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集》
(丁毅信 方黑虎)
“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与毛泽东同时代的诗人臧克家如是说。
毛泽东是一代文章圣手,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诗词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思想深邃,
富于哲理性,如历史画卷般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数量不多,但以其丰富厚重的
内涵、博大恢弘的气势、豪迈激越的旋律自成一格,超越了文坛上的一般诗词流
派,它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倾毕生之力用古体诗词形式抒情言志的完美结晶。
毛泽东将豪放派词人的激情演绎到前无古人、难以超越的极限,可以说毛泽东诗
词是古体诗词中为数不多的几座高峰之一,并极有可能是最后一座高峰。
毛泽东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
有位评论家说过:没有任何一位诗人能依赖自身而伟大,他必须植根于社会
和历史的土壤,成为社会、时代的喉舌而后有不朽的篇章。毛泽东诗词也不例外,
它正是时代的产物,字里行间,我们随处都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和
建设事业大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和气壮山河。
毛泽东(1893~1976),生于湖南韶山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故乡的山水、
民歌、神话、传奇培养了少年毛泽东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赋予了他浪漫多情的诗
人气质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毛泽东接受了毛氏家族诗书传统和韶山前辈文人的
诗词启蒙,韶山丰厚的自然、人文底蕴孕育了一代诗魂。
1911年,正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高潮迭起的时候,年仅17岁的毛泽
东再也耐不住大山中的压抑和封闭,提笔挥豪留下《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
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背负行囊,孤身远
行。由此,满怀抱负的青年毛泽东走进了现代中国。
在湖南第一师范,在长沙,毛泽东苦读诗书,诗词素养日渐提高,同时受到
革命思想的熏陶。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毛泽东向往革命,敏锐地把握住时代脉搏,
联络一批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组织新民学会参与政治。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毛泽东开始了他一生的传奇篇章:湖南农运、国共合作、秋收起义、反“围剿”、
红军长征、全民抗日、解放战争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
最激动人心的一段历程,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更以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展现开来。
置身其中、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历史进程的毛泽东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些
如诗如画的历史长卷,在南征北战的马背上,在日理万机的间隙之中,诗人以一
颗率真的心去把握历史,凝其精神化作不朽的诗篇。
毛泽东诗词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一生所作诗词数量不多,迄今发现的(包括他早期与他人的联诗等)
尚不足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多次出版《毛泽东诗词选》,1963年版收三十七
首,1967年版收三十九首,1986版收五十首。1996年,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毛泽东诗词集》,共收诗词六十七首,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作者的诗词作品。这
部集子分为正编、副编两部分,正编四十二首诗词,都是经作者校定或者由中共
中央决定正式发表过的,是作者的上乘之作,奠定了他作为伟大诗人的历史地位。
副编二十五首诗,大多是没有公开发表过的作品,部分诗词是由作者反复修订或
审定过,尚有一部分是没有修订的未定稿。
如果按照所表达的侧重点不同,我们可以将毛泽东诗词大致分为写景式、画
人式、抒情式、写景抒情式、画人抒情式等几类,但综观内涵丰富的毛泽东诗词,
无论写景、画人、抒情,作者走笔何处,我们都能从中读出诗人对时势的关注,
这应该是毛泽东诗词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毛泽东是一位诗人,更是一名伟大的
政治家。作为一名诗人,毛泽东才华横溢,富于浪漫主义的激情和理想,作为一
位政治家,毛泽东具有胸怀天下和势若悬河的非凡气度,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角
色在毛泽东身上实现了奇迹般的统一。这就使毛泽东诗词具有了富含革命精神的
政治内核,增添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气魄与深邃,同时也给毛泽东的政治实践注入
了浪漫主义革命激情和理想,增添了无限活力。对于毛泽东而言,他并不
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而是由他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培养成的革命乐观主
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以及蓄积于胸的革命激情在其富于理想的浪漫主
义诗人气质摧动下喷发而为诗。
毛泽东诗词纯熟地运用形象思维,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使其趣味盎然、诗
味浓郁,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内容和古体诗词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它反映了不
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形势、策略,再现了壮丽的历史图景。在《沁园春·长沙》中,
诗人写道: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
霜天竞自由。
以明丽的笔调描述了自然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反映了革命蓬勃发展的形
势,继之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借言万户侯,鄙视当今军阀,对上阙之问巧作回答,珠联璧
合,了无痕迹,深沉含蓄地表现了他对天下兴亡和革命领导权归属的殷切关注。
再如《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NB254滔滔,心潮逐浪高!
场面极尽凝重沉寂,暗示大革命遭受重大挫折,许多同志彷徨、悲观、失望,
甚至有人动摇、叛变。但诗人自己“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从这里我们可
以体会到诗人对于现实的忧愤,并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百折不回的澎湃心潮。
毛泽东诗词就其政治内容而言自然是充满革命激情,具有无比强烈的鼓动性
和感召力。当然,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后期部分作品所表达的政治内容未必正
确,但是通过诗词来抒发政治情怀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色
毛泽东诗词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之作。革命现
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要求文艺作品立足于革命现实,表达革
命理想。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
和建设事业,毛泽东诗词植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同时又闪耀着革命理想的光芒,
是两者的完美结合。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诗人从畅游长江的豪迈心情
写到建设中的长江大桥,这是现实情景,接着笔锋一跃而至他想象中的长江三峡
工程,这是建设理想,再加上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更带来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在他的诗词中多处镶嵌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平添了几分
浪漫主义神韵。
诗人奇特恢宏的想象力丰富了诗词的浪漫主义情调,加强了它的浪漫主义特
征。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一旦展开想象的翅膀,他的思维似乎就完全不受时空的限
制,思接千载,神游八极,任意驰骋,下笔处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念奴娇·
昆仑》就是一篇想象奇伟的壮丽词章: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
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作者把昆仑山描写得高大雄浑,具有灵性,无人管束,任性恣肆。诗人却以
一个时代巨人的口吻发话指令:要改造好昆仑山的旧貌,使人类共享幸福太平。
多么奇特大胆的想象,赋予了全词一种无可比拟的雄壮气概,令人叹为观止。其
它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等
都是诗人奇伟想象的杰作。
毛泽东具有浓厚的浪漫气质,长于形象思维并富有激情。他的作品大多情景
交融、眼界开阔、如歌如画、韵味无穷。他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生动的画面
之中,使之格外传神。我们看《采桑子·重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一幅紧急行军图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虽然画面中没有激烈、明亮的色彩,
但凛冽西风中的一钩残月和低咽的军号声自然给人一种紧张感受而难以忘怀。再
如,《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一幅大海风雨壮阔图。大雨滂沱、幽燕苍苍、浪涌千重、渔帆点点,诗
人凝望许久,心潮澎湃,不由对壮美的大海和勤劳的人民发出深情的赞美。眼前
的景象又使他浮想联翩,顿生怀古之幽情,想起曹操当年问鼎中原的雄姿,可他
给历史又留下了什么?倒是今天的中国大地换了人间。我们再来看一幅北国雪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势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936年2月,毛泽东率军东渡黄河准备抗战。适逢大雪,面对北国无限
风光,诗人不禁兴从中来,《沁园春·雪》横空出世。诗人视野空旷,长城、黄
河,千万里尽收眼底,冰雪覆盖着的群山、平原气势磅礴。莽莽苍苍的高原雪景
激发出读者的澎湃爱国热情。下阙自然承接,评述历代帝王,俱不足道,“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壮志和理想。
作者在诗词中还给我们勾勒过江南秋景图《沁园春·长沙》、武装起义图《西江月·秋收起义》、激烈战斗图《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社会主义建设
图《水调歌头·游泳》、山区新貌图《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无论作者给我们
描绘的哪一幅图画,都以简扼的语言勾勒出景物或场面的几个主要特征,融合成
生动传神、美不胜收的画面。
毛泽东诗词融注作者真情,动人心弦。
感情是诗词的灵魂,没有感情的诗篇永远不会有激动人心的力量。毛泽东诗
词之所以能振动一代代人的心弦,就在于它融注了诗人的真挚感情。毛泽东诗词
中流露的感情是多方位的,有革命豪情、儿女柔情、战友深情、故友旧情,无论
哪种感情都是率真质朴、发自内心的,让人读来往往产生一种感情上的共鸣。
在《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毛泽东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
爱情,不仅以革命理想作为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有像常人一样的万千柔情,只不
过共产党人在革命需要的关键时刻选择的是自我牺牲。
从《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中,我们不难读出毛泽东当时心中充满自豪的喜
悦和欣慰神态,他不惜用“谁敢”、“唯我”这样具有强烈排他性的词汇,大加
称赞自己的将领,一种同志式的深情和厚爱充分显露于笔端,谁读了都会对彭大
将军的威武英姿和毛泽东的深厚友情感叹不已,久久难忘。
还有《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均以饱蘸热情的笔触
赞颂或规劝同志和朋友,激发对方的革命热情,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毛泽东诗词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诗词要同时做到内涵丰富,简约概括,
生动形象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毛泽东以他的生花妙笔,在字以十数计的诗词作品
中展现出浩渺的历史烟云、壮丽的时代画卷和精邃的生活哲理,显示了他高超的
语言技巧和深厚艺术功力。
《七律·长征》以数十字再现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的长征壮举,表达出
红军的英雄气概和冲天豪情,读来如临眼前、如在耳边。《贺新郎·读史》也不
过以百余字谈古论今,从人类起源一直到阶级斗争、农民起义,概括了一部社会
发展史,同时也表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推动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点。
毛泽东诗词擅长用典,信手拈来却不露痕迹。典故本身寓意丰富,蕴含着很
多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有助于诗词的精炼。毛泽东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背景娴
熟地驾驭了这一工具。
毛泽东诗词的语言大都经过作者的多次修订。毛泽东写成一首诗从不
轻易发表,必须经他自己反复斟酌,多方征求意见后方肯公开付印。如《减字木
兰花·广昌路上》一词,“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情更迫”曾改作“
无翠柏”,形容雪势之大,天地之间唯余茫茫一片白雪。但后来又考虑到“漫天
皆白”已足以形容雪势之大,“雪里行军”也概括了天地皆白的景象,于是又将
“无翠柏”改回“情更迫”,反映出红军旺盛的士气和红军战士奔赴战场的急迫
心情。正是通过这样不断、反复的修订,毛泽东诗词才更为凝炼地表达出作者
的感情和思想,再现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历史图景。
思考题:
1毛泽东诗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2毛泽东的人格和革命实践活动对其诗词创作有何影响?推荐阅读书目:
《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