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史三、古典管理理论四、近代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
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是在管理者、理论家、研究和咨询人员探寻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方法过程中产生的。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化,其内在动力也在于对更好利用组织资源方式的探索,在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的需要。
3
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个体手工作坊家庭工场作坊机器大工业社会化大生产知识社会生产方式组织出现分工复杂协作精细没有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群体简单分工简单协作没有群体没有分工没有协作组织复杂分工更细协作更强大组织变化分工变化协作变化简单管理没有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出现近代、现代、管理理论出现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将不断发展
4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史三、古典管理理论四、近代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5
二、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历史早 期管理思想西方古代、
中国古代、
西方产业革命后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近代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需要层次论
X,Y理 论双因素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系统管理权变管理定量管理管理科学决策理论经验主义社会系统
19世纪末以前 19世纪末至
20世纪 30年代
20世纪 30年代至 50年代
20世纪 50年代至今
6
二、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历史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组织环境理论
7
二、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历史早期管理实践和思想
(一)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公元前五千年,古代埃及人建造大金字塔的实践;
公元前二千年,古巴比伦国颁布,汉穆拉比大法典,;
公元前 284年,古罗马建立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
十五世纪,意大利思想家、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提出的四项领导原理;
8
早期管理实践和思想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宏观性的治国管理思想和微观性的治生管理思想;
孔子的“德”、“礼”为治的管理思想;
孟子的“仁”、“义”为伦理标准的管理思想;
管子的顺“道”(指客观规律)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以“道”为核心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韩非的“法、术、势”结合的法制管理思想;
孙武的“战略、作战、竞争、用人”的军事管理思想;
荀况的经济管理思想;
沈括的系统运筹工程管理思想等等。
9
早期管理实践和思想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内涵)
1、顺“道”。 要顺应客观规律。
2、重人 。 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
3、人和 。 讲究协调人际关系。
4、守信 。 治国、举业要守信。
5、利器 。 生产要有工具,打仗要有武器。
6、求实 。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7、对策 。 运筹帷幄,以智取胜。
8、节俭 。 开源节流,崇俭拙奢。
9、法治 。 人唯守法,法治优于人治。
10
早期管理实践和思想
(三)产业革命后管理思想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斯图亚特提出工作方法研究和鼓励性工资,以及管理人员与工人分工问题;
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管理可作为同土地、劳力、资本并列的要素、分工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英国数学家和机械学家巴贝奇劳动分工可按专业进行,并能提高生产率;
英国工业家欧文提出要重视工厂管理中的人的因素;
法国工程师杜平提出工厂管理可应用机械学进行方法研究
11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史三、古典管理理论四、近代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2
三、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科学管理之父 — 泰罗( 1856 - 1915)
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 1911)
2、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时间研究、动作研究与工作定额;
标准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
例外管理原则;科学管理原则
3、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和不足
13
3、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
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近代的分析方法形成观点和理念来代替个人的判断、意见和经验。开创了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代替旧的经验管理的时代。
他创造和发展的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形成的一些管理制度,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历史局限性
对生产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仅重视技术因素,无视人和人群关系的作用;
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14
三、古典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1、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经营管理创始人 — 法约尔( 1841 - 1925)
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1916)
2、一般管理理论主要内容企业经营活动(或职能)的构成;(六大活动)
管理职能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的一般原则;(十四项原则)
3、一般管理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和不足
15
法约尔的 14条管理原则:( 1 ~ 8 条)
劳动分工,工作专门化和劳动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尤其是在管理者采取措施来减轻员工厌倦感时。
权威和责任,管理者拥有发布命令和要求下属服从的权力。
统一指挥,一位员工应该只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
权威链,组织中从高层到基层的命令链长度应有所限制。
集中,权威不应集中在命令链的高层。
统一领导,组织应该只有一个行动计划来指导管理者和员工。
公平,所有的组织成员都应该受到公正的待遇和尊重。
秩序,组织职位的安排应该以组织效率最大化和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机会为原则。
16
法约尔的 14条管理原则:( 9 ~ 14 条)
主动性,管理者必须允许员工富于创新性和创造性。
纪律,管理者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团体。
员工报酬,报酬系统对于员工和组织应该是公平的。
人员稳定,长期工作的员工能够提高技能,从而能够提高组织效率。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员工应该理解他们的业绩是如何影响整个组织的业绩的。
团队精神,管理者应该鼓励同事友情、热情和对于共同事业的热爱。
17
3、一般管理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
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他对管理五大职能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构架。
他的管理理论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
强调了管理的一般性,这使他的理论适用于广泛的组织。
他的管理一般原则对企业组织的严密化和合理化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历史局限性
缺乏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和研究;
有些管理原则过于僵硬。
18
三、古典管理理论
(三)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1、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马克思,韦伯( 1864 - 1920)
代表作,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2、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内容以正式、合法、理性权威为基础建立行政组织结构。
法规与规章;非人格化;工作与职责分工;层级结构组织;终身职业保障;职权结构;理性行为。
3、行政组织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和不足
19
三种类型权威形成三种完全不同组织神秘化组织
( 没有规章,非理性行为。个人权威和好恶大于组织意志和利益)
传统组织
( 传统神圣不可侵犯,以传统法则为依据继承权力 )
个人崇拜式权威为基础传统式权威为基础合理化、
合法化组织
( 法理的、精确的、
稳定的、可靠的、连续的组织权力 )
理性、合法权威为基础
20
官僚行政组织的理想模型
—— 建立在以下五条原则之上原则 1,在一个官僚组织里,管理者的权威来源于其在组织中的职位。
原则 2,在一个官僚行政组织里,人们的职位应该根据其业绩表现,而不是社会地位或个人关系来决定。
原则 3,组织中每一个职位的正式权威、工作职责及与其它职位的关系,都应清楚地加以界定。
原则 4,为了使权威能够在组织中得到有效的运用,职位应该按层次设置,这样员工才能够知道他们向谁负责、谁向他们负责。
原则 5,管理者必须创建明确的准则、标准操作程序以及相关规范,
这样他们才能够对组织里的行为有效加以控制。
21
官僚行政组织的理想模型官僚行政组织应该具备:
确定员工应如何行为的标准运行程序和书面规则系统明确说明的任务和角色的关系系统公正和平等地对待员工进行回报的选择与评价系统明确界定的权威等级
22
3、行政组织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
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家族个人或世袭地位来进行管理,即用官僚行政管理体制代替传统管理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种稳定、严密、高效、合乎理性的管理体系。
他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为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历史局限性
只把目光对针了正式组织,忽视了现实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对组织和管理所起的重大影响。
23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史三、古典管理理论四、近代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4
四、近代管理理论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学
1、梅奥及霍桑试验霍桑试验( 1924 - 1932)
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1933)
2、人际关系学主要内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取决于员工的态度及与周围人的关系;
3、人际关系学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和不足
25
霍桑试验 — 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试验工厂照明试验接线板工作室研究大规模访问和调查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理解工作群体成员和管理者的感情、思想、行为等如何影响绩效是何等的重要。
26
3、人际关系学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
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管理方法的变革指明了方向。
重视、倡导发挥生产实践中人性和人群关系的作用。
历史局限性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过分强调感情的作用;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作用。
27
四、近代管理理论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揭示了人类需要层次规律代表作,动机与个性,( 1954)
2、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内容人类多种需要可分五个层次;人类需要由低到高发展;主体需要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对行为起激励作用;
3、需要层次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和不足
28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
29
四、近代管理理论
(三)麦格雷戈的 X,Y理论
1、麦格雷戈揭示了人性的不同假设与其对应的管理方式代表作,企业的人性方面,( 1960)
2,X,Y理论主要内容
X型人性假设及其对应的管理方式
Y型人性假设及其对应的管理方式
3,X,Y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和不足
30
X型人 的假设 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方式
1、人是懒惰的,会逃避工作
2、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让别人领导
3、缺乏理智,不能克制,易受别人影响
4、在满足需要时,
喜欢选择经济上获利大的事去做。
1、关心提高生产率,应靠职能权力来实现
2、应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人服从
3、让人适应工作和组织要求,
不要考虑情感上和道义上给人应有的尊重
4、主要用经济报酬来收买工人的效力和服从
5、强调严密组织,制定具体规范和制度
31
Y型人 的假设 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方式
1、工作可能对人是一种满足
2、人们(自觉成熟后)是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3、如果提供适当机会,
人们能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4、人在适当条件下人不仅会接受职责而且会谋求职责
1、建立亲善的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才能得以发挥的环境
2、管理者不是指挥者、调控者、
监督者,而是支持者和帮助者
3、应采用除经济利益之外的多种激励方式和激励因素
4、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
5、让工人参与决策和管理,并共同分享权力
32
四种基本类型的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复杂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
33
四、近代管理理论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赫茨伯格揭示了需要对行为的积极影响代表作,工作与人性,( 1966)
2、双因素理论主要内容建立保健因素只能防止人产生不满和消极建全激励因素才能给人带来满足和满意
3、双因素理论的意义对管理学科发展的贡献和不足
34
双因素理论的来源和内涵不满意 满意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没有满意满意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35
双因素理论企业政策、
工资水平、
工作环境、
劳动保护等
(环境)
激励因素 能力、潜力工作有成就感、
工作得到赏识、
职务上有责任感、富有挑战性、未来有发展机会等
(工作本身)
发挥人的现有能力;
激发人的潜在能力从不满意 — 到没有不满意 — 发展到满意和满足保健因素
36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史三、古典管理理论四、近代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37
各个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特点企业古典管理技术、制度近代管理人性人际关系人的潜能现代管理组织与环境相关学科技术运用从外部从整体重未来发展
38
五、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社会系统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系统管理学派
(五)经验主义学派
(六)管理科学学派
(七)权变学派
39
(一)管理过程学派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
后来孔茨成了这一学派另一代表人物。
主张按“管理职能”建立学科框架。
1、管理是一个过程;
2、管理过程有五个主要职能构成;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40
(二)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巴纳德,代表作 1938
年出版的,经理人的职能,。
该学派主张以组织为基础来分析说明管理职能和过程。
1、组织是一个社会协作系统;
2、正式组织中建立协作需要三个条件;
3、组织维持其生存和发展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平衡;
4、管理者最根本的职能是协调。
41
(三)决策理论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代表作 1960年出版的,决策理论新科学,。
该学派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管理过程。
1、组织只是由决策者个人所组成的系统;
2、管理的关键是决策;
3、所有管理过程实质是决策过程。
4、有效的管理在于有效的决策。
42
(四)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卡斯特,代表作,系统理论与管理,。
该学派主张,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的基本职能。
主要观点:
1、企业是一个人工的开放系统,与环境有着交互作用,企业生存发展不能脱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2、企业组织是一个完整的子系统,企业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子系统相互作用效果来决定。
43
开放系统的组织投入阶段原材料资 金人力资源组织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投入转化阶段组织对投入进行转化
,并产生附加价值产品服务机器设备人力技术信息技术产出阶段对产出的销售使组织能够获得新的投入组织将其产出输回外部环境环 境
44
(五)经验主义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代表作,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以管理者的实际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认识和掌握管理原理。
1、成功或失败的管理实践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
2、从经验中抽象出的一些一般性结论,有助于实际管理工作者真正理解管理原理;
3、来自实践的经验更加符合实际,更有指导意义。
45
(六)管理科学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伯法,代表作,现代生产管理,等。
该学派主张,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1、管理过程要依靠建立一套科学的程序和数学模型,才能增强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
2、以现代科技成果为手段,可极大提高管理效率;
3、要广泛采用运筹学、计量经济、定量分析、
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于管理过程。
46
(七)权变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卢桑斯,代表作,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
该学派主张,着重考察有关环境的变数与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的关系,以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达到目标。
1、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2、组织所处的环境决定着何种管理观念和技术更适合于组织;
3、几种较为普遍的情景变量有:组织规模、技术的常规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等。
47
如组织设计中 权变理论环境特点决定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稳定环境下的组织一般选择机械式结构变动环境下的组织一般选择有机式结构不存在最佳的组织方式;
组织结构取决于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
48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理论一、管理实践和理论的产生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史三、古典管理理论四、近代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
五、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
六、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49
(一)面向未来的管理十大新趋势
1、创新 — 管理的主旋律
2、知识 — 管理的重要资源
3、学习型组织 — 成功企业的模式
4、快速应变能力 — 管理的新要求
5、权利结构 — 正“金字塔”变为倒“金字塔”
6、弹性系统 — 跨功能、跨企业的团队
7、全球战略 — 未来企业决战成败的关键
8、跨文化管理 — 管理文化的升华
9、“四满意”目标 — 企业永恒的追求
10、没有管理的管理 — 管理的最高境界
50
(二)未来管理发展的新趋向
1、管理思想科学化 — 借鉴、学习、创新、文化、伦理
2、管理理念人格化 — 人性化、人本化、人格化
3、管理内容价值化 — 知识、无形资产、满意度、泛效益
4、管理形式制度化 — 机制、组织形式、制度创新
5、管理工作规范化 — 程序化、标准化、通行化
6、管理作风民主化 — 民主决策、参与式、自主式管理
7、管理控制分权化 — 授权、分权、分散化经营
8、管理组织柔性化 — 简化、弹性、动态、网络化
9、管理任务职业化 — 职业经理人、职业企业家
10、管理手段信息化 — ERP,MRP和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