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7月 25日第五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一体化,(Integration)原意为,更新,,后来指将各个部门结合为一个整体 。
区域经济一体化 (Economic Integration)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
2009年 7月 25日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1843年,北德,中德与南德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世界上最早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 。
40年代末 — 70年代初:形成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次高潮 ( 经济互助委员会,欧洲经济共同体等 )
70年代初 — 80年代初期:区域经济一体化陷入停顿
80年代中期以后:掀起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潮
2009年 7月 25日
8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科技革命的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条件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环境
贸易壁垒的存在
2009年 7月 25日三、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一) 按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分类
1、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
2、自由贸易区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贸易集团,成员国内部取消关税和和非关税壁垒,但成员国保持各自的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2009年 7月 25日
3、关税同盟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壁垒,
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
4、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2009年 7月 25日
5、经济同盟:
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6、完全经济一体化:
比经济同盟更进了一步,要求各成员国在经济、政治上结成更紧密的联盟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二)按参加国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水平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
(三)按范围划分,
部门一体化
全盘一体化
2009年 7月 25日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例介绍一,欧洲联盟 ( 重点 )
( 一 ) 发展进程
1、产生背景:
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而欧洲的政治、经济地位大大下降。
2009年 7月 25日
2,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ECSC)成立,揭开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序幕
3,1957年 3月,西欧 6国政府签订了,罗马条约,,于 1958年 1月 1日生效,标志着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4,1965年 4月,6国签定,布鲁塞尔条约,,
欧洲共同体成立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 又称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
2009年 7月 25日
5,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
欧盟 (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 (EU),
正式成立
6,2004年 5月 1日欧盟东扩
2009年 7月 25日欧盟旗臶图案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二)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1、建立关税同盟
2、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统一各成员国农产品价格,制定目标价格 (共同体生产者可望得到的价格,是价格波动的上限 )、干预价格 (生产者被保证得到的最低价格 )和门槛价格 (共同体外农产品到达的最低进口价格 )
共同体内农产品完全取消关税,对外征收进口差价税
建立共同农业基金
2009年 7月 25日
3,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
1)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创建欧洲货币单位 (ECU)
实行中心汇率制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2009年 7月 25日
2)统一欧洲货币
1998年 5月 11日,第一枚欧元硬币降生
1998年 7月 1日,欧洲中央银行正式开始工作
1999年 1月 1日,欧元在 11个成员国正式启动
2002年 1月 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入欧元区 12国流通市场
2002年 1月 1日,欧洲人称作,E- day”,
欧元日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欧元之父:蒙代尔
2009年 7月 25日
4、向政治一体化迈进
2004年 6月 17-18日,欧盟国家在布鲁塞尔召开了 2004年 5月扩员后的第一次首脑会议,通过欧盟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标志着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步。
2009年 7月 25日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 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NAFTA)
又称美加墨自由贸易区 。
1,促使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原因
迫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压力
发展成员国内部经济和贸易的需要 。
2009年 7月 25日
2,建立时间:
1987年,美国与墨西哥签署了美墨两国自由贸易协定。
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两国自由贸易协定
1992年12月,美、加、墨3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于1
994年1月1日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2009年 7月 25日
3,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的
在成员国间取消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
增加相互贸易和投资机会,扩大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就业,保护知识产权,解决贸易争端等 。
2009年 7月 25日
4,,协定,的内容
降低与取消关税
开放金融市场
相互放宽对外国投资限制
公平招标
保护知识产权
2009年 7月 25日
5,北自由贸易区的成就
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额迅速增长
为在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建立和实行南北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范例
2009年 7月 25日三、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 APEC) (重点)
(一) APEC基本情况
1、产生 背景
2O世纪 80年代末,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
2009年 7月 25日
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呈高速增长
美国调整了其对外经济政策,欲以亚太为依托抗衡欧洲并牵制日本。
日本想确立自己在亚太的重要地位
东盟对日渐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深感忧虑,探求维护自身利益的途径
2009年 7月 25日
1989年 11月,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 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09年 7月 25日
2,成员:
中,澳,文莱,加拿大,智利,香港,印尼,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
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
美国和越南 共 21个 。
( 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同时加入 )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3、宗旨
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APEC精神:开放、渐进、自愿、协商、
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
2009年 7月 25日
4,会标
2009年 7月 25日
5、组织结构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部长会议
高官会议
专题工作组及各委员会
秘书处
2009年 7月 25日
6、工作语言:英语
7、预算及会费
预算,386万美元
会费分摊原则:按各成员近三年加权平均 GNP(占 80%)和人均 GNP
(占 20%)计算会费比例。
8、非成员参与 APEC活动的有关规定
2009年 7月 25日
(二) APEC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发展历程
1) 创始与探索阶段( 1989- 1992)
四次部长会议建立了 APEC的基本构架
2) 大发展时期( 1993- 1997),召开五 次 非正式领导人会议
1993年 —— 解决,APEC不应该做什么,
1994年 —— 解决,APEC应该做什么,
1995年 —— 解决,APEC应该怎么做,
1996年 —— 制定具体的合作蓝图
2009年 7月 25日
3)低落、调整时期( 1997- 2000) 召开三次 非正式领导人会议
第六次,1998,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七次,1999,新西兰奥克兰
第八次,2000,文莱
2009年 7月 25日
4)稳步发展时期 ( 2001- 2004)
第九次非正式领导人会议,2001,上海
第十次,2002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
第十一次,2003年,泰国曼谷
第十二次,2004年,智利圣地亚哥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2,APEC发展过程中几个突出的矛盾
方向之争
原则之争
重点之争
速度之争
2009年 7月 25日
( 三 ) APEC与 我国的关系亚太地区是我国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依托。
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中,除欧盟外,其他均为
APEC成员
2003年,我国与 APEC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达
5966.9亿美元,同比增长 32.6%,占我国贸易总额的 70.1 %。
2003年,我国新批来自 APEC成员的投资企业达 34628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390.2亿美元,
分别占我国新批外资企业的 84.3%和合同外资金额的 72.9%。
2009年 7月 25日四、石油输出国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OPEC)(欧佩克)
1960年 9月 10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 宣布成立该组织
宗旨: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和行动,
同外国垄断资本进行斗争,以维护成员国的石油权益。
2009年 7月 25日
OPEC主席,鲁克曼
2009年 7月 25日五,曼谷协定
签订于 1975年,全称为,亚太经济社会发展中成员国贸易谈判第一协定,。
现有成员国为孟加拉、中国、印度、韩国、老挝和斯里兰卡。
至 2000年底,成员间共相互提供了 663
个税号的优惠关税减让,并对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 74个税号的特惠减让。
2009年 7月 25日六,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简称东盟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1,成立日期
前身 1961年 7月 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
1967年 8月 7- 8日,,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
2009年 7月 25日
2、宗旨
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促进本地区的合作
促进本地区在教育、职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互相支援
2009年 7月 25日
3、成员
10个(截至 2000年底):文莱、柬埔寨、
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
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2001年东盟与我互为第 5大和第 6大贸易伙伴。
中国正经济推动三个,10+ 1”,一个
,10+ 1”的建立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
以关税同盟为例
系统提出关税同盟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维纳 (L.viner)和英国经济学家李普西 (K,C,Lipsey) 。
静态经济效果:假设生产要素,科学技术及经济结构不发生变化
2009年 7月 25日
1,贸易创造效应 (Trade Creating
Effect)
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所带来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由此带来的福利增加 。
2009年 7月 25日
有 A,B,C三国
图 1表示 B X产品的国内市场,DX为需求曲线,SX为供给曲线,均衡价格 PX=3美元
自由贸易下,A国 X产品 PX=1美元,C国 X
产品 PX= 1,5美元
B国是小国
2009年 7月 25日
1)B国对 X产品开征进口关税(税率 100%,
非歧视性 )
B国的消费数量是多少?
B国是从 A国进口还是从 C国进口?
B国进口数量是多少?
B国消费 50个单位 X(GH)
从 A国进口 X商品,进口价格 Px= 2美元,
进口数量 30单位 (JH)
B国还获得 30美元的税收 (MJHN)
2009年 7月 25日
2) A国和 B国组成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关税,但
B仍保留对 C国 l00%的关税。
分析 B国从 A国的进口价格与进口数量进口价格 PX=1美元消费数量增加到 70X( AB)
进口数量增加到 60X( CB)
贸易创造效应内部的贸易量扩大
A国得到规模经济效益
B国消费者福利增加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引用李普西的数字例子加以说明
假定甲国 X商品价格为 35美元,在乙国为
26美元,在丙国为 20美元,并假定甲乙两国结成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关税 。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贸易创造效应的体现:
(1)内部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的低成本,低价格产品,
节省了消费者开支,提高了福利 。
(2)从同盟整体看,生产从高成本的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同盟内部生产资源得到有效配臵 。
2009年 7月 25日
2,贸易转移效应 (Trade Diverting
Effect)
指关税同盟对外实行保护贸易,导致从外部非成员国较低成本的进口转向从成员国较高成本的进口。
2009年 7月 25日图 1初始条件和上图一样 。
1) B国对 x商品征收 100% 的非歧视性关税
B国从 A国进口 X产品 ( PX=2美元 )
B国消费 50X(GH)
其中 30X从 A国进口 (JH)
B国获得 30美元的税收收入 (JMNH)。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2) B国和 C国建立关税同盟(取消从 C国的进口关税,对 A国收取进口关税 100%)
B国从 C国进口产品 X( Px= 1,5美元)
B国消费 60X
从 C 国进口 45x(C’B’)
贸易转移效应
B国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提高,福利减少世界生产资源 A国转移到效率低的 C国
2009年 7月 25日
假定建立关税同盟前,乙国 x产品的关税率为 40%,甲国则不生产 X商品,而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即无关税或关税很低,如 20% )从外国进口,甲国即从成本最低的丙国进口 。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贸易转移效应的体现:
(1)由于关税同盟,消费者由原来购买外部的低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的较高价格产品,增加了消费开支,减少福利 。
(2)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臵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高 。
2009年 7月 25日
3,决定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大小因素:
结盟前成员国的关税水平
成员国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成本差异
成员国的生产效率
同盟国对外关税水平
关税同盟的成员国的数量
结盟前成员国贸易量
2009年 7月 25日
(二 )动态效应
1,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2,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竞争的加强 。
4,刺激投资
5,推动经济增长
2009年 7月 25日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对区内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促进了集团内部经济贸易的增长
提高和增强了集团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
促进了集团内的分工和技术合作
加速了集团内部资本的集中和垄断
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权相应受到约束
2009年 7月 25日二,对区外非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其排他性和歧视性恶化了国际贸易环境
改变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
增加一体化区域内的外国直接投资,相应减少一体化区域外的外国直接投资
2009年 7月 25日三,对世贸组织的影响
1、为 WTO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区域内部成员的一致性行动可以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
区域可以作为多边贸易自由化安排的
,实验室,
2009年 7月 25日
2、对 WTO形成新挑战
域目标对多边贸易自由化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
区域国家集团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更难妥协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
2009年 7月 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