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石江涛)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总结战争规律的兵学巨著,在世界军事著作中也属罕见,历来被中外兵家誉为“兵经”、“武经之首”。它不但是对前人战争经验的总结概括,也是后世军事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对现代战争、国家战略的制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学术价值是迄今为止任何一部军事著作不能够代替的。作者及背景介绍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春秋末期正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逐渐过渡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逞强、称霸争雄,战争极为频繁,如齐鲁长勺之战、宋楚泓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等等著名战役。司马迁曾在《史记·自序》中描述其为“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七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盛数。”频繁的战争迫切需要发展军事理论,而这时的战争实践又为军事理论的总结概括提供了条件。这样,孙武的《兵法》十三篇便应运而生了。据史记载,孙武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公元前672年,陈完因内乱奔齐避难,后来改名为田完。田完的第五代世孙,即孙武的祖父陈书因伐莒有功“封邑并赐姓孙氏”。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四姓之乱”,孙武避乱奔吴,隐居在吴国都城姑苏附近。此时正值春秋后期,各国叠相争霸,大国以武力恃强小国遭灭国亡祀之灾已不在少数。孙武出生于齐国兵学渊源的陈姓家族,其中曾出过名将,如陈成子、司马穰苴等,其祖父陈书也颇有军功。孙武奔吴后,结交了吴国重臣伍子胥,并通过伍子胥了解天下大事。另外孙武潜心研究兵法,从理论上总结了春秋以来诸侯争战的经验及前人的成果,写成了传世之作《兵法》十三篇。后来,孙武利用吴王阖闾想与楚争霸而缺少良将之际,向吴王进呈《兵法》十三篇,并以其惊世骇俗的议论、新颖独特的见解、横溢的军事才华受到吴王的信赖和重用,被任命为将军。孙武为将后与伍子胥一起通过与楚国的一系列的战争实践检验了《兵法》十三篇,尤其是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一役,以少胜多,五战五捷,大破楚军,并一度攻占了楚国都城郢都,实现了吴王阖闾多年追求与楚争霸的夙愿。此后关于孙武的身世经历史书记载不详。只是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述后来吴国“北威齐晋,明显诸侯”,孙子亦“与有力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武不但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也是一个军事实践家,使其理论在战争中得到了检验,这是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如后来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约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尽管作者都参加了一些战争,但都没能够亲自指挥一些战争战役来验证自己的理论。 《孙子兵法》在军事方面的成就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6100余字,却构成了一个十分精深而完整的体系,在战争理论、战略战术和军队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有十分精辟的分析和杰出的贡献。其基本特点就是既能立足战争全局,从总体上把握各种战略要素,又能紧紧追踪战争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变化,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策略及战术原则。孙武在《兵法》首篇《计篇》中总论战争全局,在《作战篇》中论述作战的利害条件与经济的关系,在《谋攻篇》论述以谋制胜及致胜之道,在《行篇》论述攻守形势,在《势篇》论述战争态势和奇正之变,在《虚实篇》论述实虚之变及争夺战争主动权,在《军争篇》论述两军争胜方略,在《九变篇》论述应敌制胜的策略,在《用间篇》中论述用间的作用意义和方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揭示了战争规律,无怪乎曹操,这位汉魏之际第一位整理注释《兵法》的大军事家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明代军事理论家茅元仪在《武备志·兵决评》中说“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些都说明了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军事巨著,在军事学上的成就斐然。就战争的总体而言,这位生于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社会剧烈动荡时期的大军事家,对战争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突破了前人一贯认为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在《兵法》篇首即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的著名论点,把战争与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明确指出了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孙武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根本性原则,例如进行战争首先要立足国家全局,分析“五事”、“七计”等条件,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重战备战思想等等。就战争与政治而言,孙子在“五计”中首先提出“道”,并把“道”这个政治范畴的因素放在首位,即“道,天,地,将,法”,随后孙武又讲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说明孙武看到了政治对战争胜负的巨大作用,民心向背直接影响战争的结局和国家的存亡,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战争的政治本质问题,即一切战争的共性——任何战争总是和国家的政治相关联的。《行篇》中孙武进一步提出“道”及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是孙武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战争研究的一大贡献,至今仍不失其学术价值。就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而言,孙武《作战篇》中指出:“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在《行篇》中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这些表明孙武深刻地理解了战争的力量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回想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的海湾战争,盟国的日费达十亿美元之多,没有经济基础战争是不可能打赢的,也许会对这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另外,孙武还进一步指出潜在资源经济的重要性,“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即通过对“度、量、数、称、胜”等潜力的分析,可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这些都表明了孙武对战争与经济关系的深刻理解。对现代战争而言,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根基,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经济,军事力量的发展更离不开经济,没有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孙武的重战慎战思想及备战思想作为孙武战争观的两个主要方面在《兵法》中体现的也十分明显,在《火攻篇》中孙武提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名曰费留,故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怒而致战,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其中“非危不战”这句话最具代表性,说明战争的作用在于国家军队的安全不受威胁,利益不受损害,主要是为“挽危而战”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兴兵打仗。孙武的慎战思想的目的是避免战争的破坏性,是基于保国为民考虑的,而不是害怕战争,不敢于战争,对于安国全军的战争他也是毫不推让的。在《九变篇》中孙武提出“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的备战思想,说明己方首先要做好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准备方能“有备无患”,立足于不败之地。在二战中,瑞士之所以能保持中立,不被德国入侵,与其充分的备战是分不开的。孙武在《兵法》中揭示了一条战争认识方法,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攻篇》),并在《地形篇》中提出“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等观点,这是他研究认识战争的主要方法,预测战争的主要原则,深刻地揭示了“知”与“战”的辩证关系。对“知彼知己”的内容而言,就战争全局讲为“五事”、“七计”,就战场全局讲为“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对其方法而言,就战争全局讲为“上智为间”、“五间俱起”,就战场全局讲为“相敌”三十二法等。除此之外,孙武还精辟地论述了“知彼知己”与将帅才能的关系,提出“智、信、仁、勇、严”五方面要求及“通与九变”、“因敌变化”等才能和“将有五危”的忠告。如今“知彼知己”已成为认识战争的主要方法。《孙子兵法》的战略精髓是其提出的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综合战略总目标的全胜思想,现代的许多战略理论都脱胎于此,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美国柯林斯的《大战略》中的许多论点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孙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的发展和延伸。孙武在《谋攻篇》中讲“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即说明了“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的原则。另外,孙武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具体实施方法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如运用政治手段,瓦解敌人政治基础,实施政治攻心,使“其众不得聚,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得集,兵合而不齐”,运用经济手段“屈诸侯"、“役诸侯”使之困顿不堪,而在外交上争取与国,使敌“交不得合”,在军事上,显示实力,削弱敌方的战争意志等等。这些都是发挥总体实力的威慑作用达到“不战而胜”的总体战略目标。《孙子兵法》的战术运用原则一般说来主要有“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与人",“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等等。“先胜而后求战"是其备战思想的重要指导原则,孙武强调“知己知彼"的目的也在于“先胜",“古之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只有“知己知彼"和“先胜后求战"方能达到百战不殆,这是《兵法》“善战"思想的精华和核心,至今仍为军界高度重视。“致人而不致与人"即要争取作战主动权。“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与人”就是强调调动敌人,使敌人在己方的掌握之中,而不能让敌人牵着鼻子走。同时,孙武也给出了“致人”的方法,“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能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这是孙武战术原则的核心。“我专而敌分"即要求集中兵力,以十对一,“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指出兵力的优势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因此孙武主张作战时集中己方兵力分散敌方兵力,同时孙武认为集中兵力要适度,“兵非益多业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避实而击虚”是孙武关于选择正确作战方向、打击目标的重要原则,其核心是捡弱的打。同时,孙武也给出了识别虚实转化虚实乘敌之虚的一些具体运用方法,如“乘敌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勿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等。“因敌而制胜"主要体现了战争指导的灵活性,强调运用兵力和变化战术的问题。“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统帅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的运用方法如:根据对象不同“利而诱之,……亲而离之”。(《计篇》)根据兵力强弱不同“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形篇》)根据兵力优劣不同“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这些战略战术及具体实践中的应用都表明了孙武对战争规律认识的深刻程度。 《孙子兵法》在哲学和文学方面的成就 《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总结战争规律的军事杰作,而且是一部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等内容的综合性著作,在哲学文学方面都有相当成就。《兵法》虽不是专门的军事哲学著作但唯物辩证思想随处可见,如《计篇》中的“五计”,“七事”即是对既存的客观现实条件、战争物质条件的分析,对“知己知彼”的分析及“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而知敌之情者也”,都表现出了鲜明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孙武对敌对双方矛盾斗争的分析深刻地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如“主客、动静、攻守、胜败、虚实、奇正、利害、强弱”等等。能够认识并巧妙运用各种矛盾的变化正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特别是“虚实奇正”之法,可以说是本书的灵魂所在,“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不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锻投卵者,虚实是也。”此外孙武也阐明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杂于害,而患可解”。《孙子兵法》在文学方面也颇具造诣,不但逻辑严密,说理精辟,词约义丰,结构严谨,而且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语言风格,尤其在语言运用方面使人读之朗朗上口,易于背记和理解。其中修辞格的运用很是精彩,如:比喻生动而深刻,“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形篇》)夸张:“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形篇》),“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山者,势也”(《势篇》),层递揭示深刻道理,增强读者印象:“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撅上军将,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军争篇》)顶真深化思想,“近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作战篇》)“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形篇》)排比使语言节奏鲜明,和谐流畅,条理清晰,气势贯通,“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谋攻篇》)“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这些语言在文学上的造诣和成就对战国诸子及后世作家无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思考题: 1.如何评价《孙子兵法》在我国及世界军事史中的地位与作用?2.《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战术原则在未来战争中能否适用及如何运用? 推荐阅读书目: 1《孙子校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2古代:《吴子》、《三略》、《李卫公问对》、《六韬》、《司马法》、《尉缭子》、《太白阴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武备志》3现代:《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