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篇 宏观调控理论
第 14 章 财 政 政 策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财政政策原理,以及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有全面的掌握,明确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困难,以及领悟一些宏观调控的技巧。
教学要求
要掌握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其内在矛盾性,掌握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及其财政平衡、赤字(盈余)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掌握国债的适度规模,了解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熟悉对李嘉图
——巴罗等价定理的质疑,熟悉卢卡斯批评及其对宏观调控的借鉴。
393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198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士·托宾说:“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表明如何运用中央政府的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来稳定经济。”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手段。宏观经济政策包括需求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这一章阐述的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需求管理政策之一——财政政策。
14.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在矛盾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呢?为什么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呢?这会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4.1.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而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指宏观经济政策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1)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失业使有劳动能力者得不到劳动的机会,这不仅是劳动资源的浪费,更主要的是失业者得不到收入,使他们的生活受到直接的威胁,民以食为天,民有就业,衣食无忧,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充分就业并非百分之百的就业,充分就业时仍有一定的失业。凯恩斯认为,消除了非自愿失业、但仍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这部分叫自然失业 )。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有失业率,即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
2)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重要目标。通货膨胀一方面使公众的实际收入减少,
生活水平下降,一方面也使政府侵占了公众利益,政府维持物价稳定既是在保持社会安定,
也是在维护公众利益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威信。
物价稳定就是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但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物价稳定是指整体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中,由于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物价不可能保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水平上,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或多少地有一些或高或低的通货膨胀,因此,物价稳定并不意味着每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固定不变。
3)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国民财富的增加,表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才能使自然增长的劳
39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动力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经济增长并不是经济增长越快越好,而是要保持一个均衡的可持续的增长率。经济增长要考虑生态平衡,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的增长是一种严重的倒退。只有稳定均衡、可持续的增长率才是社会稳定最有力的保证,才是子孙后代永远的福祉。
4)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在开放经济情况下,国家间的进出口和资本流动直接影响着本国的总需求和投资资金的来源。因此,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实现国内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无论是赤字 (逆差 )还是盈余 (顺差 ),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具体说来,若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就意味着外汇资金的积压,未得到及时充分的利用会减少国内需求,不利于以上三个目标的实现。如果大量的外汇存放在外国银行里,资金被外国利用,国内就要承担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国际收支赤字,说明本国可能进口多出口少,也可能是外债过多,
使用不当产生的债务危机,使得国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2,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
从长期来看,这四个宏观经济目标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和基础;物价稳定又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保障;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国内物价的稳定,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但是,在短期中,从迄今为止的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来看,这几个目标之间并不总是一致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
14.1.2 目标间的内在矛盾及政策困境
1,目标间的内在矛盾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矛盾。因为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由于财政赤字的增加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引起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恰好说明了这种矛盾。
(1)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一方面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充分就业;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地缩小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
尤其是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2)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因为充分就业的实现引起国民收入增加,
而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必然引起进口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在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因为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是难以避免的。
(3)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要求政策制定者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
395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这些政策目标进行协调。政策制定者在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时,既要求自己对各项政策目标重要程度的理解,考虑国内外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又要受社会可接受程度的制约。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对政策目标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比较重视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而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则比较重视物价稳定。这些对政策目标的确定都有相当的影响。从战后美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政策目标偏重,例如在 20
世纪 50 年代政策目标是兼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在 20 世纪 60 年代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在 70 年代之后则强调物价稳定和四个目标的兼顾。
2,宏观经济政策的困境
宏观经济政策困境不仅因为存在上述的矛盾,还因为有政策时滞问题,使得摆脱政策困境谈何容易。任何一项政策从决策到在经济中达到预期的目标都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这种时间隔就叫政策时滞。这种政策时滞的长短,对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有重要的影响。政策时滞可以分为内在时滞与外在时滞。内在时滞是指从经济中发生了引起不稳定的变动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其中包括从经济中发生了引起不稳定的变动到决策者认识到有必要采取某种政策的认识时滞;从认识到有必要采取某种政策到实际做出决策的决策时滞以及从做出决策到政策付诸实施的实施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政策实施到政策在经济中完全发生作用,达到预期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预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即政策的效应如何,还要受到公众对政策本身和经济形势预期的影响。
如果公众认为政策的变动只是暂时的,从而不对政策做出反应,那么,政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例如,如果公众认为某次减税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那么,他们就不会由于这次减税增加消费或投资,从而减税也就起不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再假定,如果公众认为未来的经济会发生严重衰退,这样,即使政府减税,公众也不会增加消费或投资,减税也起不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只有公众认为政策是一种长期的政策,并与政府有大致相近的经济预期时,才会配合政策,使政策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应。但要公众能做出正确的预期,自动配合政府又是困难的,这就使政策在实施中有时得不到公众的配合,从而使政策难于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经济政策不是孤立的,它要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
所以制定政策时所应考虑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还要考虑政治因素,有时政治因素比经济因素还重要。
例如,在大选前夕,尽管经济中已出现通货膨胀,但本届总统为了连选连任,一般不会采取紧缩性政策。因为紧缩性政策会使失业增加、经济萧条,这会对他的当选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政策的实施中也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
减少政府支出的政策会遇到被减少了订货的企业集团与工人,以及接受政府补助的穷人的
39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反对或抵制。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会中止或减少这种政策,从而原定政策难于达到预定的目标。此外,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动,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甚至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都会影响政策的实施与效应。
宏观经济政策是为了全面实现这四个宏观经济目标,而不仅仅是要达到其中某一两个目标,这样,就需要考虑各种因素来对各种政策目标进行协调。在市场经济实践中经常出现治理了失业却加剧了通货膨胀、治理了通货膨胀又加剧了失业的情况。
实例14-1
宏观调控的艰难
当里根于1981年入主白宫的时候,正是美国处于滞胀阶段,失业严重,通货膨胀加剧。
里根采纳供给学派的主张实施减税政策,目的是遏制高达13%的通货膨胀,但结果是通货膨胀加剧,
原因是减税虽然使得供给曲线右移(供给增加)但需求曲线也右移(需求增加)结果需求比供给增加的大,减税的净效应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为了制止里根政策失效代来的严重通货膨胀,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
收紧信贷,利率提高到了20%的惊人水平,这一举措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但这是以美国严重的经济衰退为沉重代价的,它使总需求曲线严重左移,总需求的减少导致失业率高达11%,有的地区竟达到了20% 。
(资料来源: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2~ 53)
14.2 财政政策原理
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和财政收入这两种手段的不同搭配而产生财政策效应,这些政策效应影响宏观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这些效应是:内在稳定器效应、乘数效应、奖抑效应、货币效应、社会效应和挤出效应等。
内在稳定器效应,指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
表现为累进的所得税制、转移支付制度和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在经济中的作用。
乘数效应指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以及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成倍的正负面影响。
奖抑效应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各种奖惩措施、优惠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某些地区、部门、行业、产品及某种经济行为予以鼓励,扶持或者限制、惩罚而产生的有效影响。
货币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等本身形成一部分社会货币购买力,从而对货币流通形成直接影响,产生货币效应;另一方面则主要表现在公债上。公
397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债政策的货币效应又取决于公债认购的对象和资金来源。
社会效应指财政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在社会上包括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引起的反响,进而推进政策目标的实现。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增加需求的政策实施结果,却挤掉了部分或全部总需求。这种效应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政策效果的大小。
14.2.1 财政体制的基本结构
虽然各个国家财政收支制度不同,但在一些基本的运行方式和规则上有其共性。总的来看,政府财政政策体制基本可以分为财政支出、政府税收、公债等三个方面。
1,财政政策的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的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即政府通过改变税收与支出的结构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
财政政策由财政支出 (包括政府购买、公共工程投资、补贴和转移支付等 )、预算 (平衡、
赤字或盈余 )、财政收入 (所得税、货物税和财产税等 )等具体政策构成。
2,财政的基本结构
1)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涉及各种项目,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付给政府雇员的酬金、各种公共工程项目的支出等,它是以取得本年被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补偿的支出。 由于政府购买发生了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换,
直接形成了社会总需求和实际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它的大小是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规模。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会福利等支出,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既然转移支付也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减对整个社会总支出同样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与政府购买性支出一样,
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2) 政府税收
政府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税收入的增长。它是政府凭借政权,以强制手段占有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根据征收对象的不同,税收分为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三大类。
根据纳税的方式不同,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所谓直接和间接是针对收入而言的,
39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纳税人直接交的确定的税,不能转嫁的税收,如所得税、人头税、财产税。纳税人不是直接交的税,可以转嫁的最后谁承担多少不确定,取决于供求曲线的斜率大小,如营业税、
进口税等。
根据征税对象的货币价值及数量的不同,税收被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是按价格的百分比收税,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而从量税是按生产和消费量征税,随价格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根据收入与税率的关系,税收可分为三类:累退税、累进税、比例税。具有累退性质的税收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税收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趋向降低的税收,如社会保险税。
累进税是随着收入的增加,纳税比例提高的税收,如所得税。比例税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变动的税收,如财产税、营业税等。
3) 拉弗曲线
对一单位的征税对象所征的税收叫税率。税率的高低对政府的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
但不一定税率高就可以给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这是因为,税率提高可能对纳税人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使征税对象减少。
有一则轶闻谈到拉弗曲线的诞生:为了说服当时福特总统的白宫助理切尼,让他明白只有通过减税才能让美国摆脱滞胀的困境,宴会上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阿瑟·拉弗即兴在餐桌上画了一条抛物线,以此描述高税率的弊害,即所谓的“拉弗曲线” (餐桌曲线 )。如图 14.1 所示:横轴代表税收,纵轴代表税率。从图中不难看出,当税率为零时,税收自然也为零;而当税率上升时,税收额也随之上升;当税率增至
0
t 点时,税收达到最大值 T
max
,这就是说最佳税率是
0
t 。当税率超过
0
t 点,税收额不但不增反而开始下降;当税率达到最高点 (100%)时,将因无人愿意投资或工作,使税收额降为零,所以图中阴影部分被拉弗称为税收禁区。拉弗认为当税率进入禁区后,降低税率是政府刺激生产、鼓励投资从而增加税收唯一的可行政策。这条简单的曲线说的是税率高低与政府税收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说明它是政府制定税率的参考曲线,关键是怎样把握到最佳税率点
0
t 。
图 14.1 拉弗曲线
399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在实施税收政策时,要分清两种情况:一种是税率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因此,税收作为一种财政策工具,既可以通过改变税率,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3,公债
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债,是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所指的公债大多是狭义的,即政府举借的债。一般把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中央政府债券或国家债券,简称国债,而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地方政府债券,简称地方债。
公债作为债券体系中的一个品种,与其他债券相比,显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1) 安全性高。在各类债券中,公债的信用等级通常被认为是最高的。
(2) 流通性强。公债的二级市场十分发达,转让很方便。
(3) 收益稳定。公债的付息由政府保证,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公债的收益是比较稳定的。
(4) 免税待遇。大多数国家规定对于购买公债所获得的收益,可以享受税收上的免税待遇。
根据期限的长短,公债可分为短期 (1 年以下 )、中期 (1 年以上 5 年以下 )和长期 (5 年以上 )三种。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发行公债,一方面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
筹措建设资金,影响财政收支;另一方面又能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产生扩张和收缩的作用,通过公债的发行在金融市场上影响货币的供求,促使利率发生变动,
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公债既具有财政政策的功能,也影响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货币政策得以实现的载体之一,这就是财政的货币效应。
4,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结构
国家的财政一般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我国的财政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与调整。
1994年实行分税制,标志着财政改革终于从“行政性分权”走向“经济性分权”,开始形成我国分税分级财政的框架,规范了中央与地方在收入方面的分配关系。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资和各国家机关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宏观调控所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以及本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在分级财政体制中,地方财政具有征税、发债等自主权,但要保证中央财政宏观调控体制的主导地位。
14.2.2 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
40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对经济波动起到减震作用,但不能完全消除经济波动。其减震作用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来发挥。
1,被称为自动稳定器的三种制度
1) 政府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税收制度,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制度是重要的稳定器。
在所得税制是累进税制的情况下,税率是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而提高的,由于经济萧条会引起收入的降低,纳税比率会自动下降,使某些原来属于纳税对象的人 (或公司 )下降到纳税水平以下。另外有一些人 (或公司 )也会被降到较低的纳税等级,结果个人 (或公司 )
缴纳的税因为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而减少了,这样抑制了有效需求的减少,从而起到抑制经济萧条的作用。反之,经济的繁荣使人们收入增加,更多的人 (或公司 )由于收入的上升自动地进入到较高的纳税等级,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这样抑制了需求过热,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2)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金制度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制度等。比如失业救济金制度,在经济出现衰退和萧条时期,失业率上升,贫困人数增加,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相应增多,从而导致政府转移支付也自动增加,使得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会增加一些,这可以自动抑制经济萧条带来的人们收入的下降,自动缓解了个人消费和总需求的降低,起到缓解经济萧条的作用。反之,当经济过热产生通货膨胀时,失业率下降,从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口减少,转移支付也自动减少,又抑制了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进而抑制了消费和总支出的增加,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3) 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
萧条时期,农产品价格下降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不至于大幅度减少。繁荣时期,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
自动稳定器起到逆经济方向而动的作用,自动地缓解经济衰退,抑制通货膨胀。自动稳定器被认为是抑制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实例14-2
美国的自动稳定器——累进的所得税税率制度对经济波动的平抑作用
美国个人收入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是联邦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个税的征收原则是“挣钱就
401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需缴税”(pay-as-you-earn)。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缴付方式主要有四种:夫妻联合报税、夫妻分别报税、以家庭户主形式报税和单身个人报税。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年薪、小费、利息和股息收入、租金、特许使用费、信托、博采、赌博、遗产、年金、赡养费收入、投资收入和商业经营收入等。个人收入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按收入的不同分为10%、15%、25%、28%、33%和35%多个税级档次。
美国公司收入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es)又称公司税,是联邦政府继个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之后的第三大联邦税。美国采取登记注册标准,将公司所得税纳税人区分为美国公司和外国公司。课税对象:
美国公司来源于国内外的收入和外国公司来源于美国境内的收入。应税所得额为收入减去可扣除费用后的余额。联邦公司所得税的可扣除费用主要包括:经营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律师费用等)、税收(已纳州、地方和外国政府的税收)、营业损失(呆账损失、自然灾害等)、折旧与损耗(固定资产折旧、油井损耗等)和其他扣除。该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分别为15%、25%、34%和35%。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收入越高交税越多,基本体现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占人口比例最小的高收入和超高收入群体交税最多。据统计,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美国人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总额的60%以上。
从美国的所得税率制度可以看出,当经济进入繁荣的时候,政府征得的税额是巨大的,注意,一个十几万亿美元的经济(2006年美国GDP接近11万亿美元),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当经济进入衰退的时候,又有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减税,你说这是不是在自动刺激有效需求避免衰退?
答案是肯定的。
(资料来源:吴佑坤,美国税收管理及其启示,税官之家网站,百度百科网站)
14.2.3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就是政府审时度势,看准时机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如变动支出或税收水平来稳定总需求水平,进而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又称为能动的财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或达到经济目标采取的变动财政收支水平的政策。经济仅仅有稳定器是不够的,它只能减缓经济波动,不足以保持经济稳定,也不能实现政策目标,即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以及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能动地运用财政支出与税收手段,扩大或减少总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1,相机抉择的扩张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具体地说,根据经济状况,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以此方式对经济交替进行微调,以便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 扩张的财政政策
当社会总支出水平过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进入衰退,失业率提高时,按照凯恩斯的逻辑,需要增加社会的总支出。这就需要政府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使用。扩张的财政策具体讲就是增加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以及增加政府补贴和减少税收。
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也提高,但由于利率提高会
40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减少投资即减少需求 (见图 14.1)。只有对投资进行补贴,才会使投资增加,尽管这也会引起利率上升,但是先有投资的增加而后利率上升。
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减少税收,会使可支配收入增加进而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通过乘数的作用使得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首先要考虑刺激总需求的哪一部分。如果要刺激私人投资,最好是 采用投资补贴,如果是刺激消费则采用增加转移支付和减少所得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这就要看经济中的萧条是由于私人投资不足引起的,还是由于消费不足引起的,
只有对症下药,政策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因为不同的财政政策影响到总需求中不同的部分,
也就是影响不同的经济部门。从而影响到不同的人。例如增加政府军事购买,有利于军工部门,减少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一般公众,增加转移支付有利于穷人,而投资补贴有利于厂商。
注意,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都会造成财政赤字,这表明,政府向经济中注入的收入流量要大于其从经济中撤出的收入流量。财政赤字往往是与扩张性政策相联系的。
2) 紧缩的财政政策
当社会需求过度,存在通货膨胀时,需要减少社会总支出,即减少总需求。运用财政手段减少总支出的方法是:直接减少政府的开支,减少补贴和转移支付,增税以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需求。
假定充分就业的实际国民收入为 10 000,而现在均衡水平的国民收入为 15 000,显然,
社会处于通货膨胀状态。为此,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减少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和增加税收三种途径来挤掉国民收入的虚胀。假定边际消费倾向 b=0.8,不考虑所得税税率,根据 1/1-b、
b/1-b,则税收乘数 K
T
=- 4、转移支付乘数 K
F
=4、政府支出乘数 K
G
=5,分别求三种途径下政府要是减少支出应减少多少?减少转移支付应减少多少?增加税收应增加多少方能解除通货膨胀压力?
根据乘数原理,则?G=?Y/K
G
=10 000-15 000/5=-1 000
F=- 5 000/4=-1250
T=- 5 000/- 4=1 250
看来政府支出的途径力度最大,只要减少 1 000 的支出就能挤掉 5 000 的虚胀。其他两种途径力度相当。
2.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
通过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来提高有效需求,消除失业,这称之为扩张性的财政策。二是在国民收入均衡水平高于充分就业时,增税或减少政府开支,降低有效需求,这称之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1) 挤出效应对产出的影响
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我们知道,总支出的改变通过乘数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的数
403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倍变化。政府是在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共同作用下运用财政政策的,所以,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作用,会使前面所论述的乘数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在图 14.2 的 IS— LM 模型中,如果没有货币市场的作用,利率不变,政府支出增加时会使国民收入从 Y
0
增加至 Y
1
,由于财政支出引起了国民收入增加 (L=kY - hr 或 hr=kY - L),
为了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上升,削弱了乘数作用,挤掉了一部分投资 (需求 ),因此实际上总产出只增加到 Y
2
。挤出效应为 Y
1
-Y
2
,尽管有挤出效应,但宽松的财政政策使得 GDP 或总产出 (Y)还是增加了 Y
2
-Y
0

2) 挤出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挤出效应可能是部分的,也可能是完全的。
当私人投资的减少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时,这时的挤出效应就是部分的; 当私人投资的减少量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相等时,挤出效应就是完全的。何种情况下政府的挤出效应是完全的,什么情况下是部分的,依经济社会的经济运行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私人投资以如下方式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产品市场上产出水平达到极大,导致在产品市场上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竞争加剧,
物价水平上涨。如果在这时货币的名义供给量 (M)不变,实际的货币供给量必然会由于价格的上涨而减少。由于产出水平 (Y)不变,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量 (L
1
)不变,只有使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量 (L
2
)减少 (股市或债券市场的资金流出 ),结果,债券价格会下跌,利率上升,
必然导致私人投资支出减少。私人投资的减少,必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首先使总需求减少,导致国民收入降低,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使人们的消费随之降低。这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占”了私人的投资和消费。
短期中,如果工人由于存在货币幻觉 (只注意到货币数量上的变化,却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化 )或受工资契约的约束,货币工资不能随物价上涨同步增加,企业会由于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因此,短期内就业和产量会增加。
但从长期来看,工人会由于物价的上涨要求增加工资,企业也将把对劳动的需求稳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因此,政府支出的增加只能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同样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但一般说来,这时政府支出的增加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不会是完全的,原因在于此时的经济社会存在一定的失业,政府扩张性的财政策多少能使就业和产出增加一些。但为什么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的增加还会对私人投资有一定的图 14.2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40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挤出效应呢?因为政府支出的增加提高了总需求水平,必然使产出水平相应提高,交易需求所需的货币量随之增加,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就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因此而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不同程度的下降。
3) 影响挤出效应的参数
政府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投资呢?具体来说取决于以下几个参数。
我们知道 IS— LM 的方程 r = A/d- [1-b(1-t)]Y/d
r = kY/h- M/ph
从方程可以看出,k(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h(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d(投资的利率弹性 ),b(边际消费倾向 ),t(边际税率也称所得税税率 )制约着两个方程的斜率 (IS 的斜率,[1
- b(1- t)]/d; LM 的斜率,k/h),两个方程的斜率决定着挤出效应的大小,从而决定着政府宏观政策的效果,挤出效应大,政策效果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果大。
但是一般情况下 t,b,k 几乎是常数。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同时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k 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认为其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h)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d)。
3,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我们仅以扩张的财政政策为例,紧缩的财政效果反向思维即可。
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的时候离不开考虑 LM 曲线的斜率是否变化。
(1) LM 曲线斜率不变,IS 曲线斜率变化时,比较扩张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
图 14.3(a)的政策效果比图 14.3(b)的政策效果要小,图 14.3(a)挤出效应 (Y
2
-Y
1
)大于图 14.3(b)的挤出效应 (Y
2
-Y
1
)。政府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图 14.3 的 (a)和 (b)中的 IS 线都向右水平移动 Y
2
-Y
0
的相等的长度,但是由于 IS 线的斜率不同,产生的政策效果就 不同,斜率小,挤出效应大; 斜率大,挤出效应小,政策效果大。 在图 14.3(b)的 Y
1
-Y
0
远远大于图 14.3(a)
的 Y
1
-Y
0

(a)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果小 (b) 挤出效应小政策效果大
405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图 14.3 LM 线斜率不变时 IS 线斜率不同扩张财政政策的效果比较
这是因为 IS 右移,Y↑ L↑ (L1=kY)但 M/P 不变 (M/P=L=kY-hr),只有 r 提高才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而根据前面的分析,IS 线斜率大小主要由 d(投资的利率弹性 )决定,d 值越大斜率越小,IS 线越平坦 (见 IS 方程,r =A/d- [1-b(1- t)]Y/d),说明投资对利率非常敏感,
利率稍有上升挤出的投资就特别大,即挤出效应大,政策效果小。
(2) LM 曲线斜率变化,IS 曲线斜率不变时,比较扩张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
在图 14.4(a)中的政策效果比图 14.4(b)的政策效果要小,挤出效应大。政府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图 14.3 的 (a)和 (b)中的 IS 线都向右水平移动 Y
2
-Y
0
的相等的长度,但是由于 LM 线的斜率不同产生的政策效果不同,斜率大挤出效应小,政策效果大。在图 14.4(b)的 Y
1
-Y
0
远远大于图 14.3(a)的 Y
1
-Y
0

(a)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果小 (b) 挤出效应小政策效果大
图 14.4 LM 线斜率变化 IS 线斜率不变时扩张财政政策的效果比较
这是因为 IS 右移,Y↑ L↑ (L1=kY)但 M/P 不变 M/P=L=kY-hr,只有 r 提高才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而根据前面的分析,LM 线斜率大小主要由 h(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决定,h
值越大斜率越小,LM 线越平坦 (见 LM 方程,r=kY/h-M/ph),h 值越小 LM 线的斜率越大。
LM 线斜率大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迟钝,就是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促使利率上升很多,
利率上升的多挤出的投资就大,挤出效应大,政策效果就小,如图 14.4(a)所示。
(3) 经济特例的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如图 14.5(a)所示,当经济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时候,h=∞,LM 线的斜率为零,成为一条水平线,这时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最大,IS 线向右水平移动 Y
1
-Y
0
总产出增加 Y
1
-Y
0
,利率仍保持 r
0
没有挤出效应。
在图 14.5(b)的古典区域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h=0,LM 线斜率无限大成为一条垂线,任何扩张的财政政策都不能刺激总产出增加,即财政政策失去应有的作用。
注意,在现实的经济历史上还没有发现哪个社会存在上述的特例,这只是理论上的
40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极端。
(a) 流动性陷阱无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有完全的作用 (b) 古典情形有完全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失效图 14.5 在经济特例条件下财政政策的效果比较
实例14-3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践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使财政政策成为美国对付衰退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武器之一。肯尼迪总统提出削减税收来帮助经济走出低谷。这些措施实施以后,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增长。但是,减税再加上1965— 1966年在越战中财政扩张的影响,又使得产出增长过快,超过了潜在水平,于是通货膨胀开始升温。为了对付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并抵消越战所增开支的影响,1968年国会批准开征了一项临时性收入附加税。不过,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这项税收增加的政策力度太小、也太迟了一些。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另一个典型例子。1981年国会通过了里根总统提出的一揽子财政政策计划,
包括大幅度降低税收,大力扩张军费开支而同时并不削减民用项目。这些措施将美国经济从1981— 1982
年的严重衰退中拯救出来,并进入1983— 1985年的高速扩张。
克林顿总统一上台,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高赤字依然顽固地存在着;另一方面经济不景气且失业率高得难以接受。总统必须决定财政政策应从何处着手,是应该先处理赤字,通过增加税收、降低支出来增加公共储蓄,进而靠储蓄水平提高来带动国民投资的增长呢?还是应该关注财政紧缩会减少并排挤投资?最后,总统还是决定优先考虑削减财政赤字。1993年预算法案决定,在其后5年中落实减少赤字1 500亿美元的财政举措。
(资料来源:萨缪尔森,经济学)
14.3 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
政府财政政策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 (简称财政平衡 )。而财政收
407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支的平衡与否会影响到政府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政府管理国家和在国际上的公信力,
所以财政收支平衡问题,是运用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4.3.1 财政收支平衡
当财政收支平衡时国民收入不一定均衡,当财政失衡时国民收入也可以均衡。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定义式有很多种,本书只介绍以下三种。
1,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就是?G=?T,是指一定时期内政府的支出增量与税收增量相等。G-?T> 0
为财政盈余,?G -?T< 0 为财政赤字。
2,财政平衡率与财政赤字率
财政平衡率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这一表述反 映了财政收支平衡程度。当财政平衡 (当收支相等 )时,其取值为 1,即
100%;当收大于支时,其值大于 1,即大于 100%;当收小于支时,其值小于 1,即小于
100%,财政赤字率 =赤字 /GDP,当年的财政赤字数额比上当年 GDP 就是当年的赤字率,
这个比值越大国民经济风险越高。这个比值大于零说明财政赤字,小于零则财政盈余,等于零则财政平衡。
3,国家预算
从内容上看,国家预算是将财政收支活动记载在收支分类表中,以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从程序上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资金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国家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
从定义和内容上看,是财政收支两个方面组成了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无非有三种结果:
预算平衡 (财政平衡 )、预算盈余 (财政盈余 )、预算赤字 (财政赤字 )。预算的一收一支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一张一弛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预算也是一种“自动稳定器”,它可以从反方向牵制国民经济的变化趋势,不使过分。
4,平衡预算乘数的定义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它描述的是当同时增加或者减少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财政平衡预算的时候,国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政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而政府的支出主要是指政府购买。
增加或者减少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等于同时增加 (或减少 )税收和增加 (或减少 )政府购买。国民收入的变动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平衡预算乘数的定义出发,可以得到平衡预算乘数的一个计算方法
平衡预算乘数 KB=KG+KT=(1/1-b)+(-b/1-b)=1
40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如果考虑所得税率,则 KB=KG+KT=[1/1-b(1-t)]+[-b/1-b(1-t)]=(1-b)/1-b(1-t)< 1。
可见平衡预算乘数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时候才等于 1,实际经济中不可能没有所得税,
所以平衡预算乘数实际是小于 1 的。
14.3.2 财政平衡与国民收入均衡
我们应该知道财政平衡和国民收入均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那么,是不是财政平衡国民收入必然均衡?
通过平衡预算乘数我们知道财政平衡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力度最大是一倍的力度,
即在财政平衡情况下增加 10 亿元的支出就要同时增加 10 亿元的税收,通过平衡预算乘数的计算则带来 10 亿 GDP 的增加,如果增加 20 亿的支出 (同时增加 20 个亿元的税收 )就带来 20 亿 GDP 的增加,如果增加 40 亿的支出 (同时增加 40 个亿元的税收 )就会带来 40 亿的
GDP 增加。如果考虑所得税,在财政平衡的条件下,增加 20 亿的支出 (同时增加 20 个亿元的税收 )带来小于 20 亿的 GDP 增加,增加 10 亿的支出 (同时增加 10 个亿元的税收 )带来小于 10 亿 GDP 的增加。
通过这种讨论我们可以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财政平衡的条件下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增加一个相同的量,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结果是不管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等于多少,只要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同增或同减一个相同的量,最终 GDP 以同方向增减一个这个相同的量,但如果考虑所得税,则最终 GDP 以同方向增 (减 )那个量小于财政支出或财政收入的那个相同变化量。
那么这时的 GDP 是不是均衡的 GDP 呢?要看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否相等或者总注入和总漏出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就不是均衡的 GDP(国民收入 ),国民经济均衡与否,不取决于财政平衡与否。那么这时是不是充分就业的 GDP 呢?不一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或均衡的
GDP 有三种情况:充分就业的均衡,通货膨胀的均衡和失业的均衡,是哪种均衡不取决于财政平衡?如果均衡的 GDP 等于潜在的 GDP,就达到了充分就业的均衡;如果均衡 GDP 大于潜在 GDP,就是通货膨胀的均衡;如果均衡的 GDP 小于潜在的 GDP,就是失业的均衡。
14.3.3 财政赤字与均衡的国民收入
那么财政赤字与国民收入均衡的关系如何呢?
赤字支出的效果与平衡支出的效果有明显的不同。如果?G-?T=10 亿,即财政赤字
10 个亿,边际消费倾向是 b=0.8,边际税率是 t=0.2,那么就会促进国民收入增加
Y=[1/1-0.8(1-0.2)]?G=2.78×10=27.8 亿,国民收入增加了 27.8 亿,意味着消费、储蓄和税收都有增加,那么
税收增加额?T==tY=0.2×27.8=5.56 亿;
消费增加额?C=b(1-t)?Y=0.64×27.8=17.79 亿;
409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储蓄增加额?S=(1-b)(1-t)?Y=0.16×27.8=4.44 亿。
根据国民收入均衡原理,注入量要与漏出量相等。我们看到注入为 10 亿,漏出 (储蓄和税收 )也正好等于 10 亿 (4.44+5.56),符合均衡要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10 亿元的财政赤字经过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又新增了 5.56
亿的财政收入,实际的赤字仅是 4.44 亿元。这说明财政平衡并不是绝对的要求,虽然赤字是 10 亿,但实际赤字是 4.44 亿,却使整个国民经济达到了均衡,如果片面追求财政平衡,
整个国民经济不一定达到均衡。
那么财政赤字的标准是什么呢?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了充分就业的财政赤字 (或盈余 )的概念。所谓充分就业的财政赤字 (盈余 ),就是指经济在充分就业状态时存在的赤字 (盈余 ),它是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而不是实际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衡量的财政赤字 (盈余 ),是实际的预算赤字 (盈余 )。 充分就业的预算赤字 (盈余 )和实际的预算赤字 (盈余 ),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政府的财政赤字 (盈余 )在什么水平最好呢?就是制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
14.3.4 财政盈余与国民收入均衡
那么财政盈余与国民收入均衡的关系如何呢?
如果?G-?T=-10 亿,即财政盈余 (或预算盈余 )BS=10 亿,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 0.8,边际税率是 t=0.2,那么就会促进国民收入增加?Y=[-0.8/1-0.8(1-0.2)]?T=-2.22× 10=-22.2 亿。
国民收入减少了 22.2 亿,意味着消费、储蓄和税收都有减少,那么
税收减少额?T==tY=0.2×(-22.2)=-4.44 亿;
消费减少额?C=b(1-t)?Y=0.64×(-22.2)=14.208 亿;
储蓄减少额?S=(1-b)(1-t)?Y=0.16×(-22.2)=3.552 亿。
根据国民收入均衡原理,注入量要与漏出量相等。我们看到注入为零,漏出 (储蓄和税收 )不等于 10 亿 (4.44+3.552),不符合均衡要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10 亿元的财政盈余,经过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后仅剩下 5.56
亿的财政盈余。而且国民收入 (经济 )还没有达到均衡。这说明财政盈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在实践中片面地追求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平衡都是不可取的。当然,为了国民经济均衡而赤字也不一定可取,因为这种均衡未必是充分就业的均衡。要达到充分就业的财政预算即充分就业的财政平衡、充分就业的财政赤字和充分就业的财政盈余都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的国民收入是很难估算的。
结论:政府是否实施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并不看实际的财政是否平衡,即便是在财政赤字的情况下,由于处在低水平 (失业的 )的经济均衡,有可能使实际赤字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赤字水平,也要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
14.3.5 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及其抑制
41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政府的过度赤字必然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而挤出效应是经济发展的隐患。赤字产生的挤出效应表现为政府为了弥补巨额赤字时,发行债券,即公债的挤出效应,这必然形成在资本市场上与私人部门争夺资金的状况。此时,如果政府正在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那么这种财政赤字引起的债务增加对私人部门投资的抑制作用,会使财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债券,当大量政府债券投入市场时,提高了对资金的需求,
从而提高了市场利息率,利息率的提高便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或者说挤掉了一部分私人投资,从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减弱。这就是所谓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见图 14.3、图 14.4),它没有起到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
因此,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时不仅要考虑其政策对当前经济的直接作用,而且必须考虑由于财政政策引起的财政赤字以及为弥补赤字而发生的债务对国民经济未来和间接的影响。
对挤出效应是可以抑制的。如果政府在发行债券的同时,中央银行同时在二级证券市场上购买同样数量的二手债券,货币的供应量就增加了。这是因为,中央银行不是从事商业活动的银行,它直接控制着基础货币的发行,它对通过买卖二级证券市场上的债券,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从而影响着经济体系中的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购买债券后,
相应数量的货币就被投放到市场上。这时,增加的货币量恰好等于政府希望发行债券所弥补的财政赤字
(就是利率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挤出效应被抑制了,
这就叫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见图 14.6,由于财政赤字,
使得政府举债,IS 线从 IS0 移到 IS
1
,利率从 r
0
增加到
r
1
挤出效应是 Y
2
-Y
1

为了抑制这部分挤出效应政府在发行债券的同时,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利率从 r
1
回到 r
0
,挤出效应消失。
从这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正确的财政政策必须同时辅之以正确的货币政策才会有效,
孤立地行使某一方面的政策,从来不是治理经济的灵丹妙药,财政策的作用既不是无用的也不是万能的。在治理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寻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理想组合。
实例14-4
亚洲各国大选年的财政政策
2004年是亚洲各国的大选年。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韩国都举行了大图 14.6 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411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选,这些国家的政府为了讨好公众和各大企业,都采取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可见,扩张的财政政策早已成了一项政治工具。
菲律宾总统大选于2004年5月10日举行,菲律宾全国最大的电视广播网ABS—CBN因政府购买政治广告使利润大增。
据渣打银行雅加达分行的经济学家艾奇森估计,全球第四人口大国印尼花在4月5日举行国会大选和
7月5日首度直选总统的财政支出高达10亿美元。
据报道,印度国会下议院和4个省议会的9 500名议员候选人,竞选支出也高达10亿美元,这是1999
年竞选时的3倍。幅员广大的印度选举持续了4天,部分候选人不惜租用飞机来进行宣传拉票活动。印度首家低成本飞机业公司——狄堪公司(Deccan) 总经理戈平纳斯称:“我们的订单排满整个选举季节,如果我们再多20架直升机就好了。”
2004年4月韩国的选举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机遇。如韩国最大制纸业生产商韩松纸业公司总经理金振曼就表示:“每逢选举,用于竞选传单和海报的纸张便会需求大增。”
韩国央行3月10日宣布将利率维持在3.75%的历来最低水平,印度政府2004年1月宣布移动电话、
航空、电脑、药品等行业减税,金额达23亿美元,在马来西亚,政府在3月21日全国大选前,向政府公务员发放了1.05亿美元的奖金。
印尼最大零售商 Matahari Putra Pdma 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主任高钟健表示:“部分流入经济体系的选举资金将直接转换成消费者支出增长。”
不过,在这种增长效应过后,菲律宾和亚洲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因赤字扩大推动利率上扬,加大挤出效应,进而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加坡摩根大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马力克曾警告说:“选举对市场而言是短期利多,政府方面必须当心对财政造成压力。”
亚洲各国政府在大选年都纷纷出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名义上是促进经济增长,实则是为了引起选民的好感,增加选民对政府的支持率。在短期内,各国经济固然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如果该项措施造成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而产生巨额财政赤字的话,利率将会上升,
挤出效应加大,挤掉了大部分投资需求,经济增长放缓。结果是,政府为了政治目的,人为地造成经济波动,
这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十分不利的。即便为政治目的而讨好选民,政府也应该掂量掂量自己的“钱包”。
由于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并实施的,因此财政政策本身受政治的影响比较大。从本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之所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并不是应对经济萧条,而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这与货币政策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并作出的,而由于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对政治的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财政政策还常常成为党派斗争的工具。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就发生了共和党和民主党关于减税计划的争论。当时的共和党众议员提出7 920亿美元减税方案,包括逐渐把个人所得税减至14%,
这个减税计划是自1981年里根当选总统20年以来,最为全面的一次减税。鼓励退休储蓄,并且给予技术公司等企业以税收优惠。这一计划受到了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的坚决否定。这是因为,共和党提出的减税7 920亿美元的方案将直接威胁到克林顿所提出的改革医疗照顾计划的方案和他在改革社会安全方面所要出台的种种计划。这是克林顿为取得公众的信任和好感所作的努力,而如果共和党的减税计划得以通过并实施,那么克林顿所作的一切努力将付之东流。
正是由于财政政策受到党派政治的影响,因此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特点。一般说来,财政政策在资本主义国家涉及党派斗争和具有一套法定的程序,其内在时滞较长,财政政策在作出决策后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付诸实施看到效果,其外在时滞也较长。
41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资料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3月18日)
413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14.4 国 债 理 论
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
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流动性强,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国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
14.4.1 国债的适度规模
从世界各国管理国债规模的实践来看,一般都采用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国债负担率来判断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
1,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量占该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这一指标从流量上反映了财政支出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债务收入。政府举债过多,
债务依存度高,表明财政债务负担重,有可能给财政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债依存度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 15%~ 20%,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为 25%~ 30%。美国 1982— 1994 年中央财政依存度平均值为 22.30%,日本 1982— 1994 年中央财政依存度平均值为 27.4%。
2,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是否相适应。一国财政偿债能力越大,政府举债的承受能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这一指标说明,国债规模大小要受到国家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国债规模在一般情况下,应同当期财政收入状况相适应。 偿债率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 6%~ 10%,这一指标越高,
表明以前所发国债对财政形成的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3,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是指某一时期国债余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国债负担率与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致相同。国际公认 45%~ 60%
为警戒线。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表示国民经济国家债务化程度和国债累积额与当年经济规模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它重视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考察国债限度的数量界限,被认
41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为是衡量国债规模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国外经济学家多数都认为,国债累积余额,一般应控制在当年 GDP 的 45%为宜。 1990 年日本为 44.2%,美国为 38.1%,英国为 24.9%,德国为 22.7%,加拿大为 41.1%。
国债规模被控制在国际警戒的水平之下都认为是适度的。虽然国际国内理论界对这些数字作为国际警戒线的科学性提出质疑,但是作为经济健康增长的相关适度比例指标、作为确定国债规模的参考指标仍不失其参考价值。起码,超过上述警戒线的国债规模可确定为不适度的。
14.4.2 国债与赤字和税收及其挤进效应
1,国债与赤字和税收的关系
国债与赤字都是政府的融资方式。赤字会使国债滚动增加,国债是未支付的赤字,二者是相互加强的,而税收对前两者有减弱的作用。国债既同于税收又不同于税收。
国债与税收的相同点在于一方面都是政府支出的来源,另一方面国债的清偿需要增加向公众征收税收才能实现,国债无非是以公众未来的税收替代了眼前的税收,消费者的纳税义务并没有消除,只是推迟了而已。
国债与税收的不同点在于国债会引起税负在时间上的移动。国债替代税收,政府支出计划所派生的纳税义务被推迟了,消费者的税负就会向后推移。消费者就可能因税收现值的下降,当期财富的增加而增加消费。因此,将税收和国债严格加以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用国债替代税收所产生的两种财政效果“交换”的分析,对政府制定财政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衡量财政赤字有两条警戒线的标准:第一条警戒线,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不能超过 3%。如果超过了 3%,就会出现财政的风险。第二条警戒线,是政府的财政赤字不能超出财政总支出的 15%。政府的钱不够花时,可以去借债支出,但一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要是超出这个百分比,就比较危险了。
那么,当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怎么来弥补呢?一般来讲,有两种解决的办法,第一种是透支,第二种是发行国债。
什么叫透支?就是财政部在银行里有一个账户,政府让银行直接给财政部的那个账户上拨钱,这种情形就叫财政的透支行为。这样做是不得已的情况,因为它需要给公务员发工资,它需要支出所有应该付的费用,这时只能到银行去取钱,这叫财政的透支。
解决政府财政赤字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取发放国债的方式,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选择这种方式。一国政府在财政有赤字的情况下,公开发行国债,让人们自愿来买,将来国家有钱时再还本付息。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借到资金以后,去搞基础建设,去投资大型国企的技术改造,提升整体经济竞争能力,从而希望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比如说,政府准备发行国债,它就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要发多少国债,国债期限有多
415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长,国债的利息是多少,每个人自己决定买与不买。用这种方式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就比透支的方式要好。
人们去买国债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拿自己手中的钱去买的,政府只是借你的钱去花,
并不会增加货币的总量,整个社会货币的存量没有增加。政府通过发债获得资金,用于基建投资,通过加大政府支出这一块,来拉动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税收,政府最后用获得的税收,来赎回当初向储户出售的国债。这样,政府就不需要去多印钞票,也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了。
一个对公众负责的政府,当出现财政赤字时不会采取透支的方式,而是通过发债的方式来解决政府缺钱的问题。它没有让公众手中的货币贬值,而是变得越来越足值了。
2,挤进效应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企业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财政策的挤进效应不是通过以利率为中介变量来实现的。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只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采用,这时,利率水平往往已经很低,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企业投资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更多的是来自总需求方面的因素。或者说,由于总需求不旺,
形成企业部门的产品积压,进而产生私人部门的悲观性预期。此时,政府如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总需求 (包括内需和外需两部分 ),虽然有可能伴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产生潜在挤出效应的可能,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大,企业外部的隐成本下降了,外在经济会使企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利润空间,这样即使在利率提高或者说企业筹资成本提高时,企业也会增加自主性投资,这是形成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必须要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为企业的生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无疑对财政支出的方向定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当财政政策在“瓶颈”产业上有所作为时,能够较好地发挥挤进效应的功能。比如在电力销售价格被限定时,电力供应可能会产生短缺,如果政府支出旨在改善电力能源的供给结构,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增加投资,否则,电力短缺将引起电价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也因此上升,投资就会减少。
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来源于公债的支出政策就比较有效,而来源于税收的支出政策可能会加剧经济的萧条。 这说明资金来源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对经济有着不同的影响力。
41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再比如,二者对于经济效率的影响也不一样。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税收会导致社会总体福利的净损失,而公债在经济萧条时,只要不对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有太大的影响,一般是不会导致经济效率下降的。这是因为,在经济萧条时,私人投资 (主要是直接投资 )对利率变化反应不敏感,利率变化充其量只能影响到间接投资 (证券投资 )的规模,而对私人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大。所以,在经济萧条时,公债资金的挤进效应比较大,税收资金的挤进效应则相对比较小。
14.4.3 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
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为了一年的经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征集 2 000 万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 2 000 万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征课的 100 万镑,
只不过由付这 100 万镑的人手中转移到收这 100 万镑的人手中,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实际的开支是那 2 000 万镑,而不是为那 2 000 万镑必须支付的利息。
付不付利息都不会使国家增富或变穷。政府可以通过赋税的方式一次征收 2 000 万镑;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每年征课 100 万镑。但这样做,并不会改变这一问题的性质。”
在这段话中,李嘉图表达了政府征税与举债在经济影响上是一样的思想。当然,李嘉图说课税与发债一样,并不等于他主张发债。他认为发债会助长政府的浪费心理,所以他反对发行公债。
1974 年,美国经济学家 R· J·巴罗在题为《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的论文中,力图引伸李嘉图对政府举债的经济影响的论述。
1976 年詹姆斯·布坎南在《巴罗论李嘉图等价定理》一文中反驳巴罗的观点时,首次使用了“李嘉图等价定理” (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的说法。由于巴罗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所以在一些文献中,“李嘉图等价定理”又变成为“李嘉图—
巴罗等价定理” (Ricardian-Barro Equivalence Theorem)。
1.李嘉图对政府举债经济影响的论述所表达的涵义
(1) 在政府筹措财政经费用于非生产性支出时,无论征税还是举债,都使生产资本同样减少。
(2) 为公债支付利息不会使国民财富增加或减少;“公债只是右手欠左手的债,不会损害身体。”
(3) 无论征税还是举债,都减少了居民的消费支出。
其实,在征税还是举债以筹措政府经费的选择上,李嘉图明显倾向于征税而反对举债。
尽管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严格理论假设与现实生活有相当的距离,并且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417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但它从国债与税收之间的替代关系出发,将即期的政府债务同未来的税收联系起来,揭示了政府举债的实质,给我们以启迪。
41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2.巴罗对李嘉图的观点的发挥
巴罗利用无限生命周期模型和利他主义学说论述了公债引发的眼前减税与未来纳税间的关系、公债引起的消费在现在与将来间的替代关系以及公债对储蓄率的影响。巴罗认为如果个人与家庭是理性的,能够认识和预期到政府在债务与税收上不同选择的博弈规则及其后果,那么未来予以偿还的公债本息总额的现值应等于因借债而产生的即期减税额,由此政府储蓄的减少便被家庭和个人的储蓄增加所抵消,国民经济的总储蓄并没有因为政府是举债还是征税而变化,个人的消费也未发生变化。这就是被称为“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的核心内容。巴罗对李嘉图的观点的发挥是要证明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14.4.4 对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的批评
莫迪利阿尼、托宾和曼昆对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质疑和反对。
巴罗假说一提出就遭到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和批评。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疑问之一就是人们是否有动机为超出生命界限的未来增税因素而储蓄。
莫迪利阿尼 (Modiligani)在有限期界理论中提出,人们并不关心生命以外的事情,因此,
由于发债带来的减税效应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这样,民间储蓄的增加就不足以抵补政府储蓄的减少,所以总储蓄下降。即使消费需求增加能够刺激短期经济增长,但总储蓄下降也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托宾 (Tobin)也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限制条件太多,与现实不符。托宾认为国债发行引起的纳税相对减 少会减轻人们的即期预算约束,相对增加的收入不会完全用于增加遗产形式的储蓄,消费的增加是显然的。与此同时,国债发行也能够吸收私人储蓄,也就能够对总需求产生影响。特别是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时,民间投资小于民间储蓄,则产生民间储蓄剩余,这时就有必要通过政府发债吸收民间储蓄剩余,并通过政府投资的增加来保持总投资率的稳定甚至上升。因此,以国债融资支持的政府支出对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有利的。
曼昆 (Gregory Mankiw)从消费者的短视,借债约束和代际财富再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李嘉图等价定理不成立的原因。
1.短视
李嘉图等价的赞成者认为,人们在作出消费和储蓄决策时具有充分的知识和先见之明,
即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因此,理性的消费者能够预见现在政府举债意味着将来要增加税收。
曼昆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甚至,人们在作出消费和储蓄决策时是短视的。人们往往是依据将来税收与现在税收相同的假设采取行动,而不会考虑现在的财政策会引起将来税收的变化。因此,债务融资的减税效应将导致人们误以为永久收入增加 (其实并没有增加 ),从而导致其增加消费。
419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2.借债约束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赞成者认为,消费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永久收入 (包括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 )。因此债务融资的减税会增加当前收入,但永久收入不变,
从而消费不变。曼昆认为,永久收入假说是靠不住的,因为某些消费者面临着借债约束,
无法顾及永久收入问题。对这样的消费者,当前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收入而不是永久收入决定其消费。债务融资的减税增加当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
3.代际财富再分配
李嘉图等价的赞成者认为,消费者具有利他主义的行为倾向,不仅从自己的消费中而且从子女消费中得到效用,不仅关心自己的消费而且关心子女的消费。对减税后的增税预期使消费者增加储蓄而不是消费以应对将来 (甚至子女 )的税收负担。
曼昆认为,人们所具有的是普遍的利己主义行为动机。举债导致将来税收的增加会落在下一代人身上。举债代表一种财富的转移,从下一代人向当代人的转移。当代人会以下一代人消费减少为代价而增加自己的消费。
对李嘉图等价定理有效性的争论仍然在持续着,还看不到哪一方的观点会最终取胜。
对它的争论就像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甚至是否存在宏观经济学一样引人入胜。
14.4.5 卢卡斯批评
1,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
战后凯恩斯主义的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参数,都是根据经验数据估计出来的,要么忽视预期,要么只是适应性预期。
如 AD— AS 模型可简写为 Y
e
= a G + b M
式中,Y
e
为均衡的国民收入; G 为政府支出; M 为货币供应量。
通过给定 G 和 M,便可预测出国民收入 Y
e
。但模型中的参数 a,b 却不可信,因为当人们按经验和当前信息预期到政策将给他们带来不利影响时,他们会改变行为,这将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值,使预测“牛头不对马嘴”。
再如,当政府根据曲线相机抉择时,经济人理性预期会改变曲线的形状或使之发生位移,而根据经验设计的计量模型没有考虑当事人的这种最优化行为过程,使预测出错。
2,对货币主义简单规则政策的批评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需求是一个由多个变量组成的稳定函数,暗含着货币流通速度也是一个高度稳定的函数。
据此按照增长速度实施固定不变的货币规则可以稳定价格总水平,从而稳定名义 GDP
水平。
420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但卢卡斯认为,当货币政策从相机抉择转向单一规则时,人们也会改变其行为,货币流通速度随之变化。
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货币政策的变化支持了卢卡斯的观点。 当美联储实施这一政策后,货币流通速度变得相当不稳定,最终使其放弃控制货币总量的政策。
3,卢卡斯批评的思路与意义
思路是假定宏观经济中的函数关系不变是错误的,应从当事人的基本选择中导出待估计的函数形式;应从技术和偏好一定的条件下,从个体最优化行为中推导出宏观总量关系,
而不是从经济学的历史经验得来;计量模型中的参数一般是政策变量的函数,会随政策变化而变化;当影响经济当事人决策序列结构或制度发生变化时,任何政策变化将系统地改变计量经济学的模型结构。
卢卡斯批评的意义,首先是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新思路:按最大化原则,从微观层次入手研究宏观问题;引起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化演进,出现宏微一体化趋势。其次是使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并且还要看到政策对理性预期的影响和变动,从而对政策效果的影响。
实例14-5
1,我国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量占该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在我国,
国债依存度有两种计算口径,即国家财政国债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我国的国债由中央财政发行,
国债收入归中央财政控制使用。因此,我们在用国债依存度来衡量国债规模时采用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更为合理。从表14-1中可以看到,1994~ 2002年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分别为64.84%、75.72%、85.89%、
95.23%、121.86%、96.69%、84.37%、84.67%和87.6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非常高,
中央财政支出资金来源很大部分依靠发行国债,这必然会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其中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国际上关于中央财政对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是25%~ 30%,我国的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远远高出世界公认警戒线,表明我国的国债规模的形势比较严峻。
2,我国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是否相适应。这一指标越高,表明以前所发国债对财政形成的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从表14-1中可以看到,
1994—2002年我国国债偿债率分别为6.65%、12.56%、17.09%、21.04%、22.74%、15.66%、11.59%、11.74%
和13.05%。很多学者都主张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应控制在8%~ 10%,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为6%~ 10%。
可见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已经远远超过了公认的安全线。虽然国债偿债率已经呈现出向安全线逐步接近的趋势,但是我国近些年由于国债规模的膨胀,加上新发国债期限较短,还本付息的支出负担日益沉重,偿债压力会进一步扩大。一般来说,国债本息是必须无条件偿还的,刚性很强。在我国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困难不能得到根本扭转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发新债来还旧债,后果是国债规模越来越大,极大地加剧了国债的规模风险。
421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3,我国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是指某一时期国债余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国债负担率与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致相同。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
左右。因此,我们应推算我国合理的国债负担率在20%左右。从表14-1中可以看到,我国1994—2002
年国债负担率分别为4.89%、5.64%、6.42%、7.40%、9.91%、12.85%、14.56%、16.28%和18.8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债负担率比较低,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45%~ 60%的警戒线,似乎可以说明国债规模还不够大。事实上,地方政府的债务和或有债务之和却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我国举债的历史比较短,不能够将我国的国债余额与西方发达国家国债余额作简单的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余额是经历上百年时间积累形成的。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债负担率增长较快,2002年国债负担率是1994年的3.86倍,
1994年到2002年间国债负担率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8%,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我国政府已意识到这一点,从2003—2004年开始,政府已及时地从扩张的财政政策中淡出。
中国1994—2002年国债规模分析
表 14-1 1994 年以来我国衡量国债规模风险主要指标
单位:亿元
年份
国债
发行额
中央财政支出
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
内债还本付息额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偿债率国债余额
国内生产总值
国债负担率
1994 1 137.55 1 754.43 64.84% 364.96 5 218.10 6.65% 2 286.40 46 759.4 4.89%
1995 1 510.86 1 995.39 75.72% 784.06 6 242.20 12.56% 3 300.30 58 478.1 5.64%
1996 1 847.77 2 151.27 85.89% 1 266.29 7 407.99 17.09% 4 261.43 67 884.6 6.42%
1997 4 211.79 2 535.50 95.23% 1 820.40 8 651.14 21.04% 5 508.93 74 462.6 7.40%
1998 3 808.77 3 125.60 96.69% 2 245.79 9 875.96 22.74% 7 765.70% 78 345.2 9.91%
1999 4 015.00 4 152.33 121.86% 1 792.33 11 444.08 15.66% 10 542.0 82 067.5 12.85%
2000 4 657.00 5 519.85 84.37% 1 552.21 13 395.23 11.59% 13 020.0 89 442.2 14.56%
2001 4 884.00 5 786.02 84.67% 1 923.42 16 386.04 11.74% 15 618.0 95 933.3 16.28%
2002 5 934.30 6 771.70 87.63% 2 467.71 18 903.64 13.05% 19 336.1 102 397.9 18.8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克林顿政府的政策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
其出色表现被誉为新经济时代。
由于里根和老布什两任总统都奉行增加军费开支和减税的经济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使得美国财政赤字节节攀升,1992年达到2904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占当年美国GDP的4.9%(远远越过国际警戒线的3%)。
42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美国经济常年徘徊在滞胀的阴影下。1993年克林顿政府上台后,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货币政策的组合。
从理论上讲,克林顿经济学是一个混合物,是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混合物。同时也是总量与结构调整的混合物。克林顿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紧缩的财政政策虽然其目标是减少预算赤字,但不是简单减少支出的办法,而是采用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财政政策。主要措施有:通过增加投资,经济转型和增长战略来增加财政收入;削减国防经费(近500亿美元);取消非生产性开支(150项),鼓励私人投资(特别是对创新企业减免税);削减联邦经费;增加所得税和加大对富豪的税收力度(年收入超过18万美元的富人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31%提高到36%,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豪们还征收10%的附加税,使最高税率进一步上升到39.6%;年应缴税收超过1 000
万美元的公司,其所得税率由34%提高到36%,当时美国220万家公司中有2 700家公司属于这一增税范围。据估计,联邦财政每年将因此增加150亿美元的税收。此外,还增加富裕老人的社会保险福利税和全面提高能源税。据估计,该项增税计划能使联邦政府增加税收达270亿美元)。与此同时,对中等收入的个人可选择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率,并对一些多子女的贫困家庭予以免税。为了解决美国国内当时的失业问题,克林顿曾建议政府必须增加3 000多万美元的拨款用于重建公路、机场、住房。
由于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而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带来经济衰退,克林顿选择了中性政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使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
从而使经济以其自身的潜能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久稳定地增长。
美国经济在克林顿执政的连续八年都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在2%~ 3%,
消费物价指数控制在3%以内,失业率从1992年的7.4%降至1998年的4.3%,自克林顿政府1993年执政以来,美国新增就业岗位1 650万个,1998年通货膨胀率仅为1%,创造了失业率28年来、贫困率29年来、通货膨胀率33年来的最低,拥有个人住房的人数为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联邦预算近30年来首次出现盈余。从联邦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来看,1993年为9%,1998年预算盈余占
GDP的比重为0.8%。
投资趋旺,美国进入了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经济快速增长并存的好时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克林顿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应用。 
里根政府和老布什政府实施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却没有能够实现稳定增长,而克林顿政府实施的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却实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那么,是不是宏观经济理论失效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中的奥秘就在于美国财政政策具有很大的“挤出效应”。
由于里根和老布什两任总统都奉行增加军费开支和减税的经济政策,因此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财政赤字国家,巨额的赤字要通过举债弥补,从而挤占了巨额的私人资本,引起的高利率又严重影响私人投资信心,因此严重地阻碍着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老布什执政4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1%,失业率高达7.8%,人民生活水平未见改善,贫富差距拉大,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尽管从总体上看,克林顿政府实施的是增税减支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但是如果仔细考察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其中不乏增加有效需求的切实举措。比如,克林顿政府出台的增税方案,主要是针对提高富豪阶层和获利丰厚的大公司的,而与此同时,该法案允许中等收入的个人可选择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率,并对一些多子女的贫困家庭予以免税。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又可以实实在在地使中低收入的家庭增加收入,从而使他们扩大消费和投资。另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振兴美国经济和促进新技术发展,对一些为创建新企业而进行风险投资的个人和一些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的举措,进而增强了美国经济的活力。同样,在减少政府支出的政策中,克林顿政府也是煞费苦心,一方面
423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减少公务员的工资和军费开支,另一方面却增加与就业息息相关的公路、机场、住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后者恰恰也是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部分。
总的说来,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成功的。而本案例给我们两个重要的启示。其一,财政政策具有的“挤出效应”可能使得财政政策失效,因此不能一厢情愿地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的方法来刺激经济。
要是因为上述政策使得国家“入不敷出”、债台高筑,那上述政策就只能算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
会给宏观经济带来灾难。其二,在分析具体的财政政策效应时,既要看其总体的属性,也要细致地分析其中的具体内容。因为总体上属于紧缩的财政政策可能实质上却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举措,而我们分析的着眼点还是要落在政策的实际效果是刺激了有效需求还是抑制了有效需求。还是那句老话“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国如此,我们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也应如此。
(资料来源:刘澄、赵慧萍,美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持续增长,华南金融研究,2001(5))
本 章 例 题
【例 14-1】 现在均衡的国民收入是 Y
0
=100,b=0.8,政府将税收从 t
1
=0.2 降低到 t
2
=0.1,
则政府最终减少了多少税收?
解:由于降低了税率,国民少交税 Y
0
(t
2
-t
1
)=10,相当于国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10,那么增加的消费?C=bY
0
(t
2
-t
1
)=0.8×10=8 消费的增加通过乘数的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
Y=Kc?C=[1/1-b(1-t)]?C=[1/1-0.8(1-0.1) ] ×8=28.56
这部分?Y 引起税收的增量?T=0.1×28.56=2.856。
那么,降低税率前税收 T
1
=t
1
Y
0
=0.2×100=20;
降低税率后的税收 T
2
=t
2
Y
0
+△ T=0.1×100+2.856=12.856;
最终减少的税收是 T
1
-T
2
=20-12.856=7.144。
【例 14-2】 假设国会决定减少转移支付,并用相等的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即进行一次财政结构的调整。如果 b=0.8,t=0.25,均衡收入 Y=600,增加的政府购买和减少的转移支付均为 10 个单位。
问,(1) 均衡收入是增加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
(2) 预算盈余变化了多少?为什么会变化?
解,(1) 均衡收入增加了,因为当政府购买增加额与转移支付减少额相等时,由于政府购买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从而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KG=1/1-b(1-t)=1/1-0.8(1-0.25) =2.5; KF=b/1-b(1-t) =0.8/1-0.8(1-0.25)=2
Y=KG·?G+KF·?F=2.5×10+2×(-10)=5
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5 个单位。
(2) 预算盈余的变化,?BS=?T-?G-?F= t·?Y-?G-?F =0.25×5-10- (-10)=1.25。即预算盈余增加了 1.25 单位。这是由于均衡收入增加引起税收增加而政府的总支出并没有变化,只是做了财政结构的调整。可见合理的财政结构的调整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缓
42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解赤字。
【例 14-3】 已知 LM 方程为 Y=500+25r,IS 方程为 Y=950-50r(C=40+0.8Yd,税收 T=50,
投资 I=140-10r,政府支出 G=50),求,
(1) 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2) 当政府支出变为 80 时均衡的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是多少?
(3) 收入增加量是多少? IS 线右移量是多少?挤出效应是多少?
解,(1) LM 和 IS 方程联立得 r=6,Y=650,C=40+0.8×(650-50)即 C=520,I=140-10r=80。
(2) 由于政府支出变为 80,比原来的 50 增加了 30,即?G=30,而政府支出乘数在本题中是 5,那么 IS 线向右移动 5 倍的 30 即 150。
那么新的 IS 方程,Y=950-50r+150=1100+50r
LM 方程没变还是,Y=500+25r,则两方程联立得,Y = 700,r = 8,代入消费和投资函数得,C = 560,I=60。
(3) 收入增加量是 700-650=50,远远小于 IS 右移量 150,挤出效应是 100,这是因为利率提高挤掉了投资需求 20,这 20 通过乘数的作用正好是 100,乘数是双刃剑。
注意,(2)还有一种算法,即可用Y=C+G+I来计算新的IS方程,结果一样。
本 章 小 结
知识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内在矛盾;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拉弗曲线;财政平衡与均衡收入的关系;财政赤字(盈余)与均衡收入的关系;国债的适度规模;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国际警戒线;国家预算的三种结果;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对李嘉图
—巴罗等价定理的质疑;卢卡斯批评。
关键术语:内在稳定器效应、乘数效应、奖抑效应、货币效应、社会效应、挤出效应和挤进效应;财政收支平衡(平衡预算);财政赤字(预算赤字);财政盈余(预算盈余);
平衡预算乘数;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财政赤字货币化。
中国改施稳健财政政策的三重内涵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国债如果不过分的话,将给我们一种国家的幸运。”
詹麦斯·麦迪逊:“公债是公共罪恶。”
赫伯特·胡佛:“祝福青年人,你们将要继承国债。”
2004年1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
425
财政政策
第 14 章
主要任务。其中,第一条即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实施已近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即将调整取向。12月7日,财政部长金人庆为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对稳健财政政策专门做了解读。
总之,“积极”之于“稳健”,虽然仅仅是两个字的变化,但其中却蕴含着三重内涵,即“适度、避险和公平”,稳健财政政策意味深长。
(1) 稳健的第一重内涵是适度。一方面指财政政策力度不大也不小,政府财政支出在保证对经济增长有效刺激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政府财政收入在保证微观主体消费、投资需求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将财政赤字缩减到合理边界。应该说,这种适度性可以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ixanda Hamilton,1757
—1804,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名言来简要概括:“国债如果不过分的话,将给我们一种国家的幸运。”
另一方面,稳健财政政策的适度性来源于“渐进式”改革的轻微震荡性。稳健意味着财政政策的转型是不温不火的,运用的是“目标明确,小步微调”的高明宏观调控手法,将政策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化为最小,
避免了经济“一刹就死”的尴尬。因此,稳健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对财政政策刺激作用的瞬时放弃,而是在长期中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赤字财政的依赖程度,将中国经济增长引领到更加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来。
(2) 稳健的第二重内涵是避险,即规避了经济过热和赤字激增双方面的风险。应该说,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也是避险的政策选择。那时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内需不足的巨大风险,而政府通过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刺激了总需求,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政策动力,将通缩风险有效化解。但时移事异,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重新带来了经济过热的通货膨胀风险,
稳健财政政策通过对政府支出的抑制避免了通胀风险的集中。此外,7年间发行的9 100亿元国债直接带来了高额财政赤字,2002年及2003年财政赤字连续两年达到3 198亿元,刷新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纪录。
长此以往,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将使国民储蓄下降,长期利率上升,进而导致国内资本存量较少,经济缺乏长久增长的动力。也就是说,在长期中赤字财政这种国家幸运可能就变成了一种厄运,所以詹麦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1751—1836,美国第四任总统(1809—1817)才会说:“公债是公共罪恶。”而稳健财政政策的适时推出避免了中国经济陷入赤字漩涡的风险,保障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安全性。
(3) 稳健的第三重内涵是公平,即促进了财富在代际之中的合理分配。
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可能刺激了一代人的消费,但如果这种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将使得为这一代人过多消费埋单的将是下一代人,也就是造成了财富在代际中的不公平转移。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政府在上一代人身上多花的钱总是要靠税收来弥补,而承担这一税收义务的很可能是下一代人,债务将成为赤字财政政策留给下一代人的唯一遗产,这种财富跨代再分配造成了福利天平的倾斜,正如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1874—1964),美国第31任总统(1929—1933))所言:“祝福青年人,你们将要继承国债。”
稳健财政政策及时终止了赤字财政政策长期化的趋势,重新将国债负担交回受益的一代人,促进了长期中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因此,财政政策积极转向稳健绝对是中国经济的利好消息,“适度、避险、公平”的三重内涵注定稳健财政政策将成为中国经济理性前行的政策保障。
(资料来源:程实,中国改施稳健财政政策的三重内涵,摘自《国际先驱导报》—http://www.mof.gov,
cn/news/ 20050302_1529_4908,htm)
42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习 题
1,名词解释
内在稳定器效应 乘数效应 奖抑效应 货币效应 社会效应
挤出效应和挤进效应 财政收支平衡 (平衡预算 ) 财政赤字 (预算赤字 )
财政盈余 (预算盈余 ) 平衡预算乘数 国债负担率 国债依存度
国债偿债率 财政赤字货币化。
2,选择题
(1)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
A,政府公共工程的支出 B,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C,所得税制度 D,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
(2) 财政政策的手段或工具是 ( )。
A,挤出效应 B,政府购买 C,转移支付 D,税收
(3) 由于政府扩大了公共支出,引起企业投资增加这叫 ( )。
A,社会效应 B,挤出效应 C,货币效应 D,挤进效应
(4) 关于财政平衡和国民收入均衡的关系是 ( )。
A,财政平衡国民收入才能均衡 B,财政平衡国民收入不一定均衡
C,国民收入均衡财政不一定均衡 D,国民收入均衡了财政才能平衡
(5) 国债与财政赤字的关系是 ( )。
A,此消彼涨 B,相互加强
C,它们之间没关系 D,只有税收的介入它们才能相互抵消
(6) 卢卡斯批评是指 ( )。
A,对货币主义的批评 B,对适应性预期的批评
C,对等价定理的批评 D,对相机抉择政策的批评
(7) 以下 ( )指标是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
A,国债余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B,当年赤字 /当年 GDP
C,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 D,当年国债发行量占该年财政支出的比重
3,思考题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哪些?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2) 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3) 通过调整税收而实行的财政政策与通过调整支出而实行的财政政策的作用过程有何区别?
(4) 分析国债的“挤出效应”和“挤进效应”。
(5) 什么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