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集》
(汤书昆)
唐人诗歌的时代内容与杜甫
唐诗几乎是后人无法企及的人文风景线,就格律诗这一经典表意体裁及审美风韵而言,都推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唐诗当然与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大唐气度与大唐风采息息相关,是那样一个高度国际化、充满生命跃动空间的时代造就了丰富意兴的诗歌,相比之下,宋诗就显得清瘦内敛多了!
唐代的突出特征是对普通知识群体打开了人生的空间,以科举考试制度瓦解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贵族垄断,大批充满人生健康欲望和奋发意气的知识青年走入时代的核心运动圈,从而使时代气质发生了鲜明的变化。
初唐是一个英雄主义启动的年代,从唐太宗平定天下,建立了国际钦慕的东土大唐帝国,到武则天葬礼时61个国家使节亲临吊唁的宏大场面,使建功立业的渴望空前高涨。在这个昂扬浪漫的岁月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诗句)成为新的时尚,文人走向边疆、亲历兵刀弓马生涯似乎成为评价人生的基本标准,文弱书生与谦谦君子这类典型中国知识界形象一时黯然失色。
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是这样评述初唐诗歌四杰的卢照邻的诗充满了“生龙活虎般腾踔的节奏”,骆宾王“那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之中,有着欣欣向荣的情绪”,王勃和杨炯的五律则将情感中心与审美寄托“移至江山与塞漠”,总之是热血青春之歌。
稍后,经过一种感伤性的反思,张若虚、刘希夷两位艺术审美大师将初唐诗歌推向顶峰,并直接启动了辉煌壮丽的盛唐之音。当人们吟读《代悲白头翁》与《春江花月夜》这样至美的意境时,几乎无一例外会为永恒的迷惘与神异的空灵醉倒。“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春江花月夜》),面对这流畅优美如轻烟的宇宙之歌,人们似乎只有静默。
盛唐是一个天才泉涌的时代,丰满圆润、青春怒放、无拘无束,边塞诗派的大师们写出了江山壮丽动荡的一面,而山水田园诗派的大师们则写出江山明丽优美的一面: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高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盛唐之音的高峰自然非诗仙李白莫属,李白为人傲岸不驯、不为世俗所约束,其诗则痛快淋漓,无法而法,给人以美妙奇丽的天才挥洒感,其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读李白的作品,情感的自由奔流和飘逸瑰丽映照出盛唐时代的蓬勃舒展。
然而,杜甫却是一个相当不走运的天才,他的黄金岁月是在时代元气大伤的动乱中度过的,因此,他只是刚刚像李白那样无忧无虑的吟唱,就被腐败的政治和安史大动乱卡住了歌喉,成了一个沉郁顿挫的诗人。中唐是一个沉重与收缩的时代,诗歌主题与审美精神都与盛唐大不相同的,知识分子的热情与明朗都在日趋萎缩,直至晚唐,全面沉浸于个人的情感天地与纤细意趣之中。
杜甫坎坷动荡的生涯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13世祖杜预为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知名诗人,父亲也曾担任过奉天县令。杜甫的少年时代是在一个小康之家中生活的。
杜甫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1) 杜甫35岁之前是读书与漫游期。自小学诗,循“读万卷书”教诲刻苦学习。20岁起转向“行万里路”教诲,经十年壮游,饱览了祖国山川风物,锤炼了意志、开阔了心胸。这一时期充实舒展的人生,为他早期诗歌带来浪漫与单纯的色彩,《望岳》一诗可为这一期的代表。
(2) 杜甫35~44岁这一段为走向社会现实期。这10年里,他困守长安边赶考边谋生,但由于逢上奸相李林甫及昏败的杨国忠当政,不仅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连自己的温饱也成了问题,有时被迫成为帮闲食客。后来好不容易谋得一个看管州里兵器仓库的低级职位。在这种“掉在井里”般的现实磨难中,杜甫逐渐深入民生内层,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诸诗可为这一期代表作。
(3) 杜甫45~48岁这一段为国破家危期。这是影响了大唐帝国命运的“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候,国家政权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战乱地区竟至出现“千里无人烟”的情形。杜甫个人的经历也堪称九死一生:他先在长安被乱军所俘,不久因官小位卑得以逃出,千里迢迢投奔在灵武的太子李亨(唐肃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太子大为感动,任命为比较显要的左拾遗。但上任方一月,就因上疏营救房(时为宰相)卷入高层斗争,差点被赐死。此后屡遭贬斥,政治前途一片灰暗。这一时期由于亲历亲见人间苦海,诗篇有入木三分的描绘力度,具有很强的情感冲激力。《北征》、《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羌村三首》等可为这一时期代表作。
(4) 杜甫49~59岁这一段为漂泊西南期。弃官往成都投奔老友严武,得以建“杜甫草堂”,但安居独闲的好景并不长,除在严武府中当了6个月幕僚外,以后每况愈下,并走向漂泊流浪,最终以船为家,成为船民。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身后极其凄惨,直到813年,才由孙子杜嗣业“收拾乞丐”,将停放在岳阳的遗体运回河南老家安葬归宗。漂泊期的杜甫在动荡与困穷中创作了大量诗歌,约有1千多首,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较有代表性。
杜甫诗歌的思想与风格特征
杜甫的思想有一个演进成型历程,概括描述可以归纳为三大中心立场:“穷年忧黎元”是核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一生的最高理想与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杜甫作为反映时代的一代“诗史”,具有非常典型的儒者风范与人文主义情怀,这是他诗篇感人至深的源泉。
众所周知,六朝、隋及初唐佛、道两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绝对优势,中唐以后,儒家重新兴起,至宋则渐渐恢复正统地位,成为后期中国古典社会的核心思想体系。而作为中唐文艺的经典人物,杜甫及韩愈、颜真卿都是儒家思想的崇奉者与复兴者,杜甫非常有力地将文艺与人生及国家紧紧拉在一起,使性灵自由、责任疏淡的佛道作风在对比中一时显得枯淡无力。杜甫→韩愈→白居易→范仲淹→二程→朱熹……这是一条济世儒学精神重新占据社会主流的进程。但另一方面,从人文主义精神和设身处地的平民意识而言,那么这一条线上的人很少能与杜甫相比。
杜甫作为唐诗的泰斗性人物,其诗作的表情深度与穿透力登峰造极自无须多言。杜诗的风格特点,后世论者基本一致,认为是“沉郁顿挫”、“韵律森严”。如前所分析,盛唐之音是一种飘逸不群的天才挥洒,是一种不受形式束缚的、难以仿效的美,不论是王维、岑参还是集大成的李白,其特征都是情感内容溢出形式。杜甫的突出贡献是把盛唐之气纳入规范,即凝炼在高妙的形式格律里。
宋·严羽《沧浪诗话》评曰:“少陵诗法如孙吴,李白诗法如李广。”明·胡应麟《诗薮》评曰:“李杜二家,其才本无优劣,但工部体裁明密,有法可寻;青莲兴会标举,非学可至。”杜诗的法式绵密与气韵流转俱臻上乘,是戴着脚镣跳舞的一代宗师。
名诗精选精评
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公元756年,安禄山军破潼关,唐玄宗入蜀逃难,肃宗李亨于灵武即位监国。杜甫逃出长安,将家人寄居在州后,只身冒险投奔灵武。中途为安禄山军所俘并押往长安。由于位卑名微,一时未被拘禁,也未遭逼官。但乱兵无情,虽家国之事均心急如焚,但不敢自由走动。此诗即苦闷焦虑中的思亲之作。
本诗是写私人情的名篇,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一样,以描绘情思的曲折回环见长,表意深厚度很具经典性。
首联写身在长安,怀念妻子在州看月思人。第二联明写儿女幼小不懂得生离死别的沉重,暗衬解忆者唯有妻子。第三联正面描绘,由长安遥想妻子在州望月思人直至深夜。第四联设想有朝一日能再聚会看月时,会因想起今日月夜相忆的乱离苦难而落泪。全诗“独看”与“双照”首尾回应,可谓无笔不曲,如微波荡漾之水面,往复无尽,意趣自生。
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 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涕纵横。
本篇为写天下事的名篇,但采用小镜头映衬大视野中的时世艰难与民生苦楚,堪称经典的“诗史”篇章。诗作于“安史之乱”高峰期,杜甫回州妻子儿子寄居地探望。羌村为一个很小很偏僻的村子,属战乱未能直接打击到的“野地”。
《羌村》采用近似白描的手法直接表意,初读语言均为大白话,如“邻人满墙头”、“群鸡正乱叫”,单看仿佛不应是诗语,浅白直露,但组合成诗则表情异常绵密丰厚,十分传神地绘出了乱世人情,淋漓逼真如在眼前。
王慎中评曰:“三首俱佳,而第一首尤绝,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真国风之义,黄初之旨,而结体终结,乃杜本色耳。”
申涵光评曰:“杜诗‘邻人满墙头’与‘群鸡正乱叫’,摹写村落田家,情事如见。今人谓苦无诗料者,只是才弱胆小,观此等诗,何者料耶。”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篇为表达生命的名作。诗写于767年,时已是杜甫的暮年,进入一生中最为落魄潦倒阶段,成为一个游离于社会集团之外的流浪者。此年重阳节,杜甫在夔州(四川奉节),抱病登台,所见满目萧萧落叶,无尽滚滚江水,回想一生,感慨难禁,遂赋此诗,以抒心中抑郁,叹生命之苦难。
前两联登高景现,一山一水,两两交织呈现,勾画出一幅浩渺苍远的秋江秋山图。后两联登高悲秋,叹老嗟病,忧时愤世。从境界上说,本诗反映了杜甫晚年作品的特色:气象苍凉恢廓,格调沉郁顿挫,不胜伤感中隐隐显出志士仁人的定力,令人回肠荡气。
就艺术成就而言,前人胡应麟曾推评为“古今七律第一”。确实,此诗的艺术表现形式极有特色:首先是全篇对仗,且首联又是当句对。七律格律本已很严,四联工对而流畅如散句,这是前无古人的,反映了杜甫对格律的驾驭已达随心所欲之境。其次,句法交错相接而全无雕啄痕迹。一、三句写所闻,二、四句写所见,五、七句写心苦,六、八句写体病,结构具有一种十分圆满的对称。再次,音节方面多双声叠韵,如“落木”、“长江”、“艰难”、“新停”等,但既自然如脱口,又没有气促之感。
古人云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登高》即为典型映证。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杜甫作品“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2由杜甫其人其诗谈磨励人格、精炼胸怀的普遍意义。
3您觉得应该怎样评价李白的飘逸和杜甫的挚重?
推荐阅读书目:
1《杜诗详注》,仇兆鳌著,中华书局1979年新版
2《新唐书·杜甫本传》,宋祁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3《杜甫传》,冯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