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篇 开放条件下的
国民收入均衡
第 12 章 开放经济概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开放经济,理解开放条件下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收支理论以及汇率理论,了解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规律。
教学要求
掌握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汇率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熟悉汇率的概念及其标价方法;熟悉汇率制度,掌握汇率的决定理论;了解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规律。
33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到目前为止,前面各章的分析都是基于封闭经济的假设下进行的,即假定一国经济不与国外进行任何联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封闭的经济实体是不存在的,现代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或多或少地与他国或地区建立了一定形式的经济联系。即各国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往来。一国的经济活动通过某种渠道以某种方式影响其他国家,同时也受其他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
因此,本章将舍弃封闭经济这一假设,将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纳入宏观经济分析的范畴。
12.1 国际贸易理论
开展国际贸易是一国经济开放的具体体现。本节首先介绍什么是开放经济,然后介绍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最后介绍国际贸易中各国通常采取的一些限制性措施。
12.1.1 开放经济
1.何谓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 (open economy)是一种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可以自由地开展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具体地讲就是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一个有国际间商品交流、资本往来和劳动力流动的国家,称为经济开放的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
最重要的是国际贸易,所以开放经济也可以说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不仅有商品的往来,还有资本与劳务的往来。所以,开放经济也可以说是与各国之间存在着物品、劳务、资本等往来的经济。
2.开放经济开放程度的衡量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开放的,但是各国的开放程度并不一样。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标准是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即
经济开放程度 =
GDP
进口
×100%或
GNP
进口
×100% (12-1)
此外,还可以用外资流入与国内投资总额的比例、非贸易外汇收入与国内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等指标来衡量一国的开放程度。
3.决定一国开放程度的因素
决定一国开放程度的因素很多,具体有:第一,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一般来说,自然资源丰富而且种类多的国家,对外的需求相小,经济开放程度较低而自然资源匮乏单一的国家,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发展经济,开放程度往较高。第二,经济发达程度。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程度与开放呈正相关,经济越发达出口多,进口也越多,从而开放程度就越高;经济落后,进口少,开放程度就低。第三,经济结构的特征。
339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有些国家由于资源和历史的原因,形成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结构,具有完整的经济体系,
各部门之间保持了适当的比例,经济相对独立从而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有些国家经济中某些部门发达,某些不发达,经济是畸形、片面的,从而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平衡,开放程度就高。第四,历史传统和制度因素有些国家历史上是开放性的文化,这就决定了其在现实中的开放程度较高;有些国家在历史上是封闭的,文化具有排外性,这就会使其经济上的开放程度低。第五,政治与经济策。的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因素,以及由于政治所决定的经济政策。有些国家出于治上独立的需要而过多地强调经济上的自主,从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这势必会降低原来能够达到的开放程度;
相反,政治上开放的国家,经济上开放的程度就高。
开放经济对一国经济会产生影响,它既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给本国经济带来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使国内经济受到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从而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因此,开放经济有利也有弊,但从总体和长期来看,开放是利大于弊。
12.1.2 国际贸易的利益
国际贸易是开放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国经济的开放首先是从参与国际贸易开始的。
但是,为什么各个国家不自己生产所需要的有商品和劳务,而要参与国际贸易呢?
简单说,这是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参与贸易的各受益。下面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理论,从这些不同的贸易理论中可以看到贸易各国在贸易中的获益情况。
1.绝对优势理论
所谓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也称绝对利益 )是指某国或地区用相同数量的资源所能生产出的某种商品比另一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的这种商多。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代表人物是 18 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斯密。他用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他认为一国之所以和别国进行际贸易,其原因在于生产中的绝对优势不同: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进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在生产技术上比别国落后的产品。也就是说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劳动生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基础。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在存在绝对优势情况下的国际贸易 (见表 12-1)。
表 12-1 在具有绝对优势情况下的国际贸易
12-1A
国 别 土 豆 棉 花
甲国 10 6
乙国 5 10
注:用单位资源能生产出的土豆和棉花。
34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12-1B
国 别 土 豆 棉 花
甲国 +10 -6
乙国 - 5 +10
合计 +5 +4
注:甲国将单位资源由棉花生产转向土豆生产,乙国将单位资源由土豆生产转向棉花生产后引起的土豆和棉花产量的变化。
表 12-1A 部分表示两个国家使用单位资源所能生产出的土豆和棉花的产量,甲国使用单位资源可以生产出 10 个单位的土豆或 6 个单位的棉花;乙国使用单位资源可以生产出 5
个单位的土豆或 10 个单位的棉花。这说明,甲国在土豆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乙国在生产棉花上具有绝对优势。这种如果甲国在一商品上相对于乙国具有绝优势,而乙国在生产另一种商品上相对于甲国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称之为互补的绝对优势 (reciprocal
absolute advantage)。
在具有互补的绝对优势情况下,如果两个国家都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进行国际贸易,则两国的总产出相对于自给自足时会增加。例如表 12-1B 部分所示,当甲国将单位资源由棉花生产转向土豆生,乙国将单位资源由土产转向棉花生产时,将使甲乙两国的土豆产量之和增加 5 个单位,两国棉花的产量之和增加 4 个单位。这就是专业化和国际贸易给两国带来的利益。
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国际贸易的部分原因和国际贸易给贸易双方带来的利益,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该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国家和落后之间的贸易,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国家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
当每个国家都在某种商品上相对于他国具有绝对优势时,贸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但如果甲国土豆和棉花的生产效率均高于乙国时,情况会怎样呢?为了解释这种现象,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 1817 年提出了至今仍为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比较优势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按照这一理论,即使一个国家所有商品的生产效率都高于或低于别国,也能够通过国际贸易得到好处。该理论指出,每个国家都可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生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商品。比较优势理论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经济学家们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或机会和另一个国家相比是有差别的,从而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可能。下面是一个在具有比较优势情况下的国际贸易的例子,在该例中,假定甲国的生产效率在表 12-1A 的基础上提高了 10 倍,而乙国
341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的生产效率没变,如表 12-2A 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甲国土豆和棉花的生产效率均高于乙国,似乎与低效率的乙国进行贸易不会有任何好处,但实际上甲国生产更多的土豆和较少的棉花,乙国生产更多的棉花和较少土豆仍可使两国和棉花的产量之和均有增加,
两国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益,见表 12-2B。
表 12-2 在具有比较优势情况下的国际贸易
12-2A
国 别 土 豆 棉 花
甲国 100 60
乙国 5 10
注:用单位资源能生产出的土豆和棉花
12-2B
国 别 土 豆 棉 花
甲国 +10 -6
乙国 - 5 +10
合计 +5 +4
注:甲国将十分之一单位的资源由棉花生产转向土豆生产,乙国将单位资源由土豆生产转向棉花生产后引起的土豆和棉花产量的变化。
在表 12-2A 部分表示各国使用单位资源所能生产出的土豆和棉花的产量,甲国使用单位资源可以生产出 100 个单位土豆或 60 个单位棉花;乙国的情况与表 12-1A 相同。乙国在两种商品上均不具有绝对优势。表 12-2B 部分表示甲国将十分之一单位的资源由棉花的生产转向土豆生产和乙国将单位资源由土豆生产转向棉花产量的变化。与表 12-1B 一样,这种转移将使土豆的产量之和增加 5 个单位,棉花的产量之和增加 4 个单位。甲国转向生产土豆的资源和乙国转向生棉花的资越多,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就越大。
因此,即使不存在绝对优势,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仍可以给贸易双方带来好处。虽然甲国相对于乙在土豆和棉花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但两种商品的边际收益不相等。甲国用单位资源可以生产出 20 倍 (100/5)于乙国的土豆,却只能生产出 6 倍 (60/10)于乙国的棉花。这也就是说,甲国在土豆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乙国在棉花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这也就是所谓的“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分工和贸易原则。
可见根据李嘉图的理论,按照,两优取重,两劣取轻,的原则分工和交换既有利于世界整体产出的增加,又有利于参与国的利益。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该理论是 20 世纪初,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两位经济学家从生产要素
34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比例的差别方面阐述了贸易的基础。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理论中的某些局限性,认为不同商品的生产当中需要不同的生要素配置。有些产品生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即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的生需要大量劳动力,即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应的,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也是不同的。有的国家相对资本雄厚,有的国家劳动力相对充足。这样导致不同的国家要素价格是同的,劳动力丰富国家中劳动力的价格相对较低,从而适宜于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中,资本的价格会相对低,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品比较有利。因此,根据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也就是说国际贸易的基础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4.规模经济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一些新倾向:第一,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大增加。第二,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增加。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也大量进口相似的工业产品,工业国家以前传统的“进口初级产品 ——出口工业产品”的模式逐渐改变,出现了许多同一行业既出口又进口的双向贸易或行业内贸。显然,这些新的贸易倾向很难用传统的贸易理论,尤其是赫克歇尔—俄林理中资源配置的观点来解释,因为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源比例是相似,都属于本对充裕的国家,而同类工业产品的生产技术更具有相似的要素密集性。
为了对上述新的贸易倾向以及新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解释,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并形成了当代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而且,各种工业产品虽然类似但不同质,即大多数工业产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这就不同于传统贸易理论 (从斯密到赫克歇尔—俄林 )的理论假设 (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分工的同类国家,即使对同一产品的生产率相或近似,但如果把该产品的生产集中到一个国家,则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就会提高该产品生效率,从而在付出相同资源的情况下会得到更多产量。当若干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集中于不同的国家生产时,每一种产品都会相应地提高产量,从而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且,由于国际贸易的存在,消费者仍然能消费到同样多甚至更多种类的商品。
上述几种理论虽然论述的前提和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可以看出,这些理论都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分工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实现对资源更优配置和利用。也就是说,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按自己的条件实行专业化生产,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由于资源配置的改善,同样资源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品,这样就会增加世界的福利。这显然就是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343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12.1.3 国际贸易的限制
以上几种理论虽然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分工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实现对资源的更优配置和利用,但是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那就是没有能很好地解决由于贸易而带来的利益的分配问题。这样,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就很可能在一定时期会对一些国家的经济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比如,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中由于进口过多出口过少而造成了贸易逆差;或由于进口过少出过多而造成的贸易顺差。都会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均衡,这显然不利于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正因为如此,各国纷对自由贸易采取各种政策的干预或限制,以达到调节本国收支的目的。由于一般认为国际收支逆差会对一经济产生较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各国的际贸易政策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是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
1.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
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是指一国 (或地区 )对产品进口水平所设定的一系列措施。限制进口的最主要政策工具有两个: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1) 进口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产品运抵一国时所须缴纳的税款。其对进口的限制机制是:通过对进口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提高口产品的价格,根据需求规律知道这会降低国内对进口品的需求量,从而减少进口。进口关税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按征收方法不同,
可以分为从量税和从价,前者根据进口数量征收税款,后根据进价格征收税款。按税率征收幅度不同,可以分为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特和普制。对于从一个国家进口的商品适用哪种税率,需要根据一国政策和不同国家的关系及相关协议来决定。
2) 非关税壁垒
从目前趋势来看,世界各国在限制进口措施的采用上,关税所占的重要性逐渐削弱,
而非关税壁垒则处于越来重要地位。所谓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前者是由进口国直接对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如,进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等;后者是对进口商品定严格的条例,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技术标准、
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等。国际贸易政策实践中,对进口的限制越来越多地采用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来达到目的。主要是因为间接限制进口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限制程度更严有效具大的隐蔽性和歧视性。
2.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
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是指一国 (或地区 )对产品出口水平所设定的一系列措施。政府为
34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了鼓励出口所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对出口进行补贴。出口补贴有两种形式: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直接是给出口商接的现金补贴;间是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的照顾,即通过减免税收等政策少出口成本来实现。美国和西欧对某些农产品就采取直接补贴的方法,政府保证支付这些农产品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差价。
鼓励出口的措施还有低价外销 (倾销 )和提供出口信贷以及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为出口商出口提供资金支持。
实例12-1
法国与英国之间能够开展贸易吗
英国与法国的优势比较,如表12-3所示。
表 12-3 英国与法国的优势比较
国 别 生产单位甲产品所需生产要素数量 生产单位乙产品所需生产要素数量
英国 10 8
法国 12 15
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不能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和法国之间能否开展贸易,开展贸易后能否使双方获益。但李嘉图认为,同英国相比,法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的绝对成本劣势在劣势程度上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有的产品同英国相比绝对成本差距相对较大,而有的产品同英国相比绝对成本差距相对较小。表中显示,两种产品中英国在生产乙产品时的绝对成本优势比生产甲产品时的绝对成本优势更明显,优势更大。或者说同生产甲产品相比英国在生产乙产品时具有比较成本优势。换句话说,英国在生产乙产品时处于相对成本劣势;相对地,法国尽管生产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成本劣势,但法国在生产甲产品时的劣势要比生产乙产品时的劣势轻得多,或者法国在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在甲产品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换句话说,
法国生产甲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生产乙产品时具有比较劣势。
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应该依据比较成本原则开展,即: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
并进口本国比较成本劣势的产品。在边际成本不变的假定下,根据上述自由贸易假定,国际分工将会要求两国分别以完全专业化的方式来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按照比较成本原则开展贸易后,能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原则是否成立的关键。表12-4显示:贸易后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均可以比贸易前消费更多的甲产品和乙产品。
表 12-4 英法两国贸易前后对比情况
英 国 甲产品 乙产品 法 国 甲产品 乙产品
贸易前 14.4 32 贸易前 20 14
贸易后 16 34 贸易后 21.5 16
345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12.2 国 际 收 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获得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通常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12.2.1 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作用
国际收支平衡表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 1 年 )所有国际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的统计报表。它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国同外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一国与别国发生一切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外汇收支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支平衡表中,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买卖、馈赠、政府交易和资本流动。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政府制定对外经济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表 12-5 是一张美国 1999 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和内容。
表 12-5 1999 年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10 亿美元
(1) 项目 (2) 贷方 (+) (3) 借方 (-) (4) 净贷 (+)或净借 (-)
Ⅰ经常账户 -339
A 商品贸易余额 683 -1030 -347
B 服务 277 -197 80
C 投资收益 274 -299 25
D 单方转移支付 47
Ⅱ金融账户 [贷出 (- )或借入 (+)] 339
A 私人借贷 706 -381 325
B 政府
美国官方储备变动 8
其他国家官方储备变动 45
C统计误差 -39
Ⅲ 经常账户金融账户总计 0
(资料来源:U.S.Department of Commerce,website,April 2000,转引自:[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94页,表中内容略有改动)
34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有两个重要原则需要掌握。
(1) 所有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间的经济交往,并且只有本国与外国居民间的经济交易才被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衡表中所采用的居民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企业或其他组织,就居民个人而言,问题在于如何处理那些在本国居住而拥有外国籍的个人。
一般来说,代表外国政府的个人包括其军队的成员,他们总是被视为他们自己国家的居民。
例如,美国在日本的驻军成员,对于日本来说是外国居民当一名美士兵在日本购买一瓶啤酒时,就发生了一件计入美国和日本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际性交易。不代表一国政府的个人则视为他们永久居留地国家的居民,例如设在纽约的联合国机构的一般工作人员并不代表本国政府,他永久性的居住在纽约视为美国居民。对于企业,一般是设在哪一个国家则视为哪一个国的居民,但他在外国分支机构则被视为外国居民。因此,一个跨国企业的母公司与其在国外的分支机构间的物质流动是国际交易。
(2)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取的是复式核算方法,应该正确区分借方和贷方。除了赠送外,
所有的国际交易都是本居民和外双向的资产交换。可以分为真实资产和金融资产,因此可以区分出三种国际交易。首先,用商品或劳务交换另一些商品或劳务,这种物交易的双方都是用真实资产进行交换。其次,用商品或劳务交货币和其他金融工具,在这种交易中,一方是用真实资产而另方是用金融资产。最后,金融资产交换另一些金融资产,在这种交易中双方所使用的都是金融资产。因此,一项国际交易涉及两个相对应的资产转移,在采用复式核算方法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项交易将计入两次,
一个转移计入借方,另一个计入贷借方总和与贷是相等的,贷方正项,并加上一个正号 (+ ),借方是负项,并加上一个负号 (-),两方的总和恒等于零。判断一项资产转移是借方还贷方的原则是:当一次转移使国资产增加或使一负债减少时,计入借方;反之则计入贷方。赠送是一种特殊的国际交易,不涉及资产交换而是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的单方面转移。但在复式核算中,这种单方面的转移也需要被计入平衡表两次,
一次是记录实际的单方面转移,另一次是记录由赠送而引起的一方的损失。
因此,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可简单概括为:一个国家的任何交易活动,如果挣了外汇,就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计入贷方项目,并给一个正号反之,则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项目,并给一个负号。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构成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各国又大都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编制,因此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详简也有很大差异,但其主要项目基本上是一致的。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误差与遗漏。
347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1) 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是本国与外国交往中经常发生的国际收支项目,它反映了一国与他国之间真实资源的转移状况,在整个国际收支中占有主要地位,往往会影响和制约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又称为商品和劳务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项目、收入项目 (由国际利息、股息和本国在国外经营的企业返回的利润所构成 )、经常性转移项目 (属于单方面转移的一类,即不引起任何商品、劳务和资产购买的支付,如宗教、慈善、教育事业赋予、侨汇、非战争赔款等 )。
2) 资本和金融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一国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转移的状况,它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部分。其中,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和放弃。非生产、
非金融资产的收购和放弃是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以及租赁或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金融项目包括了一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交易。根据投资类型或功能分类,金融项目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类。
与经常项目不同,金融项目并不按借贷方总额来记录,而是按净额来记入相应的借方和贷方。
3) 储备资产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是一种特别重要,有必要单独讨论的一个内容。储备资产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当局 (如中央银行或其他官方机构 )持有的外国资产,它包括用作货币的黄金、外汇、分配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等四个子项目。其重要性主要在于它可以国民经济出现不利情况时起到缓冲器的作用。比如,在经常项目余额和非储备资本项目余额之和为赤字的情况下,就需要国家的金融当局通过官方储备交易来弥补这个差额。
对于储备资产项目还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它是一个记录储备变化而不是流量状况的项目;第二,在处理这个项目的符号时,我们会遇到最大的概念上困难,因为出于平衡整个账户的需要,人为地把储备资产的增加用负号表示,把储备资产的减少用正号表示,
恰恰与一般意义上正负号的含意相反。
4) 误差与遗漏项目
误差与遗漏项目是一个人为设计的平衡项目,尽管它在某些国家不是最后一个项目,
但却是作为余项在最后才计算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之和,如果两者没有错误与遗漏,借贷双方应该相等但这种情形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每个国家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数据总会出现一些遗漏:是资料来源不一。一国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所汇集和应用的原始资料来自许多渠道,如海关统计、银行报告、企业报表等。二是资料不全。
某些数字如商品走私、资金外逃自携带现钞出入境等这些也属于国际收支范畴,难以掌握。例如,一个美国人从墨西哥以现金购买了价值 1 万美元的大麻 (在途中却未能通过海
34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关官员的检查 ),结果这 1 万美元落到了墨西哥的银行系统中,并被按惯例计入储备变动项目,但是这笔交易的另外一面却中断了。政府当局怀疑这些货是大麻,但在没有可靠的证据下,它不能记录下这笔交易。三是资料本身错漏有关单位提供的统计数字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有的仅仅是估算数字。
因此,一般而言,一国经常项目加上资本与金融项目之后,借方与贷方间会有,缺口”,
此时,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错误与遗漏”项目的数字,就是该“缺口”数目,方向 (正负号 )
相反。
12.2.2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自从国际收支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因素以后,如何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就成为各国政府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包括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现代的国际收支调理论。传统的国际收理论最早见于三百年前休谟提出的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理论。该尽管揭示了汇率在调节各国货币供应量差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在汇率和价格以及国际收支汇率变动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但毕竟是比较初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调节弹性理论和吸收的提出,
使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开始向现代国际收节理论过渡。受篇幅限制,本节主要简单介绍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要了解全面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请参阅任何一本国际经济学教材。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包括弹性分析法、吸分析法货币分析和资产分析法四种分析方法。
1.弹性分析法
1) 弹性分析法 (the elasticity approach)的产生
20 世纪 30 年代,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各国纷纷实行竞争性的贬值,以希望扩大出口,
从而导致汇率变动异常频繁。这种率的剧烈波动对一国际收支带来了很大影响,也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注意,于是弹性分析法产生并流行起来。
弹性理论是马歇尔的供给弹性和需求理论在外汇市场的引申,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琼 · 罗宾逊和勒纳于 1937 年首先提出来的。归纳起来说,弹性分析法主要是基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作用的一种理论。
2) 弹性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假定:①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的影响;②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完全弹性;③充分就业和收入不变,因而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和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函数;④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基本结论是: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生的贸易与非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可以影响一国进出口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影响国际收支。
349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基于以上假定,可建立一个国际收支的简单数学模型
B=PX-M (12-2)
式中,B 为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收支; X 为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值; M 为以外币表示的进口值; P 为以单位本币的外币价格表示的汇率。
我们知道,通过降低汇率 (P)来改善国际收支 (增加 B)的条件为 dB/dP< 0。所以对上式两边分别求偏微分,得
dB/dP=X+P(ЭX/ЭP)-ЭM/ЭP
=X[1+(P/X)ЭX/ЭP- (P/M)ЭM/ЭP(M/PX))
只要最初贸易平衡,即 PX=M,则
dB/dP=X(1-e
x
-e
m
) (12-3)
式中,以 e
m
表示贬值国的进口需求弹性,即 (P/M)ЭM/ЭP; e
x
表示出口需求弹性,即 (P/X)
ЭX/ЭP。
那么,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就为 e
x
+e
m
> 1,即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的总和大于 1。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它是贬值改善贸易差额的充分必要条件。这说明,贬值是否改善贸易收支的临界点在于:对进口的需求弹性大于零部分恰好等于出口的需求弹性小于 1 的部分,即两种弹性之和为 1,如果两种弹性之和大于 1,贬值就会改善贸易收支。
例如,假设一国出口的需求弹性小于 1,譬如说 1/3,即出口数量的增加只有价格下降的 1/3。如果出口价格下降 3%,出口数量仅增加 1%,结果出口总值将减少 2%。又假设进口货的需求弹性为 2/3,那么,国内价格上涨 3%,进口数量就会减少 2%,进口总值也减少 2%。由于这两种弹性之和等于 1,进出口值按同一方向同一数量变动,所以贸易差额保持不变。如果这两种弹性之和大于 1,贸易差额可以改善。调节的过程如下:一国货币贬值以后,从出口商品来看,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跌,于是出口增加。如果出口数量的增加抵消出口价格下降而有余,则出总值增加,其的程度取决于国外需求弹性,国外的需求弹性越高,出口总值增加得越大。从进商品来看,贬值后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数量减少,以外币表示的进口总值随之下降。其结果是出口增加,进总值减少,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若 e
x
+e
m
< 1,贸易收支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商品大多是低弹性的商品,所以货币贬值的作用不大。改善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由出口低弹性的初级产品转为出口高弹性的制成品,才是改善国际收支情况的根本途径。
3) 弹性分析法的缺陷
(1) 它假设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收入不变而价格可变,这与马歇尔—勒纳条件中出口供给完全弹性的假设是相互矛盾的。
(2) 弹性分析只考虑了汇率变动通过价格相对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而忽略了收入效应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35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3) 弹性分析将国 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没有考虑贬值对资本项目收支状况的影响。
(4) 弹性分析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而本币贬值以后,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5) 马歇尔—勒纳条件能否使一国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其前提条件是进出口的供给弹性均为无穷大,即进口和出的供给曲线为水平。但如果进出口供给弹性不是无穷大,
则本国货币贬值不一定使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以同种货币表示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因此,在进出口供给弹性不是无穷大的情况下,马歇尔—勒纳条件不再适用。
2.吸收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absorption approach),原名支出分析法,它是詹姆·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它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针对弹性分析的缺陷,
主张从一国的民收入和支出的关系发,研究国际收支调节问题。其基本精神来自于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理论,以有效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和支出行为,从而调整国际收支。
1) 基本结构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Y=C+I+G+X-M。如果定义总吸收为 A=C+I+G,贸易差额 B=X-M,并把吸收与收入联系起来,则有 B=Y-A。令 Y,C,I,G,
X,M 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进口。该式表示,国际收支盈余是吸收相对收入不足的表现,而国际收支赤字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过多的反映。
因此,国际收支的改善可以通过下列几种方式实现:①收入水平增加而吸收不变;②收入水平不变而吸收减少;③入水平增加的同时吸收减少;④入水平的增加大于吸收的增加;⑤收入水平的减少小于吸收的。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贬值能否使国民收入的变动相对于吸收水平的提高。
设 A=A
0
+aY,a(a=dA/dY),A
0
分别代表边际吸收倾向和独立于吸收之外的自主吸收,
代入上式,可得如下结果
B=(1-a)Y-A
0
分别对上式两边汇率 E 求一阶导数,得
dB/dE=(1-a)dY/dE-dA
0
/dE (12-4)
可以看出,贬值效果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渠道实现:① dY,表示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
② a,表示贬值通过收入变化对吸收的间接影响;③ dA
0
,表示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
2) 贬值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1) 闲置资源效应。在贬值国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的情况下,贬值会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使该国的产出 (国民收入 )成倍增加,这会使国际收支状况得以
351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改善。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增加会使消费支出和投资加,进而总吸收水平上升,
这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最终贸易收支将会改善还是恶化,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 a。
如果 a< 1,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dB> 0,贸易差额得到改善。
(2) 贸易条件效应。由于本币贬值以后,进出口数量不能立即进行调整,贸易差额因贸易条件的恶化而恶,实际国民收入将会下降。随着收入水平的减少,总吸收水平随之下降,贸易差额 dB=dY-dA=dY-adY=(1-a)dY,如果 a< 1,那么 dB> 0,贬值的贸易条件效应会使国际收支状况得以改善。
3) 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
(1) 实际现金余额效应。如果货币供给不变,本币贬值会使该国物价上涨,人们持有的实际现金余额减少。为此,人们或者被迫减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消费水平下降,
总吸收减少,或者将持有的金融资产变现,这会使资产价格下降,利率水平提高,消费和投资水平下降,总吸收减少。因此实际现金余额效应通过总吸收的减少会使贸易收支得以改善。
(2) 收入再分配效应。本币贬值会使物价水平上涨,而工资的调整却是相对滞后的。
这样,物价上涨使收入由工资收入者 (固定收入者 )转向利润收入者 (弹性收入者 ),在他们之间产生再分配效果。由于弹性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这种再分配效应使总的实际消费支出减少,即吸收减少;如果弹性收入者将其用来增加投资,那么吸收增加。
总吸收增加与否或贸易收支能否得以改善,取决于实际消费支出变动与投资支出变动的对比。
(3) 货币幻觉效应。本币贬值会使物价水平上涨,如果货币收入与价格同比例上涨,
实际收入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存在对物价的货币幻觉,因而减少消费,总吸收水平随之下降,货币幻觉效应使贸易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如果人们存在对工资的货币幻觉,因而增加消费,将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4) 其他直接效应。首先是税收效应,本币贬值引起物价上涨,随着货币收入的最终上涨,人们将进入较高的纳税等级政府收入增加。由于的边际支出倾向通常小于私人的边际支出倾向,从而实总支出减少,吸收水平的下降会改善贸易收支。其次是预期效应。在本币贬值引起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如果人们预期物价会持续上涨,从而会增加现期消费支出,这会使总吸收增加,贸易收支恶化。
4) 吸收分析法的缺陷
吸收分析法尽管是基于弹性分析法的缺陷而提出的,但吸收分析法本身仍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基础之上的,对收入、吸收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分析不够。
(2) 吸收分析法没有考虑本币贬值以后相对价格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35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3) 吸收分析法没有考虑贸易伙伴国进出口对本国进出口、收入和价格的影响,这在讨论开放经济问题中是一个缺陷。
(4) 吸收分析法同样没有考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3.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 (the monetary approach)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随着货币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德尔、约翰逊和福兰科。货币分析法沿袭了货币学派的基本观点,将国际收支视为一种货币现象,将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主义原理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中加以引申。
货币分析法对国际收支的研究不只局限于贸易差额,而是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结合起来,把国际资本流动考虑进来,侧重于分析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其基本观点是:国际收支完全以货币失衡为基础,即是由人们所希望持有的货币量与货币当局供给量之间存在的差异造成。如果货币需求大于货供给,这部分超额货币需求必须通过国外货币的流入来满足,从而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如果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这部分超额货币供给必须通过本国货币的流出来消除,从而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货币分析法认为,如果货币供给保持不变,货币的超额需求会使国际收支产生失衡,并通过影响下一期的货币供给,
使货币供求实现平衡。如果不发生超额货币需求,那么国际收支将不会发生失衡。
货币分析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唤醒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新重视,其政策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1) 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只要一国不是严重依赖于通货膨胀时通过货币供给增长来为政府支出融资,那么一国就不会出现长期逆差。
(2) 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国内货币政策进行纠正。
(3) 只要收入增加不被国内信用的扩张所抵消,国内收入的增加就会通过货币需求的上升而改善国际收支。
(4) 如果一价定律成立 (一价定律是指在商品可以自由流转,并可以在各国自由贸易,
即不存在贸易壁垒的条件下,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及其时间耗费,则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折合成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 ),那么中央银行必须在汇率稳定与本国价格之间作出政策选择。
4.资产分析法
资产分析法 (portfolio balance approach)是浮动汇率普遍实行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国际收支调节与汇率决定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勃莱逊、梅森和胡佛等人。
资产分析法结合了传统的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一方面承认经常项目的不平衡 (盈余或赤字 )会影响汇率,另一方面也承认两国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差异会影响到汇率。 它认为,
353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汇率不单纯是货币现象,非货币资产对汇率的影响也很大,因为把汇看成是由货币因素和实体经济因素诱发的资产评价和调节过程所共同决定,以资产分析法具有较大的普遍意义。
12.2.3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上述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从理论层面说明了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一国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使其恢复平衡。尽管如此,国际收支失后,有时也并不需要政府当局立即采取措施去加以消除,因为在经济体系中存着某些自动调整机制,它往能够使国际收支失衡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和,乃至自动恢复均衡。然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机制虽然有其优点,但它们只能在某些条件或经济环境下才会发生作用,而且作用的程度和效果无法保证,所需要的过程也比较长。因此,当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一当局往往不能完全依靠经济体系的自动调整机制来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而需要主动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受篇幅所限,下面以国际收支赤字为例来说明一政府的策选择。对于国际收支盈余,则可以反过来叙述。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政府将面临三个层次的政策选择。首先是政府必须决定是通过融资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还是通过调整来消除赤,或是寻求弥补与调整的某种适当的组合。前者是指局通过借款或动用外汇储备向市场提供汇,以弥补外汇市场的供求缺口;后者是指当局通过各种调整措施来消除外汇市场的供求缺口。其次是如果确定用调整手段,则在确定整程度后,当局必须决定是用支出变更政策还是使用支出转换政策来达到增加外汇收入、减少支出的目。前者是指改变支的水平,后者是指改变支出的结构,即改在外国产品和本之间的比重。再次,转换政策可以通过贬值或贸易政策得以实现,即通过提高外币的价格来诱使进口数量的减少、出口数量的增加,或通过外汇管制和进口配额等来直接限进口的数量,通过出补贴、口退税等措施来奖励出口。因此,一国在实施支出转换时,还必须这两类手段之间进行权衡。下面对几种具体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做一简要介绍和分析。
1.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措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通过这一政策来融通一次性或季节性的国际收支赤字,是一种既简单又有益的作法。它能够使本币汇率免受暂时性失衡所造成的无谓波动,有利于本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顺利进行。然而,一国官方储备规模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不能完全依靠这种资金融通的办法来弥补那些巨额的、长期国际收支赤字。否则将遭致外汇储备的枯竭或外债的大量积累,对于赤字问题的解决还是无济事。当那些长期性国际收支赤字出现时,调整政策的实施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调整期间,适当地运用这一政策作为辅助手段,放慢调整速度,
就可以为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国内经济避免因调整过猛所带来的难以承受的震动。
35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2.财政和货币政策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而需要进行调整时,当局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在财政策方面,可供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在货币政策方面,当局可以提高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等等。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来影响国际收支:第一,它通过乘数效应减少国民收入,
由此造成本国居民商品和劳务支出的下降。只要它能够低本国的进口支出,就可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显然这一入效应作用大小取决于一国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
第二,它通过诱发国内生产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价格下降,提高本国贸易品部门在国际市场和国内上的竞争能力,刺激国外居民将需求转向本国出口品,也刺激国内居民需求从进口品转向替代品,从而获得增加出口减少进的效果。这一相对价格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进出口供求弹性。第三,紧缩货币政策还会通过本国利息率的上升,吸引国外资金流入的增加、本国资金流出的减少改善本账户收支。这一利率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国内外资产的替代性高低。
然而,这类政策的局限性在于,国际收支的改善是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的,往往与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紧缩性政策在减少进口支出的同时也抑制了本国居民对国内产品的需求,由此会导致失业和生产能力过剩。如果所造成的负担主要落在投资上,还会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因此,特别是在本国经济业已不振,失业已经严重的情况下,国际收支赤字的出现,常会使当局的宏观经济政策陷入左右为难泥潭。只有在国际收支赤字是因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供给引起情况下,采取紧缩性经济政策才不至于牺牲国内经济目标。因此,这类政策适宜于用来纠正国际收支的周期性赤字。
3.汇率政策
是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消除国际收支赤字的政策。一国通过汇率的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是否大于 (1+m)或 (1+m+m)(其中 m
为边际进口倾向 )。②本国现有生产能力是否获得充分的利用,这是因为贬值后的需求转换还需要依靠本国贸易品 (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 )部门供给的增加来满足。 ③贬值所带来的本国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较高相对价格之差是否能维持较长的一段时期。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贸易品供给的增加主要依靠生产资源从非贸易部门释放出来。汇率贬值所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是否能为社会承受也是汇率贬值政策实施时所要考虑的重因素。一般来说,在经济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汇率贬值政策必须结合紧缩性政策来实施,否则将遭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且不易收效。
4.直接管制
如果采取贬值政策和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来纠正国际收支的长期性失衡,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而且还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对于结构性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
355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支失衡,以上政策的实施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尤其在出现国际收支结构赤字的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干预办法,即实行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从实施的性质来看,直接管制的措施有数量性管制措施和价格管制措施之分。前者主要针对进口来实施,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制度、
外汇管制等各种进口非关税壁垒。后者既可以用于减少进口支出 (主要指进口关税 ),也可用来增加出口收入,如口补贴、退税外汇留成、出口信贷优惠等。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数量性管制措施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削减进口支出,立竿见影而价格性管制措施的作用渠道则基本上同于汇率政策。
直接管制和汇率贬值同属支出转换政策,但前者属于择类性控制工具 (selective
controls),而后者属于全面性控制工具 (general controls)。其实施通常能改善国际收支并收到非常迅速的效果。直接管制措施的特点是比较灵活,可以针对具体不同的进出口项目和资本流动有区别地予以实施。一国可对维持生产和活水平所必需的中间产品和消费品进口、扩大生产能力所需的资本品 (机器设备等 )进口不实行限制,或者限制程度轻一些,而对奢侈品进口则严加控制,同时在出口方面可以重点奖励重要的或非传统的产品生产和出口。因此,适当地运用直接管制措施,可以在纠正国际收支赤字的同时不影响整个经济局势。
但是,采用这种调整政策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仅仅是变显性赤字为隐性赤字。一旦予以取消,除非经济结构相应得到改善,否则国际收支赤字仍然会重新出现,因此,许多国家采用直接管制措施,主要是以配合产业政策的实施。再者,直接管制还十分容易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 一旦对方国家也实行相应的报复性措施,往往导致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使原先实行直接管制措施的国家前功尽弃。另外,实行直接管制,也容易造成本国产品生的效率低下,对外竞争能力不振,引起官僚作风和贿赂风气的兴起。因此,西方国家在采用这项措施时比较谨慎。
实例12-2
国际收支平衡表实例
我国从1981年开始按照国际基金组织的要求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定项目和填表格式。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储备资产项目和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四项。下面以我国2004年的国际收支为例,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作具体了解。
表12-6给出了我国2004年的国际交易记录。在该年度中,中国的单边转移支付是1 428 146千美元;经常项目余额是700 697 007千美元-632 037 845千美元-1 428 146千美元=68 659 162千美元,处于顺差状态,表示收入大于支出。资本项目的余额是对外国人销售的资产与向外国购买的资产的差额。由表可知,我国的资本项目(这里指非官方储备资本项目)的盈余是110 659 756千美元,另外储备资产增加了206 364 000千美元。
35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对中国2004年的这三个项目余额进行加总,我们会发现加总后的余额为-27 045 082千美元,而不等于零。
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统计误差的存在,其原因也已在前面论述。因此,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一项在该年度产生了贷方余额27 045 082千美元。这样,就使国际收支账户人为地达到了平衡。
表 12-6 2004 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简表 )
单位:千美元
贷 方 借 方
一、经常项目
①出口
其中,
货物与服务
收益
经常转移
②进口
其中,
货物与服务
收益
③经常转移
经常项目余额[①+②+③]
二、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余额
三、储备资产
四、净误差与遗漏
+700 697 007
+655 826 577
+20 544 095
+24 326 335
+68 659 162
+343 350 151
+110 659 756
+478 000
+27 045 082
-632 037 845
-606 542 934
-24 066 764
-1 428 146
-232 690 395
-206 842 000
-206 364 000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www.safe.gov.cn)
12.3 汇 率 理 论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与国际收支一样,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果对它作系统和详尽的讨论就会超出宏观经济学的一般范畴。在本节中,对它介绍仅限于能理解本章后面的内容的水平上。
12.3.1 外汇与汇率
1.外汇的含义
357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由于各国采用的货币不同,国际间进行经济交易和支付活动时必须用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兑换,这就涉及外汇和汇率问题。
外汇是国际汇兑的总称。它指一国对外结算时所使用的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凭证和信用。其内容包括外国货币、各种长期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中国 1980 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对外汇的解释为:外汇是指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司债券、股票、
息票等。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证、邮政储蓄凭证。但是,并非一切外国货币都是外汇。只有那些为国际间所共同接受的可以在国货币市场上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才是外汇,如美元、日元、欧元等。
2.汇率的含义及标价方法
汇率指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即用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的“价格”,表示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
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所谓直接标价法,也称价格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位的本国币来表示汇率,即用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汇率越高,就表示单位外币所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
说明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本币汇率下降,外币升值。所谓间接标价法,也称数量标价法,
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货币来表示汇率。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是以外国货币来表示的单位本国货币价格。一定单位本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增加,说明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国货币升值或外国货贬。反之,如果一定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减少,说明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国货币贬值或外国货币升值。显然,
如果人们知道了一种外币的间接标价,只要取其倒数,即用 1 除以这个标价,就能得到该外币的间接标价。为避免对汇率标法在概念上产生混淆,一般惯例认为无论在哪一种标价法中,外汇汇率都指外币兑本币的汇率。下面是用直接标价法表示的一张简要的外汇牌价表 (见表 12-7)。
表 12-7 外汇牌价表
货 币 最新汇价 最高汇价 最低汇价
美元 /人民币 8.276 5 8.276 5 8.276 4
日元 /人民币 7.941 7 7.96 7.94
港币 /人民币 1.060 7 1.060 7 1.060 7
欧元 /人民币 11.112 8 11.12 11.107
(资料来源:《国际金融报》2005年03月12日第六版)
3.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35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名义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这个比率并没有考虑到两个国家的价格因素。实际汇率是相对于名义汇率的一个概念。
是用若干单位国内货币的真实价值来衡量一定单位外币的真实价值汇率,即一个人可以用一国的物品和劳务与另一国的物品劳务交易比率,是对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一个概括性度量。比如,一蒲式耳美国大米卖 100 美元,而一蒲式耳日本大米卖 16 000 日元,美国大米与日本大米之间的实际汇率是多少呢?为此,我们首先必须用名义汇率把价格变为一种共同的通货。 如果名义汇率是1美元兑 80 日元,那么,
每蒲式耳美国大米 100 美元的价格就等于每蒲式耳 8 000 日元。美国大米的价格是日本大米的一半。实际汇率是每蒲式耳美国大米对 0.5 蒲式耳日本大米。由此可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是密切相关的。
实际汇率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影响一国出口与进口量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中国的食品进口商要决定是购买美国大米还是购买日本大米时,它就要了解美国大米的价格 (美元衡量 )、日本大米的价格 (日元衡量 )以及日元与美元间的汇率。通过比较成本来决定购买哪国的大米。对于其他物品,这种分析同样适用,购买的决策需要放在实际汇率的基础之上。
当研究整个经济时,宏观经济学为了衡量实际汇率,通常会采用物价指数 (而不是某一特定商品的价格 )来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实际汇率,以 P 代表美国的物价指数,P
f
代表国外的物价指数,E 代表美元与外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e 为实际汇率。则有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 (美国的物价指数 /国外的物价指数 )
或 e=EXP
f
/P (12-5)
上例中,美元实际汇率为 0.5,即 80× (100/16 000)=0.5
这个实际汇率衡量了美国国内得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相对于国外得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美国实际汇率的下降意味着相对于外国物品而言,美品变得便宜了。
这种变化会鼓励国内和外消费者更多地购买美国物品,从而有利于其与劳务出口的增加,减少进口。反之美国实际汇率的上升,意味着美物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物品变得昂贵了,会减少其出口,增加进口。
12.3.2 汇率的决定
1.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从本质上说,汇率由各种货币的内在价值的对比决定。在金本位制下,两种货币汇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种货币各自的含金量;而在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由两种货币所具有的综合购买力决定。但从短期市场的因素来看,汇率是由外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外汇率与其需求成反方向变化,供给成同向变动均衡的汇率由外的需求曲线与
359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供给曲线的焦点决定。下面通过一具体例子来分析一下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决定问题。
假设货币市场上仅有欧元和美元的兑换活动,如图 12.1 给出了欧元兑换美元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图 12.1 欧元兑换美元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图中,欧元的供给曲线 S 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说明如果一定单位的欧元能兑换更多美元时,就会有更多的欧元持有者愿意将欧元换成美,从而增加了欧的供给量。而需求曲线则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说明欧元的价格越低时,会有更多的美元持者愿意将美元换成欧元。两条曲线的交点 J 即为市场均衡点,该点给出了供求双方在均衡时的欧元的数量和欧元以美元所表示出来的均衡价格,即汇率 E 。这个汇率是一个名义汇率的概念。
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可知,由于某种原因,对欧元的需求增加,即图 12.1 中的需求曲线从 D 移动到
1
D,则会导致欧元的均衡价格上升,即以美元表示的欧元的汇率上升;如果是某种因素导致了供给由 S 减少到了
1
S (见图 12.1),则会发生欧元汇率上升,即欧元增值。
2.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要能够在货币市场上对一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
都可以使汇率发生变化。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十分重大,而且可能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导致一国货币对外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国际收支顺差引起外国对
36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本国货币的需求增加,会带来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逆差会引起本国对外汇需求增加,
从而引起汇率下降。
2) 利率
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其变动会作用于一国的资金流入。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就会使国外资金流入增多,本国资金流出减少,由此改善资本账户收支,
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反之亦然。
3) 通货膨胀
在一国国内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减少出口,
增加进口,引起对外汇需要的增加,导致汇率下降。
4) 经济增长差异
国内外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对汇率变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一国经济增长率高,
意味着收入上升,由此会造成进口支出的大幅增长。其次,一国经济增长率高,往往也意味着生产率提高很快,并通过生成本的降低来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最后,经济增长势头好,一国的利润率也往较高,于吸引外资流入本国,进行直接投资,从而改善资本账户的收支。
5) 中央银行干预
无论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还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保持汇率稳定,或有意地操纵汇率的变动以服务于某种经济政策目的,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虽然这种做法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但对汇率的短期走向会有一定影响。
6) 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是影响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交易者预料某种货币的汇率今后可能贬值时,他们会大量地抛出,反之则会大量买进。可以说,预期因素是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12.3.3 汇率制度
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两种。
1.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在一定的幅度之内。
从战后的情况看,西方各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各国银行必须为任何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按官方汇率提供外:当有盈余时购入外汇,有赤字时售出外汇,以维持固定汇率。
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经济交往的稳定,有利于减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有利
361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于减少一国的金融风险。但是,实行固定汇率制要求一国的中央银行必须有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否则就会出现外汇黑市,从而对经济发展和管理不利。并且,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对内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无力对该国经济的货币供给或产出产生影响,即货政策工具失效。正因为固定汇率制对经济的这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才导致一些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而另一些国家重新采用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固定汇率制的典型例子。二战后,由于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成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它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
美元与黄金的比价为 35 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通过美元来确定各国货币相互之间的交换比率;市场汇率波动超过 1%时,各国政府有义务干预。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随着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和美元信用的不断下降,到 1973 年 3 月,各西方国家先后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随之宣告崩溃。
2.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的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和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而是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率制度。它是西方国家货币与黄金脱钩,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不再按含金量予以固定的情况下产生。浮动汇率制主要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两种形式。自由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又称为清洁浮动。管理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
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
以通过对外汇的供求影响来影响汇率。这种汇率制又称为肮脏浮动。
实行浮动汇率制有一定的有利之处,使中央银行能通过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发挥汇率自动稳定器的功能,隔绝或阻止国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如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等。
而且,采用浮动汇率制中央银行不必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而有过量的国际储备。但是,浮动汇率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如对货币政策的滥用而导致了货币不稳定性的增加;汇率的波动导致投机行为的增加,从而造成货币市场的混乱;会造成汇率的不稳定,增加国际贸易的风险、国际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都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关系的稳定。
实例12-3
中国为何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那么,我国为何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
36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缩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2005年6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7 110亿美元。2005年以来对外贸易顺差迅速扩大,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
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有利于保持物价稳定,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效果;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资料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721/20151822825.shtml)
12.4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存在着大量的商品贸易,也存在着大量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即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间的流动。和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一样,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也成为推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并且它的相对地位随国际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突出。
12.4.1 劳动的国际流动
1.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国际劳动力流动 (或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是指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为了适应某种需要,在国外寻找有利的劳动力市场,使其就业位置越出一国界限而在家间进行的转移。
363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劳动力流主要是指非难民性质的移活动,即具有劳动能力的自由人
(公民 )通过办理一定的手续从一国移居他国。此外,劳务输出也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当前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特征
(1) 多数移民技术或受教育水平较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多数移民或受过良好教育,
或技术水平较高,或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他们为实现劳动力自身价值或利益的最大化寻求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出国就业谋生,从劳动和收入条件较差的国家或地区流向劳动和收入条件较好的国家或地区。
(2) 当代国际劳动力流动发展趋势具有分散性。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不再是劳动力输出国的主体,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流动劳动力增加,际劳流动的发展趋势日益呈现出分散性。由于各国工资结构差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等因素,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向欠发达国家或展中、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劳动力互相对流的现象增多。 例如 1976 年流入欧共体的 603 万劳工中约一半来自西欧国家。
(3) 重视人才竞争。随着世纪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在竞争中作用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际劳动力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限制低素质劳动力流入和吸引高人才的政策措施,素质劳动力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在国外就业、进入国外较高层次的工作岗位。
(4) 劳动力跨国短期流动日益普遍。战后,随着许多国家外来移民门槛的提高,低素质劳动力或难以流动,或只能进行短期流动。例如加拿大政府 1972 通过颁发短期或临时就业签证来调节国内劳动力供求矛盾以适应经济发展。
此外,劳务输出成为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多数劳工因其劳动力素质总体水平较低,以及劳务输入国的限制性措施,从事脏、累收入低的职业比重大,劳务输出的经济效益低。而发达国家在科技、资本、人才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在这些领域的劳务输出和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20 世纪 80 年代,
美、日、意、法、英、德六个发达国家的国际承包公司总数占世界的 2/3。
3.影响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影响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益、流动成本以及政策法规和经济周期波动等。
(1) 经济收益。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传统和道德因素影响、劳动力供求状况的不同,导致一质量的劳动力在不同国家的工资收入差距较大。而劳动者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逐利性使劳动力具有从低工资收入向高资收入国家流动的倾。因此,尽管国际
36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劳动力流既有经济原因也有非因,但多数移民主要受国外高收入的美好预期前景所吸引而离开故土。所以,实际上工资率差异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因。此外,移民的其他收益,如子女可能享有的较好教育机会与工作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满足等也是导致劳动力国际流动的重要因素。
(2) 流动成本。在国际劳动力流动中,由于他国政治法律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信息方面的障碍而存在着风险和成本,当人们对风险和成本的评价结果超过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放弃移民的设想和计划。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经济成本包括交通费用、中介费用、信息费用等多种多样的金钱开支和实现移民、重新寻找工作而耗费的时间和这段内工资收入,以及错失的其他机会等机会成本。非经济本包括在国外寻找工作、住房等所涉及的风险,与亲戚、朋友、
熟悉的环境相分离带来的痛苦等。
(3) 政策法规制度。由于国际劳动力流动会涉及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国家利益,因而各国政府对待该问题都极其谨慎,其制定的政策法规制度影响也各不相同。国际劳动力输出国一般持以下两种态度:一是努力使国民留在内或制定有关措施吸引移民回国,但管理制度严格,主要签发因公护照;另一种是倾向于将此作为克服失业和人口过剩的手段,
注重生产要素职能的实现,在审批权、外汇管理上放松限制,主要签发因私护照。而国际劳动力输入国通过移民法规的制定,鼓励或限民的流入,以调控输入劳动力的素质结构。不同时期以及各输出、入国之间的政策法规差异,影响了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流向和流量。
(4) 经济周期波动。当该国经济处在繁荣高涨阶段时,企业为抓住有利机会往往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此时不仅会增加劳动力需求而且也会提高就业者的工资收入水平,导致吸纳劳动力的市场容量扩大,增强了对国外劳动力的吸引力,推动了国际劳动力的流入;
反之,当一国经济处于萧条衰退阶段时,企业往会缩减生产,此时不仅会削减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还可能降低就业者的工资收入水平。这样不仅会削弱对外国劳动力的吸引与容纳力,而且还可能引起本国劳动力的外流。
12.4.2 资本的国际流动
1.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既可指货币形态资金的国际间转移,也可指生产要素的国际间转移。资本流动的规模可通过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中的流出总额、流入总额以及流入净额来反映。
2.国际资本流动分类
365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国际资本流动从资本的流动方向来看,可以分为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按资本流动的种类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动;按流动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等。资本流动通常被分为长期资本流动与短期资本流动来考察。
(1) 长期资本流动。期限在 1 年以上,或未规定到期期限的资本流动是长期资本流动,
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信贷等。
(2) 短期资本流动。期限为 1 年或 1 年以下的金融资产,或即期支付的资本属于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一般都借助于各种信用工具进行,有时也以短期持有长期金融资产的形式出现。例如在股票市场、长期证券上的短期投资行为。流动资本主要可分为四类:贸易资金流动、银行资金流动、保值性资金流动和投资性资金流动。
3.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高额利润。资本的流动往往首先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在国内外投资机会相等的情况下,之所以将资本输出国外,是因为国外投资与内相比,前者预期所得到的利润更大。
(2) 追求新技术。许多国家的投资者在国外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的目的是想获取那里的技术和管理能。例如德国和荷兰的跨国公司购买美国本土电子公司,主要动机就在于获取技术。
(3) 寻求政治稳定,回避国际风险。政治稳定的国家不大发生诸如没收财产等国有化风险以及干涉私人企业经营活动、冻结资产等事件,因此往往成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目标。
如目前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加拿大。
(4) 避开本国市场的竞争。当投资者看到本国市场上产品竞争已非常激烈,特别是其本身优势不足时,为了避开锋芒,投资者把眼光瞄准海外。
(5) 开拓海外市场。一些投资者投资于海外,一方面是为其零部件及机器设备等产品创造市场,另一方面是为充分利用过时机器设备等闲置资源。与此同时,还可使其专有技术资本化,分散固定资本,传播研究与开发的成果。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利率、汇率因素和经济政策因素等。利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资产的收益水平,汇率的高低与变化改了资本市场的相对价值,而一国政府为吸引或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制定的经济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实例12-4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格局
36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超过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以下是美国和日本的外国直接投资情况。
(1)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是上升趋势。美国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整个70年代为1 340亿美元,到90年代仅前5年就达到3 120亿美元(按1992年不变价格计算),从占GDP 0.32%提高到0.69%。对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来自欧洲和加拿大。例如1996年,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有2/3来自欧洲。欧洲公司投资美国东海岸各州的部分原因是距其公司总部较近,并且距劳动密集型市场较近,从而有利于获取更高的垄断利润。
(2) 日本。战后,在经济恢复时期,20世纪的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和1985年曾出现过三次“外资企业高潮”。但在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外资企业呈波动式急剧下滑趋势,1991
年外资投资额为43亿美元,1992年度为40亿美元,1995年度降至38亿美元左右。进入1996年度后,
一度冷淡下来的对日投资再度膨胀,直接投资额接近68亿美元。按美元计算,该年度的对日直接投资额,
比上年度增加78.5%;按日元计算,增加108.5%。到1998年11月止,累积投资以日元计估计比上年增长
3.2倍。外国对日本的直接投资新动向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日本的市场规模和收入水平在世界上仍居最高行列。日本市场规模达4.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8.1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3 319美元,比美国高出约10%。这就使日本对新一代产品的购买力强,正好满足先进工业化国家对投资市场的要求。其次,外资进入的障碍因素在减少。如日本的地位以前很高,但从泡沫经济破坏以后,
大幅度下跌。再次,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经济长期萧条,多次发动刺激政策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日本政府考虑放松规定,为外资进入日本和在日外资企业扩大再投资提供了比以往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窥一斑见全豹,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
新科技、新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递和扩散,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新格局,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稳定增长
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资本向发展中国家投入的长期资本流量稳步增加。据统计,1991年至1997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长期资本流入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7.2%,是世界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的2.3倍。世界GDP年均增长率的2.7倍。1997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长期资本总量高达3 288亿美元,是1990年的3倍。同时,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国际资本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表12-8所示。
表 12-8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国际资本构成
单位,%
类 别 1990 1993 1997
官方发展融资 52 25 13
国际私人资本 48 75 87
对外借款和发行债券 14 20 32
外国直接投资 31 34 45
国际股权证券投资 3 21 10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国际资本构成的显著特征如下。
367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1) 从投资主体看,官方发展融资在减少,私人垄断资本的投资在增加。官方发展融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数工业国财政预算的削减,资金供给来源受到限制。发达国家相互之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因而投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更为减少。例如,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DAC)的21个成员国,是当今官方发展援助的主要来源,这些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援助净额占其GNP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0.35%持续下降到1996年的0.25%,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点。其中,日本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占GNP的比重由1991年的0.32%下降到1996年的0.2%,美国从0.2%下降到0.12%,与1970年联合国大会规定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应占发达国家GNP的0.7%的目标相差越来越远。国际私人资本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垄断资本。经济一体化的扩大趋势促进跨国公司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因此,私人资本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比例不断扩大势在必然。
(2) 国际私人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比例提高显著,外国直接投资绝对额稳定增加。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和世界银行估计的数据,1997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 489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利用私人资本净额的最大项目,而且还是发展中国家整个国际长期资本净额流入中的最大项。
2.西方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自1997年以来,流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增长迅猛。据统计,1997年流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接近3 600亿美元,占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72%左右,西方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为3 250亿美元,约占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70.6%。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市场被看淡,全年流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超过4 500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约25%。1999年后西方经济仍持续繁荣,
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继续增长,扩大了西方资本市场,同时也给西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资料来源:王东,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形势与国际经济环境,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吴立广.
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及我国引进外资策略,世界经济,1999年第4期;崔健,外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新动向及其原因分析,东北亚论坛,2001年第1期;[美]罗伯特·D,美国新经济,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
不久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如表12-9所示。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 60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7 625
亿美元,货物进口6 283亿美元,顺差1 342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744亿美元,支出838亿美元,逆差
94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390亿美元,支出283亿美元,顺差106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277亿美元,
支出23亿美元,顺差25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678亿美元,
证券投资净流出49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40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其中,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2 089亿美元,达到889亿美元。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分析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了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该《报告》认为,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总体运行平稳,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36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当前,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扩大内需,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369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表 12-9 2005 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05 年 单位:千美元
项 目 行次 差 额 贷 方 借 方
一、经常项目 1 160 818 311 903 581 787 742 763 476
A.货物和服务 2 124 797 704 836 887 831 712 090 128
a.货物 3 134 189 095 762 483 733 628 294 638
b.服务 4 -9 391 392 74 404 098 83 795 490
1.运输 5 -13 021 024 15 426 523 28 447 547
2.旅游 6 7 536 930 29 296 000 21 759 070
3.通信服务 7 -118 173 485 231 603 404
4.建筑服务 8 973 567 2 592 949 1 619 382
5.保险服务 9 -6 650 142 549 418 7 199 559
6.金融服务 10 -14 244 145 231 159 476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11 217 676 1 840 184 1 622 509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12 -5 163 852 157 402 5 321 254
9.咨询 13 -861 408 5 322 132 6 183 540
10.广告、宣传 14 360 521 1 075 729 715 208
11.电影、音像 15 -20 096 133 859 153 954
12.其他商业服务 16 7 497 029 16 884 780 9 387 752
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17 -128 175 494 661 622 836
B.收益 18 10 635 139 38 959 100 28 323 961
1.职工报酬 19 1 519 648 3 337 062 1 817 414
2.投资收益 20 9 115 491 35 622 038 26 506 547
C.经常转移 21 25 385 468 27 734 856 2 349 387
1.各级政府 22 -176 234 48 848 225 082
2.其他部门 23 25 561 702 27 686 008 2 124 305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24 62 963 916 418 956 199 355 992 283
A.资本项目 25 4 101 792 4 155 147 53 355
B.金融项目 26 58 862 124 414 801 052 355 938 929
37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续表
项 目 行次 差 额 贷 方 借 方
1,直接投资 27 67 821 043 86 071 263 18 250 220
1.1 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28 -11 305 688 564 857 11 870 546
1.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29 79 126 731 85 506 406 6 379 674
2,证券投资 30 -4 932 837 21 997 437 26 930 274
2.1 资产 31 -26 156 889 74 453 26 231 342
2.1.1 股本证券 32 0 0 0
2.1.2 债务证券 33 -26 156 889 74 453 26 231 342
2.1.2.1 (中 )长期债券 34 -25 482 189 74 453 25 556 642
2.1.2.2 货币市场工具 35 -674 700 0 674 700
2.2 负债 36 21 224 052 21 922 984 698 932
2.2.1 股本证券 37 20 346 000 20 346 000 0
2.2.2 债务证券 38 878 052 1 576 984 698 932
2.2.2.1 (中 )长期债券 39 567 318 1 263 324 696 006
2.2.2.2 货币市场工具 40 310 734 313 660 2 926
3,其他投资 41 -4 026 082 306 732 352 310 758 434
3.1 资产 42 -48 947 355 10 371 244 59 318 599
3.1.1 贸易信贷 43 -22 905 281 0 22 905 281
长期 44 -916 211 0 916 211
短期 45 -21 989 070 0 21 989 070
3.1.2 贷款 46 -12 993 134 833 559 13 826 693
长期 47 -1 505 000 0 1 505 000
短期 48 -11 488 134 833 559 12 321 693
3.1.3 货币和存款 49 -10 317 342 3 921 661 14 239 003
3.1.4 其他资产 50 -2 731 599 5 616 023 8 347 622
长期 51 0 0 0
短期 52 -2 731 599 5 616 023 8 347 622
3.2 负债 53 44 921 273 296 361 109 251 439 836
3.2.1 贸易信贷 54 25 411 524 25 411 524 0
长期 55 1 168 930 1 168 930 0
短期 56 24 242 594 24 242 594 0
3.2.2 贷款 57 2 924 034 228 013 342 225 089 309
长期 58 1 444 382 16 341 770 14 897 388
短期 59 1 479 651 211 671 572 210 191 921
3.2.3 货币和存款 60 13 365 542 38 303 708 24 938 167
3.2.4 其他负债 61 3 220 174 4 632 534 1 412 360
371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续表
项 目 行次 差 额 贷 方 借 方
长期 62 461 454 596 062 134 608
短期 63 2 758 720 4 036 472 1 277 752
三、储备资产 64 -207 016 000 1 929 000 208 945 000
3.1 货币黄金 65 0 0 0
3.2 特别提款权 66 -5 000 0 5 000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1 929 000 1 929 000 0
3.4 外汇 68 -208 940 000 0 208 940 000
3.5 其他债权 69 0 0 0
四、净误差与遗漏 70 -16 766 227 0 16 766 227
(资料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eep://www.gov.cn,2006年5月10日)
本 章 例 题
【例 12-1】 若劳动和资本量不变,X 国可以生产 20 吨钢或 20 吨煤,Y 国可以生产 10 吨钢或 16 吨煤,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Y 国应该如何做才对自己有利?
答,Y 国应该向X国出口煤和进口钢。
分析,X 国在煤和钢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根据比较优势理论,X 国生产钢有比较优势,Y 国生产煤有比较优势。因为 X 国的钢和 Y 国的钢的比是 2∶ 1,而煤的比是
5∶ 4,所以 X 国生产煤有比较优势。所以 Y 国应该出口煤,进口钢。
【例 12-2】 为什么说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
分析:由于采用复式记账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借贷双方总额是相等的,即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的。国际收支项目分为自发交易项目和调整交易。自发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交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
当一国自发性交易产生的外汇需求大于供给时,为平衡供求。金融当局就需要动用本国的黄金、外汇等官方储备,或通过国银行、国际金融机构通资金以弥补自发性交易带来的收支平衡。错误与遗漏也是调整项目,它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在账面上达到平衡。
国际的账面平衡是通过调整项目来进行的。
【例 12-3】 假设人民币相对于欧元和日元的汇率的变化一致,当其他财富的收益突然升高时,欧元相对于人民币意外的贬值,而日元却突然升值。试比较欧元和日元的风险大小。
分析:由于人民币相对于欧元和日元的汇率的变化一致,说明欧元和日元的价格高度相关。当其他财富的收益突然升高时,欧元相对于人民币意外地贬值,而日元却突然升值,
37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说明此时欧元的价格与其他资产的相关性出现逆转,而日元依旧与其他资产价格有很高的相关性,欧元的风险相对较大。
【例 12-4】 根据弹性分析法,贸易收支的调整过程如何进行?它在什么情况下有效?
分析:根据弹性分析法,贸易收支的调整过程通过本币贬值来实现。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表示为:∣ e
x
+e
m
∣> 1,它是在进出口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假设前提下近似得到的一个充分条件,只要满足这一条件,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本 章 小 结
知识点:开放经济;开放经济的度量;决定一国开放程度的因素;国际贸易的利益与限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政策;外汇与汇率;汇率的决定;
汇率制度;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关键术语:开放经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资产分析法;汇率;汇率制度。
前沿资料
周小川行长解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问题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出台后,市场反响热烈。在日前召开的有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和部分总行机关干部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周小川行长解答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有关问题,并表示,
为便于市场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要点,下一步,将向市场提供更多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技术性信息。在这次会议上,周小川行长还讲到了人民币汇率初始水平调整的准确含义、汇率制度改革的主动性、“一篮子货币”的有关内容以及人民币汇率有管理浮动与国际市场汇价的相关性等问题。
关于人民币汇率初始水平调整,周小川行长说,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国外人士试图制造误解,说调整是初始的,以后还有后续调整。他明确指出,人民币汇率初始水平调整,是指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初始时刻就作一调整,调整水平为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是初始的,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这一点国内未发生误解,但某些国外人士却按其需要自作解释并加以散布。初始调整的英文表示
initial adjustment本身就有初始校零的意思,如上磅称之前先把零点校准一下,没有说要不断地校。2%的升值幅度是根据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水平测算出来的,即是根据我国产品和服务贸易状况及结构调整的需要来测算的。今后的人民币汇率是浮动的,即根据客观规律发生波动,这种波动变化是由浮动机制所带来
373
开放经济概论
第 12 章
的,而不再是官方对水平的调整。
周小川行长说,传递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信息,要充分考虑市场和公众的消化吸收能力。为避免冲淡市场和公众对改革关键内容的消化理解,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信息也有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第一步注重让大众能抓住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核心内容。下一步,将逐步面向专业市场人士提供更多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技术信息,如外汇市场的新变化和新产品,有关一篮子货币的概况、原理和构成原则等。
周小川行长指出,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加快外汇市场发展和相关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广大参与进出口、投资的企业更加需要一些管理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我们要借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机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的、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使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合同需要锁定未来的汇率风险。商业银行也要精心制定自身管理风险和承担风险的策略,不能像固定汇率制那样以为可把各种风险均转移给国家,要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定价能力,在竞争环境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周小川行长还介绍了近几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与国际市场多种货币汇价变动的相互关系,人民币汇率开始正常浮动,反映了市场供求和国际市场各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
习 题
1.名词解释
开放经济 绝对优势 国际收支平衡表
外汇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
2.选择题
(1) 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益?
( )
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B,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
C,征收高额的进出口税
D,采用生产成本随产品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
(2) 同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进行贸易 ( )。
A,必然使高工资国家降低实际工资 B,可能提高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
C,低工资国家将降低实际工资 D,可能使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下降
(3) 实行进口限额和苛刻的质量检查的相同之处在于 ( )。
A,它们都是一种关税壁垒 B,它们都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C,既不是答案 A 也不是答案 B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7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4) 一家日本厂商向美国出口商品,并把所得到的 10 万美元的收入存入美国的银行,这样,应该在日本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作 ( )的反映。
A,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借方同时记入 10 万美元
B,经常账户的贷方记入 10 万美元
C,经常账户的贷方记入 10 万美元,资本账户的贷方记入 10 万美元
D,经常账户的贷方记入 10 万美元,资本账户的借方记入 10 万美元
(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主要内容 ( )。
A,弹性分析法 B,吸收分析法 C,货币分析法 D,财产估计法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 )。
A,国际收支 B,利率 C,通货膨胀 D,消费预期
3.思考题
(1)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2) 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
(3) 什么是汇率?根据不同的标价法应该如何理解一国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
(4) 请简要评析弹性分析法。
(5) 试论述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方法。
(6) 试论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及其结构。
(7) 国际劳动力流动有哪些特征?
(8) 阐述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