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大纲
课程面向的专业:通信、电信、电科、电信科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课程是以下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通信、电信、电科、电信科
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总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学时、实验学时):82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72
实验学时:10
课程包括的实验个数:5
专业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计划学时
教学大纲要求
(必开或选开)
实验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
2
必开
实验二
信号频谱的测量
2
必开
实验三
信号通过线性电路
2
必开
实验四
连续系统的模拟
2
必开
实验五
取样定理
2
必开
合计
10
实验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
实验类别: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
1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
2测量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
3测量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实验内容:
1测谐振频率
2测品质因数Q值
3测量谐振曲线。
实验要求:
1列出测量数据表。
2电阻R取两个不同值时,分别画出的谐振曲线,从谐振曲线上确定电路的通频带BW。
3将测得的,通频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需要的仪器设备:
1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
2晶体管毫伏表 1台
3双踪示波器 1台
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1台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二 信号频谱的测量
实验类别: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用选频电平表测量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
2研究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对信号频谱特性的影响。
实验内容:
1选频电平表的使用。
2测量方波的频谱。
实验要求:
1列出方波宽度分别为T/2,T/4和T/8时的各次谐和波的理论值、测量值。画出频谱图加以比较,分析差别的原因。并计论方波宽度变化时对频谱的影响。
2列出锯齿波各次谐和波的理论值,测量值,并画出其频谱图。
需要的仪器设备:
1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选频电平表 1台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三 信号通过线性电路
实验类别: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
1观察、研究矩形脉冲信号通过线性电路引起的变化。
2了解线性电路的频率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实验内容:
1观察矩形脉冲通过低通滤波器
2矩形脉冲通过全通网络
3使信号源的正弦波信号通过实验箱上的3号、4号、5号电路的输入端并改变信号源的频率,用毫伏表在相应的输出端测输出电压的幅度,自己列表并记录测试数据。
4观察调幅波通过谐振电路
实验要求:
1画出矩形脉冲通过不同滤波器(1号、2号电路)前后的振幅频谱图,说明电路的频率特性对传输信号的影响。
2画出矩形脉冲通过全通滤波器所观察到的波形变化,并说明造成失真的原因。
3画出正弦波信号通过3号、4号、5号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4画出正弦波信号通过7号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并分析有什么特点。
需要的仪器设备:
1高频信号发生器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选频电平表 1台
4晶体管毫伏表 1台
5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
6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1台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四 连续系统的模拟
实验类别:验证、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
用模拟装置实现二阶RC低通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实验内容:
1测量图4-1的幅频特性(9号电路)。将测试数据填入表4-1。
2测量模拟装置10号电路的幅频特性。将电源插头一端接220V,另一端接实验箱插座。低频信号源输出正弦波信号接。输出端接毫伏表,调整信号源频率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填入表4-2
3用基本单元模拟图4-2所示的RC低通电路的传输特性。反相积分器的时间常数。实验前,先求出RC低通电路的传输函数。画信号流图,并确定单元的连接方式。
实验要求:
1分别画出9号和10号电路模拟框图,并画出信号通过两个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进行比较。
2计算2阶段RC低通滤波器的传输函数,画出信号流图和方框图,并确定单元的联结方式。
需要的仪器设备:
1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
2晶体管毫伏表 1台
3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1台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五 取样定理
实验类别: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取样定理的认识。
2了解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取样和恢复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1正弦波信号的取样与恢复.
2三角波的取样与分析.
3用频谱仪观察及的频谱图.
实验要求:
1描绘出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时的及的波形,并进行比较,说明有 什么异同.
2描绘出三角波作为输入信号时的 及的波形.
需要的仪器设备:
1低频信号发生器 1台
2双踪示波器 1台
3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