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经》 (周凤岗) 《诗经》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地域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集之一。除个别篇目外,一般都没留下作者姓名。 《诗经》产生地域主要在黄河、渭水、汉水以及长江流域,尤以黄河流域为主。其中雅、颂较集中于政治中心地区,风诗的分布则十分广阔。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前后约500多年时间里,而它之所以产生于这一时期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周之所以取代殷商,除了商纣王暴虐无道之外,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周代取代殷商之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不得不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欲观周王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团体。” 王国维告诉我们,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进步。这就使我们恍然明白文史哲之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了。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也在这个时代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的产生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诗经》的传承历程 《诗经》本来叫《诗》、《诗三百》或《诗三百篇》。 据司马迁认为,《诗经》本有3000篇,后经孔子删削才仅留305篇。其实,在《诗经》歌词的校勘与音乐的润泽方面的工作,孔子确实是做了的,删诗则未必。因为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年吴公子季札至鲁观乐,当时所奏诗歌数量及其顺序就是这样,当时孔子仅8岁。 由于孔子对《诗经》十分重视,以之为修身立命、治国平天下的必读书而作为主要教材,并代代相传,日益看重,至汉代而被定名《诗经》。 汉代传授《诗经》者共四家,鲁国申培、齐国辕固、燕国韩婴和鲁国毛亨(又称大毛公)与赵国毛苌(又称小毛公),分别传播《鲁诗》、《齐诗》、《韩诗》与《毛诗》。前三家武帝时已立为学官,传本经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而成,故称今文诗,后陆续亡轶。毛诗至东汉时方立学官,其说诗,多联系《左传》,其传本经文用先秦古文写成,故称为古文诗。经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作笺,于是学《毛诗》者渐多,现在所传即是。 《毛诗》有序言,冠于全书之首者为《大序》,每篇之前者为《小序》。关于《诗序》作者,近人多认为是东汉光武帝时卫宏。《毛诗序》主要是“以史证诗”,然而牵强附会的封建说教比较多,今人多不取其解说,但研究《毛诗序》对了解《诗经》各学派间的不同见解及当时的解诗方法和风气是有帮助的。 《诗经》的分类及其准则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何以这么分,说法很多,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以乐曲之不同而分的。《诗经》产生的年代乐舞都很发达,且当时的诗歌都是与乐舞紧密结合的,故有将《诗经》当作古代乐经的。《史记·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可见,《诗经》都是入乐的,不过,风诗多因诗而为乐,雅颂多因乐而为诗。至后来,乐谱渐亡及乐舞的进化分离,又由于这些歌辞本身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使《诗经》歌辞得以单独保存,并成为周代最优秀的诗作之代表。 风、雅、颂均为乐曲名,“十五国风”是指来自15个侯国的民间歌曲,共160篇。其风格偏粗犷俚俗。 “雅”产生于京畿地方,主要用以宫廷演唱,故其风格相对于国风要典雅得多,但产于后期的雅诗,可能受“国风”影响,风格与“国风”比较接近。为区别这一不同,把前期的叫做《大雅》,有31篇,后期的叫《小雅》,有74篇,共计105篇。“颂”为庙堂乐歌,作祭祀祖先神灵之用,它表现出对上帝的敬畏和祖先的赞颂,呈现出虔诚的宗教感情。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远逊于风、雅,但适合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是为统治者掌握和使用的文学艺术,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其中《周颂》产生于西周初,具有历史性;《鲁颂》4篇;《商颂》非有人所谓的周代乐官保留的殷商乐章,而是宋人作品,三颂共40篇。 《诗经》的表达内容 《诗经》的思想内容,既有民主性精华,又有封建糟粕,乃是因为一部分来自劳动人民或者在思想感情上倾向于劳动人民的下层知识分子所作,属于劳动人民的文化,主要表现于国风和部分小雅。另一部分为当时统治阶级所作,是为农奴制经济服务的统治阶级文化,主要表现于颂和部分大雅之中。 《诗经》之所以历代被奉为经典,主要与孔子有关。然而被奉为圣人的孔子,何以对《诗经》如此重视?其指导思想何在?这在孔子的言论中已经明白道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学习《诗经》固然可以丰富知识,但这是十分次要的,最主要的还在于“兴”、“观”、“群”、“怨”。 1诗之“兴”的功能 所谓“兴”,是发动,是使某种倡导的精神文明盛行起来之意。在灭殷立周之际,可以说是百废待兴。由于社会体制由奴隶制变成农奴制,在生活劳作方面,由游牧生活转而为定居的农耕,正是由于这两个带根本性的转变,统治者从维护自己的阶级秩序和利益出发,必须建立适合于新的社会政治体制和生活劳作方式的新文化,以便用新的政治观、哲学观、伦理观、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武装民众,以达到统治民众的目的。能起这种新文化创立功能的诗歌,在《诗经》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倡导精神文明的正面诗篇,二是在倡导精神文明中起间接作用的揭露讽刺丑恶现实的反面诗篇。 (1) 对周祖先所建功勋的热烈讴歌,只有将周祖先塑造成民族英雄,甚至是神灵,才能威服普天下之民众。如《大雅·生民》就是为塑造周始祖后稷的英雄形象为目的的。诗中说后稷乃其母姜NB052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的,并在出生后得到神灵的护佑,其后创造发明了农耕技术,因而被目为农神。这无疑是在向人民传播“君权神授”观念。 (2) 对礼义廉耻等宗法制度和人伦道德规范的倡导。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他告诉人们,人如果不遵守礼法,连老鼠都不如,并在诗歌中强化宣传了礼法高于生命的观念。对有违人伦道德的子母私通给予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这种丧尽人伦的丑行“不可道也”、“言之丑也”。 (3) 反对残酷暴虐的落后的殉葬制度,为建立比较人道的社会新制度而大造舆论。如《秦风·黄鸟》鞭挞了秦穆公死时以人殉葬的不人道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制度的否定和痛恨,这对根除这种罪恶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对求偶观、求偶规范和健康的家庭婚姻关系的倡导,是对恋爱婚姻中的爱情基础的肯定。在《诗经》中,有关恋爱的诗作很多,而且对纯洁真挚的爱情给予了热烈赞颂。《卫风·有孤》写一男子虽衣服也没有一件,但仍被一女子看中而深爱着,可以想见这种爱情绝无半点功利存在。 如《卫风·伯兮》中,女主人公因丈夫远征去了,居然从此不再梳妆打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何等痴情。 (4) 对保家卫国、反抗外族入侵的英勇斗争、共御外侮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加以热烈赞颂和积极倡导。《诗经》在鼓舞人民的爱国热情、勇于为国捐躯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效用。 《诗经》的“兴”的作用可见一般,而具备这一功能的《诗经》在统治者看来恐怕是最重要的。 2诗之“观”的功能 观是观察了解现实社会。在周朝专门派遣一些官员到各地去采诗,“比其音乐,以闻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而知天下。”(班固《汉书·食货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汉书·艺文志》)可见,诗之第二大功能是体察国家政治之得失,社会风俗之好坏,人民生活质量之优劣及其情绪状态等。 (1) 充分反映政治路线方针政策之得失。 《诗经》反映的劳动生活的内容丰富广阔,其中不乏反映农夫们在劳动中的欢乐情景的。如《魏风·十亩之田》是表现这一题材的。在西周初刚建立周朝天下之时,在政治上对农奴作了一定让步,农奴们与殷商时代奴隶们所受的压迫剥削相比,毕竟要轻一些。在这种条件下,写出一些“田家乐”式的作品是完全可能的。这正反映了新兴王朝在开国之初或某一中兴时期在政治上对底层民众的宽松让步。而另一类歌辞正表现了相反的情况,统治者正是通过这些歌辞来了解自己在政治上的成败得失,故不能认为这些作品是封建文人有意的溢美之辞。当然,在颂诗中所歌唱的内容,则另当别论了。 (2) 反映了吏治情况。《诗经》中有不少讽刺诗,在国风与二雅中均有,尤以二雅为多,不过国风中的讽刺更尖锐强烈富有战斗性。这些讽刺诗尖锐地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贪婪残暴,如《小雅·十月之交》,猛烈抨击幽王宠幸女妃奸臣的腐败政治。《小雅·北山》揭示了统治阶级内部差派王事劳逸不均的不公平事实。这些作品都反映了社会政治之腐败、吏治之黑暗,足供为政者参考。 (3) 反映统治阶级生活奢糜荒淫无耻等内容的。《召南·鹊巢》揭示一贵族女子出嫁,迎送车辆以百数;《邶风·新台》揭露了卫宣公强娶儿媳为妻的丑行;《陈风·株林》讽刺了陈灵公伙同朝臣与臣下之妻夏姬淫乱的肮脏事。这些诗歌表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丑恶现实,通过《诗经》传唱得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4) 反映战争给生产力带来破坏,给人民带来痛苦,并由此而引起人民的反战情绪和对和平生活的热切向往为内容的。春秋无义战,故《诗经》中普遍反映了人民的反战情绪。如《豳风·东山》反映战争是造成人民家园破败、妻离子散的根源,从而对春秋时期的不义战争提出了强烈控诉。这些诗作多少对当时那些穷兵黩武的执政者以警戒作用。 (5) 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痛苦不堪。《豳风·七月》写到,农奴们一年到头辛苦劳作,自己却吃不上、穿不上、住不上,即使在严寒的冬天,家人为“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而忧虑。而且年轻女子的贞操不得保障,“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可见,农奴们从生活到身心各方面备受农奴主折磨。 3《诗经》之“群”的功能 群是合群,包括人际交往、国际交流和男女求偶等社会交际活动。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即是指在上层统治者之间,尤其是在外交场合,如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是不能达成目标的。 在民间的青年男女的求偶中,常常通过唱情歌来表达相互间的爱慕之情,这些作品在《诗经》中极多,不赘述。 4《诗经》之“怨”的功能 怨是怨恨,内心的不满情绪。或因婚姻不幸、恋爱失利、征夫远离,或因受统治者压迫剥削,或因深感社会政治的腐败和吏治的黑暗,均会引起民众的怨恨不满。它大多反映于国风、小雅之中。 反映统治者内部的不满情绪主要表现于小雅之中。如《小雅·正月》表达了对西周末年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的指斥。《小雅·大东》表达了殷商遗民对西周征服者的怨恨。而在国风中表达的则是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怨恨,故其情绪更激烈得多。《魏风·伐檀》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语,足以感觉到人民愤怒的呼声。《魏风·硕鼠》中表达了人民与统治者决裂的心情。《唐风·鸨羽》写的是由于征夫长期在外忍无可忍,其“悠悠苍天,曷其有所”的歌词所包含的怒火已可想而知。 “怨”与“观”是有因果联系的,因为只有诗中表达了人民的怨恨之情,统治者方可以由此而了解民情,若遇开明君主,则可能对人民作出某种让步,可在某种程度上起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从作诗与采诗的角度言,《诗经》可达兴、观、群、怨之作用,则后世传授学习《诗经》是否也能达此目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会遇到前人类似的事情,因而也会用诗歌来表达类似的情感。而这时候,人们可能的做法是,选择在内容上与此时此刻心情一致的诗歌进行演唱,以此来渲泄内心的情绪。那么,某时某地最为流行之歌,正是人们最普遍的情绪反映,统治者足可以通过此来判断民众的心态。我以为孔子之所以把《诗经》看得如此重要,并以之作为教材,目的正在于此无疑。而颂诗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原因也在于此,因为这些作品都非发自作者内心,多起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自我陶醉之作用,不可能起兴、观、群、怨之作用。 《诗经》的艺术成就 1《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光辉起点,作者用朴素自然的语言,以广阔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人民的爱憎之情,是人民手中的一种战斗武器,从而成了反映这一时代的一面镜子。这一创作手法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从汉魏乐府民歌到近代歌谣,无不体现了这一精神。 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是铺陈之意,后代在诗歌中很少使用,尤其是在律绝中根本不可能使用。至汉代,赋的手法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比即比喻,这是诗歌表达所必不可少的手段,不然诗歌将过于平直、缺乏形象而降低艺术魅力。兴是兴起,是诗歌引发主题的一种方法,不过在后代诗人中,几乎没有单独使用“兴”这一表现手法的,大多与“比”合用,称为“比兴”,而重点在“比喻”上。这一手法自屈原开始,为历代文人所重视并发扬光大,它为创造优美意境、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思考题: 1《诗经》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之所以产生于周代,有无历史必然性?若产生于之前的夏、商二代或之后的汉、唐,是否仍然是这个样子?为什么? 2《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3怎样理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体现在什么地方?是否仍有借鉴作用?推荐阅读书目: 1《诗经今注》,高亨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诗经选》,余冠英注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孙作云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 4《诗经漫话》,程俊英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