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易》 (柯资能) 《周易》的精神取向与经典价值 《周易》古经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一部根据西周占筮资料而编著的经典,《易传》是其诠释和发挥,其中充满了忧患意识和治国治家治身的金玉良言。 这些占筮资料对今天来说首先有独特的史料价值,记载着西周的一些典章制度、历史事件和重要的科技史料特别是天文观测史料;其次有重要的人文借鉴,《周易》宣扬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取向,并且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发展经济、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目的出发,提出了许多治国治家治身的主张,其中不少原理原则对今天社会仍有其积极的作用。在这个层面上,历代仁人志士无不认真精研,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道义动力,犹其是在历史的危难关头,发挥了关键的精神支撑作用。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基调下,《周易》以固有的辩证逻辑和系统思维,引导读者在各种各样可能的人生境遇下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奋发进取,被誉为最充满睿智、最有鼓动力的成功学。 两千多年来,作为群经之首,对《周易》的研究绵绵不绝,经历古易、汉易、魏晋易、唐易、宋易、清易、现代易等不同阶段,出现各种各样的易学学说和流派。以易学为主题的典籍有史可查的超过四千种,目前流传下来的也有近千种之多,可谓浩如烟海,洋洋大观。历代许多著名学者依据《周易》经传所提供的思想资料和内在逻辑,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故有儒家易、道家易、医家易、术家易之分。由此,易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易学的范围和包容量也不断扩大,“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至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从而形成一门具有东方独特思维方式、集中国几千年文明智慧于一体、以探索人天之理及其变易规律为目的的系统学术。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作用,是东方有机自然观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和华夏文化及其理论思维的重要体现。 《周易》在说什么呢 《周易》之所以能够成为指导人们的生活、规范人的言行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指南,主要是其背后的系统演化理论与符号化逻辑结构,而不是占筮和迷信。荀子所说的“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与迷信相反,我们在《周易》的理论体系及历代阐释中,不难发现,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无神论世界观和一系列充满睿智的辨证方法,并且是古代中国知识界用以观察和解释世界的理性工具。注意,这里的“辨”字与自然辩证法的“辩”不同,用“心之辨”而非“言之辩”,代表一种理性思辨。 形式上,《周易》古经是本实践背景很浓的西周筮书,而它所依托的有机系统演化结构却是一种分形结构(质分化基本模式为一分为二、二分为四,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具有相似的特点和分化结构),与零散的、难以系统化的占筮活动不可能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从后者发展出前者是难以想象的,也许古代的确有人做过总结占筮资料的尝试,但从这种尝试中导出类似周易这种相当完善的理论结构只能是想当然的猜测,其他古老文明都有占筮的经历,但是都没有发展出系统化理论的雏形,就很能说明问题。因此,占筮活动只能是易学理论的一种局限性运用,而易学理论的起源应该有更坚实的实践基础。《周易》古经中的符号逻辑体系是成熟、自洽的理论,该体系的建立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和实现意义,从文字资料上我们已无法知道建立的过程和细节,但根据考古资料和理性发展逻辑我们还能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 《周易》学术传统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质的分化及其存在的普遍模式。它所代表的全局性分析方法和有机的系统演化特色来源于对云雷纹等复杂现象长期研究积累。 艺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艺术传统为富有东方特色的云雷纹传统,这种传统远承早期的云雷纹图案,广泛的存在于雕塑、壁画、音乐、美术、舞蹈等几乎遍及一切的艺术和审美领域,体现了东方有机自然观和哲学思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理性科学之嚆矢——易卦传统也来源于云雷纹传统。 不难想象,起初,田猎之际,古人往往被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迷住了,悠闲自在的白云流水、气势磅礴的瀑布湍流,贴近自然、摹写自然成为一种强烈的审美与求知冲动,强烈的审美体验与创造性有很强的关联,于是古人开始了理性科学的混沌初开。对水流、云彩的摹写刻画是对连续的非线性现象的模式化处理,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筛选信息的中央处理器(CPU)是人脑——最高级的“Computer”。经过人脑对云彩、水流视觉信息的模式化处理和反复调试(往往入迷许久),获得特征化信息(若有所悟),刻画下来保存,这就是云雷纹的起源。它反映了文明史以来中国远古先民对云彩和水流等宏观复杂现象的细致观察,记载着他们对复杂自然现象的好奇和理性求知活动的足迹。这种研究活动早期还仅仅停留在对复杂现象的资料搜集即科学前期的博物学的阶段上,但显然并没有把它当成不容更改的神物。有目的地收集积累现象摹写记录、分类整理、试图摸索其中的规律性,是理性科学研究活动的典型特征。云雷纹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复杂现象观察资料和系统化、抽象化轨迹,在近代科学发展到足以复杂现象研究的今天,这些资料本身仍不失其启发性和灵感的源泉。石器时代开始的云雷纹现象研究显然是一种非功利的理性求知活动。这种研究传统与易学模式一脉相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自然观的主旋律。 考古挖掘报告表明,越古老的云雷纹越具体而繁杂,越晚期的云雷纹则越抽象而富有代表性,存在一个逐步分析整理和抽象化的过程。大汶口文化出土象牙梳上的云雷纹显然是很长一段时间云雷纹资料的高度抽象,已具备了阴阳鱼太极图基本要素和思想观念。而阴阳鱼太极图正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卦系统演化的逻辑起点。几乎同时的凌家滩遗址(5300年前)出土了标识“四象”与“八卦”的八卦图雏形,时间上比传说中的伏羲(4800~5000年前)稍早。从时间上和理性起源与发展内在逻辑上,云雷纹传统及其演化过程与先秦传说中的伏羲画卦和成卦思路有良好的契合。 《周易》的学术方向溯源 根据先秦文献提供的线索可知,经漫长岁月的文化积累,《古三坟》、《连山》、《归藏》、《周易》先后结集成书,为易学形成奠定基础。 《古三坟》为传说中最早的三套易学体系,现存最古记载是《左传》,包括伏羲氏的《山坟》、神农氏的《气坟》、轩辕氏的《形坟》。《古三坟》原貌已不可得而知之,种种猜想也都难有足够的说服力。根据上面的论述,《古三坟》的传说刚好与云雷纹资料抽象化过程相吻合。 《古三坟》与其说是三套易学体系,不如说是三套的云雷纹图像资料,代表对复杂自然现象的三种不同程度或不同角度的抽象化理性思考,并作为理性求知的最高成果备受重视。这种对复杂自然现象的摹写刻画、整理与抽象化过程,开辟了一条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研究思路,代表东方理性科学的混沌初开,易学作为东方理性科学的代表正是这种传统的自然结果。对现代科学来说复杂自然现象是非常头疼的事,近几十年来,借助一些根源于东方的概念和计算机,现代科学才开始有勇气尝试面对云雷纹现象。 有一种猜测认为,《山坟》乃《连山易》之滥觞,而墨学则为《连山易》之余脉;《气坟》与《归藏易》相传承,而老子《道德经》与之密切相关;《形坟》为《乾坤易》,乃《周易》之兆始。但是,《古三坟》上承云雷纹传统,下启传统易学,是可以肯定的。 《连山》乃夏代(前2200~前1600)之易学著作,《国语》曰:“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夏代之时,民以渔猎为生,终日出没于深山野涧之间。遥想当年地球处于最近一个温暖期之末,山秀水灵,山岚薄雾,聚散悠闲,感悟人生,《连山》作焉。郑玄《易赞》:“夏曰连山”、“连山者,像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为连山,云气出,内于山,故易名为连山”(贾公彦疏)。连山之易,代有论及,一般认为,《连山》汉时犹存,有八万言,后佚。宋张行成认为扬雄《太玄》系本《连山》而作;而宋朱元升则有《先天连山易》三卷,论述《连山》易与《夏小正》气候之学的密切关系。到底《连山》原貌如何,尚无定论。 《归藏》一名《坤乾》,乃殷商(前1600~前1046)之易。《礼记》记载孔子为了研究殷商之际的天地自然演化学说,找到一本书叫《坤乾》。东汉郑玄指出《坤乾》是阴阳之书,东汉时书名叫《归藏》。“此《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归藏》也。”一般认为,《归藏》汉时尚存,后佚。有人认为后周卫元蒿《元包》系传承《归藏》体系。结合考古和甲骨文资料分析,历代辑佚所得的《归藏》内容,一定程度上是可信的。 《古三坟》、《连山》、《归藏》尽管原貌已不可得而知之,但通过探赜索隐,根据现存的线索,我们可以确信,与现存的《周易》一样,它们也是建立在卦易符号系统基础上的学术著作。它们可能与《周易》的意趣大相径庭,但是所依附的符号系统及相应的系统演化理论几乎一样,这一点也说明了《周易》与占筮活动的主从关系,同时为从云雷纹开始的复杂性研究传统即易学传统的发展逻辑提供有力的证据。 在甲骨文中“易”字为双手捧一盛水器皿,将其中的水倾注入另一器皿中。一般认为,该象形字通过从一个器皿向另一个器皿倾水的动作表达损益、变化的概念。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认为,“易”字本义为蜥蜴,引申为变易:“易、晰易(蝎)、堰蜒,守宫也。象形。”蜴类小动物皆善变,故被视为可用来标识刚柔消长、阴阳屈伸的客观参照物。 《周易·系辞》给出“生生之谓易”的定义。意思是说,宇宙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变动不居。明代喻国人指出:“先儒解‘易’为变易,为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为最确。”更进一步的定义则是西汉末年的《易纬·乾凿度》所谓的易含三义说:“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简者其德也,变易者其气也,不易者其位也。”易学中所讨论的变化都是指质的变化,而不是量的变化。易学所涉及的运动则是指逻辑意义上的质性分化,而不是位移或量的增减。易学中所涉及的数都是表征质的区别的纯数,是一种逻辑标志量,不具有量纲。就演化的基本逻辑而论,每一步都是最简单的,即或同或异而已,称为简易;就系统质的生生不息、不可穷竭和停顿的演化而论,称为变易;就系统演化逻辑的有序性和可描述性而论,则为不易。从研究的角度,变易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繁赜的特征。 易学的学术群包括:以阴阳概念为基础的易卦符号系统为经、五行及干支纳甲符号系统为纬而建立起来的涉及各个领域的哲理性分析和学术阐说。由于它的基础是抽象化的完备符号系统,通过对思辨性系统模型的形而上讨论,使它具有普适性。这种讨论从《易传》开始二千多年来不断地深入和拓展,使之日趋完备。作出主要贡献的有先秦肇始的《易传》、深究思辨的王弼易学、鼎盛时期的宋儒诸说、最后一个是王夫之。 《周易》所揭示的宇宙万物自相似的系统演化结构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是易学的基本内核。《周易》以卦爻符号语言形式,对天人之理进行探究,有一系列的概念和范畴,其中爻、卦、象最为基本。“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系辞下》),爻就是对“动”还“不动”的二值逻辑描述,是对象质的演化的基本信息单元。所谓基本信息单元,就是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信息单元,只有“同”或“异”两种信息值,阴阳是以辨异同为出发点的逻辑符号。“同”的特征用“阳”来描述,“异”的特征用“阴”来描述。对任一对象的最简完整表达需要三个基本信息元,即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自身状态标志,依次称之为天、地、人三才,这种最简表示称为经卦,它包含三个用阴阳表示的状态标志。“经”是基础的、不随时间变化的意思。经卦可能的表示共有23=8种,称为八经卦或八卦。两个经卦的组合称为别卦,这种组合则是表示不同对象之间普遍关系的最小模型,共有26=64种,称为64卦。每卦有六个爻,从下到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和上爻,标志相对位置。各个爻的阴阳属性用“九”或“六”表示,“九”代表阳爻,“六”代表阴爻。结合位置标志即可给出爻题,比如初爻为阴爻时称为“初六”,初爻为阳爻时称为“初九”,依此类推。阴阳各有太、少之别,分别表示处于向对方转化的临界态、常态。根据阴阳思辨之理,可以逻辑地给出阴之太、少分别用“六”、“八”标志,阳之太、少分别用“九”、“七”。《易经》中各爻的象数及义理都是试图描述该爻正处于转变的动态和而其余各爻相对不动之刻的整体状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爻、某一卦,因此爻题中用“九”和“六”命名,这是读易的一个小常识和方便的入门点。 易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这种建立在八经卦基础上的64卦模型的内在逻辑,及利用该模型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比拟和诠说。这种比拟方法称为“取象”,“取象”就是分析对象的典型特征和并提取其中最基本的三个特征信息。每个特征由阳(与整体协调)、或阴(与整体反差明显)两者之一表示,分别为阴爻或阳爻。而该特征则称为相应的阴爻或阳爻的“象”,简称爻象。三个基本特征的阴阳模型组成一个分析对象的最简表示即经卦。由这三个基本特征所代表的分析对象称为相应经卦的象,简称卦象。 取象比类的方法是一种全局性系统分析方法,特点是根据有限的显著特征进行类比分析和推断,它往往能够抓住要害,但同时表现出相当的模糊性或不可靠性,其中的关键在于特征选取中需要相当的经验和技巧。根据“医学实在易”的传统,取象比类是中医诊治原则的主要依据,很多古代中医名家都强调,中医的入门第一步就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取象比类分析,建立常规的参照标准;而中草药的入门则是先不考虑治疗价值,对各种植物进行取象比类分析。待这种常规分析熟练之后,根据取象比类原则和人体失常状态的需要,就可以灵活地选取相应的中草药进行状态矫正。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著名论点的医圣孙思邈坚决反对使用现成药方的作法,其根据就在此。当然,对于一般医生来说,具有象孙思邈那样丰富而准确的取象比类经验是有困难的,现成药方还是有用的,但最好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略加增减。 《周易》的符号系统 易学分为象数学和义理学两个部分,从研究的意趣和特征上,象数学侧重于建模分析,倾向于理性科学,义理学则倾向哲学思辨。毫无疑问,象数学是义理学的基础和灵感来源,义理学则是象数学的升华和哲理化。“象”就是典型特征的分析和提取,“数”就对这些典型特征用阴阳奇偶的逻辑方式数模化。对自然现象的这种象数模写的高度浓缩和哲理性归纳总结,并上升到以思辨为主层次,那就是易学中义理学派的逻辑起源。 《易传》讲了一个周易形成的传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的形成经过这样一个仰观俯察的观察归纳过程:上则观察天象变化,下则观察地面各种现象的泛规则性,以及鸟兽的文理与自然环境的相应关系,从人身上及周围事物入手,总结出八卦这全套系统。“神”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为一个横着的S,两个弯里各再加一个小圆圈,显然来自云雷纹的抽象提炼,是一个湍流现象中最有代表性的涡漩流场。在《易传》中“神”字有万物生化的内在动原之义,“神明之德”指的是万物的生生不息的演化机制,对此历代都有精彩的论述。这套系统的用途有二:“以通神明之德”和“以类万物之情”。前者是“通”指理论研究,后者是“类”指具体运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易学研究的大厦。 《易传》指出:“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据诸家说,“方”指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无论是抽象的观念,还是具体的形态,均以群、类相分合。关系是易学研究的着眼点,“类”、“群”的概念则是其中最基本的研究手段。 王弼《周易略例》在《易传》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的发掘,根据“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原则进一步阐释了周易符号系统的抽象法则和规范,力图揭示《周易》符号系统及其关系的抽象内涵即所说的“理”,并据此来描述各种现象,即通过“类”的方式达到对世界各个方面的了解,所有这些论述都是针对抽象符号系统而言的,是介绍这套符号系统的操作规定性。他相信:“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故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规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故处璇玑以观大运,则天地之动未足怪也。据会要以观方来,则六合辐辏未足多也。故举卦之名,义有主矣。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把易卦看成抽象符号、把周易看成抽象符号系统是易学的基本思路。从《易传》开始,所有所谓易学哲学都是讨论易卦符号系统操作法则规范的内容,正如朱熹所总结道:“若《易》则只是个空底物事。未有是事,预先说是理,故包括尽许多道理。看人做甚事皆撞着他。”(《朱子语类》卷66)“易自是不惹著事,只悬空说一种道理,不似它书,便著事上说。”(《朱子语类》卷67) 因此易学整体上首先应是符号逻辑或符号数学而不是哲学,由于这套符号系统内部逻辑富有辩证色彩,或者说本身就是辩证逻辑,因此在我们今天看来,富有哲理性,就当成哲学看待,而从整体上,易学体系是从符号系统推理出来的,所以它的哲学是从属于易学符号数学的数理哲学。 北宋邵雍先天易学从符号构造入手,进行易卦符号系统的完备性讨论,重新发现并阐述了易卦符号系统的逻辑起源和相应的系统自相似倍周期演化结构,指出:1任何对象都可以看成演化的起点——太极,其中最特殊的对象就是宇宙。2宇宙万事万物质的演化都遵循“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模式呈树状分化,具有相同的序结构。3任何对象都可在宇宙的演化序中定位,对应于一组阴阳表达式,代表从太极到该对象之间的的演化历程和质的差别。至此,周易所代表的有机自然观完成系统的理论阐释,而该理论传播与发扬则是稍后的朱熹。李约瑟认为:“中国的世界图式经过朱熹和理学家们加以系统化之后,它的有机论的性质就通过莱布尼兹的媒介传入西方的哲学思潮”,“它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因为这种对现代关键性的思考方式“由怀特海往上溯到莱布尼兹就突然消失了”。 走向世界与走向未来 近几十年来,以周易为代表的有机自然观愈益显示出其合理性与优越性。国内外学者对《周易》思想在当代世界文化更新与重建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广泛的共识,认识到周易对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成长、和谐社会关系的建立与优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莱布尼兹时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它的自然哲学传统更符合科学发展的整体方向。莱布尼兹、玻尔、汤川秀树、惠勒、普里高津、李约瑟、卡普拉等知名学者对此有相当深入地研究和乐观评价。以创立耗散结构理论获诺贝尔奖的普里高津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和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近10年物理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整化方法、分形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他强调:“我相信我们已经走向一个新的综合,一个新归纳,它将把强调实验及定量表达的西方传统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这一观点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一个符合现代化需要的科学文化体系和新的科学世界观才能建立起来。 思考题: 1周易有机自然观及系统思维的现代价值。 2周易人文精神对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 3周易与创新思维或创造性体验。 推荐阅读书目: 1《周易译注》,黄寿琪,张善文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易学哲学史》(上中下三册),朱伯NB24F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当代阐释》,余敦康著,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4《中国系统思维》,刘长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