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及货币市场均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对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及自动调解机制做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要求
了解货币及货币市场的概念,理解货币需求动机,理解货币的创造功能,掌握货币创造乘数的计算,掌握货币市场均衡的调节机制。
97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 4 章
在上一章中我们只是从产品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不但与产品市场的均衡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货币市场供求及利率的影响。为了更全面地揭示国民收入决定的经济过程,本章将引入货币市场,
分析货币因素在国民收入决定过程中的作用。
本章首先介绍货币与货币市场的概念,然后讲述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各种理论观点,
最后通过建立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描述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其调节机制。
4.1 货币与货币市场
4.1.1 货币的概念及其构成
1,货币的概念
什么是货币?货币 (money)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和劳务的一组资产。日常生活中我们对 money 这个词并不陌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钱”,钱可以说是货币的俗称。当说到某人很有钱时,我们一般指的是他很富裕,这时,货币这个词代表的就是一种财富,一种资产。
货币这个概念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因此,货币也是商品,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通俗地讲,是被普遍接受的用来交换任何一种商品的支付手段。历史上,贝壳、金属等都充当过货币。自从金银发现了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货币都是由金银来充当的。因为金银这种贵金属具有易于分割、不易腐烂、体积小、
价值大的特点,非常适合充当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币银币虽然很好用,但依然有一些重量,又容易磨损。随着信息工具的不断发展和银行作用的不断扩大,当前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和银行货币,而货币电子化、数字化的趋势也已日益显现。
综上所述,货币应具备以下特征。
(1) 货币必须是一种资产。人们拥有的资产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际资产,包括房地产、各种机器设备、各种生活用品等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物品;另一类是金融资产,
包括各种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如货币、银行存款、债券、股票等。从这个意义上说,
货币就是一种金融资产。这样,诸如信用卡之类的,虽然可以作为支付手段,但因为借款权不能被视为一种资产而不属于货币范畴。
(2) 货币是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如储蓄存款账户中的资金,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时不能被广泛接受,因此它不具有货币的普遍可接受性。
(3) 只有流动资产才被认为是货币。流动性 (liquidity)就是一种资产被接受供交易使用的难易程度,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转换成现金的难易程度。活期存款账户流动性很强,而
9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股票和债券流动性就要差些。
2,货币的职能
一般认为,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四种。
1) 交易媒介
交换媒介职能是货币最重要的职能。货币可以充当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媒介,是一种流通手段。
2) 价值尺度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各种商品和服务价值量的大小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这一职能简化了计算不同商品交换比率的工作。
3) 延期支付手段
货币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衡量延期支付的债权债务关系。比如,甲贷款 1 万元,期限 1 年,年利率为 10%,到期必须偿还 11 000 元,此时货币就是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
4) 财富储存手段
财富储存手段指货币具有可以推迟用它来交换实际商品和劳务的职能。其他形式的资产 (如债券、股票、金银、房地产等 )也具有财富储存手段的职能,但货币作为财富储存手段,优点在于可以随时使用,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高的一种资产。
3,货币供给量的构成
由于货币与经济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政府对现金的发行及信用的扩张进行控制,以避免经济波动。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层次。通常情况下,各个国家按货币的流动性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作为其对货币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据。
按照流动性的强弱,西方宏观经济学所说的货币包括以下几种。
(1) 硬币和纸币,即现金,也叫通货 (currency)。硬币是流通中供人们零星使用的小额铸币,主要用于小额购买、打电话和乘坐公共汽车等。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价值符号。纸币和硬币一起构成人们通常所说的现金。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大的就是公众持有的现金。人们把这种资产转换成现金不需要任何成本,因为它已经就是现金了。
(2)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即居民、企业等存入商业银行的支票存款 (checkable
deposits),这种可以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作用和现金完全相同,所以在货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甚至超过了纸币与硬币。由于存款人可以随时开支票购买商品,持有支票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转换成现金,因此活期存款的流动性也很强。
(3) 储蓄存款 (saving deposits),是指居民存入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这些账户的流动性比支票账户弱,因为存款人不能直接把它用作支付手段,但存款人可以到银行去很容易地把钱从储蓄账户转移到支票账户中去。
99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 4 章
(4)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retail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MMMF),这是个有息账户,
通过这个账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个人存款集中起来购买各种各样的金融资产。存款人可以到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上提款,但在一定时间内的提款次数有限。
(5) 小额 (小于 100 000 美元 )定期存款 (small time deposits,certificate of deposit,CD),
这也是居民等存入商业银行的存款,只有到期才能提取,否则将收取违约金。存款人不能据此开支票让收款人向银行提取现金。不过,在支付一定成本 (交违约金 )后,定期存款也可以很方便地转为活期存款。
这些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基金都不能直接开出支票,但是比较容易转变为活期存款,因此称为准货币。
(6) 大额 (100 000 美元或以上 )定期存款 (large time deposits),通常为企业所拥有的存款单形式存在。这些存款单有一个市场,而且可以随时将它们售出。企业通常用大额定期存款作为储蓄之用,而不是作为货币。但是因为企业可以将这些存款转化为支票存款或现金,
它们也属于一种近期可回收的货币。
此外,政府债券、抵押债券等虽不能用于商业支付,但可以随时出售,兑换成现金。
按照流动性不同,我们把货币供给定义为狭义的货币供给和广义的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被定义为交易货币,即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指硬币、纸币和银行的活期存款总和。我们把它记为 M1(见表 4-1)。即,M1 =通货 +活期存款。
表 4-1 美国的 M1,M2 和 M3 的构成
单位,10 亿美元
货币定义 数 额
通货 (硬币和纸币 ) 732.9
加上支票存款 649.0
等于 M1 1 381.9
加上储蓄存款 3 634.7
加上小额定期存款 995.5
加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718.6
等于 M2 6 730.7
加上大额定期存款 1 389.7
等于 M3 8 120.4
说明:计算 M3 时,在这里只考虑了大额定期存款。
(资料来源:联邦储备体系报告,2006 年 3 月 16 日 (www.federalreserve.gov),2006 年 2 月 6 日数据 )
通常我们用 Cu 表示通货,用 D 表示活期存款 (支票账户 ),则狭义货币供给可表示为
M1=Cu+D (4-1)
10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这种货币可以直接或通过支票进入流通,流动性很强。 M1 是人们密切关注的货币衡量方式,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具有核心的意义。划分 M1 与其他货币的标准就是看能否直接作为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进行流通。
广义的货币供给是指货币资产的各种不同形式,被定义为 M1 加上不能直接开出支票的所有储蓄存款 (D
s
)和小额定期存款 (D
t
)以及货币市场基金 (MMMF
s
)。若广义的货币供给用
M2 表示,则
M2=M1+Ds+D
t
+ MMMF
s
假如 M2 再加上大额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抵押债券等流动性较低的金融资产就是更为广义的货币供给 M3,又称为近似货币。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货币资产的不同形式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除 M1 外的其他货币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 M1,用于直接流通。作为 M1 的替代物的 M2,M3 流动性越来越小,其中 M2 的流动性还较大,因而受到金融当局的特别重视。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 流通中的现金 (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 狭义货币供应量 (M1),是指 M0 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是指 M1 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M2与 M1的差额,
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被称作准货币,见表 4-2。
表 4-2 我国 M1,M2 构成
单位:亿元
货币定义 数 额
流通中的现金 M0 24 964.17
加上活期存款 93 395.80
等于货币 M1 118 359.97
加上定期存款 50 311.95
加上储蓄存款 158 033.38
加上其他存款 6 041.88
等于 M2 332 747.18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数据统计 (www.pbc.gov.cn),2006 年 10 月数据 )
货币供给定义的多样化和不断延伸的趋势主要来源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改变了银行
101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 4 章
及其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资产的性质,使得货币供给的定义不断改变,货币总量中所包含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虽然各国的货币供给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对于狭义货币供给 M1,却基本一致。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就是 M1。
4.1.2 货币与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也叫金融工具,是保证人们购买力的凭证。金融工具是从金融市场交易的角度来讲的,是交易中的对象、手段和工具;金融资产是从金融工具的持有者角度讲的,这些金融工具是持有者的资产。金融资产的种类很多,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涌入到生活中来,金融资产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在这里,只对常见的三类金融资产进行介绍。它们是债券、股票和货币。
1,债券
债券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 的凭证,是债务人为筹资向债权人发行的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债券上一般标有发行单位、面额、利率和偿还期限等。
债券的种类很多,比如按债券的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通常
1 年以下为短期,1~ 5 年为中期,5 年以上为长期。按发行主体分国家债券、地方债券、
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发行主体分别为国家政府、地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其中国家债券简称国债或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短期公债的发行及买卖已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重要手段。
债券具有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等。债券到期时,债券持有人除了收回本金外,还得到其延迟消费、承担违约和市场风险的报酬,即利息收入。因此,不同债券的利息率将随着债券期限长短、违约可能性大小、市场风险大小而不同。如企业债券的利息率一般高于公债。
债券的市场价格是随着债券市场供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当市场上的债券供大于求时,债券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影响债券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市场利率就是其一。若市场利率上升,超过债券利率时,投资者就会选择利率较高、收益较多的其他金融产品,债券需求下降,债券价格趋于降低。反之,市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趋于上升。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化趋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债券价格的变化主要还不是反映现实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更重要的是产生于对利率将来变化的预期之中。当人们预期市场利率将提高时,就会现行抛售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当人们预期市场利率将提高时,就会抢先购入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上升。
2,股票
公司股票是用于证明股东身份和权益并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具有收益性、风险性、
10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流通性、价格波动性等特点。股票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标志,股票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划分,股票可分为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按是否记载股东姓名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按有无面值分为有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等。
股票可以出售。股票的市场价格又称为股票行市,是股票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实际成交的价格。股票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经常处于波动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到股票的供求,市场利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股票价格与市场利息率反相关。原因是一方面利率变动影响到公司融资成本,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随之上升;利率高,公司融资成本高,利息负担加重,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能够以较低利率借到所需资金,这会增大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上升;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会转向银行存款,股价会下降。
通常将债券和股票称为有价证券。有价证券的价格的变化尽管受很多因素影响,但经常起作用的是利率与偿还期。如上所述,利率对有价证券价格的影响是反向的,这种联系是必然的。
有价证券可以分为三类:一次性支付本息的债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永久性债券和股票。
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其价格计算公式为
()1
A
P
n
r
=
+
(4-2)
其中 P 为债券价格,A 为到期支付的本息之和,r 为利率,n 为偿还期。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 ()()
2
M
1
111
nn
CC C
P
r
rrr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