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财政平衡
12,1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2,1,1财政平衡的含义
12,1,1,1财政平衡( fiscal balance) —— 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年度或会计年度)财政收支数量基本相等关系。
从经济内容上分析,有三种情况都可视为财政基本平衡:
( 1) 收大于支略有节余
( 2) 支大于收略有赤字
( 3) 收等于支
国家预算平衡表中的财政收支是恒等的,
而对经济内容的分析要剔除债务收支的影响,即在政府不举债的情况下,财政收支能否实现平衡。
12,1,1,2财政均衡( fiscal equilibrium) ——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保持平衡情况下的财政收支状况。
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要求社会总供求基本达到平衡
在财政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财政均衡比财政平衡更为重要
12,1,1,3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
静态平衡 —— 只考察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状况
动态平衡 —— 一个时期的内在平衡,考虑各年度之间的衔接及经济周期的影响
12,1,2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
( 1) 财政赤字(盈余) =(经常收入 +债务收入) -(经常支出 +债务支出)
( 2) 财政赤字(盈余) =经常收入 -经常支出
不包括债务收入与偿还,但经常支出中包含债务利息的支付
(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赤字(盈余)
=(总收入 +国外无偿赠款) -(总支出 +净增贷款)
最一般的计算口径 —— 第二种
12,1,3财政赤字及其形成原因
12,1,3,1财政赤字的有关概念
( 1) 预算赤字 —— 在政府编制预算时计划安排的总支出超过经常性收入的差额
( 2) 决算赤字 —— 指预算执行结果为支大于收,原因既有预算编制时就存在赤字也可能是执行过程中的因素导致的
(3) 赤字财政( deficit finance) —— 是政府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其主要标志是连年的巨额财政赤字
12,1,3,2财政赤字的类型(按财政赤字与经济运行状况的关系来划分)
( 1) 结构性赤字( structural deficit) /充分就业赤字( full-employment deficit)
—— 是指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况时所出现的赤字。
结构性赤字是外生变量,是由经济本身运行状况决定的,赤字会直接引致总需求的增加,进而调节社会总供求
( 2) 周期性赤字( cyclical deficit)
—— 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引起的赤字。
主要体现经济对财政的决定作用,一般作为内生变量看待。
12,1,3,3我国财政赤字的成因
( 1) 作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刺激经济增长
( 2) 企业制度改革的成本
1978年,国有企业几乎 100%上缴利润
1983年,国企业改为按 55%上交所得税
1994年,国企按 33%上交所得税
( 3) 以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为主,以财政贴息、
税前还贷、税收支出、房租补贴等为辅进行财政补贴,
促进价格制度改革
1986-1998年财政补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率为 18%
1985年最高达到 30%,1986-1992年间平均达 24%
12,2财政赤字的规模
12,2,1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相对)指标
( 1) 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 赤字依存度
说明一国在当年的总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赖赤字支出实现的,反映了财政本身状况的好坏。
高赤字依存度的原因:
A.财政支出需要过大,导致实际财政支出超出了现行收入制度下的收入供给能力
B,现行收入制度筹措收入的能力不足,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赤字依存度说明的是财政本身的问题,
特别是说明了财政支出的需要与财政收入供给的能力之间的缺口或差距。
( 2) 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 —— 赤字比率
说明的是政府在当年以赤字支出方式动员了多大比例的社会资源,反映了财政配置工具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赤字比率说明的是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特别是说明了国民经济现状对财政赤字的承受能力
12,2,2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 在不发生通货膨胀的前提下
( 1) 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
如果实际经济持续增长率比较高,则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会引起对货币需求的相应增加,此时政府以较大规模使用财政赤字不会引起高的通货膨胀,因为增加的货币供应被经济增长导致的新增货币需求所吸纳,不会引起明显的物价水平上涨
( 2) 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闲置资源的比重高低
预算赤字可以将农业和工业部门中的闲置资源动员起来进行充分利用,增加本国产出水平,而不影响价格水平
( 3) 赤字支出的投资项目性质
一般而言,只有在更多的货币与更少的产品相交换时,赤字融资才会引致通货膨胀压力,因此通过预算赤字筹集的资金应当用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
这样,通胀的压力才会在一个短暂的时滞之后被产出的增加所抵消
(4) 国际贸易的逆差程度
( 5) 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
A,举债能力和征税能力赤字融资导致公众额外收入增加时,如果政府有能力通过举债和征税等手段把这种额外收入的绝大部分回笼,那么就不会造成通胀的压力
B,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
政府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能力强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C.中央银行的紧缩银根和信贷管制等货币政策
( 6) 公众的牺牲精神
一般而言,赤字融资有可能增加实际产出,但是资源占用和产品产出的供给时滞要求社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程度的耐心,克服收入与生活水平预期过高的心理
12,3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
12,3,1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三种手段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税收融资(增税) —— 不增加货币供给
债务融资(举债) —— 影响货币供给
货币创造(向中央银行透支) —— 影响货币供给
12,3,2以货币创造方式弥补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货币的财政发行 —— 财政以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所导致的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的现象
财政发行会否造成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要看其是否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增长,
新增货币需求所需投放的基础货币数量是财政发行的最大限额。
在经济处于严重衰退或萧条时期,以货币创造方式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比较可取,但由于基础货币是按货币乘数成倍扩张的,细小的误差将被放大而造成严重后果,通常很多国家禁止采取该做法
12,3,3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公债的持有主体不同,经济影响也不同
12,3,3,1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公债
在公债发行时点,中央银行购买公债并未使民间货币量变化,对总需求也没有影响,央行账户的资产方和负债方同时增加
在公债资金使用时,基础货币量等额增加,按货币乘数成倍放大,同时市场利率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而下降,增加民间消费与投资,社会总需求增加
12,3,3,2商业银行购买公债
( 1) 商业银行用闲置资金购买公债时,
对商业银行的民间贷放资金没有影响,
而且在公债收入变成政府支出时,民间部门的货币供给增加,将刺激民间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2)当商业银行没有闲置资金时,购买公债就会削减民间贷放资金,替代效应产生;
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引致市场利率上升,
排挤效应也将产生,从而抑制民间投资
12.3.3.3公众(居民个人或企业)购买公债
公众购买公债的来源一般被认为属于储蓄资金,公债的发行导致公众以金融资产(公债)取代货币资产,是资产结构的转换,不涉及货币供应量
公债发行时点,民间货币量减少;公债支出时点,民间货币量恢复到发行前状态,净增加的只是公债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