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肌肉生理
Muscular Physiology
动物的肌肉组织骨骼肌的活动受躯体神经的直接控制。它的功能是控制各种关节的活动,借以完成躯体运动、呼吸动作,
保持各种正常姿势以及维持躯体平衡和其他各种复杂的运动等。
内脏肌(平滑肌)
骨骼肌(横纹肌)
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就被拉长。
第一节 骨骼肌的特性弹性粘性展性当肌肉变形时,由于分子内部摩擦很大,产生一定的阻力,所以变形缓慢而不完全,这种特性叫做粘性。
当外力解除后,它又会缓慢恢复原状。
一、骨骼肌的物理特性骨骼肌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性 。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其主要特点是:
1.在正常情况下,它只能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冲动而兴奋。
2.肌纤维上任何一点发生兴奋,都能沿着肌纤维传播。但传播的范围只局限于同一条肌纤维内。
3.传导速度比心肌和平滑肌快。
4.骨骼肌的各种生理功能都是通过收缩活动而实现的。其特点是:速度快、强度大、但不能持久。
第二节 骨骼肌的收缩
(一)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以长度变化为主而张力基本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以张力变化为主而长度基本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isometric contraction)。
(二)单收缩在实验条件下,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收缩,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3个时期。
(三)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在实验条件下,
给肌肉一连串的刺激,
若后一次刺激落在前一刺激所引起收缩的舒张期内,则肌肉不再舒张,而出现一个比前一次收缩幅度更高的收缩。这种现象称为收缩总和。
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大,肌肉不断的进行综合,
直至肌肉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这种收缩称为强直收缩 (tetanus)。
在刺激频率较低时,描记的收缩曲线呈锯齿状态。这样的收缩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当刺激频率升高时,可描记出平滑的收缩曲线,这样的收缩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引起完全强直收缩所需的最低刺激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二、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特点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肌细胞(即肌纤维)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神经 — 肌肉接头 (neuromuscular
junction)或运动终板 (motor end plate)。
每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motor unit)。
(二)神经 — 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
Ca2+进入轴突内小泡内递质( Ach)释放
Ach与突触后膜受体质结合终板电位( EPP)
Ca2+与钙调蛋白结合接头传递终板电位( end-plate potential,EPP)的特点
① 其电位只是去极化,不会反极化。
② 不是全或无的,可表现总和。
③ 电位大小与递质量有关。
(三)影响神经 -肌肉接头传递的因素
① 细胞外液 Ca2+浓度升高时,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
有利于兴奋传递;相反,Ca2+浓度降低时,则影响兴奋传递。
② 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是触发终板电位的关键,而受体阻断剂,如箭毒类药物可与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受体数减少,从而造成传递阻滞。
③ 胆碱脂酶能及时清除乙酰胆碱,保证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有些药物,如有机磷制剂,新斯的明等,
均有抑制胆碱脂酶的作用,使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
导致后膜持续性去极化,使传递受阻。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理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