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篇 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 9 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影响,熟悉失业的类型、失业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菲利普斯曲线。
25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在整个宏观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鉴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破坏性,西方各国政府都把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论述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这也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9.1 失 业 理 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但同时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环顾世界各国,失业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它不仅使劳动力以及相关经济资源遭到浪费,而且也使失业人员及其家庭遭受痛苦,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既然失业对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了解关于失业方面的知识就显得更加重要。本节将从失业的类型、社会成本、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措施方面,阐述失业理论。
9.1.1 失业的类型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介绍失业的概念和衡量失业状况的最基本的指标——失业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失业的类型。
1,失业
1) 失业的概念
按照《现代经济学词典》的解释,失业 (unemployment)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以上,
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调往新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
这里年龄的范围一般是介于 16 到 65 周岁之间。在失业者当中,有的是第一次加入劳动力队伍的新失业者;有的是工作合同已终止或暂停,正在寻找新工作的人;有的是短期被解雇而没有薪金的人。
根据失业的定义,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年龄规定范围以外的没有工作的人不属于失业者。②由于某种原因而不愿工作的人或不积极去寻找工作的人不统计在失业者中。③
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④在校学习者不属于失业者。
失业是相对于就业而言的,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 (通常是 16~ 65 周岁 )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失业人口和就业人口构成劳动力人口,
如图 9.1 所示。
253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图 9.1 人口的构成
2) 失业率
掌握失业的概念后,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经济社会的失业状况是如何测定的?衡量经济社会失业状况的最基本的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 (the rate of unemployment)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努力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就是
失业率 =
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
100× % (9-1)
由于统计误差或失业者未被登记等因素存在,失业率不一定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失业的真实程度,但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反映出一个经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情况。
2,失业的类型
失业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失业期的长短,将失业分为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按失业的原因和性质,将失业分为自然性失业和经济性失业。本书采用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1) 摩擦性失业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所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所引致的失业。它是一种短暂性的失业,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存在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劳动力流动量越大,摩擦性失业量越大,反之亦然。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度、社会文化和劳动力的构成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二是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摩擦性失业量越大。
25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2) 自愿性失业 (voluntary unemployment)
自愿性失业是指人们有就业机会,但由于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形成的失业。自愿失业者可能不满足已存在的工资水平或更喜好闲暇,也可能认为工作太苦太累或工作条件太差而宁愿失业。
3) 非自愿性失业 (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非自愿性失业是指人们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状态。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概念是古典经济学家已经提出的,而非自愿性失业的概念是凯恩斯提出的,它是凯恩斯对失业理论做出的新贡献。
除了上述这几类失业,西方学者还有所谓的“结构性失业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周期性失业 (cyclical unemployment)”等说法。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例如,在西方国家,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逐渐衰落,传统工业的工人面对着结构失业的威胁。而同时,某些新兴工业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却供不应求产生了职位的空缺。
结构性失业的特点是失业与职位空缺的情况并存,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这种失业可以看做是摩擦性失业的一种极端形式。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是有差别的,摩擦性失业工人拥有合适的技能,并且会居住在有工作机会的地方,而结构性失业的工人如果再不经过培训、学习或地域上的搬迁,可能很难就业。摩擦性失业是短期性的,结构性失业是长期的。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失业。在经济周期的萧条时期,经济增长缓慢,总需求下降,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急剧下降,在劳动市场中,
劳动力供大于求,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口,失业率急剧上升。例如,在 1982 年的经济衰退中,
失业率上升到了 9.7%。 1991 经济衰退时的失业率为 6.7%。
周期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也是有区别的,摩擦性失业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存在的失业,
而周期性失业往往出现于经济衰退时期,是超过摩擦性失业之上的那部分失业。假设实际失业率是 11%,若摩擦失业率是 5%,则周期性失业率是 6%。
3,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也是与失业密切相关的概念,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广义上说,它是指一切生产要素 (包含劳动 )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从狭义上说,它是指在现有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了工作的状态。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性失业也已消除,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话,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可见充分就业并非百分之百就业。货币主义针对凯恩斯的非自愿性失业,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自
255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在目前,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 4%~6%
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9.1.2 失业的社会成本
高失业率是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过高的失业率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从整个社会来看,失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很难用货币来衡量的,失业不仅使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降低,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遭到破坏,而且还给失业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严重的心理伤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对于长期失业者来说必然会经受贫穷的煎熬。即使得到失业救济金也远不能抵消失业给失业者带来的伤害。失业会破坏身体和精神健康,引致心脏病、酗酒和自杀,引起婚姻和家庭关系破裂。西方有关的心理学研究指出,解雇的创伤不亚于亲友的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表 9-1
给出了不同生活事件引起紧张感的指数。
表 9-1 失业和其他生活事件引起的紧张感
生活事件 伴随事件的紧张程度
配偶死亡
入狱
失去工作
亲密朋友死亡
解雇
由于学业不良而被迫退学
孩子离家
工作条件的大变化
100
66
49
47
40
37
29
20
(资料来源:转引自 [美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 (第 12 版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3,339)
高失业率往往与吸毒,高犯罪率、高离婚率联系在一起。此外,如果一个社会失业问题严重,会使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伤害,这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他们会采取游行示威、公开抗议等形式来表达自己要求就业的愿望,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失业会增加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首先为了使失业者能够生存下去,国家要为失业者提供失业救济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这些转移支付无疑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如果失业率很高,会使政府财政赤字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减轻经济
25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负担,或者降低失业救济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缩小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许多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将无法得到保障。其次,人们挣的工资要交税,社会一般是从在职人员那里获得税收的。当存在大量失业者时,社会不仅要损失工人的工资,而且还要损失税收。
再次,加大企业的外部成本。 当社会存在大量的长期失业者时,他们会发泄心中的不满,可能会采取犯罪行为,扰乱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外部负效应,加大企业的外部成本。
最后,为了减少经济的外部负效应,国家可能会增加警察,相应又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
总之,过高的失业率,会给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正因为这样,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失业问题,把降低过高的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9.1.3 失业的原因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信息不完全 (企业的用人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的不对称 )、劳动市场的动态性等因素造成的。自愿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
非自愿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凯恩斯把这种失业归结为三大心理定律造成的。这三大心理定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性偏好规律。凯恩斯认为由于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长,消费也在增长,但消费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收入的增长速度,造成相对消费品需求不足,生产消费品的厂商就会减产,或停产,造成工人失业。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
资本的边际效率实质是厂商对未来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厂商的预期利润率是递减的,因为随着供给的增加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会导致要素价格的上涨,即生产成本提高,这样厂商的利润率会下降。厂商对未来的投资会减少导致投资需求不足,生产品过剩,厂商会减少生产品的生产或停产进而导致工人失业。流动性偏好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由于交易的动机 (人们每天需要购买商品 )、预防的动机 (人们应急的心理准备,如生病、突发事件需要准备钱 )和投机的动机 (炒股票和买期货等需要 )而产生的,流动性偏好就是人们喜欢手里握着现金,既不投资也不购买,只是持币观望,这样就造成投资需求不足,进而出现生产品过剩,导致厂商减产或停产,从而出现失业现象。
还可以从图 9.2 解释失业的原因。
如图 9.2 所示,横轴表示劳动的数量 (L),纵轴表示工资率 (W),L
D
为劳动力需求曲线,
L
S
为劳动力供给曲线,L
0
为一定时点上的劳动力人口存量,在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均衡工资率由两条曲线的交点 E 决定,均衡工资率为 W
*
,均衡时劳动的供给量为 L
*
,也是充分就业量。另有 L
0
-L
*
的数量的工人,他们愿意工作,但他们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
属于自愿性失业。
257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图 9.2 竞争性市场下的自愿性失业
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黏性理论,工资在短期内具有黏性,即工资滞后反映出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其变化。这是因为:第一,合同的长期性使货币工资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不能改变的。第二,合同分批到期的性质。一个社会的全部劳动合同不可能同时签订,
也不可能同时到期。工资不可能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做出相同比例的上升。第三,效率工资论。效率工资是指能够保证工人劳动效率充分发挥的工资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保持工人的劳动效率,厂商不愿意轻易降低工资而是支付给工人比劳动市场出清时更高的工资。货币工资的黏性使劳动市场难以及时出清,这样产生的就业量就不是充分就业量,如图 9.3 所示。假设原有的工资率为 W
*
,价格水平为 P
*
,现在价格水平由 P
*
下降到 P
1

图 9.3 黏性工资下的失业
25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由于货币工资具有黏性,则原有的货币工资不变,这时的工资率上升为 W
1
,劳动需求量为
L
1
,劳动供给量为 L
2
,显然,劳动供大于求。存在 L
2
-L
1
数量的工人,他们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但是仍然找不到工作,这就是非自愿性失业。
9.1.4 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失业不仅困扰着一国经济发展,而且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解决失业问题。可以说,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目前,各国政府治理失业通常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扩大总需求,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水平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非自愿性失业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因此,治理非自愿性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扩大总需求。扩大总需求就是通过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和口,带动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水平,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达到扩大总需求的目的。例如,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在直接购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可以增加对社会产品的需求,
减少企业的存货,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货币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
从而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但是,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也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导致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还有可能导致对外收支的恶化。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这些负面影响可能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所以政府要慎重使用宏观经济政策。
2,控制劳动供给数量和提高劳动供给质量
控制劳动供给量,首先,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人口是劳动供给的源泉,一个国家人口数量越多,劳动的供给量就越大。在我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主要手段有提倡晚婚、晚育,改变生育观念,改进生育技术等。其次,扩大劳动力受教育的覆盖面,延长劳动力的教育年限。最后,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例如实行部分工时制、间歇性就业和弹性就业。
由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如果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结构性失业就将加剧。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提高劳动供给的质量。这些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政府规定企业必须提供企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职工培训;第二,政府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帮助失业者获得找到工作的技能;第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建立健全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建立健全失业的社会保障制
259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度,是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并不是减少失业,而是解决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
实例9-1
严重的中国就业形势
作为目前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虽然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但是依然要面对严重的就业问题。
截至2003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 000万人,加上现存的60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
800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 400万人。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测算,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 400万左右。今后一个时期,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明显改变。近几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3.1%(517万人)上升到目前的4.2%(795万人)。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失业并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就业课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上亿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已达8 200多万人。同时,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度加大。截至2003年7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7%,尚有70万人未正式就业。总的来说,中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庞大,因此劳动力价格极为低廉。这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国外资本在中国投资设厂,主要是看中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迄今为止,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然而,应该看到出售廉价劳动力型的经济有两大缺陷,一是对廉价劳力的购买者——发达国家的严重依赖。一旦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景气,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少,出售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就会陷入经济困境。
二是世界上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廉价劳动力购买者——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出现高速增长,所以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也没有大量增加。可是加入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却越来越多,竞争的结果使廉价劳动力更加便宜,这使得靠出售廉价劳动力致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从根本上讲,出售廉价劳动力不能成为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因为国家一旦经济发展起来,人们富裕起来,劳动力的价格就会提高而不再廉价。
可是这样以利用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外资就会纷纷撤离,而一旦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外资撤走,这些国家又没有别的收入来维持经济,这时就只能贬值货币,降低人们生活水平,重新跌入廉价劳动力的行列。目前东南亚国家正是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经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中国经济的特征是:人口基数大、转型时期、出口依存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入世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中国的就业问题就显得更加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在通过对经济生活进行调控的时候,更需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长短期政策和措施的组合。以下是专家为中国就业问题开出的“药方”。
(1) 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失业问题是经济快速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中国的失业问题与美国和西欧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的状况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欧美国家的这种高失业的状况从
1880年出现以后,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解决失业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经济的增长。尽管中国的就业增长与GDP的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建国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极大地促
26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进了中国人口的增加。同时还必须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协调互促,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增长要能促进就业的增长,就业的状况要能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二是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要能有效地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要能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三是经济增长的成果能被广大的就业者分享,就业、收入、增长三者能实现有机的契合。
(2)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当前就业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不利所致,而中国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国消费市场的疲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结构性因素,必须从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上寻求新的思路。一是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对现有工业生产能力及工艺进行改造,创造新产品,创新营销方式,推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与升级,从现有产业存量中挖掘新的消费热点,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目的。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展产业链,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三是加速农村城镇化的步伐,通过城镇化带动产业的拓展,扩大就业。
(3) 更多地发展中小企业,使其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只占国有资产的
7%,却拥有74%的就业人口,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就业潜力巨大。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创业及发展,而制约就业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中小企业信贷及担保困难,因而,必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
(4) 推动和加速城市化步伐,调整就业结构,改善就业状况。中国就业结构畸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比重太低,而促进就业结构调整最有效的政策就是推进城市化。加速城市化将有助于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商品经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加速城市化也有助于刺激有效益的基建投资,并以乘数效应创造就业。因此,应将城市化作为改善就业的一个基本战略。
(5) 推进教育产业化,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资本中的技术存量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教育和经济增长及就业之间便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提高劳动力素质,不仅不会让我们陷入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廉价劳动力竞争,还是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为我们吸收到更多的外资。
(6) 加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应进一步全面放开劳动力市场、打破体制性障碍,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就业问题在中国还仅仅是个开始,与之奋斗的过程将会充满智慧和勇气,虽然凯恩斯和各国的就业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但是一切需要实践来检验。
(资料来源:金雪军,西方经济学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63~ 166)
9.2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与失业一样也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另一种病态,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种类、影响、成因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各种效应做了大量研究,本节将对这一论题进行最基本的介绍。
261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9.2.1 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影响
要了解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影响,首先必须知道通货膨胀的含义以及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即价格指数的概念。
1,通货膨胀的概念
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 (inflation)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理解通货膨胀这个定义,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是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第二,通货膨胀不是一般价格水平短期或一次性的上升,而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第三,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绝对上升,而不是某种商品价格的相对上升。
当今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是价格指数。它是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也就是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它一般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数,而是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价格指数 =
一组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100% (9-2)
根据计算价格指数时包括商品品种的不同,主要有三种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批发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批发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与劳务零售价格的变动指标,是市场稳定与否的标志。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在衡量通货膨胀程度时,可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通货膨胀率是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1
1
tt
t
t
P P
P
π
= (9-3)
式中,π
t
为 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 P
t

P
t-1
分别为 t 时期和 (t-1)时期的价格水平。
2,通货膨胀的种类
经济学家按照不同的标准,对通货膨胀作了不同的分类。
1) 按物价上升速度划分
(1)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率在 10%以内。这类通货膨胀的特点是物价有缓慢上涨的趋势,短期内不易觉察。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并不十分害怕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甚至有些学者还认为这种缓慢而逐步上升的价格水平对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作用。
26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2) 奔腾式通货膨胀。这是一种在较长时期所发生的一般价格水平以较大幅度的上涨,
物价上涨幅度在 10%~ 100%之间的通货膨胀。这时,货币的流通速度大幅度提高,而货币的购买力持续下降。这种通货膨胀发生以后,由于价格上涨率高,公众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因而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保卫自己,以免遭到后通货膨胀之苦。这种行为会使通货膨胀加剧。
(3)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超级通货膨胀。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货币流通速度,货币迅速贬值,物价上涨率呈现加速度状态。年物价上涨率超过 100%。这种通货膨胀有两个特征:一是物价水平的飞速上升使人们对本国货币完全失去了信任,本国货币完全失去作为价值贮藏的功能,同时也基本丧失了交易的功能。二是不仅严重破坏了货币体制和正常的经济生活,而且极易导致经济崩溃以及政权更迭。
2) 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划分
(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亦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2) 供给型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3) 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升。
3) 按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划分
(1)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速度出乎人们预料之外,或者人们根本没想到价格会上涨,这种情况称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指人们可以正确地预期物价上涨率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在相当长时期较为稳定,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做出相当正确的预期。
4) 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1) 公开的通货膨胀。指完全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完全等于公开的物价上涨率。在政府对价格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2) 隐蔽的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的上升没有完全在官方零售物价指数上升中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物价水平实际已经上升了,但在官方公布的物价指数中并没有得到反映。
(3) 抑制的通货膨胀。指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行物价管制,物价并没有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价格水平低,经济中总需求过度,会出现商品严重短缺现象。这种通货膨胀没有以物价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也称为潜在的通货膨胀。
5) 按照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
一种是平衡的通货膨胀。它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另一种是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它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商品价格上升比例很大,
263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有的商品价格上升比例很小。
26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3,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给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又称为通货膨胀效应。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对于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来说,通货膨胀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人们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做出相当准确的预期,并根据这一预期来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
从而通货膨胀并没有影响各种实际变量,而只是引起名义变量与通货膨胀率同比例变动。
例如,当某一国的物价水平年复一年的按 3%的速度上升时,人们便会预计到,物价水平将以同一比例继续上升。既然物价水平按 3%的比例是意料之中的事,则银行贷款的利息率肯定会高于 3%,因为 3%的利息率仅能起到补偿通货膨胀的作用。
2)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对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来说,通货膨胀率在一定的时期内波动较大,人们无法准确地做出预期并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从而通货膨胀就会影响实际变量。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效应。
① 通货膨胀对收入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社会不同集团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会使某些人从中受益,也会使某些人因此受害。通货膨胀时期,产品价格调整较快,而工资调整较慢。
这样,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实际利润就会增加,相应地,工资收入者会遭受收入损失,利润收入者会获得额外收入。就债权人与债务人而言,债务契约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规定名义利率,如果在偿还期到时发生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高于签约时,那么债权人的利息收入受到侵害,而债务人获得好处,所付的实际利率降低了。就政府与公众而言,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的。这是因为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所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会使税收增加,从而以减少公众的实际收入为代价增加了政府税收,
这种由于通货膨胀而增加的税称为通货膨胀税,认为是政府通过通货膨胀对公众进行的一种掠夺。
② 通货膨胀还会对财产分配产生影响。这里主要是指通货膨胀对财产净值的影响。财产净值取决于所拥有财产的货币价值以及所欠的债务。这样,通货膨胀的财产分配效应就取决于不同居民所拥有财产与负债的比例。一般而言,财产的货币价值会由于通货膨胀而变动,有的财产会升值,而有的会贬值,债务则会由于通货膨胀而减少。
(2) 产出效应。通货膨胀对产出水平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货膨胀的出现,
产出增加。经济学家都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假设总需求增加,出现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因为物价上升的速度要比工资和其他资源价格上升的速度快,所以企业的利润增加。企业的利润增加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减少失
265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业,增加国民收入。第二,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减少。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那么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数量将会减少。换句话说,实际产出下降,失业会上升。
9.2.2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货膨胀对社会产生的有利影响,如刺激投资、增加就业等。二是通货膨胀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如黑市交易盛行,经济秩序遭到破坏等。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是指与通货膨胀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关的各种成本,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济方面的成本
在通货膨胀初期,由于物价上涨的速度落后于货币增长的速度,所以投资增加,就业增加。但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物价上涨的速度超过了货币增长的速度,政府为了抑制物价的上涨,采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不过,由于通货膨胀的惯性作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并不能及时刹住物价上涨的势头,经济增长率越来越低,政府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最终经济将陷入滞胀困境之中。滞胀就是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所以,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是很大的,具体表现为:第一,通货膨胀削弱了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第二,通货膨胀使社会储蓄减少,影响了资本积累和投资。第三,通货膨胀阻碍了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
2,交易方面的成本
通货膨胀增加了交易方面的成本。因为通货膨胀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所以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不愿意签订长期合同,经济资源更多地被用在短期方面。通货膨胀时,人们会尽量减少持有的货币。因此,家庭和厂商都会在资产管理和商品交易等方面支付更多的交易费用,甚至浪费比较多的经济资源。
3,对外贸易方面成本
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其他国家,该国出口商品的换汇成本就会增加,这就削弱了该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该国产品的出口就会下降,进口增加,导致国际贸易收支出现逆差。同时高通货膨胀率还会促使资本外流,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
4,关于社会心理方面的成本
关于社会心理方面的成本,在这里主要是指关于消费者和经营者心理的成本。首先,
是消费者的心理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因为通货膨胀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对通货膨胀是反感的、厌恶的。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纷纷提前消费,致使社会储蓄减少,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进一步扩大,推动物价继续上涨。其次,经营者的心理成本。在通货膨
26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胀时,经营者因为能够获得超额收益,所以对通货膨胀持姑息态度。经营者在这种态度下所采取的行为,使经济产生虚假繁荣,通货膨胀进一步加深。
9.2.3 通货膨胀的原因
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着多种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货币主义者的解释,这种解释强调货币供给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种是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来解释;第三种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解释。
1,货币主义者的解释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可以用交易方程来说明。交易方程为
MV=Py (9-4)
式中,M 为货币供给量; V 为货币流通速度,它被定义为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 P
为价格水平; y 为实际收入水平。
由式 9-4,有
ln M +lnV =lnP +ln y
对上式求全微分,得
dM
M
+
dV
V
=
dP
P
+
dy
y
进一步整理,得
dP
P
=
dM
M
+
dV
V
-
dy
y
(9-5)
这说明,通货膨胀率 (
dP
P
)等于货币供给增长率 (
dM
M
)加上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 (
dV
V
),
再减去实际收入增长率 (
dy
y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实际收入处于潜在水平上,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仅与货币供给增长率有关。换句话说,货币供给的增加是产生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2,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解释
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解释通货膨胀,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来解释。下面依次加以说明。
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亦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图 9.4 用来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在图 9.4 中,横轴 y 表示总产量 (实际国民收入 ),纵轴 P 表示一般价格水平。 AD 为总需求曲线,AS 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 AS 的水平区域表示当总产量较低时,总需求的
267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总产量从零增加到 y
1
,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需求曲线
AD
1
与总供给曲线 AS 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 P
1
,总产量水平为 y
1
,当总产量达到 y
1
以后,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供给短缺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提高又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总需求曲线 AD 继续提高时,总供给曲线 AS 逐渐向右上方倾斜,价格水平逐渐上涨。总需求曲线 AD
2
与总供给曲线 AS 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 P
2
,总产量为 y
2
。当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 y
3
时,整个社会的资源全部得到利用。总需求曲线 AD
3
与总供给曲线
AS 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 P
3
,总产量为 y
3
。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 y
3
以后,总供给不再增加 (这时总供给曲线 AS 呈垂直状 ),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例如,图中总需求曲线从 AD
3
提高到 AD
4
时,它与总供给曲线 AS 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水平已经从 P
3
上涨到 P
4
,但是总产量并没有增加。
y
O
P
1
y
1
AD
1
AD
2
P
2
AD
3
y
2
y
3
P
3
P
4
AS
AD
4
P
图 9.4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总之,当总产量在达到其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增加一方面会促使总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会使价格水平有所上涨。一旦总产量已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水平后,总需求的继续增加无法使总产量有任何实际的增加,而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
2) 供给型通货膨胀
供给型通货膨胀,亦称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它是从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和成本方面来解释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供给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第二种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第三种是进口性通货膨胀和出口性通货膨胀。
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强有力的工会组织不顾劳动市场的状况,对雇主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使得工资的上升率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造成产品成本提高和物价水
26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平的上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工资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
从而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工资提高和价格水平上涨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即工资的提高引起价格水平上涨,价格水平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这样,工资的提高和价格水平上涨之间就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逐更多的利润,不顾市场需求状况或超过生产成本上升的幅度来提高产品的市场价格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控制了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可以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通货膨胀是由于利润的推动而产生的。尤其是在工资增加时。垄断厂商以工资的增加为借口,更大幅度地提高物价,使物价的上升幅度大于工资的上升幅度,其差额就是利润的增加。这种利润的增加使物价上升,形成通货膨胀。
进口性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性经济中,一国经济中一些重要的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会引起以这些进口品为原料的本国产品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与此对应,出口性通货膨胀是由于出口迅速扩张,以致生产部门的边际成本上升,国内市场的产品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
供给型通货膨胀也可以用图 9.5 来进行解释。
图 9.5 供给型通货膨胀
在图 9.5 中,总需求是既定的,不发生变动,变动的是总供给。 当总供给曲线为 AS
1
时,
这一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 AD 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 P
1
,总产量为 y
1
。当总供给曲线由于成本提高而移动到 AS
2
时,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 P
2

总产量为 y
2
。此时,总产量已下降,而价格水平比以前上涨。
3,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解释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 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果因素的变
269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起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和显著上涨。随着人们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产品畅销的生产部门日渐兴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自然地,这类生产部门的工资水平和产品价格水平会逐步提高。另一类产品相对不畅销的生产部门日渐衰落,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但是由于工资是具有黏性的,这类生产部门的工资水平不但不会相应下降,而且,由于人们还存在着相互攀比的心理,衰落部门的工人看到兴盛部门的工人工资提高,还会要求提高自己的工资,从而引发整体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的提高。另外,劳动市场的结构也能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只要在个别劳动市场上存在过多需求,就会带动所有劳动市场上货币工资水平的提高。托宾在分析劳动市场的结构时指出,劳动市场的供需均衡 (既无失业,也无工作空位 )是极少见的情形。在大多数的时间内,劳动市场处于失衡状态。在失衡状态中,劳动的供过于求以失业形式表现出来。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市场上总是在某些方面存在失业,而在另一方面存在工作空位。这种情况是由于劳动市场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不能迅速流动而引起的。由于工资具有黏性,所以在既有失业又有工作空位存在的情况下,工资不能下降,只能上升。这样,工资总水平的提高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9.2.4 通货膨胀的治理
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种不同的思路,他们之间的不同集中表现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成本以及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上。
1,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替代关系的曲线 )持赞同态度,因而他们提出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主要有促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动和设法使菲利普斯曲线移动两类。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政府通过实施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或是双管齐下,都可以降低总需求,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总需求的下降,会缩小供求之间的缺口,也减少了对劳动的需求,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失业。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即渐进主义政策和激进主义政策。渐进主义的政策是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激进主义的政策是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运行的方法治理通货膨胀需要付出失业率上升的高昂代价,而且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总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们主张通过政府政策使菲利普斯曲线移动,具体的政策有以下三种。
27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1) 控制工资与物价
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又被称为收入政策,这是指政府为了降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其目的是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收入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反对这种限价的方法,因为这种限价的作法,首先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没有触及到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再次,操作起来很困难,往往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低效率。
2) 道德的劝说
政府不是直接控制物价和工资,而是间接的劝说企业和工人不要涨价或涨工资的做法被称为道德的劝告。对于那些不听从劝告的企业,政府可以采取不购买该企业产品的办法对企业施加压力,使其撤销涨价的企图。
3) 改变预期
人们的心理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大,如果人们相信政府能够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那么,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被打破,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就可能奏效。相反,
如果人们不相信政府能够抑制通货膨胀,那么,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不可能被打破,通货膨胀也将会持续下去。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货币主义强调治理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这就是说,对于是否有必要达到自然失业率,
取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成本和失业成本的大小,而作为决策者要衡量这两个成本,又必须要知道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和位置。货币主义者认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这意味着降低一点失业率就会使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而且将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任何好处都是暂时的。对于治理通货膨胀,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十分简单,就是政府将货币供给的增长控制在一个由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构成的固定比率上,这个比率能够保持价格水平在长期中是稳定的。货币主义者的这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准备金和信贷流量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之为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实例9-2
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9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1992年为13.2%,1993年为13.4%,1994年为11%,工业总产值达到42 572.7亿元。但是,
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也是历史上最高的: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涨幅高达27.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271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高达24.1%。
从货币投放量来看,我国1994年的货币投放并未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数量。全国国家银行贷款余额为31 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994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约为7 2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与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1.35%的增幅相差不太大。但是,1992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上年增加了36.4%,1993
年则增加了35.3%,两年的增长率均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他们累积起来的影响滞后到1994
年,最终导致零售物价和居民生活费用的上涨。
另外,当时正值我国价格改革迈出一大步之际,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料的价格有明显提高。这本是对计划经济中不合理定价方式的调整,但在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后,中央又出台了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企业也进行了工资套改,这些都加重了各种企业的成本负担,最终造成物价上涨。
从投资需求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开始呈现明显的膨胀。198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 543
亿元,1990年增至4 451亿元,1993年猛增至11 829亿元,1994年竟达16 000亿元。就固定资产投资率来说,1993年已高达39.7%,1994年增速虽略有回落,但也仍高达36.5%。投资结构本身也不够合理,这主要表现是:农业投入连年下降,工业的投入则猛增;高速增长的工业投入有与消费需求脱节之处,一些产品超过了市场需求,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其中尤为耐用品为突出。其中,汽车的生产能力过剩量达3/4,
冰箱达2/3,彩色电视机达1/2,空调达1/2,洗衣机达1/3,棉毛纺达1/3。生产过剩的结果必然是商业库存迅速增加。1984年,我国的商业库存仅为2 000亿元,1990年突破了6 000亿元。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到1994年末亏损面已超过40%。由于企业亏损过多,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大增,导致赤字。
全国财政赤字硬预算1988年为78.55亿元,1994年为700亿元;软预算赤字1988年为349亿元,1993
年突破了1 000亿元。由于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政府不是向银行大量透支,就是大量发行国债,无论怎样做,都会促成大量的货币发行,引发通货膨胀。
关于中国1993—1994年代初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成本推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案例中提到的各种因素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换言之,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推动所导致的,即由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工资成本提高等引起的商品价格提高在先,货币追逐商品在后。
实际上,在总需求一定或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一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会经过一系列的比价调整而结束,一般不会引起整个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全面的成本上升只有在总需求水平不断大于实际总供给能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
2,货币供给过量说
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量引起的。由于中国经济内部存在着自发的投资冲动倾向,价格水平不断地受到向上的压力,就会导致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中,成本上升和价格上涨一方面使企业收入和财政收入膨胀,而膨胀起来的收入又被通胀吞噬掉,使企业下一轮生产出现支付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预期的作用,价格上升不仅不会降低需求,反而会刺激需求。二者结合在一起,就会使本期货币供给不足,这时如果增加货币供应,就会加剧通货膨胀。
3,价格冲击说
价格冲击表现为一种或数种投入品的价格突然大幅上升,引起相关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形成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如石油危机时的情况。如案例中所述,1994年我国农副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上调,汇率调整以及税制改革引起价外税等,形成了价格冲击型通货膨胀。
27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在西方经济学中,价格冲击一般表现为非体制性的外部因素,而在中国,价格冲击具有长期的内生体制性特征,并且会周期性地出现,形成中国经济中通货膨胀——经济紧缩的周期性循环的基础。这是由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决定的。因为在渐进式改革中,首先放开的是供给价格弹性较高的产品,如工业制成品。
继续受控制的产品的共同特征是:供给价格弹性较低,如农产品、基础原材料和矿产品。实际上,这是将计划经济下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进行调整所产生的价格冲击分解为多次,并使供给价格弹性高的产品侵蚀弹性低的产品价格上升的利益。这一方面使受控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受损,比较劳动生产率降低。
另一方面,政府对受控产品价格的调整往往到问题严重时方才做出反应。这就形成了中国物价水平上升的长期压力。
4,体制说
这种观点旨在揭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特定时期的经济环境中通胀的深层根源和形成机理。具体来说,中国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既有政策操作上的原因,又有体制上的根源,是改革战略取向偏差的结果。在传统体制下,固定价格机制、福利化和补贴经济形成的惯性、资源不能流动造成的配置低效等,都会推动通货膨胀,而价格改革所造成的双重体制,导致政府的经济增长计划在各个行政层次出现了一种多主体扩张局面,加之各个行政主体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扩张行为,迫使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造成货币无限供给,这成为通货膨胀的深层根源。在双重价格体制下,一方面是收入分配斗争趋于表面化,并推动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双膨胀;另一方面,由价格信号失真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和经济结果失衡导致有效供给不足,供求缺口不断增大。政府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而大量发行货币,比如,1992年流通中货币增加36.4%,
1993年增加35.3%,两年的增长率均高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幅度之和,使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5,综合现象说
这一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综合症,主要症状有:一般价格水平公开或隐蔽上升,货币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过热等。其具体成因和发展过程是:在微观上,产权模糊、
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企业效益差,促成了初次分配中轻消费重积累的倾向和需求膨胀的局面。在宏观上,财政收入的相对减少,为增加基础设施部门投资而不得不搞财政赤字,当借债不能弥补时就向银行透支。银行为保证经济增长而向企业贷款,当贷款大于存款时就靠增发通货来弥补,这就使通胀变成现实。
显然,上述几种观点并非处于完全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它们分别从各不相同的独特角度,解释了造成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通货膨胀的某一方面的原因。
总体上,通货膨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任何一种解释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面。每一种具体条件下出现的通货膨胀,其原因和机理都不完全相同,所以分析时需要将各种理论成因综合考虑。
(资料来源:金雪军,西方经济学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71~ 174)
9.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主要是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的。
9.3.1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首先,我们来介绍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273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早在 1958 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 (A.W.Philips)通过研究英国 1861— 1957 年失业率和工资变动率情况的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替换关系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如图 9.6 所示。 在图中,以横轴表示失业率 (U),
纵轴表示货币工资率 (?W/W),向右下方倾斜曲线 PC 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它与横轴的交点 U
*
就表示自然失业率。该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反之,
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改造,即用通货膨胀率替换货币工资增长率,于是得到了一条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
新古典综合学派对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加以改造的出发点是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即
通货膨胀率 =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在上式中,如果劳动生产增长率为零,那么通货膨胀率就等于货币工资增长率。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如图 9.7 中的曲线 PC。
图 9.6 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图 9.7 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该曲线反映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
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也就是说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时,失业率较高,通货膨胀率较低;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失业率较低,通货膨胀率较高。
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通货膨胀与失业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从而否定了凯恩斯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不会并存的观点。第二,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零。第三,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引起的。第四,
政府可以根据当时经济形势的需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来达到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的目的。
9.3.2 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27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菲利普斯曲线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劳动力的数量和构成发生了变化。二战后生育高峰出生的人进入工作年龄,开始涌入劳动市场,
使劳动供给迅速增加。妇女就业比例增长和青年工人比例上升,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通常,青年工人及妇女的工作转换率高,结果使菲利普斯曲线出现移动。第二,个人工作转换速度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失业救济金制度的实施,使部分失业者减少了寻求工作的动力,增长了失业的时间;另一方面,有关限制企业随意解雇工人法律的制定,使得企业不太愿意雇用新工人,这些都使得摩擦性失业上升。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工作岗位专业技术性更强,使结构性失业的人数上升。这样,与原来通货膨胀率相对应的失业率提高,使菲利普斯曲线发生移动。第四,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发生移动。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第四点。
菲利普斯曲线所表达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符合 20 世纪 50~
60 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西方经济学家大多接受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负相关的关系。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现象,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受到了挑战。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忽视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原来意义上的菲利普斯曲线不能代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长期的稳定的关系,它将随着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变化而移动,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内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根据这种说法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越高,
名义工资就增长得越快。例如,如果劳资双方都认为新协议期内的物价将上涨 5%,那么,名义工资也将上涨
5%。如果劳资双方都认为新协议期内的物价上涨 7%,
那么,名义工资率也将上涨 7%。因此,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如图 9.8 中的曲线 PC。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随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的改变而移动。
在图 9.8 中,当经济处于 A 点时,通货膨胀率为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也为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U
*
。如果政府这时想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降低到 U′,通货膨胀率将沿着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PC
1
由 A 点移动到 B 点,即通货膨胀率上升到
1
π 。
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价格水平上升,实际工资下降,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失业率上升,则由 B 点移动到 C 点。与此同时,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也将上升,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时,菲利普斯曲线就会向上移动到 PC
2
,直到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的通图 9.8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275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货膨胀率
1
π,失业率也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将以上过程重复下去,就可以得到诸如 PC
2
的多条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随着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上升。
9.3.3 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在短期中,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会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有偏差,但是,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保持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
从而通货膨胀不再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 这时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如图 9.9 中的曲线 LPC。 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当政府采取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试图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时,只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使长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
实例9-3
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代价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联储主席为反对通货膨胀所付出的代价说明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
20世纪70年代,滞胀一直困扰着美国。1979年夏,通货膨胀率高达14%,失业率高达6%,经济增长率不到1.5%。在这种形势下,沃尔克被卡特总统任命为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上台后把自己的中心任务定为反通货膨胀。他把贴现率提高到12%,货币量减少,但到1980年2月通货膨胀率仍高达 14.9%。与此同时,失业率高达10%。沃尔克顶住各方面压力,继续实施这种紧缩政策,终于在1984年使通货膨胀率降至4%,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
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最终胜利是以高失业率为代价的。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率减少了1%的过程中,
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百分比称为牺牲率。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必然引起失业加剧。这充分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在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实现低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内是以高失业为代价的。
经济学家把牺牲率确定为5%,即通货膨胀每年降1%,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5%,沃尔克把1980
年10%的通货膨胀率降低至1984年的4%,按此推理,每年减少的国内生产总值应为30%。实际上,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并没有这么严重。其原因在于沃尔克坚定不移的反通货膨胀决心使通货膨胀率按预期下降,从而使菲利普斯曲线向下移动。这样,反通货膨胀的代价就小了。但代价仍然是有的,美国这一时期经历了自 20世纪 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失业率达到10%。
图 9.9 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27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反通货膨胀付出的代价证明了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也说明维持物价稳定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李成,何善华,林宙,西方经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77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滞胀”困境
应当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势头良好,但是存在许多隐患。其中之一就是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
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可能使中国经济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滞胀”状态。“滞胀”是指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时候却出现物价上涨,这与2005年高增长、低通胀的状态恰好相反,因此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况。在
“滞胀”的境况下,如果采用凯恩斯的药方,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加剧通货膨胀;而运用治疗通货膨胀的药方如货币主义措施减少货币供应,却会加剧停滞。这是一个两难处境。如何治理滞胀,对于宏观监管部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国民经济存在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的风险
中国经济已现“产能过剩”。目前官方公布的11个主要行业(钢铁、电解铝、汽车、铁合金、焦炭、
煤炭、电石、铜冶炼、水泥、电力、纺织)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此外,房地产这个重要的行业也出现了“过剩”。截至2006年5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已高达12 1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7.8%,且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面积7 979万平方米,占总空置量的65.6%。空置面积增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供大于求。当然,有时候,单纯使用供求指标衡量经济周期显然不够,需要印证指标,即失业率。
如果经济景气上升,则失业率走低;相反,经济景气步入衰退,失业率走高。如果把下岗职工、国有企业中的隐性失业人口,还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统计到失业率中,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 20%以上。
当前中国实际通货膨胀率已逾“警戒线”。从最近几个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看,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按照发达国家的习惯,不超过3%的物价上涨属于温性通胀,对于经济运行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用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CPI衡量通货膨胀,无法完全反映真实物价走势与百姓的感受偏离,因为CPI构成存在偏差。我国CPI八大类的权重比例:食品价格占33.2%,烟酒占3.9%,服装占9.1%,
医疗占10%,家庭设备6%,娱乐教育占14.2%,交通通信占10.4%,居住占 13.2%。这些权重尽管略有调整,但与20年前相比变化不大,难以反映民众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一直被关注的商品房价格仍然未被列入CPI目录。如果房租权重改为房价,并按 30%而不是目前的13%重新估算 CPI,实际数据应该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至少高出1~ 2个百分点。此外,持续上涨的油价将推动物价上涨,带动CPI上涨1~ 2
个百分点。再考虑医疗、教育等情况,中国目前真实CPI当在5%以上。
当前的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带来的,而通货膨胀主要由垄断行业“造价”、地方政府以及成本推进的混和的结果。
我国投资体制自 2005 年改革之后,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投资决策日益市场化,但依然没有改变政府主导的特征。许多地方的“十一五”规划都是在高增长预期下制订的,因而这类规划也是一个高投资规划。至于全国范围内的投资规模或增速是不是过度或过快,特别是许多制造业产品是不是会出现严重过剩,
地方政府很少会考虑这些问题。因此,“有投资就有增长”这一发展观至今仍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
政府的高投资,也确实带来了经济的高增长。但是,这种过快的增长并不能很好地被消化。从理论上讲,投资过度具有两重性,短期内可增加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帮助消化剩余产品,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中长期则会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在前期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埋下导致下一阶段经济回调或是衰退的种子。此外,从2005 年以来的情况看,宏观经济在逐步呈现周期性调整的趋势,但地方政府采取了“逆市场”的
27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各种政策,这些反市场周期的政策行为导致了近期又出现了投资过热问题。结果是市场调整的空间被大大
“压缩”了,低效率投资和低效率供给无法淘汰,也加剧了在总量上“供大于求”的矛盾以及由此累积了一些结构性矛盾,即“严重的产能过剩”。
从一般情况看,产能过剩的同时,应当伴随通货紧缩。但是,体制性的因素导致物价高涨,通货不但不紧缩,反而膨胀。这里以房地产业为例进行分析。我们说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标志性的数据就是“空置率”高于20%,远远高于经验上的警戒线。但是,房地产价格依然上升。为什么?原因在于:第一,房地产行业属于垄断行业,竞争程度还不够,为了维持暴利,一些开发商利用种种手段(如房地产商雇“托儿”制造假繁荣等)抬高价格。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即地方政府不希望房地产降价,
因为降价会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增长,进而影响到有关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效果仍不理想,住宅投资过热及房价过高问题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由于地方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由此导致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地方执行力度不够。
2.当前的宏观调控效果仍待观望
当前国家针对产能过剩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为:两道“闸门”(土地、银根)。从当前经济运行以及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管住“银根”对投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而新开工项目清理和土地调控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土地和项目调控基本上是以行政调控为主,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在经济体制没有较大转变的情况下,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例如,2004年采取行政性手段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扩张实行限制政策,鼓励能源交通建设,于是各地大上电力项目,导致电力过剩。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开展项目清查,虽然新开工项目增加过多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施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均大幅减少,但据了解,一方面,今年新开工项目增加过多与个别省份前期新开工项目统计数据有水份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此次项目清理主要是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亿元以下的项目不在检查清理之列,因此,不排除个别地方不报或少报新上项目。这一点从 8 月份投资和工业速增大幅回落与电力和进口加速增长相背离的情况似乎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土地调控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目前地方建设用地扩张有所收敛,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均反映用地十分紧张,这有效制约了地方投资的扩张,可见土地调控比起其他手段更为有效。然而,土地也是近年来地方政府扩大投资、“以地生财”的主要动力源,
因此,土地政策能否真正落实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我们不妨从最近几年的实践检验土地政策的效果。自
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央试图以整顿开发区为突破口,抑制地方政府投资扩张的势头,减少“土地财政”
带来的危害。2003年8月8日,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建设部、审计署组成的10个联合督查组开赴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进行联合督查,全面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这次清理整顿,虽然将全国 6 866 个各类开发区减掉了 70%,规划面积也压缩了近70%,但这次整顿非但没有遏止住乱占滥用土地的源头,反而产生新的违法违规用地。根据国土资源部执法局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部分城市分片执法检查情况统计,
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61%和5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 80%。鉴于此种情况,
2004 年出台了“垂直管理”措施,试图让省以下的国土资源官员摆脱地方政府牵制,以便更独立地监管土地使用。不过,实施“垂直管理”,有一个潜在的立论基础:上级政府比下级政府更英明更清廉,这一立论是有问题的。县、市级政府违法审批,省级政府未必就不会。不少国土部门管理松弛,有的甚至执法犯法,给不法分子大开方便之门。事实上,连续数年,四至九个部委联合督察,都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土地违法问题,现在却试图让一个部委的几个督察局担此大任,其效果如何,不难预料。
279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3.中国经济走出“滞胀”的路径选择
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通货膨胀,都与地方政府有很大关系,而地方政府之所以要主导投资、维持高速的GDP增长,与政府定位、财政体制及政绩考核体系有关。从当前的情况看,地方政府的行政开支与经济增长开支比较大。第一,吃财政饭的人太多,需要越来越多的财政收入。第二,由于负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因此在基本公共品的财政支出方面比重偏低,而经济建设的开支较大。与此同时,财政体制迫使地方政府搞卖地财政。分税制将“财权上移”的同时,却将“事权下移”。这样一来,地方政府要做的事越来越多,但手中可支配的财力相对越来越少。加上不尽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地方政府的官员要想升迁,
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土地财政”。因为,1994 年分税制体制开了一个“口子”——土地出让金归地方政府。于是,地方政府通过征地,以每亩几万元的低价,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拿走,转手通过拍卖等方式出让,地价上升几十、几百倍以上。这种内在冲动,直接导致了“滞胀”。
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滞胀”,应该给政府松绑,淡化速度、突出发展。不能只用常规手段,需要跳出圈子,从根本上入手。
第一,顺应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重新给政府定位,让政府部门退出经济建设第一线,转向公共服务职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地方政府从根本上走出唯GDP马首是瞻的发展观,避免盲目竞争国内外投资、上项目,也缓解抬高产品价格的内在需求。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但是我国的基本公共品的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0年政府用于基本公共品的支出只占财政支出的43%,发达国家一般在 70%。
相反,中国政府公共支出越位很严重,譬如,经济建设费仍然占财政支出30%(预算外和没有列入预算的,
可能高于这个数据)。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开支都非常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定位存在问题,导致机构臃肿、官员太多。市场经济要求“小政府、大市场”。政府应当退出经济建设实践,不直接搞经营性或者商业性的投资,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如公共道路、国防等等),宏观调控(即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维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及经济运行的秩序)。做好政府定位之后,国家应当出台《国家行政和事业人员供养法》,属于百姓供养的各类机构和人员,需要定岗定员、规定标准、建立指标体系、严格控制经费拨款、制定审核监督办法和增加供养人员的程序,将供养机构和吃皇粮人数膨胀用法律的形式死死控制住。
第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这不只是研究部门、教育部门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更需要企业去做,点点滴滴的技术创新积累起来,才会有技术的重大突破;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对于提供市场的基础设施、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大力发展;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降低工业化的成本。应让信息产业能够渗透到各个部门,改造这些部门,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特别是交易成本。
(资料来源:刘正山.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滞胀”困境,学习月刊,2006.11)
问题:案例中,从哪些方面表明中国经济目前面临“滞胀”的风险,应如何解决?
本 章 例 题
【例 9-1】 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和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
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28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答:理论上,把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归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而把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归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这样,问题中的前一问就应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后一问则属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例 9-2】 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试问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否也看作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不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属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为工资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工资上涨虽然会使消费增加,并引起总需求增加,但总需求增加并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引起通货膨胀。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定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增长过度,超过了产量增长速度而引起的通胀。在工资上升从而消费需求上升并进而推动总需求水平上升时,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过剩生产能力存在,并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而可能主要是刺激生产,增加就业。
【例 9-3】 若价格水平 1950 年为 54,1960 年为 69,1970 年为 92,1980 年为 178,试问
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解,50 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
50
π
50
π =
1960 1950
1950
P P
P
×100%
=
69 54
54
×100%=27.8%
同理类推
60
π =
92 69
69
×100%=33.3%
70
π =
178 92
92
×100%=93.5%
本 章 小 结
知识点:失业的三种类型;失业的社会成本;失业的原因;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影响;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关键术语:失业;失业率;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供给型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进口性通货膨胀;出口性通货膨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281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加深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与后代之间的福利权衡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它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有着很强的影响。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不同目标的权衡。我们的社会应如何权衡今天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比如今天应当储蓄多少货币以增加未来的消费? 费尔普斯对这两种权衡的理论分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费尔普斯强调,福利分配中的基本问题不仅包括储蓄和资本形成,也包括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进行平衡。费尔普斯的分析,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通货膨胀和失业
根据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观点,通货膨胀和失业呈负相关关系,即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来自好几个国家的数据都显示出了这一关系。这意味着,对于经济政策来说,存在着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扩张需求、降低失业是有可能的。但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这样的做法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增加。
此种观点存在几个问题。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纯粹的统计关系,其与个体企业和家庭行为的微观经济理论并没有明确的联系。经济学中也不存在最小可能失业的理论。失业率不会降到零,这是人们理所当然接受的观点。但是什么样的失业水平与劳动力市场均衡是兼容的,对此人们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在20世纪60年代,费尔普斯对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的早期观点提出了挑战。他认识到,通货膨胀不仅取决于失业,而且取决于企业和员工关于物价和工资增长的预期。他构建了这一理论的第一个模型,即已众所周知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表明,给定失业率,预期的通货膨胀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导致实际通货膨胀增长一个百分点。在调整物价以及磋商工薪的时候,企业和员工会将其决策建立在他们对于物价和工资发展的理解之上。在随后的经验研究中,这一假说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一个可能的限制条件是在通货膨胀率很低时,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将变小)。
早期的观点认为一次扩张性的财政或货币政策会永久性增加就业,而费尔普斯的分析与该种观点恰好相反。他认为,既然通货膨胀预期将适应于真实通货膨胀,那么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将没有替代关系。
在长期中,经济迫近均衡失业率,在均衡失业率状态真实的通货膨胀和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均衡失业仅仅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任何试图永久地把失业降低到均衡失业率以下的努力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持续攀升。稳定政策对于平抑失业率围绕均衡失业水平的短期波动仍可扮演重要角色。
在费尔普斯看来,分析稳定政策达到其政策目标的可能性将如何受到当前政策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
今日的高通货膨胀意味着未来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这将导致未来的政策选择会更为困难。维持低通货膨胀的政策也因此可以看作是对低通货膨胀预期的投资,它使得在将来可以选择更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组合。
费尔普斯也发展了均衡失业决定的第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企业为了改变员工数量而制定其工资。
企业越是需要增加雇佣劳动力,并且市场中的失业率越低,企业开出的工资就会越高。费尔普斯表明,存在着一个唯一的均衡失业率,在该失业率下企业将以市场中平均预期的工资增长率来提升其员工工资。费
28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尔普斯分析的创新点在于,它是从劳动力市场单个主体行为的假设出发的。费尔普斯的贡献还在于第一次将效率工资假说整合到宏观经济理论。该假说断言,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劳动力流动以及吸引高素质的员工,企业设定较高水平的工资是适宜的。而这样的机制将提升均衡失业率的水平。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费尔普斯并不是唯一一个批判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也强调了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但与弗里德曼相反,费尔普斯强调的是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他从一个企业设定工资行为模型中推导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该模型存在于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中,在该市场中将失业者与职位空位匹配起来是一个很耗时的过程。
费尔普斯的论著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看法。费尔普斯也阐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其直接导致了现行的政策操作方式与之前相比已截然不同。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的中央银行已例行地将其利率决策建立在对均衡失业率的评估以及对不同水平的政策效应的权衡取舍之基础上。
2.资本形成
与关于资本形成的早期观点相反,费尔普斯将低通货膨胀政策看作是对低通货膨胀预期的一种投资。
费尔普斯曾提出疑问,究竟何种程度的总资本形成率(包括物质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本形成,比如教育和研发)
才是最理想的。国民收入应当多少用于消费,多少用于投资以增加资本存量,从而增进未来的产出和消费?
这些问题对于跨代的消费和福利分配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领域,费尔普斯的贡献为后来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并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费尔普斯在196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推导出了资本形成的黄金法则。他从代际的角度设定了一个目标即获得在长期中可持续的最大人均消费量。黄金法则提到了一个互惠伦理,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此处的理解就是每一代人的消费水平应该是一样的。根据这一法则,最合意的储蓄率满足一个简单的条件,它等于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另外的一个论断是,储蓄率应当足够高,以维持某一水平的资本存量,使得该资本存量水平产生的收益(真实利率) 与经济增长率相等。同样的条件也曾被阿莱斯(198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等阐述。但是,费尔普斯的分析对后续的研究更具影响。
费尔普斯独创性的分析限于较长期的情形,假设经济自始即如此。但是,储蓄率的变动过程将产生一种分配冲突。如果为了达到黄金法则而提高储蓄率,那么后代人的福利将增加,而当代人的福利则会下降。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当代人不得不减少消费以储蓄更多,而后代人则将从可以同时增加消费和储蓄的更多的资本存量中获益。但是,费尔普斯后来证明了有可能存在动态无效率的情形,其中,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太大以至于通过降低储蓄率来增加每代人的福利是完全可能的。对此的解释是非常简单的。储蓄率降低,
消费将立即增加。如果初始的储蓄率在黄金法则水平之上,储蓄率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在长期中的消费得益。
尽管资本存量减少了,产出也会随之降低,但是降低的储蓄率却提供给人们更大的消费余地。
父母亲倾向于关心其子女的福利。费尔普斯在 1968 年写作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如果当代人为下一代所进行的消费比下一代为再下一代所进行的消费有着不同的评断,则储蓄将有可能会太少。此种时间不一致偏好可以被表达为“我的父母认为我应该为我的孩子储蓄更多一点,而我自己却不这样认为”。在这样的情形中,为了增加每代人的储蓄将会导致公共政策的运用。例如,公共养老金体制可以增加每一代人的福利。时间不一致偏好如同费尔普斯分析的其他问题一样近来引起了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大量关注。行为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的相关理念引入到了经济分析中。
费尔普斯也分析了在增长过程中投资对教育(人力资本) 和研发(R&D)的影响,并证明可以将黄金法则一般化。为了最大化长期消费,R&D 投资(可以提高技术水平) 应当调整到使其收益率等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费尔普斯在1966年与尼尔森合作的论著中研究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将如何有助于新技术的传播,并进而使得贫穷国家更容易赶上富裕国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近来的经验研究发现GDP 增长似乎取
283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决于既有的人力资本存量而不是其增长率。尼尔森—费尔普斯的分析也为如下现象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为什么在技术快速进步的时期,教育收益往往更高 (在这样的时期,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对增长的生产率至关重要)。这些论断已用于解释为什么在IT革命引发新技术迅速传播的最近数十年,美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 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的薪金有显著增加。
埃德蒙·费尔普斯的理论贡献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20 世纪 60 年代末,费尔普斯开始着手重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他将理论框架建立在一个拥有不完全信息并具有市场摩擦的模型里,而企业和家庭的行为则外生于模型。费尔普斯还首次构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均衡失业模型,这些创新根本地改变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提供了一个分析货币和财政需求管理政策的全新的分析框架。费尔普斯深入研究了最优资本积累的问题,给出了各代人都能受益于总储蓄率变动的诸多条件。同时,他也率先研究了人力资本对技术和产出增加所发挥的作用。费尔普斯做出的这一系列贡献对于后来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并深刻地改善了我们对经济增长过程的认识。
(资料来源:转引自曲,张群.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
21期)
习 题
1.名词解释
摩擦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 非自愿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 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2.单选题
(1) 年通货膨胀率在 10%以内的通货膨胀称为 ( )。
A,温和的通货膨胀 B,奔腾的通货膨胀
C,超级的通货膨胀 D,恶性的通货膨胀
(2)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是 ( )。
A,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B,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后,总需求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C,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具有垄断能力的部门为谋求过高利润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 ( )。
A,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D,以上都不对
(4)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 ( )。
A,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 B,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
28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 D,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5) 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解决 (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D,以上都不对
(6) 如果 2000 年底的物价指数是 125,2001 年底的物价指数是 139,那么,2001 年通货膨胀率是 ( )。
A,4.2% B,5.9% C,6.25% D,11.2%
(7) 自然失业率 ( )。
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8) 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9) 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 ( )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 B,成本推进 C,结构性 D,隐性
3.判断正误题
(1) 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 )
(2) 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 )
(3) 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 )
(4) 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而造成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 )
(5)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 )
4.简答题
(1) 什么是失业?它是如何衡量的?
(2) 什么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时还有失业吗?为什么?
(3) 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4) 通货膨胀的影响有哪些?
(5) 试述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5.计算题
(1) 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 1992 年为 107.9,1993 年为 111.5,1994 年为 114.5。问 1993 年和 1994
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2) 假定某国某时期有 1.9 亿成年人,其中有 1.2 亿人有工作,0.1 亿人在寻找工作,0.45 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
① 劳动力数。
② 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