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国 策》 (李健锋)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之中,《战国策》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它是战国时代的一部国别史料汇编,游说之士的言论大全,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通过《战国策》,我们可以窥见中国思想文化失落或隐蔽了的另一种形态、又一种风貌。 《战国策》产生的时代背景 “战国”这个名称,在战国时代已经有了。《战国策》卷六《秦策四》顿弱谓“山东战国有六”。卷二十《赵策三》赵奢谓“今取古之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可见战国一词起于当代。不过,只是用来指当时连年战争的强国的。司马迁《史记》多用此名,至刘向整理《战国策》,“战国”正式成为对一个历史阶段的命名。战国——这确乎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非常阶段。正如著名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指出的:“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都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生产力大发展和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春秋末到战国初,铁工具开始在生产中广泛使用,耕种面积不断扩大,施肥和人工灌溉也有了发展,李冰开都江偃,郑国修郑国渠,农产量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铁器用于手工业,大大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繁荣,出现了像洛阳、大梁、临淄、邯郸等商业城市。生产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社会的物质财富增长,从而社会关系的调整、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经济制度的变革,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三国先后实行变法,在战国初期成为强国。稍晚时候,楚悼王用吴起,秦孝公以卫鞅,实行变法,先后成为强国。燕昭王奋发图强,实行改革,也使燕成为强国。这样,就出现了秦、魏、赵、韩、齐、楚、燕七大诸侯国称雄的局势。这些强国,对内实行专制集权,对外扩张势力,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愈益强大,军事力量雄厚。它们之间的战争,较之春秋时期更加激烈、频繁,规模更加庞大。各国都拥有雄厚的武装力量,三晋、齐、燕,各有带甲之士数十万人,秦、楚两国“各有奋击百万”。各国普遍实行征兵制,武器制作精良,兵种和作战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战争旷日持久,短者数月,长者数岁;秦、赵长平之战,赵出兵四十多万;秦灭楚,动员兵力达六十多万人。作战双方都要消灭对方实力,因此一次战役中被斩首数万或数十万。“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一战,杀人盈野。”(《孟子》)充分反映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性。战国时代的各国君主和大臣,为了对内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外扩张势力,迫切地从各方面延揽人才。因此,养士之风的盛行成为这一时期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地位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以被提拔为执政的大臣。战国中期以后,各国有权势的大臣每多养士为食客。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和吕不韦门下的食客多达三千人。有多种学派的士,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被罗致,甚至“鸡鸣狗盗”之徒也都在食客之列。当然,最被重视的还是那些在内政、外交方面能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游说的政治家、外交家——策士。这一时期,各国都变成国君一人专制独裁的集权国家,扩充领土成为列强的最高国策,各国都想吞并邻国,最后统一天下。战争之外,外交是最重要的手段。国际战略把握准确,外交工作做得好,可以使自己的国家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因此,职业的战略家、外交家——所谓纵横家、游说之士,显得特别活跃。他们凭借自己的智谋和辩才,纵横捭阖、翻云覆雨。他们自身虽无明确的主张和理想,但是却能通过辩说打动君主的心思,影响国际大局,改变战争形势,一发千钧,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战国策》,就是纵横家说辞的汇编;也可以说,它是一部策士——国际战略家的古老教科书。《战国策》一书的主要内容 一般认为,《战国策》的大部分篇章是战国时人所作,由各国史官和策士分别记录下来;它来源复杂,具体作者不详,大概在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编辑成书。西汉末年,刘向校理宫廷图书时,又重新加以编校,得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刘向《战国策书录》说: 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重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类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是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迄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中,就是汉宫廷藏书的秘室,也可称做中秘,里面藏有战国史料多种,名称不统一,残缺错简也很多。刘向奉令校书,将这些史料鉴定、整理,认为是记述战国游士的策谋,因而删除重复,重新编定,定名为《战国策》。还有一些现代学者认为《战国策》一书的作者是楚汉之际的蒯通。如清人牟默、近人罗根泽均持此说,但附和者少。《战国策》的全书体例是分国别编纂的,共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中山十二国,合三十三篇。时间上接春秋,起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下至楚汉之起,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概括了春秋以后到楚汉以前二百四十五年之间的史实。今本《战国策》的篇目是:《西周策》一篇,十七章;《东周策》一篇,二十二章;《秦策》五篇,六十四章;《齐策》六篇,五十七章;《楚策》四篇,五十二章;《赵策》四篇,六十六章;《魏策》四篇,八十一章;《韩策》三篇,六十九章;《燕策》三篇,三十四章;《宋卫策》一篇,十四章;《中山策》一篇,十章。在这三十三篇里,有传记,有故事,有论辩,有书信,都和各国的时事有关,记载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情况,特别是士这个阶层的活动,可以说战国时期的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矛盾,都从中得到反映。全书的主体,以策士,特别是纵横家的阴谋权诈为中心,记录和叙述他们的言论和事迹。这些职业的游说之士,奔走于列国之间,有时,当一国受到另一国的侵略,他们就去说动第三者出兵来干预。有时,他们又唆使某些国家联合起来攻打另一国家。他们都善于分析形势,用利害关系打动各国君主。同时他们又富于机智,巧妙地把握各国君主的心理,因势利导,使之不能不信服。他们多是一些朝秦暮楚的政客,可以在甲方游说,暗算乙方;又可以在乙方游说,暗算甲方,把两方都愚弄一下,自己却从中取利。他们饰言巧辩、阴谋暗算,却在政治上起了很大影响,往往一席话利用左右一国的局势或影响国际间的形势,所谓“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全书对纵横家猎取个人功名富贵的行为,津津乐道;对阴谋权诈极力歌颂和赞扬。此外,《战国策》中还集录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书中有的部分写了一些狭义之士,如《赵策》中的鲁仲连,《魏策》中的唐且,《燕策》中的荆轲等。书中所记的人物,有的也反映了其他各家思想。给《战国策》作注,最早要推东汉的高诱。但流传到北宋,正文和注解都已有散佚。曾巩进行了补充重编,是为今本《战国策》。南宋有姚宏的续注本、鲍彪的新注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内有战国纵横家作品二十七章,其中有十七章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全书被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这是现代考古发掘的重大收获。 《战国策》包含的文学意蕴 由于“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更甚”。(《史记·六国年表序》)战国时期的历史记载几乎全部毁灭,使得《战国策》一书对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有着特别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战国策》更受关注的毋宁是其在文学方面的影响。《战国策》的许多篇章,是战国中后期的产物,记载了很多纵横家的游说之辞。这些文章表现了那些游说之士的巧弄机锋和狡诘辩术。为了说服人主,他们论事立说,无不纵横反复,曲尽其意;特别讲究结构的完整、逻辑的严密、说理的透彻。(如《苏秦以连横说秦》、《司马错论伐蜀》)同时,为了酝酿气势,增强力度,又摹状物态,铺张扬厉,用了很多排偶和夸张的词句。如《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 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渤海也。文章多用排偶,奋迅而至,用字经过锻炼,声调铿锵而又形象鲜明,具有一种鼓荡人心的力量。为了说明抽象的道理,《战国策》里还经常用民间或文人自制的寓言和生动贴切的比喻以及历史典故,阐明自己的论点,比如“千斤市骨”、“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狡兔三窟”、“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等为人熟知的成语,就都出自《战国策》。《战国策》的文学特色,不仅仅在说理的雄辩、辞藻的富丽和气势的宏肆,还在于叙述历史过程,塑造人物形象,比之《左传》,情节更曲折,故事更完整,性格更突出,色彩更亮丽。书中留下了不少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鲁仲连的不畏强暴、排难解纷,唐且的坚定豪迈、威武不屈,冯谖的多谋市义、狡兔三窟,触龙的机智和远虑,等等。《苏秦始将连横书说秦惠王》中记苏秦在秦游说失败后有这样的描写: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跤,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愧色。骈辞俪句,极尽刻画之能事。尤其是《燕策》中刻画的荆轲,慷慨悲壮。最动人的是易水送别一段: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如此强烈的抒情笔触,令人感情迸发,向往不止。《战国策》词采绚烂、感情充沛、酣畅淋漓的篇章,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贾谊、晁错的政论就都受到它的影响;司马迁在它的基础上发展传记文学;汉赋夸耀山川、地理、物产、宫室等铺张、渲染的种种手法,与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宋代苏洵、苏轼父子的散文,明显得力于《战国策》。虽然,历代学者对战国之世和《战国策》书却颇多微词。整理校订《战国策》的刘向就说:战国之后“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夫篡盗之人,列为王侯,诈谲之国,兴立为强。后世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战国策书录》)三国时期李权向秦宓借阅《战国策》被拒。秦宓说:“书非《史记》、《周图》,仲尼不采;道非虚无自然,严平不演。海以受淤,岁以荡清,君子博识,非礼不视。今战国反复,仪秦之术,杀人自生,亡人自存,经之所疾,拒而不假。”(《三国志·蜀志》)宋人李格非的《书战国策后》则说这部书记载的事“浅陋不足道”。究其深层原因,是因为策士纵横之术与儒家学说在基本理念上有着尖锐的冲突。 思考题: 1《战国策》反映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是什么?2比较纵横家的思想与现代谋略学说的同异。 推荐阅读书目:1《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2《战国史》,杨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雷海宗著,岳麓书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