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 温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外科教研室
第一节 概论
?主要的病理改变:狭窄、闭塞、扩张、破
裂、静脉瓣关闭不全。
?常见的症状、体征:疼痛(间歇性、持续
性)、肿胀、感觉异常、皮温改变、色泽
改变、形态改变、肿块和营养性改变
第二节 周围血管损伤
?周围血管损伤 (peripheral vascular trauma)
多发生在战时,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约占全
部伤员的 1~ 3%,平时也常有发生。动脉
损伤后,能立即发出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如股动脉、肱动脉等,
即使出血停止,也可因肢体远侧供血不足
而发生坏死,其结果造成肢体丢失或功能
障碍。
病因
?( 1)直接损伤,包括锐性损伤如刀伤、
刺伤、枪伤、手术及血管腔内操作等;钝
性损伤,如挤压伤、挫伤、外来压迫(止
血带、石膏固定等压迫)。
?( 2)间接损伤,血管栓塞或动脉痉挛;
过度伸展引起的血管撕裂伤;快速活动中
突然减速可引起血管震荡伤。
血管损伤的病理类型
? 一、血管连续性破坏
? (一)完全断裂
? 四肢主要血管完全性断裂,多有大出血,常伴有休克;由于血管壁平滑肌和
弹力组织的作用,能使血管收缩并回缩及血栓形成,可使完全断裂的血管出血减少
或自行停止,常起到保护生命的作用,有时血管伤可形成大血肿,外出血不多,应
注意防止漏诊。
? (二)部分断裂
? 血管伤可有纵形、横形或斜形的部分断裂,由于动脉的收缩使裂口扩大,不
能自行闭合,而发生大出血。因此,有时部分断裂比完全断裂的出血更为严重。即
使出血暂时停止,也有再度出血的危险。
二、血管壁损伤,但血管连续性未中断,可表现为外膜损伤、血管壁血肿、内膜
撕裂或卷曲,继发血栓而导致管腔闭塞
? 三、血管热力烧伤,多见于枪弹伤,除引起血管破裂外,同时血管壁有广泛的烧
伤。
? 四、继发性病理改变,血管血栓形成、血管周围血肿、假性动脉瘤、损伤性动静
脉瘘。
临床表现
?主干动、静脉行程部位的损伤
?创伤部位创口大量出血
?肢体明显肿胀
?远端动脉搏动消失
诊断依据
? ( 1)有诊断意义的症状、体征:动脉搏动消失伴肢体
远端缺血征象;搏动性出血;进行性或搏动性血肿。
? ( 2)高度拟诊意义的症状、体征:与创伤不相称的局
部肿胀;邻近主干血管的穿通伤出现伴行神经损伤症状;
不能用已知创伤解释的休克。
? ( 3)静脉损伤的临床诊断依据:无动脉损伤、骨折或
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病例,自伤口深部持续涌出暗红色血
液;缓慢增大的非搏动性血肿等。
特殊检查
? 1、无损伤检查 创伤远侧部位光电血流描记仪检查、电
阻抗容积描记仪、多谱勒听诊及测压
? 2、血管造影指征:诊断性血管造影排除或确定有无主
干血管损伤;已明确有血管损伤,需作血管造影明确血
管损伤的部位和范围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 3、术中检查 辨认血管壁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挫伤的血
管壁色泽暗淡、失去弹性,或伴有血管壁血肿,外膜出
现淤斑。以上情况即使仍有搏动存在,也视为严重损伤。
治疗
? 1、急救止血,
? ( 1) 加压包扎止血
? ( 2)止血带压迫止血
? ( 3)血管钳钳夹止血
? 2、手术处理
? 1.止血清创:以无损伤血管钳钳夹,或经血管断端插入 Fogarty导管
并充盈球囊阻断血流。
? 修剪已损伤且无活力的血管壁,清除血管内血栓。
?
? 2.损伤血管处理:原则上
? 主干血管损伤需修复;
? 非主干血管损伤(肢体的浅表静脉,膝或
肘的远侧动脉、静脉中某一支,劲外动脉、静脉和劲内静脉,髂内
动脉、静脉),或病人处于严重休克,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不可能
耐受血管重建术,可结扎损伤血管。
?损伤血管重建方法,
?( 1)侧壁缝合术;
?( 2)补片移植术;
?( 3)端端吻合术;
?( 4)血管移植术。
?合并骨折的处理,
?( 1)肢体处于严重缺血,宜先修复损伤
血管。
?( 2)骨折极不稳定且无明显缺血症状者
可先作骨折的整复固定。
? 术后观察及处理,
? 术后观察应严密血供情况,远侧肢体色泽、
皮温、感觉及运动的恢复;
? 超声多谱勒定期检查可发现可能的吻合口
狭窄或闭塞,及时处理纠正。
? 肌间隔高压者,应及时切开减压。创口感
染应极早引流、清除坏死组织。
第三节 动脉疾病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Burger 病)
?一种累及血管的 炎症性, 节段性 和 周期性
发作的慢性 闭塞性 疾病。主要侵袭四肢中
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好发于男性
青壮年。
病因
?外来因素,吸烟、寒冷与潮湿、慢性损伤、
感染
?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失
调、遗传因素
病理特征
? 1、始于动脉,再累及静脉,一般由远端向近端
进展。
? 2、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 3、活动期为血管 全层非化脓性炎症 (内皮细胞
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淋巴细胞侵润、管腔血栓
形成)。
? 4、后期血栓机化、动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
埋静脉和神经。
? 侧支循环形成,神经、肌肉和骨骼缺血性改变
临床表现
?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周期性发作
? 1、患肢怕冷,皮温降低
? 2、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
? 3、感觉异常
? 4、患肢疼痛(早期炎症、晚期缺血)
? 5、营养性改变
? 6、远侧脉搏减弱或消失
? 7、游走性静脉炎
? 8、坏疽、溃疡
肢体缺血程度分期
?第一期 局部缺血期 间歇性跛行
?第二期 营养障碍期 持续性静息痛
?第三期 坏死期 肢端坏疽、溃疡
诊断
?诊断要点,
? 1、青壮年、男性,吸烟
? 2、患肢缺血症状
? 3、游走性静脉炎病史
? 4、患肢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 5、一般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
检查
? 1、一般检查
?( 1)记录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
?( 2)皮肤温度,两侧相差 2oC以上
?( 3)肢体抬高试验( Burger试验)
?( 4)减张试验
? 2、特殊检查:
? ( 1)肢体血流图 峰值下降、降支下降速度缓慢
? ( 2)超声多谱勒检查 听诊、描记波形、节段侧压
踝肱指数正常值大于 1.0; 0.5~1.0之间表示缺血性疾病;
小于 0.5表示严重缺血
? ( 3)动脉造影 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或闭塞(以小腿三
支动脉最常见),侧支循环建立(动脉滋养血管)
鉴别诊断
?( 1)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 努力大多在 45岁以上,常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
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大中动脉病变为主; X线见
? 动脉壁钙化
?( 2) 多发性大动脉炎 青年女性多见,活动期常
有血沉增速,免疫球蛋白升高,动脉造影见主动脉及分
支开口处狭窄或闭塞
?( 3) 糖尿病足 糖尿病史及表现,尿糖阳性,血糖
升高
治疗
? 原则上着重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增进患肢血液循环
? 1,一般治疗 禁止吸烟、保暖但不加热、避免冷潮
环境、防止外伤
? 对症止痛,运动增加血液循环
? 2,药物治疗
? ( 1)中医中药
? ( 2)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药 前列腺素 E1,妥拉苏林、
硫酸镁、低分子右旋糖酐
? ( 3)抗生素
?3,高压氧疗法
?4,手术疗法
?( 1) 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国动脉远侧的
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在 1~2期,腰交感神经阻
滞试验皮温上升 2oC
?( 2) 动脉重建术 适应症:病变远侧动脉
尚通畅
? 动脉旁路转流术
? 动脉内膜剥脱术
?广泛动脉闭塞试用下列手术:
?大网膜移植术
?分期动、静脉转流术
? 5,创面处理、截肢 坏死界限明确
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一种全
身性疾病,大中动脉受累,以腹主动脉远
侧及髂股国动脉最为多见的下肢动脉慢性
缺血性疾病。男性多见,发病多在 45岁以
上。
病因
? 易患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
脂蛋白低下
? 发病机制
? ( 1),对损害的反应”假说,即动脉粥样硬化
是对内膜持续损害的反应造成的持续修复。根
据这一假说,动脉内皮可被以下因素损害:高
脂血症、剪切力、高血压症、内分泌失调。
从血小板和动脉壁巨噬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影响
该过程。
?( 2) 动脉壁脂代谢紊乱学说
?( 3) 剪切力损伤
病理
?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膜变性钙化,
腔内血栓形成
?病变分型:
?主 -髂型
?股 -国型
?多节段型
病理生理
?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粥样斑块逐渐增大致动脉腔狭窄,在大
中动脉截面积 75%(相当于直径减少 50%)
被堵塞,即可引起血流减少和血压降低。此
既,临界动脉狭窄,( Critical Arterial
Stenosis).
狭窄段长度、血液粘稠度、外周动脉阻力
会影响远端血流。
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早期无症状
?间歇性跛行 最常见
运动后小腿肌肉痉挛性疼痛;大腿、臀
部肌肉痉挛性疼痛和疲劳。
?肢体慢性缺血,皮肤发绀、皮温低下、萎缩变薄,
皮下脂肪消失,骨质疏松,肌肉变性萎缩,指甲变形增
厚,毛发脱落,溃疡和坏疽。
?检查,一般检查 血脂、心电图、心功能、眼底镜
? 无创伤检查 超声多谱勒血流检查,duplex
? X线检查
? 动脉造影,MRA,DSA
DSA表现动脉不显影
治疗
? 控制易患因素、纠正缺血状态
? 1、非手术治疗 目的:降低血脂和血压,解除
高凝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 ( 1),戒烟、控制高血压、控制血脂(低密度脂
蛋白)、减轻体重。
? ( 2),适当的运动、
? ( 3),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防止机械性损伤
? ( 4)抗血小板药物、己酮可可碱(增加红细胞
变形性)烟酸肌醇脂,PGE、
? 2、血管腔内治疗
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 髂总动脉 1年成功率为 85%,
髂外动脉 70%,股动脉 50%。病变长度 5cm以下
效果好,10cm以上很容易闭塞。
血管内支架( stent) 预防再狭窄
激光消融斑块
斑块旋切术
3、手术治疗按不同部位的动脉闭塞,选择不同的
动脉旁路术( Bypass)或 内膜剥脱术 。必需有良
好的流出道。
主动脉 -股动脉旁路术 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标
准手术 人工血管
股动脉 -股动脉旁路术 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
髂动脉 -股动脉旁路术
股动脉 -腘动脉旁路术
股动脉 -胫动脉旁路术 自体静脉
三、动脉栓塞
?定义:指血块或进入血管内的异物成为栓
子,随着血流冲入并停留在口径与之相似
的动脉内,造成动脉阻塞,引起急性缺血
的临床表现。
?特点:起病急骤,症状明显,进展迅速,
预后严重。
病因和病理
?栓子的性质:血栓、空气、脂肪、癌栓和
导管等异物
?栓子的来源
?( 1)心源性
?( 2)血管源性
?( 3)医源性
脑、内脏、肢体动脉的分叉部位
主要病理:早期动脉痉挛、内皮细胞变性、
动脉壁退行性变;
动脉腔内血栓形成;
组织坏死(严重缺血 6~12小时
后),肌肉、神经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
? Pain 动脉痉挛、压力增高;缺血
? Paresthesia感觉异常、麻木、消失
? Paralysis 运动障碍
? Pulseless 闭塞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 Pallor 苍白、岛状紫斑;皮温改变、
变温带
?全身影响:高钾、酸中毒、肾衰
诊断
?凡有心脏病史伴有心房颤动或上述原因者,
突然出现 5,P”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 检查
? 皮肤测温
? 超声多谱勒检查
? 动脉造影
? 心电图,X线检查、心肌酶谱
治疗
? 1、非手术治疗
? 适应症,( 1)小动脉栓塞,胫腓干以远,肱动脉以远
( 2)全身情况严重,不能耐受手术;
? ( 3)肢体已坏死,手术不能挽救肢体。
? 方法,纤溶,发病后 3天内开始效果好(愈早愈好),
IV,动脉给药。
? 抗凝,肝素化 3~5天,香豆素类 3~6个月
? 扩血管药
? 2、手术治疗
? 切开动脉直接取栓;
?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
? 3、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防治
? 4、肌筋膜室综合征 ----切开减压
? 5、坏死 ----截肢
第四节 静脉疾病
? 下肢静脉疾病分类
①倒流性病变:瓣膜病变,包括瓣膜关闭不全( PDVI)、
瓣膜损坏(血栓再通等)、先天性无瓣或发育不全等
PDVI占 90%以上
? ②回流障碍性病变:回流通道受阻或闭塞,包括急性血
栓形成、血栓后遗症,KTS,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腔
静脉阻塞、盆腔肿瘤等
?
下肢静脉的解剖与生理特点
? 下肢静脉分为深静脉与浅静脉两组。
? ( 1) 浅静脉 在筋膜浅面,分大隐静脉与小隐
静脉。大隐静脉起源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经内
踝前方、下肢内侧上行,穿过卵园窝,汇入股
静脉。在入股静脉之前的 5~ 7cm一段中,有 3~
7个分支,而以 5支最为多见,其分别为腹壁浅
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静脉
和股内侧静脉。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
侧,经外踝后沿小腿后外侧上行,在腘窝穿过
深筋膜汇入腘静脉(图 2-114)。
?( 2) 深静脉 在肌肉之间与同名动脉伴行,
在小腿深静脉由胫前,胫后和腓静脉组成,
胫后静脉与腓静脉合干再和胫前静脉汇合
形成腘静脉。
?( 3) 小腿肌肉静脉,腓肠肌静脉和比目
鱼肌静脉。
? 4) 交通支 在深、浅静脉之间,以及大、小隐
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静脉相互勾通。大腿
部深浅静脉的交通支,主要有位于缝匠肌下、
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
与外踝交通静脉汇合组成最为重要。内踝交通
静脉有 3支,引流小腿下 1/3内侧面的静脉血,直
接进入胫后静脉。外踝交通静脉较粗大,引流
小腿下 1/3外侧面的静脉血,直接进入腓静脉。
其瓣膜功能不全,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
和静脉瘀积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小
隐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膝部附近。
? ( 5) 静脉瓣膜 在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支静
脉内,都有瓣膜存在。多为双瓣型,每一瓣膜
由瓣叶、游离缘、附着缘和交汇点及瓣膜袋组
成。 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附近,小隐静脉汇入
腘静脉的开口,以及深浅静脉交通支静脉内,
均有较坚强的瓣膜存在。这些瓣膜呈单向开放,
保持血流从远端向近端或由浅向深部流动。若
瓣膜发生功能不全,则血液逆流而出现静脉曲
张。
?( 6) 血流动力学 在正常情况下,下肢
静脉血的向心回流,依靠:
?小腿肌肉舒缩的泵作用,
?心脏搏动所产生的舒缩力,
?呼吸时胸腔内负压吸力 等三者的组合作用。
瓣膜在血液回流过程中,使之单向流动,
不致发生返流。
? 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离心愈远,强度愈低,但静
脉压力则是离心愈远则愈高,因此,下肢静脉
曲张的远期进展,要比开始阶段迅速,而扩张
迂曲的浅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明显。在单
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小隐静脉还受到股浅和
股腘静脉瓣的保护,不致受到血柱重力作用的
直接影响,只有在大隐脉曲张进展到相当程度
后,通过分支而影响小隐静脉,才会在小隐静
脉分布区域,呈现浅静脉曲张。
? 下肢静脉纡曲、扩张,血液回流缓慢,甚至逆
流而发生瘀滞,静脉压力增高。静脉壁发生营
养障碍和退行性变,尤其是血管中层的肌纤维
和弹力纤维萎缩变性,被结缔组织替代。部分
静脉壁呈囊性扩张而变薄,有些部位因结缔组
织增生而增厚,因而血管可呈结节状。静脉瓣
膜萎缩、机化,功能丧失。因血流郁滞、静脉
压增高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
体、蛋白质、红细胞和代谢产物渗出至皮下组
织,引起纤维增生和色素沉着。局部组织缺氧
而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皮炎、
湿疹、溃疡和感染。
一、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定义: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
状态。
?病因: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 ----遗
传因素
?血柱重力 +循环血量超负荷 ----静脉内压升
高 ----相对关闭不全。
(一)临床表现
?早期轻度下肢静脉曲张,可无明显症状。
静脉曲张较重时,患者在站立稍久后,病
肢有 酸胀、麻木、困乏、沉重感,容易疲
劳,平卧休息或抬高患肢后,上述症状消
失。患者站立时,病肢 浅静脉隆起、扩张、
纡曲、甚至卷曲成团,一般小腿和足踝部
明显,常无肿胀。
?若 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 局部疼痛,皮肤
红肿,局部压痛,同张静脉呈硬条状 。血
栓机化及钙化后,可形成静脉结石。病程
长、静脉曲张较重者,足靴区皮肤可出现
萎缩、脱屑、色素沉着、湿疹及慢性溃疡
等。静脉曲张因溃疡侵蚀或外伤致破裂,
中发生急性出血。
(二)下肢静脉功能检查
? 1.大隐静脉瓣膜及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
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Trendelenburg试验)
? 2.深静脉通畅试验( Perthes试验)
? 3.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 4.超声多谱勒、容积描记、静脉测压
? 5.静脉造影
?顺行造影,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见浅静
脉明显扩张,交通支静脉可有扩张及逆流,
深静脉正常;
?逆行造影,可见造影剂逆流通过隐股静脉
瓣,并显示大隐静脉近端呈囊状扩张,而
股静脉瓣膜无逆流。
鉴别
? (一)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 特点,①患肢有较严重的 重垂不适及肿胀,行
走时因瓣膜失去单开放功能而症状加重,只有
在平卧时才能缓解;②因早期破坏小腿交通支
静脉瓣膜,常迅速出现 皮肤营养不良性变化 ;
③小隐静脉瓣膜破坏的发病率,远比单纯性下
肢静脉多见;④顺行静脉造影,深静脉主干呈
筒状扩张,,失去竹节状外形,瓣膜影模糊。
逆行造影示造影剂逆流,根据造影剂逆流到达
的部位,可以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
?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主要为
下肢深静脉 回流障碍,待病程进入后期,血栓
机化而完全再通后,也可变为 深静脉逆流性病
变,浅静脉曲张多为代偿性表现,下肢肿胀,
酸胀不适,常在短期内即出现踝部交通支瓣膜
功能不全,迅速出现皮肤营养不良性改变。在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闭塞期,深静脉通畅试验阳
性,静脉压升高,运动后更加明显。血栓再通
后,深静脉通畅试验也可阴性,与原发性深静
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相似。
? (三)动、静脉瘘 常有明显浅静脉曲张,后
天性动静脉瘘多由创伤引起,患者有受伤史,
局部可以扪及 持续性震颤,听诊时可闻及 连续
性杂音 ;先天性动静脉瘘,患肢常较健肢明显
增长、粗大。动静脉瘘无论先天性或创伤性,
静脉内因有动脉血灌注,体表温度升高, 静脉
压明显升高,抬高患肢后,不象单纯性浅静脉
曲张容易瘪缩,穿刺静脉时为 鲜红色氧合血 。
?( 四)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 Klippel Trenaunay
? Syndrome,简称 KTS) 为一种
先天性静脉畸形病变,由于胚胎发育过程
中坐骨静脉系统残留而形成,具有浅静脉
曲张、患肢增长增粗及皮肤呈现大片血管
瘤样红斑三个主要体征,体征常局限于下
肢的外侧面。
治疗
?(一) 手术疗法
?手术方法有:① 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
术 适用于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而大(小)隐静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
能正常者;② 交通支结扎术 适用于大
(小)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
不全,而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者;
③ 大(小)隐静脉剥脱术
?(二) 注射疗法 将硬化剂注入曲张的静
脉内,静脉内膜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使
血管腔粘连闭塞,曲张静脉变成硬索条状
物。适用于局限性静脉曲张而瓣膜功能健
全及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
?(三) 弹力袜压迫疗法 适用于范围小、
程度轻又无症状者;妊娠期妇女;全身情
况很有差,重要生命器官有器质性病变,
估计手术耐受力很差者。
并发症及其处理
? (一) 血栓性静脉炎 曲张静脉内的血流缓慢,
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表现局部疼痛,静脉表
面皮肤潮红、肿胀,静脉呈索条状,压痛,范
围较大者可发烧。治疗应抬高患肢,局部热敷
或理疗,穿弹力袜,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期
间,若发现血栓扩展,有向深静脉蔓延趋向者,
应施行高位结扎术。待炎症消退后,经适当准
备,再行手术,切除受累静脉,而且能解决浅
静脉曲张的根本问题。
? (二) 慢性溃疡
? 治疗宜控制感染和改善静脉高压。应用
等渗盐水或 3%硼酸溶液湿敷,局部应用高压氧,
抬高患肢,缠扎小腿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急
性炎症加用抗生素,可使溃疡缩小或愈合。若
溃疡病程长,面积大,疤痕多而且底面纤维化,
溃疡难以愈合,应手术切除溃疡,进行植皮,
覆盖创面,并结扎和切断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 (三) 急性出血 由曲张静脉破裂引起,
因静脉压力较高,静脉壁又无弹性,出血
很难自行停止,必须紧急处理:抬高患肢,
加压止血,如有明显破裂的静脉清晰可见,
可予缝扎止血。以后再做正规的手术治疗。
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不全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primary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valve insufficiency)) 指深静脉瓣膜不能紧
密关闭,引起血液逆流。
?病因和病理生理 可能的发病因素有:( 1)
瓣膜结构薄弱;( 2)超负荷回血,管腔
扩展;( 3)瓣膜发育异常,单瓣或缺如;
( 4)小腿肌肉泵无力
临床表现与诊断
? 1、轻度:病肢有酸胀、麻木、困乏、沉
重感,容易疲劳
? 2、中度:足靴区皮肤可出现萎缩、脱屑、
色素沉着、皮下纤维化、肿胀
? 3.重度:站立稍久后疼痛、肿胀更明显、
湿疹及慢性溃疡
特殊检查
①容积描记
②双功彩超
③深静脉造影:顺行造影(通畅情况);
逆行或 静脉插管造影
(倒流情况)
深静脉倒流分级( Kistner)
0级 止于大腿上段
1级 止于大腿中段
2级 止于大腿下段
3级 止于膝部
4级 止于膝下、小腿甚至踝部
3级和 4级是手术适应证
?静脉测压:正常足背静脉压 12.0kPa,活动
后降为 5.9 kPa,停止活动后压力回升时间超
过 20秒
治疗
? DVI诊断明确功能不全 2级以上考虑行深静
脉瓣膜重建术
? 瓣膜重建术(一般以股浅静脉第 1对瓣膜为中心)
①瓣膜修复术:腔内缝合缩短松弛的游离缘
②瓣膜替换或替代术:
自体带瓣静脉段(肱)股浅静脉移植术
腘 静脉外肌袢形成术
瓣膜移位术
③静脉管腔缩窄术
瓣膜带戒术
瓣膜下管壁荷包缝合
瓣膜包窄术等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一,病因
? 19世纪中期( 1946~ 1956),Virchow提
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近年来,通过大
量临床与实验观察,不仅使各因素有了具体内
容,而且可用检测方法予以证实。但在上述三
种因素中,任何一个单一因素往往都不足以致
病,必须是各种因素的组合,尤其是血流缓慢
和高凝状态,才可能引起血栓形成。
?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血液高凝状
态和血流滞缓而发生血栓,血栓与管壁一般仅
有轻度粘连,容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按照
血栓的组成,静脉血栓有三种类型:① 红血栓
最为常见,组成比较均匀,血小板和白细胞散
在性分布在红细胞和纤维素的胶状块内;② 白
血栓 基本由纤维素、白细胞和成层的血小板
组成,只有极少量红细胞;③ 混合血栓 由白
血栓组成头部,板层状的红血栓和白血栓构成
体部、红血栓或板层状的血栓构成尾部。
? 静脉血栓形成引起 静脉回流障碍,其程度取决
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的范围和
性质。阻塞远端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瘀血,
内皮细胞缺氧,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阻塞
远端肢体出现肿胀。深静脉压升高及静脉回流
障碍,使交通支静脉扩张开放,阻塞远端血流
经交通支而入浅静脉,出现浅静脉扩张。血栓
可沿静脉血流方向向近心端蔓近,小腿血栓可
继续伸延到下腔静脉,甚至对侧。
?当血栓完全阻塞静脉主干后,血栓还可逆
行向远端伸延。血栓可脱落,随血流经右
心,栓塞于肺动脉,而并发 肺栓塞 。另一
方面血栓可以机化、再管化和再内膜化,
使静脉管腔能恢复一定程度的通畅。因管
腔受纤维组织收缩作用影响,以及瓣膜本
身的破坏,可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三,临床表现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在下肢深
静脉的任何部位。临床常见的有两类:小腿肌
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
位于末稍,称为 周围型 ;后者位于中心,称为
中央型 。无论周围或中央型,均可通过顺行繁
衍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体者,称为 混合
型,临床最为常见
? 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周围型),为手术
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临床症状并不
明显,易被忽略。通常感觉小腿部疼痛或胀感,
腓肠肌有压痛,足踝部轻度肿胀。腓肠肌与比
目鱼肌伸长激发血栓所引起炎症性疼痛,而出
现腓肠肌部疼痛,称为 Homans征阳性。因不影
响血液回流,浅静脉压一般并不升高。血栓若
继续向近侧繁衍,临床表现则日益明显,小腿
肿胀,浅静脉扩张,腘窝部沿腘静脉压痛。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腹股沟
韧带以下患肢肿胀明显;浅静脉扩张,尤
腹股沟部和下腹壁明显;在股三间区,可
扪及股静脉充满血栓所形成的条索状物;
伴有发烧,但一般不超过 38.5℃ 。顺行扩
展,可侵犯下腔静脉。如血栓脱落,可形
成 肺栓塞,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
严重时发生紫绀、休克、甚至猝死。
? 凡发病急骤,无论髂股静脉血栓逆行扩展或小
腿肌内静脉丛血栓顺行繁衍,只要血栓滋长,
使患肢整个静脉系统,几乎全部处于阻塞状态,
同时引起动脉强烈痉挛者,特称为 股青肿 。疼
痛剧烈,整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
亮、呈紫绀色,有的可发生水疱,皮温明显降
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明显,
体温常达 39℃ 以上,可出现休克及肢体静脉性
坏疽。
? 辅助检查
(一)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 目前有同位素静脉造影和放射性纤维蛋
白原试验两种方法。后者是应用 125碘标记人体
纤维蛋白元,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所摄取,可
以发现较小静脉隐匿型血栓。
(二)超声波检查
? 可直接观察静脉直径及腔内情况,可了解栓塞
的大小及其所在部位。
(三)电阻抗体积描记检查
? 采用各种容积描记仪,测定气囊带阻断
股静脉回流后小腿容积增加程度,以及去除阻
(三)电阻抗体积描记检查
? 可判断下肢静脉通畅度,以确定有无静脉血栓形成。
(四)静脉测压
? 主干静脉有血栓形成时,站立位无论静息或活动时压力,
均明显升高。回升时间增快,一般为 10秒钟左右。
(五)静脉造影 为最准确的检查方法,能使静脉直接显
像,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血栓,能确定血栓的大小、位置、
形态及侧支循环情况。后期行逆行造影,还可了解静脉
瓣膜功能情况。
? 五、治疗
? (一) 非手术疗法 适用于周围型及超
过 3日以上的中央型和混合型。
? 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 卧床休息 1~ 2周,避
免活动和用力排便,以免引起血栓脱落。垫高
床脚 20~ 25cm,使下肢高于心脏平面,可改善
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开始下床活动时,
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用时间因栓塞部
位而异: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使用 1~ 2周;
腘静脉血栓形成,使用不超过 6周;髂股静脉血
栓形成,可用 3~ 6个月。
? 2.溶栓疗法 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纤维
蛋白溶酶。
? 链激酶 从溶血性链球菌的培养液中提
制。成人首次剂量为 50万 IU,溶于 5%葡萄糖溶
液中,在 30分钟内的静脉滴入,以后按 10万 IU/
小时的维持剂量,连续静脉滴注,直到临床症
状消失,并再继续维持 3~ 4小时,疗程一般 3~
5天。用药期间,应监测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
原含量。
?尿激酶 国外用药剂量较大,首次剂量
3000~ 4000IU/Kg,在 10~ 30分钟内静脉
滴入,维持量 2500~ 4000IU/Kg/小时,疗
程一般 12~ 72小时。国内多用小剂量,一
般 3~ 5万 IU/次,每日 2~ 3次。
? 3.抗凝疗法 常作为溶栓疗法与手术取栓
术的后续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和
香豆素类衍生物。
? 肝素 为非常有效的抗凝药物,一
般成人剂量 1~ 1.5mg/Kg,每 4~ 6小时静
脉或肌肉注射 1次,并监测试管法凝血时
间,以控制在 20~ 25分钟为宜,若小于 15
或大于 30分钟,应增大或减少剂量。
? 香豆素衍生物 常用的有华法灵( Warfarum)、
新抗凝和新双香豆素等,一般用药后 24~ 48小
时开始发生效用,故常与肝素联合应用。一般
在联合用药 2天后,停止应用肝素,而用本药维
持量。维持抗凝治疗时间,应按照病情和血栓
形成的部位而定。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需维
持 4~ 7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需 3~ 6个月。
用药期间,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使其控制在
20~ 30秒左右。目前临床常用华法灵,一般第
一日 10~ 15mg,第 2日 5mg,以后应用维持量,
每日 2.5mg左右。 96
?(二) 手术疗法
? 1,静脉血栓取除术 适用于病期在 3日以
内的中央型和混合型。可切开静脉壁直接
取栓,现多用 Fogarty带囊导管取栓,手术
简便。
?
? 2,滤网成形术 适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向近心端伸延达下腔静脉并发肺栓塞者。
思考题
? 1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方法和适
应症?
?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程序?