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习 录》 (李健锋)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经隐居会稽阳明洞,又曾创办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他是明代中叶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宋明道学中心学学派的集大成者。《传习录》是王阳明与弟子日常讲习的语录。与朱熹一样,王阳明对塑造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思想文化形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与朱熹通过古典文本的重新诠释和广泛的哲学对话构筑自己庞大的思想体系不同,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的形成,是在回应现实问题,反对理学烦琐、僵化的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的。他认为:“人人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王阳明是实践型的思想家,他的学说是强调躬行实践的身心性命之学。 王阳明的生平事迹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影响其思想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事迹,有如下一些重大的节目: 1明代中后期,政治上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继续加强,但是统治阶级具体的政治运作日益失范;社会财富有了相当的积累,商品经济发展,但是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藩王造反、西北边患、奸佞当道、宦官擅权,总之,明王朝的统治面临空前的危机。如何改变这种“沉疴积痿”的局面,是当时一大社会难题。王阳明认为,政治、经济的动荡是由于道德沦丧,道德沦丧是由于学术不明,而学术不明是由于程朱理学的流弊造成。因此,“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也就是说要开拓新的精神资源。 2王阳明早年立志,读书为学圣贤。青年时期在京留心武事,学习兵法。举进士后,曾向皇帝上书言边务八事:蓄财以备急、舍短以用长、简师以省费、屯田以足食、行法以振威、敷恩以激怒、捐小以全大、严守以乘弊。弘治间,任兵部主事等,开始讲学授徒,倡言“身心之学”。 3正德元年(1506年),受大宦官刘瑾迫害,被廷杖四十,谪居贵州龙场驿丞,历尽艰难,在万山丛棘,毒虫瘴气的恶劣环境中,“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一日,“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从此,心学正式诞生。此后,主讲贵阳书院,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学者反身自求本体。 4正德五年任庐陵县知县,此后连升三级,任至都察院左检都御史,开始他“破山中贼”和“破心中贼”的活动,巡抚南赣、汀、漳等地,推行保甲联防制度“十家牌法”。正德十四年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豪的叛乱,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率兵征讨广西思恩、田州的少数民族反叛活动。在归途中,病死于南安舟中。诏赠新建侯,谥文成。在戎马倥偬之中,王阳明始终没有间断讲学活动,而是随处点拨,“格心”、“格面”,传播心学思想。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的“姚江学案”中曾陈述王阳明思想的演变的过程说: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无论如何转变,王阳明的思想总是和他的体悟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必须把他的年谱、语录、文章汇通一起进行研究,方可达到目的。虽然如此,《传习录》仍然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和独特意义。作为一个高扬主体精神,强调身心性命体悟之学的思想家,王阳明认为“理智的理解必然是片面的,和教师本人的话不一样,作为一模范教师,他必须通过他的整个身心来把学问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他宁愿用口头表达而不愿用书面表达,因为作者是生动的启发,它和具体的场景与学生的特殊性相联系。”(杜维明) 《传习录》的思想精髓 通过阅读《传习录》,可以深入地把握王阳明学说的精髓。 1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命题。它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同一,心完满自足,包含万理。二是指心为天地万物之觉悟,“自然通过人达到了自我意识”。(黑格尔)三指心为身之主宰。《传习录》记述: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古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的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外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 2知行合一知行问题,是传统思想中的一个古老命题。“知行合一”的提法,则为王阳明首创。其含义,一、批评朱熹将知与行打成两截;二、知行之体本来如是,知与行原是用两个字说一个功夫,也就是说,知与行是人的活动的两个基本层面;三、知行合一并进。《传习录》记述: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 3致良知王阳明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圣人教人第一义”、“千古圣传之秘”、“孔子正法眼藏”。致良知就是要启发人的道德意识,完成人的道德修养,这是王阳明心学最终目标。《传习录》记述: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起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致良知的途径有二:一是静的功夫,静出体悟,防于未萌之先,存天理;一是动的功夫,事上磨练,克于方萌之际,灭人欲。从而达到“精精明明,毫发无蔽”。无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易》谓“知之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存养。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之动也。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 结 语 王阳明从三十四岁开始授徒讲学,直至去世,从事学术、教育活动二十余年,影响广大,而且远播海外。比如明末以李卓吾为代表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黄宗羲的启蒙思想,以及晚清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都接受过王阳明思想的洗礼。即使在现代思想的发展中,也有其学脉的伸长。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需要思想者的操持。《传习录》有这样一段记载: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在你心外。”这段话,经常被引用为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家的证据,但它真实的意义是指文化在人与世界的操持中呈示出丰富的意义。这种操持的结局是达到一个超越的境界。王阳明临终时有过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是月二十五日,逾岭至南安。登舟时,南安推官门周积来见。先生起坐,咳喘不已。徐言曰:“近来进学如何?”积以政对,遂问道体无恙。先生曰:病势危极,所未死者,元气耳。积退而迎医诊药。二八日晚泊。问:何地?待者曰:青龙铺。明曰,先生召积入。久之,开目视曰:“吾去矣”。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哂:“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世。这种操持所达到的境界,在现代生活中还有意义,还值得人的追索吗?这是我们研读《传习录》时所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思考题: 1王阳明思想的特征是什么? 2如何认识王阳明思想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推荐阅读书目: 1《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明儒学案》,黄宗羲著,中华书局1985年排印本 3《明代思想史》,容肇祖著,齐鲁书社1992年版 4《朱子学与阳明学》,岛田虔次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5《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陈来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