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2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及其管理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再造
3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一、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 设计系统的目标
– 结构和运行规划
– 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
– 分析变化,进行局部或全面调整
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和适度的创新的结合。
4
二、创新和维持的关系
1,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
2,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动态的、非平衡的系统
3,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5
三、创新的类别
– 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 消极防御性创新和积极进攻型创新
– 初期创新和运行中创新
– 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6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一、目标创新二、技术创新
– 要素创新
– 要素组合创新
– 产品创新(品种和结构)
三、制度创新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五、环境创新(市场创新)
7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一、创新的过程
1,寻找机会
2,提出构想
3,迅速行动
4,坚持不懈
8
二、新活动的组织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4,正确地对待失败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9
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再造一、组织基本流程的类型
– 战略流程
– 经营流程
– 保障流程
10
二、组织工作流程构成的影响因素
– 组织文化
– 工艺技术特征
– 管理风格
11
三、流程再造的基本途径
– 第一,发现与准备阶段
一是在回顾企业战略、结构、业务流程,重新定义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企业定位,确定可开展的项目群;
二是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再造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三是选择前期项目切入点并明确其范围,或选择典型的样板/示范项目。
– 第二,重新设计阶段
运用业务活动图示法等工具对业务流程进行细致的区分
设计多种体现简化、整合自动化原则的新业务流程方案
对各个方案进行投入 —— 产出或成本 —— 效益分析与评价
– 第三,具体实施阶段
选取合适方案,并准备好应急方案
方案实施
更新相关数据,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2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及其管理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再造
3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一、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 设计系统的目标
– 结构和运行规划
– 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
– 分析变化,进行局部或全面调整
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和适度的创新的结合。
4
二、创新和维持的关系
1,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
2,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动态的、非平衡的系统
3,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5
三、创新的类别
– 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 消极防御性创新和积极进攻型创新
– 初期创新和运行中创新
– 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6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一、目标创新二、技术创新
– 要素创新
– 要素组合创新
– 产品创新(品种和结构)
三、制度创新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五、环境创新(市场创新)
7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一、创新的过程
1,寻找机会
2,提出构想
3,迅速行动
4,坚持不懈
8
二、新活动的组织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4,正确地对待失败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9
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再造一、组织基本流程的类型
– 战略流程
– 经营流程
– 保障流程
10
二、组织工作流程构成的影响因素
– 组织文化
– 工艺技术特征
– 管理风格
11
三、流程再造的基本途径
– 第一,发现与准备阶段
一是在回顾企业战略、结构、业务流程,重新定义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企业定位,确定可开展的项目群;
二是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再造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三是选择前期项目切入点并明确其范围,或选择典型的样板/示范项目。
– 第二,重新设计阶段
运用业务活动图示法等工具对业务流程进行细致的区分
设计多种体现简化、整合自动化原则的新业务流程方案
对各个方案进行投入 —— 产出或成本 —— 效益分析与评价
– 第三,具体实施阶段
选取合适方案,并准备好应急方案
方案实施
更新相关数据,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