,10 月的价格水平为每公斤 4.53 元。
用 10 月份的 4.53 元减去 9 月份的 4.87 元,可以得出该市全市鸡蛋价格水平 10 月份比 9 月份减少 0.34 元。
2,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通常以报告期与基准期相对比的相对数值来表示。它是研究价格动态变化的一种工具,
21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它为制定、调整和检查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提供依据。主要的价格指数中消费价格指数 (CPI)、批发物价指数 (WPI)和 GDP 平减指数最为重要和常用。
1) 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通常有拉氏指数、帕氏指数和费雪指数。
(1) 拉氏指数。是德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 (Laspeyre)于 1864 年首先提出的,称为拉斯贝尔公式。他主张不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都把同度量因素 (权数 )固定在基期来编制指数。其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的公式分别如下。
价格指数
1 0
00
p
pq
K
pq
=
∑
∑;物量指数
01
00
q
qp
K
qp
=
∑
∑
式中,p
1
和 q
1
为报告期的价格和产量; p
0
和 q
0
为基期的价格和产量。
(2) 帕氏指数。是德国经济学家帕舍 (Paasche)于 1874 年首创的,称为帕氏公式。他主张不论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都把同度量因素 (权数 )固定在报告期来编制指数。其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的公式分别如下。
价格指数
11
01
p
pq
K
pq
=
∑
∑;物量指数
11
01
q
qp
K
qp
=
∑
∑
(3) 费雪指数。是美国统计学家费雪 (Fisher)于 1911 年提出的。费雪指数是指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几何平均数,主要用于对指数公式的测验,以及调和拉氏与帕氏两种指数的矛盾。其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公式分别如下。
价格指数
11 12
00 00
p
pq pq
K
pq pq
=×
∑∑
∑∑;物理指数
11 12
00 00
q
qp qp
K
qp qp
=×
∑∑
∑∑
根据基期的不同,还可分为定基价格指数和环比价格指数。定基价格指数是以某一年为基期计算以后各期价格指数,并编制价格指数序列。环比价格指数是以上一年为基期来计算本期价格指数。
2) 消费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平均变化的指标,反映居民货币收入购买力的升降。例如,
在过去 12 个月中,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 2.3%,即表示生活成本比 12 个月前平均上升 2.3%。
当生活成本提高,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 100 元纸币,今天只可以买到价值 97.70 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 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 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3) 批发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又叫生产者价格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同消费价格指数相同,所不同的是采取的样本不同。批发物价指数范围更广,
2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既有消费品也有生产资料,且与产品上年出厂价格紧密相关。
4) GDP 平减指数
GDP 平减指数 =名义 GDP/实际 (真实 )
11
10
GDP p
pq
K
pq
==
∑
∑
GDP 平减指数是一种帕氏价格指数。
3,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经济中平均物价水平上升的百分比,也可以用价格指数来计算。
当期通货膨胀率 =(当期价格指数-上一年的价格指数 )/上一年的价格指数。它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通货膨胀率可以用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 GDP 平减指数来表示,但消费物价指数是最重要的,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率是指消费物价上升的百分比。
1.3.2 GDP 与 GDP 增长率
GDP 与 GNP 两者不同,GDP 有实际 GDP(真实 GDP)、名义 GDP 和潜在 GDP 之说。
1,GDP
GDP 即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即指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按照国土原则来确定的,是指一国 (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最终产品就是一国 (地区 )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消费和销售 (或出口 )的产品,即实现市场价值的产品。例如棉花还没有进入纺纱阶段就卖出去了 (或出口了 ),那么这部分棉花就是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如果进入纺纱阶段,就是中间产品而不属于最终产品。
一国 (地区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是指不考虑这个最终产品的所有权是外国人 (外国企业 )
还是外地人,只要是在这块地盘上生产的统统都属于本国 (地区 )的 GDP。如中国的 GDP 包括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美国通用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最终产品。
人均 GDP 就是一国 (地区 )GDP 总量除以一国 (地区 )的人口数量。
2,名义GDP与实际(真实)GDP
名义 GDP 指在一定时期内以该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是以现价计算的最终产品价值。
实际 (真实 )GDP 是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计算不同时期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那个不变的价格就叫基年的价格,所对应的年份叫基年。比如某国计算名义 GDP 比十年前增加了 20 倍,可是用十年前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 GDP 却比十年前少了许多,从这种
23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现象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很严重,经济在倒退。
2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3,潜在GDP
潜在 GDP 是指当社会的所有生产要素 (尤其是劳动力 )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所能生产的 GDP 水平就是潜在的 GDP,它是充分就业的 GDP。潜在 GDP 就是社会达到最大生产能力时的 GDP。潜在 GDP 一般不容易达到,和实际 GDP 有缺口。
那么实际 GDP、名义 GDP 与潜在 GDP 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名义 GDP 等于实际 GDP
乘以 GDP 平减指数,实际 GDP 等于潜在 GDP,社会就达到充分就业。如果实际 GDP 小于潜在 GDP,社会就存在非志愿失业。如果实际 GDP 大于潜在 GDP,说明经济高涨,生产要素超负荷运转是短期现象,不久就回到等于或小于潜在 GDP 的位置。
4,GNP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国民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它是按照国民原则来确定的。
在一定时期内,凡是本国 (本地区 )居民 (包括居住在境内和境外的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公民 )
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就是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如中国企业在外国的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应计入中国的 GNP,而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收入不应计入中国的 GNP。
那么 GDP 与 GNP 是什么关系呢?就是,GNP=GDP+本国国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的收入。或 GDP-GNP=外国人所获得的净收入。 GDP-GNP> 0 说明外国人在本国挣的钱大于本国人在外国挣的钱。反之亦然。
现如今,联合国经济组织都倾向于各国采用 GDP 而不是 GNP 来进行统一核算,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早就开始了,我们国家最近几年也开始核算 GDP 而不是 GNP。原因有三:首先是方便国际比较,因为国外净收入的数据是不足的,计算不准确,采用 GDP 便于衡量;其次,相对于 GNP 而言,GDP 是对经济中就业潜力一个较好的衡量指标;最后是 GNP 与 GDP 的差距越来越小,分析国民经济时这个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1.3.3 失业率与奥肯定律
前面我们讨论了实际 GDP 与潜在 GDP,那么失业率又和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1,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 =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
劳动市场供求平衡时,失业率通常不是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率为零是不存在的。
当社会达到充分就业即劳动市场均衡时,决定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与各国的制度和承受能力有关。欧盟各国、加拿大和美国的自然失业率差别相当大。当美国的自然失业率为 4%左右时,欧洲、加拿大的自然失业率在 6%左右。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上的。一般来说,欧洲和加拿大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社
25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会福利要高于美国。欧洲人和加拿大人享受的失业津贴高于美国人,时间也比美国长,最低工资的标准也高于美国。此外,欧洲和加拿大工会的力量也比美国工会的大。欧洲和加拿大有 3/4 左右的工人是工会会员,而且所起的作用也大,但美国在工会极盛的 20 世纪 40~
50 年代,加入工会的工人也仅有 1/3,现在则下降为 16%左右。正是这种制度上的原因,
使欧洲与加拿大的自然失业率高于美国。
2,自然失业率与潜在GDP
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时的实际 GDP 等于潜在 GDP。
就是说当社会达到潜在 GDP 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3,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是研究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的经济规律。奥肯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
1962 年提出的经验经济规律 (用历史数据拟合的数学模型所表示的经济规律 ),奥肯在对美国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之后揭示出如下规律。
u=-0.5(y-2.25%)
公式中的?u表示失业率的变化,y表示经济增长率 (如果 Y代表 GDP则增长率 y=?Y/Y)。
它表明,当经济增长率高于 2.25%时,失业率将下降。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率每增加 1
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 0.5 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率低于 2.25%时,失业率将上升。显然奥肯认为美国此时的潜在增长率就是 2.25%。有的翻译过来的书中认为这个潜在增长率是 3%,所以公式又写成:经济增长率每减少 1 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 0.5 个百分点。
当实际 GDP 比潜在 GDP 下降 2 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 1 个百分点。
u= -0.5(y-3%)
由此可以推导出
实际增长率 y=3%-2(?u)
因为各国的潜在增长率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个公式推而广之。
实际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 2(失业率的增量 )
这个定律说明当经济摆脱一次衰退后,GDP 增加的比例高于就业增加的比例,当经济进入一次衰退时,GDP 减少的比率高于就业减少的比例。
1.3.4 总需求与总供给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是个别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最终产量。
1,总需求
总需求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对产品和劳务 (最终产品 )的需求总量,也称总开支。
2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总需求是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 C)、投资需求 (厂商投资 I)、政府需求 (政府支出 G)和国外需求
(出口 X)之和。
总需求函数是总产出 (或 GDP 或国民收入 )与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它的几何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这条需求曲线是一个以横轴为总产出 (GDP),以纵轴为价格水平的向下倾斜的曲线。对于它的这种形状各经济学派没有分歧。
2,总供给
总供给是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 (或 GDP)。总供给等于居民的供给 (储蓄 S)、厂商的供给
(消费品 C)、政府的供给 (税收 T)和国外的供给 (进口 M)之和。
总供给函数是总产出 (或 GDP 或国民收入 )与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它的几何表示就是总供给曲线,各个经济学派对这条需求曲线的形状分歧很大。凯恩斯认为是水平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是向上倾斜的,古典学派认为是垂直的。
实例 1-2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速度一致。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奥肯所提出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只是对美国经济所做的描述,而且是特定一段历史时期的描述,不仅其他国家未必与之相同,而且今日美国的经济也未必仍然依照原有轨迹继续运行。因此,奥肯定律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不在于其所提供的具体数值。
美国1979—1982年经济滞胀时期,GDP没有增长,而潜在GDP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9%。根据奥肯定律,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2%,失业率会上升1个百分点。当实际GDP增长比潜在
GDP增长低9%时,失业率会上升4.5%。已知1979年失业率为5.8%,则1982年失业率应为10.3%(即
5.8%+4.5%)。根据官方统计,1982年实际失业率为9.7%与预测的失业率10.3%相当接近。
(资料来源: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页)
中国1978—2003年的增长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根据表1-1绘制了图1.1与图1.2。
在图1.1中,GDP增长率(g)与膨胀率(π )几乎是同步同向变动。而失业率与增长率的变动从1980—
1999年的图形(图1.2)上看,可以认为符合奥肯定律中所说的反向变动关系,增长率变化的快,失业率变化的慢。在1984年、1988年和1991—1992年?g达到了顶峰,相对的?u均到达了低谷;在1986年、1989
年、1995年?g处在低谷的时候,?u均处在那个时期的顶峰。但计算1980—1999年失业率与增长率平均变动百分比例为1:32,即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增长率增加32个百分点,两者是正向关系。如果计
27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算1980—2002年失业率与增长率平均变动百分比例,则是1:6.1,两者仍是正向关系;如果计算1980—2003
年的失业率与增长率平均变动百分比例,则是 1:1.24(见表1-1),即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增长率就降低1.24个百分点,这表现出两者的反向关系。1980、1982、1984、1990、1995、1997年失业率变动与增长率变动符合奥肯定律中的反向变动关系,但失业率变动表现出黏性。1985—1988年、1991—1992年、
1994、1996、1997年失业率表现出刚性。2000—2003年失业率变动与增长率变动是正向变动关系,失业率的变动表现出灵活性。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数字是时而支持奥肯定律时而不支持奥肯定律的,多数情况下是不支持奥肯定律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失业率的变动随着增长率变动从很强的黏性和刚性变得越来越灵活敏感。这应该引起决策者的重视。政策上应该奉行稳定均衡的增长政策,避免增长的大起大落所带来的失业的大起大落而引起的经济动荡和社会不稳定。
表 1-1 增长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单位,%
年份 增长率 (g) 通货膨胀 (π ) 失业率 (u )?u/?g
1978 1.3
1979 11.4 9.5 1.4
1980 11.9 1.3 -1/5
1981 7.6 0.9 1/10.7
1982 8.9 0.8 -1/13
1983 12.1 0.6 -1/16
1984 20.8 0.5 -1/87
1985 25 22.6 0.5 0/4.2
1986 13.8 0.5 0/-11.2
1987 17.3 0.5 0/3.5
1988 24.8 0.5 0/7.5
1989 13.3 63.3 0.7 1/-57.5
1990 9.7 1.3 0.9 1/-18
1991 16.6 5.1 0.9 0/6.9
1992 23 8.6 0.9 0/6.6
1993 30 16 1.0 1/70
1994 35 25 1.0 0/5
1995 25 16.8 1.2 1/-50
1996 16 8.8 1.2 0/-9
1997 9.6 3.1 1.4 1/-32
1998 5.2 -0.4 2.0 1/22
1999 4.8 -0.1 2.0 0/-0.4
均值 1:32
2000 9.0 0 2.6 1/7
2001 8.8 0 2.0 1/0.33
2002 7.7 -0.1 2.2 1/5.5
均值 1:6.1
2003 9.1 3.2 4.3 1/0.66
均值 1/-1.24
2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55、124、313页物价指数1978年为100算出。2003数据来自国务院《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一文)
图 1.1 1978— 2003 中国增长率、膨胀率、失业率
在1981—1985年经济摆脱了一次衰退,进入增长阶段,失业率减少的比率确实低于GDP增长的比率
(见图1.2)。在1988—1990年经济进入一次衰退,失业率上升,失业率上升的比例确实低于GDP减少的比例。1979—1985年这个阶段失业率的变化(?u)呈现负值,这说明社会的人力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
1984—1988年失业率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而增长率却经历了大起大落,这说明从微观来看失业率变化是黏性的。这种黏性是因为有劳动储备即隐蔽失业。雇员们虽在工作但并不是满负荷工作,人员留在岗位但并没有充分利用。
图 1.2 1980— 2003 年中国的失业率与增长率
1988—1990年?u突然增加,这是受国内外政治经济事件的冲击所至。1996—1998年、1999—2000
年,?u大幅度增加,这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两次大裁员,调整转制造成的。2000—2001年失业率下降,这是因为经济从衰退开始进入复苏,这与各级政府出台各种提高就业率的政策有关。1990—2000年这十年间失业率一直在缓步上升,并且有明显加快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各地区失业救济金、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农村城市化、农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失业率会下降。值得重视的是,2000—2003
年中国的这三率在同向变化,奥肯定律失效。
本 章 例 题
29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例题 1-1】 假定某国某年自然失业率为 5%,实际失业率为 7%。 (1) 若该国潜在 GDP 每年以 2%的速度增长,根据奥肯定律,要想使该国在两年内实现充分就业,该国经济每年应以多快的速度增长? (2) 若该国实际 GDP 每年以 3%的速度增长,则要多少年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解,
(1) 根据奥肯定律:实际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 2(失业率的增量 )如果每年失业率降低
1%,则两年就降低 2%,因此每年的实际增长率为
y=2%-2(-1%)= 4 %
(2) 若每年以 4%的速度增长,则每年失业率的增量为
u=-0.5(3%-2 %)=-0.5 %
那么 (5%-7%)/-0.5%=4
需要 4 年达到充分就业。
【例题 1-2】 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1990 年和 1997 年这些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如表 1-2 所示。
表 1-2 1990 年和 1997 年这些产品的产量和价格
1990 年 1997 年
产品 产量 价格 产量 价格
A 60 0.50 80 1.00
B 40 3.00 80 5.00
C 100 6.50 130 9.00
计算,
(1) 1990 年和 1997 年的名义 GDP。 (2) 如果以 1990 年为基年,则 1997 年的实际 GDP 是多少? (3) 计算 1 990— 1997 年的 GDP 平减指数,1997 年的价格比 1990 年的价格上升了多少?
解,
(1) 1990 年名义 GDP=60×0.50+40×3.00+100×6.50=800
1997 年名义 GDP=80×1.00+80×5.00+130×9.00=1 680
(2) 1997 年实际 GDP=80×0.50+80×3.00+130×6.50=1 125
(3) GDP 平减指数 =名义 GDP/实际 (真实 )GDP
1990 年 GDP 平减指数 =800/800=1
1997 年 GDP 平减指数 =1 680/1 125=1.49,1997 年的价格比 1990 年的价格上升了 0.49,
即价格上涨了 49%?
本 章 小 结
3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知识点:宏观经济学建立的标志;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的重要总量;奥肯定律;价格指数与GDP
平减指数。
关键术语:宏观经济学;萨伊定律;凯恩斯革命;政策时滞;单一规则;理性预期;挤出效应;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名义GDP和实际GDP;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与潜在GDP;总需求和总供给。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1,货币与财政决策者应该努力稳定经济吗?
赞成:经济衰退对社会无益,其代表资源的绝对浪费,工人没有工作,企业没有利润,社会减少消费。
反对:由于有时滞,货币(6个月内变化很小)与财政(国会和总统批准要几年)政策的决策者除非有预测才能准确干预。但经济预测是极不准的,所以干预起了反作用,经济波动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人体有自然的恢复能力,医生的规则是不要伤害病人。同样的道理,经济决策者应该避免经常用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这样就不会对经济造成伤害。
2,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赞成:①应当限制货币政策中的无能及权力的滥用。中央银行有时用货币政策来影响大选的结果。②
决策者常常宣称目标为零通货膨胀,但实际上物价还是不稳定,因为不得不考虑失业增加的问题,这种不一致使人们怀疑政策。因此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要高于宣称的要实现的水平,高的预期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更不利。因此制定法律认定3%的货币增长率,或失业每增加1%货币也增加1%将有好处(用一台电脑根据消费物价指数、失业和先导经济指标指数计算贴现率,
将比美联储做得更好)。
反对:相机决择有灵活性,政策规则不能考虑到所有的情况。
3,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赞成:即使温和的通货膨胀也有大的成本。相比其他数字零是唯一的。如果定3%,那么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变成4%?
反对:①实现零通货膨胀代价更巨大。虽然人们不喜欢4%的通货膨胀率,但更不喜欢20%的产量降低,特别是损失总集中在失业者身上。②反通货膨胀引起的衰退会留下永久伤害,特别是投资减少变动在
GDP中的成分最大。衰退过后国力会下降。失业使工人永久失去了有价值的工作技能。
4,政府应该平衡预算吗?
赞成:①政府债务是把负担加在子孙后代身上,这降低了后代的生活水平。②这同时也降低了国民储蓄,引起实际利率上升和投资减少。资本存量减少又会使劳动生产率、实际工资和物品生产降低。除了战争和经济衰退,没有理由拥有巨额预算赤字。
反对:虽然每个美国人的债务是13 000美元,但每个美国人一生的收入为100万美元,债务才为2%。
如果为了削减赤字减少教育支出、老年人保障,反而会影响下一代。
31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 1 章
5,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吗?
赞成:对储蓄征税是征重税、重征税(遗产税55%、利息税40%、股票红利交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这样就会抑制储蓄。政府补贴也间接鼓励了不储蓄的行为。应该改变支出和储蓄都交税的作法,而只收消费税。
反对:提高储蓄激励增加了承受能力最低者的税收负担。储蓄量对储蓄的收益率并不敏感。
(资料来源:曼昆[美],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1,第36章)
习 题
1,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 萨伊定律 凯恩斯革命 政策时滞 单一规则 理性预期
挤出效应 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 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与潜在 GDP 总需求和总供给
2,选择题
(1)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属于实证经济学命题? ( )
A,1982 年 8 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 10%
B.美国 1981 年失业率超过 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经济学人》信息部预测 2007 年美国 GDP 增长率为 2.2%,通货膨胀率为 3.3%
(2) 奥肯定律描述的是 ( )。
A.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变化关系 B.膨胀率与增长率的变化关系
C.失业率与增长率的变化关系 D.潜在 GDP 与实际 GDP 的变化关系
(3)“凯恩斯革命”革的是 ( )的命。
A.萨伊定律 B.传统经济学的个量分析方法
C.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主张需求管理
(4) 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弗里德曼 B.拉弗 C.卢卡斯 D.托宾
(5)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失业问题 B.通货膨胀问题 C.经济增长问题 D.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3,思考题
(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 宏观经济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3) 宏观经济学的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 面粉是最终产品吗?
3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5) 价格指数有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