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无机材料的高温蠕变
材料在高温下长时间的受到小应力作用,出现蠕
变现象,即时间--应变的关系。
从热力学观点出发,蠕变是一种热激活过程。
在高温条件下,借助于外应力和热激活的作用,
形变的一些障碍物得以克服,材料内部质点发生
了不可逆的微观过程。
1,各阶段的特点
延
伸
率
×
10-2
8
6
4
2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时间(小时)
第一阶段蠕变
第二阶段蠕变
第三阶段蠕变
2.3.1 典型的蠕变曲线
起始段,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瞬时弹性形变,即
应力和应变同步。
( 1) 弹性形变阶段
其特点是应变速率随时间递减,持续时间较短,
应变速率有如下关系:
U=d?/dt=At-n
低温时 n=1,得,?=Blnt
高温时 n=2/3,得,?=Bt-2/3
此阶段类似于可逆滞弹性形变。
( 2)第一阶段蠕变(蠕变减速阶段或过渡阶段)
此阶段的形变速率最小,且恒定,也为稳定态蠕变。
形变与时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Kt
此阶段是断裂即将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特点:曲线较陡,说明蠕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快速
增加。
( 3)第二阶段蠕变
( 4)第三阶段蠕变(加速蠕变)
曲线的起始部分有下式表示,?=(常数) t -n
温度不同,有不同的 n值。
温度和应力都影响恒定温度曲线的形状:
当温度升高时,形变速率加快,恒定蠕变阶段缩
短。
增加应力时,曲线形状的变化类似与温度。
形变率与应力有如下关系,?=(常数) ?n
n变动在 2~ 20之间,n=4最为常见。
2,影响蠕变曲线形状的因素
延
伸
率
时间
温
度
或
应
力
温度和应力对蠕变曲线的影响
2.3.2 蠕变机理
蠕变机理分为两大类:
晶界机理 ------多晶体的蠕变;
晶格机理 ------单晶蠕变,但也可能控制着多
晶的蠕变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热运动的晶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空位和
间隙原子;
位错线处一列原子由于热运动移去成为间隙原子或吸
收空位而移去;
位错线移上一个滑移面。或其他处的间隙原子移入而
增添一列原子,使位错线向下移一个滑移面。
位错在垂直滑移面方向的运动 ------位错的爬移运动。
1, 晶格机理(位错的爬移和晶体内部的自扩散)
滑移和爬移的区别,滑移与外力有关;爬移与
晶体中的空位和间隙原子有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际生产中利用位错的爬移运动来消除位错。
位错爬移时,应变速率:
U=A?nexp(-Q/RT)= A?nexp(?S /R)exp(- ?H/RT)
Q------自扩散激活能;
?S------熵;
?H------自扩散激活焓。
该方程为杜恩和魏脱迈方程。
位错爬移是第二阶段蠕变的发生机理,当温度、应
力恒定时,应变速率为一常数。
2,扩散蠕变理论 ---空位扩散流动(纳
巴罗-赫润蠕变 )
晶界上的张应力使空位的浓度增加到
c=c0exp(??/kT)
压应力使浓度减少到:
c=c0exp(- ?? /kT)
式中,?为空位体积,c0为平衡浓度。
应力造成空位浓度差,质点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扩散,即原子迁移到平行于压应力的晶界,导
致晶粒伸长,引起形变。
稳定态条件下,纳巴罗-赫润计算蠕变速率(蠕变率):
体扩散(通过晶粒内部)蠕变率,U=13.3 ??Dv/(kTd2)
晶界扩散(沿晶界扩散)蠕变率,U=47???Db/(kTd3)
式中,?---晶界的宽度; Dv ---体扩散系数; Db---晶界扩
散系数; d---晶粒直径。
晶界对蠕变速率有两种影响:
第一, 高温下,晶界能彼此相对滑动,使剪应力
得到松弛。
第二, 晶界本身是位错源,离晶界约为一个障碍
物间距内的位错会消失。
3, 晶界蠕变理论
说明:
大角度晶界是晶格匹配差的区域,可以认为是晶
粒之间的非晶态结构区域。
在高温下,晶界表现为粘滞性
扩散蠕变与晶界蠕变是互动的。如果蠕变由扩散
过程产生,为了保持晶粒聚在一起,就要求晶界
滑动;另一方面,如果蠕变起因于晶界滑动,要
求扩散过程来调整。
3,显微结构
2.3.3 影响蠕变的因素
1,温度、应力(外界因素)
2,晶体的组成
结合力越大,越不易发生蠕变,所以共价键结构的
材料具有好的抗蠕变性。
例如碳化物、硼化物。
材料中的气孔、晶粒、玻璃相等对蠕变都有影响。
( 1)气孔:气孔率增加,蠕变率增加。
原因:气孔减少抵抗蠕变的有效截面积。
( 2)晶粒:晶粒越小,蠕变率越大。
原因:晶界的比例随晶粒的减小而大大增加,晶界扩
散及晶界流动加强。
( 3) 玻璃相:玻璃相粘度越小,蠕变率增加。
原因:温度升高,玻璃的粘度降低,变形速率增大,
蠕变率增大。
说明粘性流动对材料致密化的影响:材料在高温烧
结时,晶界粘性流动,气孔容纳晶粒滑动时发生的
形变,即实现材料致密化。
材料 蠕变率
T( 13000C)
1.24× 107Pa
材料 蠕变率
T(13000C)
7× 104Pa
多晶 Al2O3 0.13× 10-5
多晶 BeO 30× 10-5
多晶 MgO(注浆) 33× 10-5
多晶 MgO(等静
压)
33× 10-5 软玻璃 8
多晶 MgAl2O4(2-3)
?m (1-3)mm
26.3× 10-5
0.1× 10-5 铬砖 0.0005
多晶 ThO2 100× 10-5 镁砖 0.00002
多晶 ZrO2 3× 10-5
石英玻璃 2000× 10-5 石英玻璃 0.001
隔热耐火砖 10000× 10-5 隔热耐火砖 0.005
材料在高温下长时间的受到小应力作用,出现蠕
变现象,即时间--应变的关系。
从热力学观点出发,蠕变是一种热激活过程。
在高温条件下,借助于外应力和热激活的作用,
形变的一些障碍物得以克服,材料内部质点发生
了不可逆的微观过程。
1,各阶段的特点
延
伸
率
×
10-2
8
6
4
2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时间(小时)
第一阶段蠕变
第二阶段蠕变
第三阶段蠕变
2.3.1 典型的蠕变曲线
起始段,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瞬时弹性形变,即
应力和应变同步。
( 1) 弹性形变阶段
其特点是应变速率随时间递减,持续时间较短,
应变速率有如下关系:
U=d?/dt=At-n
低温时 n=1,得,?=Blnt
高温时 n=2/3,得,?=Bt-2/3
此阶段类似于可逆滞弹性形变。
( 2)第一阶段蠕变(蠕变减速阶段或过渡阶段)
此阶段的形变速率最小,且恒定,也为稳定态蠕变。
形变与时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Kt
此阶段是断裂即将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特点:曲线较陡,说明蠕变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快速
增加。
( 3)第二阶段蠕变
( 4)第三阶段蠕变(加速蠕变)
曲线的起始部分有下式表示,?=(常数) t -n
温度不同,有不同的 n值。
温度和应力都影响恒定温度曲线的形状:
当温度升高时,形变速率加快,恒定蠕变阶段缩
短。
增加应力时,曲线形状的变化类似与温度。
形变率与应力有如下关系,?=(常数) ?n
n变动在 2~ 20之间,n=4最为常见。
2,影响蠕变曲线形状的因素
延
伸
率
时间
温
度
或
应
力
温度和应力对蠕变曲线的影响
2.3.2 蠕变机理
蠕变机理分为两大类:
晶界机理 ------多晶体的蠕变;
晶格机理 ------单晶蠕变,但也可能控制着多
晶的蠕变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热运动的晶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空位和
间隙原子;
位错线处一列原子由于热运动移去成为间隙原子或吸
收空位而移去;
位错线移上一个滑移面。或其他处的间隙原子移入而
增添一列原子,使位错线向下移一个滑移面。
位错在垂直滑移面方向的运动 ------位错的爬移运动。
1, 晶格机理(位错的爬移和晶体内部的自扩散)
滑移和爬移的区别,滑移与外力有关;爬移与
晶体中的空位和间隙原子有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际生产中利用位错的爬移运动来消除位错。
位错爬移时,应变速率:
U=A?nexp(-Q/RT)= A?nexp(?S /R)exp(- ?H/RT)
Q------自扩散激活能;
?S------熵;
?H------自扩散激活焓。
该方程为杜恩和魏脱迈方程。
位错爬移是第二阶段蠕变的发生机理,当温度、应
力恒定时,应变速率为一常数。
2,扩散蠕变理论 ---空位扩散流动(纳
巴罗-赫润蠕变 )
晶界上的张应力使空位的浓度增加到
c=c0exp(??/kT)
压应力使浓度减少到:
c=c0exp(- ?? /kT)
式中,?为空位体积,c0为平衡浓度。
应力造成空位浓度差,质点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扩散,即原子迁移到平行于压应力的晶界,导
致晶粒伸长,引起形变。
稳定态条件下,纳巴罗-赫润计算蠕变速率(蠕变率):
体扩散(通过晶粒内部)蠕变率,U=13.3 ??Dv/(kTd2)
晶界扩散(沿晶界扩散)蠕变率,U=47???Db/(kTd3)
式中,?---晶界的宽度; Dv ---体扩散系数; Db---晶界扩
散系数; d---晶粒直径。
晶界对蠕变速率有两种影响:
第一, 高温下,晶界能彼此相对滑动,使剪应力
得到松弛。
第二, 晶界本身是位错源,离晶界约为一个障碍
物间距内的位错会消失。
3, 晶界蠕变理论
说明:
大角度晶界是晶格匹配差的区域,可以认为是晶
粒之间的非晶态结构区域。
在高温下,晶界表现为粘滞性
扩散蠕变与晶界蠕变是互动的。如果蠕变由扩散
过程产生,为了保持晶粒聚在一起,就要求晶界
滑动;另一方面,如果蠕变起因于晶界滑动,要
求扩散过程来调整。
3,显微结构
2.3.3 影响蠕变的因素
1,温度、应力(外界因素)
2,晶体的组成
结合力越大,越不易发生蠕变,所以共价键结构的
材料具有好的抗蠕变性。
例如碳化物、硼化物。
材料中的气孔、晶粒、玻璃相等对蠕变都有影响。
( 1)气孔:气孔率增加,蠕变率增加。
原因:气孔减少抵抗蠕变的有效截面积。
( 2)晶粒:晶粒越小,蠕变率越大。
原因:晶界的比例随晶粒的减小而大大增加,晶界扩
散及晶界流动加强。
( 3) 玻璃相:玻璃相粘度越小,蠕变率增加。
原因:温度升高,玻璃的粘度降低,变形速率增大,
蠕变率增大。
说明粘性流动对材料致密化的影响:材料在高温烧
结时,晶界粘性流动,气孔容纳晶粒滑动时发生的
形变,即实现材料致密化。
材料 蠕变率
T( 13000C)
1.24× 107Pa
材料 蠕变率
T(13000C)
7× 104Pa
多晶 Al2O3 0.13× 10-5
多晶 BeO 30× 10-5
多晶 MgO(注浆) 33× 10-5
多晶 MgO(等静
压)
33× 10-5 软玻璃 8
多晶 MgAl2O4(2-3)
?m (1-3)mm
26.3× 10-5
0.1× 10-5 铬砖 0.0005
多晶 ThO2 100× 10-5 镁砖 0.00002
多晶 ZrO2 3× 10-5
石英玻璃 2000× 10-5 石英玻璃 0.001
隔热耐火砖 10000× 10-5 隔热耐火砖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